宝宝有点发烧,怎么办

合集下载

宝宝发烧38度怎么办

宝宝发烧38度怎么办

宝宝发烧38度怎么办
宝宝发烧38度,往往病情较轻,此时不需要服用退烧药,采取正确的物理降温,效果较好,那具体宝宝发烧38度时怎么办呢?
一、补充大量水分
宝宝发烧38度时,要立即安静躺下休息,多喝白开水。

一方面可以促进体内的代谢,排出毒素;另一方面大量补充水分可以利尿,也能带走部分热量助于退热。

所以,不停的喝水,也是退烧方式。

二、减少衣物或被子
宝宝发烧38度时,需要散发热量才能够快速退热。

因此,居室要开窗通气,解开颈部扣子,必要时应减少衣物或者被子,促进散热,不宜捂汗。

如果发现小孩有出汗现象,应该及时为孩子擦去汗水。

三、物理降温
宝宝发烧只有38度时,不需要太过紧张,这时可以利用物理降温,往往退烧效果明显。

具体方法如下:
冷敷法
取20°的水,用软毛巾浸入后挤压,使其不滴水后置于前额、腋下、大腿内侧降温,3-5分钟换一次。

温水浴法
将门窗关好,不可有对流风或直吹风,室温控制在24-26℃。

准备一盆32-34℃的温水,水量以淹没躯干为宜,托起孩子,坐于盆中,给孩子洗个温水澡,时间以5-10分钟为宜,完毕后,快速擦干身体,
穿好衣物,半小时后测量体温。

四、使用退热贴
退热贴是近几年的新产品,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

其退热效果一般,并不像广告夸大的效果。

在宝宝额头贴上一贴,宝宝头部会舒服一点,家长的心也会舒服一些。

但也是有益无害。

小儿发烧物理降温方法

小儿发烧物理降温方法

小儿发烧物理降温方法小儿发烧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情况下,小儿发热是因为病原体感染引起的。

当小儿发烧时,家长需要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方法,帮助孩子降低体温。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发烧物理降温方法。

首先,物理降温是指通过外在手段来降低孩子体温的方法,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有擦身体、使用冷敷、温水澡等。

以下是具体的物理降温方法:1.擦身体:选用温水或酒精进行擦洗,这个方法适用于体温不是特别高的孩子。

首先,将冷水中的温度调至室温或微暖,然后使用湿毛巾轻轻擦拭孩子的身体,特别是头部、腋下和膝窝等容易散热的部位。

不建议用冷水擦拭,因为过度降温可能会引起血管痉挛,反而使孩子体温升高。

2.使用冷敷:可以使用湿毛巾或浸湿的冰袋放在孩子头部或腋下附近进行冷敷。

冰袋前应该用毛巾包裹,以防直接接触皮肤造成冻伤。

每次冷敷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持续10-15分钟为宜,可通过观察孩子舒适程度来调整持续时间。

冷敷后应该检查孩子的体温,防止过度降温。

3.温水澡:温水澡是一种较为持久且安全的物理降温方法,适用于体温较高的孩子。

将温水澡的温度控制在37-38摄氏度之间,用洗澡盆盛满温水,让孩子浸泡在温水中,适当按摩孩子的四肢和躯干。

水温不宜过高或过低,以免给孩子带来不适,同时澡时间也不宜过长。

4.保持室内环境适宜:孩子发热时,室内的温度应该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控制在24-26摄氏度。

可以开启空调或使用扇风机来进行降温,同时保持室内通风。

在采取物理降温方法时,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用草药酒精进行物理降温,因为草药酒精中的成分可能会对孩子的皮肤产生刺激,不利于恢复。

2.物理降温的同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和舒适程度,避免过度降温或失温。

3.不要使用冰水浸泡孩子,以免引起恶寒和冻伤。

4.物理降温方法不能代替药物降温,如果孩子的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小儿发烧时可以尝试物理降温方法,但要注意方法的选择和操作技巧,确保孩子的安全和舒适。

儿童发烧物理降温方法

儿童发烧物理降温方法

儿童发烧物理降温方法
儿童发烧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38以上的状况,为了帮助降低儿童体温,可以尝试以下物理降温方法:
1. 使用温水擦身:用温水湿润毛巾,轻轻擦拭儿童身体,特别是腋下、大腿内侧、脖子等部位,这样可以帮助散热。

2. 给儿童冷水浴:可以在浴缸中放入温水,使水温稍微低于儿童的体温,让儿童进行浸泡。

温水浴的时间应不超过15分钟,以免儿童受凉。

3. 使用冷敷物品:可以用冷湿毛巾或冰袋敷在儿童的额头、腋下等部位,将体温通过散热作用逐渐降下来。

使用冰袋时要注意将冰袋包裹在毛巾中,以免直接接触儿童皮肤造成冻伤。

4. 保持室内通风:打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降低儿童体温。

在进行以上物理降温方法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避免使用冰水或冷水浸泡,以免造成儿童寒冷和呼吸道感染。

- 监测儿童体温变化,如果体温持续上升或超过40,应及时就医。

- 观察儿童是否出现呼吸急促、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若出现应立即就医。

重要提示:这些方法仅作为参考,建议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结合使用退烧药物治疗。

宝宝发烧的物理降温方法

宝宝发烧的物理降温方法

宝宝发烧的物理降温方法
1、穿薄衣服:发烧的宝宝应尽量穿薄衣服,多换拖鞋,可以降低体温,更舒适。

2、添加冷敷:可以为发烧的宝宝添加冷敷,将宝宝的发热部位用湿
毛巾擦,换上新的湿毛巾,这样可以快速凉爽,缓解发烧的症状。

3、温水浴:可以给发烧的宝宝尝试一下温水浴,把宝宝浸入温水中,浸泡10--15分钟,可以起到舒缓的作用,降低宝宝的体温。

4、湿毛巾敷脸:可以用湿毛巾敷在宝宝的脸上,这样宝宝可以得到
很好的冷却缓解发烧的症状。

5、给宝宝舒适的环境:要给发烧的宝宝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空气
要保持清新,避免高温、高湿以及汗渍污浊的气氛。

6、定期测量体温:定期检查宝宝的体温,及时发现宝宝的体温有变化,及时做出另外的物理降温措施。

7、给宝宝充足的水分:发烧的宝宝要补充充足的水分,要适量喝水,给宝宝补水排毒,调节体温。

8、外出时遮光:宝宝发烧时要尽量避免太阳直射,出门时要遮蔽一
些风口,比如带上防晒伞或遮篷来保护宝宝。

9、室内湿度控制:要让宝宝呆在湿度比较适中的环境中,可以定期
开空调排污湿气,这样有助于降低体温。

儿童高烧39度退烧方法

儿童高烧39度退烧方法

儿童高烧39度退烧方法
高烧是儿童常见的症状,家长们在孩子高烧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降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退烧方法:
1. 使用退烧药。

儿童退烧药必须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并且严格控制剂量。

2. 冷敷。

可以用温水湿毛巾敷在孩子额头上,或者用冷水浸湿的毛巾轻拍孩子的身体来帮助降温。

3. 衣着清凉。

给孩子穿着单薄透气的衣服,保持室内的通风,让孩子有良好的散热条件。

4. 大量饮水。

让孩子多喝水,保持水分的摄入可以帮助降低体温。

5. 观察病情。

在使用了退烧方法后,需要及时观察孩子的病情,如果症状持续或者加重,需要及时就医。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帮助家长有效地处理儿童高烧的情况。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和疾病不同,因此在处理高烧问题时还是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宝宝发烧物理降温方法

宝宝发烧物理降温方法

宝宝发烧物理降温方法宝宝发烧是家长们非常担心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宝宝来说,发烧更是一件让人焦急的事情。

在宝宝发烧的情况下,合理的降温方法非常重要,而物理降温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宝宝发烧物理降温的方法。

首先,温水擦浴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

将温水倒在宝宝的身体上,用湿毛巾轻轻擦拭,可以帮助降低宝宝的体温。

在擦浴的过程中,要注意水温不要太低,以免造成宝宝受凉。

温水擦浴可以有效地降低宝宝的体温,缓解宝宝的不适感。

其次,使用冷敷也是一种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

将湿毛巾或冰袋敷在宝宝的额头、腋下或大腿根部等部位,可以帮助降低宝宝的体温。

在使用冷敷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让宝宝接触过冷的物体,避免造成宝宝受凉或冻伤。

冷敷时间一般不宜过长,以免造成局部过度冷却。

另外,适当降低室内温度也是一种重要的物理降温方法。

在宝宝发烧的情况下,要保持室内通风,可以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调节室内的温度。

同时,可以适当关闭空调或电扇,避免宝宝受到直接吹风。

保持室内的舒适温度有助于宝宝的降温和舒适感。

最后,适当的服装也可以帮助宝宝降温。

在宝宝发烧的情况下,要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避免选择厚重或不透气的衣物。

可以给宝宝穿上单薄的衣服,以便散热和排汗。

在室内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可以让宝宝穿少许衣服,帮助宝宝降温。

总之,宝宝发烧是一件让家长十分焦急的事情,而物理降温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在使用物理降温方法时,要注意温水擦浴、冷敷、适当降低室内温度和选择透气性好的服装等方面,帮助宝宝降低体温,缓解不适感。

当然,在宝宝发烧的情况下,及时就医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们要密切关注宝宝的情况,做好护理工作。

希望宝宝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各种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

各种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

宝宝发烧时,首先要用物理方法降温,如果体温超过38.5 oC ,才选用药物降温。

在使用药物降温的同时,也要配合物理降温。

以下是林医生列举的各种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1.多喝温开水、青菜水和水果汁。

给宝宝多喝水,补充体液,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实用,适合于所有发烧的宝宝。

不要给宝宝喝冷的水,因为宝宝发烧时经常伴随有胃肠道症状和咳嗽,喝冷水会加重这些伴随症状。

要给宝宝喝温水。

2.温水擦浴,即用温水毛巾擦拭全身。

这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也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

水的温度32〜34 oC比较适宜,每次擦拭的时间10 分钟以上。

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地方,例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处等3.温水浴:水温约比病儿体温低3〜4oC,每次5〜10分钟。

很多家长认为宝宝发烧就不能洗澡,其实,恰恰相反,给宝宝洗个温水澡,可以帮宝宝降温。

温水浴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

4.低温室法将病儿置于室温约为24oC的环境中,使体温缓慢下降。

为使其皮肤与外界空气接触,以利降温,需少穿衣服。

有条件者,可采用空调降低室温。

这种方法适用于 1 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特别是夏天,只要把婴儿的衣服敞开,放在阴凉的地方,他的体温就会慢慢下降。

如果宝宝发烧时伴随有畏寒、寒战,就不能使用低温室法。

5.退热贴退热贴是近几年的新产品,很流行,其实退热效果一般,并不像广告夸大的效果。

在宝宝的额头贴上一贴,宝宝的头部会舒服一点,家长的心也会舒服一些。

应该是有益无害吧。

6.冰敷这种方法的利弊目前还有很多争议。

我认为冰敷弊大于利,因为冰敷可能会引起宝宝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体温会更高,特别是伴随有畏寒、寒战,更不能用冰敷。

7.酒精擦浴婴儿的皮肤很薄,酒精渗透性很强,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入血的。

而且酒精擦浴也会刺激皮肤,引起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体温会更高。

这种方法已经被摒弃了。

如果经过物理降温处理,宝宝的体温还是超过38.5 oC ,此时就要选用药物退烧。

宝宝发烧怎样物理降温

宝宝发烧怎样物理降温

宝宝发烧怎样物理降温宝宝发烧怎样物理降温1、多饮食、多排尿。

宝宝感冒发烧了,多喝水、多休息都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应对措施。

如果宝宝不爱喝白开水,也可给予宝宝爱喝的果汁、汤汁甚至饮料等,只要能帮助宝宝补充更多液体,多多排尿,就有助于降温和排出体内毒素。

2、通风散热。

有的妈妈认为宝宝发烧是受了凉,为了帮助宝宝发汗,就给宝宝穿上一层又一层的小衣服,非常不利于皮肤散热。

应该是让宝宝多通风,而且衣着上,妈妈要给宝宝穿宽松轻薄的衣服,增加宝宝皮肤散热的机会。

3、头部冷湿敷或使用退热贴。

宝宝发烧,可以用冷水浸湿毛巾后,稍挤压,再折叠到宝宝额头的大小,置于前额,时时更换。

也可以适当给宝宝使用退热贴。

4、头部冰枕或冰袋冷敷。

爸爸妈妈们也可以给宝宝准备小儿头部冰枕或冰袋。

不过,爸爸妈妈要注意,6个月内的宝宝最好不要使用冰枕或冰袋,以免降温过快、过低。

5、温水擦浴或洗温水澡。

妈妈可用温湿的毛巾给宝宝擦身,特别是头部、四肢、腋下、腹股沟(大腿根部)、腘窝等处,通过水分蒸发,促进宝宝皮肤散热。

如果宝宝发展到高热,要记得带宝宝及时就诊。

另外,爸爸妈妈也可以用酒精擦浴四肢和背部的方式,帮助宝宝尽快降温,不过,这样的话最好是在医护人员或医生指导下操作。

延伸阅读:应该如何预防宝宝感冒1,空调环境下要注意通风。

小牛同志生病前后几天都是高温天气,家里几乎昼夜空调,也是因为天气炎热,他的户外活动减少了。

密闭的空调房里,病毒细菌浓度越来越高,加上有时出汗,没注意被空调风吹到,这样就很容易被病菌侵袭了。

所以即使天气再过炎热,也要保证空调开几个小时后打开所有的窗户换气,最理想的做法是开空调的同时也开着窗户,虽然这样有些不环保,但有宝宝的'家庭孩子的健康才最重要对吗?再说他生病了,去医院打针输液的费用没准比电费还高呢!当然现在凉快了,空调使用的频率也很少了,可是到了秋冬季节,来暖气之前也要用空调,大家还是一样要注意这个问题。

2,空调过滤网要定期清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生病。

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发高烧或者出现服药退烧后体温又迅速回升的现象。

为此,家长应该有基本的认识。

家长除按医嘱治疗并护理病儿外,还应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辨别疾病的知识。

1.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

如果孩子发热虽高,但精神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说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

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医院。

2.观察孩子面色。

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

3.观察孩子有无剧烈、喷射性呕吐,如有说明颅脑病变,应去医院。

4.查看皮肤有无出疹,若有则提示传染病或药物过敏;查看皮肤是否发紫、变凉,若存在则提示循环衰竭。

这两种情况均需再去医院。

5.观察孩子有无腹痛和脓血便,不让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脓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须上医院。

如果孩子仅有高热,没有上述各种合并症出现,尽管退热缓慢,或者时有反复,也不必担心,应该耐心在家中治疗、护理,可采取如下措施:
1.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湿润,室内定时通风,成人不要吸烟。

2.发烧是机体对抗外来微生物入侵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因此,38.5°C 以下的体温不必服退热药。

只有体温超过38.5°C以上,才需采取退烧措施。

3.病儿的衣服不宜穿得过多,被子不要盖得太厚,更不要“捂汗”,以免影响散热,使体温升得更高。

4.要鼓励孩子多喝开水,多吃水果。

发热后孩子食欲减退,可准备一些可口和易于消化的饭菜,选择孩子体温不高,或吃药退烧的时机进食,但不要吃得太饱。

5.保持大便通畅。

宝宝发烧应急3要素
第一,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

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第二,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

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第三,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

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科学退烧巧护理
方法1.小儿发烧的物理降温法:a 35%酒精擦浴;婴幼儿发烧时可以以此帮助降温。

b 温水洗澡;洗澡能帮助散热。

c 热水泡脚;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

d 冰袋冷敷;e 冰枕;宝宝高烧时可以做个冰枕给宝宝枕着,既舒服效果又好。

发烧是婴幼儿最常见、最易发生的症状。

年轻的新妈妈没有经验,一看到宝宝的小脸红红的、摸摸手心热热的、额头烫烫的,用体温计一量:38℃,就带着宝宝急匆匆地赶往医院。

下面教你几个及早发现宝宝发烧的小方法,让你在处理宝宝发烧的情况时,更加得心应手。

1摸:平时经常摸摸宝宝的小手和颈部后面,既可知道宝宝体温是否正常,更重要的可以了解宝宝的衣着是否合适,穿得过多或过少都不利宝宝的健康和舒适。

了解了宝宝的正常体温,一旦宝宝有发烧,你就马上能“摸出”。

用手大致感觉出了宝宝的体温异常,可用你的额角接触宝宝的额角,如果明显感觉宝宝的额头比你的热,那么宝宝多半是发烧了。

2看:如果宝宝脸部潮红、嘴唇干热、哭闹不安,或者没有食欲时,宝宝很可能是发热了。

发热时身体的水分消耗较大,如果宝宝的小便比平时的尿量少,且小便发黄、颜色较深,宝宝也可能体温增高了。

3测: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是最确切的。

通常用肛表测量小宝宝的直肠温度较确切(正常体温为37℃~38℃),也可测量宝宝的腋下或颈部(正常体温为36℃-37℃),测出的直肠温度需减去0.5℃,腋下和颈部温度应加0.5℃,得出的度数便是宝宝的现时体温数,如此可知宝宝的准确体温和是否发烧。

学龄前宝宝最好不要用口腔表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

TIPS:属于生理性体温升高的情况
发现宝宝发热时,不要手足无措,应先弄清宝宝是病理性发热还是生理性发热,再做出正确的处理,属于生理性体温升高的是:
* 宝宝穿得过多、盖得太厚,都会使体温有所升高,尤其是新生宝宝。

只要将这些因素排除,小宝宝的体温就会恢复正常。

* 剧烈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进食、排便等,都可使宝宝的体温暂时升高。

* 体质虚弱、饥饿、久不活动或保暖不佳等,则会使宝宝的体温暂时偏低。

* 如果宝宝的体温暂时波动,幅度不大,全身情况良好,特别是精神状态好,没有异常,可能只是生理现象,并非有病,密切注意观察即可。

小提醒:如果宝宝的体温很高(38℃以上)或过低(36℃以下),都应引起重视,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宝发烧别吃荤,多吃素:发烧是以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为特点的全身性反应。

唾液分泌,胃肠活动也会减弱,消化酶、胃酸、胆汁的分泌都会相应减少,这些食品如果长时间滞留在胃肠道,就会发酵、腐败,最后引起中毒。

所以当儿童发烧时,父母不要给他们准备肉、蛋类等荤腥食物,应多喝开水,多吃蔬菜和水果。

孩子发烧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

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这两类退烧药虽属两种不同类型,但作用都是解热镇痛。

服用时,需注意两者剂型的差别:对乙酰氨基酚类的百服宁、泰诺林等有滴剂、口服液、咀嚼片三种剂型;布洛芬类的美林,对儿童只有滴剂和口服液两种剂型。

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

在滴剂的用量上则要按体重选择。

一般6~11个月的婴儿,对应体重为5.5~8公斤,用1滴管的退烧药。

12~23个月的婴儿,体重在8.1~12公斤左右,吃1.5滴管。

2岁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烧药。

再大一点的孩子可用片剂,这种像饼干一样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会拒绝服用。

此外,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烧药,对患儿刺激性和副反应较大,吲哚美辛(消炎痛)类药,对胃部刺激较大,不建议使用。

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

服用泰诺林和百服宁,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