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

时间:2011-3-15 浏览:46

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

(2010年12月27日)

为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聚焦政策合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水平,切实提高竹产业区域竞争力、企业综合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助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加快推进竹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如下意见。

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一二三产联动,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坚持自主创新发展模式,以建设业集群发展示范区”为抓手,以“孝丰、递铺、天荒坪”区域为重点,以创业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竹都”和“竹业总部”。主要目标:力争到2015年,竹产业集群产值规模达到20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10亿、5亿、1亿的企别达到2家、5家、20家。经过提升发展,努力形成竹产业集群的六大竞争优势,即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的集聚优势、配套协密的产业链优势、持续创新的技术领先优势、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优势、资源共享的市场网络优势、低碳环保的生态优势,产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成为推动安吉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构建市场营销网络

(一)支持企业建设市场终端。鼓励企业通过直营连锁、特许加盟等方式开设专卖店,在县级以上行政区设立专卖店,数到50个以上且单体店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的,经验收合格,给予企业每个专卖店2万元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鼓励企用同类行业的成熟营销渠道进行销售,对于年销售额分别达到3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以上的企业一次性分别奖励10万元万元、30万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外(欧美国家)实施兼并或开设营销、研发机构,对正常运营一年以上企业,按其注册资给予5%的政策支持(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二)鼓励发展电子商务。引导和帮助企业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获取商务信息和出口订单。规上竹产业企业当年度利用境内名商务网络平台开展贸易活动,对首次的网站开发费用、网络服务费,给予50%的补助,累加补助额最高不超过1万元。对龙头企业电子商务交易系统建设投入,按当年实际发生额在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

二、实施龙头企业培育

(三)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对列入竹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对象的龙头骨干企业(不同类别)实行“一企一策”,进行动态管理年评定)。加大财政奖励力度,竹产业企业当年入库税收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按销售收入进行分档扶持。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或龙头骨干企业,其当年实际入库税收中县财政所得比上年增长15%以上部分全额奖励给企业;销售收入超3亿元、5亿元、10的企业,分别按其当年实际入库税收中县财政所得比上年增长10%以上、5%以上、全部增长部分全额奖励给企业。奖励资金专项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品牌建设、营销渠道建设等。

(四)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鼓励支持产业内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实施横向、纵向联合并购重组成功的业龙头骨干企业控股),对兼并过程产生的相关税费在当年实际入库税收县财政所得部分全额奖励给企业。根据被兼并企业的面实施兼并行为的龙头骨干企业给予每亩3万元的政策性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并在兼并的次年计算财政奖补标准被兼并部分不计入考核基数。实施较大规模兼并的龙头骨干企业,其当年实际入库税收县财政所得比上年增长部分全额奖励给企县财政奖励兼并过程产生的相关税费金额和奖励实际入库税增量金额的总和不得超过当企业年实际入库税收。

(五)鼓励企业股改上市。非公司制企业改制变更为公司制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可将其非货资产评估增值转增企业注册资本,属于个人股东的评估增值部分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在个人股东转让其股份或企业清算股权时所得,再按规定征收个人所得税。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对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并对股改过涉及溢价部分产生的税收县财政所得部分按50%予以奖励。

三、强化创新能力提升

(六)着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鼓励产业内龙头骨干企业加快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支持企业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竹子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等,增强技术领域控制权。对完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创建的企业

50万元奖励,对完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创建的或建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企业给予300万元奖励。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发费用的50%在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企业年度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不足抵扣的部分,可在以后年度企业所税应纳税所得额中结转抵扣,抵扣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企业为自主创新活动而引进专利技术,其用于研发活动的专利技术费用可纳入研究开发费用范围。县科技专项重点支持竹产业重大技术攻关项目。

(七)着力提高产品开发创新能力。积极鼓励企业开发竹制工业应用领域产品,整合、包装、提升以竹家具为代表的竹家品和以竹地板、竹窗饰为代表的竹装饰领域用品,进一步挖掘和拓展以竹纤维为代表的竹日常用品领域和以竹笋食品为代表的食域,着力提升竹工机械向竹木等大型配套设备制造延伸。鼓励企业提高装备水平,企业单个项目生产设备二年内投入累计达到5元以上的,项目投产后给予先进设备6%的奖励。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研究开发并投产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自有名品牌、有较高附加值、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对当年开发新产品5个以上且新产品产值占企业销售收入60%以上的企业,在原有新产品奖励政策的基础上,再奖励10万元,对列入国家级新产品开发计划的,每项奖励10万元,对列入国家自主创新产品每项奖励20万元。

(八)加大对产业内企业标准制定的支持。组织行业内龙头骨干企业起草制定行业标准,切实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美誉度品定价的话语权。对主导或参与行业(省级以上)、国家、国际技术标准制定的企业和单位,分别给予10、20、30万元的奖励强质量、标准、认证等公共平台建设,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争创名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加大对专利侵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九)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引导企业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适应本企业实际和转型升级需要的组织形式和法人治理结引导企业提高战略筹划、生产组织、技术开发、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基础性管理水平,夯实管理创新基础。积极推业精细化管理,对于年初列入实施对象的企业,经验收合格,给予每个企业20万元的奖励。

四、加快品牌战略实施

(十)加强产业区域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品牌战略,提升个性品牌的竞争力和区域品牌的影响力。抓紧策划、适时申报,构筑安吉竹系列产品区域品牌。政企联手,通过建立“全竹家居”体验馆、创建网上未来生活馆、举办竹产业发展论坛等渠道,安吉竹产业整体影响力。

(十一)支持企业品牌建设。对通过行政方式获得国家驰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的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万元的奖励。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购买国外品牌,经主管部门评估认定,每个品牌给予30万元奖励。鼓励产业内龙头骨干企业依牌优势,采取收购、兼并、控股、联合、虚拟经营等方式,整合众多无牌、贴牌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扩大品牌经营规模,加快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提升产业主导产品附加值。

五、加大竹子资源保障

(十二)提升竹林综合产出。鼓励竹子现代科技园区建设、低产低效林改造,改善基础设施,建立竹子工业原料林,加大生产力度,支持企业、合作社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竹子资源开发,发展低碳、高效、可持续的新型竹林生产模式。积极鼓励安吉建立县外原材料基地。对到外地经营竹林的承包大户并主要为安吉供应竹原料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具体由主管部门会同县财定实施办法)

六、强化金融服务支撑

(十三)支持金融机构与竹产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竹产业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中小信用担保和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用于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发展。充分利用政府性资源,积极探索发行业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以银企会商、整体授信等方式加大对竹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优障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重点项目的信贷需求。建立完善财产抵押制度和贷款抵押物认定办法,采取动产、应收账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专利、商标)质押方式,缓解竹产业中小企业贷款抵质押不足矛盾。

七、加快落后产能淘汰

(十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环保监测力度,对采用熏蒸、染色等工艺的竹拉丝加工企业实行环保部门统一审批、定工。对低小散竹业生产企业,加大税收征管,限制能耗和提高减排标准,促使增加投入,淘汰落后产能。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严重浪费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的企业,采取限制和淘汰措施。

八、深化产业中介服务

(十五)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体系。鼓励中介服务机构配合政府部门或单独以市场化运作方式,组织竹产业信息服务、研发设品牌推介、检验检测等方面的活动,加强竹产业集纳各类要素的能力。鼓励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发挥作用,县主管部门加强对中介机构的指导,对于经审核认可对推动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中介机构,县财政每年给予5-10万元不等的工作经费补助。

(十六)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在设计开发、原料采购、仓储物流、市场销售、教育培训、检验检测制造环节,在满足本企业生产经营所需同时,为产业内其它中小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对于新设立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享受剥的同等税收政策。分离后设立的属于研发、设计、创意等技术知识含量较高的生产性服务业,可按规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应的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

(十七)积极构筑竹产业商贸流通平台。进一步加大对竹艺商贸城的扶持力度,鼓励引导竹类企业进驻商贸城开设窗口,把商贸城打造成为竹产品的展示中心、物流中心等。(具体由主管部门会同财政局制定细则)

九、加大人力资本支撑

(十八)成立专家服务团。由县委组织部、县经贸委、县林业局、县科技局联合组织遴选省内外专家学者组成专家服务团家服务团要在产业集群战略筹划、行业高端咨询、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荐技术创新项目、紧缺人才培养和宣传政府扶持政策等履行职责,切实为产业集群发展提升服务。专家团设立首席专家制,首席专家由产业的知名学术带头人领衔。建立健全专家服务考核管理机制,具体按有关文件执行。

(十九)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鼓励人才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龙头骨干企业实行期权、股权激励人才,完善人才和科技成果有偿转移机制。打造产业集群创业创新团队。加大企业家、高级管理和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引进力度,造就一经营、擅管理、善钻研、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端人才队伍。教育、人事部门或企业要主动对接大专院校和国家级行业等组织机构的人才、技术、管理优势,不断强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外部智力支撑。加强技能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加大对技能型产人的培养培训力度。鼓励机关部门、协会、中介组织开办形式多样,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培训活动,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要。

十、建立健全组织保障

(二十)加强战略筹划,编制实施方案。要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资本链整合提升高度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化、信息化互动发展的角度,对竹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进行整体筹划、科学规划,着力构建现代产业集群。空间布局重点体现在孝丰天荒坪镇和开发区(递铺镇)等区域:孝丰镇以做大做强为重点,发挥竹循环经济示范区效应;天荒坪镇以原有企业的整合和盘重点,以发挥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区效应;开发区(递铺镇)以提供高科技企业和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为重点,以发挥低碳发展区效应。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制订企业行动计划,形成企业与产业相互支撑的规划体系。

(二十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县财政每年整合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资金建立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竹产业的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培育、产业推广及品牌建设等。

(二十二)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竹产业发展局,集聚人力、物力、财力,整合一二三产资源,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业整体发展水平。

(二十三)附则。本意见由县竹产业发展局负责解释,与工业经济三十条同步使用(不重复享受),从发文之日起实施。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试卷及答案(六)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产业 转型升级试卷及答案(六)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长:60 分钟 正确答案以红色字体标注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共30题) 1.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答案正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旧动能转换 城乡一体化发展 以上均不对 2.我国创业活动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导向有待提高。与(二十国)集团相比,中国的创新型企业比例为25.80%,在效率驱动型经济体中排在前列,与创新驱动型经济体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答案正确 十八国 二十国 二十一国 二十三国 3.(2008)年以后,中国企业法人单位数有较大增长,明显的新开企业法人单位数增长较快,2015年新增企业法人单位数达218162个,而2006年新增的企业法人数仅有70353个,2015年是2006年

的3倍多,创业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引擎。答案正确 2006 2007 2008 2009 4.我国传统政府监管主要是依据(行业特征)设立,但“互联网+”经济下产业边界模糊,导致原有监管模式出现“要么多头监管,要么不知道谁来监管”。答案正确 行业特征 群众观点 政府通知 现有模式 5.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发布的《“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显示,在“一带一路”贸易中,(民营企业)也是主力军,出口额占比始终保持最高且逐年上升。答案正确 个体户 国企 事业单位 民营企业 6.根据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新设立企业27900家,比上年增长5.0%。答案错误

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盖章) 重点任务: 所属地区: 推荐单位: 填报时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第一部分:承担单位和项目基本情况表 承担单位基本情况表

项目基本情况表

第二部分: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包括项目背景、目的、意义和主要目标。此部分应明确体现项目所符合的年度重点任务的具体内容。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二、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法人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承担单位股份构成及主要股东概况,单位组织架构,项目主要人员基本情况;项目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及规划,工艺装备水平,销售情况及在行业中地位,取得成果与社会效益,技术研发机构,近三年研发投入等。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重点是细分产品市场及重点装备、重点工程的需求情况(区分国内和国外),产品技术水平、技术来源和发展前景,国内外竞争对手情况。在产品生产纲领表中列出具体产品的型号、技术指标和生产规模。 四、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规模、地点,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及其合理性,重点设备用途、产品工艺及解决关键问题说明,需描述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并需附设备明细表(含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及价格),对于重大关键设备需进行设备单项论证。 项目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以及与产业上下游相关单位合作方案。 五、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开工时间,项目建设(土建、设备购置等)进展情况,当前形象进度,是否存在影响项目按计划实施的情况和问题,预计完成时间等。以前承担国家投资项目完成或进展情况,以及与本项目的关系说明。 根据项目总体进度,列出年度实施进度及年度实施目标。 六、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投资使用方案和资金筹措方案;按国家相关标准列出投资估算表(按工程费用、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利息、铺底流动资金等细项列出),内容要全面,取费要合理。 七、财务经济效益测算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包括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指标的计算,实际生产纲领和投入产出进行科学计算。

河北省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附件: 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为加快建筑业大省向强省跨越,全面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建筑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型、增长数量型向效益型、发展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全省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重要性的认识 建筑业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全省建筑业保持了较快发展,不仅改变了城乡面貌,完善了城镇功能,提高了城镇居民居住水平,而且大大增强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浙江、江苏等建筑强省相比,我省建筑业发展还存在不少差距,突出表现为发展方式仍很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集中度低,企业市场竞争严重趋同,基础设施和专业工程领域施工能力不足;科技进步与创新滞后,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高素质科技型人才紧缺,缺乏科技型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有效激励机制;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效能和创新能力差,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质量安全管控水平不高,精品意识不强,品牌工程和精品工程少等。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我省建筑企业不转型升级, -1-

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各地和建筑企业必须清醒认识这种残酷的市场竞争形成的倒逼机制,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同时,也要看到机遇与挑战共存。我国已进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高峰期,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不断加大基础投资建设力度,不仅为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难得机遇,也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这是各行各业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2010年初,温总理再次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在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新时期,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升建筑业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的基础;也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对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各地和各企业要抢抓转型升级的先机,做到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 二、加强政策支持,为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创造良好条件 (一)深入推进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 1、紧紧围绕国家重点投资方向支持建筑企业拓展业务结构。各地要抓住国家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契机,加强资质审批服务,合理放宽审批条件,支持本地大中型建筑企业,加快业务结构调整,拓宽业务范围,积极进入主营施工业务以外的房屋建筑、公路、水利、市政、铁路、机场、地铁、轻轨、港口、码 -2-

创新研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研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中国医药报 | 类别:健康产业 | 点击:34 □本报记者姜恒 “‘十二五’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词是‘转型升级,转变增长方式’。对于医药行业来说,制剂走出国门,走向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就是新形势下的转型升级。”日前,在第30届中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上,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这样说。 医药工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研发创新的引领和拉动。而紧跟国际研发动向,放眼全球医药市场,也成为我国医药研发创新路径的必然选择。 创新潮涌 我国《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总体目标,对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提升国际竞争力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科技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对药物创新,更是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08~2020年,我国重大新药专项分为创新转型、快速发展、跨越发展三个阶段,2011~2015年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马宏建说,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体系和企业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扩展,整体技术水平和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步实现与国际标准规范全面接轨,药物综合创新能力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为我国药物创新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仅“十一五”期间,我国新药创制专项总经费即达184.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65亿元,地方财政投入21.3亿元,单位自筹88.3亿元,其他渠道经费10.3亿元。“‘十一五’期间,以1.1类新药埃克替尼、艾力沙坦、安妥沙星等为代表的创新药物上市,大大提升了我国医药工业的创新能力。”

重大新药专项或许最能体现国家对药物研发工作的重视,也最能体现我国医药研发创新工作的进展状况。据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副院长倪健教授介绍,截至2012年底,我国新药创制专项共立项1251个课题,中央财政共投入97亿元,地方配套41亿元,带动企业投入193亿元;获得新药证书62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约占2/3,其中1类新药12个,临床在研品种近400种;获得了199个临床批件,完成104项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申请发明专利近9000项,获得专利授权300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授权560项);制定各项标准2200项,带动了单元技术平台国际化进程,其中2家通过OECD GLP认证,GLP平台共承接165项跨国企业委托的安全性评价任务;产业化上市品种23个,总产值达12.4亿元,专项实施累积新增产值近800亿元。 国内知名的CRO服务商药明康德公司研发服务及中国商务拓展执行总监黎健认为,新药重大专项及“十二五”生物医药发展纲要明确了政府对创新药物工作的高度重视和重点扶持;企业因转型所需,对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抱有极大热情,开始愿意对研发增大投资;一批拥有国际经验的研发人员归国从事新药研发;药监部门对新药审批审评管理逐渐展现出开放姿态,鼓励创新并设定多重保障机制,这一切都说明,“当今的中国处于创新药物研发最佳阶段。” 更让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我国药物研发呈现出投入增大、申报趋于合理的特点。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研究员朱建英说,随着国内企业对创新研发重视程度的提高,近年来研发投入快速增长,2007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研经费投入仅65.9亿元,2009年达99.6亿元,2011年增至211.2亿元。国家统计局公报显示,2011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强度为1.46%,超过制造业平均科研投入强度0.75个百分点。从企业研发的产品来看,已从简单仿制向自主创新的产业方向发展。历年的新药申

关于加快我省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关于加快我省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大力发展优势传统产业,初步建立了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家具制造、家用电器、金属制品、轻工造纸及中成药制造等8个行业为支柱的优势产业体系,为推动我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省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提升我省优势传统产业竞争力,促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以企业为主体,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为手段,以各类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等为载体,大力推进技术改造、研发设计、品牌提升、渠道拓展和产业链整合,促进优势传统产业走上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发展道路,加快做大、做优、做强。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我省优势传统产业发展实现以下目标: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8%,开展技术改造企业达到90%以上;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 9%,省级以上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等)达到600家,产品技术含量国内领先,技术出口占产品出口比例进一步提高;形成5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建成10个左右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打造一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品牌;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2-3家,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5万元/人以上;信息技术应用率达到90%以上;节能技术进一步应用,“十二五”优势传统产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0%。 到2020年,我省优势传统产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2.2%,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达5家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8万元/人以上。广东成为引领全国传统产业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和全球传统产业研发、设计、制造、采购和营销的中心之一。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鼓励优势传统产业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抓好核心技术产业化、先进装备更新、信息技术应用、品质提升、工业设计等主要环节的升级突破。制定发布《广东省鼓励进口产品和技术目录》,鼓励传统产业企业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国内短缺资源和节能环保等产品进口,落实《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内资项目进口设备免关税,以

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 1、什么是企业转型升级 为了适应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折,原有的国有企业向股份制企业转化,这就是企业转型升级。 中小型民营企业升级转型的方向取决于企业所在行业,内容的话比如是技术升级、管理与服务升级、产业升级等等。 2、两化融合是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那么,制造企业如何通过两化融合来实现转型升级呢? 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十七大也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到强。五化并举,两化融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我想知道:两化融合的具体概念是什么,制造企业如何实现两化融合?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途径有哪些? 两化融合的内涵有四个方面。 技术融合: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产生新的技术,推动技术创新。例如,汽车制造技术和电子技术融合产生的汽车电子技术,工业生产和计算机控制技术融合产生的工业控制技术。 产品融合:信息技术或产品融合到工业产品中,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例如,普通机床增加数控系统之后就变成了数控机床,传统家电采用了电子信息技术之后就变成了信息家电,产品价格比原来有大幅提高。 业务融合:信息技术应用到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环节,促进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例如,计算机管理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业产品设计效率;电子商务为市场营销提供了新的途径,产品信息可以在网上发布并达成交易。 资源融合:信息资源与材料、能源等工业资源的融合,能极大节约材料、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产业升级: 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信息化。 制造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的路径很多,比如:盈利模式的转型、产业的转型及运营模式的转型。不同的企业应针对自身的特点——产品创新能力、财务能力及企业所处发展阶段,选择符合自己的转型模式。近期IBM和e-works就制造业如何转型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得出了很多有意义的结论,参与企业众多,详细内容请百度:制造业成功转型经验研讨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走好新型工业发展之路实施方案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走好新型工业发展之路 实施方案 今后两年多,是实现“十三五”工业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为开创结构合理、支柱多元、特色鲜明、循环发展、绿色低碳、较强区域优势的工业经济发展局面,实现市县两级“三年挺进第一方阵”的战略构想,完成我县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为做优存量,培育增量,扩大总量,实现工业经济的全面振兴崛起。确保到2020年建成龙头壮大、布局优化、提档升级、中小兴隆的新型工业经济体系,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特提出本规划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省委、市委振兴工业经济战略部署为指引,全面落实县十四届党代会、县十六届人代会精神,围绕“立足三个瞄准,奋力进位争先”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按照实现工业新型化的发展构想,实现工业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和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使工业真正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扩大就业的必要载体,财政增收的主要来源,“进位争先”的主战场。 具体工作中以“一个平台”(X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区)为载体,以“三大板块”(存量、增量、总量)为抓手,以“四大

战略”(传统产业抓支柱、新型产业抓标杆、重点行业抓龙头、中小企业抓双创)为指引,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 二、基本目标 1、201X年我县有规上工业企业52户,今后两年确保每年退出和进入规上工业企业互抵后,净增不少于1户,进一步夯实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 2、201X年完成县制定的增长目标,确保超过全市平均增幅水平。 3、提升传统产业。实施X省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工程,以“控产能、提素质、优结构、增效益”为方向,按照“淘汰低端、提升中端、发展高端”原则,通过推进兼并重组、提升装备水平、优化品种结构、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突破、修复传统动能。 三、项目支撑 201X年预计可投产重点工业项目11个,涉及能源、轻工、机械加工、新型材料、食品加工等多个行业。投资总额为 18.38 亿元,可实现产值 39.88 亿元、税金 4.17 万元。煤焦产业要挖掘潜力延伸产业链,实现比较优势;铸造行业要环保达标复产,积极转型升级;肉制品加工业要做强品牌,拓展市场;新型产业要大力扶持,发展可持续项目,201X 年、2020年每年增加10%以上的项目。 四、工作重点

感悟较大建筑施工企业的转型升级

感悟较大建筑施工企业的转型升级 感悟较大建筑施工企业的转型升级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一项 * 的大事。企业要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转型升级是根本,也是 * 。转型升级,顾名思义,就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低资质向高资质升级,推动企业真正实现经济方式的转变,加速企业发展。当前,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企业如何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方式的真正转变,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课题。对此,笔者就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讨和思考,通过对较大规模的国家特级施工企业——******集团多年的实践与发展总结摸索了一条适合***集团的发展之路。一、转型升级是建筑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运营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宏观经济条件下,作为像******集团这样的较大规模建筑企业来说,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获得持续发展,就要加快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在转型升级中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加强队伍管理,全面提高基础管理水平,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当前,国内绝大部分建筑企业在产权结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承包商还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发展方式不尽合理,这与其行业本身的性质特点、各级发展理念、市场发展阶段和发育程度、行业发展态势、企业个体情况等息息相关。所以,建筑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一)行业发展面临调整。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增长速度回归平稳发展状态,建筑企业主业面临规模收缩趋势,转向多元经营,国家更加注

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积极进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建筑业的投资重点和方向面临调整和优化。对此,******集团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土建总承包为中心,缩小其比例,努力向装饰装潢、市政公用、地基基础、园林古建筑、起重设备安装、道路桥梁、钢结构、水利水电、餐饮服务业、建材、房地产开发等领域拓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拓宽经营范围。(二)企业产权结构不合理。目前,建筑企业产权结构单一,国有股所占比重相当大,投资主体不到位,造成体制僵硬、机制不活、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难以根本解决,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企业职工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源头上缺乏动力和活力,难以真正落实到位。对此,******集团自xx年改制以来,建立并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进一步深化改革,利用2-3年的时间将国有股逐步退出,使***集团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营实体。(三)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当前,一些建筑企业缺乏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没有认清建筑业的发展规律和自身的行业地位,工程承包能力明显偏弱,主业不精不强,专业优势不突出,技术创新薄弱,科研投入不足,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造成产品结构雷同、业务领域狭窄、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适应市场竞争需要。鉴于建筑业存在的这一弊端,******集团在今年年初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力争在这期间进一步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推动企业的发展,做大做强主业,做精做专辅业,不断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市场

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为促进我省建筑业转型升级,转变建筑业生产方式,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益和施工效率,实现建筑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加强统筹规划,将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纳入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配套,建立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市场资源、完善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二)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要结合地质结构、自然条件、区域经济水平、技术状况、市场需求等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和路径,有计划、分阶段推进预制混凝土(PC)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轻钢龙骨结构、木结构等的应用。加快建筑产业现代化生产基地建设,鼓励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形成科学合理布局。 (三)完善体系,整体推进。住房城乡建设厅要加快建立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和评价认定体系。遵循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规律,在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中,实现装配式建筑与成品住房、绿色节能建筑联动发展。 (四)示范引领,推动发展。以培育试点城市和产业基地、示范项目为引领,促进重点领域和优势区域率先发展。 二、发展目标 2016—2017年,成都、乐山、广安、西昌四个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城市,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化基地。同时,住房城乡建设厅建立完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成都、乐山、广安三市的产业化基地要形成15万立方米部品构件的年生产能力,可提供项目装配率30%、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并在新建政府投资工程和保障性住房中采用装配式建筑100万平方米以上、项目装配率30%以上。西昌市建立钢结构产业化生产基地,到2020年,扶持2家钢结构建筑龙头企业。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采用钢结构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 到2020年,全省基本形成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市场机制和发展环境,在房屋、桥梁、水利、铁路等建设中积极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装配率达到30%以上的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新建住宅全装修达到50%。 到2025年,建筑产业现代化建造方式成为主要建造方式之一,建筑品质全面提升,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

创新引领发展-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报告

创新引领发展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报告 发布时间:2010-03-02 10:49:47 上海开发区协会【大中小】 作者:苏州日报燕冰宗文雯 【转型进行时】 15年,5家工厂、1个研发中心、1个全球分拨配送中心,三星集团在苏州工业园区的投资发展轨迹悄悄地划出了与园区转型升级相吻合的微笑曲线。1995年,韩国三星投资1.5亿元在园区设立的第一家企业三星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破土动工。接踵而来的是三星家电、显示器、笔记本的制造基地,园区成为三星集团海外最大的制造车间,2005年苏州工厂成为三星笔记本电脑全球唯一生产基地。尽管到2003年三星半导体园区工厂生产的产品技术与母公司实现了同步,尽管生产的是具有先进技术的电子产品,然而,园区仅仅是把车间操作工的角色扮演到了极致。转机,出现在了2006年。三星集团将研发中心也转移至苏州,进一步降低成本,达到零库存的生产管理运作。园区三星的研发力量占到三星总部研发机构的10%。 2008年,三星半导体全球分拨配送中心来了。作为物流分配调送的心脏,这个机构原先仅设立在韩国本土和香港。 制造业投资项目的成功和发展需求,使研发机构和物流中心的进驻成了十分必要的步骤。2009年10月,三星电脑在园区的新研发大楼启用,三星集团越发加快了研发本地化的步伐。苏州研发中心内的研发人员也将从原先的200名增至300名,而且研发规模将与韩国总部平分秋色。未来的趋势是,三星在园区的研发中心规模将超过韩国总部。从简单制造,逐渐开始生产高端产品、研发高端产品,集生产、研发、服务、物流配送为一体,昔日的车间操作工要摇身变作“全能运动员”。 【下一站展望】 向产业链、价值链两端延伸,是园区给现有制造业转型升级定下的明确目标。 经过多年招商引资,园区已基本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化学制品及医药制造、造纸及纸制品制造、金属及非金属制品制造等产业为主的制造业生产体系。其中电子信息制造和机械制造两大产业更以高度产业集聚规模,成为引领园区工业经济发展龙头,成为园区主导产业。根据《苏州工业园区3+5产业发展报告》,园区主导产业升级转型将突破和改善两头在外的车间式生产经营模式,提升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和规模能级,引导和推动产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两端延伸。产品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内外销相对均衡,还要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称得上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

加快三大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与对策

加快三大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与对策 自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海南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渐趋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但竞争力还有待增强、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有效供给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些“成长中的烦恼”困扰着海南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产业特色优势不明显。海南拥有全国最丰富的海洋渔业、海洋植物资源,但海南省海洋渔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很低;海南省发展羊牛畜牧业潜力巨大,但总体发展水平离省委、省政府“做大做强海南畜牧业”的目标还很远;海南在热带经济作物、反季节瓜菜、热带水果生产和南繁育种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但各自为战、分散经营、耕作技术落后、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亟待解决。 第二产业是经济发展的短板,尚未形成一条具有紧密联系、门类齐全的主导产业链。第三产业根基薄弱,关键性的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研、咨询、技术服务等第三产业领域发展相对滞后。 海南省产业转型路径 海南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应将工作重点放到具有潜在发展优势的特色产业上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

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低耗低排的绿色发展道路。 农业转型路径: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应从推进技术进步、加快土地流转以及延伸产业链条等方面考虑。要加快产业融合,以第一产业为主体,将第二、第三产业附着其上,使原本单一的农业变成集种植、加工生产、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热带特色产业。这对促进产业集聚融合,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有着积极作用。工业转型路径: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和以海洋油气和深海生物资源的深加工工业和海洋生物制药业。服务业转型路径:利用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转型发展互联网、康体、会展、休闲养生医疗旅游、保险、教育、现代金融服务业等高端产业。 海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促进海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需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美丽海南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加快发展热带果蔬、热带花卉、南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中国经济新常态问题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中国经济新常态问题 材料1 习近平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摘自新华网 材料2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上半年经济总量增长7.4%,实属不易。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已是一个巨人,总量基数很大,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代表的增量不可小看。按今年的经济增速目标计算,全年经济增量就约达5万多亿元,约相当于1994年全年的经济总量。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按这个目标算每年7.5%左右的速度就够了。 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成就巨大,难能可贵。还能不能继续保持那样的高速度?应该说,是做不到、受不了、没必要。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下降,制约着速度高不上去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也难以承受过高的速度。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3 新常态下,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随着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投入和能耗污染较少的服务业脱颖而出,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要素价格上涨、储蓄率下降,出口和投资增速放缓,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需求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城镇化提速、产业转移,城乡区域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力资源稀缺性凸显,收入分配结构也将不断优化。 摘自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谈谈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新常态”的含义? (2)根据材料1、2、3谈谈如何在“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答案】 (1)“新常态”是一个重大战略判断。“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速度虽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它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由此带来的影响总体上是正面、积极的。只要科学看待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必将频现新亮点。 (2)第一,新常态下,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更为迫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主攻方向是调整经济结构,要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第二,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从过去的传统粗放转为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这就要求我们在宏观调控上将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调控创新”,正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新舵盘。 第三,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前者以后者为载体,工业化过程就是城镇化过程,互动才能实现良性发展: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镇化发展的显著标志是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而这是以

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项目实施方案

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面向电力系统的RFID芯片研究设计与生产管理中的深度应用 承担单位: ##集团有限公司(盖章)重点任务: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集成创新应用 所属地区: 推荐单位: 填报时间:

第一部分:承担单位和项目基本情况表 承担单位基本情况表

项目基本情况表

第二部分: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国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中国与世界各国面临“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和挑战,制造业的振兴与腾飞已经成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设备作为推进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的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作为我国电力设备行业的大型骨干和龙头企业,我国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等重大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正在积极制订和逐步实施本企业的智能制造行动计划,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努力打造国家电力设备制造业创新中心示范单位,实现现代产业转型升级,建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能源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产业集群。 近年来,集团开始尝试将RFID、图像识别和激光蚀刻等自动化标识技术应用于变压器、开关柜、智能仪表、充电桩等核心的产品,采集产品、设备、零部件所关联的标识数据,用于产品制造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支撑面向工厂内的柔性制造和智能生产。 本项目中,##集团将与浙江省电力公司联合共同研究面向电力系统的RFID芯片研究设计与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希望突破电力设备的身份识别系统与制造厂商、使用单位之间相关信息系统的集成与互联,形成电力设备全生命周期完整数据链,实现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的实时定位追踪与全过程透明化管理,在提高电力设备流转效率的同时,推进电力设备与生产、建设等管理对接,从而实现电力设备全供应链闭环管控。 (二)项目目的

浅谈工程施工企业管理思路-中小企业篇

浅谈工程施工企业管理思路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篇如今,国内建筑行业趋于饱和,行业竞争尤为激烈,各种企业和体制内部管理体系越来越完善和紧密,监管力度越来越大,不管哪个企业和单位的任何层级领导都不可能直接拍板工程项目的承接单位,行业规范越来越完善,建筑行业进入了投入大、利润低的时代。 由此,中小工程企业必须摒弃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加强公司的内部管理,让管理走向规范化和精细化,逐步建立以战略目标开拓为导向,成本控制体系为核心体系,项目管理建设为主线,动态预测监管为手段,信息化管理为平台,以成本定额为基础,以多维分析为视角的精细化全面预算规范管理的经营体系,并建立各条线业绩考核标准和制度,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为什么以前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有立足之地呢?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管理的首要原则是遵循经济效益原则,工程管理中体现为经济项目决定操作流程、操作流程决定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决定岗位职能,在工程暴利时代的时候,也是经济效益决定了流程和分工及职能,那个时候是工程部门当纲为主,其余部门辅助,只要完成工程就能挣钱,因为经济效益可以满足企业和社会所需,这种粗放型的简单管理模式在初期和人员素质稳定的时候,减少了管理投入而且缩短了决策时间赢得了更多的项目资源,但是,当企业到一定规模(产值和项目数量)的时候,这种模式就会滋生腐败,权欲熏心、阳奉阴违、结党营私等等一系列问题,因为它缺

少科学的管理,科学的管理它有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粗放式管理模式计划永远是计划,组织是无序的组织,领导也是自己领导自己(其他部门都是附属和辅助),控制更加无从说起,工程完工就是最大的胜利,结算到多少钱跟他无关,要不要到钱也跟他无关,过程中花掉多少钱肯定能找到理由,更可怕的是一个项目经理管理部从开工到项目完工没有参与过合同协商、订立、交底等,活儿干完了你问他你按照什么施工的?他告诉你他是按照图纸施工的,因为他也不知道合同里面写的什么............! 写了这么多,不是说中小企业有多少问题,只是说一些共性的问题,其实有些公司自己早就有意识的在规避上述的问题,比如合同订立收归公司,材料采购收归公司,工程部加大监控项目并动态管理,对于财务制度的重视,并有相当的成本意识。 但我个人认为有些措施是不科学的:1.收不能过度,虽然收是避免项目行为的不可控因素的发生,但在收的过程中,把权力收回的同时也会把责任收回,会造成公司职能机构臃肿或者不堪负担,收不如疏,就像大禹治水一样,要让整条河道的所有支流都承担洪流的压力,当压力分散了,整条河流就平稳通顺了,其实一个个项目管理部就是一条条的支流。如果压力和责任都堵在公司层面,那么后果可想而知!2.不是问工程部门需要公司提供什么配合和服务,而是问工程管理部能担多少责?如果公司想做大,那么项目管理部就连对外业务的职能都应该有,每个项目管理部

推进建筑产业转型-促进住宅品质升级

推进建筑产业转型,促进住宅品质升级 一、装配式建筑概念 (1) 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意义 (1) 三、装配式国家政策与企业推进 (2) 四、装配式建筑对行业的影响 (2) 五、聊建集团装配式施工的探索与发展 (3) 六、聊建集团装配式发展与规划 (5) 七、装配式发展建议——“三个取代”与“六个措施” (5) 八、企业装配式推进经验总结——“六个研发”与“八个加强” (6) 一、装配式建筑概念 装配式建筑是指采用部件部品,在施工现场以可靠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等特征。装配式建筑包括预制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以及混合结构等多种类型。目前我国建筑产业正处于由传统建筑模式向追求高品质,低能耗,低污染建设的转型阶段,传统建设方式较为粗放,生产效率低,建设周期长,能源消耗高,建筑质量通病难以根除,建筑垃圾和扬尘对环境破坏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建筑结构构件、建筑构件及部品、机电设备等通过可靠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工业化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等特征。 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意义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要求推动建造方式创新的重要体现,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重要手段,对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深远的意义。装配式建筑绿色、节能、环保,较传统建筑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它的优势在于生产标准化使得质量可控,构件生产全部采取机械自动化、信息化,避免了质量的人为因素,生产的过程全部由自动化程序控制,解决了传统建筑方式普遍存在的渗漏、不隔音、不隔热、精度差等“质量

乡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方案

乡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的工作方案 乡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在前列”的总体战略,围绕“实施五区九园六纵四横,建设美丽麻涌”的工作思路,积极培育发展创新力量,全力加速科技培育步伐,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逐步打造出要素齐备、机制完善、运转高效、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总体布局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总抓手,以科技及产业发展规律为指引,创新和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撬动和提高全社会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提升的投入水平,强力推进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以实施“科技麻涌”工程为着力点,加大镇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通过“每年20xx0万元、三年6000万元”的产业升级扶持资金,以推进创新驱动“强基工程”、产业提升“振兴工程”、校企结合“活企工程”、创新平台“智富工程”和知识产权“倍增工程”五项工程为依托,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切实转到提高质

量和效益上来,逐步建设完善“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集群化、传统产业高端化”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新体系。 (二)工作目标。力争用3—5年的时间,基本确立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创新驱动发展格局,科技促进内生增长和引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幅增强,创新体系功能有效优化,创新资源有效集聚,科技产业金融有效融合;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具有影响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企业;建成以一批优势明显、各具特色、结构合理的产业集聚区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将我镇建设成为全市重要的技术研发基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 20xx—20xx年,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建设结构合理的特色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形成创新需求结构与创新产出结构相一致的产业体系,创建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实现总量规模、质量效益的双跨越。20xx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9.27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94.8亿元,发明专利申请量54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9家以上。 2、建成功能定位明晰的研发机构体系。镇内拥有科研机构的企业比重大幅提升,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研发能力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是提升区域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形式,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紧紧抓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这一战略重点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一、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市坚持走规模带动、集聚发展、集约发展之路,已逐步形成了以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通用设备、金属制品五大行业为龙头的重点支柱产业。2008年,全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达244.77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达87.94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达69.83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达70.31亿元、金属制品业产值达65.02亿元,五大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37.8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9.6%。

沿江一带区域正在加快建设船舶、金属、建材、粮食、能源五大临港产业,着力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业基地。靖江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造船年生产能力超过500万吨。拥有具有较强实力的新世纪造船、新时代造船、新扬子造船、东方造船、长博造船、南洋船舶等造船主体企业,其中三家造船企业进入全球手持船舶订单50强企业,生产任务排至2012年。总投资12.8亿元的万林木业项目,带来的不仅是万林木业本身年吞吐量600万立方的的木材物流基地,而且投资方会引来几十家木材制品加工企业落户,很快销售及加工产值就会不少于100亿元。沿江建材产业以万林木业为依托,会跃然而起。粮食产业园工地港堤上,从南到北布局3个5万吨级长江泊位及作业区,内河码头作业区,公共仓储区,粮油饲初级加工区,市场交易区,生物级能源生产区,粮油、食品深加工区,粮食机械设备制造区等。通过现代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将带动一系列的粮油加工企业集聚。沿江金属产业主要有投资超亿美元的江苏锡钢集团搬迁项目、扬子江金属加工有限公司废钢加工项目等沿江重大项目。沿江的能源产业目前正在建设和准备建设的项目有总投资150亿元的国信靖江电厂、总投资9440万美元的德桥仓储有限公司化工储运及码头工程项目等,加上已经投产的江苏中石油储运项目、计划投资的中海油成品油库项目,能源产业前景看好。金属、能源等这些产业也属于产

国内部分工业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经验做法

快研发速度。因此,产业集聚区的战略转型,也将从强调引进大公司大企业向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培育、造就产业集聚技术企业的摇篮,从根本上提升产业集聚区的自主研发能力,形成一批根植性强的自主创新产业。 四、由单纯的土地运营向综合的“产业开发”转变 我国产业集聚区多以园区开发为主,较少涉及高科技产业开发和培育,经济增长过分依赖道路、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成片开发。而这些只是为发展产业集聚技术产业提供了空间载体,并不能代替产业集聚技术产业开发和培育,且不可持续。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未来产业集聚区必将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通过土地、房产的产业入股等方式,将土地、房产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 五、由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城市转型 随着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演进,必然涉及到新的城市功能配套,城区建设方面的任务逐渐增加。因此,未来产业集聚区不能只定位为一个产业集聚地,还要定位为一个人气的集聚区、文化的扩散区、资本的融通区,应包括配套服务的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 国内部分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的经验做法宁波产业集聚区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二次创业”的核心 —2— 1、大力发展产业集聚技术产业。围绕“三区一城”建设和打造国内一流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新能源与节能、半导体与光电、新材料三大高技术制造业和研发设计、企业总部、软件与服务外包三大高技术服务业的“3+3”产业互相促进、并重发展的总体框架,同时密切关注全球产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发展新经济。一是下大力气抓龙头企业培育。宁波产业集聚区根据企业的销售规模、发展速度、创新能力、团队素质等指标,选择一批有一定产业规模、产品市场前景好、掌握一定核心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