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件产品图设计规范

钣金件产品图设计规范
钣金件产品图设计规范

Q/HMJ 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HMJ 0401001-2001 钣金件产品图纸规范

2003-12-20发布 2003-12-20实施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发布

Q/HMJ 0401001-2001

前言

钣金件产品图纸设计规范是由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根据产品开发的需要,因现无有关上级标准特制定此企业标准,在有关上级标准发布实施后本标准将自动废止或视情况修订后重新发布实施。

本标准于2003年12月20日发布;

本标准于2003年12月25日实施;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坤英

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2001-04-20批准 2001-04-25实施

Q/HMJ 0401001-2001 钣金件产品图设计规范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钣金件产品图中应表达的内容及表达规范,利于提高产品图的质量,使之更好地指导生产。

本标准适用于模具公司钣金件产品图的设计。

2 内容

2.1 金属板材冲压、拉伸、焊接等方法加工成型的零件称为钣金件。钣金件设计图样是直接提供给

客户和产品制造单位的,其应提供钣金件加工、检验所必需的全部信息。

2.2 钣金件设计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注意其工艺性,不应出现平面尖角及应力集中的突变

结构,避免模具或工艺原因难以实现的结构。要遵循JB/T4378.1《金属冷冲压件结构要素》的规定准则。

2.3 钣金件设计图采用二维表达方式,一般不得使用三维图。对于形状复杂,二维图无法表达清楚

的部分结构,在与客户和制造单位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可用三维图表达,应在技术要求中说明。

用PRO/E软件出二维图,(二维图中的圆弧线应删除),配置文件drawsetup内容应统一。

2.4 图形

2.4.1钣金件图样中的图形必须完整,清晰,能够表达钣金件的全部形状。要合理运用视图、剖视图

以及有关的其他表达方式,图面布置要合理。

2.4.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经焊接或铆接成型的组合钣金件,应画装配图。形状较为简单的可只用

一张装配图样表达,各零件用引出线标上件号(1、2、3、……)并在明细表中标注名称、材料等各项内容;形状复杂的应将各零件单独出零件图表达(明细表见附表1)

2.5 尺寸标注

2.5.1钣金件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应标注完整、清晰、合理,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尽量选择加

工基准和检验基准作为标注尺寸的基准,基准的投影不需在图中标注。一般情况下,要标注凸模处的成形尺寸,有配合关系的尺寸可直接标注,且与配合件的公称尺寸相同。

2.5.2涂镀表面的尺寸

图样中的尺寸为涂镀后尺寸,但对于无配合要求的尺寸也可视为涂镀前尺寸。对于要求较高精度的尺寸,可以在尺寸后标注“镀前”或“镀后”字样。

2.5.3应用较多的冲裁圆角和折弯内圆角在图中不标注(或不画出),而在技术要求中说明。

2.5.4钣金件的尺寸在功能上无特殊要求时尽量采用一般公差(未注公差)按GB/T15055-m标准执行,

(也可按使用要求选择其它级别,如f、c、v),图样中不标注尺寸偏差值,而在技术要求中注明。当此标准规定的公差值不能满足要求时,应优先选用GB/T13914(冲压件尺寸公差)和GB/13915(冲压件角度公差)标准规定的数值,且在图中标注尺寸偏差值。

钣金件的形状和位置公差一般按GB/13916标准执行,图样中不予标注,当有较高要求时,在

图中按规定标注。

注:关于一般公差(未注公差):

未注公差是产品制造单位的常用精度,用一般加工方法就能保证,一般不必逐个检验。其超差

后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时,接收单位不能拒收,只有超差后损害产品功能时才能被拒收。

2.6 表面处理

2.6.1钣金件需要表面处理(电镀、涂漆、喷粉等)的,应与客户沟通,按客户要求在技术要求中说

明(包括表面处理种类,有特殊要求的层厚、使用、检验要求等)。

海尔集团产品的表面处理要求应符合集团的有关规定。

2.6.2对于只有局部表面需要处理的,应用粗点划线在图中画出其范围并标注相应的尺寸,在引出线

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2001-04-20批准 2001-04-25实施

Q/HMJ

0401001-2001

钣金件产品图设计规范

上注明表面处理内容。

2.7 毛刺

因冲裁工艺原因,冲压件一般都带有毛刺。

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允许毛刺存在,而对其高度和朝向提出要求。

2.7.1 毛刺高度极限值按JB/T4129中的m(或f)级。

2.7.2 毛刺朝向

a.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尺寸毛刺方向;

b.有外观要求的钣金件,在图中用粗点划线标出外观面,在技术要求中说明:冲裁毛刺朝内。

2.7.3 当产品因使用要求不允许毛刺存在时,应在技术要求中说明:此件要求无毛刺。若只是其中某

些结构因使用要求无毛刺时,用箭头和引出线加文字说明此处无毛刺。

2.8表面粗糙镀

图样中应标注钣金件的表面粗糙镀要求,板材两表面一般不加工,用符号表示(见cucaodu.sym),有特殊要求的在图中标注。冲切面要标注表面粗糙度,一般选用Ra12.5。2.9材料

钣金件所用材料按客户要求确定,填写在标题栏中(标题栏见附表1),板料壁厚同时注出(例如:2/Q215)。有特殊要求的在技术要求中说明。

2.10 技术要求:

钣金件技术要求中应注出以下内容中的某些要求,

1.外观要求:应无油污、无锈蚀、无变形、无划伤、无皱褶、无裂痕等影响外观的缺陷

2.未注弯边内角R的数值,未注冲裁圆角R的数值

3.未注公差的尺寸的极限偏差的执行标准

4.钣金件的冲切毛刺的说明

5.焊接处应平整均匀,无焊接缺陷

6.涂、镀表面的要求

7.制品应符合Q/HR0502 007标准(海尔集团钣金件标注此要求)

8.标有公差的尺寸为必检尺寸

9.其他特殊要求

2.11 标题栏(见附表1)

Q/HMJ 0401001-2001

钣金件产品图设计规范

注:⑴按需要可只选标题栏;

⑵明细表中的序号可按需要增加;

⑶标题栏中的图号XXX—XXXX—XXX

_经典--华为的钣金件设计规范_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技术规范 DKBA4031-2003.06 钣金结构件可加工性设计规范 2003-06-30发布2003-07-XX实施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1范围和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关键词 ............................... 错误!未定义书签。2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3冲裁...............................................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尽可能简单对称,使排样时废料最少。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冲裁件的外形及内孔应避免尖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与狭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冲孔优先选用圆形孔,冲孔有最小尺寸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冲裁的孔间距与孔边距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折弯件及拉深件冲孔时,其孔壁与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及设计标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1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2设计图纸中毛刺的标注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4折弯...............................................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折弯件的最小弯曲半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华为钣金设计规范

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技术规范 DKBA4031-2003.06 钣金结构件可加工性设计规范 2003-06-30发布2003-07-XX实施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5) 1范围和简介 (6) 1.1范围 (6) 1.2简介 (6) 1.3关键词 (6) 2规范性引用文件 (6) 3冲裁 (6) 3.1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尽可能简单对称,使排样时废料最少。 . 6 3.2冲裁件的外形及内孔应避免尖角。 (6) 3.3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与狭槽 (7) 3.4冲孔优先选用圆形孔,冲孔有最小尺寸要求 (7) 3.5冲裁的孔间距与孔边距 (8) 3.6折弯件及拉深件冲孔时,其孔壁与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8 3.7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座 (8) 3.8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及设计标注 (9) 3.8.1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 (9) 3.8.2设计图纸中毛刺的标注要求 (9) 4折弯 (10) 4.1折弯件的最小弯曲半径 (10) 4.2弯曲件的直边高度 (10) 4.2.1一般情况下的最小直边高度要求 (10)

4.2.2特殊要求的直边高度 (11) 4.2.3弯边侧边带有斜角的直边高度 (11) 4.3折弯件上的孔边距 (11) 4.4局部弯曲的工艺切口 (12) 4.4.1折弯件的弯曲线应避开尺寸突变的位置 (12) 4.4.2当孔位于折弯变形区内,所采取的切口形式 (12) 4.5带斜边的折弯边应避开变形区 (13) 4.6打死边的设计要求 (13) 4.7设计时添加的工艺定位孔 (13) 4.8标注弯曲件相关尺寸时,要考虑工艺性 (14) 4.9弯曲件的回弹 (14) 4.9.1折弯件的内圆角半径与板厚之比越大,回弹就越大。.. 14 4.9.2从设计上抑制回弹的方法示例 (14) 5拉伸 (15) 5.1拉伸件底部与直壁之间的圆角半径大小要求 (15) 5.2拉伸件凸缘与壁之间的圆角半径 (15) 5.3圆形拉伸件的内腔直径 (15) 5.4矩形拉伸件相邻两壁间的圆角半径 (15) 5.5圆形无凸缘拉伸件一次成形时,其高度与直径的尺寸关系要求 16 5.6拉伸件设计图纸上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 (16) 5.6.1拉伸件产品尺寸的标准方法 (16)

模具制造及产品设计的相关规范

模具制造及结构设计的相关 设计规范 一、行位系统涉及的结构设计规范 二、斜顶系统涉及的结构设计规范 三、进胶系统涉及的结构设计规范 四、外观要求涉及的结构设计规范 五、顶出机构涉及的结构设计规范 六、注塑成型涉及的结构设计规范 七、模具强度涉及的结构设计规范

一、行位系统问题点

1.圆形隧道行位 厚度 1.1设计圆形隧道行位,模具分型面到圆形镶件之间的钢料应保证1.5MM 以上 A,行位镶件直径15毫米以下,模具分型面到圆形镶件之间的钢料厚度保证1.8MM以上 B,行位镶件直径15/30毫米,模具分型面到圆形镶件之间的钢料厚度保证2.8MM以上 备注;以上数据为模具量产的可靠值,防止隧道孔压变形、断裂导致内模重制,影响生产进度 2.方形及异形隧道行位

宽度 厚度 2.1设计方形及异形隧道隧道行位时,模具分型面到行位镶件之间的钢料厚度应保证以下数据: A, 宽度15毫米以下,厚度保证1.8以上 B,宽度15/30毫米,厚度保证2.5以上 C,宽度30/50毫米,厚度保证3.5以上 备注;以上为模具量产的可靠值,防止隧道孔压变形导致内模重制,影响生产进度。

3.隧道行位镶件碰穿内模薄铁 3.1设计隧道行位,有时会出现行位镶件碰穿薄铁的现象,薄铁厚度应保证以下数据:A, 薄铁高度15毫米以下,厚度保证3毫米以上 备注;以上为模具量产的可靠值,防止薄铁变形断裂导致重制,影响生产进度

4.后模行位镶件碰穿内模薄铁 薄铁 厚度 4.1设计后模行位,有时会出现行位镶件碰后模薄铁的现象,厚度应保证以下数据: A, 薄铁高度15毫米以下,薄铁厚度保证2MM以上 B,薄铁高度15/20毫米,薄铁厚度保证3MM以上 备注;以上数据为模具量产的可靠值,防止变形导致切割镶件重制薄铁位置,影响生产进度。

钢网设计规范

钢网设计规范 公司管理文件 钢网设计规范 文件编号 : 秘密等级:发出部门 : 颁发日期 : 版本号 :发送至: 抄送: 总页数:11 附件: 主题词 编制 : 审核 : 批准 : 文件分发清单 分发部门/人份数签收人签收日期分发部门/人份数签收人签收日期 文件更改历史 更改日期版本号更改原因

目录 1. 目的 3 2. 适用范围 3 3. 职责 3 4. 定义(术语解释) 3 5. 钢网制作要求 4 5.1 开孔原则4 5.2 钢网的制作要求4 6. 钢网的开孔设计要求 5 6.1 CHIP类器件开孔设计 5 6.2固态电容,钽电容类器件开孔设计 6 6.3排阻类开孔设计比6 6.4晶振类器件开孔设计7 6.5 SOT类器件开孔设计7 6.6 SOP,QFP类器件开孔设计8 6.7 QFN类器件开孔设计9 6.8 BGA类器件开孔设计10 6.9 PLCC器件开孔设计10 7. 其他器件开孔设计要求 11 8. 特殊器件开孔设计要求 11 9. 结束 11

1.目的 为了规范钢网开孔设计、制作和验收,保证质量。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研发中心所有单板的钢网设计、制作和验收,钢网供应商对我司产品单板钢网制作的设计参考。 3.职责 工艺设计工程师:负责制作并修订本文件,负责钢网的开孔设计,及提供制作要求. 4 .定义(术语解释) 4.1 开孔 钢网上开的信道 4.2 宽厚比和面积比 宽厚比=开孔的宽度/钢网的厚度 面积比=开孔底面积/开孔孔壁面积 4.3 丝网 薄片外围张紧的聚合物材质或不锈钢材质丝网,它的作用是保持薄片处于平直有力的状态。丝网处于薄片和框架之间并将两者连接起来。 4.4 蚀刻系数 蚀刻系数=蚀刻深度/蚀刻过程中的横向蚀刻长度。 4.5 基准点(MARK点) 钢网上(或其它线路板)上的参考标记点,用于印刷机上的视觉系统识别从而校正PCB和钢网。 4.6 间距(Pitch) 组件相邻焊盘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4.7 细间距(针对QFP/BGA/CSP的定义) 当BGA /CSP Pitch<=1.0 mm [40 mil],QFP Pitch<=0.625MM的称为细密间距器件。 4.8 超密间距组装技术 组件Pitch<=0.40 mm [15.7 mil]的表面组装技术。 4.9 框架 固定钢网的装置。框架可以是空心的或铸铝材质的,钢网固定的方法是:用胶水将丝网永久性胶合在框架上。某些钢网可直接固定在具有张紧钢网功能的框架里,其特点是不需要用丝网或一个永久性夹具固定钢网和框架。 4.10 开孔修改 改变开孔大小和形状的过程。 4.11 焊盘 PCB上用于表面贴装组件电气导通和物理连接的金属化表面。

产品设计图及明细表规范

研发部设计图纸及明细表规范 一、绘图软件的使用 为规范图纸资料管理,便于资源共享及客户间的技术交流,本公司统一采用下列三种绘图软件作为设计绘图软件: 1、Auto CAD 2002 二维设计软件; 2、Pro ENGINEER 三维设计软件; 二、图纸幅面和格式的使用 (一)图纸幅面及格式 图纸幅面及格式按机械图样图纸幅面和格式即:GB/T 14689-1993标准选用,其具体的幅面及格式为: 1、A0横置; 2、A1横置; 3、A2横置; 4、A3横置; 5、A4竖置。 (二)图框及标题栏的使用 图框及标题栏使用神电实业有限公司编制的统一图框及标题栏。 三、装配图的制图规范 (一)装配图的图纸幅面及绘图比例 装配图的幅面可在A0~A3幅面内选择,对总成装配图,幅面应尽量选择在A0、A1,其绘制标准及绘图比例应符合GB/T 4458、GB/T 4459、GB/T 14690-1993。 (二)装配图的绘制 1、采用国标规定画法及简化画法; 2、剖视画法; 3、局部放大画法; 4、假设画法; 5、夸大画法。 (三)装配图上应标注如下尺寸: 1、规格尺寸:表达产品或部件的性能和规格; 2、装配尺寸:说明产品或部件内部之间的尺寸; 3、外形尺寸:表示产品或部件总长、总宽、总高的尺寸; 4、安装尺寸:表示产品或部件安装在基础上或其他零件、部件上必需的尺 寸; 5、其他重要尺寸:设计的计算尺寸、运动件的极限尺寸及某些重要的结构 尺寸。 (四) 零部件序号的编排: 1、先编排自制件的序号,尽量使序号从左下脚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排列,自 制件以短水平线引导,若为组合件,可采用连续排列方式; 2、编制标准件及采购件的序号,其编号接在自制件后面,标准件及采购件 以圆圈线引导,若为组合件,可采用连续排列方式;

产品二维图设计要求

产品图设计要求 一、三视图的布置 1.视图布置要求便于用图者易于查找; 2.视图布置、尺寸链、粗糙度、形位公差整洁、清楚; 3.要素单元位置(x、y、z),各要素状态(x、y、z)无遗漏; 4.设计基准、加工基准、定位基准应统一。 二、设计基准的选择原则: 1.确认设计基准时,应首先考虑零部件的装配位置,它是用哪些面、孔、销进 行定位,通过尺寸链传递到零部件的要求与其它零部件的配合要求;其次考虑其配合要求、形位公差;第三考虑其功能要求,判断其精度、定位、材料、表面处理能否满足。 2.尺寸的标注方法;(从右边或图的下方能清楚读出) 1)以选定的设计基准建x、y、z轴,确定原点(图A);

2)标注控制要素单元基准的x、y、z坐标(图A);3)根据功能要求,确定配合公差、确定粗糙度符号。 其中(x0,y0、z0)为要素单元位置 (x1、y1、z1)为要素形状尺寸 (x、y、z)轴为基准线 4)尺寸标注要求:A、线距相等控制在7mm B、尺寸线与轮廓线间距在8mm D、尺寸及公差、粗糙度、形位公差标注区域(B图) A区:尺寸公差、粗糙度、基准 B区:形位公差 3.技术要求的书写要求;

字体要求为5号宋体字。 (1)未注圆角,未注倒角,去毛刺,倒钝等要求: (2)未注公差,未注形位公差要求; (3)坯件要求; ●压铸件、锻件、洗铸件; ●不允许疏松、缩孔; ●执行国家标准; ●锻件必须做探伤检查; ●坯件做时效处理; ●未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 ●拔模斜度要求 ●表面处理要求 (4)焊接要求(低碳钢、低碳合金钢) ●坡口大小 ●焊缝均匀,不允许出假焊、虚焊、夹渣等 ●焊缝的宽度、长度,凸出高度或凹陷深度 ●焊接后的受力指标(拉力、扭力等) (5)冲压件技术要求(低碳钢) ●原材料不允许锈蚀 ●冲压后基准面校平 ●冲压件的定位孔是否采用铰孔或钻孔 ●表面处理要求(喷漆、烤漆、镀锌(白、彩)、镀铬)(6)弹簧要求(弹簧钢) ●总圈数 ●有效圈数; ●旋向; ●两端面是否磨平; ●硬度要求; ●疲劳特性要求:100万次.力值劣化率不大于2%;

SMT钢网设计规范

SMT钢网设计规范 编号:

修订记录 目录 1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2使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3权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4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5操作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材料与制作方法 (4) 5、2钢网外形及标识的要求 (5) 5、3钢片厚度的选择 (7) 5、4印锡膏钢网钢片开孔设计 (8) 5、5印胶钢网开口设计 (27) 6附件 (30) 1目的 本规范规定了本公司钢网外形,钢网标识,制作钢网使用的材料,钢网焊盘开口的工艺要求。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钢网的设计与制作。 3权责 工程部:负责的钢网开口进行设计。 4定义 钢网:亦称模板,就是SMT印刷工序中,用来漏印焊膏或胶水的平板模具。 MARK点:为便于印刷时钢网与PCB准确对位设计的光学定位点。 5详细内容 5、1材料与制作方法

钣金设计规范

钣金设计规范 一.范围 本设计规范规定了钣金件设计的一般要求和UPS需注意的要求 本设计规范适用于UPS产品中使用的钣金零件,其它产品可参考使用 二.常用板金材料及加工工艺 1. 常用的钣金材料对照表 2.常用钣金材料,厚度,规格,表面保护处理。 (1)电镀锌钢板(SECC):耐指纹,具有很优越的耐蚀性,及有较佳的烤漆性,而且保持了冷轧板的加工性。 常用板厚(mm):0.8、1.0、1.2、1.5、2.0 用途:UPS机壳、门板、面板及内部结构件。 (2)冷轧板(SPCC): 无防锈能力,表面需电镀或烤漆。 常用板厚(mm):0.8、1.0、1.2、1.5、2.0、3.0 用途: 山特仅使用3mm SPCC,表面电镀或烤漆。 (3)覆铝锌钢板(SGLD): 是一种包含富铝及富锌的多相合金材料,外观美观,耐划伤性能,耐蚀性,其能力比SGCC高出很多。 常用板厚(mm):0.8、1.0、1.2、1.5、2.0、3.0 用途:常用于热插拔模块,但价格较贵。 (4)铝板(AL):强度较低,成形性能优良,焊接性和耐腐蚀性好,散热能力强。 常用板厚(mm):0.8、1.0、1.2、1.5、2.0、2.5、3.0、4.0、5.0 用途:使用时表面需做拉丝氧化处理,常用于要求重量轻机器上。 (5)热浸锌钢板(SGCC):外观美观,有两种锌花,小锌花,很难看出锌花;大锌花很明显的可以看到那种六边形的花块。具有耐蚀性、上漆性、成形性、点焊性。 常用板厚:0.8、1.0、1.2、1.5、2.0、3.0 用途:用在对外观要求较好的地方,因价格较贵,基本用SECC代替。 3.NCT钣金加工 (1)冲孔要求 钣金上的开孔尺寸一般大于板厚,否则易损伤模具。NCT冲压的最小孔径见附表

产品设计交互规范

产品设计交互规范 常州广传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编写:王英 2013年11月

目录

1概述 规范的制定采用UCD(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遵循ISO9241-11部分标准的要求。设计过程以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心理需求作为出发点,在认真研究并参考了国内外各种优秀设计的基础上,制定出了适合我集团应用服务产品的设计规范。此外,为保证规范具有良好的可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UE研究室对设计出的每个模式都进行了严格的用户测试,并对各组件采取了不同应用场景的测试。 该规范从产品交互的通用规则和具体组件的交互模式两个方面进行了规定。在每个组件规范中,给出了模式描述和扩展描述的规范描述,供不同的应用类型和使用场景选择、组合使用。 1.1规范的目的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给不同部门的相关人员提供统一的规范与指导,使沟通与合作顺利 有效地进行,以保证产品界面的最终规范化实现; ●从一点一滴入手解决公司产品的可用性问题:使操作更人性化,减轻用户的认知负担, 改善产品的用户体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使产品在界面外观和操作行为上形成一致,加强公司产品的品牌化特征。 1.2规范适用的范围 广传项目部内的所有产品。 1.3规范适用的人群 参与产品设计的所有人员、前端开发人员及测试人员等。 注:从正式发文之日起属于新项目范畴的必须遵循此规范,对于已有项目进行重大版本升级的项目要遵循此规范。

2基本原则 以下原则主要用来说明此规范的指导思想与设计依据。简单描述如下,以供该文档的阅读者参考和使用。具体的原则描述请参见《界面设计指南》。 2.1一致性 ●视觉一致:在同一产品内,所有的同类界面元素在相同的应用环境下,界面外观在视 觉上应该保持一致;否则,界面外观要予以区分; ●操作行为一致:类似场景的界面设计,其操作方式必须保持一致;当操作行为相同时 要保持视觉上的一致;当操作行为不同时,在视觉上就一定要有所区别; ●外观与使用者的预期一致:保持对象与其行为相符,保持不同作用的对象外观的不同; 视觉元素的外观及其操作结果,必须与用户的心理认知相符。 2.2简洁性 ●减轻视觉负担:使用尽可能少的元素,不提供与当前任务无关的信息; ●简明的文字表述:文字表述必须简明扼要、清晰易懂,内涵丰富,并易于理解和记忆; ●操作简单:减少冗余的操作步骤。 2.3避免干扰和打断 ●避免干扰:明确用户在特定界面中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尽可能避免该界面上的视觉噪 声和其它干扰。 ●避免打断:让用户的操作连贯顺畅,避免使用模态对话框(弹出的独占焦点的对话框) 打断用户的工作。 2.4减轻用户记忆负担 ●认知明确:产品中界面元素外观要明晰,易于辨别;产品的逻辑意义要合理,导航要 及时准确; ●系统智能化:提供默认值;帮助用户记住尽可能多的信息,最低限度地从用户那里索 取信息; ●合理的隐喻和习惯用法:使用用户熟悉的,符合使用习惯的隐喻,及通用的习惯用法, 为用户的任务提供直观易用的界面; ●有效的启示:提供具有明确引导性的启示来指导用户正确操作(启示:某对象用来说 明自身可以如何使用的外观属性)。 2.5及时有效的反馈

华为钢网设计规范(网络软件)

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技术规范 钢网设计规范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次 前 言 ................................................................................. .. (3) 1 范围 6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6 3 术语和定义 6 4 材料、制作方法、文件格式 6 4.1 网框材料 6 4.2 钢片材料 6 4.3 张网用丝网及钢丝网 6 4.4 张网用的胶布,胶 6 4.5 制作方法7 4.6 文件格式7 5 钢网外形及标识的要求7 5.1 外形图7 5.2 PCB居中要求8 5.3 厂商标识内容及位置8 5.4 钢网标识内容及位置8 5.5 钢网标签内容及位置8 5.6 MARK点8 6 钢片厚度的选择9 6.1 焊膏印刷用钢网9 6.2 通孔回流焊接用钢网9 6.3 BGA维修用植球小钢网9 6.4 贴片胶印刷用钢网9 7 焊膏印刷钢网开孔设计9 7.1 一般原则9 7.2 CHIP类元件10 7.2.1 0603及以上10 7.2.2 0402 11 7.3 小外形晶体11

7.3.1 SOT23-1、SOT23-5 11 7.3.2 SOT89 11 7.3.3 SOT143 12 7.3.4 SOT223 12 7.3.5 SOT252,SOT263,SOT-PAK 12 7.4 VCO器件12 7.5 耦合器元件(LCCC) 13 7.6 表贴晶振13 7.7 排阻14 7.8 周边型引脚IC 14 7.8.1 Pitch≤0.65mm的IC 14 7.8.2 Pitch>0.65mm的IC 14 7.9 双边缘连接器14 7.10 面阵型引脚IC 14 7.10.1 PBGA 14 7.10.2 CBGA,CCGA 15 7.11 其它问题15 7.11.1 CHIP元件共用焊盘15 7.11.2 大焊盘15 7.12 通孔回流焊接器件16 7.12.1 焊点焊膏量的计算16 7.12.2 钢网开口的设计17 7.12.3 钢网开口尺寸的计算17 7.13 BGA 植球钢网开口设计18 7.14 特例18 8 印胶钢网开口设计18 8.1 CHIP元件18 8.2 小外形晶体管19 8.2.1 SOT23 19 8.2.2 SOT89 19 8.2.3 SOT143 19 8.2.4 SOT252 19 8.2.5 SOT223 20

钣金件设计规范

钣金件设计规范 1.范围 本设计规范规定了钣金件设计的一般要求和空调器需注意的要求 本设计规范适用于内销和出口的空调器产品中使用的钣金零件,其他产品可参考使用2.相关标准 QJ/MK02.001-2001a 房间空气调节器 GB/T 13914-1992 冲压件尺寸公差 QJ/MK05.022-2002 冷轧板喷涂件技术条件 QJ/MK 05.910-2001 连续电镀锌钢板及钢带 QJ/MK 05.912-2001 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3.内容 3.1 冲裁件 3.1.1 冲裁件最小冲孔尺寸与孔的形状、材料厚度、材料的机械性能及冲孔方式有直接关系。在设计方孔、圆孔、长方孔、椭圆孔、异形孔等时,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 自由凸模冲孔的最小尺寸见表—1,精冲圆孔的最小孔径见表—2,精冲腰形孔的e min/t见表—3。 表—1 自由凸模冲孔的最小尺寸 注:t为材料厚度,冲孔最小尺寸一般不小于0.3mm。 表—2 精冲圆孔的最小孔径

注:薄料取上限,厚料取下限 表—3 精冲腰形孔的e min/t 3.1.2 冲孔边缘离外形的距离(孔边距)过小时,会影响冲件的质量甚至模具的寿命,最小孔边距见表—4。 表—4 最小孔边距

注:精冲时薄料取上限,厚料取下限 3.1.3 在设计弯曲件和引伸件上的孔时,孔边缘与工件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弯曲件和引伸件冲孔时的孔壁距见图—1。 图—1 弯曲件和引伸件冲孔时的孔壁距 3.1.4 冲裁件转角处需设计合适的圆角半径,冲裁件的最小圆角半径见表—5、表—6。 表—5 普通冲裁件的最小圆角半径 注:当t<1 mm时,以t=1 mm计算 表—6 精冲件的最小圆角半径

钣金件设计工艺设计规范

钣金件设计工艺规范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钣金件材料选用规范及冲裁件、弯曲件、拉伸件、特殊零件设计规范共五个方面阐述空调器钣金件的通用设计工艺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开发、模具设计、工艺及其它相关人员,在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工艺审查及编制工艺时执行相应的工艺规范。 2 引用标准 QJ/GD 10.05.003 非标准紧固件 QJ/GD 30.03.004 空调器用金属材料及其标注 QJ/GD 15.05.001自攻螺钉及其配孔 3 材料选用规范 3.1 材料的选用原则 3.1.1 按零件的结构和受力情况选取材料的厚度。零件的受力大小决定零件材料的厚度。 3.1.2 按零件的结构和加工中的变形情况选取不同牌号的材料。具体选择参考QJ/GD 30.03.004《空调器用金属材料及其标注》。(见表1) 表1 钢板使用牌号性能和技术指标归类

3.1.3 按零件的表面是否进行表面处理选取材料的种类。 3.1.3.1 零件表面需要喷塑处理的,可选用电镀锌板、冷轧板,如室外机底盘、外罩等。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电镀锌板,低成本机或客户指定材料为冷板时可选用冷板,3.0及以上厚度因没有镀锌板的情况下也可选用冷板,对需要电焊加工并在喷涂前需电泳处理的零件应尽量选择冷轧板。 3.1.3.2 零件表面不需喷塑处理的,选用热镀锌板,如内部结构零件等。 3.2 材料标注规范具体参考QJ/GD 30.03.004《空调器用金属材料及其标注》. 4 通用设计工艺规范 4.1 冲裁件 4.1.1 冲裁零件的工艺性规范 4.1.1.1 冲裁件的形状应能符合材料合理排样,减少废料。 4.1.1.2 冲裁件各直线或曲线连接处如结构无特别要求时,倒圆角R2;无法倒R2时,参考表2倒适当的圆角。 表2 注:t为材料厚度,当t<1时,按t=1mm计算。此要求适用模具加工零件,对数控件不做此要求。 4.1.1.3 冲裁件凸出或凹入的部分宽度不宜太小,应避免过长的悬臂和悬槽。(见图1) 图1 4.1.1.4 腰圆形冲裁件,如允许圆弧半径,则(见图2)所示R应大于料宽的一半。

公司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规范

XXXXX公司企业标准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05-07实施公司公布

前言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 编写; 本标准严格按照JB/T 5054.1- JB/T 5054.10的内容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公司技术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要紧起草人:

本标准为首次公布。

第一部分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总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包括CAD图和设计文件(以下简称图样及文件或CAD文件)相关术语的定义与分类、编制规则及签署规则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

本标准,然而,鼓舞依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3—1997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 JB/T 5054.2—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图样的差不多要求 JB/T 5054.3—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JB/T 5054.4—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 JB/T 5054.5—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完整性 JB/T 5054.6—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更改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产品及其组成部分 3.1.1产品 产品是生产企业向用户或市场以商品形式提供的制成品。

华为直饮水设计规范标准

1.目的 为了规本公司所有涉及直饮水工程的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及设计质量,特编制本设计技术要求。设计文件应在遵照国家相关规及技术规定的基础上,并严格按照本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2.概述 明确直饮水系统具体技术标准。 3.术语

4.适用围 此标准适用于华为公司所有新建项目、改造及扩建项目(含VIP项目)的直饮水工程。 5.参考标准 1、CJJ110—2006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 2、CJ 94--2005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3、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4、GB 50015-2009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 5、GB/T 29038-2012 《薄壁不锈钢管道技术规》 6、YB/T 4204-2009 《供水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7、CECS 277-2010 《建筑给水排水薄壁不锈钢管连接技术规程》 8、GB 12771-2008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9、CJ/T_151-2001 《薄壁不锈钢水管》 10、GB/T 21835-2008 《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 11、2010版水系统GMP实施指南 12、10S407-2 《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道安装》 13、07SS604 《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 14、CJJ/T154-2011 《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1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版》 6.容 6.1 系统设计 1、预处理、膜处理和后处理工艺的选用和组合及出水水质应符合华为公司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的规定。 2、最高日直饮水定额可按下表采用

注:1、此定额仅为饮用水量; 2、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住宅楼可提高至4~5L/(人·日) 3、最高日直饮水定额亦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4、厨房具体用水量、用水点由厨房顾问提供确定。 3、直饮水专用水嘴额定流量宜为0.04~0.06L/s。 4、直饮水专用水嘴最低工作压力不宜小于0.03MPa。 5、管道直饮水系统必须独立设置,不得与建筑其他给水系统直接相连。 6、优先采用集中净化水处理方式,深度净化处理工艺采用RO反渗透膜处理 技术。 7、水处理工艺流程应合理、优化,满足布置紧凑、节能、自动化程度高、 管理操作简便、运行安全可靠和制水成本低等要求。 8、深度净化处理系统排出的浓水应考虑回收利用。 9、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应设循环管道,供回水管网应设计为同程式。 10、管道循环控制系统采用何种形式根据系统具体特点选用,一般建议采 用定时循环管道系统,可采用时间控制器控制循环水泵在系统用水量 少时运行,每天至少循环管2次。 11、建筑物高区和低区供水管网的回水管连接至同一循环回水干管时,高 区回水管上应设置减压稳压阀,并应保证系统循环。 12、直饮水在供配水系统中的停留时间不应超过12h。 13、配水管网循环立管上端和下端应设阀门,供水管网应设检修阀门。在 管网最低端应设排水阀,管道最高处应设排气阀。排气阀处应有滤菌、防尘装置。排水阀设置处不得有死水存留现象,排水口应有防污染措 施。 14、管道直饮水系统回水宜回流至净水箱或原水水箱。回流到净水箱时, 应加强消毒。采用供水泵兼做循环泵使用的系统时,循环回水管上应 设置循环回水流量控制阀。

产品图设计规范

产品图设计规范 1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更多精彩请访问: 产品图设计规范 2 2020年6月23日

更多精彩请访问: Q/HMJ 0401001- 前言 产品图设计规范是由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根据产品开发的需要, 因现无有关上级标准特制定此企业标准, 在有关上级标准发布实施后本标准将自动废止或视情况修订后重新发布实施。 本标准于 4月20日发布; 本标准于 4月25日实施;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杨召坤 3

更多精彩请访问: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图中应表示的内容及表示规范, 利于提高产品图的质量, 使之更好地指导生产。 本标准适用于模具公司产品图的设计。 2 内容 2.1 二维图纸应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2.2 用PRO/E软件出二维图, 配置文件drawsetup内容应统一, 即 prodetail.dtl文件采用企业内部统一版本, 文件内容见附录A。 2.3 图纸各线条应统一, 可见轮廓线及过渡线用粗实线表示, 外观位置用粗 点划线表示, 粗实线及粗点划线线条宽为0.5mm; 其余如尺寸线、 剖面线等用细实线表示, 细实线、波浪线、双折线、细点划线、双点划线、虚线线宽为粗实线的1/3。尺寸标注字体高3.5 mm。2.4 图纸比例按国家标准, 常见的有: 1:1、1:1.5、1:2、1:2.5、1:3、 2:1、2.5:1、4:1等, 且打印出的图纸实际比例应与标题栏中所注比例一致, 不允许缩放。应根据产品结构大小, 复杂程度, 合理选定制图比例, 不允许视图过小, 结构表示不清。不允许尺寸线分布过密, 难以识别。 2.5 图纸尺寸标注: 2.5.1 产品基准在图中应注出, 以X、 Y、 Z表示, 尺寸的标注应统一基准。 4

冲压件钣金设计规范

一冲压件的分类 冲压件按其主要工序可以分为: 拉延件:毛坯(板料)在拉延工序中,有很大的拉伸、压缩变形; 一般拉延件:她的拉延工序在有压边力的情况下,在单动压床上进行。如梁、加强板等; 大型覆盖件:它的拉延工序主要以双动压床为主; 外覆盖件:它的曲面是外形面的一部分,有外形设计给出数据。结构设计时充实与周边件的联结结构,分块与间隙;如车门外板,前围外板,侧围外板,顶盖等;内覆盖件:其曲面结构是根据功能、强度、刚度要求来设计。如车门里板、后围内板、地板等; 成型件:毛坯在成型工序中,材料有局部的拉延、压缩及弯曲变形,他的主要工序在无压边力情况下,在单动压床上进行。如梁、加强板等; 弯曲件(压弯件):毛坯在弯曲工序中,材料只有弯曲变形,基本无拉伸、压缩变形。有压弯、卷圆、滚压成型等工序。如支架、铰链等。 二点焊 点焊焊点直径,焊点间的最小距离,板件的最小搭(对)接边尺寸等与板件厚度之间的关系:

注: 1、板料厚度: 1)两层板焊接时,t为厚度小的板厚值; 2)三层板焊接时,厚板夹在中间时,t为薄板厚度值;薄板夹在中间时,t为厚板厚度值; 3)在两层板焊接时,厚薄板厚度之比不能大于3。在三层板焊接时,总厚不大于薄板厚度的4倍。 2、焊接方法的选择:

板料厚度在1.6以下,一般选点焊; 板料厚度在1.6—3.2,可选点焊或熔接焊; 板料厚度在3.2以上,一般选择熔焊; 3、焊点强度为剪切强度,板料的强度极限为30Kg/mm2。三最小冲孔尺寸: 孔与孔、孔与边缘的最小尺寸:

C: 大于或等于3-5t

外凸圆的最大翻边高度:

平板件的最小翻边高度: 翻边,拉延,成形时,最小内圆角半径: 落料的最小圆角半径:

产品图设计规范

产品图设计规范 前言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图中应表达的内容及表达规范,利于提高产品图的质量,使之更好地指导生产。 本标准适用于模具公司产品图的设计。 2 内容 2.1 二维图纸应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2.2 用PRO/E软件出二维图,配置文件drawsetup内容应统一,即prodetail.dtl文件 采用企业内部统一版本,文件内容见附录A。 2.3 图纸各线条应统一,可见轮廓线及过渡线用粗实线表示,外观位置用粗点划线表示, 粗实线及粗点划线线条宽为0.5mm;其余如尺寸线、剖面线等用细实线表示,细实线、波浪线、双折线、细点划线、双点划线、虚线线宽为粗实线的1/3。尺寸标注字体高3.5 mm。 2.4 图纸比例按国家标准,常用的有:1:1、1:1.5、1:2、1:2.5、1:3、2:1、2.5:1、 4:1等,且打印出的图纸实际比例应与标题栏中所注比例一致,不允许缩放。应根据产品结构大小,复杂程度,合理选定制图比例,不允许视图过小,结构表达不清。 不允许尺寸线分布过密,难以识别。 2.5 图纸尺寸标注: 2.5.1 产品基准在图中应注出,以X、Y、Z表示,尺寸的标注应统一基准。 2.5.2 图纸应尺寸齐全,正确、清晰,尺寸线分布合理。尺寸的标注应利于模具的加工。 2.5.3 重要装配尺寸及重要外观、定位尺寸应标注公差,公差应采用上下等偏差的形式, 不允许只有上偏差或只有下偏差。其它尺寸标注未注公差等级。 2.5.4 必检尺寸为产品的装配、外观的关键尺寸。必检尺寸后应加序号,序号形式为数字 外加圆圈。数字大小与尺寸字体一致,圆圈用细实线表示,与尺寸线一致;序号应按顺序排列,由左至右,由上至下,便于查阅。 2.5.5 不易标注的三维曲面标出最大外形尺寸。 2.6 加强筋须标明大小端的尺寸或大端(小端)的尺寸和脱模斜度,有斜度的部位标注 尺寸时必须明确表达标注的尺寸为大端还是小端。 2.7 图面表达清晰明朗,去除不必要的圆弧相切线。 2.8 制品表面及外观要求: 2.8.1 技术要求中应注明制品是否为透明件、外观件或内藏件以及内外表面的要求。参照 公司抛光样板,与客户共同确定。 2.8.2 若制品为透明件,要求内外所有表面均应达到镜面,为MDC A级,并与客户交流, 确定镜面的等级。 2.8.3 若制品为外观件,在图中用粗双点划线注出外观面的位置并在技术要求中用文字说 明。外观需做皮纹或喷砂处理的用虚线标出面积或范围。外观需做喷涂处理的,应在技术要求中注明,不同的外观处理工艺有不同的表面要求。制品背面若为次外观面(如洗衣机大盖、小盖等),亦应注明制品背面的表面要求,一般为MDC B级。 2.8.4 若制品为内藏件,与客户商定制品内外表面的要求,一般为MDC B级或MDC C级。 2.9 技术要求的内容应包括:壁厚、未注圆角、未注脱模斜度、制品外观要求(如皮纹、 喷砂、透明件、喷涂等)及表面要求、公差等级、必检尺寸、不允许设浇口的位

SMT钢网设计规范

SMT钢网设计规范 编号:

修订记录 目录 1目的 ......................................................................................... 2使用范围...................................................................................... 3权责 ............................................................................................................................................................................................................ 4定义 ......................................................................................... 5操作说明...................................................................................... 5.1材料和制作方法 (4) 5.2钢网外形及标识的要求 (5) 5.3钢片厚度的选择 (7) 5.4印锡膏钢网钢片开孔设计 (8) 5.5印胶钢网开口设计 (27) 6附件 (30) 1目的 本规范规定了本公司钢网外形,钢网标识,制作钢网使用的材料,钢网焊盘开口的工艺要求。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钢网的设计和制作。 3权责 工程部:负责的钢网开口进行设计。 4定义 钢网:亦称模板,是SMT印刷工序中,用来漏印焊膏或胶水的平板模具。 MARK点:为便于印刷时钢网和PCB准确对位设计的光学定位点。

钣金设计要求审批稿

钣金设计要求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钣金设计规范 一、前言 1、目的 本规范为了确保钣金类零件在设计时能够满足使用性能、加工工艺等相关要求使设计人员进行参考。 2、使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我厂所有钣金结构件及钣金配件 二、钣金结构件可加工性 钣金结构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对加工工艺影响很大。良好的设计有利于加工工艺节省材料、减少工序、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品成本。 1、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与狭槽 冲裁件的凸出或凹入部分的深度和宽度,一般情况下,应不小于l . 5t (t 为料厚),同时应该避免窄长的切口与和过窄的切槽,以便增大模具相应部位的刃口强度 3、冲孔要求 冲孔优先选用圆形孔,冲孔最小尺寸与孔的形状、材料机械性能和材料厚度有关。 最小孔径见下表 材料圆孔直径b 矩形孔短边宽 高碳钢 低碳钢、黄铜 铝

零件的冲孔边缘离外形的最小距离随零件与孔的形状不同有一定的限制,当冲孔边缘与零件外形边缘不平行时,该最小距离应不小于材料厚度t ;平行时,应不小于1. 5t 。 以下是几 种在设计中具体遇到的情况: 5、 折弯件及拉深件冲孔时,其孔壁与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折弯件、拉伸件孔壁与工件直壁间距离 6、 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孔 7、 螺钉 、螺栓过孔和沉头座的结构尺寸按下表选取取。对于沉头螺钉的沉头座,如果 板 材太薄难 以同时保证过孔d2和沉孔D ,应优先保证过孔d2 。 D1 M2 M3 M4 M5 M6 M8 M10 D2 ? ? ? ? ? ? ?9 ?11 D1 M2 M3 M4 M5 D2 ? ? ? ? ? D ?4 ? ? ?9 ?10 H (参考尺寸) a 90 *要求板材厚度t ≥h 用于沉头螺钉的沉头座及过孔 8、折弯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 ,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 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称为 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

钢网设计规范

、目的 规范和指导本公司产品的钢网设计 、适用范围 本公司的所有钢网设计 三、设计要求 钢网设计规范 1、钢网制作要求 1.1文件处理要求:以Auto cad软件为处理平台,文件以电子档存档和传输规范 内提及的PCB PAD LAYOUT寸皆以Auto cad为准,需注意文件单位 1.2 钢网外框尺寸:A型:□ 650mm*550mm B型:□ 550mm*450mm 用于全自动印刷机的钢网首选A型钢网,用于半自动印刷机的钢网首选B型钢网1.3钢板厚度要求:以0.13mm为主,部分产品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 1.4钢网制作工艺:激光机切割 1.5钢网的光学点型式(图1): A.黑色盲孔.光学点一律不贯穿. B?半蚀刻部份以黑色epoxy填满 C,没MARI的钢网可以通过贯通孔来定位 1.6钢网张力要求: A. 新的钢板张力须=40土10N/cm B. 钢板张力w 5N/cm须更换 C. 量测位置于钢板张网区域九个点.如图 1.7钢板外观图例(图3、图4): H/2图1 图2 图3图4 钢网开孔区 □刚板外框 □ 钢网信息 (型号,版本,制作日期) 注:钢网文件上要标准的信息:型号、单位、厚度、外形尺寸、网孔尺寸比例、孔要求等信息。MARK点制作以及开

2、钢网开孔要求 2.1基本要求:测试点,单独焊盘、螺丝孔、插装焊盘,若研发无特殊说明则不开孔;如果开孔, 则插装焊盘、螺丝孔在客户无特殊要求情况下,要求避通孔处理。其他焊盘则根据贴片要求开 孔。 3、钢网开孔方式: 3.1封装为0201Chip 元件,可采用以下方式开孔:内距保持在0.23~0.25mm,焊盘1:1开孔,如下 图: 3.3封装为0603及0603以上的CHIP 元件,为有效的防止锡珠的产生,通常有以下几种开法 (见下图):(推荐使用A 型、B 型) 3.4二极管开孔设计: 由于此类元件要求上锡比较多,通常建议开孔 1: 1 ; D 型(焊盘1: 1开内切圆) 3.2封装为0402Chip 元件,可采用以下方式开孔:(推荐使用A Y1=1/3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