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普通化学大学化学第五章资料
大学普通化学知识点期末总结

生物分子:介绍有机 化学中的生物分子, 如蛋白质、核酸、糖 类和脂质等。
生物化学反应:介绍有 机化学中的生物化学反 应,如氧化还原反应、 水解反应和酯化反应等。
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 分析生物分子的结构与 功能关系,如蛋白质的 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结 构与功能等。
生物化学反应机理:探 讨生物化学反应的机理, 如酶的作用机理、光合 作用的机理等。
色谱分析法: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使不同物质在 色谱柱上分离,通过检测器检测分离出的组分并进行定量分析。
仪器分析方法与原理
仪器分析方法的 分类:电化学分 析法、光谱分析 法、色谱分析法 等
仪器分析方法的 原理:以物理或 化学方法为基础, 通过测量待测物 质与仪器之间的 相互作用来进行 分析的方法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动力学与热力学
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反应自发 性的关系
酸碱反应与pH值计算
酸碱反应: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生成水和盐 pH值定义: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数值,范围通常为0-14 pH值计算:通过氢离子浓度计算,公式为pH=-lg[H+],其中[H+]表示氢离子浓度 酸碱指示剂:用于指示溶液酸碱度的物质,如酚酞、甲基橙等
仪器分析方法的 应用:在化学、 生物、医学等领 域中用于测定物 质的组成、含量 和结构等
仪器分析方法的发 展趋势:随着科技 的不断进步,仪器 分析方法也在不断 发展,未来将更加 注重高灵敏度、高 精度和高可靠性等 方面的研究
样品处理与实验误差
样品处理: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制备。
分析化学基础
大学普通化学复习资料学习知识重点

配浙大普通化学第五版复习,根据注册结构师考试摘选课本内容编辑。
.1物质的结构和物质状态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和离子的电子结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周期;族;元素性质及氧化物及其酸碱性。
离子键的特征;共价键的特征和类型;杂化轨道与分子空间构型;分子结构式;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分子间力与氢键;晶体与非晶体;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
3.2溶液溶液的浓度;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渗透压;弱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平衡;分压定律;解离常数;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溶液的pH值;盐类的水解及溶液的酸碱性;溶度积常数;溶度积规则。
3.3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能的物理意义;催化剂;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化学平衡的特征;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3.4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的概念;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电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电池的组成和符号;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及应用;金属腐蚀与防护。
3.5;有机化学有机物特点、分类及命名;官能团及分子构造式;同分异构;有机物的重要反应:加成、取代、消除、氧化、催化加氢、聚合反应、加聚与缩聚;基本有机物的结构、基本性质及用途:烷烃、烯烃、炔烃、;芳烃、卤代烃、醇、苯酚、醛和酮、羧酸、酯;合成材料:高分子化合物、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工程塑料。
;第1章热化学与能源系统环境按照系统与环境之间有无物质和能量交换,可将系统分成三类:(1)敞开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的系统,又称开放系统。
(2)封闭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但可以有能量交换的系统。
通常在密闭容器中的系统即为封闭系统。
热力学中主要讨论封闭系统。
(3}隔离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的系统,又称孤立系统。
绝热、密闭的恒容系统即为隔离系统。
普通化学原理第四版

普通化学原理第四版引言《普通化学原理第四版》是一本针对大学本科化学专业学生编写的教材,该教材涵盖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化学科学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档将对该教材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和分析,以便读者对该教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第一章:化学绪论第一章介绍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它探讨了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独特性质以及与其他科学学科的关系。
此外,这一章还介绍了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实验仪器和操作技术,为后续章节的实验内容做好准备。
第二章:化学计量与化学方程式第二章介绍了化学计量和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它详细讲解了摩尔质量、化学计量关系、化学反应的平衡以及化学方程式的构建和平衡性。
通过习题和实例,读者可以掌握在化学计量和方程式方面的技巧和应用能力。
第三章:溶液与溶解度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溶液的基本概念、溶解度以及溶液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它包括了溶解度的定义、影响溶解度的因素以及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浓度的计算方法。
同时,该章还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溶液类型,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
通过实验和应用案例,读者可以加深对溶液和溶解度的理解。
第四章:气体状态方程与气体动理论第四章讲解了气体的性质和行为,其中涵盖了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分子动理论和气体的温度、压力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讨论,该章还为后续章节引入气体溶液和气体反应提供了基础。
第五章:热化学与热力学第五章介绍了热化学和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它探讨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研究了各种热化学过程和热力学量的计算方法。
此外,该章还介绍了热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放热性质,并引入了反应焓、反应熵和反应自由能的概念,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化学反应的热动力学性质。
第六章:电化学与电解第六章主要讨论了电化学和电解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它包括电导性、电解质和电池的构成、原理和类型。
同时,该章还介绍了电解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的极性和电解度,以及电解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第5章物质结构基础《普通化学》(第五版)PPT课件

pz轨道投影
dxy轨道投影
图5.5 原子轨道形状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5
(3) 磁量子数 m 的物理意义:
m 的取值: m = 0,1,2,···l, 共可取2l + 1个值 确定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
除s轨道外,都是各向异性的
p轨道, m=-1,0,+1,有三个伸展方向 d轨道, m=-2,-1,0,+1,+2有五个伸展方向
r2 = x2 + y2 + z2
r
θ
• P(x,y,z)
z = r cos θ
φ
rsin y
x
x = r sinθ cos φ
y = r sin θ sin φ
图5.3 球面坐标变换
r12 rr2 rr2s1in(sin )r2s1i2n 22 82m(EV)0
h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0
31
6 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量估算
多电子原子存在能级交错的现象,如何估算主量子 数n和角量子数l 不相同的两个能级的能量高低呢?
我国化学家徐光宪教授根据原子轨道能量与量子 数n 和l 的关系,归纳得到了一个近似规律:
l=p
不同时,可以
n =3
l=s
发生能级交错
的现象。
n =2
n =1
l 相同时
n 相同时
图5-11 不同量子数的原子轨道能级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4
5.2.2 核外电子分布原理与方式
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要服从以下规则: 泡里不相容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 洪德规则
此外,还有一些其它的补充规则,用以解释以上规则 不足以说明实验事实的一些特例。
普通化学大学化学第五章ppt课件

➢能量最低原理
➢ 在不违背泡利原理的条件下,核外电子分布将 尽能够优先占据能级较低的轨道,使系统能量处于 最低。
多电子原子轨道能级:多电子原子中各轨道能量 的高低除与 n 和 l 值有关外,还与电子之间的相互作 用能有关,鲍林(L.Pauling)根据他对原子构造的研 讨结果,提出了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高低顺序为:
多电子原子体系可以得到薛定谔方程的近似解,过 程非轨道的能量仅决议于主量子数n,各轨道 能量关系为
E1S<E2S=E2P<E3S=E3P=E3d<…… 在多电子原子中,轨道能量不仅与主量子数n有 关,还与角量子数l有关。 一.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 光谱实验结果归纳出的多电子原子轨道能级高低规 律如下: 角量子数 l 一样时,随着主量子数 n 值的增 大,轨道能量升高。
2 波函数与原子轨道 对于电子波,薛定谔给出一个动摇方程:
x 2 ψ 2 y2 ψ 2 z2 ψ 28 π h2 2m(E V )ψ 0
其中, 为动摇函数,是空间坐标x、y、z 的函数。 E 为核外电子总能量,V 为核外电子的势能,h 为普 朗克常数,m 为电子的质量。
由于波函数与原子核外电子出如今原子周围某位置的概率有 关, 所以又笼统的称为“原子轨道〞。
一样的 九. 两个电子。 十. 由泡利原理可知,在每一个原子轨道
➢洪特〔Hund〕规那么 ➢ 当电子在n, l 一样的数个等价轨道上分布时,每 个电子尽能够占据磁量子数不同的轨道且自旋平行。
例1 碳原子(1s22s22p2)的两个p电子在三个能量 一样的2p轨道上如何分布?
共有以下三种陈列方法:
I
s区
ns1 ~ ns2
p 区 ns2np1 ~ ns2np6
d 区 (n-1)d1ns2 ~(n-1)d8ns2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复习课件(第五章)

第四章
跟踪练习1 可用于合成高分子
第五章
(式中—C6H5是苯基)的单体是( )
①氨基乙酸(甘氨酸)
②α-氨基丙酸(丙氨酸)
③α-氨基-β-苯基丙酸(苯丙氨酸) ④α-氨基戊二酸(谷
氨酸)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答案 A
课件制作:韶关市田家炳中学高二化学备课组 制作时间:2010-2-22 7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
白云一高:陈永财
课件制作:韶关市田家炳中学高二化学备课组 制作时间:2010-2-22 1
返回首页 返第回目五录 章第一 章进入第二合章 成第有三章机高第分四章子化第五合章物的时代
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一、加成聚合反应
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链节的相对分子质量×n。
二、缩合聚合反应
1.缩合聚合反应简称缩聚反应,是指单体之间相互结合成聚
合物,同时有小分子(如H2O等)生成的反应,单体可以是一种或两 种以上。
2 . 聚 - 6 - 羟 基 己 酸 酯 HO[ OC(CH2)5O ]n H 的 单 体 是 HOOC(CH2)5OH,生成1 mol 此高聚物分子,可以认为n mol单体 之间发生了课缩件制聚作反:韶应关市,田家同炳时中学缩高二掉化学n-备课1组mo制l 作H时2间O:。2010-2-22 2
4.书写缩聚物的结构式时,要在方括号外侧写出链节 余下的端基原子或原子团。
课件制作:韶关市田家炳中学高二化学备课组 制作时间:2010-2-22 4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5.书写缩聚反应方程式时,除单体物质的量与缩聚物结 构式的下角标要一致外,也要注意生成小分子的物质的量。
大学化学教材

大学化学教材1、大学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大学化学教程——高等学校教材3、新大学化学(第二版)4、大学化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5、化学功能材料概论——高等学校教材6、新编普通化学/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7、大学基础化学/高等学校教材8、大学化学9、大学化学10、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11、大学化学教程——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12、大学化学13、化学实验教程——高等学校教材14、大学化学(高等学校教学用书)15、大学化学原理及应用(上下)/高等学校教材16、大学化学教程/高等学校教材17、大学基础化学/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18、新大学化学19、大学化学原理及应用·上下册20、普通化学(英文版)21、近代高分子科学22、绿色化学与环境23、普通化学简明教程24、大学化学(第二版)——高等学校教材1、大学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者:金继红主编•丛书名:•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9787502597221•出版时间:2007-1-1•版次:1•印次:1•页数:403•字数:679000•纸张:胶版纸•包装:平装•开本:16开•定价:39 元当当价:30.6 元折扣:78折节省:8.40元钻石vip价:30.60 元••共有顾客评论0条内容提要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注意与中学化学的衔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概念阐述准确,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
本书包括物质的聚集状态、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相平衡、化学平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酸碱滴定、重量分析)、氧化还原和电化学基础(含氧化—还原滴定)、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配位化合物(含配位滴定)、单质和无机化合物、表面与胶体、环境化学及材料化学等内容。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对化学要求较多的材料、地质、能源、环境、冶金、海洋等专业的基础化学教学使用。
大学普通化学习题1-5参考答案

大学普通化学习题1-5参考答案习题参考答案习题一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填“√”,错的填“×”)1. ===和===的相同。
( × )2. 功和热是在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两种能量传递方式,在系统内部不讨论功和热。
(√ )3. 反应的就是反应的热效应。
(× )4. Fe(s)和的都为零。
( × )5. 盖斯定律认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途径无关,是因为反应处在可逆条件下进行的缘故。
( × )6. 同一系统不同状态可能有相同的热力学能。
(× )7. 由于=,是状态函数,的数值只与系统的始、终态有关,而与变化的过程无关,故也是状态函数。
(×)8. 由于固体的分解反应是吸热的,故它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是负值。
( × )9. 当热量由系统传递给环境时,系统的内能必然减少。
(× )10. 因为,不是系统所具有的性质,而与过程有关,所以热力学过程中()的值也应由具体的过程决定。
(×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1. 对于封闭体系,体系与环境间 ( B )A. 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B. 没有物质交换,只有能量交换C. 既没物质交换,又没能量交换D. 没有能量交换,只有物质交换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只适用于 ( C )A. 理想气体B. 孤立体系C. 封闭体系D. 敞开体系3. 环境对系统作10kJ的功,且系统又从环境获得5kJ的热量,问系统内能变化是多少? ( D )A. kJB. kJC. +5kJD. +15kJ4. 已知2PbS(s) + 3=== 2PbO(s) + 2的=,则该反应的值是多少? ( D )A. 840.9B. 845.9C.D.5. 通常,反应热的精确实验数据是通过测定反应或过程的哪个物理量而获得的。
( D )A. B. C. D.6. 下列对于功和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哪个? ( A )A. 都是途径函数,无确定的变化途径就无确定的数值B. 都是途径函数,对应于某一状态有一确定值C. 都是状态函数,变化量与途径无关D. 都是状态函数,始终态确定,其值也确定7. 在温度的标准状态下,若已知反应A→2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与反应2A→C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则反应C→4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与及的关系为=?( D )A. B.C. D.8. 对于热力学可逆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哪个? ( C)A. 变化速率无限小的过程B. 可做最大功的过程C. 循环过程D. 能使系统与环境都完全复原的过程9. 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个? ( D )A. 焓只有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与系统吸热相等B. 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C. 焓是状态函数D. 焓是系统能与环境进行热交换的能量10. 封闭系统经过一循环过程后,其下列哪组参数是正确的? ( C )A. =0,=0,=0,=0B. ≠0,≠0,=0,=C. =,=,=0D. ≠,=,=01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哪个? ( B )A. 状态函数都具有加和性B. 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时,至少有一个状态函数发生了改变C. 因为=,=,所以恒容或恒压条件下,都是状态函数D. 虽然某系统分别经过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都可达到相同的状态,但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值不等于可逆过程的熵变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ψnlm称原子轨道(不是轨迹!)。波函数与原子核外电子 出现在原子周围某位置的概率有关
3 量子数的物理意义
⑴ 量子数的取值和符号
n
l
m
(主量子数) (角量子数) (磁量子数)
1.2.3.…∞ 0.1.2.…(n-1) 0±1±2..±l
K.L.M.N s.p.d.f
⑵ 量子数的意义
n 电子的能量;n的值越大,电子能级就越高;
此外,还有自旋量子数—ms:
取值:
1 2
,
1 2
符号: ↑,↓
表示: 顺、 逆时针自旋。
(3)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S轨道是l=0时的原子轨道,此时主量子数n可以取1,2,3等数值。 对应于n= 1,2,3的s轨道分别称为1s,2s,3s轨道。各s轨道的角度部 分都和1s轨道相同。
p轨道是角量子数l=1时的原子轨道,对应于此时不同的主量子 数,有2p,3p等不同的轨道,从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可见,p轨道是 有方向的,按其方向,可分为px,py,pz三种不同的轨道。
解此方程可得:①系统的能量E ;波函数ψ。 ψ是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数学函数式。
在整个求解过程中,需要引入三个参数,n、l
和 m。结果可以得到一个含有三个参数和三个变量
的函数
= n, l, m(r, , )
n, l 和m的取值必须使波函数合理(单值并且归一)。 结果如下:n的取值为非零正整数,l 的取值为0到(n – 1) 之间的整数,而m的取值为0到 l 之间的整数。
如下处理:ψ(xyz)—ψ(rθφ)—R(r)Y(θφ)
对R做图,称原子轨道的径向分布图; 对Y做图,称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 对R2做图,称电子云的径向分布图; 对Y2做图,称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注意:这些图象仅是 函数的图形,不表 示 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 实际形状。
电子云的角度分布
电子云的角度分布 与原子轨道的角度 分布之间的区别:
2 波函数与原子轨道
对于电子波,薛定谔给出一个波动方程:
2ψ
x 2
2ψ y 2
2ψ z 2
8π2m
h2
(E
V
)ψ
0
其中, 为波动函数,是空间坐标x、y、z 的函数。
E 为核外电子总能量,V 为核外电子的势能,h 为普 朗克常数,m 为电子的质量。
因为波函数与原子核外电子出现在原子周围某位置的概率有 关, 所以又形象的称为“原子轨道”。
主 (一)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
要
波函数 电子云
内 (二)多电子原子的电子分布方式和周期系
容
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
核外电子分布原理和核外电子分布方式
原子的结构与性质的周期性规律
(三)化学键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化学键
分子的极性和分子的空间构型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超分子化学
分子振动光谱
(四)晶体结构
5.1 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 1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
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越远。 —电子层的概念
l 原子轨道的形状: s—球形;p—双球形,等
在多电子原子中影响能量 —电子亚层的概念
m 原子各形状轨道(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 向数(每一个m值,对应一个方向).除s轨道外, 都是各向异性的.
m值不影响能如量:。mn、为l相0、同,+m1不、同-1时, 的原子轨道称简原并子轨轨道。道有3个方向。
质量极小,速度极大的电子,其运动完全不即同: r于=宏a0观n2 物体,不遵守经典力学规律 (1)量子化特征。包括能量量子化;“半径”量子化。 (2)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提出: 实物粒子具有波性。
他给出了一个德布罗意关系式: λ h h
p m
这种实物粒子的波称物质波又称德布罗意波。
例如:一个电子 m =9.11×10-31g
由于上述参数的取值是非连续的,故被称为量子数。
当n、l 和 m 的值确定时,波函数(原子轨道)便可确定。
即:每一个由一组量子数确定的波函数表示电子的一 种运动状态。由波函数的单值性可知,在一个原子中, 电子的某种运动状态是唯一的,即不能有两个波函数 具有相同的量子数。
解此方程时自然引入三个量子数:n、l、m.只有它 们经合理组合,ψnlm才有合理解。
的等密度面。 *按四个量子数间的关系,可以确定每一电子 层中可能存在的电子运动状态数即每一电子层 中的电子数目。
4 电子云
ψ无直观明确的物理意义,它的物理意义是通
过 ψ 2 来体表现示的:。电ψ子2 在空间某
位置上单位体积中出现的几率—几率密度。
5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图象 作为函数式ψ也可以做图。为做图方便,做
υ=106m.s-1
按德布罗意关系此电子
λ此=λ0值.7与27x-n射m线的相同。
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 德布罗意波的存在。
(3)统计性。电子的波性是大量 电子(或少量电子的大量) 行为的统计结果。
所以:物质波是统计波。
电子衍射实验示意图
定向电子射线
晶片光栅
底片
衍射图象
物理学的研究表明,电子(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不符合 牛顿定律,而应该用量子力学来描述,量子力学与牛顿力学的 最显著区别在于,粒子可以处于不同级别的能级上,当粒子从 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时,粒子能量的改变是跳跃式的, 不是连续的。
用四个量子数描述电子的运动状态,如: n = 2 第二电子层。 l = 1 2p 能级,其电子云呈亚铃形。 m = 0 2pz 轨道,沿z轴取向。 ms = +1/2 顺时针自旋。
*电子云图
若用小黑点的疏密表示ψ 2
的大小,可得一黑点图, 称电子云右。图为1s电子
云图。也可用界面图表示.
“界面”指几率为90-95%
第 5 章 物质结构基础
学习基本要求
1.联系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了解波函数、四个量 子数和电子云的基本概念,了解波函数和电子云的角 度分布示意图。 2.掌握周期系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的一般规律及 其与周期表的关系,明确原子(及离子)的外层电子 分布和元素分区的情况。联系原子结构了解元素的某 些性质的一般递变情况。 3.了解共价键的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以及键长、键角和 键能的概念。了解分子电偶极矩的概念及其应用于区 分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能联系杂化轨道理论说明 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4.在明确化学键、分子间力(以及氢键)的本质及特性 的基础上,了解晶体结构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形状较瘦 ➢没有正、负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