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美术《可爱的章鱼》教案
幼儿园丨小班美术丨优质教案《可爱的章鱼

幼儿园丨小班美术丨优质教案《可爱章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海洋生物》,详细内容为《可爱章鱼》。
通过本章内容学习,让幼儿们认识和解海洋生物多样性,掌握章鱼外形特征,并能够运用简单线条和色彩进行绘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解章鱼外形特征,知道它们生活在海洋中。
2. 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兴趣,提高他们绘画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章鱼线条描绘和上色技巧。
重点:章鱼外形特征和绘画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抹布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抹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向幼儿展示章鱼图片,引导他们观察章鱼外形特征,如:身体圆鼓鼓、有很多触手等。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章鱼解和认识。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章鱼绘画步骤,分步骤示范绘画过程。
强调绘画时注意事项,如线条要流畅、颜色要均匀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指导幼儿按照示范步骤进行绘画,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为章鱼添加背景,使画面更丰富。
4. 展示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作品,鼓励他们分享创作心得。
对每个幼儿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可爱章鱼》2. 板书内容:章鱼外形特征:身体圆鼓鼓、有很多触手等。
绘画步骤:画身体、画触手、画眼睛、上色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课后以《可爱章鱼》为主题,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课后观察其他海洋生物,解它们特点,为下一节课《海洋生物大集合》做好准备。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创作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把握1. 线条描绘:章鱼触手是线条描绘难点,我会教授幼儿如何通过简单线条描绘出触手柔软和灵动。
2. 上色技巧:在上色过程中,我会强调颜色均匀涂抹,避免出现色块,使作品更加美观。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章鱼》2篇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章鱼》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章鱼》精选2篇(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章鱼的特点和特殊能力。
2.学习绘画章鱼的步骤和技巧。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4.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章鱼的特点和特殊能力介绍。
2.绘画章鱼的步骤和技巧讲解。
3.学生自主绘画和创作。
三、教学准备:1.图片或视频展示章鱼的特点和能力。
2.绘画用纸、铅笔、彩色铅笔或其他绘画工具。
3.绘画教学板书或幻灯片。
四、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章鱼的特点和能力,例如有8只触角、柔软的身体、可以变换颜色等。
2.教学(15分钟)向学生详细讲解绘画章鱼的步骤和技巧,例如:- 首先,在纸上用铅笔简单勾勒出章鱼的形状和姿势。
- 其次,根据章鱼的特点进行绘画,如绘制8只柔软的触角、大眼睛、鳃等。
- 最后,用彩色铅笔或其他绘画工具给章鱼上色。
3.示范与指导(10分钟)在教学板上或幻灯片上进行绘画示范,并指导学生绘画过程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4.练习与创作(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用纸和铅笔自主绘画章鱼,并根据自己的喜好用彩色铅笔或其他绘画工具上色。
5.展示与反馈(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讲解自己绘画章鱼的过程和创意。
老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章鱼的特点和能力产生了兴趣,并通过绘画的形式进行了观察、想象和表达。
学生通过自主创作,不仅提升了绘画技能,而且培养了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一些问题需要改进:1.教学内容和目标设定不够明确。
下次教学时,我应该更加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2.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本次教学时间安排偏长,导致学生的绘画时间过短,下次教学时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绘画创作。
3.教学反馈不充分。
本次教学中,我对学生的作品给予了肯定和建议,但反馈不够具体和详细,下次教学时要更加注重个别学生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小班美术《可爱的章鱼》教案

小班美术《可爱的章鱼》教案
教学目的
1.让幼儿了解章鱼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2.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绘画表现章鱼的可爱形象。
3.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1.手工制作好的章鱼模板。
2.涂料、毛笔、颜料盘、纸张等绘画工具。
3.幼儿的围裙、纸巾等防护用品。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1.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里的水族箱,让他们观察到章鱼和其他水生动物。
2.请幼儿谈一下最喜欢的水生动物是什么,并介绍它的特点。
第二步:演示
教师对幼儿演示如何用毛笔绘画章鱼,如下:
1.取出毛笔,蘸上颜料
2.将颜料涂在颜料盘里,让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
3.用毛笔画出章鱼的轮廓
4.用细笔画出章鱼的眼睛、触角、嘴巴等细节
第三步:制作章鱼
1.幼儿用毛笔在纸张上画出章鱼的轮廓。
2.幼儿为章鱼选取颜色,并用毛笔在章鱼身上涂上颜料。
3.幼儿为章鱼添加眼睛、触角、嘴巴等细节。
第四步:展示作品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章鱼作品,他们可以交流彼此的绘画技巧和对章鱼的理解。
扩展
幼儿可以制作更多其他海洋生物的绘画作品,如海星、海螺、海藻等。
同时,学校可以计划一次海洋生物展览,让幼儿及其家长欣赏这些美丽的生物。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章鱼》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章鱼》一、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小班幼儿了解并学习如何绘画一只简单的章鱼,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绘画技巧。
1.2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绘画一只章鱼,包括章鱼的形态、颜色和线条的运用等。
1.3 教学准备•纸张和画笔•图片或模板展示章鱼形象•蓝色、黄色和橙色的颜料•水杯和抹布1.4 教学步骤本节课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引入课题:通过展示一幅章鱼的图片或模板,激发幼儿对章鱼的兴趣。
2.识别章鱼特征:带领幼儿观察图片或模板上的章鱼,引导他们观察章鱼的形态、颜色和线条等特征。
3.绘画讲解:向幼儿展示如何一步步绘画一只章鱼,包括先画出章鱼的外形,然后添加眼睛和嘴巴等细节。
4.绘画实践:让幼儿依照所学步骤,使用蓝色、黄色和橙色的颜料,自行绘制一只章鱼。
5.分享展示: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绘制的章鱼作品,并互相欣赏和交流。
6.教学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夸奖幼儿的努力和绘画成果。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效果分析本节课通过引入一幅章鱼的图片或模板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成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在绘画讲解环节,我向幼儿展示了绘画章鱼的步骤,讲解详细,语言简单易懂。
幼儿在绘画实践环节中,能够独立按照所学步骤绘画一只章鱼,绘画技巧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分享展示环节,幼儿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以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绘画中的心得和感受。
2.2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虽然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时间掌握:本节课的教学时间安排较紧,导致部分幼儿未能完成他们的作品。
下次教学时,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确保每位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作品。
2.颜料管理:在绘画实践过程中,一些幼儿使用的颜料较多,导致颜料不足。
为解决这个问题,下次教学时可以提前准备足够的颜料,或设置颜料共享区,让幼儿自由取用所需的颜料。
3.个别幼儿专注力不够:有少部分幼儿在绘画实践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完成理想的作品。
美术可爱的章鱼教案

美术可爱的章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章“海洋生物”中的第三节“可爱的章鱼”。
主要内容为引导学生了解章鱼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章鱼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提高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章鱼作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章鱼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表现,以及线条、色彩的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实物模型、绘画材料等。
学生准备:画纸、水彩笔、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PPT展示海洋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章鱼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章鱼的外形特征:身体柔软、有八条触手、眼睛大等。
(2)讲解章鱼的生活习性:生活在海洋中、善于变色、捕食等。
3. 实践环节(10分钟)(1)展示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章鱼的外形特征。
(2)学生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1)教师展示优秀作品,分析作品中的线条、色彩运用。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随堂练习。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和创作。
六、板书设计1. 章鱼的外形特征:身体柔软、八条触手、大眼睛等。
2. 章鱼的生活习性:生活在海洋中、善于变色、捕食等。
3. 线条、色彩运用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可爱的章鱼”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如何。
小班美术《可爱的章鱼》微教案

小班美术《可爱的章鱼》微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热爱和关注,培养学生对可爱小动物的情感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章鱼的基本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画笔表现小动物形象的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章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教学难点】用画笔表现小动物形象【教学准备】图片、彩色纸、水彩笔、毛笔、拼图【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章鱼的视频来激发学生对章鱼的兴趣,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让学生了解到章鱼生活在海洋中的特点。
二、呈现(10分钟)1.出示一张章鱼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通过问答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章鱼的好奇心和关注度。
(1)这是一个什么动物?(2)章鱼有几条腿?(3)章鱼在哪里生活?(4)章鱼有几只眼睛?2.向学生介绍章鱼的基本生活习性和特点。
(1)章鱼生活在海洋里,喜欢在海底的洞穴中生活。
(2)章鱼有8条长长的触手,触手有吸盘,可以帮助它们在海洋中抓住猎物。
(3)章鱼可以变色来保护自己,当感到危险时,它们会变成和周围环境一样的颜色。
三、操作(25分钟)1.分发彩色纸和拼图给每个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章鱼的理解,用彩色纸剪出章鱼的外形,并用拼图拼接章鱼的8条触手。
2.引导学生用水彩笔或毛笔给章鱼涂色,并用水彩笔画出章鱼的眼睛和吸盘。
3.学生完成作品后,让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
四、总结(10分钟)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章鱼的基本生活习性和特点。
2.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章鱼的感受和喜欢的原因。
五、拓展(1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喜欢的章鱼形象。
要求:形象可爱且富有创意,可以选用不同材料进行制作,如彩纸、纸板、棉花等。
【教学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去海洋馆观察真实的章鱼,进一步了解章鱼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教学评价】评价学生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是否能够按照要求正确地剪出章鱼形状和拼接触手。
《章鱼》小班美术教案——手工制作章鱼

《章鱼》小班美术教案——手工制作章鱼在小班的美术课上,我们可以通过手工制作来帮助孩子们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同时也增强他们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今天,我们将以一只可爱的章鱼为例,通过手工制作来帮助孩子们感受并理解艺术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塑造的基本要素:线条、形状、空间等。
2.学生了解章鱼的形态特征和颜色特征。
3.学生学会使用不同材料和工具制作小章鱼。
4.学生表现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制作出自己的小章鱼。
二、教学准备1.图书:阅读一些关于章鱼的图书,用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它们的形态和生活习性,比如《章鱼 Paul Octopus》。
2.色彩材料:深橙、浅橙、浅绿、深绿、紫色等颜色的彩色卡纸。
3.工具:剪刀、干胶、黑色细线、黑色宽毛笔、蜡笔。
三、课程安排1.章鱼的形态和特征1.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真实章鱼,使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描述,带领学生认识章鱼的身体结构和特征。
1.2.带领学生绘画,以大纸张为底,用粉笔照章鱼的模样轻描淡写地画出章鱼的基本形态,然后根据所画出的图形领会章鱼的轮廓。
2.制作小章鱼2.1.使用深橙、浅橙、浅绿、深绿、紫色等颜色的彩色卡纸,将章鱼的体型部分和所需的章鱼触须、眼睛等零配件剪裁出来。
2.2.使用干胶将章鱼的触须、眼睛等零配件固定在身体上。
然后使用黑色细线勾勒出章鱼的眼睛和触须。
2.3.用色彩填补章鱼身体的各部位,如用深橙色彩填补章鱼的主体部分,再用浅橙、浅绿、深绿、紫等颜色填补章鱼的五个手臂部分,根据学生的想象可以用不同色彩来表示章鱼的颜色特征。
2.4.在章鱼身体和触须上轻涂一层白色蜡笔,增加立体感。
2.5.使用黑色宽毛笔给章鱼的各个部位描绘细节线条。
四、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孩子们的安全,让他们掌握正确的使用工具方式。
2.鼓励孩子们的想象和创意,不要过度约束。
3.关注孩子们的制作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手工制作章鱼,不仅可以帮助小班学生锻炼动手能力,增强想象力和创意思维,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感受艺术的魅力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小班美术《可爱的章鱼》微教案

小班美术《可爱的章鱼》微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章鱼的基本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2.学会运用简单的画笔技巧,描绘章鱼的形象。
3.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设计并绘制自己独特的可爱章鱼。
二、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幅章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章鱼的形象特点与特殊生活习性。
教师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章鱼?”“你们喜欢章鱼吗?”“你们知道章鱼的特点和习性吗?”引导学生回答,并鼓励学生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2.示范(15分钟)教师为学生示范如何画一个简单的章鱼。
示范时,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速度,并注重讲解每一笔的目的和用途。
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观察自己的示范,注意形象的表现和构图的安排。
3.练习(3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
教师可以提供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练习纸,并要求学生绘制章鱼的形象。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也可以参考教师给出的示范进行模仿。
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巡视,指导并纠正学生的画法。
同时,教师要提供帮助和鼓励学生去发现和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展示与评价(15分钟)学生完成绘画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让大家欣赏和评价。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评价:“你的章鱼画得好吗?”“你的章鱼和其他同学的有什么不同?”“你绘制的章鱼有没有表达出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5.创作(30分钟)学生利用已经学会的基本技巧,进行自主创作。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创作的思路和启示,如色彩的运用、场景的设计等。
教师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巡视,给予学生一些改进的建议和指导,同时要注意鼓励学生发现并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6.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包括章鱼的特点和形象的绘制技巧。
同时可以询问学生:“你们通过这堂课学到了什么?”“在今后的绘画中,你们还有什么想尝试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艺术活动:《可爱的章鱼》活动设计
洛川县幼儿园强晓菲
活动目标:
1.了解章鱼的结构特点,学会用分泥、团圆、压坑的泥工技能制作章鱼。
2.在创作活动中,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泡泡泥、小棒人手一份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班来了位新朋友,大家快来猜猜它是谁啊?
接下来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段有趣的视频吧。
二、播放视频,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观看完毕后教师提问:
这位新朋友是谁?(章鱼)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大海里、水里)它长什么样子?(章鱼有圆圆的脑袋,脑袋上面有两只眼睛、一个嘴巴、脑袋下面还有许多触手)
三、示范讲解:可爱的章鱼
1.魔术:圆形变变变
出示泡泡泥小球,师:这是什么呀?今天老师就要用圆来变小
章鱼。
出示范例泥工《小章鱼》,看,老师用一个大大的圆变了
章鱼的什么?下面这些小圆变成了章鱼的什么呀?(触手)
2.教师示范
--分泥——先分成两块大小相同的泥,再将其中的一块分
成珍珠奶茶大小的小泥
--搓圆——大泥搓圆变成章鱼圆圆的脑袋,小泥搓成小圆
在大圆下面围一圈变成章鱼的触手。
3.压坑——用将小圆套在小指上变帽子的方法压坑变出章
鱼的嘴巴粘在脑袋上。
4.用小小圆来做张宇的眼睛。
5.装扮章鱼——用压坑的方法制作帽子或蝴蝶结打扮章鱼。
四、幼儿操作。
幼儿按步骤图制作自己喜欢的章鱼。
教师巡回指导,重点
提醒幼儿分泥。
五、作品展示,教师评价。
请完成绘画的幼儿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教师并做相应评价。
活动延伸:
幼儿庆祝,表演《可爱的章鱼》:章鱼在遇到坏人时会喷出墨
汁保护自己,变形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