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四)状物记叙文阅读训练
六年级上册状物类记叙文阅读专项练(有答案) (1)

六年级上册状物类记叙文阅读专项练(一)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心爱的水彩笔我有一盒水彩笔,是我过五岁生日时,爸爸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当时我手里捧着这盒心爱的水彩笔,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把它紧紧地贴在胸口,唯恐把它丢了。
多少个夜晚,它和我一起进入甜蜜的梦乡。
水彩笔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我每天都用它来画画。
用红色我画过天山的太阳,飘扬在天安门前的五星红旗;用绿色我画过麦苗,绿树和小草;用黄色我画过金灿灿的稻谷,黄澄澄的麦子;用蓝色我画过蓝天,画过大海。
它们帮助我画过充满生机的春天,火热的夏天,金色的秋天,宁静的冬天,画过甜蜜和欢乐,苦恼与忧愁……水彩笔给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我深深地爱着我的水彩笔。
(1) 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2) 在“我” 岁时,爸爸妈妈送“我”的生日礼物是,“我”捧着它,!“我”把它。
多少个夜晚,。
(3) “我”用红色画过,;用绿色画过,和;用黄色画过,;用蓝色画过,。
彩笔帮助“我”画过的春天,的夏天,的秋天,的冬天,画过,,(发挥想象,再写一组)(4) 假如你有一盒水彩笔,你会画些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课外阅读。
白珍珠鸟我家有一只白珍珠鸟,它既美丽又有趣。
白珍珠鸟的体形有麻雀那么大,它的羽毛是雪白的,像穿着一件小毛衣。
它有一张红色的小嘴巴,吃起东西来可快了。
白珍珠鸟有一双花椒粒大小的眼睛,可别小看它这双眼睛,它可是非常敏锐的。
一次,我刚把一条很小的米虫放在笼子里,白珍珠鸟就发现了小米虫,猛地飞过来,刹那间叼起小虫,飞到架子上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白珍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能牢牢地抓住笼子里的架子。
它还有一个翘起来的尾巴,飞的时候用来掌握平衡。
白珍珠鸟鸣叫声清脆,每当汽车喇叭响的时候,它也学着“嘀嘀嘀”地叫起来。
最有趣的是,每天早上六点半,妈妈要上早班,它就叫个不停,像个小闹钟。
这就是我家的白珍珠鸟,白珍珠鸟为我家带来了欢乐。
(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写景、状物篇学年六年级全一册阅读理解

写景、状物篇学年六年级全一册阅读理解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写景和状物类的文章总是充满着独特的魅力。
它们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或是细致入微地刻画各种物体的形态和特征,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写景类文章,就像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将大自然的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
比如,当作者描写春天的田野时,会写道:“春风拂过,绿油油的麦苗轻轻摇曳,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泛起了层层波浪。
田边的野花竞相绽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 这样的描写让我们仿佛能闻到春天清新的气息,看到那生机勃勃的景象。
状物类文章则侧重于对物体的描绘,让我们对物体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
比如描写一只猫咪,“它浑身雪白,犹如一团柔软的棉花糖。
那双蓝色的眼睛,犹如两颗晶莹剔透的宝石,在黑暗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它的尾巴长长的,像一条柔软的鞭子,轻轻摆动时,显得优雅而灵动。
”通过这样的描述,一只可爱的猫咪形象跃然纸上。
在阅读理解这类文章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要注意观察作者的描写顺序。
有的作者会按照空间顺序来描写景色,从远到近,或者从上到下;有的则会按照时间顺序,描绘出景物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
比如描写一座山,可能先写从远处看到的山的轮廓,然后逐渐走近,描写山上的树木、花草、溪流等。
了解作者的描写顺序,有助于我们在脑海中构建出清晰的画面。
其次,要留意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能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就像“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把荷叶比作大圆盘,让我们一下子就能想象出荷叶又大又圆的样子。
再者,要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写景状物往往不仅仅是为了描绘景色和物体本身,更是为了借景抒情或者托物言志。
比如作者描写秋天的落叶,可能是在表达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描写一棵坚强生长在悬崖边的松树,可能是在赞美坚韧不拔的精神。
对于六年级的同学来说,提高写景、状物类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状物阅读训练及答案小学

篇一:状物阅读训练及答案小学文库君已有近万本图书,还会不断收罗精品免费内容双手奉上,请及时续费哦!1.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 )2.高高个儿一身青,圆脸金黄喜盈盈,天天向着太阳笑,结的果实数不清。
()3.外面是橙布,里面是白布,打开仔细看,都是好木梳。
()4.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
( )1.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荷花 )2.高高个儿一身青,圆脸金黄喜盈盈,天天向着太阳笑,结的果实数不清。
(向日葵)3.外面是橙布,里面是白布,打开仔细看,都是好木梳。
(橘子)4.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
( 蒲公英)一、什么是状物类文章状物就是把事物(动物、植物、静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这里说的“状物文”指的是侧重于状物的文章。
1在百花中,我最爱三角梅。
2三角梅有紫色的、洁白的、金黄的。
尤其是校园门口那一株,它爬上墙头,舒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叶,在春风中欢笑着,十分惹人喜爱。
3气候转暖以后,三角梅的枝条上便开满了花。
三角梅的花很小,苞片呈叶状,三枚苞片就像三个卫兵守护着小花。
小花()不起眼,()常常引来蜜(蜂峰)和蝴(碟蝶)围着(采彩)花粉。
4三角梅的叶子是绿色的,有点像桃子形。
当缺水时,叶子就把水让给它们,尽管自己因缺水低垂着,却让花儿依旧争相开放,多么可贵的自我牺牲的精神啊! 5三角梅粗壮的茎是(棕综)色的。
茎上、枝条上长有小刺。
()谁欺负它,它()会毫不客气地扎你。
6三角梅有很强的适应性。
()在苗圃、墙角或石缝中,它()能顽强地生长。
在花盆里,它还可以塑造成绮丽多姿的盆景。
7三角梅是在40年代从南美洲的巴西引进厦门的。
厦门的自然条件似乎适宜它生长。
现在三角梅已(遍篇)布在世界各地,但据说很少见像我们厦门这里长得这么好的。
厦门人民十分喜欢它,它(象像)征着团结和友谊。
六年级叙事状物文章阅读与写作讲义练习含答案

第三讲叙事与状物○课堂小问号1.你都知道鲁迅的哪些作品?听过他“弃医从文”的故事吗?2.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了解有多少?3.你的家乡都有哪些大型的风俗活动?4.当一篇作文中要写多件事情时,你是如何安排你的作文结构的?5.知道什么叫侧面描写吗?6.你知道“四君子”是指什么吗?“岁寒三友”呢?○课堂目标台1、了解记一件事、记几件事、场面描写以及记一次活动的原则和要领。
2、能够将记人、叙事和环境描写结合起来,统筹事件记叙的顺序与详略。
3、让学生感受梅花等物象背后蕴含的象征意义,提高审美情趣。
4、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特征,通过描摹事物传达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基础知识点一、叙事文章的阅读方法(1)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把握行文线路。
例:《彩色的翅膀》一文中关于“西瓜不平常的来历”这一部分是插叙(2)分析具体事件,体会思想感情例:《全神贯注》记叙了法国雕塑家罗丹工作时十分投入,竟把客人忘掉一事,赞美其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
(3)分析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方面的细节描写。
例:《一夜的工作》的细节描写:“我也站起来,没留意把小转椅的上部带歪了。
总理过来把转椅扶正,就走到里面去了。
”充分体现了周总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叙事文章的写作方法(1)记一件事要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事,这样的文章才会真切动人;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否则作文会给人空洞的感觉。
(2)记几件事所选的几件事要互相联系,有一个中心;注意详略得当。
(3)场面描写概括描写与具体描写相结合,通过概括描写,读者可了解全貌;通过具体描写则使场面真实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要注意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要注意环境的和谐一致。
描写要有条理,合情合理安排先后顺序。
(4)记一次活动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要交代清楚。
活动都有一个变化发展过程,注意写清楚各个环节,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写出活动中人物的表现和神情等,否则写出来的作文不生动、不感人。
三、状物文章的阅读1.抓住事物的特点只有将事物的特征描绘得生动具体,才能使读者在头脑中对事物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为作者抒发情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四)状物记叙文阅读训练(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阅读训练(四)状物记叙文阅读状物就是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这里说的“状物文”指的是侧重于状物的文章。
状物记叙文的内容主要包括动物、植物、生活用品、学习用具、玩具、工艺品和建筑物。
阅读这类文章,我们要弄清它在结构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1. 初读文章,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
“状物”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
状物文的写作顺序,或者是按从概括到具体顺序写,或按从整体到部分顺序写,或者是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写动物一般抓住它的外形、动作、本领、习性的顺序写,有时还要讲述动物与人在一起的小故事,如喂养故事、动物本领、争食故事等;写植物一般按环境、形状、颜色、滋味、生长过程等的顺序,还要写观赏植物的美景和品赏丰收果实的快乐;写静物一般按样子、图案、结构、用途的顺序等。
弄清了写作顺序,就可以很快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加深理解。
2. 细读文章,领会感情,理解写作目的。
状物的文章,总是通过对个体形象的描述,突出物体的特点,表达思想感情,达到写作目的。
这就是常说的托物寄情,托物喻理或托物言志。
写动物的文章一般表达人对动物的喜爱、想念或者害怕、恐惧的感情,人对过去生活的留念或者对环境变化的忧虑等。
写植物的记叙文更多地体现在植物向人们展示的内在风采和神韵,写作目的或者是表达一种思想,或者是歌颂某种品格,或者是抒发一种感情。
在阅读状物类的文章时,我们要学会想象,仿佛自己就在这幅画中,让眼前的画面动起来,透过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感情,得到美的熏陶。
3.欣赏美文、品读词句对于优秀的文章,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谋篇布局,都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要多读几篇,积累其中的优美词句和精彩语段,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在平时的习作中熟练运用。
长期坚持,定会有所收获。
课堂训练白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兼生硬,且不用说,即使像粉红色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状物阅读练习题5篇 含答案

观沙砾记正是中午,我在岸边的柳阴下乘凉,一抬头,看见河滩的沙地里,腾腾地有一层雾气,一丝一缕的,曲线儿的模样。
看得久了,又似若有若无,灿灿的却在那雾气之中,有了什么在闪光,有的如火苗,那么一小朵,里圈是红的,外圈是白的,飘忽不可捉摸;有的如珍珠,跳跃着无数光环,目不能细辨,似其中有红、黄、绿、紫的色彩;有的如星星,三角形的,五角形的,光芒乍长乍短。
我一时不知这是什么东西,叫小女儿去寻看,只是一片河滩,满地沙砾,漠漠视而不识,而升腾的雾气灼灼,使人不能久站。
回到柳阴下又看,那光亮又在那里。
女儿照着一点光走去,双手捡起,捂在掌内走过来,看时,乃是一块小小的沙石片儿。
石片极平凡,三角形状,边角已成光滑,上边隐隐有几道石纹,并不算美;放在手中,不见有彩,拿近眼前,无光。
女儿很是纳闷,问:它在沙滩灿烂,在这里失色,这是怎么回事是怎么回事,我也不解。
反复揣摩石片,想起“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古语,猜这是地方不同所致,这石片或是从山上来的,风吹雨打,裂成碎片,随水走川过峡,万里浪淘,停在这河滩里了;这水,这气,这日,才使其显了本色,互相辉映,有了灿灿之光。
如今拿在手中,没了那些就得不到其色泽了。
由此看来,天上的星星,也是这样:它在天上,便有光亮,成其为星,落到地上了,纯乎一块陨石,有人幻想上天摘星,以此炫耀,恐怕摘下来,也是一块冰冷顽石吧!再去推想,我们居住的地球,我们看来,是土,是石,可从别的星球看去,也一定会有光有色。
那么,鱼在水里,有动有神,来来去去,可谓,若捞上岸来,便要有翅不能飞,有爪不能划了。
世上什么东西生存,只有到了它生存的自然之中,才见其活力,见其本色,见其生命,见其价值。
人往往有其好心,忽视自然规律,欲以己之意,加于他物,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沙砾本是无情,也有如此属性,而万千世界,人为第一,百人百貌,百貌百性,不能定然,不可固一。
应是让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条件下,不拘一格,各呈其才。
那么,人便更是活的,就有生气,就有创造,这个人世就有了最伟大的,最光辉的色彩。
状物阅读练习题5篇 含答案

观沙砾记正是中午,我在岸边的柳阴下乘凉,一抬头,看见河滩的沙地里,腾腾地有一层雾气,一丝一缕的,曲线儿的模样。
看得久了,又似若有若无,灿灿的却在那雾气之中,有了什么在闪光,有的如火苗,那么一小朵,里圈是红的,外圈是白的,飘忽不可捉摸;有的如珍珠,跳跃着无数光环,目不能细辨,似其中有红、黄、绿、紫的色彩;有的如星星,三角形的,五角形的,光芒乍长乍短。
我一时不知这是什么东西,叫小女儿去寻看,只是一片河滩,满地沙砾,漠漠视而不识,而升腾的雾气灼灼,使人不能久站。
回到柳阴下又看,那光亮又在那里。
女儿照着一点光走去,双手捡起,捂在掌内走过来,看时,乃是一块小小的沙石片儿。
石片极平凡,三角形状,边角已成光滑,上边隐隐有几道石纹,并不算美;放在手中,不见有彩,拿近眼前,无光。
女儿很是纳闷,问:它在沙滩灿烂,在这里失色,这是怎么回事?是怎么回事,我也不解。
反复揣摩石片,想起“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古语,猜这是地方不同所致,这石片或是从山上来的,风吹雨打,裂成碎片,随水走川过峡,万里浪淘,停在这河滩里了;这水,这气,这日,才使其显了本色,互相辉映,有了灿灿之光。
如今拿在手中,没了那些就得不到其色泽了。
由此看来,天上的星星,也是这样:它在天上,便有光亮,成其为星,落到地上了,纯乎一块陨石,有人幻想上天摘星,以此炫耀,恐怕摘下来,也是一块冰冷顽石吧!再去推想,我们居住的地球,我们看来,是土,是石,可从别的星球看去,也一定会有光有色。
那么,鱼在水里,有动有神,来来去去,可谓,若捞上岸来,便要有翅不能飞,有爪不能划了。
世上什么东西生存,只有到了它生存的自然之中,才见其活力,见其本色,见其生命,见其价值。
人往往有其好心,忽视自然规律,欲以己之意,加于他物,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沙砾本是无情,也有如此属性,而万千世界,人为第一,百人百貌,百貌百性,不能定然,不可固一。
应是让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条件下,不拘一格,各呈其才。
2019届小学六年级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状物类文章的阅读提升题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状物类文章的阅读提升题离太阳最近的树三十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五千米,冰峰林立,雪原寂寥。
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
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
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
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
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我说,红柳不是柴火。
它是活的,它有生命。
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
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
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滔滔不绝)地出发了。
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
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
它的根像一只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生存中也好少些艰辛。
老兵说,你(头重脚轻本末倒置)了。
不是红柳长在沙丘上,是因为有了这棵红柳,固住了流沙。
随着红柳的渐渐长大,流沙被固住得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了一座沙山。
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
啊,红柳如同冰山。
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
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
它们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炊事员说它们一点后劲也没有。
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
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黏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
一旦燃烧起来,能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训练(四)状物记叙文阅读状物就是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这里说的“状物文”指的是侧重于状物的文章。
状物记叙文的内容主要包括动物、植物、生活用品、学习用具、玩具、工艺品和建筑物。
阅读这类文章,我们要弄清它在结构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1. 初读文章,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
“状物”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
状物文的写作顺序,或者是按从概括到具体顺序写,或按从整体到部分顺序写,或者是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写动物一般抓住它的外形、动作、本领、习性的顺序写,有时还要讲述动物与人在一起的小故事,如喂养故事、动物本领、争食故事等;写植物一般按环境、形状、颜色、滋味、生长过程等的顺序,还要写观赏植物的美景和品赏丰收果实的快乐;写静物一般按样子、图案、结构、用途的顺序等。
弄清了写作顺序,就可以很快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加深理解。
2. 细读文章,领会感情,理解写作目的。
状物的文章,总是通过对个体形象的描述,突出物体的特点,表达思想感情,达到写作目的。
这就是常说的托物寄情,托物喻理或托物言志。
写动物的文章一般表达人对动物的喜爱、想念或者害怕、恐惧的感情,人对过去生活的留念或者对环境变化的忧虑等。
写植物的记叙文更多地体现在植物向人们展示的内在风采和神韵,写作目的或者是表达一种思想,或者是歌颂某种品格,或者是抒发一种感情。
在阅读状物类的文章时,我们要学会想象,仿佛自己就在这幅画中,让眼前的画面动起来,透过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感情,得到美的熏陶。
3.欣赏美文、品读词句对于优秀的文章,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谋篇布局,都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要多读几篇,积累其中的优美词句和精彩语段,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在平时的习作中熟练运用。
长期坚持,定会有所收获。
课堂训练白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兼生硬,且不用说,即使像粉红色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suō)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常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专为白鹭而设计的。
晴天的早晨,每每看见白鹭孤独地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大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少有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瞭望,可它真的是在瞭望吗?黄昏的空中,偶尔可以见到白鹭在低低地飞,悠然地观看这情景,可说是乡村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1. 比一比,再组词。
嫌()喙()框()孤()赚()缘()柜()狐()2.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适合——()平常——()悠闲——()忘记——()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素.一点儿则嫌白。
()②他素.以品行方正著称。
()③周总理生活很简朴,晚餐也不过一荤一素.而已。
()④白鹭孤独地站在小树的绝.顶。
()⑤这个孩子,绝.顶聪明。
()4. 按文章内容填空。
①文章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的精巧,以及()时的韵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那雪白的蓑(suō)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
”此句写出了白鹭()、()都很适宜,所以说它是()。
5. 读语句,体会其语言特色。
“在清水田里,时常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
”我爱牵牛花去年,我家院子里种了许多牵牛花。
它的嫩叶、花朵缀满了篱笆,把我家院子打扮得像一座美丽的别墅。
牵牛花最乐于攀登,勇敢地越过障碍,向着高处攀登。
她那纤细而坚韧的茎蔓,在篱笆上千方百计地穿过缝隙,围着篱笆杆缠呀缠,盘呀盘,把篱笆编织得不透风,就像巧姑娘在用竹篾编织花篮,又似在飞针走线制作美丽的刺绣。
距篱笆不远处有一棵挺拔的柏树。
牵牛花探出头,竟爬上了树干,一直爬到树梢,然后又围着树冠缠绕。
慢慢地,她竟盘踞了整株柏树。
牵牛花的攀登,是脚踏实地的。
她把自己的身体全部缠绕在篱笆上,一点儿也不游离。
她缠住葵花杆儿时,随着葵花的生长,竟把葵花杆勒下一道道深沟。
多大的缠劲和韧劲啊!牵牛花一生一直在攀登。
直到霜打叶落,生命到了最后一息才罢休。
到了深秋,她虽然枯萎了,却给人留下了那一粒粒饱满的种子,黑如乌金,白似碎玉——这是一味治疗疾病的良药。
牵牛花是平凡的。
她奋斗一生,把花朵和果实留给人类。
不屈不挠的牵牛花,多像一位不畏艰险、攀登不止的勇士啊!这样可爱的花,怎能不让人喜爱呢?1. 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划横线。
别墅.(shù shì yě)不屈不挠.(ráo náo)2. 用部首查字法查下列带点的字。
攀.登:查部,画,葵.花:查部,画。
3.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盘踞:②千方百计:③不屈不挠:4. 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
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一句反问句。
5. 仔细读短文,写出牵牛花“攀登”的特点。
①②③6.这篇短文赞美了牵牛花的精神。
课后练习松树的风格我对松树怀有敬仰之情不自今日始。
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品质的象征。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
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
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你看,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叉是很好的燃料。
更不用说在夏天,用它自己的树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阴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
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1. 找出文中描写松树用途的句子,读一读再填空。
松树的叶子:松树的脂液:松树的根和枝叉: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修辞手法,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修辞手法。
3. “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
4. 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
”5.文章通过介绍松树的特点,赞美松树风格,表达了作者之情。
状物类记叙文阅读答案白鹭1. 嫌(嫌疑)喙(毋庸置喙)框(框架)孤(孤单)赚(赚钱)缘(缘故)柜(木柜)狐(狐狸)2. 适合——(适宜)平常——(常见)悠闲——(悠然)忘记——(忘却)3. ①素一点儿则嫌白。
(颜色发白)②他素以品行方正著称。
(一向)③周总理生活很简朴,晚餐也不过一荤一素而已。
(素食)④白鹭孤独地站在小树的绝顶。
(最高处)⑤这个孩子,绝顶聪明。
(非常,极)4. 按文章内容填空。
①颜色配合与身段大小;觅食、栖息、飞行;对白鹭的喜爱。
②颜色、身段;一首精巧的诗。
5. 生动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
6. 第一段:(1)写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段:(2—5)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
第三段:(6—9)写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
第四段:(10)写白鹭真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我爱牵牛花1.Shù ráo2.攀登:查手部 15 画。
葵花:查艹部 9 画。
3. ①盘踞:占据或布满,爬满②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或用尽种种办法③不屈不挠:坚强不屈服4.比喻句:她那纤细而坚韧的茎蔓,在篱笆上千方百计地穿过缝隙,围着篱笆杆缠呀缠,盘呀盘,把篱笆编织得不透风,就像巧姑娘在用竹篾编织花篮,又似在飞针走线制作美丽的刺绣。
反问句:这样可爱的花,怎能不让人喜爱呢?5. ①勇敢地越过障碍,向着高处攀登。
②牵牛花的攀登是脚踏实地的。
③一生都在攀登,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6.无私奉献、不屈不挠松树的风格1.松树的叶子:提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叉:是很好的燃料2. 排比;拟人3. 解释说明。
4. ①说明松树要求于人的甚少。
②说明松树给予人的甚多。
5. 具有生命力强和自我牺牲;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对松树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