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二十二讲 气体的制取与讲共26页

合集下载

气体制取ppt

气体制取ppt

2、确定实验装置
(1)确定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反应物状态和 反应条件 。
(2)确定气体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溶解性 和 密度 。一般,不易溶于水、不与水
反应的气体可用 排水 法收集,密度比空 气大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 气小的气体用 向下排空气 法收集。
3、需要确定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 所要制取的气体。(气体的检验)
浓硫酸 烧碱溶液 澄清石灰水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2)利用小华组装的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还可用来
制取氧气,在此反应中固体物质所起的作用 是 催化作用 。 (3)若补充一种仪器 试管(填写仪器名称),再利 用题中给出的仪器,还可以组装成另一套制取较纯 净氧气的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KMnO4=Δ==K2MnO4+MnO2+O2↑ ,用此法制取氧气,当
1、性质: 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 有毒性
2、制法: 实验室里通常是用硫化亚铁固体跟稀硫酸反应来制 取硫化氢气体。 FeS + H2SO4 →FeSO4 + H2S↑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尾气处理装置
?
A
NaOBH溶液
【能力拓展】尾气处理
化学实验中对环境有害的气体很多,在实验中必须对 这部分尾气进行无害化处理。
A
B
C
D
E
F


硫化氢的实验室制 法
1、性质: 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 有毒性
2、制法: 实验室里通常是用硫化亚铁固体跟稀硫酸反应来制 取硫化氢气体。 FeS + H2SO4 →FeSO4 + H2S↑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这套装置有 什么缺点吗?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专题一:常见气体的制取 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专题一:常见气体的制取 课件

4、气体的检验与验满
(1)氧气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内, 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若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CO2+Ca(OH)2==CaCO3 + H2O
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于集气 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专题一:常 见气体 的制取 课件ppt课件人教版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专题一:常 见气体 的制取 课件ppt课件人教版课件
直击中考
完成学案上2013-2015年昆明中考真题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专题一:常 见气体 的制取 课件ppt课件人教版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专题一:常 见气体 的制取 课件ppt课件人教版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专题一:常 见气体 的制取 课件ppt课件人教版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专题一:常 见气体 的制取 课件ppt课件人教版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专题一:常 见气体 的制取 课件ppt课件人教版课件
练:下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有哪些错误?
3
1
2
1.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没有插到液面以下。2.
导气管伸到液面以下。
3.
用向下排气法收集。
4.
导管没有插到接近集气瓶底部。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专题一:常 见气体 的制取 课件ppt课件人教版课件
气体收集装置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不易溶于水或难 密度比空气大 密度比空气小
溶于水的气体
的气体
的气体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专题一:常 见气体 的制取 课件ppt课件人教版课件

中小学优质课件气体的制备课件.ppt

中小学优质课件气体的制备课件.ppt
气体制取
固+固加热
固体粉末 混合物
有时可堵上一小团 棉花以防止固体粉
末进入导管
固+液不加热
用于制取:氢气、二氧化碳、*硫化氢、 *乙炔、*二氧化氮、*一氧化氮
一些简易装置
固+液加热 液+液加热
液体 固体或 液体
用于制取:氯气、氯化氢、二氧化硫、
固+固加热
固体粉末 混合物
有时可堵上一小团 棉花以防止固体粉
末进入导管
用于制取:氧气、氨气

稀盐酸或

稀硫酸



锌粒




制 氢气
稀盐酸或 稀硫酸 锌粒
制 氢气






制 二氧化碳
稀硝酸
铜片
制 一氧化氮
稀硝酸
铜片
制 一氧化氮
不加热制氨气、氧气、氯化氢
烧瓶中 漏斗中
NH3 NaOH固 O2 MnO2固 HCl 浓硫酸
浓氨水 双氧水 浓盐酸
CaCO3, 10%氨水, 浓HNO3, 稀硝酸,浓硫酸,氢氧化钠, 蒸馏水
(1)x气体是什么? (2)若烧瓶中空的,x气体又
可能是什么?
(1)H2 (2)CO2 (3)Cl2 (4)HCl 2.选择能干燥下列气体的干燥剂
(5)NO2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五氧化二磷 d. 无水
氯化钙
(1)O2 (2)Cl2 (3)NH3 (4)H2S (5)NO (6)C2H4
3.右图装置是某种气体x的 发生和收集装置,所用的 药品可能是下列中的2~3 种:FeS, MnO2, Cu, NH4Cl,

人教版初中化学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取(28张)(共28张)PPT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取(28张)(共28张)PPT课件
27
讨论:
a a
1、如果用左图这种瓶收集O2、 H2 或CO2 ,应该从哪一边进气?
b
b
2、如果用左图这种瓶收集O2、 H2 ,应该从哪一边进气?
28
2)当 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 才开始收集气体, 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3)当集气瓶内的水全部排尽且瓶口出现大气泡时 , 说明气体收集满
19
实验室制气体的一般思路:
(1)首先研究生成该气体的化学反应原 理; (2)然后根据 反应物状态 和
反应条件 选择并安装实验仪器, 而且一定要检查 装置的气密性 ; (3)根据 气体的性质 确定气体的收集方 法。
防止水槽
中的水倒
流引起试16 管炸裂
复习六.细节问题回顾
2、固体反应物(加热)--固固加热注意事项: (1)加热时,先预热且用外焰加热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试管炸裂 (2)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
通入澄清石灰 水,振荡,变 浑浊则为CO2
燃着木条伸入 集气瓶口部, 熄灭,则集满
14
复习五.装置气密性检查
将导管没入水中;手紧握试管 (或用酒精灯微热试管),导管口 有气泡产生,冷却后导管内形 成一段水柱。(加热法)
夹紧橡皮管,向长颈漏斗中注 水至漏斗内液面高于锥形瓶中 液面,一段时间后液面不下降,
21
实战练兵
亲爱的同学们: 基础知识老师已经带着大家一起回顾
过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做几道“中考题” 挑战一下自己吧!
22
实战练兵:
( 2011芜湖中考14题)右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发生装置。

初中化学_常见气体的制取PPT课件

初中化学_常见气体的制取PPT课件

我的小收获: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我能确定气体的制取装置。
我能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
3、今天是实验室的开放日,某小组的同学来到实 验桌前,桌上摆放有下列仪器:
(1)组长让大家完成的第一个任务是写出仪器的名 称,同学们完成任务的情况如上图所示, 其中名称有错误的是 C、f (填序号)。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要补充的玻璃仪器 是 酒精灯 。
① ⑥ 双孔 ⑦

③ ⑧
④ ⑨
⑤ ⑩
(3)说明你组装的气体发生装置的优点 AB:装置简单 CD:添加药品方便 。 (4)用你组装的装置收集氧气,如何知道氧气已收集 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复燃或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 (5)这套气体发生装置也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如果选用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应 对该气体发生装置如何改进 ?分液漏斗或注射器(可另增仪器)
4:我省某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有四个考题: ①粗盐提纯②酸的化学性质③二氧化碳的制取、 收集和验满④氧气的制取、收集和验满。考试的 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小凯同学抽签后被 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 前:
请回答: (1)指出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 ; (2)由实验台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你认为小凯抽到的 是第 个考题; (3)以下是小凯完成该实验主要操作过程的示意图。按 评分标准,每项操作正确得1分,满分5分,实验完毕后 小凯得了3分。请找出他失分的操作并说明原因: 。 、 ;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19、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2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初三上化学课件(人教版)-气体的制取

初三上化学课件(人教版)-气体的制取

(3)常温下,下列收集 CO2 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b (填字母序号);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饱和 NaHCO3 溶液法
(4)某同学进行图 D 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 二氧化碳倾倒过快,先使高处蜡烛火焰附近氧气浓度减少 。
3.今年我市初中化学实验考查的内容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下列有关连接仪器方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C (填序号); A.将单孔胶塞的约二分之一旋进试管口 B.乳胶管与玻璃导管连接前用水润湿管口 C.乳胶管一端塞进玻璃导管内 D.玻璃导管口一端旋进乳胶管一端
【专题概要】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1.确定原理:包括药品、反应条件,一般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选择装置:
3.气体检验与验满:主要检验是否收集满,即判断满不满;注意与其他气 体鉴别,判断是不是。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较
【专题分类训练】
知识点一 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
1.实验室选择制取气体的仪器装置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C )
(3)如图所示,向集满 CO2 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 水,旋紧胶塞,上、下持续振荡一定时间。
①请写出实验室鉴定 CO2 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②充分振荡后,试管内压强 < (填“>”“=”或“<”)试管外大气压
强;
③振荡试管前,旋紧胶塞的目的是: 防止石灰水冲出试管腐蚀皮肤 、
A.反应物的性质和状态
B.所制气体的性质
C.所制气体的颜色
D.反应发生的条件
2.下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中,不能做到“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的是( A )

化学讲课常见气体的制取PPT学习教案

化学讲课常见气体的制取PPT学习教案

择的装置是 E
化学方程式是
2H2O2M==n=O=2 2H2O+O2↑
D
2KClO3=M=n=O==2 2KCl+3O2↑

第15页/共28页
18、实验探究(2014年中考真题 6分)(部分) 初中常用的气体收集装置有三种,如下图中的A、B、 C所示。
(1)用A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叫做_向__下__排_空__气_法__; (2)某气体可用B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 质是___密__度_比__空_气__大_。 (3)A、B、C三种收集装置,均可用上图中的D装置 代替。例如: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可先在D装置中装
催化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请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 ===CaCO。3↓+H2O
(,4说)明如二图氧F化所碳示具,有向的烧性杯质中是倾本倒身二不氧燃化碳烧,也下不层支蜡持烛先燃熄烧灭,且上密层度蜡比烛空后气熄的灭
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CaCO3+2HCl === CaCl2+H2O+CO2 ↑
. (3)上述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结束后
,若要过滤分离出MnO2,除了仪器E、F外,还需补充的
玻璃仪器名称是 漏斗

第17页/共28页
【练习】1、实验室常用加热NH4Cl和Ca(OH)2固体 混和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并生成CaCl2和一种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已知氨气密度比空 气小,且易溶于水。
固液不加热型
O2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 2KMnO4===K2MnO4+MnO2+O2↑

【公开课课件】基本操作-气体的制取

【公开课课件】基本操作-气体的制取

C.灼热的铜再通过浓硫酸
D.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浓硫酸


多 媒
练 习2
实验室用甲酸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CO气体反应
为:HCOOH
H2SO4 △
H2O+CO↑,请设计一装置以制取CO
气体。
体 课 堂
分析浓: 硫(1酸)液体+液体△→气体
(2)甲酸易挥发,混合液易暴沸,应加沸石 甲酸(2、)气体难溶于水且密度与空气相差不多 沸石(3)所含杂质为:甲酸,水蒸气
媒 2、排气法
体 课 堂
(1)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大于空气的)
(2)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小于空气的)
多 一、常见气体的制取 (五)尾气吸收装置
媒 1、吸收试剂
2、防倒吸



Cl2的尾气吸收
HCl的尾气吸 收
多 媒 体
练习
1.在制取CO2中混有H2,除去的方法是( D)
A.碱石灰
B.干燥的五氧化二磷
多 一、常见气体的制取 (二)净化装置






洗气瓶(长进短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多 媒 体 课 堂
五、常☆见常气见干体燥的剂制及使取用原则
(三)干燥装置
液态干燥剂
固态干燥剂
装 →→

常见干燥 剂
可干燥 气体
不可干燥 气体
浓硫酸
H2,O2,Cl2SO2, CO,N2,CH4 H2S,NH3,HBr, HI
无水CaCl2
一、常见气体的制取
(一)发生装置
1、固体加热型----O2、CH4、NH3
注意事项: (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2)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3)药品应平铺于试管底部 (4)导管不宜伸入试管过长 (5)实验开始时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