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员工综合素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包括劳务派遣人员和临时工。

第三条本制度内容包括员工健康评估、健康档案管理、健康监测、职业病防治、员工体检、心理健康指导等各项内容。

第四条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规定,积极配合公司健康管理工作。

第二章健康评估第一条所有新员工入职前需进行健康评估,包括身体体检、血常规检查、生活方式调查等内容。

第二条健康评估结果作为员工健康档案的重要依据,用于制定员工的健康管理计划。

第三条每年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评估,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处理。

第四条健康评估内容应包括身体指标、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评估。

第五条健康评估结果保密,仅限于企业内部使用。

第三章健康档案管理第一条本企业建立员工健康档案,记录员工的健康评估结果、体检报告、职业病检查等信息。

第二条健康档案由公司专门负责人员管理,保证信息的安全和机密性。

第三条健康档案需与公司人事档案相对应,确保员工的健康信息得到充分的关注。

第四章健康监测第一条健康监测包括职业病监测和健康危害监测两个方面,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第二条职业病检测由企业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确保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三条健康危害监测主要针对员工暴露在有害环境下的情况,提前发现健康风险。

第五章职业病防治第一条本企业建立职业病防治制度,制定相关管理措施,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第二条职业病防治工作由企业专门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积极开展职业卫生培训。

第三条对于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应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保障员工的健康。

第六章员工体检第一条本企业每年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体检,内容包括身体指标、职业病筛查、心理健康等。

第二条体检结果用于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第七章心理健康指导第一条本企业建立心理健康指导制度,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员工解决心理问题。

人员健康管理制度范本(通用6篇)

人员健康管理制度范本(通用6篇)

人员健康管理制度范本(通用6篇)人员健康管理制度范本第1篇一、为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和由于食品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及食物中毒的发生,保证广大消费者和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食品卫生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凡在本单位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所有餐饮工作人员(包括厨师、服务员、洗碗工、采购员、库管员、管理员、餐厅领班等)均应遵守本制度。

三、所有餐饮从业人员在人事部门报到后,开始工作前(包括临时工)必须先到指定的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餐饮工作。

四、餐饮部负责人或卫生管理人员要及时对本单位从事餐饮工作人员进行登记造册,按照人事部门安排,组织从业人员每年定期到指定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五、凡对发现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指患有如流涎症状、肛门漏、膀胱造瘘等)人员,人事部门必须立即通知所有部门予以调离,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并按规定进行治疗。

六、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应随身佩带(携带)或交主管部门保管。

人员健康管理制度范本第2篇为履行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的法定职责,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企业职业健康管理部门根据企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类别、接触水平等情况,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规定,组织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从业人员有计划地到法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员工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

二、组织拟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包括转岗到该作业岗位的人员)、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员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新进厂员工必须经职业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

公司员工健康管理制度(3篇)

公司员工健康管理制度(3篇)

公司员工健康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而制定的一套管理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员工健康管理制度中的内容:1. 健康体检:要求员工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以及提供相应的体检福利政策。

2. 规范工作时间:要求员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过度工作导致身体亚健康状态。

3. 组织健康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员工健康知识培训、讲座、瑜伽课程等活动,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

4. 提供健康饮食:提供健康的饮食选择,如提供健康餐点、零食或饮料,鼓励员工健康饮食。

5. 体育活动:鼓励员工参与体育运动,如组织公司运动比赛、定期组织集体户外活动等。

6. 心理健康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支持服务,帮助员工调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减轻工作压力。

7. 疾病预防管理:加强对常见疾病的预防和管理,如提供免费疫苗接种服务,组织疾病筛查等。

8. 健康保险和福利政策:提供全面的健康保险和福利政策,包括意外伤害保险、医疗保险、健康补贴等。

9. 环境安全管理:确保公司办公环境的安全和卫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10. 领导倡导健康生活:公司领导层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营造健康的工作氛围。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员工健康管理制度内容,具体的制度可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公司员工健康管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员工的健康管理,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员工、实习生等。

第三条公司将通过制定健康管理目标、健康宣教、体检检查、心理健康辅导等方式,保障员工的健康权益。

第二章健康管理目标第四条公司的健康管理目标是:建立员工健康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通过预防、干预和管理员工健康问题,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减少员工健康问题的发生和对工作的影响。

第五条具体的健康管理目标包括:1. 增强员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对健康问题的判断和应对能力。

人员健康卫生管理制度

人员健康卫生管理制度

---人员健康卫生管理制度一、目的为确保公司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疾病传播,保障生产、销售及服务过程中的食品安全与卫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销售、研发、后勤等各个部门。

三、健康卫生要求1. 员工健康管理1.1 所有员工须在入职前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

1.2 健康证明有效期为一年,到期前须进行复检。

1.3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皮肤病等影响食品卫生的疾病者,不得从事与食品直接相关的岗位。

2. 卫生知识培训2.1 公司定期组织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2 培训内容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等。

3. 工作环境3.1 工作场所应保持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3.2 员工工作服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清洗和消毒。

3.3 严禁在工作场所吸烟、进食。

四、健康证管理1. 员工须持有有效健康证,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

2. 健康证遗失或损坏,应及时补办。

3. 健康证到期前,员工应主动进行体检并更新。

五、疾病预防和处理1. 员工如发现自身或同事有疑似传染病症状,应及时向主管报告,并采取隔离措施。

2. 公司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3. 对患病的员工,公司应提供必要的医疗帮助,并根据病情调整工作岗位。

六、监督检查1. 公司定期对员工的健康卫生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请注意,上述制度仅为示例,具体内容需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进行修订。

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员工的生产力、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员工,包括全职员工、临时工和外包员工等。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

第三条企业应当充分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保护员工的健康权益,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第四条员工应当自觉遵守本制度,配合企业健康管理工作,积极主动地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

第二章环境卫生管理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员工在工作场所的环境卫生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第六条企业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卫生清洁,保持空气清新、地面整洁、无垃圾堆积等。

第七条企业应当保障饮用水卫生标准,定期对饮用水进行检测,并及时消毒处理。

第八条企业应当严格管理噪音、振动、粉尘等有害因素,保证员工的健康安全。

第九条企业应当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卫生设施,包括洗手间、浴室等,并保证设施的日常维护和清洁。

第十条企业应当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的消毒和杀虫,确保员工免受传染病和虫害的侵害。

第三章心理健康管理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关注员工的工作生活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员工的心理问题,保障员工的心理健康。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建立健康的心理咨询体系,让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得到及时的心理支持。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培训等活动,引导员工正确处理情绪,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

第四章饮食营养管理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建立饮食营养管理制度,保证员工的饮食安全和营养均衡。

第十六条企业应当定期对用餐环境和食品进行检查,确保食品卫生和安全,杜绝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第十七条企业应当为员工提供多样化、合理搭配的膳食,鼓励员工自主选择健康饮食。

第十八条企业应当开展饮食健康教育,宣传健康饮食知识,引导员工注重膳食营养的平衡。

医院服务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医院服务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医院服务人员的身体健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体服务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护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

三、健康管理要求1. 健康体检(1)服务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健康体检,包括但不限于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胸部X光等检查项目。

(2)体检结果异常者,应及时就医,并按医嘱进行治疗。

2. 疾病预防(1)服务人员应积极预防传染病,如流感、结核病等,定期接种疫苗。

(2)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3. 疾病报告(1)服务人员发现自身或他人有传染病症状时,应及时向医院报告。

(2)医院应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4. 工作环境(1)医院应确保服务人员工作环境安全,如通风、照明、温度等。

(2)服务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品,防止职业暴露。

四、健康管理制度实施1. 健康管理办公室(1)成立医院健康管理工作办公室,负责全院服务人员健康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2)健康管理工作办公室应定期召开健康管理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健康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2. 健康教育(1)医院应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服务人员健康意识。

(2)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传染病预防、个人卫生、心理健康等。

3. 健康档案管理(1)建立服务人员健康档案,记录健康体检、疾病预防、疾病报告等信息。

(2)健康档案应保密,不得随意泄露。

五、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积极参与健康管理的服务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影响医院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的,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健康管理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5篇)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5篇)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一)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1.食品生产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2.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实习工、实习学生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杜绝先上岗后查体的事情发生,同时进行相关培训。

3.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督促“五病”人员调离岗位,并对从业人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4.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生产经营.5.当观察到以下症状时,应规定暂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或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腹泻,手外伤、烫伤、皮肤湿疹、长疖子、咽喉疼痛、耳、眼、鼻溢液、发热、呕吐。

6.食品从业人员应坚持做到“四勤”。

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

禁止长发、长胡须、长指甲、戴手饰、涂指甲油、不穿洁净工作衣帽上岗和上岗期间抽烟、吃零食以及做与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无关的事情。

7.对食品从业人员实行德、能、勤、纪综合考核,具优者给予表扬或奖励:对综合考核成绩欠佳者进行批评教育使其改正;对不改者劝其离岗或规定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8.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和健康管理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

(二) 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1.食品生产、经营、餐饮人员必须在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工作。

2.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培训以及食品加工操作技能培训。

3.餐饮服务食品人员的培训包括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食品从业人员,初次培训时间分别不少于20、50、15课时。

4.新参加工作人员包括实习工、实习生、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5.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离岗学习一周,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

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为确保公司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包括全职、兼职、临时工等。

三、管理制度内容1. 健康体检(1)新员工入职前需进行健康体检,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2)员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健康体检,体检结果由公司统一保管。

(3)员工如有特殊疾病,需提供相关病历和诊断证明,并按公司规定进行跟踪治疗。

2. 健康档案管理(1)公司建立员工健康档案,记录员工的体检结果、健康状况、疾病治疗等信息。

(2)员工健康档案应保密,仅限于公司内部查阅。

3. 健康教育(1)公司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提高员工健康意识。

(2)员工应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

4. 疾病预防与控制(1)公司设立防疫小组,负责公司内部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2)员工发现疑似传染病症状时,应及时报告给防疫小组,并采取隔离措施。

(3)公司定期对办公区域、宿舍等进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5. 健康保障(1)公司为员工购买医疗保险,保障员工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经济负担。

(2)员工因病请假,根据公司规定享受相应的病假待遇。

6. 岗位调整(1)员工如有不适合当前岗位的健康状况,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调整岗位时,公司应充分考虑员工的意愿和实际需求。

四、制度实施与监督1. 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2. 各部门应积极配合人力资源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3. 员工有权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举报,公司将对举报人保密。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如有未尽事宜,可由公司另行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规范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2. 依据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 职责
3.1行政部负责员工个人卫生、健康的管理,负责体检工作。

3.2各部门负责监督具体实施。

4.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人员健康管理工作
5.内容
5.1人员卫生管理
5.1.1公司员工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得随地吐痰,乱扔废弃
物,穿戴整洁、得体。

5.1.2各岗位着装影符合劳动保护和产品法防护的要求(冷库应配备
棉大衣,搬运岗位着装应能够保证安全等)
5.1.3公司员工不得在库区内吸烟、打闹、进餐及可能违反药品质量
安全的行为。

5.1.4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进入药品存储作业区域。

5.2人员健康状况管理
5.2.1对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人员实行人员健康状况管理,确保
工作人员符合规定的健康要求。

5.2.2凡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人员包括药品质量管理、验收、养
护、保管、和出库复核岗位的人员,应每年3月到当地医疗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5.2.3健康检查一般身体健康检查外,应重点检查是否患有精神病、
传染病(甲肝、乙肝等)、皮肤病等。

质量管理人员、验收、养护岗
位人员还应增加视力成都和辨色障碍等项目的检查。

5.2.4健康检查不合格人员,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

5.2.5对新员工或调整到直接接触药品岗位的人员必须经健康检查合格后上岗。


5.2.6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人员若发现本人身体健康状况已不符合岗位任职要求时,应及时申请调换工作岗位,及时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5.3人事部门负责每年定期组织直接接触药品岗位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建立企业和个人的健康档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