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饱和聚酯树脂羟值测定方法

不饱和聚酯树脂羟值测定方法
不饱和聚酯树脂羟值测定方法

不饱和聚酯树脂羟值测定方法

1 术语

羟值:中和通过乙酰化反应与1g不饱和聚酯树脂化合的乙酸,所消耗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2 方法原理

本方法是以对甲苯横酸作催化剂,在乙酸乙酯中,利用乙酸酐与羟基乙酰化反应进行的。过量的乙酸酐用吡啶/水混合液水解,生成的

乙酸用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溶液滴定。滴定中,存在于树脂中的游离酸也被碱中和,所以羟值是在单独测定酸值后,最后计算求得。

不饱和聚酯树脂酸值的测定按GB 2895-82《不饱和聚酯树脂酸值的测定》进行。

3 试剂

3.1 乙酸化溶液:将1.4g纯净、干燥的对甲苯磺酸溶于111ml无水乙酸乙酯中,当完全溶解时,在搅拌下缓慢地加入12ml新蒸熘的乙酸酐,保存在干燥器中。

注:推荐乙酸酐用五氧化二磷干燥处理后,过滤、蒸馏备用。

3.2 吡啶/水混合液:3/2(体积比)

3.3 混合指示剂:将3体积01%

 甲酚红乙醇溶液混合。

 百里酚蓝乙醇溶液与1体积01%

3.4 正丁醇/甲苯混合液:2/1(体积比)。

3.5 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溶液:0.5~0.6N[1)]。按GB 601-77《标准溶液制备方法》进行。

以上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4 仪器和设备

4.1 碘瓶:250ml。

4.2 滴定管:50ml。

4.3 移液管:10ml。

4.4 磁力搅拌器。

4.5 恒温水浴:控制在50±1℃。

4.6 分析天平:感量0.001g.

4.7 电位滴定仪。

采用说明:

(1)ISO 2554-1974中,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溶液为0.5N。

5 试验步骤

 如果羟值的5.1 称取3~5g[(1)]约含5mg当量羟基的试样〔试样质量(g)=280/羟值〕,准确到0001g(

近似值不知道应按本方法做初步

试验)。放入250ml碘瓶中。准确加入10ml乙酰化溶液,并放入磁力搅拌棒,立即塞上瓶塞,用乙酸乙酯湿润瓶口。开动磁力搅拌器搅拌,使

试样溶解(不易溶解的试样,可稍加温热或再加入5~10ml 酰化溶液,使之溶解)。

5.2 将碘瓶置于50±1℃的水浴中,浸入深度约10mm,保持45min。也可以在保持结果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减少时间。

5.3 取出碘瓶,冷却至室温,加入2ml蒸馏水,在搅拌下充分混合,再加10ml吡啶/水混合液,搅拌5min。

5.4 用30~60ml正丁醇/甲苯混合液[2)],冲洗瓶塞和瓶内壁。加入5滴混合指示剂,在不断搅拌下,用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溶液滴定。

当溶液由黄色变得清澈时,再加入2~3滴混合指示剂,继续滴定,直到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即为终点。记下消耗的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溶

液的毫升数V1[3)]。

如果溶液的颜色很深或溶液不清时,可用电位滴定代替指示剂确定终点。用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

5.5 在相同条下做空白试验。记下消耗的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溶液的毫升数V2。

6 试验结果

6.1 每次试验的羟值HV按下式计算:

Hv = {(V1-V2)×N×56.1}/G + Av

式中: Hv——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羟值,mgKOH/g;

V1——滴定试样时所消耗的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滴定空白试样时所消耗的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溶液的体积,ml;

N——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G——试样质量,g;

Av——试样的酸值,mgKOH/g;

(V2-V1)——可以是正值或负值。

6.2 测定结果至少以两个平行试样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两上平行试样结果差不得超过2个羟值单位并修约成整数。

7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试验名称、牌号、批号;

b. 试样来源、送样日期;

c. 测定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及对结果可能有影响的所有事项;

d. 测试结果。

e. 测试人员、测试日期。

(完整版)环氧树脂主要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

三、环氧树脂主要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 1、环氧树脂环氧值、环氧当量的测定 可用光谱分析法或化学分析法进行分析,光谱分析比化学分析容易操作,但是需要用标准试祥做成定量线。 ①光谱分析法 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或核磁共振光谱等分析方法是很普及的,可用于环氧树脂的定性分析或环氧基的定量分析。红外光谱吸收法:首先用一系列已知环氧当量的环氧树脂的红外光谱做出A910cm-1/A1610 cm-1 (其中910cm-1是环氧基的吸收峰,1610 cm-1是苯环的吸收峰)基线,然后做出A910cm-1/A1610 cm-1与环氧当量标准曲线。这样在测定某一环氧树脂试样的环氧当量时,只需知道该环氧树脂A910/M1610的比值,即可确定其环氧当量。 ②化学分析法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是在适当的溶剂中,使用过量的盐酸与环氧基作用,定量生成氯醇,将过且的盐酸用碱滴定法定量,。常用的溶剂有丙酮、无水醚、吡啶等。有时不用盐酸,而用溴化化氢酸、碘化钾与盐酸、过氯酸与季铵溴化物等为卤化剂,进行直接滴定。 方法多种多样,现今国际上通用的分析法是高氯酸法,适用于各种环氧树脂,但操作过程繁琐。另外还有盐酸/丙酮法、盐酸吡啶法以及盐酸二氧六环法。我国沿用的测定方法以盐酸一丙酮法和盐酸一吡啶法,其中盐酸一丙酮法较适用于分子量在1500以下的环氧树脂,而

盐酸一吡啶法较适用于分子量在1500以上的环氧树脂。相对来说,盐酸一丙酮法应用较多。 溴化季按盐直接滴定法 a)原理 原理是通过高氯酸(HClO4)与溴化四乙基铵(NEt4Br)反应生成的溴化氢与1,2-环氧基的定量反应。该程序包括用高氯酸-冰醋酸标准溶液滴定溶解在含溴化四乙基铵的环氧树脂的二氯甲烷溶液,以结晶紫为指标剂,当环氧基被消耗完,过量的溴化氢会引起过量的结晶紫指标剂变色。 b)溶液配制 结晶紫指标剂:取结晶紫0.5g,溶解于100ml冰醋酸中即得, 0.1 mol /L高氯酸-冰醋酸标准溶液 配制取无水冰醋酸550ml,加入高氯酸HClO4(W/W在70%左右,比重1.75)8.2ml摇匀,在烧杯中缓缓滴加24ml醋酐,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放冷至室温后,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加无水冰醋酸稀释至刻度线,摇均匀后,放置24小时使醋酐与溶液中的水充分反应完全。即得0.1N浓度的HClO4-HAc标准溶液。 标定准确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约0.4g(准确至0.0001 g)置于锥形瓶中,加无水冰醋酸20ml,使溶解,加0.5%结晶紫冰醋酸溶液1—2滴,用高氯酸冰醋酸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即不加邻苯二甲酸氢钾)校正。计算如下:

【实力干货】羟值滴定分析原理方法及流程

【实力干货】羟值滴定分析原理方法及流程 1.原理 聚醚羟基在催化剂咪唑作用下与苯酐进行定量反应, 过量的苯酐待反应完成后水解成酸, 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之。 2.仪器和试剂 恒温水浴,98士2℃; 分析天平; 25ml 移液管; 50 mI 滴定管; 实验室现有吡啶, 苯酐,咪唑,1% 酚酞指示剂; 1mol / L 的NaOH 标准溶液。海安石化PEG400 和PEG600。 3.测试步骤 在分析天平上称取一定量样品于250mI清洁、干燥酰化瓶中。用移液管加入25mI酰化剂, 样品溶解后, 密封, 放人恒温水浴中。反应30m in、60min, 中间摇动几次, 到时取离水浴, 冷却至室温后, 加人10 ml水, 充分摇晃。以酚酞为指示剂, 用1mol / 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桃红色为终点, 同时作空白试验。

4.结果分析 样品名称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咪唑/吡啶)理论羟值实测羟值羟值检出率 PEG400 30min 2.5‰~280 123.7 44% 60min 116.4 42% 说明本实验方法30min已经足够,延长时间没有必要。在此实验条件下,羟值的检出率只有43%,不适合。相关文献佟琦宇的《聚醚多元醇羟值测定方法的改进》并不适合于实际操作。 样品名称反应时间 催化剂用量 (咪唑/吡啶) 理论羟值实测羟值 羟值检出率 PEG400 30min 2.5‰~280 123.7 / 44% PEG400 30min 16.4‰~280 130.1 133.6 47% PEG600 30min 16.4‰~187 140.1 139.2 75% 催化剂的增加催羟值的测定有一定的作用。 国标中的测试方法:聚醚多元醇-羟值的测定-邻苯二甲酸酐酯化法在115℃回流条件下,羟基与溶解在吡啶中的邻苯二甲酸酐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酯,过量的邻苯二甲酸酐经水解转变为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终点。 (此溶液按作空白滴定时,25mL该溶液应消耗[c(NaOH)=1.000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45~50mL。) 分析步骤:称取样品(称准至0.0002g)于250ml清洁、干燥的磨口酯化瓶中,用移液管移取25ml酰化剂加入其中,摇动。装上回流装置,在115℃±2℃下回流1小时,回流过程中摇动酯化瓶1~2次,油浴的液面需浸过锥形瓶一半。回流结束后将锥形瓶移出油浴冷却至室温,用10mL吡啶逐滴均匀冲洗冷凝管,取下锥形瓶,加入约0.5mL酚酞指示液, 用c(NaOH)=1.000mol/L氢氧化钠标

GB 2794-81胶粘剂黏度测定方法(旋转黏度计法)

GB 2794-81胶粘剂黏度测定方法(旋转黏度计法) 1 引言 有许多理由都需要进行胶粘剂和粘接试验,其中一些是: (1)性能比较(拉伸、剪切、剥离、弯曲、冲击和劈裂强度;耐久性、疲劳、耐环境性和传导性等)。 (2)对每批胶粘剂进行质量检查,确定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3)检验表面及其处理的有效性。 (4)确定对预测性能有用的参数(固化条件、干燥条件、胶层厚度等)。 试验对于材料科学和工程的各个方面都十分重要,尢其是对胶粘剂显得更为重要。试验不仅能测定胶粘剂的本身强度,而且还能评价粘接技术、表面清洁、表面处理的有效性、表面腐蚀、胶粘剂涂布、胶层厚度和固化条件等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本章首先一般性地讨论粘接接头试验的各种类型,只是包括一些比较重要的试验,继而列出某些学科领域中有关的ASTM 方法和实践,以及SAE 航天局推荐的方法(ARP/s)。 2 拉伸 单纯拉伸试验是负荷作用垂直于胶层平面并通过粘接面中心的试验。ASTM D897 粘接接头拉伸强度测试方法是保留在ASTM 中有关胶粘剂最古老的方法之一。对于试验所用试件和夹具的制作必须给予重视,由于设计不妥,试验时会产生边缘应力,有很大的应力集中,所得到的应力数据进行类推求算不同粘接面积或不同构形接头的强度很可能是不真实的。因此,D897 已被D2095 (条型和圆棒试件拉伸强度测试方法)所代替。这种试件按照ASTM D2094 (粘接试验中条型和圆棒试件的制备)标准制作,很容易调整同心度。如果正确地制作试件和进行试验,便能较精确地测定拉伸粘接强度。拉伸试验是评价胶粘剂最普通的试验,尽管是有经验人员设计的接头,也不能保证加荷时完全是拉伸形式。大多数结构材料都比胶粘剂的拉伸强度高。拉伸试验的优点之一是能得到最基本的数据,如拉伸应变、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维谦斯及其同事对拉伸试验的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发现除非是当胶粘剂与被粘物的模量相匹配时,应力在整个试件里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种模量的差异造成了剪切应力沿界面传递。 3 剪切 单纯剪切应力是平行于粘接面所产生的应力。单搭接剪切试件不能代表剪切,但却很实用,制作比较简单,测得的数据有实用价值、重复性好。 剪切试验是很普通的试验(对比下列的几种试验),因其试件制备容易,且几何形状和操作条件对很多结构胶粘剂都适用。与拉伸试验一样,剪切试验的应力分布也是不均匀的,破坏应力是按常规方法将负荷除以粘接面积而得,胶层里承受的最大应力要比平均应力高得很多,胶层受到的应力与纯剪切不同。粘接的“剪切”接头的破坏形式与胶层厚度和被粘物的刚度有关,有时以剪切破坏为主,有时以拉伸破坏为主。 目前所用的剪切试验方法,除了ASTM D1002 之外,还有ASTM D3163 ,它与ASTM D1002 相比,构形几乎相同,只是厚度不同。该方法解决了胶粘剂易从边缘挤出来的问题。ASTM D3165 (层压复合的胶粘剂们拉伸剪切强度测试方法)说明了如何制备试件来测定夹层结构的拉伸剪切强度。双搭接剪切试的标准为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机理 引言 不饱和聚酯树脂(UPR)的固化似乎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已研究得十分透彻的问题,但是因为影响固化反应的因素相当复杂,而在UPR的各种应用领域中,制品所出现的质量瑕疵在很大程度上几乎都与“固化”有关。所以,我们有对UPR的固化进行较深入探讨的必要。(探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首先应该了解与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有关的一些概念和定义)。 2.与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有关的概念和定义 固化的定义 液态UPR在光、热或引发剂的作用下可以通过线型聚酯链中的不饱和双键与交联单体的双键的结合,形成三向交联的不溶不熔的体型结构。这个过程称为UPR的固化。 固化剂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是游离基引发的共聚合反应,如何能使反应启动是问题的关键。单体一旦被引发,产生游离基,分子链即可以迅速增长而形成三向交联的大分子。 饱和聚酯树脂固化的启动是首先使不饱和C—C双键断裂,由于化学键发生断裂所需的能量不同,对于C—C键,其键能E=350kJ/mol,需350-550℃的温度才能将其激发裂解。显然,在这样高的温度下使树脂固化是不实用的。因此人们找到了能在较低的温度下即可分解产生自由基的物质,这就是有机过氧化物。一些有机过氧化物的O—O键可在较低的温度下分解产生自由基。其中一些能在50-150℃分解的过氧化物对树脂的固化很有利用价值。我们可以利用有机过氧化物的这一特性,选择其中的一些作为树脂的引发剂,或称固化剂。

固化剂的定义:不饱和聚酯树脂用的固化剂,是在促进剂或其它外界条件作用下而引发树脂交联的一种过氧化物,又称为引发剂或催化剂。 这里所说的“催化剂”与传统意义上的“催化剂”是不同的。在传统的观念上,“催化剂”这个术语是为反应物提供帮助的,它们在促进反应的同时,本身并没有消耗。而在UPR固化反应中,过氧化物必须在它“催化”反应以前,改变它本身的结构,因此对于用于UPR固化的过氧化物来说,一个较合适的名字应该叫做“起始剂”或“引发剂”。 说到过氧化物我们要有必要了解的两个概念是活性氧含量和临界温度。其中“活性氧”或“活性氧含量”是一个与固化剂有密切关系并常常被误会的概念。 活性氧含量:活性氧含量简单来说就是过氧化物中氧和过氧化物分子总量的百分比。 从这个概念本身来说,一个具有较低的分子量的过氧化物的活性氧含量可能相对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活性氧含量高的过氧化物比活性氧含量低的过氧化物具有更多或更快的活性。(因为我们很多应用厂家是用活性氧含量作为考核固化剂的一个指标)事实上,活性氧含量仅仅是作为一个恒量任何一个特定的过氧化物的浓度和纯度的一个尺度。人们发现许多具有较高的活性氧含量的过氧化物并不适合用于固化树脂,因为它们在标准的固化温度下会很快地分解或“耗尽”,也就是它分解游离基的速度过快。由于游离基总是有一种彼此间相互结合的强烈倾向,当游离基产生的速度比它们被不饱和双键利用的速度快时,它们会重新组合或者终止聚合链,从而产生低分子量的聚合物而导致不完全固化的结果。(典型的例子就是过氧化氢)。

实验分析中液体处理技术

实验分析中液体处理技术 ——来自梅特勒-托利多实验室滴定分析的解决方案 实验室滴定分析中,分析天平是精确取样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而USP(美国药典)对称量误 差要求最高,<0.1%,梅特勒-托利多XS/XP/XPE系列分析天平轻而易举也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在食品行业中,乳酸的含量测定中,就要定量准确地加入一定量的NaOH,通过乳酸与NaOH反应之后,然后再用硫酸标准滴定液进行剩余的NaOH的量,计算出乳酸的含量,这是非常典型的返滴定实验。这个实验精确称取乳酸的重量很重要,但是精确移液一定量的NaOH也十分关键,是关乎实验精度的重要步骤。为了精确移液,以前实验室最常用的解决方案是使用1~25mL甚至使用50mL的单标移液管,有时为了达到RSD<0.3%,小于10mL的单标移液管和15mL以下的滴定管,难以使用,只能使用20mL以上的单标移液管,和50mL的滴定管,取更多的样品,以便消耗更多的滴定液,达到很好的重现性。单标移液管的良好操作对化验员来说是很大的挑战,而且对粘度大、乳化液之类的样品并不适合。而且对于滴定杯是塑料的情况,单标移液管停靠滴定杯内壁15s的操作并不适合,因为塑料的滴定杯是疏水材料,单标移液管会因为在移液时溶液断流,使得最后比较多的溶液流不出来,导致结果偏差大。而且,每个单标移液管都需要进行检定,工作量很大。 图1:单标移液管图2:ENC-25mL连续分液器 随时科技的进步,更多高精度、方便使用的移液产品越来越多地在实验室使用,避免人为的误差,也使得化验的工作更容易、更轻松。梅特勒-托利多为实验室提供了多种精确移液或滴定的工具: 比如高达20000步的dosing Unit驱动器+DV10xx滴定管,可以配合G20、T50、T70、T90滴定使用; ET系统的滴定仪也可以用作实验室精确移液使用,滴定管的最大体积可达50mL, 瑞宁RAININ的多种规格移液器、分液器为滴定分析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NCO值(异氰酸酯基)的分析是涂料、油漆、树脂、胶粘剂等化工行业经常测定的一个重要指标, 测试原理: 利用异氰酸酯基与过量的二正丁胺反应生产脲,再用盐酸滴定过量的二正丁胺来定量计算异氰酸 酯基的含量,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异氰酸酯基与二正丁胺反应:

聚醚多元醇的羟值及羟值计算

聚醚多元醇的羟值及羟值计算 2007-03-03 15:39:07来源: 作者: 【大中小】浏览:401次评论:0条 羟值是聚醚多元醇(以下简称聚醚)的重要特性指标。它涉及聚醚中官能团的含量和聚醚的分子量,为聚醚生产、应用、开发部门所关注。在聚醚合成工业,还用羟值控制生产,所以如投料量,误差分析,产量估算等都离不开羟值。但是由于羟值的单位不够直观,防碍了人们,特别是初学者,深入的认识和理解羟值的含义,以致在有关计算中,往往抛开羟值本身的含义,重复地使用羟值与分子量的关系式,使本来简单的计算复杂化。这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还容易出现计算错误,贻误工作。因此,深入了解有关羟值的概念,灵活运用它进行各类计算是必要的。 1 羟值的含义和单位 从羟值的名称上理解,羟值就是羟基的含量(或浓度)。指的是单位重量的样品中所含羟基的量。所用单位是mgKOH/g,其中的mgKOH是度量羟基的单位。这种单位不如克,升等单位直观,其中的mgKOH似乎与羟基毫无关系。那么1mgKOH 的羟基是多少?与摩尔什么关系?用单位重量的某一化学物质(如mgKOH)做为单位,通常用于表示某一化学基团或某一类化学物质(如酸性物质)的量。因为化学基团与一般的物质不同,不能够独立存在,因此有时在习惯上,或者是根据实际需要把某一基团按化学计量关系折算成含有这种基团的某一化学物质来表示。在聚醚合成及相关的部门,是把羟基折算成KOH表示。按OH与KOH的计量关系-1摩尔KOH中含有1摩尔OH,则1摩尔OH折算成一摩尔KOH,就等于是56.1克或者是56100mgKOH。反过来1mgKOH与1/56100摩尔的羟基相当。因此用mgKOH做为度量羟基的单位时,1mgKOH的羟基就是1/56100摩尔的羟基。可见,mgKOH是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 [1]主要原料 (一)二元醇 乙二醇是结构最简单的二元醇,由于其结构上的对称性,使生成的聚酯树脂具有明显的结晶性,这便限制了它同苯乙烯的相容性,因此一般不单独使用,而同其它二元醇结合起来使用,如将60%的乙二醇和40%的丙二醇混合使用,可提高聚酯树脂与苯乙烯的相容性;如果单独使用,则应将生成树脂的端基乙酰化或丙酰化,以改善其相容性。 1,2丙二醇由于结构上的非对称性,可得到非结晶的聚酯树脂,可完全同苯乙烯相溶,并且它的价格相对讲也较低,因此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二元醇。 其它可用的二元醇有: 一缩二乙二醇——可改进聚酯树脂的柔韧性; 一缩二丙二醇——可改进树脂柔韧性和耐蚀性; 新戊二醇——可改进树脂的耐蚀性,特别是耐碱性和水解稳定性。 以上几种二元醇,或由于树脂柔韧性太大而失去强度,或应改善树脂与苯乙烯相溶性,它们一般不单独使用,应和其它二元醇混合使用。具有高度耐用化学腐蚀的聚酯树脂,常常用双酚A或氢化双酚A作原料,为生成一种适合与二元酸反应的二元醇,双酚A应预先同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反应,生成两端具有醇羟基的二元醇,如D-33二元醇。 用氯化或溴化的二元醇,不仅表现出阻燃性,也改善了耐蚀性。 加入少量的多元醇,如丙三醇和季戊四醇,可较大程度地改善树脂的耐热性。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耐化学腐蚀性取决于树酯的化学结构。在聚酯树脂中酯键是最薄弱的环节,易受酸和碱的作用而发生水解。酯键周围空间的不同的化学结构对于酯键有着不同的空间位阻保护作用,而使制品表现出不同的耐蚀性。酯键的空间位阻保护作用: PO-BPA>NPG>PG>EG

(二)不饱和二元酸 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双键,一般由不饱和二元酸原料提供。树脂中的不饱和酸愈多,双键比例愈大,则树脂固化时交联度愈高,由此使树脂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树脂的固化物有较高的耐热性,在破坏时有较低的延伸率。 为改进树脂的反应性和固化物性能,一般把不饱和二元酸和饱和二元酸混合使用。 1,顺丁烯二酸酐(马来酸酐)和顺丁烯二酸(马来酸)是最常用的不饱和酸。由于顺丁烯二酸酐具有较低的熔点,并反应时可少缩合出一分子水,故用得更多。 2,反丁烯二酸(富马酸)是顺酸的反式异构体,虽然顺酸在高于180°C缩聚时,几乎完全可以异构化而变成反式结构,但用反丁烯二酸制备的树脂有较高的软化点和较大的结晶倾向性。 3,其他的不饱和酸,如氯化马来酸、衣康酸和柠康酸也可以用,但价格较贵,使用不普遍。此外,用衣康酸制造的树脂,也会出现树脂与苯乙烯混溶稳定性的问题,尽管氯化马来酸含26%的氯,但要作为阻燃树脂使用,含氯量仍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入其它阻燃成分。 (三)饱和二无酸 加入饱和二元酸的主要作用是有效地调节聚酯分子链中双键的间距,此外还可以改善与苯乙烯的相容性。 1,为减少或避免树脂的结晶问题,可将邻苯二甲酸酐作为饱和二元酸来制备不饱和聚酯树脂,所得的树脂与苯乙烯的相溶性好,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良好的综合性能。此外,邻苯二甲酸酐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因此是应用最广的饱和二元酸。 2,间苯二甲酸与邻苯二甲酸酐相比,改进了邻苯型聚酯中由于两个酯基相靠太近而引起的相互排斥作用所带来的酯基稳定性问题,从而提高了树脂的耐蚀性和耐热性,此外还提高了树脂的韧性。间苯二甲酸可用于合成中等耐蚀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对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酸相似,用对苯二甲酸制得的聚酯树脂有较好的耐蚀性和韧性,但这种酸活性不大,合成时不易反应,应用不多。 3,含氯和含溴的饱和二元酸,可以用来制造阻燃树脂。a, 氯菌酸酐(HET

羟值

环氧树脂中羟值(Hydroxyl value) 是指100g树脂中的羟基基团的物质的量。而通常工业上用的羟值是指羟值(Hydroxyl value) 1g样品中的羟基所相当的氢氧化钾(KOH)的毫克数,以mgKOH/g表示。 环氧树脂羟值是表示100g环氧树脂中所含的氢氧基的摩尔数。而羟基值表示含有1mol羟基的环氧树脂质量克数。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羟基值=100/羟基。羟值的测试都是酸酐反应做基础的,以被消耗的酸酐量测试出羟基含量。对于环氧树脂而言,由于环氧基的干扰,使羟基的测试复杂化,采用通常的乙酰化法是达不到目的的。目前采用的一种是直接测试环氧树脂的羟基含量;另一种是使环氧基开环形成羟基,并进一步测出羟基含量总和。对高分子量环氧树脂如果知道其羟值大小,就可以计算出它的分子量大小,羟值高,分子量小;反之则大。 在聚氨脂胶黏剂中多以聚酯型聚氨酯居多。在聚酯多元醇的合成过程中,利用羟值与酸值的测试来监控合成反应程度,而且又是检验树脂分子量是否符合产品出厂要求的有效方法。另外,在聚氨酯胶黏剂生产时,羟值与酸值大小,又是异氰酸酯加入改性的重要依据。羟值是聚合物羟基含量的量度,它可以直接反映出聚合物的分子量的大小。同一原料生产的聚酯多元醇,其羟值不同,用途也不一。羟值是衡量它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聚酯多元醇,不饱和聚酯树脂与聚醚多元醇,羟值的定义是每克试样中羟基含量相当的氢氧化钾毫克数(mgKOH/g)即为羟值。 测定方法:

1.磁制冷(达到<10^-3k) 2.节流过程和绝热膨胀过程(<1k) 3.绝热去磁(<10^-6k) 4.稀释制冷(=2mk) 5.激光制冷(=170nk) 主要有邻苯二甲酸干-吡啶酰化法。邻苯二甲酸干-吡啶回流法。邻苯二甲酸干-咪唑-吡啶催化法 酸酐-吡啶电位滴定法: 测定原理是用过量酸酐与产品中的羟基反应生成酯和酸,多余的酸酐水解成酸,再用碱进行中和滴定。

聚醚多元醇羟值测定方法

1方法提要 在恒温加热回流条件下,羟基与溶解在吡啶中的邻苯二甲酸酐进行酯化反应,过剩的邻苯二甲酸酐以氢氧化钠标准液滴定。羟值是指每克试样中的-OH 相当于氢氧化钾毫克数。 2仪器 a)三角烧瓶:磨口、带空气冷凝器、300mL b)碱式滴定管:50mL ; c)胖肚移液管:25mL 、50mL ; d)恒温油浴:115℃±2℃。 3试剂 a)邻苯二甲酸酐的吡啶试剂(酰化剂):将80g 邻苯二甲酸酐和12克咪唑溶于500mL 吡啶试剂中,在室温下搅拌24小时使用。试剂要保存在褐色试剂瓶中,如发现溶液颜色加深则应重新配制; b)酚酞指示剂(1%吡啶溶液):将1.0g 酚酞溶解于100mL 吡啶中摇匀; c)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 (NaOH )=0.5mol/L 。 d ) 0.5mol/l 氢氧化钠溶液 4测定步骤 a)把规定量的试样准确称量至0.0001g 后,置于三角烧瓶内,再准确移入25mL 邻苯二甲酸酐吡啶试剂,摇匀使样品溶解,插上空气冷凝器,放入115±2℃油浴中回流,不断平稳振动,加热回流1h 。 b)从油浴中取出,放置室温后,以水洗净空气冷凝器内部,拆下. c)加入10滴酚酞指示剂,再用0.5mol/L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粉红色出现并在15s 不褪色为终点。 d)在相同条件下作空白试验。 注1:聚醚试样量按下式规定进行称量: a)试样称取量(g )=561/羟值估计值。如MN-3050聚醚的羟值,约为56mgKOH/g ,称样量为6g -7g 。 5计算 羟值H 按式(1)计算 H =m C V 1.56)(V 21??-…………………………………………………………(1) 式中:H-羟值,mgKOH/g ; V 1-空白滴定时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用量,mL ; V 2-试样滴定时氢氧化钠的标准滴定溶液用量,mL ; C-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 m-试样的质量,g ; 56.1-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g/mol 。 6允许差 以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当羟值<120 mgKOH/g 时,两次测定结果的绝对误差应≤1.0mgKOH/g ;当羟值≥120KOH/g 时,两次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应≤1.0%。

针对粘弹性体物料的粘度测量方法

针对粘弹性体物料的粘度测量方法 很多客户,尤其是纺织化纤、合成树脂等行业,在测量聚合物时,常常会发现用普通实验室粘度计测量时会发生物料爬杆的现象,得不到很好的测量结果。 发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物料具有粘弹性,由于韦森堡效应所引起的,与法向应力有关,由于高分子流体在流动中形成各向异性结构而产生的。当轴在液体中旋转时,离轴越近的地方剪切速率就越大,故法向应力越大,相应的,高分子链的弹性恢复力就越大,于是使得熔体沿轴向上挤,就出现了爬杆现象。 什么是粘弹性流体?有粘性液体和弹性固体的特性 粘性液体:受力,流动,产生永久性形变 弹性固体:受力,变形,去除外力,形变恢复 粘弹性流体:受力时产生形变,去除外力,形变部分回复,受力时间越长,形变回复部分越少。 用普通粘度计来测量时由于爬杆现象,得到的数据经常是大于真实的粘度值,同时这类物料实际又是假塑性剪切变稀的,因此对这类物料的特性经常使测试者很困惑。

针对这类物料,不能采用同轴圆柱体转子,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R/S-CPS锥板流变仪,根据物料的粘度范围选用CP25-1或CP50-1转子,可以先做一下剪切率扫描,得到基本的流变曲线,然后根据情况确定最后的测量条件,一般建议采用低剪切率进行测量,如下图所示,是一个聚合物在不同聚合条件下的流变曲线,从曲线可以发现,该物料是假塑性流体,同时经过实验也发现具有触变性,最后确定在较低剪切率(该样品采用8 S-1)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可以获得稳定可靠的粘度值,给生产工艺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 对于粘弹性体或凝胶类样品(高分子聚合度高,浓度高)来说,采用锥板流变仪不断线性增加和降低样品受到的应力和剪切率方法,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限制内部结构的弹性回复对数据造成不一致的麻烦,因此使用R/S流变仪是更适合该样品的测试,具体测量的条件:可以采用剪切率扫描进行流变曲线测试,或者选用一个比较低的剪切率(0-20 /S)进行一段时间的测量,再取平均值。

不饱和聚酯树脂羟值测定方法

不饱和聚酯树脂羟值测定方法 1 术语 羟值:中和通过乙酰化反应与1g不饱和聚酯树脂化合的乙酸,所消耗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2 方法原理 本方法是以对甲苯横酸作催化剂,在乙酸乙酯中,利用乙酸酐与羟基乙酰化反应进行的。过量的乙酸酐用吡啶/水混合液水解,生成的 乙酸用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溶液滴定。滴定中,存在于树脂中的游离酸也被碱中和,所以羟值是在单独测定酸值后,最后计算求得。 不饱和聚酯树脂酸值的测定按GB 2895-82《不饱和聚酯树脂酸值的测定》进行。 3 试剂 3.1 乙酸化溶液:将1.4g纯净、干燥的对甲苯磺酸溶于111ml无水乙酸乙酯中,当完全溶解时,在搅拌下缓慢地加入12ml新蒸熘的乙酸酐,保存在干燥器中。 注:推荐乙酸酐用五氧化二磷干燥处理后,过滤、蒸馏备用。 3.2 吡啶/水混合液:3/2(体积比) 3.3 混合指示剂:将3体积01%  甲酚红乙醇溶液混合。  百里酚蓝乙醇溶液与1体积01% 3.4 正丁醇/甲苯混合液:2/1(体积比)。 3.5 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溶液:0.5~0.6N[1)]。按GB 601-77《标准溶液制备方法》进行。 以上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4 仪器和设备 4.1 碘瓶:250ml。 4.2 滴定管:50ml。 4.3 移液管:10ml。 4.4 磁力搅拌器。 4.5 恒温水浴:控制在50±1℃。 4.6 分析天平:感量0.001g. 4.7 电位滴定仪。

采用说明: (1)ISO 2554-1974中,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溶液为0.5N。 5 试验步骤  如果羟值的5.1 称取3~5g[(1)]约含5mg当量羟基的试样〔试样质量(g)=280/羟值〕,准确到0001g( 近似值不知道应按本方法做初步 试验)。放入250ml碘瓶中。准确加入10ml乙酰化溶液,并放入磁力搅拌棒,立即塞上瓶塞,用乙酸乙酯湿润瓶口。开动磁力搅拌器搅拌,使 试样溶解(不易溶解的试样,可稍加温热或再加入5~10ml 酰化溶液,使之溶解)。 5.2 将碘瓶置于50±1℃的水浴中,浸入深度约10mm,保持45min。也可以在保持结果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减少时间。 5.3 取出碘瓶,冷却至室温,加入2ml蒸馏水,在搅拌下充分混合,再加10ml吡啶/水混合液,搅拌5min。 5.4 用30~60ml正丁醇/甲苯混合液[2)],冲洗瓶塞和瓶内壁。加入5滴混合指示剂,在不断搅拌下,用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溶液滴定。 当溶液由黄色变得清澈时,再加入2~3滴混合指示剂,继续滴定,直到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即为终点。记下消耗的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溶 液的毫升数V1[3)]。 如果溶液的颜色很深或溶液不清时,可用电位滴定代替指示剂确定终点。用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 5.5 在相同条下做空白试验。记下消耗的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溶液的毫升数V2。 6 试验结果 6.1 每次试验的羟值HV按下式计算: Hv = {(V1-V2)×N×56.1}/G + Av 式中: Hv——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羟值,mgKOH/g; V1——滴定试样时所消耗的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滴定空白试样时所消耗的氢氧化钾-甲醇标准溶液的体积,ml; N——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G——试样质量,g; Av——试样的酸值,mgKOH/g; (V2-V1)——可以是正值或负值。 6.2 测定结果至少以两个平行试样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两上平行试样结果差不得超过2个羟值单位并修约成整数。 7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试验名称、牌号、批号; b. 试样来源、送样日期; c. 测定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及对结果可能有影响的所有事项; d. 测试结果。 e. 测试人员、测试日期。

ACR树脂)的检测方法

加工助剂(ACR树脂)的检测方法及质量对型材生产的影响 相关专题:塑料助剂 时间:2011-10-26 10:13 来源:阿里巴巴塑料价格库 1 ACR生产技术简介 1.1 ACR的结构 ACR树脂是丙烯酸酯类(acrylicester)高分子聚合物,分子结构多数为非交联的线性无规共聚物,也有认为具有“核-壳”结构的产品。与PVC分子相比,其分子量较高,一般在100—800万左右(重均分子量)。聚合工艺通常采用多段自由基乳液聚合。 1.2 工艺流程 1.3 配方简介 ACR的原料配比见表1。 1.4 工艺对指标的影响 ACR的生产中工艺参数对相应的指标有影响(见表2)。 2 ACR产品的指标检测 2.1 常规项目 2.1.1 挥发份 (1)烘箱法

采用标准为GB/T2914[聚氯乙烯树脂挥发物(包括水)测定方法],控制条件为1050C,2h。 挥发份含量,%=【(Wo—W1)/Wo】×100% 其中:W。一烘干前样品重量 W1一烘干后样品重量 (2)仪器法 仪器采用SC69—02B型水份快速测定仪。 主要步骤:天平零位的调整,预干燥处理,称取试样,红外线加热,投影屏刻度平稳,读取结果。 2.1.2 细度 指标为大于98%(质量)树脂颗粒通过40目筛(孔径0.45nun)。对该指标不同使用厂家要求的指标值不同。 2.1.3特性粘度 主要仪器:乌式粘度计; 试剂:三氯甲烷。 2.1.4杂质含量 该指标为企业内控项目,按PVC树脂标准制定,标准水平与之相当,指标值为≤50个/100g树脂。 2.2 非常规项目 这些非常规项目一般没有绝对的标准值,只能用来作相对比较。虽然没有列在标准中,但它们对于反映产品的本质结构和内在性能往往更有效。 2.2.1 热稳定性 如果ACR合成工艺或原材料有问题(如含有St、AN等非丙烯酸酯类成份),其热稳定性就会下降。 (1)静态热稳定性 将样品放在白色搪瓷盘或者表面皿中,置于180℃烘箱中,10~30rain后取出,观察其颜色变化。 部分厂家产品的静态热稳定性已接近于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同时也有一些厂家的产品差距很大。 (2)动态热稳定性 试验表明,ACR树脂在双辊开炼后,不同厂家的样品差别较为明显。国内部分厂家产品的动态热稳定性已接近于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同样,也有一些厂家的产品差距较大。 2.2.2 流变性能 采用转矩流变仪测定产品的塑化性能。对于转矩流变曲线(见图1)意义的解释也

不饱和聚酯树脂酸值测定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不饱和聚酯树脂酸值测定(参照GB2895—82) 一、 实验目的 熟悉并掌握不饱和聚酯树脂酸值测定的方法。 二、 实验原理 不饱和聚酯树脂酸值定义为中和1 g 不饱和聚酯树脂试样所需要KOH 的毫克数。它是不饱和聚酸树脂的一个重要参数,表征树脂中游离羧基的含量或合成不饱和聚酯树脂时聚合反应进行的程度,并在制备复合材料时有重要的工艺意义。 本实验以酚酞作指示剂,用KOH 溶液分别滴定不饱和聚酯树脂和混合溶剂,以两者消耗的KOH 之差来计算不饱和聚酯树脂酸值。 三、 实验仪器及材料 电子天平、锥形瓶、移液管、滴定管、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酞、KOH 、无水乙醇、甲苯、邻苯二甲酸氢钾、蒸馏水。 四、 实验步骤 1、取1g 酚酞与99ml 无水乙醇混合配成滴定终点指示剂。 2、取甲苯和乙醇以体积比1:1配成混合溶剂。 3、称取5.6gKOH 试剂溶于约1000ml 蒸馏水中,然后称取0.1g(精确到0.2 mg)左右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准确的KOH 溶液的浓度(mol/L ),以酚酞溶液作指示剂,粉红色15s 不褪为终点。 4、取适量(1g ~2g )不饱和聚酯树脂于250ml 锥形瓶中,分别用20ml 移液管取混合溶剂注入树脂试样瓶中和空白锥形瓶中,摇动使树脂完全溶解。 5、分别各取2~3滴酚酞指示剂,并用KOH 溶液分别滴定,以15s 粉红色不褪为终点,分别记录所耗KOH 溶液的毫升数V 和V 0。 6、再重复测试一次。 7、按下式计算不饱和聚酯树脂酸值: 酸值=m N V V )(1.560-? 式中:m -树脂试样的质量,g ; V -试样所耗KOH 毫升数;

V -空白试样所耗KOH毫升数; N-KOH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56.1-KOH的分子质量 该测定酸值的方法在合成不饱和聚脂和饱和聚酯时可以作为监控反应程度的一种方法。在掺入苯乙烯交联剂后的不饱和聚酯产品的酸值测定时也适用。

环氧树脂胶的物理特性及测试方法

环氧树脂胶的物理特性及测试方法 1. 粘度 粘度为流体(液体或气体)在流动中所产生的内部磨擦阻力,其大小由物质种类、温度、浓度等因素决定。按GB2794-81《胶粘剂测定法(旋转粘度计法)》之规定,采用NOJ-79型旋转粘度计进行测定。其测试方法如下:先将恒温水浴加热到40℃,打开循环水加热粘度计夹套至40℃,确认40℃恒温后将搅拌均匀的A+B混合料倒入粘度计筒中(选取中筒转子)进行测定。 2. 密度 密度是指物质单位体积内所含的质量,简言之是质量与体积之比。按GB4472之规定采用比重瓶测定。相对密度又称比重,比重为某一体积的固体或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的质量与相同体积在相同温度下水的质量之比值。测试方法: 用分析天平称取清洁干净的比重瓶的重量精确到0.001g,称量数为m1,将搅拌均匀的混合料小心倒入(或抽入)比重瓶内,倒入量至刻度线后,用分析天平称其重量,精确到0.001g,称量数为m2。 密度g/ml=(m2- m1)/V (V:比重瓶的ml数) 3. 沉淀试验:80℃/6h<1mm 测试方法:用500ml烧杯取0.8kgA料放入恒温80℃热古风干燥箱内烘6小时,观其沉淀量。 4. 可操作时间(可使用时间)测定方法: 取35g搅拌均匀的混合料,测其40℃时的粘度(方法同1粘度的测定)记录粘度值、温度时间、间隔0.5小时后,再进行测试。依次反复测若干次观其粘度变化情况。测试时料筒必须恒温40℃,达到起始粘度值一倍的时间,即为可操作时间(可使用时间)。 5. 凝胶时间的测定方法: 采用HG-1A凝胶时间测定仪进行测定。取1g左右的均匀混合料,使其均匀分布在预先加热到150±1℃的不锈钢板中心园槽中开动秒表,同时用不锈钢小勺不断搅拌,搅拌时要保持料在圆槽内,小勺顺时针方向搅拌,直到不成丝时记录时间,即为树脂的凝胶时间,测定两次,两次测定之差不超过5秒,取其平均值。 6. 热变形温度

不饱和聚酯树脂苯乙烯MSDS

不饱和聚酯树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组分:聚合物的溶液(混合物)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可燃,会刺激皮肤、眼和呼吸道 作用方式及症状 -吸入:咳嗽、头痛、头昏、困倦、意识模糊、恶心和呕吐 -误服:喉咙剧痛、胃痛、头疼、头昏、呕吐、麻木 -接触皮肤病:皮肤干裂、变红 -接触眼睛:疼痛、变红 急救措施 -吸入:立即移至有新鲜空气处,休息;半立直姿势,解开衣扣以利于呼吸如果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中毒严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救治。-误服:注意:千万不可催吐以免因呼吸不当对人身造成危害。可用清水漱口或去医院治疗。 -接触皮肤:立即用大量肥皂水冲洗,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情况来严重的送医院治疗。 -接触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把眼睑向上翻,尽量与眼球分工以确保残余有害物质被冲洗干净,然后心须送医院治疗 灭火介质 -适用的灭火器种类:干粉、二氧化碳、泡沫、水(仅限于大面积失火) -有害热分解产物: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 -灭为者的保护:穿防护服并使用自备呼吸装置 个人防护措施:佩带合适的个人防护器械,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保护环境措施和清洗方法:防止污染物进下水道、表面水、地下水和土壤。尽可能将有害物质收集到一个干净的容器内等待处理,用惰性吸附剂

覆盖在残余的有害物质上。根据地方的有关法规处理。 操作:远离热源、远离点火源。严禁吸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避免接触到眼睛和皮肤,采取措施,防止静电。 储存:应储存在温度较低、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接触过氧化物,采取措施防止静电,当含有苯乙烯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暴露到光线下时,其储存期将显著缩短,存放在100%不透光的容器内,置于阴暗处。 工作环境中有害物质含量的极限值 有害组分名称 TLV/PEL 1)苯乙烯 TGG 8uun107mg/m3(荷兰,2000) 个人防护设施 -呼吸系统工程:工作环境中有害物质含量决不能超过极限值,可以使用局部的通风系统或在通风橱内操作。为了更好的保护脸部建议使用防毒面罩。皮肤和身体:化学防护服;耐化学防护鞋。 手部:耐化学防护手套(丁基合成橡胶,聚会乙烯醇) -眼睛:有防护边的安全眼镜。 物理状态有外观:液体 颜色:淡黄 气体:典型 沸点:已知最低值145℃(293℉)(苯乙烯) 熔点:-30℃(-22.9℉)开始向固态转变(基于苯乙烯的物性数据) 体积密度:1.1g/cm3 蒸汽密度:已知最高值3.6(空气-1)(苯乙烯) 蒸汽压:已知最高值0.6KPa(4.5mmHg,20℃) (苯乙烯) 溶解性:不溶于冷水 辛醇/水溶解系:不适用 PH值:不适用 闪点:封闭的杯子:33℃(91.4℉) 自燃点:已知最低温度490℃(914℉)(苯乙烯)

树脂羟值测定方法

羟值测定 3.1. 4.1 方法提要 在115℃回流条件下,PTMEG中的羟基与溶解在吡啶中的邻苯二甲酸酐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酯,过量的邻苯二甲酸酐经水解转变为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终点。 水分影响酯化反应,样品的水分含量不宜高于0.2%,如果高于0.2%,应脱水后测定。 3.1. 4.2 仪器 a 酯化瓶:250mL,带有磨口空气冷凝管,冷凝管长度不小于60cm;(或具塞 三角烧瓶带冷凝装置) b 油浴:115℃±2℃; c 滴定管:50mL,碱式滴定管; d 单标线吸管:25mL。 3.1. 4.3 试剂 a 吡啶:AR; b 邻苯二甲酸酐—吡啶溶液:称取111-116g邻苯二甲酸酐于700mL吡啶中, 摇至溶解,于棕色瓶中放置过夜后使用。如溶液出现颜色则应舍弃去。(有效期:7天) (此溶液按作空白滴定时,25mL该溶液应消耗[c(NaOH)=1.000mol/L]氢氧化钠标 准滴 定溶液45~50mL。) c 酚酞指示液:10g/L吡啶溶液; d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1.000mol/L; e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0.1000mol/L。 3.1. 4.4 分析步骤 称取PTMEG样品9~11g(称准至0.0002g)于250ml清洁、干燥的磨口酯化瓶中,用移液管移取25ml酰化剂加入其中,摇动。装上回流装置,在115℃±2℃下回流1小时,回流过程中摇动酯化瓶1~2次,油浴的液面需浸过锥形瓶一半。回流结束后将锥形瓶移出油浴冷却至室温,用10mL吡啶逐滴均匀冲洗冷凝管,取下锥形瓶, 加入约0.5mL酚酞指示液, 用c(NaOH)=1.000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保持15S不褪色为终点,同时作空白试验及测定样品酸值。空白与样品消耗的c(NaOH)=1.000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之差为9~11mL。否则,适当调整试样质量,重新测定。 3.1. 4.5 结果计算 样品羟值以下式计算: 羟值 = ﹤56.1×(V0-V1)×c/m ﹥+ 酸值 式中: V0—空白试验滴定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ml; V1—滴定试样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ml;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m—试样质量, g 56.1—KOH的摩尔质量。 注:取样量参照试样滴定消耗碱液大于空白消耗碱液的3/4来推算。 3.1. 4.5 分析结果的表示 测定结果以平行测定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差值 不大 于2.00 mgKOH/g。 注:如果空白与样品消耗体积差小于10.00ml,则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若不小于10.00ml,则结果保留4位有效数字。

涂料黏度的不同测定方法

涂料黏度的不同测定方法 涂料在外力作用下,作层流运动时,在其相邻两层分子间产生内摩擦力,使涂料产生运动阻力,这一特性称为流体的黏度,黏度又分为动力黏度、运动黏度和条件黏度。 本文主要针对试验室中不同试验要求,对不同体系的涂料,使用不同的试验方法进行黏度比较和分析。 1试验方法 1.1斯托默黏度计法 斯托默黏度计(图1)是试验室测定涂料黏度广泛使用的仪器,可以测量丙烯酸面漆、环 氧底漆、氯化橡胶漆、环氧富锌底漆、聚氨酯面漆等不同体系涂料。其测量原理是通过平衡砝码质量产生的力矩与涂料的黏度阻力等两者相当时,查表得出涂料的KU值,测量范围为40~140KU。将转子桨叶浸入被测样品,直至转轴标记处,从5~500g砝码中选择合适的砝码放置在砝码架上,松开锁紧旋钮,开始计时,当转速稳定在200r/min时,停止测定。因硬件、软件升级,仪器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STM-KU2型黏度计(图2)可以直接数字显示黏度KU值、CP值,方便了工作,提高了效率,而且仪器对采集数据进行计权运算 和相关处理,自动删除偏离中心区域的数据,提高了仪器测量的准确性。相对于旋转黏度计测量时旋转转子所受到的黏性力矩,斯托默黏度计桨叶受到的被测流体黏度阻力的试验结果重复性更高。斯托默黏度计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测量完毕,只需将桨叶拆下清洗即可,可以方便对大批量产品同时进行黏度测定。但是斯托默黏度计结构精密,对环境要求较高,振动、潮湿的环境对仪器测量的准确性有直接影响,而且也会缩短仪器的使用寿命。 图1QNZ斯托默黏度计 Fig.1QNZ Stormer Viscometer

图2STM-KU2型斯托默黏度计 Fig.2STM-KU2Stormer Viscometer 1.2恩氏黏度法(涂-1黏度计法) 恩氏黏度法适用于GB/T266、ASTMD1665、IP212标准。其原理是在温度20℃条件下,200mL测定液体流出恩氏黏度计(图3)所需时间(s)与蒸馏水在相同条件下流出时间(s)之比,单位为恩格拉度。恩氏黏度是相对条件黏度。按照试验要求,搭建好试验仪器,调节黏度计水平,以黏度计内锅中3个水平支钉与液面相切为准,倒入被测液体,恒温至20℃。试验初期,可将数字式温控仪温度设定稍高些,同时转动外锅中的搅拌,加快恒温过程。拔开塞棒同时,按动秒表计时,当到达接受瓶200mL刻度时,停止计时。20℃时,标准水值为(51±1)s,温度计分度0.5℃。恩氏黏度计的温控系统可根据试验需要,设定不同的 温度,对涂料的黏度进行测量,但其不足处是试验装置搭建比较复杂,清洗相对麻烦,特别是黏性较大的产品不适宜用恩氏黏度法。 图3WIN-1A恩氏黏度计 Fig.3Engler Viscometer 1.3涂-4黏度计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