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第一章--集合--习题

合集下载

中职高教版数学课后习题——集合

中职高教版数学课后习题——集合

第一章 集合习题1.11、 指出下列各集合中,哪些是空集?哪些是有限集?哪些是无限集?(1){}01=+x x ; (2){}012=+x x ;(3)(){}y x y x =,; (4){}05<≤-x x2、用列举法表示下列各集合:(1)小于5的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2)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3)方程153=-x 的解集;(4)方程0432=-+x x 的解集.3、用描述法表示下列各集合:(1)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实数组成的集合;(2)y 轴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B 组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各集合: (1)⎭⎬⎫⎩⎨⎧∈<<-Z x x x ,432(2){}Z k k k x x ∈<<--=,22,14.2、选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各集合:(1)被4除余数是1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2)大于4-且小于8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练习1.2.21、用符号“⊆”、“⊇”、“∈”或“∉”填空:(1)*N Z ; (2){}0 φ; (3)a {}c b a ,,; (4){}3,2 {}2(5)0 φ; (6){}21≤<x x {}41<<-x x练习1.2.21、设集合{}d c A ,=,试写出A 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中的真子集.2、设集合{}6<=x x A ,集合{}0<x x ,指出集合A 与集合B 之间的关系.习题1.2A 组1、用符号“⊆”、“⊇”、“∈”或“∉”填空:(1)5.2- Z ; (2)1 {}13=x x(3){}a {}c b a ,,; (4)Z N(5)*N Q ; (6)φ {}4-<x x2、用符号“”、“”或“=”填空:(1)*N N ; (2){}9,6,2 {}6,2,9 (3){}2,2- {}22=x x ; (4){}5,3,1 {}5,33、指出下列各题中集合之间的关系:(1)集合{}0862=+-x x x 与集合{}6,5,4,3,2;(2)集合{}62≤≤x x 与集合{}6,5,4,3,2;(3)集合{}62≤≤x x 与集合{}62<<x x ;(4)集合{}01032=--x x x 与集合{}5,1-B 组1、指出下列各题中集合之间的关系:(1)集合{}Z k k x x A ∈==,2与集合{}z k k x x B ∈==,4(2)集合{}z k k x x A ∈+==,12与集合{}z k k x x B ∈+==,34练习1.3.21、设{}2,1,0,1-=A ,{}6,4,2,0=B ,求B A .2、设{}22≤<-=x x A ,{}40≤≤=x x B ,求B A .习题1.4A 组1、用符号“⇒”,“⇐”或“⇔”填空:(1)“2=x ” “042=-x ”(2)“a 是有理数” “a 是实数”(3)“a 是整数” “a 是自然数”(4)“a 是6的倍数” “a 是3的倍数”(5)“4-a 是实数” “a 是实数”(6)“ΔABC 的每个内角都是60度” “ΔABC 为等边三角形”复习题11、选择题:(1)设{}a M =,则下列写法正确的是( )M a A =. M a B ∈. M a C ⊆. a D .ÜM(2)如果{}1≤=x x A ,则( ) A A ∈0. {}A B ∈0. A C ∈φ. {}A D ⊆0.(3)集合{}6,5,4,3,2=A ,集合{}9,8,5,4,2=B ,则B A ( ){}9,8,6,5,4,3,2.A {}5,4,2.B φ.C {}6,5,4,3,2.D(4)集合{}31≤<-=x x A ,集合{}51<<=x x B ,则B A =( ) {}51.<<-=x x A A {}53.<<x x B {}11.<<-x x C {}31.≤<x x D(3)设全集为R ,集合{}51≤<-=x x A ,则A C U =( ) {}1.-≤x x A {}5.>x x B {}51.>-<x x x C 或 {}51.>-≤x x x D 或(4)设全集{}6,5,4,3,2,1,0=U ,集合{}6,5,4,3,2=A ,则A C U =( ){}6,5,4,3,2,0.A {}6,5,4,3,2.B {}1,0.C φ.D(5)下列各选项中正确的是( )c a bc ab A >⇒>. 22.bc ac b a B >⇒>22.bc ac b a C >⇐> bd ac d c b a D >⇔>>,.(5)填空题:(5)设集合{}32<<-=x x A ,{}1>=x x B ,则集合B A =(6)设全集为R U =,{}1≤=x x A ,则集合A C U =(7)的是B A A B A ⊆=(8)方程0232=--x x 的解集为(9)方程组⎩⎨⎧=--=+-01230132y x y x ,的解集为(2)已知集合{}{}5,4,3,2,1,4,3,2==B A ,写出集合B A 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中的真子集。

集合中职练习题

集合中职练习题

集合中职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表示一个空集?A. ∅B. {∅}C. {∅, {∅}}2. 已知集合A={x | x是整数,0≤x≤5},则A的元素个数为:A. 0B. 1C. 6D. 53. 设集合A={a, b, c, d},集合B={c, d, e, f},则A∪B的元素个数为:A. 4B. 5C. 6D. 74. 若集合A中元素个数为n,集合B中元素个数为m,则集合A×B 的元素个数为:A. nB. mC. n+mD. n×m5. 若集合A中元素个数为n,则2^A的元素个数为:A. nB. 2nC. 2^nD. n!二、填空题1. 若集合A={x | x是正整数,1≤x≤5},则A的元素个数为____。

2. 设集合A={a, b, c, d},集合B={c, d, e, f},则A∩B的元素个数为____。

3. 若集合A={1, 2, 3},则集合A的幂集的元素个数为____。

4. 若集合A={1,2,3,4},则A的真子集的个数为____。

三、解答题1. 已知集合A={1, 2, 3, 4},集合B={3, 4, 5},求A-B与B-A的结果。

解:A-B表示在A中去掉与B中相同的元素,所以A-B={1, 2};B-A表示在B中去掉与A中相同的元素,所以B-A={5}。

2. 用集合的运算表示以下集合:{1, 2, 3, 4},{3, 4, 5}和{5, 6}的并集。

解:{1, 2, 3, 4}∪{3, 4, 5}∪{5, 6}={1, 2, 3, 4, 5, 6}。

3. 设集合A={1, 2, 3, 4},集合B={3, 4, 5},求A×B。

解:A×B表示从集合A中任选一个元素与集合B中任选一个元素,组成一个有序对,所以:A×B={(1, 3), (1, 4), (1, 5), (2, 3), (2, 4), (2, 5), (3, 3), (3, 4), (3, 5), (4, 3), (4, 4), (4, 5)}。

中职数学练习题第一章

中职数学练习题第一章

中职数学练习题第一章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实数?A. 0B. -3C. πD. i2. 若a > 0且b < 0,则a + b的符号是:A. 正B. 负C. 0D. 无法确定3. 以下哪个表达式等价于\( 3x^2 - 6x + 5 \)?A. \( 3(x^2 - 2x) + 5 \)B. \( 3(x - 1)^2 + 2 \)C. \( 3x^2 - 6x - 5 \)D. \( 3x(x - 2) + 5 \)4. 函数\( f(x) = x^2 + 2x + 1 \)的对称轴是:A. x = -1B. x = 0C. x = 1D. x = 25. 以下哪个是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A. \( f(x) = x^2 \)C. \( f(x) = x \)D. \( f(x) = 1/x \)6. 已知\( a \)和\( b \)互为相反数,那么\( a + b \)等于:A. 0B. 1C. -1D. 无法确定7. 以下哪个选项是\( 2^8 \)的值?A. 64B. 128C. 256D. 5128. 根号下的数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 大于等于0B. 大于0C. 小于0D. 等于09. 以下哪个是奇函数?A. \( f(x) = x^2 \)B. \( f(x) = |x| \)C. \( f(x) = x^3 \)D. \( f(x) = sin(x) \)10. 以下哪个是偶函数?A. \( f(x) = x \)B. \( f(x) = x^2 \)D. \( f(x) = |x|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1. 若\( a \)和\( b \)互为倒数,则\( ab \)的值为______。

12. 函数\( f(x) = 2x - 3 \)的反函数是______。

13. 若\( a \)是方程\( x^2 - 5x + 6 = 0 \)的根,则\( a \)的值为______。

中职数学第一章集合测试

中职数学第一章集合测试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年级:17机电科目:数学时间: 90 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给出四个结论:①{1,2,3,1}是由4个元素组成的集合②集合{1}表示仅由一个“1”组成的集合③{2,4,6}与{6,4,2}是两个不同的集合④集合{大于3的无理数}是一个有限集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③④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②D.只有②2.下列对象能组成集合的是( );A.最大的正数B.最小的整数C. 平方等于1的数D.最接近1的数3.A={0,1,2,3,4},B={0,1,2,3} ,A B=( );A.{2,4}B.{1,2}C.{0,D.{0,1,2,3}4.A={a,b,c,d,e} ,B={a,b,d},则A B=( );A.{b}B.{a,d}C.{a,b,d}D.{b,c,e}5.A ={0,3} ,B={0,3,4},则A B=( );A.{0,3,4}B.φC.{0,3}D.{0}6.设集合M ={-2,0,2},N ={0},则( );A.φ=N B.MN∈ C.MN⊂ D.NM⊂7.设集合{}{},52,41<≤=≤<=xxNxxM则=BA ( );A.{}51<<xx B.{}42≤≤xx C.{}42<<xx D.{}4,3,28.设集合{}{},6,4<=-≥=xxNxxM则=NM ( );A.RB.{}64<≤-xx C.φ D.{}64<<-xx9.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①x=2是x2=4的充分条件②x=2是x2=4的必要条件③x=2是x2=4的充要条件A.1B.2C.3D.没有10.A ={0,3} ,B={0,3,4},则A B=( );A.{0,3,4}B.φ C.{0,3} D.{0}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用列举法表示由数1,4,9,16,25组成的集合 ; 2.用描述法表示大于3的实数所组成的集合 ; 3.{m,n }的真子集共3个,它们是 ; 4.{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5.1 {1,2,3} 7. 2 {x |x <1};6. {},,,a b c d {},a b ; 8.;9. ∅ {}1,2,3; 10.042=-x是x +2=0的 条件.三、 用适当方法表示下列集合(30分)1、 所有菱形构成的集合:2、 大于2小于8的整数构成的集合:3、 绝对值等于3的数构成的集合:4、 4的平方根构成的集合:5、 中、美、日三国的首都构成的集合:6、 数轴上A 、B 、C 、D 四点表示的数构成的集合:7、 不等式2x+3>5的解构成的集合: 8、 方程2(x+3)=1的解构成的集合: 9、 直线x+y=2上的点构成的集合:10、 直角坐标系中A 、B 、C 、D 四点的坐标构成的集合:四、解答题(20)1.已知集合A={}{}B A B A x x B x x ,,71,40求<<=<<.2.已知全集I=R,集合{}A C x x A I求,31<≤-=.32C D 0A。

最新职高数学第一章集合习题集及答案

最新职高数学第一章集合习题集及答案

1.1集合的概念习题练习1.1.11、下列所给对象不能组成集合的是---------------------()A.正三角形的全体B。

《高一数学》课本中的所有习题C.所有无理数D。

《高一数学》课本中所有难题2、下列所给对象能形成集合的是---------------------()A.高个子的学生B。

方程﹙x-1﹚·2=0的实根C.热爱学习的人D。

大小接近于零的有理数3、:用符号“∈”和“∉”填空。

(1)-11.8 N,0 R,-3 N, 5 Z(2)2.1 Q ,0.11 Z,-3.3 R,0.5 N(3)2.5 Z,0 Φ,-3 Q 0.5 N+答案:1、D2、B3、(1)∉∈∉∈(2)∈∉∈∉(3)∉∉∈∉练习1.1.2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能被3整除且小于20的所有自然数(2)方程x2-6x+8=0的解集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各集合:(1)有所有是4的倍数的整数组成的集合。

(2)不等式3x+7>1的解集3、选用适当的方法表示出下列各集合:(1)由大于11的所有实数组成的集合;(2)方程(x-3)(x+7)=0的解集;(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象限所有的点组成的集合;答案:1、(1) {0,3,6,9,12,15,18}; (2) {2,4}2、(1) {x︱x=4k ,k∈Z}; (2) {x︱3x+7>1}3、(1) {x︱x>11}; (2){-7,3}; (3) {(x,y)︱x>0,y>0}1.2集合之间的关系习题练习1.2.1.1、用符号“⊆”、“⊇”、“∈”或“∉”填空:(1)3.14 Q (2) 0 Φ(3) {-2} {偶数}(4){-1,0,1}{-1,1}(5)Φ{x︱x2=7,x∈R}2、设集合A={m,n,p},试写出A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中的真子集.3、设集合A={x︱x>-10},集合B={x︱-3<x<7},指出集合A与集合B之间的关系答案:1、∈∉⊆⊇⊆2、所有的子集:Φ,﹛m﹜,﹛n﹜,﹛p﹜,﹛m,n﹜,﹛m,p﹜,﹛n,p﹜,﹛m,n,p﹜;真子集: Φ,﹛m﹜,﹛n﹜,﹛p﹜,﹛m,n﹜,﹛m,p﹜,﹛n,p﹜.3、A⊇B练习1.2.2、1.2.31、用适当的符号填空:⑴{1,2,7}{1,2,3,4,5,6,7,9};⑵{x│x2=25}{5,-5};⑶{-2}{ x| |x|=2};⑷ 2 Z;⑸m{ a,m };⑹{0}∅;⑺{-1,1}{x│x2-1=0}.2、判断集合A={x︱(x+3)(3x-15)=0}与集合B={x︱x=-3或x=5}的关系.3、判断集合A={2,8 }与集合B={x︱x2-10x+16=0}的关系.答案:1、⊆=⊆∈∈⊇=2、A=B3、A=B1.3集合的运算习题练习1.3.1.1、已知集合A,B,求A∩B.(1) A={-3,2},B={0,2,3};(2) A={a,b,c},B={a,c,d , e , f ,h};(3) A={-1,32,0.5},B= ∅;(4) A={0,1,2,4,6,9},B={1,3,4,6,8}.I.2、设A={(x,y)︱x+y=2},B={(x,y)︱2x+3y=5},求A BI.3、设A={x︱x<2},A={x︱-6<x<5},求A B答案:1、{2}, {a,c}, ∅, {1,4,6}2、{(1,1)}3、{x︱-6<x<2}1、已知集合A ,B ,求A ∪B .(1) A ={-1,0,2},B ={1,2,3};(2) A ={a },B ={c , e , f };(3) A ={-11,3,6,15},B = ∅;(4) A ={-3,2,4},B ={-3,1,2,3,4}.2、集合A={x │x>-3},B ={x │9>x ≥1},求A B 。

中职数学第一章集合测验试卷

中职数学第一章集合测验试卷

中职数学第一章会合单元测试一试卷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分)1、数集x2x3,x z,则列举法可表示为()A.2,1,0,1,2,3B.2,1,1,2, C .1,0,1,2,3 D.2,1,0,1,22、已知会合A x x4, B x x2,则 A B()A.B.RC.x 2 x 4 D .x 2 x 43、“x10”是“ x210 ”的()A.充足而不用要B.必需而不充足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足也不用要条件4、以下六个关系式:①a, b b, a;② a,b b, a ;③ 0;④ 00;⑤0;⑥0。

此中正确的个数为()A.6 个B. 5 个C. 4 个D.少于 4个5、已知会合A x x23x40中,有一个元素属于会合 B2,1,2,4 ,则这个元素是()A. 1B.2C.4D.-26、已知会合M,P 知足M P P ,则必定有()A.M P B.MP C.MPP D.MP7、会合 A 含有 10 个元素,会合 B 含有 8 个元素,会合A B 含有3个元素,则会合 A B 的元素个数为()A.10 个B.8个 C.18 个 D .15个8、设会合A1,4, x, B1,x2,且 A B1,4,则知足条件的实数 x 的个数是()A.1个B.2个 C. 3 个D.4个9、已知会合A0,1,2,3,4,5, B1,3,6,9 , C3,7,8 ,则( A B) C 等于()A.0,1,2,6B. 3,7,8C. 1,3,7,8 D .1,3,6,7,810、知足条件0,1A0,1 的全部会合A的个数是()A.1个B.2个C. 3 个D. 4 个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11、高一( 1)班同学构成的会合A,高一年级同学构成的会合B,则 A、B 的关系为。

12、已知A1,0,1,2,3 , B1,3,5则 A B。

13、设A(x, y)y4x6, B( x, y) y5x 3,则 A B。

(完整版)中职数学第一章集合练习题

(完整版)中职数学第一章集合练习题

中职数学第一章 集合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写在括号内。

)1.下列对象不能构成集合的是( )A.比较小的数B.平方等于9的数C. 所有的三角形D.16级的所有同学2.已知集合A ={0,3} ,B={0,3,4},C={1,2,3}则=⋃⋂A C B )(( );A.{0,1,2,3,4}B.φC.{0,3}D.{0}3.设集合{}{},6,4<=-≥=x x N x x M 则=⋃N M ( ) A.R B.{}64<≤-x x C.φ D.{}64<<-x x4.已知集合I ={a,b,c,d,e } ,M={a,b,d },N={b },则N M C I ⋃)(=( );A.{b}B.{a,d }C.{a,b,d }D.{b,c,e }5.设集合{}0),(>=xy y x A 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的集合A.第一象限的点B.第二象限的点C.第三象限的点D.第四象限的点6.集合{1,2}的子集有( )个A.2B.3C.4D.57.“a 是有理数”是“a 是实数”的(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8.设全集R I =,集合}3{≤=x x A ,则集合=A C I ( )A.φB.{}63<≤-x x C. {}3>x x D.{}3≥x x 9.下列五个写法:①}1,0{}0{∈②ÆÍ{0}③{1,2,0}Í{0,1,2}④0ÎÆ ⑤∅=∅⋂}0{⑥}0{∈∅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 二,填空题10.小于5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用列举法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方程0)1)(2(=+-x x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__.12.设集合A={1,3,7,9},B={2, 5-a,7,8},A ∩B={3,7},则a=__________.13.若集合{}1,x 与集合{}1,2x 相等,则x=__________.14.设集合{}{}1,3->=<∈=x x B x z x A ,则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5.已知全集{}N x x x U ∈<=且5,A={0,1},B={1,2,3}. 求(1)B A B A ⋃⋂,; (2) A C U ,B A C U ⋂)(16.设方程032=--px x 的解集是A ,方程022=++q x x 的解集是B ,且{}3=⋂B A , (1)求p,q 的值;(2)B A ⋃。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基础练习-第一章集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基础练习-第一章集合

第一章 集合第一章 第一课时 集合及其表示【知识回顾】1.集合的基本概念: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 .2.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 , . 3.常用数集的符号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之间存在两种关系:如果a 是集合A 中的元素,就说a 集合A ,记作 ;如果a 不是集合A 中的元素,就说a 集合A ,记作 . 5.集合的表示方法 描述法、列举法。

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对象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A.数学课本中所有的难题 B.小于8的所有素数 C.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 D.所有小的正数 2.给出下列关系: ①12∈R ;②2∉Q ;③|-3|∉N ;④|-3|∈Q ;⑤0∉N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3.已知集合A 由满足x <1的数x 构成,则有( ) A .3∈A B .1∈A C .0∈A D .-1∉A4.已知集合S 中三个元素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那么△ABC 一定不是( )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5.已知集合 21,A a ,实数a 不能取的值的集合是( ) A. 1,1 B. 1C. 1,0,1D. 1二、填空题.6.下列所给关系正确的个数是 . ①π∈R ; ②3∉Q ; ③0∈N +; ④|-4|∉N +.7.在方程x 2-4x +4=0的解集中,有 个元素.8.设集合 **(,)|3,N ,N A x y x y x y ,则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为 . 三、解答题.9.已知25{|50}x x ax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2{|40}x x x a .10.数集A 满足条件:若a ∈A ,则11-a∈A (a ≠1),若2∈A ,试求出A 中其他所有元素.第一章 第二课时 集合及之间的关系知识回顾1.空集: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作: .2.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为B 的子集.记作:()A B B A 或,读作:A 包含于B (或B 包含A ).图示:3.真子集:若集合A B ,存在元素x B x A 且,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读作:A 真包含于B (或B 真包含A )4.相等集合:如果两个集合所含的元素完全相同(A B B A 且),那么我们称这两个集合相等.记作:A =B 读作:A 等于B .图示:相关结论: (1).A A(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若,,A B B C 则.A C(4)一般地,集合{a 1,a 2,…,a n }的子集有___个,非空子集有___个,非空真子集有___个.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 0,2A , 表示空集,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B.0AC. AD. 0A s s2.已知集合21M x x ,则M 的真子集个数是( ) A.3 B.4 C.5 D.6 3.满足 11,2,3,4A 的集合A 的个数为( ) A.5B.6C.7D.84.下列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 A.{(3,2)}M ,{(2,3)}N B.{(,)}M x y y x ∣,{}N y y x ∣ C.{1,2}M ,{2,1}ND.{2,4}M ,{(2,4)}N5.若 2{,0,1},,0a a a ,则实数a 的值为( ) A.-1 B.0 C.1 D.-1或1二、填空题.6.21,1,,1a a ,则 a .7.设集合6|2A x N y N x,则集合A 的子集个数为 . 三、解答题.8.已知2{|430}A x x x (1)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 (2)写出集合A 的所有子集.9.已知全集 N 16U x x ,集合 2680A x x x , 3,4,5,6B . (1)求A B ,A B ; (2)求 U A B .第一章 第三课时 集合的运算知识回顾1.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 并B ”,即:A ∪B ={x |x A ,或x B }Venn 图表示:2.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交集;记作:A∩B ,读作:“A 交B ”,即A ∩B ={x |x A ,且x B };交集的Venn 图表示:3.补集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补集:对于全集U 的一个子集A ,由全集U 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记作:U C A ,即{|}U C A x x U x A 且补集的Venn 图表示:4.集合运算中常用的结论(1)①A ∩B ⊆A ; ②A ∩B ⊆B ; ③A ∩A =A ; (2)①A ∪B ⊇A; ②A ∪B ⊇B ; ③A ∪A =A ;(3)①A ∩B =A ⇔A ⊆B ⇔A ∪B =B ; ②A ∩B =A ∪B ⇔A =B . 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 1,0,1,2A ,{03}B x x ∣,则A B ( ) A. 1,2 B. 1,2 C. 0,1 D. 0,1,22.若集合 24,|21M x x N x x ,则M N ( )A. 22x x B. 2x x C.12x xD. 2x x3.已知集合 2{20},320A x x B x x x ,则A B ( ) A. 1,2 B. 1, C. 2, D. 2,4.已知集合2,2A B x x ,则A B ( )A. 22x x B. 02x x C. 2x x D. 22x x 5.设集合 |115A x x , |2B x x ,则R ()A B ( )A. |24x x B. |02x xC. |04x xD. |4x x二、填空题.6.已知集合3A , 210B x x ,则A B .7.已知集合 52A x x , 33B x x ,则A B .8.已知全集 16U x x N ∣ ,集合 1,2,3,5,3,4,5A B ,则 U A B . 三、解答题.9.已知{|17},{|121}A x x B x m x m ,且B ,若A 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10.设 2,{|43},|60U A x x B x x x R ,求:(1)A B ; (2)A B ; (3) U A B ∩ .11.设集合 2=|60,|43 P x x x Q x a x a . (1)若P Q Q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若P Q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数学----第一章-
-集合--习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节集合的概念
1 .下列对象能否组成集合:
(1)所有小于10的自然数;(2)某班个子高的同学;
(3)方程210
x->的所有解x-=的所有解;(4)不等式20
2.用符号“∈”或“∉”填空:
(1)−3 N,0.5 N,3 N;
(2)1.5 Z,−5 Z,3 Z;
(3)−0.2 Q,πQ,7.21 Q;
(4)1.5R,−1.2 R,πR.
(5) 0 ∅; 0 N;3 R; 0.5 Z;
(6) 1 {1,2,3}; 2 {x|x<1}; 2 {x|x=2k+1, k∈Z}.
3.指出下列各集合中,哪个集合是空集?
(1)方程210
x+=的解集.
x+=的解集;(2)方程22
4.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由大于4-且小于12的所有偶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x2=1的解集.
(3)方程x2=9的解集;
(4)方程430
x+=的解集;
(5)由数1,4,9,16,25组成的集合;
(6)所有正奇数组成的集合.
5.用描述法表示下列各集合:
(1)不等式2x+1>3的解集;
(2)所有奇数组成的集合;
(3)由第一象限所有的点组成的集合.
(4)大于3的实数所组成的集合;
(5)方程240
x-=的解集;
(6)大于5的所有偶数所组成的集合;
(7)不等式253
x->的解集.
4 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x+5=0的解集;
(2)不等式3x-7>5的解集;
(3)大于3且小于11的偶数组成的集合;
(4)不大于5的所有实数组成的集合; (1)由大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290x -=的解集; (3)不等式465
x +<的解集; (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所有的点组成的集合; (5)方程243x +=的解集;
(6)不等式组330,6
x x +>⎧⎨
-⎩的解集.
用符号“⊆”、“⊇”、“∈”或“∉”填空: (1)N Q ; (2){}0 ∅; (3)a
{},,a b c ;
(4){}2,3
{}2;
(5)0 ∅;(6){}|12x x
< {}|14x x -<<.
例1 用符号“⊆”、“⊇”、“∈”或“∉”填空:
(1)
{},,,a b c d {},a b ;(2) ∅ {}1,2,3; (3) N Q ; (4) 0 R ;
(5) d {},,a b c ; (6) {}|35x x << {}
|06x x <.
第二节 集合之间的关系
1 用符号“⊆”、“⊇”、“∈”或“∉”填空: (1) {},,,a b c d {},a b ;(2) ∅ {}1,2,3; (3) N Q ; (4) 0 R ; (5) d {},,a b c ; (6) {}|35x x << {}
|06x x <. (7)*N
Q
; (8){}0 ∅

(9)a {},,a b c ;(10){}2,3 {}2; (11)0

;(12){}|12x x < {}
|14x x -<<. 2选用适当的符号:
(1){1,3,5}_ _{1,2,3,4,5};
(2){2}_ _ {x | |x |=2}; (3){1} _∅.
3 设集合{}0,1,2M =,试写出M 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中的真
子集.
4.设集合{},A c d =,试写出A 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中的真子集.
5.设集合{|6}A xx =<,集合{|0}B xx =<,指出集合A 与集合B 之间的关系.
6.判断集合{}2A x x ==与集合{}240B xx =-=的关系.
7.判断集合A 与B 是否相等? (1) A ={0},B = ∅;
(2) A ={…,-5,-3,-1,1,3,5,…},B ={x| x =2m+1 ,m ∈Z} ; (3) A ={x| x =2m-1 ,m ∈Z},B ={x| x =2m+1 ,m ∈Z}. 5 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⑴ {1,3,5} {1,2,3,4,5,6}; ⑵ 2{|9}x x = {3,-3};
⑶ {2} { x | |x |=2 }; ⑷ 2 N ; ⑸ a { a }; ⑹ {0} ∅;
⑺ {1,1}- 2
{|10}
x x +=. (8) 2.5- Z ; (9)1 {}3|1x x =; (10){
{}2
|2
x x
=; (11){}a {},,a b c ;
(12)Z N ; (13)∅ {|40}xx +<;
(14)∅ Q ; (15){}1,3,5 {}3,5.
1.设集合{},A c d =,试写出A 的所有子集, 并指出其中的真子集.
2.设集合{|6}A x x =<,集合{|0}B x x =<, 指出集合A 与集合B 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集合运算
交集
1 已知集合A ,B ,求A ∩B . (1) A ={1,2},B ={2,3}; (2) A ={a ,b },B ={c ,d , e , f }; (3) A ={1,3,5},B = ∅; (4) A ={2,4},B ={1,2,3,4}.
2设(){},|0A x y x y =+=,(){}
,|4B x y x y =-=,求.A ∩B .
3 设{}|12A x x =-<,{}|03B x x =<,求.A ∩B .
4.设{}1,0,1,2A =-,{}0,2,4,6B =,求A ∩B .
5.设(){},|21A x y x y =-=,(){}
,|23B x y x y =+=,求A ∩B .
6.设{}|22A x x =-<≤,{}|04B x x =,求.A ∩B . 并集
1. 已知集合A ,B ,求A ∪B . (1) A ={1,2},B ={2,3}; (2) A ={a , b },B ={c , d , e , f }; (3) A ={1,3,5},B = ∅; (4) A ={2,4},B ={1,2,3,4}. 2.设{}1,0,1,2A =-,{}
0,2,4,6B =,求A B .
3.设A ={x |0<x ≤2},B ={x |x >-4},求A
B .
4 。

设{}{}2,1,0,1,5,3,2-==B A ,求,A ∩B .A B
5. 设{0{1A xx B xx =<=<≤2},≤3},求,A ∩B .A B
补集
1.设{}0,1,2,3,4,5,6,7,8,9U =,{}1,3,4,5A =,{}
3,5,7,8B =. 求
A U

B
U

2.设全集{}1,2,3,4,5,6,7,8U =,集合{}1,3,4,5A =,{}3,4,5B =.

A U

B
U
3.设{}1,2,3,4,5,6,7,8U =,{}2,4,6A =,{
}3,4,5B =, 求A
B ,A ∩B ,
U
A ,
U
B

4.设U =R ,{0{1A xx B xx =<=<≤2},≤3},
,求
5. 设全集U =R ,集合A ={x |x ≤2},B ={x |x >-4},

U
A ,
U
B
,A ∩B ,A B .
第四节 充要条件
1. 指出下列各组条件和结论中,条件 p 与结论q 的关系. (1)p :x y =,q :x y =; (2)p :2x <,q :0x <.
2. 指出下列各组结论中p 与q 的关系. (1)p :3x >,q :5x >;
(2)p :20x -=,q :()()250x x -+=; (3)p :63x ->,q :12
x <-.
(4)p :0a =,q :0a b =; (5)p :a b =,q :()20a b -=; (6)p :1a
=, q :1a =;
(7)p :0a =,q :0a =.
3 . 确定下列各题中,p 是q 的什么条件?
(1) p :(x -2)(x +1)=0 ,q :x -2=0; (2) p :内错角相等,q :两直线平行; (3) p :x =1,q :x 2=1;
(4) p: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q: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