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北大经典讲义宏观经济学 精品

合集下载

12881-北大张延教授的宏观经济学讲义-28_20050602_9.3_part2_9.4_pa

12881-北大张延教授的宏观经济学讲义-28_20050602_9.3_part2_9.4_pa

∵ r = f′(k) ∴ r˙/r
= f′(k)˙/f′(k) = f″(k)k˙/f′(k)
《中宏》讲义,张延著。版权所有 27
• ∵ 在平衡增长路径上,k˙= 0 • ∴ r˙/ r = f″(k)k˙/ f′(k) = 0 • [ rK/Y ]˙/ [ rK/Y ] = r˙/ r = 0
/[ f(k) - k f′(k)]
• = A˙/ A - k f″(k)k˙/[ f(k) - k f′(k)]
《中宏》讲义,张延著。版权所有 24
• ∵ 在平衡增长路径上,k˙= 0
• ∴ w˙/w = A˙/ A = g • • [ wL/Y ]˙/( wL/Y ) = w˙/w – g = 0
(1.24a )
38
• ∵ 当k = k* 时, • k˙ = dk/dt = s f(k*) - ( n+g+δ)k* = 0
• ∴ s = ( n+g+δ)k*/ f(k*) 代入 (1.24a) •
∂k˙(k)/∂k│k=k*
• = [( n+g+δ) k* f'(k*)] / f(k*) - ( n+g+δ)
《中宏》讲义,张延著。版权所有 30

索洛模型中的平衡增长路径符合卡 尔多(1961年)描述过的关于增长的几个主 要特征事实(stylized facts):

1、对于大多数主要工业化国家而 言,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劳动、资本、产 量的增长率大体上都是常数,这一说法是 一个合理的初步近似。
《中宏》讲义,张延著。版权所有 31
《中宏》讲义,张延著。版权所有 39
• ∵ f'(k*) k* / f(k*) • • • •

(财务知识)北大宏观经济学最全版

(财务知识)北大宏观经济学最全版

(财务知识)北大宏观经济学第壹章绪论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你能够了解:任何经济制度下的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经济体制和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的解决;稀缺、选择和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经济学的定义;经济体制和市场机制;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容易出现的错误;微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何辩证地对待西方经济学。

二、教学内容:1、1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问题实质上包括了生产什么品种、生产多少、什么时间以及什么地点生产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何谓生产呢?生产是将投入转为产出的活动。

投入又被称之为资源。

西方经济学家将资源分为四种类型:①土地,又称自然资源,它包括土地、森林、矿藏和河流等壹切自然资源。

狭义的土地则是指土地本身②劳动,它是指人类拥有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总和③资本,亦称资本货物(或资本品),它是指人类所生产出来的且用于生产其他产品所需的壹切工具、机器设备、厂房等的总称;④企业家才能,这是指企业家组织生产、运营管理、努力创新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总和,有时将之简称为“企业家”或“管理才能”。

之上四种经济资源又被称为“生产四要素”。

因此,投入、资源和生产要素在经济学中都是等义的。

所谓资源配置就是将生产要素按壹定比例进行组合用于生产的活动。

主要是有俩种调节资源配置的方式: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

生产的结果就是商品。

商品被划分货物和劳务,前者是有形的,如汽车和鞋子;后者是无品被分为货物和劳务,前者是有形的,如汽车和鞋子;后者是无形的,如餐馆招待和教育。

商品的价格壹般大于零,价格为零的被称为“免费商品”,价格为负的为“有害品”。

使用货物和劳务满足其需要的活动便是消费。

如何生产如何生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壹,由谁来生产;其二,用什么资源生产;其三,用什么技术生产;其四,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生产。

为谁生产为谁生产是指谁来享有生产出来的商品的问题。

商品的分配取决于收入的分配。

收入高的就比收入低的人能够消费更多、更好的商品。

2024年度宏观经济学讲义高鸿业版本PPT课件精品

2024年度宏观经济学讲义高鸿业版本PPT课件精品
税收政策
通过调整税率和税基,影响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 ,进而调节总需求。
国债政策
通过发行或偿还国债,调节市场资金供求和利率水平 。
2024/3/23
21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
松紧搭配的货币政策 与财政政策
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 松或紧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 以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例如,在经 济过热时,可以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 和宽松的财政政策相配合,以控制通 货膨胀并促进经济增长;而在经济衰 退时,则可以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 紧缩的财政政策相配合,以刺激总需 求和增加就业。
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 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 口。
2024/3/23
8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024/3/23
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认为国民收入取决于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在短期中,由于存在“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无效,因 此财政政策是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的主要手段。
新古典主义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应该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9
乘数效应与加速原理
乘数效应
指一个变量的变化以乘数加速度方式引起最终量的增加。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通常用来描述投资、 消费等变量对国民收入的放大作用。例如,当政府增加一笔公共支出时,会导致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 。
加速原理
指产量水平的变动和投资支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当产量增加时,投资支出会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反之 ,当产量减少时,投资支出会以更快的速度减少。加速原理揭示了产量变动对投资支出的影响机制。
宏观经济学导论
2024/3/23
REPORTING 3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总量
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总消费、总投 资、总储蓄、总就业等。

北大苏剑老师宏观经济学 第2章ppt课件

北大苏剑老师宏观经济学 第2章ppt课件
• 这一数字虽然也能反映一个经济的生产情 况,但这个数字中含有大量的重复计算。
– 小麦的产值实际上被反映了四次
为什么要避免重复计算?
• 为了避免经济结构的不同对数据的影响
• 在不同经济中,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和组织方式可能是不 一样的。有的经济分工比较细,因此生产环节较多;而有 的经济分工比较粗,生产环节就较少。
农民 面粉厂 面包厂 零售商
生产者 小麦 面粉 面包 面包 总价值
产品产值(元) 增加值(元)
3000
3000
5000
2000
7000 10000
2000 3000
25000
10000
在该经济中,只有零售商销售的面包才是最终产品。
为什么只考虑最终产品和பைடு நூலகம்务?
• 避免重复计算
• 社会总产值:将经济中所有经济单位的产 值加总。
真实GDP的计算
• 在计算真实GDP时,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基 期,用这一期的价格水平来计算不同时期 的国内生产总值,即得到各期的真实GDP。
真实GDP的计算:举例
• 2005年和2006年的名义 GDP分别为32和65。
• 若以2005年为基期,则 两年的真实GDP分别为 32和45。
• 那么这两年的GDP缩胀 指数分别为100%和144 %。
经济1 产品产 值(元) 3000
5000
7000
10000
25000
经济1 增加值 (元) 3000
2000
2000
3000
10000
经济2 产品产 值(元) 3000
5000
10000
-
18000
经济2 增加值 (元) 3000

12869-北大张延教授的宏观经济学讲义-17_2005419_5.2

12869-北大张延教授的宏观经济学讲义-17_2005419_5.2

总效应受离它最近的效应的变化方向
的影响。离总效应最近的效应的变化方
向,决定总效应的变化方向。
《中宏》讲义,张延著。版权所有
31
• 4、 重要推论:
• (1)初始效应变大(减小) • ─→ 总效应变大(减小)。
《中宏》讲义,张延著。版权所有
32

由于传导路径越长,能量损失越厉 害。引致效应对总效应的影响可以忽略不 记。引致效应按照一个等比数列在递减, 即使等比因子(绝对值<1)也在发生变 化,也无法逆转初始效应的变化方向。
(t1)交LM 曲线于Y1′,IS(t2)右移至IS′ (t2),IS′(t2)交LM 曲线于Y2′,
《中宏》讲义,张延著。版权所有 37

t↓─→ α↑
∴IS(t1)至IS′(t1)之间的水平距离α1ΔG <
IS(t2)至IS′(t2)之间的水平距离α2ΔG ∵ b 不变

∴ IS(t1)至IS′(t1)之间的垂直距离ΔG/b =
初始效应不受任何参数的影响,对财 政政策效力变化的分析,无一例外地要涉 及到引致效应。
《中宏》讲义,张延著。版权所有 8
IS′ F
LM
S IS E
ΔG
初始效应的 几何图形
《中宏》讲义,张延著。版权所有 9
• 2、引致效应:
• • 第二轮至第n 轮 ——— 内生性增加。
《中宏》讲义,张延著。版权所有 10
趋向均衡 的道路2
Y*
《中宏》讲义,张延著。版权所有 f
Yf
4
• •
财政政策传导的路径图 趋向均衡的过程,相当于在爬一 个高度递减的楼梯。
《中宏》讲义,张延著。版权所有
5
• 1、初始效应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考研笔记讲义-新祥旭考研介绍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考研笔记讲义-新祥旭考研介绍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考研笔记讲义萨克斯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总体行为的经济学科。

它研究由各经济主体的行为所决定的经济总量(产出、消费、储蓄、投资、贸易余额、财政赤字)之间的关系,名义变量(货币供给、物价水平、汇率)与实际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减少经济波动、保持物价水平和实现稳定增长方面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3个步骤:1、宏观经济学家试图在理论水平上理解单个企业和家庭的决策过程。

2、试图加总经济中个别家庭和企业的所有决策,来解释经济的整体行为。

3、通过收集并分析实际宏观经济数据,为理论提供经验内容。

四个关键问题:1、商业周期2、失业率3、通货膨胀率4、贸易余额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目的: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国际收支平衡4、经济增长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中心论点:市场并不能平滑地自我调节,不能保证常规的低水平失业和高水平生产;政府可以实施稳定政策以防止或抑制经济衰退。

凯恩斯革命:1、由于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之间的摇摆,会影响商业投资总水平,从而造成经济较大的波动。

2、像大萧条这样深重的经济衰退一旦出现,单靠市场力量是不可能迅速消除的。

3、只有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政府支出和税收以及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才能阻止经济衰退、保持经济稳定。

反凯恩斯革命:70年代,经济前景暗淡,很多国家经历了滞胀。

凯恩斯学派的政策建议对这种特定的经济困境似乎无可奈何。

许多经济学家和非经济学家认识到,稳定政策实际上正是在此发生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人们指责积极的政府政策本身是滞胀的原因之一。

货币主义: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者认为市场经济是自我调节的,如果不加干预,经济会倾向自行恢复充分就业;其次,他们认为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只会造成问题,而不会解决问题。

《美国货币史》指出,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是货币供应发生变化的结果,稳定的货币供应而非变化的货币供应,才是稳定宏观经济的真正关键。

北大中级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财政方面与货币方面

北大中级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财政方面与货币方面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财政方面与货币方面
第一节 政府赤字与通货膨胀: 阿根廷政府的故事(1989年)
1. 1989年初政府应付巨大预算赤字所面临的窘境 •通过向公众借债来为赤字融资?
不可能!因为其偿债能力受到公众的怀疑。
•通过从国外借款来为赤字融资?
不可能!因为旧的外债尚存在拖欠。
•通过缩减政府开支或增加税收去减少赤字?
可能性之一:
当外国将本国货币 作为官方货币时, 例:巴拿马和利比里亚将 美元作为官方货币。
可能性之二:
当外国居民将本国货 币作为替代货币时, 例:许多高通胀国家以美元 作为交易媒介或储藏手段。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成本
1. 已预期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概念界定
已预期通货膨胀=>在它发生之前就融入公众预期和行为中的那种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 1120.1 1.1112:27:4912 :27:49 November 11, 202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 0年11 月11日 下午12 时27分2 0.11.11 20.11.1 1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1月11 日星期 三下午1 2时27 分49秒1 2:27:49 20.11.1 1
IT
3. 通货膨胀税的拉弗曲线
•通货膨胀税:
IT
( 1
Pˆ + Pˆ
)(
M P
)
其中,
税基
M P
,
税率
1
Pˆ + Pˆ
通胀税
•通胀税的拉弗曲线
A ITmax
0
Pˆmax

北大经典讲义宏观经济学

北大经典讲义宏观经济学

从总需求的角度看:
Y = AD =消费需求 + 投资需求 =用于消费的支出+用于投资的支出 =消费(C)+投资(I)
2、两部门中国民收入的均衡
∵ Y = AS = AD C+S=C+I

I=S
三种情况
1、S > I ,即 AS > AD,经济概念及表现? 2、S < I ,即 AS < AD,经济概念及表现? 3、S = I ,即 AS = AD,经济概念及表现?
b, 蜜蜂寓言—节约的佯谬
荷兰医生 孟德维尔 1712 ―富裕中的贫困” “个人劣行即公共利益”
2、凯恩斯革命 —经济思想的革命
需求的重要性 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看得见的手 ”
3、凯恩斯革命 —经济实践的革命
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政府是国民经济的“守夜人”,“羞羞 答答”地干预经济 凯恩斯的观点: 政府是国民经济的“裁判”与“队员”, 积极主动干预经济
五、如何学习宏观经济学
1、明确问题 2、掌握基本概念、分析方 法 3、首先注意前提条件 4、经济学的分析思想
第二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 基本模型 本门课程的理论核心
第一节 国民收入 核算理论
计量国民经济的 标准
一、总量指标体系
1、国民生产总值 Gross National Product ( GNP )
二、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1、支出法 Expenditure Approach 常用,易于计算 最终产品法 P33
2、收入法 Factor Incomes Approach P34
均衡条件
总供给=总需求=均衡时的国民 收入 总收入=总支出=均衡时的国民 收入 课后思考题: 总供给、总需求-总收入、总支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DI=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支 付)
二、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1、支出法 Expenditure Approach 常用,易于计算 最终产品法 P33
2、收入法
Factor Incomes Approach P34
均衡条件
总供给=总需求=均衡时的国民 收入
总收入=总支出=均衡时的国民 收入
积极主动干预经济
罗斯福新政
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
1、1500~1800 萌芽 2、1800~1870 工业资本主义不可阻挡
的 兴起 3、1870~1914 从衰退到大战 4、1914~1945 大动乱 5、1945~至今 大跃进
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宏观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政策
1、课程基本框架
3、定义剖析
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总量?
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1、亚当·斯密
政治经济学之父,经济学之集大成者 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国富论),第一次将经济学发展成为 一个完整的体系。
“看不见的手”
2、萨伊
(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3)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4)开放经济理论 (5)宏观经济政策
2、宏观经济政策之四大目标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3、宏观经济政策之四大工具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收入政策 进出口政策
四、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两个前提条件 (1)制度既定 (2)国民经济中的个量既定、已知
特点:全部产品用于个人消费 包括储蓄和投资
两部门经济流转模型(如下图) P27,图24-1
供给
销售 收入
产品市场
厂商
需求
消费 支出
居民
成本
需求
要素市场
报酬
供给
供给
销售 收入
产品市场
需求
消费 支出
投资
厂商
金融 机构
储蓄
居民
成本
需求
要素市场
报酬
供给
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Y=C+S
1、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
(1)影响消费的因素(P83) 收入 Disposable Income
2、具体分析方法
(1)基本分析方法—总量分析方法
(2)静态、比较静态、动态分析
(3)短期与长期分析 (4)实证与规范并重 (5)边际分析法 (6)均衡分析法
3、表述方法
(1)叙述法 (2)列表法 (3)图形法 (4)模型法
五、如何学习宏观经分析方
Nominal \Real GNP
(5)思考讨论的问题
1、存量与增量
Stock ~ Flow
2、“破窗理论”
2、国民生产净值
Net National Product ( NNP ) P40
NNP=GNP-固定资产折旧
3、国民收入
National Income ( NI )
NI=NNP-(间接税-政府津贴)
增值 800 200 400 600
(3)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尚未出售的产品按其现期价格计算 不同时间(一年内)出售的产品向一个
时间点折算(货币的时间价值)
(4)相关概念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GNP per person 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 GDP ) 名义的和实际的 GNP
法 3、首先注意前提条件 4、经济学的分析思想
第二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 基本模型
本门课程的理论核心
第一节 国民收入 核算理论
计量国民经济的 标准
一、总量指标体系
1、国民生产总值 Gross National Product ( GNP ) 一个国家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
1803年,《政治经济学概论》 萨伊定律(萨伊教条):
“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
3、凯恩斯
1929~193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 发了一场空前的、旷日持久的 经济危机。
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 通论》适时推出。
(1)凯恩斯革命--发源
a, 社会心理因素—资本家群体的“传染 病”
b, 蜜蜂寓言—节约的佯谬
宏观经济学
MACRO- ECONOMICS
主讲 柴华奇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 什么是经济学?
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 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中, 研究资源配置 和资源
利用的问题。
资源;配置;利用; 制度
2、宏观经济学的定义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 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 各个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 利用。
荷兰医生 孟德维尔 1712 “富裕中的贫困” “个人劣行即公共利益”
2、凯恩斯革命 —经济思想的革命
需求的重要性 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看得见的手 ”
3、凯恩斯革命 —经济实践的革命
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政府是国民经济的“守夜人”,“羞羞
答答”地干预经济 凯恩斯的观点: 政府是国民经济的“裁判”与“队员”,
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P18
(1)是一年内生产出 来的产品的总值。
今年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今年卖掉 今年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明年卖掉
(2)最终产品
什么是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例:棉花 800 纱线 1000 布匹 1400 衣服 2000
产品
棉花 纱线 布匹 衣服
增值法
总值 800
1000 1400 2000
课后思考题: 总供给、总需求-总收入、总支出
GNP的“测不 准原理”
第二节 总需求分析(一)
简单的国民收 入决定模型
一、模型的前提条件
不考虑总供给、利息率和投资
水平的影响,只考虑总需求 与国民收入水平之间的 关系,即AD如何决定Y。
二、最简单的国民经济模型 ------两部门模型
假设: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由居民部门 和企业部门组成。
4、个人收入
Personal Income ( PI ) 所有个人在一年内从各种来源
所获得的收入总和。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
得税+由企业和个人交纳的社会 保险费)+政府的转移支付
5、个人可支配收入
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 PDI )
一国家内所有个人在一年内实 际得到的、可用于消费和储蓄 的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