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征材料疏水性能的指标

合集下载

疏水指数(hdph)

疏水指数(hdph)

疏水指数(hdph)疏水指数,又称接触角度(Contact Angle),是表征固体表面疏水性或亲水性的参数。

它是指液滴在固体表面上所能够形成的接触角。

疏水性指接触角大于90°,表明液滴在固体表面上无法完全展平;而亲水性指接触角小于90°,表明液滴能够在固体表面上充分展开。

疏水指数可以通过测量液滴在固体表面上的接触角来计算得出。

它是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和化学工程等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疏水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利用Young(杨)方程,其中θ是液滴与固体表面的接触角,ε是表面自由能,γ是液体的表面张力,γs是固体的表面自由能,Young方程式为:γ = γs + γlv(cosθ)疏水性与接触角的大小有关。

在接触角小于10°时,被称为“超亲水性”;在10° ~ 30°之间,被称为“亲水性”;在30° ~ 90°之间,被称为“亲油性”;在90° ~ 150°之间,被称为“疏水性”;在大于150°时,被称为“超疏水性”。

疏水性对许多实际应用都有影响。

比如,在药剂工业中,我们需要选用具有一定疏水性的容器材料,以防止药剂因吸附而损失;在涂料工业中,我们需要调整涂料的疏水性,以使其尽可能均匀地分散在被涂物表面上;在纤维材料中,我们需要加入一定的表面活性剂,以提高纤维的亲水性,以便纤维的吸水性能更好,这样在纺织加工时,颜色上的分子扩散更加均匀;在水上滑雪工业中,我们需要利用疏水性让雪板在冰面上滑动。

因此,疏水性和液体-固体相互作用是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和化学工程领域中的重要问题。

在材料研究中,通常通过化学处理、表面修饰、纳米材料等方法来改变表面特性,从而改变固体表面的亲水性或疏水性。

液滴在固体表面上的接触角大小能够提供很好的参考指标。

通过研究固体表面的疏水性和纤维表面活性剂、涂层粘附原理等可以得到相应的材料应用。

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

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

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近年来,超疏水材料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

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和表征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介绍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表征手段。

一、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可控表面粗糙化、表面化学修饰和特殊涂层三种方法。

1.可控表面粗糙化可控表面粗糙化是制备超疏水材料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长期算法、电解蚀刻、阳极氧化等方法,可以在普通表面上形成各种化学及物理结构的表面粗糙化。

通过不同结构和尺度的表面粗糙化可以得到不同类型的超疏水材料。

2.表面化学修饰表面化学修饰通常是通过改变表面化学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种类和密度等手段来实现的。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特殊场合,例如在生物医学领域制备超疏水材料等。

3.特殊涂层特殊涂层是制备超疏水材料的另一种方法。

通过是原位合成、溶液浸渍、离子束沉积、以及等离子体蒸汽沉积等方法,可以在普通表面上添加不同材料的涂层,从而得到不同类型的超疏水材料。

二、超疏水材料的表征手段超疏水材料的表征手段主要包括显微镜、接触角计、气-液吸附法及表面粗糙度计等。

1.显微镜针对表面微观结构的研究,显微镜是一种好的表征手段。

分别可以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技术来研究其表面结构与形貌。

2.接触角计接触角是表征超疏水性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过测量角度可以获得材料与液体的表面张力,并根据静电学的理论公式进行计算。

当接触角大于150度时,即可认为材料为超疏水性。

3.气-液吸附法气-液吸附法可以直接测定材料孔径及比表面积。

该手段用于评价材料内部微结构与机理。

4.表面粗糙度计表面粗糙度计是一个用于测量材料表面形貌参数的工具。

通过测量表面高度和微观成分等参数来获得显示材料表面粗糙度的图像。

三、结论目前,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和表征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通过对超疏水材料的表征,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其性质和应用场景,从而更好地推动超疏水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未来随着化学和材料领域的不断发展,相信超疏水材料会有更多的应用前景。

疏水测试标准

疏水测试标准

疏水测试标准
疏水测试是一种用于评估材料表面疏水性能的实验方法。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要求,疏水测试标准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常见的几个疏水测试标准:
1. ASTM D7334/D7334M-13:这个标准是用于评估疏水材料表面的接触角测量方法。

它描述了一种实验方法,使用水滴在材料表面形成接触角以评估材料的疏水性能。

2. ASTM F1110-14:这个标准是用于评估疏水防护装置的测试方法。

它包括了多种实验方法,例如接触角测量、碗倾倒测试等,以评估疏水防护装置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

3. DIN 55660-2:这是德国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项测试标准,
用于评估建筑材料的疏水性能。

它包括了水滴接触角测量、雾滴测试等实验方法,以评估材料在不同使用条件下的疏水性能。

4. ISO 13004:这个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项测试标准,用于评估疏水涂层的性能。

它包括了接触角测量、油灰测试等实验方法,以评估疏水涂层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性能。

当进行疏水性能测试时,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评估材料或涂层的疏水性能。

疏水测试标准

疏水测试标准

疏水测试标准
摘要:
1.疏水测试标准的定义
2.疏水测试的目的和意义
3.疏水测试的具体方法
4.疏水测试的应用领域
5.疏水测试的发展趋势
正文:
疏水测试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材料疏水性能的测试方法。

疏水是指材料对水分子的排斥程度,这种性能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如建筑、化工、航空等。

因此,疏水测试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证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疏水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是否能有效排斥水分子,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

疏水测试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同时还能提高材料的安全性能。

疏水测试的具体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接触角法、滑落法、浸润法等。

这些方法在操作过程中有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疏水测试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到建筑、化工、航空、能源等多个行业。

在建筑领域,疏水测试可以用于评估外墙涂料、防水材料等产品的性能;在化工领域,疏水测试可以用于评估催化剂、分离膜等产品的性能;在航空领域,
疏水测试可以用于评估飞机表面的疏水涂层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疏水测试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

未来的疏水测试将更加注重测试方法的精确性和便捷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同时,新型疏水材料的研发也将推动疏水测试标准的更新和升级。

总之,疏水测试标准对于保证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亲水疏水平衡值名词解释

亲水疏水平衡值名词解释

亲水疏水平衡值名词解释亲水疏水平衡值是指一种描述物质形态、质量及量度表示的衡量标准,也叫疏水性或亲水性。

它可以用来精确衡量物质聚集状态,从而为确定溶解度,共价和离子交换状态等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一般来说,亲水疏水平衡值的数值越小,表明物质的亲水性越高,它更容易与水分子结合。

反之,越高的疏水性表明物质更容易与空气中的气体结合,从而形成气体团。

亲水疏水平衡值可以确定液体和气体物质的粘度、比重和密度等参数,从而可以更精确地表示特定物质的性能特征。

此外,它还可以提供给工程师关于特殊材料的结构、组成和密度等重要参数的准确信息。

亲水疏水平衡值的测定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完成,例如通过电感耦合解离实验来估算水的吸收性;可以通过将水和气混合物进行混合,并观察物质形态变化来计算亲水疏水平衡值;还可以利用雾度计、流量计、蒸发计、水溶液张力计等仪器对水及试样进行测定。

亲水疏水平衡值是影响液体和气体物质性能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可以提供科学家探索相关物质及其组成行为的重要线索,而且可以为技术人员在生产流程中调整物质性能提供基础信息。

因此,亲水疏水平衡值的测定和研究在许多领域应用广泛,对于深入了解物质组合结构及其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具有重大意义。

【亲水疏水平衡值:解释】亲水疏水平衡值是指物质形态和质量的一种衡量尺度,它反映了物质与水和气体的作用力大小。

其中,数值越小,表示物质更亲水,它更容易与水分子结合;反之,数值越高,表示物质更疏水,它更容易与气体结合形成气体团。

亲水疏水平衡值的测定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完成,仪器设备包括雾度计、流量计、蒸发计、水溶液张力计等。

它可以精确衡量物质的粘度、比重和密度等参数,从而可以更精确地表示特定物质的性能特征,并且可以提供给工程师关于特殊材料的结构、组成和密度等重要参数的准确信息。

亲水疏水平衡值是描述物质形态、质量和量度表示的重要参数,其在科学家研究和技术工程师应用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不同物质的亲水疏水性表现存在差异,所以对其进行准确的测定是十分重要的,以评估其在表面和空气中的表现,并且可以用来精确衡量物质聚集状态,从而为确定溶解度,共价和离子交换状态等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常见材料和水的接触角值

常见材料和水的接触角值

常见材料和水的接触角值1.引言接触角是研究液体与固体接触界面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它描述了液滴或液体界面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和性质。

在材料科学和表面科学研究中,接触角被广泛用于表征材料的亲水性或疏水性,以及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润湿行为。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材料与水的接触角值,通过对不同材料的接触角值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2.亲水性材料亲水性材料指的是对水具有良好润湿性的材料,水在其表面能够形成较小的接触角。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亲水性材料及其与水的接触角值:-玻璃:玻璃是一种常见的亲水性材料,其与水的接触角一般在10°-20°左右。

这是因为玻璃表面具有一定的亲水基团,水分子能够在玻璃表面形成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形成较小的接触角。

-陶瓷:陶瓷材料的接触角值与其成分和表面处理方式密切相关。

总体而言,陶瓷材料对水的润湿性较好,接触角一般在10°-30°之间。

-金属:金属材料的接触角值通常较高,一般在70°-90°之间。

金属表面往往具有一定的氧化膜或污染层,使得水分子无法与金属表面形成完全平整的接触,导致较大的接触角。

3.疏水性材料疏水性材料指的是对水具有较强排斥性的材料,水在其表面难以形成接触而形成较大的接触角。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疏水性材料及其与水的接触角值:-聚烯烃类材料:聚烯烃类材料包括聚乙烯和聚丙烯等,它们的接触角一般都在90°以上。

这是因为这类材料的分子链较长,表面相对光滑,且不含极性基团,使得水分子难以在其表面上形成润湿膜。

-聚四氟乙烯(P TF E):PT FE是一种常见的疏水性材料,其与水的接触角高达110°左右。

P TF E具有良好的低表面能和低粘性,水在其表面几乎无法形成润湿。

-硅烷改性聚合物:这类材料通过在聚合物分子链上引入疏水性硅烷基团,可显著提高材料的疏水性。

硅烷改性聚合物的接触角值一般在90°以上,具有良好的抗水性能。

亲疏水性——精选推荐

亲疏水性——精选推荐

关于亲水性、憎水性的评定:通常用接触角(contact angle)来判定,当接触角介于0---90°之间,呈亲水性;当接触角介于90—180°之间,呈憎水性。

液体选择性透过(单向传质)的理论支撑:液体只能在临界表面张力(critical surface tension)比自身大的表面浸润.临界表面张力常作为鉴别固液浸润与否的第一标准。

液体名称温度临界表面张力单位去离子水20度72.8 Dynes/cm 甲醇20度23.7 Dynes/cm不同液体的临界表面张力值举例任务安排:1. 对临界表面张力的较深入的理解,以及如何判定、测量一种材料的临界表面张力?可参考资料来源:网页相关文献、书籍(做好相关知识的记录、整理和总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2. 临界表面张力介于去离子水和甲醇之间的材料有哪些?可参考资料来源:网页文献书籍标准(材料的临界表面张力可能已经像标准一样可以直接查得)等待考察(参考)材料的临界表面张力:--Teflon PTFE(聚四氟乙烯)憎水,却能浸润27 Dynes/cm以下的液体(比如甲醇methanol)3. 对其中若干材料(一起讨论后觉得合用的)寻找购买途径—购买—测试。

待前期工作做完后,一起对选择的材料作针对性筛选。

4. 探寻通过表面改性的方法控制金属材料的临界表面张力的可能性、方法。

定义:凡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

它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

就象你要把弹簧拉开些,弹簧反而表现具有收缩的趋势。

正是因为这种张力的存在,有些小昆虫才能无拘无束地在水面上行走自如。

影响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因素:内因:无机液体的表面张力比有机液体的表面张力大的多;水的表面张力72.8mN/m(20℃);有机液体的表面张力都小于水;含氮、氧等元素的有机液体的表面张力较大;含F、Si的液体表面张力最小;分子量大表面张力的;水溶液:如果含有无机盐,表面张力比水大;含有有机物,表面张力比水小。

疏水测试标准

疏水测试标准

疏水测试标准疏水测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制造和质量控制领域的测试方法,用于评估物体表面的疏水性能。

疏水测试标准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程序,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疏水测试标准及其相关信息:1. ASTM D724 - 表面张力测定法背景与目的:ASTM D724是由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制定的标准,旨在通过测定表面张力来评估液体在物体表面上的疏水性能。

该测试方法可适用于液体滴在平坦、非吸收性材料上的情况。

测试步骤:准备测试样品,确保表面清洁。

使用表面张力仪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

将液体滴在测试样品上,观察其展开和滑落的特性。

根据观察结果和表面张力值,评估疏水性能。

应用领域:ASTM D724常被用于评估防水材料、涂层和其他表面处理的疏水性能。

2. ASTM D7334 - 涂层和印刷油墨的液滴浸润法背景与目的:ASTM D7334标准是为了评估涂层和印刷油墨的液滴浸润性而设计的。

通过这一测试,可以确定液体在材料表面上的传播和浸润特性。

测试步骤:准备测试样品,确保其表面干燥和清洁。

将测试液体滴在样品表面,记录液体滴在表面的展开和浸润情况。

根据观察结果,评估涂层或印刷油墨的液滴浸润性。

应用领域:该标准主要应用于涂层、油墨和其他材料的疏水性评估,广泛用于印刷和包装行业。

3. ISO 27427 - 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背景与目的:ISO 27427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标准,用于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

该标准提供了液体表面张力测定的一般方法,可用于疏水性能的评估。

测试步骤:使用表面张力仪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

根据测定结果,评估液体的表面张力。

应用领域:ISO 27427标准适用于多种行业,包括化学、医疗、纺织和涂料等,用于评估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

疏水测试标准在工业和科研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能够为材料疏水性能的评估提供可靠的方法和依据。

选择适当的标准并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执行测试,有助于确保测试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征材料疏水性能的指标:接触角,滚动角(前进接触角和后退接触角之差)
决定因素:材料的表面能,材料的粗超程度。

具有低的表面能和粗超度。

疏水薄膜的化学成分主要考虑有机聚合物, 其疏水分子中除了碳以外, 含有大量低表面能的硅、氟等原子基团, 可以有效的降低材料的表面能, 从而使薄膜对水接触角增大。

氟系有机物、聚氟硅烷( FAS) 、有机硅聚合物等都具有较低的表面自由能, 也是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疏水成膜剂
Takashi Monde 等人利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支链状的聚氟硅烷薄膜, 发现其具
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且具有低表面能的氟化物存在于薄膜的最表层。

有机硅聚合物制成的薄膜具有较好的牢固度, 且不影响玻璃光学性能、无毒、无腐蚀, 也是良好的疏水物质。

聚四氟乙烯( PTFE) 的特点一方面具有低表面能, 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但其缺点在于高熔融状态、高粘度和不溶性, 使得它难以制备和操作
除了本身化学组成外, 表面结构也控制着薄膜的浸润性
等人通过溶胶- 凝胶法将表无机疏水薄膜常用的制备方法有采用溶胶- 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和氟硅表面活性剂原位修饰等。

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的原理是把含有构成需要元素的一种或几种化合物、单质气体供给载体, 借助气相作用, 在载体表面上进行化学反应生成要求的薄膜。

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薄膜产量高, 可在线生产, 能耗低, 比较适合制备金属氧化物多孔薄膜, 但反应条件苛刻, 工艺及装置复杂, 设备投资大。

溶胶- 凝胶法是制备无机膜的比较成熟的方法, 一般分为胶体凝胶法和聚合凝胶法。

胶体凝面粗糙度控制在20~50nm 之间, 使接触角达到165°。

Hong B S 等人利用增加膜层表面粗糙度的方法提高了膜的疏水性, 但获得的透明薄膜不具备减反射性。

通过相分离、刻蚀、固体表面添加有机疏水物等方法控制表面粗糙度, 不但可以得到具有预期疏水性能的表面结构, 而且可以同时满足表面的机械特性和透明度等要求。

多孔的无机氧化物薄膜与玻璃、陶瓷等结合强度良好, 而且耐高温、耐腐蚀, 绝缘性好, 所以与有机疏水材料的复合将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在保持材料疏水性的同时对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比如SiO2 膜由于具有耐热性、耐候性、透明性、低折射性、低介电性等优良性能而在汽车玻璃、厨房用具、建筑玻璃、微电子集成电路等方面表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是, SiO2 本身所具有的亲水性限制了其性能的发挥和实际应用。

因此, 有必要对硅溶胶进行疏水改性的研究。

目前对无机材料进行表面疏水化改性的方法很多, 其改性机理一般是通过具有很小表面自由能的有机分子填充到亲水材料的网络空隙中。

用阴离子型有机改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纳米TiO2 进行表面改性, 在适当的体积比下, 可获得疏水性的钛粒子凝聚体。

在SiO2, Al2O3二元薄膜包覆的基础上, 用钛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剂及三乙醇胺、季戊四醇对金红石型TiO2 颗粒进行表面改性, 发现未经有机改性的TiO2 粉末亲水性较强, 而经过有机物改性后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疏水性, 实现了颗粒表面由亲水向疏水的转变,实验还发现不同改性剂与颗粒表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化学键合作用。

目前对无机材料进行表面疏水化改性的方法虽然很多, 但由于所用的改性材料本身物理化学性质, 特别是热稳定性与户外的耐候性, 难以达到实用化的要求。

聚四氟乙烯及其与无机物的复合薄膜的制备及疏水性能的探索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采用溶胶- 凝胶法将PTFE 乳液加入到硅溶胶中,用该溶胶浸涂玻璃, 经热处理后在玻璃表面可形成连续致密的与玻璃基材结合牢固的SiO2/PTFE 复合薄膜。

在热处理过程中, 均匀分布在Si- O- Si 多孔多维网状骨架结构的空隙中的高分子PTFE 熔融,与网状的无机结构形成连续的相互贯通的复合薄膜。

这层薄膜表面呈现出与纯聚四氟乙烯材料相似的疏水性。

赵英健等人以硅酸钠为原料, 经水解成为硅酸低聚体后再与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 反应, 在硅溶胶分子结构中引入了硅三甲基基团, 制得了有机改性硅溶胶。

有机改性硅溶胶采用浸渍提拉法在玻璃基板上固化, 制得了透明的疏水膜。

研究发现在硅溶胶中引入硅三甲基赋予涂膜以疏水性, 增大HMDS 与SiO2 的摩尔比, 有利于提高疏水性, 最大接触角可达到110°。

研究发现采用溶胶- 凝胶法可制备无定形态Al2O3 薄膜, 并采用含氟聚合物对其表面进行修饰, 也可获得具有高疏水性的透明Al2O3 薄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