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知识型员工管理的

合集下载

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及存在问题

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及存在问题

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及存在问题【摘要】知识型员工在现代企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对他们的管理和激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包括高度专业化、追求创新等方面。

接着从管理策略、存在问题、激励机制和培训发展等多个维度探讨了如何更好地管理这类员工。

同时也探讨了知识型员工管理中的挑战,未来发展方向以及总结。

通过深入了解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需求,以及有效的管理和激励策略,企业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力,提高整体业绩和创新能力。

但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型员工管理也将面临更多挑战,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管理策略,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管理、特点、策略、存在问题、激励机制、培训、发展、挑战、未来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及存在问题现代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已经成为领导者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知识型员工通常具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技能,他们在公司中担任着关键的角色,对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传统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加注重自主性和创造性,需要一种不同于传统管理的管理策略。

在管理知识型员工时,领导者需要了解他们的特点。

知识型员工通常具有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倾向于追求挑战和成长。

领导者需要为他们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发展性的工作任务,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管理知识型员工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知识型员工通常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更为重视,金钱奖励并不是他们唯一的动力。

领导者需要通过提供专业发展机会、给予自主决策权和实现个人成长等方式来激励他们。

知识型员工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性较大,他们往往更容易受到其他公司的诱惑而离职。

知识型员工之间存在着潜在的竞争关系,领导者需要善于协调他们的关系,确保团队的协作效率。

管理知识型员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领导者需要深入了解他们的特点,并合理制定管理策略和激励机制,以应对存在的问题,确保团队的稳定和高效运转。

如何管理知识型员工

如何管理知识型员工

浅议如何管理知识型员工摘要:知识型员工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的核心资源、发展的根本所在,对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本文首先介绍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其次总结了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最后提出如何激励、留住知识型员工的对策。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定义;特点;管理策略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1一、知识型员工的定义知识型员工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的,当时他指的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该定义有了更深更广的含义。

在我国对于知识型员工的通俗说法有很多,例如知识分子、脑力劳动者、白领、科技人才等。

笔者理解的知识型员工是指企业中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技能、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或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杰出的管理才能,能够利用自身拥有的知识和技术进行创造性活动,为社会和企业创造价值和财富,以实现自我价值的人。

德鲁克在著作《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指出,在21世纪中,企业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管理,使其发挥高效的生产力,而知识性员工由于自身的特点,对其管理和传统的体力劳动者的管理大有不同。

该类员工最大的特点是流动性比较强,只有掌握他们的特点、需求,才能更好地留住和管理好这类员工。

二、知识型员工的特点1.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

知识型员工一般都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拥有较高的学历,掌握了较高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具有开阔的视野,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个人能力素养。

2.需求的多样性。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有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五个层次的需求。

知识型员工因为其特有的技能,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他们的需求集中表现在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两个层次上。

他们更加注重他人、组织及社会的评价,强烈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一、简述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成为企业和组织的核心管理任务之一。

知识型员工是指那些拥有丰富知识和专业技能,对企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员工群体。

他们的管理不同于传统员工,需要更为精细和策略性的方法。

本文将从定义与特点出发,简述知识型员工管理的要点和策略。

首先知识型员工具有显著的特点,如高自主性、追求个人成长、强烈的自我价值实现愿望等。

他们往往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对工作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追求。

因此在管理知识型员工时,需要充分理解并尊重他们的个性和职业追求。

其次对于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简述其要点主要包括:一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工作热情。

这包括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职业发展机会、培训和学习资源等。

二是构建良好的沟通与协作环境,促进知识型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团队效能。

三是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尊重知识、鼓励创新、注重团队合作的企业文化氛围。

四是实施灵活的管理方式,给予知识型员工一定的自主权,以适应他们的工作风格和需求。

有效的知识型员工管理策略还应关注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紧密结合,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共同成长。

同时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环境,以维护良好的工作氛围和高效的团队合作。

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关键的任务,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策略和精细的管理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潜力,推动组织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1. 介绍知识型员工的背景和重要性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知识型员工已成为组织发展的核心力量。

他们通常具备较高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素养,掌握着丰富的知识和技术技能,是推动企业创新、技术进步和持续发展的关键群体。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型员工在各行各业中的比重逐渐上升,成为组织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之一。

知识型员工的崛起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紧密相连,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逐渐成为主流,知识、信息和技术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论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论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体 系。
关 键 词 : 业 ; 识 型 员 工 ; 理 企 知 管
中圈分类 号 :G2 0 5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码 :6 2 6 5 (0 6 0 — 1 6 0 17 _ 2 12 0 )5 0 4 - 3
The m an ge e o nt le t l e p oy e n nt r ie a m nt f i el c ua m l e s i e e pr s s
从 这 个 概 念 出发 . 前 的 很 多 中层 经 理 、 理 者 和 专 业 当 管
技术 人员都 属于知识型员工 。
知 识 型 员 工 应 该 是 这 样 一 群 人 :从 倾 向 和 职 业 上
来说, 他们主要从事 脑力劳动 而不是从事 物质生产 ; 他 们的思想有一 定的深度或有 创造性 :他 们会情 不 自禁
21 对 知 识 型 员 工 的 认 识 成 为 管 理 创 新 的 前 提 .
在传 统的经济形态 下 ,财富 的产 生来 自于 对物质 资源的积累与使用 。但 是 , 在知识经 济形态下 , 企业 的 财 富则来 自于知识 的积 累 。如微 软公司 的股票 价值是 公 司账面价值 的 1 0倍 . 这就意 味着微软公 司的有形资 产 只 占实 际资产 的 1 %。当前成 功企业 的发展过程证 0 明 .企业 的价值 和竞 争力是 由那 些掌握并 且应用知识 的员工所创造 的 .公 司的智力 资本 已成 为公 司业务 中
有 创 造 性 而且 能 独 立 思 考 的 人 , 同时 又 需 要 用 一 定 的 纪 律 约 束 他 们 。 外 . 理 者对 知识 型 员 工 的 工 作 不 易 另 管 做 出 明确 的界 定 . 且 用 以衡 量 的标 准 又 极 富 主观 性 。 并

企业管理中的知识型员工与人才培养

企业管理中的知识型员工与人才培养

企业管理中的知识型员工与人才培养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知识型员工被视为企业的重要资产。

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然而,如何有效管理和培养这些知识型员工成为了企业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企业管理中的知识型员工与人才培养,从不同角度分析其重要性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知识型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力之一。

他们拥有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为企业创新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从以物质资产为基础的传统经济转向以知识为核心的知识经济。

只有拥有优秀的知识型员工,企业才能够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知识型员工还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他们通常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并能够在工作中创造出独特的价值。

这使得他们能够快速应对变化的市场环境,并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二、人才培养的挑战尽管知识型员工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他们的培养和管理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首先,知识的更新速度较快。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知识都在不断更新和变化。

企业需要保持对最新知识的了解,并将其传递给员工。

然而,如何及时获取和传递知识成为了一个难题。

其次,知识型人才往往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对于他们来说,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薪酬待遇是很常见的事情。

这就对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福利待遇,留住优秀的知识型人才。

另外,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多样化。

他们希望能够从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而不仅仅是薪水和职位的提升。

这就需要企业在员工培养和管理方面更加注重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

三、解决方案为了有效管理和培养知识型员工,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知识管理机制。

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学习平台和知识库,及时获取和传递最新的知识。

同时,鼓励员工积极学习和分享经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其次,实施激励机制和培训计划。

管理知识型员工的策略

管理知识型员工的策略
时代 , 这些“ 最优秀 的人” “ 、关键人员” 就是知识型员工。 由于知识
4 .知识型员工的“ 职业枯竭” 感相对较强。 如果你一大早 碰 “
那肯定是 他一夜没 睡, 而不是早起。 ” 世界 范围 内 型员工 的工作具有知识性、 创新性 、 增殖性 的特点 , 从某种意义上 到一个程序员 , 职 现象正在袭扰中国的企业 。调查显示 : 在 说, 知识型员工对企业来说具有不可替代 性。 换句话说 , 企业对知 普遍存在 的“ 业枯竭 ” 3%的公 司表示职 业枯竭情况愈演愈烈 ,在各类人 员 识型员工 的需求弹性小 , 从而决 定了知识 型员工有更强 的讨价还 各行业 中,3
【 关键词 】 知识型员工; 分类管理 ; 职业枯竭
需求 , 调动其行为积极性 , 管理的难度更大 。 3 .知识型员工 的流动意向相对较高。很多企业受 到人 才流
知识经济时代什么最贵? 知识型员工 ! 管理大师彼得 ・ 德鲁克 失 的困扰 , 据调查 , 国内企业人员 流失 的单 位约 占 7 % , 流失 8 在
份能力。
中技术人员 的“ 职业枯竭 ” 比例 高达 4 %, 5 知识型员工 的“ 职业 枯
2 .知识 型员工 的需求 具有 复杂性 。 一般认为 , 知识型员工不 竭 ” 现象更 为强 烈。知识 型员 工 自身具有更高的职业抱负 , 社会 、 再追求低层次的生理需要 、 安全需要 , 他们更重视社交需要 、 尊重 企业 、 家庭 对知识 型员工 的期望值相对较高 , 过大 的竞争压力 、 生 这必然会 需要 , 具有强烈 的成就 动机和社会责任感 , 重视 自我实现需要 的 存压力甚至是浮躁心理使得他们很难对现状感到满足 ,
苦不堪 言。 识型员工 的工作具有知识性、 创造性 、 增殖性 的特点 , 工作 与知 多企业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其害 , 其 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 的流动意愿 , 这是 因为 : 方面 , 一 他们一

企业对知识型员工实施有效管理的途径

企业对知识型员工实施有效管理的途径
了对知识型员工实施有效管理 的途径和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知识 型企 业 ; 识 型 员 工 ; 理 策 略 知 管
中 图 分 类 号 :2 29 F 7 .2 文献标识 码 : A
P t fv l a a e n o a m p o e f a h o a i m n g me t t n e l y e o d k o e g n a b sn s n e p ie n wld e i u i e s e t r rs
企业对知识型 员 工实施有效管理的途径
司 国 海
( 大庆 石油学院 科技开发 中心。 黑龙江 大庆 1 3 1 ) 6 3 8
摘要 : 分析了在知识经济时代 , 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 , 并结合知识型员工 的特殊性 , 从让员工积极参加企业管
理、 实施全面薪酬战略、 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实行弹性工作制度、 加强企业软环境建设等 5 个方面论述
s oh i I Gu . a
( c n ead Tc nl y D vl m n C n rD qn e o u ntueD n 6 38 C i ) Si c n eh o g ee p et et , ai Pt l m Is t , 唧 g 13 1 ,hn e o o e g re it a
维普资讯
20 0 6年
第 3期
科 技 与 管 理
Sc— e h oo y a d Ma a e i c n lg n T n g me t n
No3 2 0 。, 0 6
( 总第 3 77
文章编号:0 8 7 3 ( 0 6)3 0 4 - 3 10 — 13 20 0 - 10 0
造性工作、 鼓励个性发挥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平 等的引导和交流中, 建立起企业的经营理念 , 将外部 控制转化为 自我控 制 。 使每个员 工 自发地形成对企业 的忠诚感和责任感 。 进而使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企 业的生存发展归于一途 。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 , 始终贯彻 “ 以人为本 , 尊重 人性” 的管理理念 , 通过建立授权式组织结构让知识 型员工参 与企业管理[】企业及时公 布有关经营目标 、 2 。 发展方向和组织计划的信息, 让企业内员工特别是高 层次人才了解信息、 分享信息, 给予其参与企业决策 的机会 。知识 型员工 由于拥 有专业知识和技能 , 往往 最了解问题的状况和改进 的方式 。 通过 给予知识型员 工以一定的权力 , 让其参与企业的发展决策和各级管 理工作的研究和讨论。 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 感, 从而树立起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 去把握 企业发展 中的每一个 机遇 。通过 参与 , 员工与整个组

强化知识型员工管理有效建议

强化知识型员工管理有效建议

强化知识型员工管理的有效建议摘要: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来讲,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影响,知识型员工的有效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强化;管理;有效建议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1下文主要讲述了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及特点;知识型员工管理中的问题;强化知识型员工管理的有效建议。

一、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及特点(一)知识型员工的概念(1)知识型员工只指为了某种技能知识、文化知识或者掌握某种学识而进行工作的人,这些人都是知识的利用者,也是知识的创造者,当然也是知识的掌握者,知识型员工会为企业或者某个单位创造知识方面的价值,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福利。

(2)如今,企业中的知识型员工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比如说:企业的决策者、领导者、部门的领导者、决策者、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行政人事上的相关负责人等等,这些掌握着企业的重大决策,是企业运用的领导力量;另外一种就是拥有高科技的人群,比如说:企业的某一类型设计师、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师、企业的工程师、企业的高级咨询师等等,这些都是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当然也就是知识型员工。

(二)知识型员工的特点现代化的大企业中的知识型员工量越来越多,他们身上有很明显的特点:(1)知识型员工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学习性,知识型员工一般都拥有很强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成果一般都很难用钱来衡量,待遇一般也比较难以确定,而且知识型员工只看成果,对于工作过程很难管理和控制;知识型员工流动性比较大,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都普遍不高;知识型员工对于企业的贡献一般都比较大,而且对自身的期望值很高,对于自身也有很高的肯定,相对金钱方面的奖励来讲,更加重视自己的成就和精神方面的鼓励和激励。

(2)知识型员工对于企业来讲将会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能够为企业创造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能够为企业创造很高的荣誉,企业的决策者和领导人对知识型员工应该做到熟悉,比如说:知识型员工的心理需求方面、知识型员工的个性特征方面、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方式、知识型员工的价值观念等等,这些都必须要紧紧地掌握,才能留住知识型员工,认识到知识型员工的发展规律和普遍的特点,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效忠于企业的管理或者为企业创造先进的技术,知识型员工就会为企业实现目标、价值和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为知识型员工?何为知识型员工?首先,让我们静下心来听一听来自于两位经管大师的见解。

彼得·德鲁克知识工作者(knowledgeworker)的概念:即:知识型员工。

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加拿大著名的学者、加拿大优秀基金评选主审官弗朗西斯·赫瑞(FrancesHoribe)简而言之,知识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

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

当然创造过程中要用到手,但只是用手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而不是用手扛一个50磅重的麻包。

本案例中的三名员工在实际的工作中均具有以上特性。

他们在A企业组织之中均用智慧创造价值,且所创造的价值高于其动手所创造的价值的员工。

那么,杨经理、肖经理、韩工程师分别为企业中的经管、销售、技术三个种类的知识型员工。

二、知识型员工所具有的心理与行为特点?(1)具有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

知识型员工大多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具有较高学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由于接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缘故,知识型员工大多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如开阔的视野,强烈的求知欲,较强的学习能力,宽泛的知识层面,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素养。

(2)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

知识型员工通常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往往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

为此,他们很难满足于一般事务性工作,而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并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渴望通过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个人才智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3)高度重视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

因在企业中位居较重要的岗位,其自身的各方面待遇相对较高。

因而在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结构中,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比重远大于金钱等物质激励。

他们更渴望看到工作的成果,认为成果的质量才是工作效率和能力的证明。

他们愿意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期待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并对企业有所贡献。

因此,成就本身就是对他们更好的激励,而金钱和晋升等传统激励手段则退居次要地位。

不仅如此,由于对自我价值的高度重视,知识型员工同样格外注重他人、组织及社会的评价,并强烈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4)具有很高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知识型员工的日常工作并非从事依靠体力简单、机械的重复性劳动,而是从事的大多为创造性劳动。

他们依靠自身具有的专业知识,运用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并不断形成新的知识成果。

因此,知识型员工在工作中更倾向于拥有宽松的、高度自主的工作环境,注重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和自我经管,而不愿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一样被动地适应机器设备的运转,受制于物质条件的约束。

(5)强烈的个性及对权势的蔑视。

与传统的体力劳动者不同,知识型员工不仅富于才智,精通专业,个性突出,重“理”轻“仪”。

在工作中不愿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更羞于趋炎附势,与之相反,他们会为真理和追求而蔑视任何权威。

此外,由于知识型员工掌握着特殊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对上级、同级和下属产生影响,因此,传统组织层级中的职位权威的控制力和约束力在他们身上被大大削弱。

(6)工作过程难以实行监督控制。

知识型员工是在相对易变和不确定环境中从事创造性的知识工作,其工作过程往往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步骤,而呈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支配性,甚至工作场所也与传统的固定生产车间、办公室环境迥然不同,灵感和创意可能发生在任意的工作外时间和场合。

(7)工作选择的高流动性。

知识型员工由于占有特殊生产要素,即隐含于他们头脑中的知识,而且他们有能力接受新工作、新任务的挑战,因而其对于职业的选择权也远远高于传统工人。

一旦现有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缺乏充分的个人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他们会很容易地转向其他公司,寻求新的职业机会。

在企业与职业的选择中,知识型员工更忠诚于职业。

那么,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A企业中三名员工身上显现出的最为突出的知识型员工特质。

1、经管类员工—杨经理。

从她所从事的职业看来,她具有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从她坚强的性格特点看来,她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

2、销售类员工—肖经理。

从销售职业本身看来,一则对于工作的选择上具有很高的流动性,一但失去挑战和新鲜感很就会滋生出不安因素;二则优秀的销售人员在工作中应具有很高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3、技术类员工—韩工程师。

从技术类员工的通性和韩工程师在工作的表现我们不难得出以下在特性。

其一,高度重视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其二,强烈的个性及对权势的蔑视;其三,工作过程难以实行监督控制,以常规的衡量尺度很难公正的衡量其工作成绩。

三、知识型员工的经管方法?企业经管讲求“以人为本”,也就是说经管中的一切将围绕着人来进行。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将成为知识型员工经管的重要依据。

俗语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可见经管的重心应更侧重于“理”而非“管”。

1.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性”。

首先,给知识型员工以实现充分个人价值的发展空间。

现代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具活力的领域和组织形式,往往被知识型员工视为展示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最佳平台。

其次,知识型员工特别是优秀人才对自身的价值往往估计较高,并极为看重他人、组织及社会对自己的评价。

他们对自身才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自我价值是否得到相应承认,往往表现得比普通员工更为敏感。

也更容易因组织评价与自我评价不一致而产生心理波动或挫折感,以至于弃组织而去。

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动频繁,固然与薪酬高低、工作环境等因素有关,但不可否认,相当部分人才是由于感到自身价值未得到真正实现而频频跳槽。

本案例中的杨经理,前期,一则承受来自于工作和同僚的双向压力,使其在身心上承受多过的压力;二则在压的的背后组织评价与自我评价的不一致导致心理波动较大;后期,由于前期的种种原因致使孙总一再扶植而没有真正的授权,使其越来越觉得自身的才能不能够得到全面的发挥。

基于这两点主要原因,杨经理终于“急流勇退”。

2、充分授权,委以重任,人尽其长,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参与感。

根据知识型员工从事创造性工作,注重独立性、自主性的特点,企业一方面要根据任务要求进行充分的授权,允许员工自主制定他们自己认为是最好的工作方法,而不宜进行过细的指导和监督,更切忌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性地发布指令;另一方面,要为知识型员工独立承担的创造性工作提供所需的资金、物资及人力支持,保证其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我国的华为与中兴通讯两家高技术公司,其人才流动率始终低于5%,远低于同类高新技术企业20%~50%的平均流动率。

而两个公司的共同做法是以人才的特长设岗,做到人尽其才。

谁有课题,公司就给谁配备助手、资金、设备;谁有销售才能,公司就马上委以重任,并赋予全部人、财、物调动权,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所长。

此外,委以重任、人尽其长,也是激励知识型员工的重要途径。

教育心理学中有翁格玛利效应之说,意思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暗示:你很行;你能够学得更好。

从而使受教育者认识自我,挖掘潜能,增强信心。

在经管知识型员工方面,企业也可以利用翁格玛利效应,对员工委以重任、人尽其长,激发其内在潜力,使之焕发出巨大的能动性。

本案例中的销售经理,其实原本希望可以由销售向经管转化,但孙总却始终只重视其销售能力,却从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其经管能力。

其委以“重任”在其行业客户,而非其销售队伍。

这使得企业规划与肖经理的职业规划背离甚远,最终选择“另谋高就”。

3、不拘一格,招贤纳士,用人不拘一格。

具有创造性潜能的优秀人才往往有着强烈的个性,或者说,优秀人才的创造性往往蕴含于其独特鲜明的个性之中。

而充满个性魅力的创造性人才恰恰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本,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源泉。

正如Sun公司董事会主席和CEO斯考特·麦克尼里在回答人们关于怎样招聘员工的问题时所说,要雇用聪明人为你工作。

尽管这些聪明人可能留着大胡子,纹着各种各样的纹身,戴着大太阳镜,但他们创造的新的经营理念和计算概念,常常使人感到惊讶。

正是这些聪明人,不仅为公司带来源源不断的伟大发明,而且吸引来更多的聪明人加入公司。

因此,应当正确认识创造性人才的个性特点,为其提供舒展乃至张扬个性的宽松环境,使他们在不拘一格的自由发展中展示和发挥其聪明才智与创造性潜能。

IBM总经理沃森信奉丹麦哲学家哥尔科加德的一段名言:野鸭或许能够被人驯服,但是一旦被驯服,野鸭就失去了它的野性,再也无法海阔天空地自由飞翔了。

沃森说:“对于重用那些我并不喜欢却有真才实学的人,我从来毫不犹豫。

然而重用那些围在你身边尽说恭维话,喜欢与你一起去假日垂钓的人,是一种莫大的错误。

与此相比,我寻找的却是那些个性强烈、不拘小节,以及直言不讳,甚至令人不快的人。

如果你能在周围发掘许多这样的人,并能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那你的工作就会处处顺利。

”可见,不拘一格,甚至刻意寻求那些个性张扬而不安分守己、循规蹈矩的人,往往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最具创造性的优秀人才。

本案例中,孙总对软件工程师老韩的晋升,始终持有异意。

站在圈外人的角度看来,老韩并不一定是一个出色的经管人才,却不失为一个对企业有着宝贵价值的技术人才。

但由于常规的衡量尺度,却使“财宝”成了“活宝”。

这不只是老韩个人的悲哀,同时也是孙总的悲哀,更是企业的悲哀!4、薪酬战略给知识型员工“通电”。

近年来,很多发展迅速的企业均致力于设立更具激励效果的薪酬体系。

让员工切实感自己是企业实实在的“主人”而非“过客”。

甚至让员工持有股份,从本质上承认劳动力、智力将成为资本存在于企业之中。

介此实现共同远景、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共同分享的“企业利益共同体”。

知识经济时代,员工的薪酬不再是简单的收入分配问题,而成为知识型人才价值实现的一种形式。

企业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不仅是吸引和留住一流知识型人才的前提,也是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重要基础。

孙总的“红包”其实也是薪酬激励中的一种形式。

但在薪酬体系多样化今天却显的稀疏平常、没有灵活性、缺乏激励性.5、让培训给知识型员工“充电”。

经管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员工的培训与教育是使员工不断成长的动力与源泉。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飞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现今我们所学知识的更新速度仅为9个月,在这样一种知识爆炸的现实面前。

企业所提供的培训与教育将会成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

为此,企业应将教育与培训贯穿于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随时学习到最先进的知识与技术,保持与企业同步发展,从而成为企业最稳定可靠的人才资源。

在本案例中,“员工也开始送出去培训了”是远远不够的,也同样是不具有吸引力的。

什么是二十一世纪企业最宝的资源?人才!什么是现代企业的终极竞争?还是人才!现存于企业中最宝贵的人才又是谁?知识型员工!如果说我们要向经管要效益,那么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充分的经管好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知识型员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