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10大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合集下载

《中国制造2025》10大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PPT课件

《中国制造2025》10大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PPT课件
15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4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16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4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17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4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18
技术路线图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2.1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19
技术路线图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6.3智能网联汽车
70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3智能网联汽车
71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智能网联汽车
72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73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74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75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中国制造2025》 10大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1
背景
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年 版)》电子版,明确了新材料产业等10大领域以及23 个重点发展方向。
《中国制造2025》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 需求,选择10大优势和战略产业作为突破点,力争到 2025年达到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
3.3航空机载设备与系统
37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3航空机载设备与系统
38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4航天装备
39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4航天装备

中国制造 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版 》

中国制造 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版 》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2015年10月前言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是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五年超过美国,成为制造大国,一些优势领域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仍有明显差距,大而不强。

因此,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是新时期我国制造业应着力实现的重大战略目标。

为了推进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国务院组织编制并于2015年5月8日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作了整体部署,提出了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了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任务和重点,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制造业覆盖面很广,为了确保用十年的时间,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必须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中国制造2025》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选择10大优势和战略产业作为突破点,力争到2025年达到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

十大重点领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为指明十大重点领域的发展趋势、发展重点,引导企业的创新活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特组织编制了这些领域的技术路线图,汇总成册,称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由于封面为绿色,也可称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

技术路线图的编制于2015年4月中旬启动,动员了48位院士、400多位专家及相关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与,广泛征集了来自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专业学会协会的意见。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2015年10月前言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是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五年超过美国,成为制造大国,一些优势领域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仍有明显差距,大而不强。

因此,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是新时期我国制造业应着力实现的重大战略目标。

为了推进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国务院组织编制并于2015年5月8日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作了整体部署,提出了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了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任务和重点,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制造业覆盖面很广,为了确保用十年的时间,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必须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中国制造2025》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选择10大优势和战略产业作为突破点,力争到2025年达到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

十大重点领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为指明十大重点领域的发展趋势、发展重点,引导企业的创新活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特组织编制了这些领域的技术路线图,汇总成册,称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由于封面为绿色,也可称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

技术路线图的编制于2015年4月中旬启动,动员了48位院士、400多位专家及相关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与,广泛征集了来自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专业学会协会的意见。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之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之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

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石,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要素。

发展实时工业操作系统及高端制造业嵌入式系统、以工业大数据平台与制造业核心软件为代表的基础工业软件、面向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农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与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等重点领域的工业应用软件,对我国工业领域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义。

1.3.1 需求新一代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其核心是将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应对发达国家把控传统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核心技术,主导国际工业竞争话语权的现状,依托我国作为“制造大国”的战略必争和优势产业,利用中国互联网生态与应用的全球领先者地位,紧紧抓住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提供的历史机遇,实现操作系统自主可控,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工业软件的重构与跨越发展。

1.3.2 目标到2020 年,突破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基本形成中国工业软件技术标准与生态体系,中低端市场占有率超过30%。

聚焦生产效率提升与服务型制造,自主“云端”+“终端”工业大数据平台在重点行业的应用普及率超过40%。

到2025 年,绝大部分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形成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及其标准体系,自主工业软件市场占有率超过50%。

“互联网+”智慧工业云在重点行业的应用普及率超过60%。

形成基于智能化互联产品和自主工业软件的工业互联网。

1.3.3 发展重点1.重点产品(1)工业操作系统及其应用软件衔接“核高基”等重大专项形成的成果,构建可裁剪的工业基础软件平台。

面向数字化产品与智能成套装备需求,重点研制高安全、高可信的实时工业操作系统,实现与主流控制设备、CPU与总线协议的适配,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一套嵌入式软件接口、组态语言与集成开发环境,形成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可信性以及性能的测评标准和规范。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之航天装备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之航天装备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之航天装备云成【期刊名称】《卫星应用》【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4页(P10-13)【作者】云成【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编者按为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9月29日,《〈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正式发布。

路线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选择十大战略产业实现重点突破,力争到2025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

航天装备与航空装备共同成为十大重点领域之一。

航天装备主要指运载火箭、卫星、飞船、深空探测器等空间飞行器,以及相关地面设备等。

航天装备水平是代表一国航天能力的核心标志,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航天发展事关国家战略利益与安全,卫星应用已经成为国家创新管理、保护资源环境、提供普遍信息服务以及培育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手段,2013年我国卫星应用产值超过1000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5000亿元,2025年近1万亿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发展先进航天装备,保障进入空间、探索和利用空间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广泛的需求。

2020年,形成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基本建成主体功能完备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满足我国各领域主要业务需求,完成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三步走任务,空间信息应用自主保障率达到60%以上,形成较完善的卫星及应用产业链。

2025年,建成高效、安全、适应性强的航天运输体系,布局合理、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形成长期稳定高效的空间应用服务体系,具备行星际探测能力,空间信息应用自主保障率达到80%,产业化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重点产品和重大航天工程(1)运载火箭完成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研制,2016年实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2020年前后完成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研制,突破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2025年完成重型运载火箭地面试验验证,提升我国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发布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发布
_厂业 和信 息化 部 副部 长 、闰家 制造 强 建设 领 导 小 组 办公 室 主任 辛 国斌指 出, 当前 全球 制 造 业发 展 趋 势 和格局 正 在发 生深 刻 变化 ,技 术迭 代更 新 速度 不 断 加 快 ,产业 发展 和市 场需 求 日新 月 异。 为及 时反 映 制 造 业发展 的新 动向 、新情况 、新 问题 ,向各界提供 与时 俱 进 的参考 和指 引 ,战 略咨询 委于 2017年初 启动技 术 路线 图的修 订工作 。参与本 次修订] 作 的 400多位 院士 、 专 家在 深入 调研 我 国重 点 产业 技 术领 域 发展 现状 ,密 切 跟踪 全球 产业 技 术最 新 进展 ,认 真梳 理 各 个领域 存
fI ,介 பைடு நூலகம்{r当地 }仃:动 咂点领 域 创 新发 J陡的 做 成

2()l7‘ 度披 术路 线 发 ,将 J}I 全 川:发 f ,
Jf: 战 Ⅲ}} 咖 委 、中… l 院
『 I
川 lf1J, lI戊略 询 蚕 也 将 织 川 火 宋 埘 披 水路 线 J冬『, 2Jl

i 一r 能 光 IU于芝术 卡:}I,『 Ili【J :化 flI J I}-f it. 'Ij ,
位折 材料 、 合 料 ff】特 殊 料
海 洋 l-, ̄ltl 装 领域 . … f I I 院 院 I‘
仃 ,Ii捉 到 1前 装 、 发 J ‘¨1…
他 介 老一代 动力 套 没 找 f『J小 I 化还没
个=解 决 ,现 在 在 低 迷 的 lf1f候 , …: l 纷
纷 制新一 代以 能 、减排 、低 』 绿 包 |』J J
j 没 , 这 就 给 我 们 J.11… 1人 rJ I J 丁 必 顶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年版)》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年版)》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2015年10月前言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是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五年超过美国,成为制造大国,一些优势领域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仍有明显差距,大而不强。

因此,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是新时期我国制造业应着力实现的重大战略目标。

为了推进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国务院组织编制并于2015年5月8日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作了整体部署,提出了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了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任务和重点,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制造业覆盖面很广,为了确保用十年的时间,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必须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中国制造2025》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选择10大优势和战略产业作为突破点,力争到2025年达到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

十大重点领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为指明十大重点领域的发展趋势、发展重点,引导企业的创新活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特组织编制了这些领域的技术路线图,汇总成册,称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由于封面为绿色,也可称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

技术路线图的编制于2015年4月中旬启动,动员了48位院士、400多位专家及相关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与,广泛征集了来自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专业学会协会的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制造2025》 10大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背景

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年
版)》电子版,明确了新材料产业等10大领域以及23
个重点发展方向。

《中国制造2025》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 需求,选择10大优势和战略产业作为突破点,力争到 2025年达到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
10.1生物医药
技术路线图 10、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10.2高性能医疗器械
技术路线图 10、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10.2高性能医疗器械
技术路线图 10、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10.2高性能医疗器械
技术路线图 10、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10.2高性能医疗器械
技术路线图 10、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2输变电装备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10.2高性能医疗器械
技术路线图 10、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10.2高性能医疗器械
结束语


编制工作今年4月开始启动,历时5个多月,动员了48 位院士、400多位专家及相关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与, 广泛征集了来自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专业协会学 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意见,六易其稿。 未来,咨询委员会将进一步组织相关领域权威专家深 入的研究,及时对技术路线图进行动态调整,每两年 滚动修订和发布一次新版路线图。2015年版重点领域 技术路线图将通过出版社正式发行,电子版已在中国 工程院等网站免费发布
技术路线图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2.1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技术路线图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2.1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技术路线图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2.1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技术路线图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2.2机器人
技术路线图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2.2机器人
9.2关键战略材料
技术路线图 9、新材料
9.2关键战略材料
技术路线图 9、新材料
9.2关键战略材料
技术路线图 9、新材料
9.2关键战略材料
技术路线图 9、新材料
9.2关键战略材料
技术路线图 9、新材料
9.2关键战略材料
技术路线图 9、新材料
9.3前沿新材料
技术路线图 9、新材料
9.3前沿新材料
技术路线图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2.2机器人
技术路线图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2.2机器人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1飞机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1飞机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1飞机
பைடு நூலகம்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2航空发动机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2航空发动机
6.1节能汽车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1节能汽车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1节能汽车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1节能汽车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1节能汽车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2新能源汽车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2新能源汽车
技术路线图 9、新材料
9.3前沿新材料
技术路线图 9、新材料
9.3前沿新材料
技术路线图 9、新材料
9.3前沿新材料
技术路线图 9、新材料
9.3前沿新材料
技术路线图 10、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10.1生物医药
技术路线图 10、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10.1生物医药
技术路线图 10、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技术路线图 9、新材料
9.1先进基础材料
技术路线图 9、新材料
9.1先进基础材料
技术路线图 9、新材料
9.1先进基础材料
技术路线图 9、新材料
9.1先进基础材料
技术路线图 9、新材料
9.1先进基础材料
技术路线图 9、新材料
9.2关键战略材料
技术路线图 9、新材料
9.2关键战略材料
技术路线图 9、新材料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3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3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3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3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3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
7.2输变电装备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2输变电装备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2输变电装备
技术路线图 8、农业装备
8.1农业装备
技术路线图 8、农业装备
8.1农业装备
技术路线图 8、农业装备
8.1农业装备
技术路线图 8、农业装备
8.1农业装备
技术路线图 9、新材料
9.1先进基础材料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4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4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4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技术路线图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2.1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技术路线图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2.1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3智能网联汽车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3智能网联汽车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3智能网联汽车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3智能网联汽车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3智能网联汽车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1.1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1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2信息通信设备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2信息通信设备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2信息通信设备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2信息通信设备
十大重点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航空航天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电力装备
农业装备 新材料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1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5.1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技术路线图 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5.1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技术路线图 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5.1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技术路线图 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5.1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技术路线图 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5.1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1节能汽车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2航空发动机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2航空发动机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3航空机载设备与系统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3航空机载设备与系统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3航空机载设备与系统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3航空机载设备与系统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4航天装备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4航天装备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4航天装备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4航天装备
技术路线图 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4.1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技术路线图 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4.1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技术路线图 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4.1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技术路线图 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4.1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技术路线图 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4.1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技术路线图 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4.1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技术路线图 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2新能源汽车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2新能源汽车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2新能源汽车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2新能源汽车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2新能源汽车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3智能网联汽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