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小博士全国科技大赛

合集下载

第十四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获奖名单

第十四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获奖名单

第十四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获奖名单
摘要:
一、大赛简介
1.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背景
2.第十四届大赛的举办时间、地点及规模
二、获奖名单
1.小学组获奖名单
2.初中组获奖名单
3.高中组获奖名单
4.大学组获奖名单
三、大赛意义及影响
1.对地理科普知识的普及与推广
2.对参赛者的能力提升和激励
3.对我国地理教育事业的促进
正文:
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地理知识竞赛,旨在普及地理知识,提高国民的地理素养,发掘和培养地理人才。

自举办以来,已经成为了广大中小学生、大学生及地理爱好者展示自己地理才华的重要舞台。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四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中,全国各地的参赛者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有数百名选手脱颖而出,分别获得了各个组别的奖项。

以下是本次大赛的获奖名单:
一、小学组获奖名单
(此处列出小学组获奖者名单)
二、初中组获奖名单
(此处列出初中组获奖者名单)
三、高中组获奖名单
(此处列出高中组获奖者名单)
四、大学组获奖名单
(此处列出大学组获奖者名单)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涌现出了许多地理知识扎实、思维敏捷的优秀选手,还对地理科普知识的普及与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参加比赛,选手们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地理知识,还锻炼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第七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高中组试题(含答案)

第七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高中组试题(含答案)

第七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高中组试题(含答案)主题:防灾避险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里氏7.11关于这次地震的发生地点,和发生原因,描述正确的是A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B 位于大陆内部断裂带C 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所致D 由于下地幔地应力的强烈释放所致2 此次地震震后救援难度大是因为该地①高寒缺氧②生态环境脆弱③正值多雨季节④交通不便⑤缺乏预警机制A ①②B ①④C ②⑤D ③④3下面哪一个是地震造成的直接灾害A 山崩B 滑坡C 泥石流D 房屋倒塌4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A李希霍芬B魏格纳 C 莫霍洛维奇 D 古登堡5如果按照地震种类来划分,哪一个地震类型的发生次数最多?A 火山地震B构造地震C诱发地震D陷落地震6下面四个选项,属于我国地震多发区的是A 四川B广东C河南D内蒙古7下面哪一项属于地震三要素的是A地震造成的倒塌房屋数B地震死伤的人数C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D地震的强度8目前科学界发明了一种先进的地震预报的仪器。

这种预警系统能在地震发生前三十秒得知地震即将发生,并发布信息,给人们留下15秒的时间提前逃生。

下面四项对地震预报系统原理的解释中,最合理的是A地震前会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可以被这种预报系统辨别B地震前地磁发生较大的变化,这种预报系统会结合数据分析,预测即将会发生地震C地震发生时,一般是先上下跳动,再左右摇晃。

这是因为横波传播的速度比纵波传播速度快,但是破坏较大的是横波,所以,我们在检测到纵波时候,就可以提前30秒发生预警。

D地震预报系统是根据地震对地下以及地面的震动波得到初步判断,接着根据震动的强度,推测出地震的危害程度的。

9地震发生时,下面哪种措施是不对的A 如果在房子外面,不要试图进教室或者回家,应该呆在空旷地带B 如果在室内,应该把头低下,靠近膝盖,靠墙蹲下。

C 如果在室内,应该把双手扣在脖子后,背对窗户蹲下D 如果在野外,应该往山上跑,或者往河边跑10关于我国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我国发生地震灾害的频率不高、范围较小、危害较轻②江南丘陵降雨充沛,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化十分严重③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中西部,地面沉降多发生在东部大城市④植被破坏和大规模工程活动是我国滑坡、泥石流日趋频发的重要原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关于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A云的上部以负电荷为主,中下部以正电荷为主。

2020年第二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试题

2020年第二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试题

2020年第二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试题(小学生组)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河流中,哪条河流经的省份最多:()Α长江Β黄河C 运河D 淮河2.新疆地区的气温白天和夜晚的温差非常大,素有“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

所以当这个地区的岩石裂隙中存有水时会加速岩石的崩裂。

请问这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A 岩石太大了B 空气的热胀冷缩C 水的热胀冷缩D 水是流动的3. 位于长江口和珠江口的城市分别是:()Α上海、广州Β上海、香港C 东营、广州D 温州、厦门4. 一天内的温度会不断的发生变化,那么在正常情况下,一天中最高温和最低温应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A 中午十二点和凌晨五点B 中午十二点和夜里零点C 下午两点和夜里零点D 下午两点和日出前后5. 我国的中秋节,月亮又大又圆,这是因为:()A 满月,反射太阳的光B 月亮离地球最近C 月亮自己发光D 太阳照不到月亮6. 在我们日常购买的商品上,可能看到下面这个标志:它是:()A 绿色食品标志B 食品安全标志C 循环再生标志D 中国环境标志7. 去动物园游览,应该采取的正确行为是:()A 自带足够食物,喂动物B 不乱喂动物,不惊吓动物C 把动物叫醒,为我们表演D 靠近动物拍照8. 下图反应的是什么环境问题?()A 暴雨B 大气污染C 寒潮D 沙尘暴9. 下图是2004年12月发生在印度洋地区的海啸灾难波及范围示意图,图中环形区域是灾难发生的中心部位。

你知道印度洋海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吗?()A 海浪引起的B 台风引起的C 地震引起的D 暴雨引起的10. 世界第一高峰是:()Α珠穆朗玛峰Β大兴安岭C 天山D 乔戈里峰11. 南极远离其他大陆,孤立在地球的最南端。

近年来,有人却在南极企鹅体内发现了化学农药DDT成分。

这说明()。

A 企鹅本身体内就有农药B 体内含有农药的小鱼在南极被企鹅吃掉C 海水没有自净能力D 有人在南极使用农药12. 我国南极考察一般都在我们的冬季,因为:()A 因为天冷,南极洲的冰层厚B 因为天冷,企鹅都上岸C 沿途风浪小,考察船便于航行D 南极洲位于南半球,我们的冬季正是那里的夏季13. 绿色食品是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技大赛全国高中组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技大赛全国高中组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第六届“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技大赛高中组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水准仪测量法是高程测量最精确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视线进行测量的方法,如图1所示进行测量。

回答1~2题。

图11.已测得A点的海拨为53.195米,通过水准仪A标尺的读数为1.386米,B标尺的读数为0.824米,请判断B点的海拨高度,以及AB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A.54.581米1.386米B.55.405米2.210米C.53.757米0.824米D.53.757米0.562米2.乙图所示为一中学地理活动小组用简易方法测得某地高程情况,如果该地降水丰富,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区域可能有几条较明显的溪沟A.一条B.二条C.三条D.四条图2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

读图2,回答第3题。

图23.该日最可能出现在A.1月B.4月C.7月D.10月图3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4~5题。

图34.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A.a→c→b→dB.b→c→d→aC. c→b→d→aD. d→a→c→b5.据图3的四幅天气图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A.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B. 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C.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D.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读图4我国27°N局部地区剖面图。

回答6~7题。

图46.根据当地垂直植被带分布规律判断,甲处植被带应为A.落叶阔叶林B.热带雨林C.高山灌丛草D.常绿松林7.玉龙山的山麓植被带是在干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当地这种气候的成因是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②冬季风背风坡,下沉增温③西南季风越过山顶,下沉增温④河谷地带,地形闭塞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表1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

回答8~9题。

国家储量(%)产量(% 消费量(%)中国36 97 41美国13 0 13日本0 0 26其它51 3 208.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从20世纪70年代的74%,降到2009年的36%,其主要原因是A.世界稀土资源的消费量提高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9.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B.大力开采稀土资源C.禁止开发稀土资源D.提高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

地理小博士全国科技大赛

地理小博士全国科技大赛
第八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获奖名单
学校(单位)名称: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华侨中学
奖项
地球小博士
一等奖华侨;周紫晴苏金龙陈晓陈艳姣朱哲学何馨怡一中;庄哲滢黄蕾王晶榕丁家钦陈颖张思琳初中;叶芊昕林雅霜
二等奖
华侨;黄芷萱王均涵陈书琦李萌姣庄嘉琪何家豪周露庄彩荧
一中;卓佳莉林诗妍许雅婷叶咏薇王佳琳林佳明王锦兴初中;何樱煌黄泽楷
三等奖
华侨;李梓霖曾安娜邱娟娟庄嘉炜唐雅婷陈湘婷林璇璇柯晓楠张珊娜
一中;庄静琪施安妮施聪媚李瑶林英雅沈珊梅庄珈璐兰小瑛初中;林桑淇唐冰冰
辅导员
林英娟陈代雄林碧玲黄清霞
科教先进校长
陈燎原
先进集体
科普先进单位

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地理学会
2014年1月

第十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高中组试题(含答案)

第十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高中组试题(含答案)

第十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高中组试题(含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C C B C D C B A B A D C B B A B A D A D 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B C B B A A A B B D D B A A C C C A D D第一部分选择题1、以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 )A 、地理学B 、地质学C 、地球科学D 、地球物理学2、中国自 1985 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遗产领域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到 2015 年我国的世界遗产数目位居世界: ( )A 、第一位B、第三位C、第二位D、第四位3、第 39 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中国土司遗址(湖南、湖北、贵州三省联合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土司是: ( )A 、地方宗族家长B、古代中国边疆的官职 C 、少数民族地区土官 D 、少数民族国王4、下列现象与空间天气相关的是:( )A 、台风B、飓风C、极光 D 、西风急流5、“海岸线曲折、多峡湾与岛屿、海湾常深入内陆且两岸陡峻。

”以上是由某种地形作用形成的海岸景观,这种景观可见于:( )A 、中国东部B 、澳大利亚南部C 、智利中部D 、英国北部6、下图是南水北调主标志,图中四条向上扩展的线条构成水花状,代表的是:( )A 、长江、黄河、淮河、汉江B、长江、黄河、淮河、汾河C、长江、黄河、淮河、海河D、长江、黄河、汉江、海河7、有关海水的蒸发,正确的叙述是:( )A、在流经较暖的海面时,空气因接触海水而升温,处于饱和的状态,有利于海水的蒸发B、水汽凝结形成雾,是因为空气处于过饱和C、当流经冷水面时,空气遇冷处于不饱和状态,不利于海水的蒸发D、从年平均的情况来看,海面的蒸发量基本等于凝结量。

解析:海水的蒸发,与空气中水汽的饱和程度有关。

第九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高中组试题(含答案)

第九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高中组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的循环流动为()A.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B. “资源——产品——环保产品”C. “资源——环保产品——二次资源”D. “再生资源——资源——产品”2、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耕地数量一直呈现下降趋势。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 荒漠化是中国耕地数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B 我们不仅要保护耕地的数量,还要保护耕地的质量。

实施秸秆还田,治理水土流失都是保护耕地质量的有效方法。

C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D采用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是好的尝试,通过向农民发放补助资金,提高农民保护农田的积极性。

3、下列关于汽车尾气污染治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目前污染较小的替代性燃料主要有天然气、轻烃、乙醇汽油、生物柴油及甲醇汽油等。

B通过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法,使汽车内燃料充分燃烧,能有效减少污染气体的生成量。

C通过机外净化技术把汽车尾气由原有毒气体变成无毒气体,再排放到大气中,也能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D来自川流不息的小汽车尾部的排气孔是大气重要的污染源,安装尾气净化器是解决汽车尾气的根本办法。

4、下列对“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在核心价值上具有相同性,前者体现后者自然系统观的实质,同时也遵循着后者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

B.“低碳经济”与“生态①文明”关注的对象是一致的,都关注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前者重点关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是后者主要关注的一个部分。

C.“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是相容的,两者在协调能源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矛盾上的探索可以相互替代。

D.“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在策略手段上有通用性,在碳减排实践目标上,发展低碳经济,也可以看作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

5、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后,一部分转化为热能,一部分被植物吸收,转化为生物质能。

生物质是太阳能最主要的吸收器和储存器。

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试题

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试题

第二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试题(2007-2008年度)(初中生组)第一部分选择题:1.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了月球。

当两人站在月球上时,虽然他们离得很近,可他们还必须靠无线电话(该设备置于头盔内)交谈,因为:()A 通过无线电交谈,可以确保谈话内容不被他人窃听。

B 无线电设备先进,能确保声音不失真。

C 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直接传播。

D 宇航员说话声音轻,需用无线电把声音放大加强。

2.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水循环的过程看,它描写的是:( )A 降水、蒸发。

B 降水、径流。

C 输送、径流。

D 径流、输送。

3. 世界上第一个不将核电站废料输出的国家是()A 美国B 德国C 芬兰D 法国4. 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举报免费热线电话是:()A 12315B 148C 12369D 125935. 在北极圈内可以看到,但是在我们国家却看不到的事物或者现象有:()①太阳东升西落②一年四季③极夜④下雪⑤候鸟迁徙⑥极光A ①⑤B ③⑥C ③④D ②⑥6.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已于2004年建成通气。

该工程主线的西部起点位于()。

A 柴达木盆地。

B 准噶尔盆地。

C 塔里木盆地。

D 鄂尔多斯高原。

7.“世界水日”是每年的:()A 3月22日B 4月22日C 5月22日D 6月22日8. 建设节水型城市的主要途径有:()①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②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

③ 在山区修建大型蓄水工程。

④ 适度提高市居民生活用水的水价。

⑤ 对市民进行节水教育使市民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A ①②⑤B ②④⑤C ①③⑤D ③④⑤9.下列现象中,主要由工业废水造成的是:()A 土地盐碱化B 水土流失C 鱼类大量死亡D 气候变暖10.冬季,亚欧大陆西岸的气候比同纬度该大陆的东岸温暖湿润。

这是因为()。

A 亚欧大陆西岸地势低,而东岸的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小博士全国科技大赛
——关爱生命,防灾避险
学校:贵州六盘水市第三中学
班级:高一(3)班
姓名:龙甜
参赛号:085108564
指导教师:肖枝贵
生命只有一次,可有的人却不珍惜这仅仅一次的生命,由于经受不了生活中的挫折而轻生;可有的人在遇到挫折和问题时,并没有首先去悲哀,而是想着怎样去克服它,怎样去解决它,对人时刻充满了信心。

人类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天灾人祸是不可避免的,地震、海啸、洪涝、雪灾等更是不可预测的,因此我们要学会防灾避险,关爱生命。

我们要不断提高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的意识,具有有效处理自然灾害的能力,掌握基本的逃生自救方法,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防止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在灾难面前做到临危不惧、镇定自若。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各种灾难的原因、过程和造成的后果,比如说我们最熟悉的地震。

中国的汶川、木树、庐山分别发生大地震,造成了许多人无家可归,在经济上更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重要的是失去了多少无辜的生命。

那么,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呢?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并产生的震坡,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震动的现象。

地震坡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

当然离震源最近的地方是受地震影响最大的地方。

通常地震分为主震和余震。

主震持续时间较长,破坏性大,而余震发生过后较小的震动,破坏性相对较小。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

岩体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在引力变化中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质发生地震活动。

地表的明显变化包括动磁、地电、重力等的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概括性地称这些为地震孕育过程,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

所以当有以上现象发生时,我们要立
即做好逃生措施,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有时候我们都要忧患意识,不能掉以轻心,灾难发生时要沉着冷静,勇敢面对,懂得基本的自救方法,等待救援或尝试自己脱离困境,到安全的地方去。

其次,为了提高公民的自救意识,政府应做到:一、强化领导责任。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重大,一旦发生险情,主要领导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靠前指挥,组织救灾。

二、强化宣传意识。

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可以通过悬挂横幅,张贴宣传图片,印发地质灾害防治手册,播放光碟等形式,让大家了解地灾先兆预警信号,撤离路线等应急措施。

三、强化巡查监测。

地质灾害重在预防,灾害一且来临,往往使人猝不及防,为了做到临阵不乱,应该强化巡查监测。

四、强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依法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义务。

五、重视平时演练工作。

组织学生在校进行防灾演练,恰当的时候发放通知使市民也参加演练工作。

组织学生在校进行防灾演练,恰当的时候发放通知使市民也参加演练,增强忧患意识。

再次,提倡防灾避险,从我做起旨在空出“我”的主体地位,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旨在唤醒“我”的意识,更好地实施防灾避险的各项举措;需要凝结智慧,就让我们团结一致,共同从应对困难。

最后,我们要保护环境,珍惜生命,积极参与规范行为,从我做起,减少损失,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唤醒我们的忧患意识,随机应变,迎难而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