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知识点整理.448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知识点整理.448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知识点整理(别太依赖……书还是要看个一两遍的……第一章绪论【选择】研究性试验【目的】①验证结构计算理论的假定②为制订设计规范提供依据③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与新工艺提供试验依据检验性试验【目的】①检验预制构件或部件的结构性能,判定预制构件的设计及制作质量②检验结构工程质量,确定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名词解释】①拟静力试验:利用加载系统对结构施加逐渐增大的反复作用荷载或交替变化的位移,使结构或构件受力的历程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历程基本相似②拟动力试验:将地震实际反应所产生的惯性力作为荷载加在试验结构上,使结构所产生的非线性力学特征与结构在实际地震作用下所经历的真实过程完全一致【选择】结构实验分类①根据试验目的:研究性试验与检验性试验②根据荷载性质:静力试验与动力试验③根据试验对象:实体试验与模型试验第二章结构试验设计【填空】研究性试验包括4个阶段:设计、准备、实施、总结【填空】试件形状与尺寸要满足:在试验时形成和实际工作相一致的应力状态【选择】试件数量决定了:试验目的与试验的工作量试验数量受限于:试验研究、经费预算、时间期限【名词解释】加载图式:试验荷载在试验结构构件上的布置(包括荷载类型和分布情况【简答】采用等效荷载时,必须全面验算由于荷载图式的改变对结构构件造成的各种影响;必要时应对结构构件做局部加强,或对某些参数进行修正;取弯矩等效时,需验算剪力对构件的影响,同时要把采用等效荷载的试验结果所产生的误差控制在试验允许范围内。

【简答】试验装置具体要求①应具有足够刚度②试验结构构件的跨度、支承方式、支撑等条件和受力状态应符合设计计算简图,且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③满足构件的边界条件和受力变形的真实状态④满足试件就位支承、荷载设备安装、试验荷载传递和试验过程的正常工作要求【名词解释】加载制度:试验进行期间荷载与试件的关系【选择】量测项目分类①反映结构整体工作状况的整体变形:梁的挠度、转角、支座偏移等②反映结构局部工作状况的局部变形:应变、裂缝、钢筋滑移等【综合】仪器选择的要求①必须能满足试验所需的精度与量程要求②现场试验时,仪器所处条件和环境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电测仪器的适应性不如机械式仪表,选用时应作具体分析和技术比较③为了简化工作,避免差错,量测仪器的型号规格应尽可能一致,种类越少越好【综合】量测仪器的要求(第四章P42①符合量测所需的量程及精度要求②动力试验量测仪器,其线性范围、频响特性及相移特性等都应满足试验要求③对于安装在结构上的仪器或传感器,要求自重轻、体积小,不影响结构的工作④同一试验中选用的仪器种类应尽可能少,以便统一数据的精度,简化量测数据的整理工作和避免差错⑤选用仪器时应考虑试验的环境条件第三章加载设备与试验装置【选择】重物加载:重物直接加载与杠杆加载方法判断(见P20-21图3.1.1-3.1.5【选择/填空】重物直接加载注意事项:当采用铸铁砝码、砖块、袋装水泥等作为均布荷载时,应注意重物尺寸和堆放距离;当采用砂、石等松散颗粒材料作为均布荷载时,切勿连续松散堆放,宜采用袋装堆放,以防止砂石材料摩擦角引起的拱作用;当环境湿度不同时,可能引起砂石重量随含水率而变化,造成荷载值的不稳定【选择】分配梁应为单跨简支形式,刚度足够大,重量尽量小,配置不宜超过两层,以免使用中失稳或引起误差(见P35图3.6.9【选择】铰支座基本要求(见P35图3.6.10①保证试件在支座处能自由转动②保证试件在支座处力的传递如果试件在支承处没有预埋支承钢垫板,试验时必须另加垫板【选择】支墩要求①要求支墩和地基有足够的刚度与承载力,在试验荷载下的总压缩变形不宜超过试验构件挠度的1/10②为防止支墩不均匀沉降及避免试验结构产生附加应力而破坏,要求各支墩应具有相同刚度③单向简支试件的2个支墩的高差应符合结构构件的设计要求,偏差不宜大于试件跨度的1/50第四章量测仪器与数据采集系统【名词解释】灵敏度:单位输入量所引起的仪表指标值的变化【名词解释】线性范围:保持仪器的输入量和输出信号为线性关系时输入量的允许变化范围【选择】P45公式4.2.6【填空】电阻应变仪的原理:通过惠斯登电桥,将微小电阻变化转变为电压或电流变化【选择】应变片数量①全桥电路:4个②半桥电路:2个③1/4桥电路:1个【选择】测振仪器①磁电式速度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固有频率、灵敏度、频率响应和阻尼系数等②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灵敏度、安装谐振频率、频率响应、横向灵敏度比和幅值范围(动态范围等第五章静力试验(重点【解答】掌握静载试验加载过程中荷载与试件的关系,包括预加载时间,静加载时间,满载时间,卸载时间,空加载时间(见P69图5.1.1【填空】预载目的①使试件各部分接触良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荷载与变形关系趋于稳定②检验全部试验装置的可靠性③检验全部量测仪表工作正常与否④检查现场组织工作和人员的工作情况,起演习作用预载分三级进行,每级取正常使用荷载20%,每加(卸一级,停歇10分钟【填空】简支梁试验等效荷载加载中,把均布加载转化为集中力加载服从等效原则【解答】应变测量布置测点:一般在梁承受正负弯矩最大的截面或弯矩有突变的截面上布置测点;对于变截面梁,应在抗弯控制截面上布置测点(即在截面较弱而弯矩值较大的截面上;有时需在截面突然变化的位置上布置测点(截面选择见P73图5.1.5【综合】裂缝量测主要内容:开裂荷载、裂缝位置、裂缝宽度和深度,及描述裂缝的发展和分布裂缝观测方法:(第四章P56①肉眼观测(最常用最简易在试件表面涂白石灰水并待其干燥②贴应变片③涂导电漆膜④超声波检测裂缝宽度量测仪器:①读数显微镜②裂缝读书卡裂缝测量方法:利用光学仪器、目测或利用应变传感器电测裂缝(第六章P126裂缝检测:浅裂缝检测与深裂缝检测(第七章P159①对于结构或构件上的裂缝,应检测裂缝的位置、长度、宽度和数量②必要时应剔除构件抹灰,确定砌筑方法、留槎、线管及预制构件对裂缝的影响③对于仍在发展的裂缝应进行定期的观测,提供裂缝发展速度的数据(第七章P1 78裂缝观测:加载试验中裂缝观测重点应放在结构承受拉力较大部位及原有裂缝较长、较宽的部位,在这些部位应测量裂缝长度、宽度,并在混凝土表面沿裂缝走向进行描绘;加载过程中观测裂缝长度及宽度变化情况,可直接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描绘记录,也可采用专门表格记录;加载至最不利荷载及卸载后应对结构裂缝进行全面检查,尤其应仔细检查是否产生新裂缝,并将最后检查情况填入裂缝观测记录表,必要时可将裂缝发展情况绘制在裂缝开展图上(第九章P213裂缝发展状况:当裂缝数量较少时,可根据试验前后观测情况及裂缝观测表对裂缝状况进行描述;当裂缝发展较多时,应选择结构有代表性部位描绘裂缝展开图,图上应注明各加载程序裂缝长度和宽度的发展;除以上资料整理外,还可根据需要整理各加载程序控制截面应变(或挠度分布图、沿桥纵向挠度分布图及列出各加载程序时主要测点实测弹性变位(或应变与相应的理论计算值的对照表,并绘出其关系曲线图【名词解释】延性系数:试验结构构件塑性变形能力的一个指标,等于在荷载下降段相应于破坏荷载的变形与相应于屈服荷载的变形的比值(见P82公式5.2.2【选择/计算】试验数据取舍原则(见P87-881.量测数据修约①拟舍弃数字(小数点后的最左一位数字小于5时,则舍去,即保留的各位数字不变②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大于5,或者是5,但其后跟有非全部为0的数字,则进一,即保留的末尾数字加1③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为5,而右边无数字或皆为0时,若所保留的末尾数字为奇数则进1,为偶数则舍弃④复数修约,先将它的绝对值按上述规则修约,然后在修约值前加上负号⑤拟修约数值应在确定修约数字位数后,一次修约,不得多次按上述规则连续修约2.异常数据剔除①3σ准则(见P88公式5.4.1②格拉布斯方法③肖维纳准则【掌握】P90例5.1.1第六章动力试验【填空】动荷载特性:作用力的大小、方向、频率及其作用规律等【填空】结构动力特性: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比、振型等参数【填空】掌握判断自由振动法、自振法与脉动法(P104-108【名词解释】结构对应于某频率振动的振型:结构按此自振频率振动时形成的弹性曲线【名词解释】动力系数:动挠度和静挠度的比值(P115公式6.3.4第七章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名词解释】非破损检测方法:在不损伤被检测结构构件的条件下,检查构件内在或表面缺陷,检测有关物理量的材料试验方法【选择】①回弹法属于一种常用的非破损检测方法②后装拔出法属于一种半破损检测方法【计算】回弹值的测定方法测试应在事先规定的测区内进行,每一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每一测区设16个回弹点分别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P151公式7.2.1【填空/计算】碳化深度测量:吹去洞中粉末,立即用浓度1%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边缘处,未碳化混凝土变成紫红色,已碳化的则不变色d m——测区平均碳化深度d m≤0.4mm,取d m=0;d m>6mm,取d m=6mm当构件测区数少于10个时,按P153公式7.2.7确定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当不小于10个或按批量检测时,按P153公式7.2.8确定【选择】钻心法的芯样试件的钻取位置:应选择在受力较小的部位进行芯样钻取(如矩形框架柱长向边一侧压力较小处,梁的中心轴线或以下的部位等【简答】超声回弹综合法的优点:①综合法可以减少混凝土龄期和含水率的影响②综合法可以内外结合,相互弥补回弹法和超声法的不足,较全面反映了混凝土的实际质量第八章地基承载力的检测【填空】高应变法,也称锤击贯入试验法。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技术1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概论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技术1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概论
如东南大学礼堂等。 (3)建筑物改扩建
(4)处理工程突发事故
如连霍高速义昌大桥事故鉴定。 (5)产品质量检验。 如预制构件抽样检测。
1.3 试验检测方法的重要性
方法的选择关键在于———— 试验中实际的约束条件
与计算假定一致。 如简支梁试验。 生产性试验中的方法错误可能带来致命的风险。
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
结构检测
• 结构工程质量的检测( structure quality inspection) • 既 有 结 构 性 能 的 检 测 ( existing structure quality inspection)
1.2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的目的和任务
1.2.1 研究性试验
(1)验证结构设计假定,寻求更合理的计算方法 如结构设计规范中的相关修正系数。
非破坏性试验和破坏性试验
短期荷载试验和长期荷载试验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
TESTING AND INSPECTION FOR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
上课了!!!
1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概论
本章系统地介绍了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分类, 介绍了结构试验与检测的发展过程,其中试验与检测 的定义和分类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学习本章后应明确试验与检测的定义和分类,了解 本门课程的课程内容与学习方法,提高对本门课程重 要性的认识。
(2)为一些大型特种结构谋求设计依据
如海洋石油平台、核电站、网壳结构等。 (3)为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的施工工艺进行试验研究
如粉煤灰砖代替烧结砖的过程。
1.2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的目的和任务
1.2.2 生产性试验
(1)验证新的施工工艺和竣工验收试验 如实际工程建成后的实际荷载试验。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试卷2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试卷2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试卷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中,常用生产鉴定性试验解决的问题是( C )。

A.验证结构设计理论的假定B.提供设计依据C.处理工程事故,提供技术依据D.提供实践经验2.工程结构试验的四个阶段中,哪一个阶段是整个试验工作的中心环节?(A )A.试验规划阶段B.试验准备阶段C.试验加载测试阶段D.试验资料整理和分析阶段3.在结构试验中应优先选择的结构就位形式是( A )。

A.正位试验B.卧位试验C.反位试验D.原位试验4.结构试验中,钢结构的荷载持续时间一般不少于( D )。

A.5minB. 10minC. 15minD. 30min5.对于量测振动频率、加速度等参数的动测仪表,要求仪表的频率、加速度范围(Cp58 )被测动态参数的上限。

A.大于B.等于C.小于D.大于等于6.工程结构的模型试验与实际尺寸的足尺结构相比,不具备的特点是( B )。

A.经济性强B.数据准确C.针对性强D.适应性强7.集中荷载相似常数与长度相似常数的( B )次方成正比。

A.1B.2C.3D.48.弯矩或扭矩相似常数与长度相似常数的( C )次方成正比。

A.1B.2C.3D.49.弹性模型材料中,哪一种材料的缺点是徐变较大,弹性模量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D )A.金属材料B.石膏C.水泥砂浆D.塑料10.哪一种模型的制作关键是“材料的选取和节点的连接”?( C )A.混凝土结构模型B.砌体结构模型C.金属结构模型D.有机玻璃模型11.强度模型材料中,哪一种材料需要经过退火处理?( A )A.模型钢筋B.微粒混凝土C.模型砌块D.水泥砂浆12.下列哪一种加载设备属于机械力加载设备?( B )A.杠杆B.弹簧C.手动液压千斤顶D.水13.机械力加载设备中下列哪一种加载设备常用于结构的持久荷载试验?( C.D ) A.卷扬机B.吊链 C.螺旋千斤顶D.弹簧14.支座的型式和构造与试件的类型和下列何种条件的要求等因素有关。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技术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技术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技术课程设计1. 简介本文档为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技术课程设计的报告文档。

课程设计主要涉及土木工程结构试验的基本概念、实验方法、试验数据处理和结构检测技术等内容。

2. 实验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内容:2.1 材料性能测试材料性能测试是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测试水泥和混凝土的性能参数,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

首先,我们收集了不同品牌的高强度水泥和普通水泥,测量了它们的密度和柔软度。

然后进行标准试样的制备,并在强度测试机上进行抗压和抗拉强度测试。

最终获得了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同样地,我们也进行了混凝土材料性能测试实验。

我们制备了标准试块并进行强度测试。

在试验中,我们记录了时间和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混凝土的性能特征。

2.2 结构负载试验结构负载试验是一个模拟结构承载能力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负载试验机对结构进行加载,以获得结构的负载性能。

我们选择了小型跨度梁做为试验结构,结构的尺寸和材料符合实际需求,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通过传感器记录了梁的变形情况。

我们使用钢丝绳和重物对梁进行加载,记录加载量和对应的变形情况,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2.3 结构健康监测结构健康监测是一种用于评估结构状况的技术。

我们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对梁进行评估,以获得结构的健康信息。

我们使用金属探伤仪、温度记录仪、应力应变传感器等设备对梁进行测试。

通过温度记录仪,我们可以了解结构的热循环情况,以及有无异常情况。

通过应力应变传感器,我们可以了解结构承载能力和负载条件下结构变形情况。

最终,我们获得了结构健康监测的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3.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3.1 材料性能测试水泥和混凝土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高强度水泥和高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指标较高,并且具有较好的韧性。

3.2 结构负载试验在加载到达极限状态时,梁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

第7 章结构检测Chapter 7 Structural Inspection目录Contents7.1 结构检测的方法( structural inspection methods ) (158)7.1.1 结构检测程序( procedures for structure inspection ) (158)1.现场调查( field investigation ) (158)2.编制检测方案( inspection scheme) (158)3.现场检测( field inspection ) (158)4.检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of data ) (158)5.检测报告( inspection report ) (159)7.1.2 检测要求( requirements of structural inspection ) (159)1.检测的基本要求(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inspection ) (159)2.检验数量要求( minimal number of specimens for inspection ) (159)7.1.3 检验结果的评定( Evaluation of inspection results ) (161)1.检测批的合格判定( determination of inspection lots ) (161)2.检验结果的判定( determination of inspection results ) (162)7.2 混凝土结构的检测( inspection of concrete structure ) (165)7.2.1 原材料的质量或性能(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of original material ) (165)1.混凝土( concrete) (165)2.钢筋( steel bar) (165)7.2.2 混凝土强度检测( inspect concrete strength) (166)1.回弹法( rebound method ) (166)2.钻芯法( drilled core method ) (170)3.超声法( ultrasonic method ) (172)4.超声回弹综合法( ultrasonic-rebound method ) (173)5.后装拔出法( post-install pull-out method ) (174)7.2.3 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与缺陷( inspect appearance and flaw of concrete structure and element)1751.裂缝检测( crack detection ) (175)2.内部空洞缺陷的检测( inspection of void ) (177)3.表层损伤的检测( inspection of surface damage ) (178)7.2.4 尺寸偏差( dimensional errors ) (179)7.2.5 变形与损伤( deformation and damage ) (179)7.2.6 混凝土结构钢筋检测( inspection of steel bar) (180)1.钢筋配置的检测( steel bar layout measurement) (180)2. 钢筋材质检测( properties of steel bar ) (180)3. 钢筋锈蚀的检测( rust inspection ) (181)7.3 砌体结构的检测( inspection of masonry structure ) (182)7.3.1 砌筑块材的检测( masonry units ) (182)1.回弹法( rebound method) (182)2.砌筑块材强度检测的要求( requirements of masonry units strength ) (183)7.3.2 砌筑砂浆( mortars) (183)1.推出法( push out method ) (183)2.筒压法( column compression method ) (185)3.砂浆片剪切法( mortar flake method ) (186)4.回弹法( rebound method ) (187)5.点荷法( point load method ) (188)6.射钉法( power actuated shot method) (189)7.3.3 砌体强度( masonry strength ) (189)1.扁顶法( flat jack method ) (190)2.原位轴压法( the method of axial compression in situ on brick wall ) (190)3.原位单剪法( single shear method) (191)4.原位单砖双剪法( double shear method) (192)7.3.4 砌筑质量与构造( masonry quality and details ) (194)1.砌筑方法检测( inspect masonry bond) (194)2.灰缝质量检测( inspect mortar joint ) (194)3.砌体偏差检测( dimensional errors measurements) (194)4.砌体中的钢筋检测( steel bar detection) (194)5.砌体构造检测( check of masonry structure details ) (195)7.3.5 损伤与变形( damage and deformation ) (195)1. 砌体结构裂缝检测( crack detection ) (195)2. 砌筑构件或砌体结构的倾斜( inclination of masonry structures and elements ) 1953. 基础的不均匀沉降( foundation settlement measurement ) (195)4. 砌体结构损伤检测( masonry structure damage detection) (195)7.4 钢结构的检测( inspection of steel structure ) (195)7.4.1 钢材外观质量检测( appearance quality inspection) (196)7.4.2 构件的尺寸偏差检测( steel strength inspection ) (196)7.4.3 钢材的力学性能的检测( general requirements) (196)7.4.4 超声探伤( ultrasonic inspection ) (197)7.4.5 磁粉与射线探伤( magnetic particle and radiographic inspection ) (198)本章小结( summary ) (199)思考题( problems) (199)结构检测是为评定土木工程结构的工程质量或鉴定既有结构的性能等所实施的检测工作。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名词解释分配律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名词解释分配律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名词解释分配律
1.分配律:分配律是一种运算法则,其含义是对于两个数的加法
或乘法运算,先对其中一个数进行加法或乘法运算,并将结果再与另
一个数进行运算,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

在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中,分配律常用于力学计算中的加减和乘除运算。

2.结构试验:结构试验是指通过实验手段对建筑物、桥梁、塔架
等各种结构物进行负载测试,以评估其结构安全性和承载能力的实验
方法。

结构试验可以帮助工程师对结构物的设计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结构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结构检测:结构检测是指利用各种检测手段对建筑物、桥梁、
塔架等各种结构物进行疲劳破坏测试,以评估其使用年限和寿命的测
试方法。

结构检测可以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结构物的缺陷和损伤,在
不影响结构物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进行及时修复和维护。

4.加载试验:加载试验是结构试验的一种,通过对结构物施加不
同的荷载,以探测结构物的力学性能和承载能力。

加载试验可以帮助
工程师评估结构物的实际工作状态和安全性,为结构物的设计和施工
提供参考。

5.静力试验:静力试验是结构试验中的一种,通过施加静态荷载,测量结构物受力的响应,评估其强度和稳定性。

静力试验适用于大型
桥梁、高层建筑等大型结构的测试。

6.动力试验:动力试验是结构试验中的一种,主要针对振动和地
震等动态荷载的结构响应进行测试,评估结构物的地震安全性。

动力
试验需要对结构物进行高精度仪器的监测,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结构
物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2章1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2章1

第2章土木工程结构试验的设计Chapter 2 Design for Civil Structural Test 目录Contents2.1 研究性试验(research oriented testing) (12)2.1.1 设计阶段(planning phase) (12)1.试件设计(specimens design) (12)2.加载方案设计(design of loading scheme) (13)3.量测方案设计(design of measurement scheme) (14)4.安全措施(safety measures) (15)2.1.2 准备阶段(preparation phase) (16)1.试件的制作(specimens fabrication techniques) (16)2.试件质量检查(specimens quality inspection) (16)3.试件及加载设备安装(specimens and loading setup assembling) (16)4.仪器的率定(calibration of instrument) (17)5.仪表的安装(instrument assembling) (17)6.设计记录表格(design of record sheet) (17)2.1.3 实施阶段(loading phase) (17)1.加载(loading) (17)2.观测与记录(observation and record) (17)2.1.4 总结阶段(data analysis and report writing phase) (17)1.数据处理(data processing) (17)2.试验分析(test result analysis) (17)3.试验报告(test report) (18)2.2 检验性试验(verification testing) (18)2.2.1 试验对象(test structure) (18)2.2.2 试验荷载的取值(determination of testing load) (18)2.2.3 检验报告(inspection report) (19)本章小结(summary) (19)思考题(problems) (19)结构试验设计是一项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必须严格认真地对待,任何疏忽都会影响试验结果,甚至导致试验失败或危及人身安全。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知识点整理(精)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知识点整理(精)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知识点整理(别太依赖……书还是要看个一两遍的……第一章绪论【选择】研究性试验【目的】①验证结构计算理论的假定②为制订设计规范提供依据③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与新工艺提供试验依据检验性试验【目的】①检验预制构件或部件的结构性能,判定预制构件的设计及制作质量②检验结构工程质量,确定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名词解释】①拟静力试验:利用加载系统对结构施加逐渐增大的反复作用荷载或交替变化的位移,使结构或构件受力的历程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历程基本相似②拟动力试验:将地震实际反应所产生的惯性力作为荷载加在试验结构上,使结构所产生的非线性力学特征与结构在实际地震作用下所经历的真实过程完全一致【选择】结构实验分类①根据试验目的:研究性试验与检验性试验②根据荷载性质:静力试验与动力试验③根据试验对象:实体试验与模型试验第二章结构试验设计【填空】研究性试验包括4个阶段:设计、准备、实施、总结【填空】试件形状与尺寸要满足:在试验时形成和实际工作相一致的应力状态【选择】试件数量决定了:试验目的与试验的工作量试验数量受限于:试验研究、经费预算、时间期限【名词解释】加载图式:试验荷载在试验结构构件上的布置(包括荷载类型和分布情况【简答】采用等效荷载时,必须全面验算由于荷载图式的改变对结构构件造成的各种影响;必要时应对结构构件做局部加强,或对某些参数进行修正;取弯矩等效时,需验算剪力对构件的影响,同时要把采用等效荷载的试验结果所产生的误差控制在试验允许范围内。

【简答】试验装置具体要求①应具有足够刚度②试验结构构件的跨度、支承方式、支撑等条件和受力状态应符合设计计算简图,且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③满足构件的边界条件和受力变形的真实状态④满足试件就位支承、荷载设备安装、试验荷载传递和试验过程的正常工作要求【名词解释】加载制度:试验进行期间荷载与试件的关系【选择】量测项目分类①反映结构整体工作状况的整体变形:梁的挠度、转角、支座偏移等②反映结构局部工作状况的局部变形:应变、裂缝、钢筋滑移等【综合】仪器选择的要求①必须能满足试验所需的精度与量程要求②现场试验时,仪器所处条件和环境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电测仪器的适应性不如机械式仪表,选用时应作具体分析和技术比较③为了简化工作,避免差错,量测仪器的型号规格应尽可能一致,种类越少越好【综合】量测仪器的要求(第四章P42①符合量测所需的量程及精度要求②动力试验量测仪器,其线性范围、频响特性及相移特性等都应满足试验要求③对于安装在结构上的仪器或传感器,要求自重轻、体积小,不影响结构的工作④同一试验中选用的仪器种类应尽可能少,以便统一数据的精度,简化量测数据的整理工作和避免差错⑤选用仪器时应考虑试验的环境条件第三章加载设备与试验装置【选择】重物加载:重物直接加载与杠杆加载方法判断(见P20-21图3.1.1-3.1.5【选择/填空】重物直接加载注意事项:当采用铸铁砝码、砖块、袋装水泥等作为均布荷载时,应注意重物尺寸和堆放距离;当采用砂、石等松散颗粒材料作为均布荷载时,切勿连续松散堆放,宜采用袋装堆放,以防止砂石材料摩擦角引起的拱作用;当环境湿度不同时,可能引起砂石重量随含水率而变化,造成荷载值的不稳定【选择】分配梁应为单跨简支形式,刚度足够大,重量尽量小,配置不宜超过两层,以免使用中失稳或引起误差(见P35图3.6.9【选择】铰支座基本要求(见P35图3.6.10①保证试件在支座处能自由转动②保证试件在支座处力的传递如果试件在支承处没有预埋支承钢垫板,试验时必须另加垫板【选择】支墩要求①要求支墩和地基有足够的刚度与承载力,在试验荷载下的总压缩变形不宜超过试验构件挠度的1/10②为防止支墩不均匀沉降及避免试验结构产生附加应力而破坏,要求各支墩应具有相同刚度③单向简支试件的2个支墩的高差应符合结构构件的设计要求,偏差不宜大于试件跨度的1/50第四章量测仪器与数据采集系统【名词解释】灵敏度:单位输入量所引起的仪表指标值的变化【名词解释】线性范围:保持仪器的输入量和输出信号为线性关系时输入量的允许变化范围【选择】P45公式4.2.6【填空】电阻应变仪的原理:通过惠斯登电桥,将微小电阻变化转变为电压或电流变化【选择】应变片数量①全桥电路:4个②半桥电路:2个③1/4桥电路:1个【选择】测振仪器①磁电式速度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固有频率、灵敏度、频率响应和阻尼系数等②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灵敏度、安装谐振频率、频率响应、横向灵敏度比和幅值范围(动态范围等第五章静力试验(重点【解答】掌握静载试验加载过程中荷载与试件的关系,包括预加载时间,静加载时间,满载时间,卸载时间,空加载时间(见P69图5.1.1【填空】预载目的①使试件各部分接触良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荷载与变形关系趋于稳定②检验全部试验装置的可靠性③检验全部量测仪表工作正常与否④检查现场组织工作和人员的工作情况,起演习作用预载分三级进行,每级取正常使用荷载20%,每加(卸一级,停歇10分钟【填空】简支梁试验等效荷载加载中,把均布加载转化为集中力加载服从等效原则【解答】应变测量布置测点:一般在梁承受正负弯矩最大的截面或弯矩有突变的截面上布置测点;对于变截面梁,应在抗弯控制截面上布置测点(即在截面较弱而弯矩值较大的截面上;有时需在截面突然变化的位置上布置测点(截面选择见P73图5.1.5【综合】裂缝量测主要内容:开裂荷载、裂缝位置、裂缝宽度和深度,及描述裂缝的发展和分布裂缝观测方法:(第四章P56①肉眼观测(最常用最简易在试件表面涂白石灰水并待其干燥②贴应变片③涂导电漆膜④超声波检测裂缝宽度量测仪器:①读数显微镜②裂缝读书卡裂缝测量方法:利用光学仪器、目测或利用应变传感器电测裂缝(第六章P126裂缝检测:浅裂缝检测与深裂缝检测(第七章P159①对于结构或构件上的裂缝,应检测裂缝的位置、长度、宽度和数量②必要时应剔除构件抹灰,确定砌筑方法、留槎、线管及预制构件对裂缝的影响③对于仍在发展的裂缝应进行定期的观测,提供裂缝发展速度的数据(第七章P178裂缝观测:加载试验中裂缝观测重点应放在结构承受拉力较大部位及原有裂缝较长、较宽的部位,在这些部位应测量裂缝长度、宽度,并在混凝土表面沿裂缝走向进行描绘;加载过程中观测裂缝长度及宽度变化情况,可直接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描绘记录,也可采用专门表格记录;加载至最不利荷载及卸载后应对结构裂缝进行全面检查,尤其应仔细检查是否产生新裂缝,并将最后检查情况填入裂缝观测记录表,必要时可将裂缝发展情况绘制在裂缝开展图上(第九章P213裂缝发展状况:当裂缝数量较少时,可根据试验前后观测情况及裂缝观测表对裂缝状况进行描述;当裂缝发展较多时,应选择结构有代表性部位描绘裂缝展开图,图上应注明各加载程序裂缝长度和宽度的发展;除以上资料整理外,还可根据需要整理各加载程序控制截面应变(或挠度分布图、沿桥纵向挠度分布图及列出各加载程序时主要测点实测弹性变位(或应变与相应的理论计算值的对照表,并绘出其关系曲线图【名词解释】延性系数:试验结构构件塑性变形能力的一个指标,等于在荷载下降段相应于破坏荷载的变形与相应于屈服荷载的变形的比值(见P82公式5.2.2【选择/计算】试验数据取舍原则(见P87-881.量测数据修约①拟舍弃数字(小数点后的最左一位数字小于5时,则舍去,即保留的各位数字不变②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大于5,或者是5,但其后跟有非全部为0的数字,则进一,即保留的末尾数字加1③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为5,而右边无数字或皆为0时,若所保留的末尾数字为奇数则进1,为偶数则舍弃④复数修约,先将它的绝对值按上述规则修约,然后在修约值前加上负号⑤拟修约数值应在确定修约数字位数后,一次修约,不得多次按上述规则连续修约2.异常数据剔除①3σ准则(见P88公式5.4.1②格拉布斯方法③肖维纳准则【掌握】P90例5.1.1第六章动力试验【填空】动荷载特性:作用力的大小、方向、频率及其作用规律等【填空】结构动力特性: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比、振型等参数【填空】掌握判断自由振动法、自振法与脉动法(P104-108【名词解释】结构对应于某频率振动的振型:结构按此自振频率振动时形成的弹性曲线【名词解释】动力系数:动挠度和静挠度的比值(P115公式6.3.4第七章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名词解释】非破损检测方法:在不损伤被检测结构构件的条件下,检查构件内在或表面缺陷,检测有关物理量的材料试验方法【选择】①回弹法属于一种常用的非破损检测方法②后装拔出法属于一种半破损检测方法【计算】回弹值的测定方法测试应在事先规定的测区内进行,每一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每一测区设16个回弹点分别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P151公式7.2.1【填空/计算】碳化深度测量:吹去洞中粉末,立即用浓度1%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边缘处,未碳化混凝土变成紫红色,已碳化的则不变色d m——测区平均碳化深度d m≤0.4mm,取d m=0;d m>6mm,取d m=6mm当构件测区数少于10个时,按P153公式7.2.7确定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当不小于10个或按批量检测时,按P153公式7.2.8确定【选择】钻心法的芯样试件的钻取位置:应选择在受力较小的部位进行芯样钻取(如矩形框架柱长向边一侧压力较小处,梁的中心轴线或以下的部位等【简答】超声回弹综合法的优点:①综合法可以减少混凝土龄期和含水率的影响②综合法可以内外结合,相互弥补回弹法和超声法的不足,较全面反映了混凝土的实际质量第八章地基承载力的检测【填空】高应变法,也称锤击贯入试验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试验:验证结构设计的某一理论,或验证各种科学的判断、推理、假设及概念的正确性,或者为了创造某种新型结构体系及计算理论,而系统地进行的试验研究。

静力试验:所谓“静力”一般是指试验过程中,结构本身运动均加速度效应(惯性力效应)可以忽略不计。

单调静力荷载试验:试验荷载逐渐单调增加到结构破坏或预定的状态目标,研究结构受力性能的试验。

拟静力试验:也叫低周期反复荷载试验或伪静力试验。

利用加载系统对结构施加逐渐增大的反复作用荷载或交替变化的位移,使结构或构件受力的历程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历程基本相似,属于结构抗震试验方法,但其加载速度远低于实际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所经历的变形速度。

结构动力试验主要包括:①动荷载的特性试验方法: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比较测定法。

②结构动力特性试验;③结构的动力反应试验;④模拟振动地震台试验;⑤风洞试验;⑥疲劳试验。

实体试验和模型试验;试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非破坏性试验和破坏性试验。

结构检测:是为了评定结构工程的质量或鉴定既有结构的性能等所实施的检测工作。

研究性试验包括哪几个阶段?设计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试验阶段试验加载图式:试验荷载在试验结构构件上的布置(包括荷载类型和分布情况)称为加载图示。

试验装置:①试验装置应有足够的刚度,在最大的试验荷载作用下,应有足够承载力(包括疲劳强度)和稳定性。

②试验结构构件的跨度、支撑方式、支撑等条件和受力状态应符合设计计算简图,且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③试验装置要满足构件的边界条件和受力变形的真实状态,且不应分担试验结构构件承受的试验荷载和不应阻碍结构构件变形的自由发展。

④应满足试件就位支撑、荷载设备安装、试验荷载传递和试验过程的正常工作要求。

加载制度:是指试验进行期间荷载与时间的关系。

测点的选择与布置:用仪器对结构或构件进行内力、变形等参数的量测时,测点的选择与布置应满足以下原则。

仪器选择与测读原则:①选择的仪器,必须能满足试验所需的精度与量程要求。

②仪器的量程应满足最大应变和扰度需要。

试验中若仪器量程不够,中途调整必然会增加量测误差,应尽量避免。

③现场试验时,仪器所处条件和环境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电测仪器的适应性就不如机械式仪表。

而测点较多时,机械式仪表却不如电测仪表灵活、方便。

因此,选用对应做具体分析和技术比较。

④为了简化工作,避免差错,量测仪器的型号、规格应尽可能一致,种类越少越好。

结构试验准备阶段:将设计阶段确定的试件按要求制作、安装就位,将加载设备和测试仪器率定、安装就位,准备设计记录表格,算出各加载阶段试验结构各特征部位的内力及变形值。

重物加载:它是利用物体本身的重量施加在结构上作为模拟荷载,在实验室内可以采用的重物有专门制作的标准铸铁砝码、混凝土试块和水箱等;在现场试验可以就地取材如砖、砂、石、袋装水泥等建筑材料作为加载物。

气压加载:它分为正压加载与负压加载。

正压加载是利用压缩空气的压力对结构施加压力负压加载是利用将实验结构物下面密封室内的空气抽出,使之形成真空,结构的外表面收到的大气压,就成为施加在结构上的均布荷载,由真空度可得出加载值。

液压加载:液压千斤顶、大型结构试验机、电液伺服加载系统。

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组成:1、液伺服加作动器2、控制系统3、液压源。

模拟地震振动台设备的组成:振动台台面与基础、液压驱动和动力系统、控制系统、测试和分析系统、动力加载法冲击力加载:特点是荷载作用时间极为短暂,在它的作用下被加载结构产生自由振动,适用于进行结构动力特性的试验。

加载方法:分为初位移法和初速度法。

(1)初位移加载法:在结构上拉一钢丝绳,使结构产生一个人为的初始强迫位移,然后突然释放,使结构在静力平衡位置附近作自由振动。

(2)初速度加载法:利用摆锤或荡重的方法使结构在瞬时内受到水平或垂直的冲击,产生一个初速度,同时使结构获得所需的冲击荷载。

离心力加载:离心力加载一般采用机械式激振器,激振器由机械和电控两部分组成,机械部分主要是由两个或多个偏心质量组成。

直线位移惯性力加载:电磁加载在磁场中通电的导体将受,到与磁场方向垂直的作用力,电磁加载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工作的。

现场激振方法:1、人体激振2、人工爆炸激振3、环境随机振动例:微小的地震活动、机器运作、车辆行驶。

人体激振产生的方式:人的身体作与结构自振同步结构运动,产生足够大的惯性力,就有可能形成适合共振实验的振幅。

人工爆炸激振产生的方式:在实验结构附近场地采用炸药进行人工爆炸,利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对结构进行瞬时激振,使结构产生强迫震动。

环境随机震动的产生方式:建筑物常处于微小的而不规则的脉动之中,这种微小而不规则的震动来源于微小的地震活动、机器运作和车辆行驶等,使地面存在着连续不断的运动,采用高灵敏的传感器、放大记录设备,量测结构的反映。

试验台座:1、槽式试验台座2、地锚式试验台座3、箱式试验台座4、锚槽式试验台座5、梁式台座6、空间桁架式台坐水平反力装置:主要由反力墙(或反力架)及千斤顶水平连接件等组成。

试验支座和支墩各有什么作用?对其有何要求?结构试验中的支座与支墩是试验装置中模拟结构受力和边界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结构、正确传递作用力和模拟实际荷载图式的设备。

支座要求:①保证试件在支座处能自由转动。

②保证试件在支座处力的传递。

支墩要求:①有足够的刚度与承载力,在试验荷载下的总压缩变形不易超过试验构件饶度的1/10。

②应具有相同的刚度。

(当试验需要使用两个以上的支墩时)③偏差不应大于试件跨度的1/50。

④双向板支墩在2个跨度方向的高差和偏差也应满足上述要求.⑤连续梁各中间支墩应采用可调式支墩,必要时还应安装测力计,按支座反力的大小调节支墩高度,因为支墩的高度对连续梁的内力有很大影响。

支座有哪些类型?活动铰支座、固定铰支座、球铰支座、刀口支座。

简述常用的试验台座及其特点:①槽式试验台座:沿台座纵向全长布置几条槽轨。

槽轨由型钢制成的纵向框架式结构,埋置在台座的混凝土内,它的作用在于锚固加载支架,用以平衡结构物上的荷载产生的发力。

②地锚式试验台座:这种台座在台面上每隔一定间距设置一个地脚螺栓,螺栓下端锚固在混凝土内,顶端伸出到台座表面特质的地槽内,并略低于台座表面标高。

③箱式试验台座:它本身就是一个刚度很大的箱形结构,台座顶板沿纵、横两个方向按一定间距留有竖向贯穿的孔洞,以固定立柱或梁式槽轨。

台座配备有短的梁式活动槽轨,便于沿孔洞连线的任意位置加载,即先将槽轨固定在相邻的两孔间,然后将立柱按加载的位置固定在槽轨中。

④槽锚式试验台座:此台座兼有槽式及地锚式台座的特点,同时,由于抗震试验的需要,利用锚栓一方面可固定试件,另一方面可承受水平剪力。

⑤梁式台座:在预制构件厂和小型结构实验室中,当缺少大型试验台座时,也可以采用抗弯大梁式和空间桁架式台座,以满足中小型构件试验或混凝土制品检验的要求。

⑥空间桁架式台座:一般用于进行中等跨度的桥架及层面大梁的试验。

量测仪器的组成:分为:感受、放大、显示。

感受:直接与被测对象相连。

放大:将感受部分传来的被测参数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放大。

显示:将放大部分传来的量测结果通过指标、电子数码器、屏幕等显示出来,或通过各种记录设备将试验数据或曲线记录下来。

量测仪器的主要指标:1、量程;2、刻度值;3、分辨率;4、灵敏度;5、精确度;6、滞后;7、线性范围;8、频响特性;9、相移特性。

量程:仪器能测围。

刻度值:仪器指示装置的最小刻度灵敏度:使仪器指示值发生变化的最小输入变化值。

分辨率:单位输入量所引起的仪表指示值的变化。

精确度:仪表指示值与被测真值的符合程度。

量测仪器的选用:1、符合量测所需的量程及精度要求。

2、动力试验量测仪器,其线性范围,频响特性及相移特性等都应满足试验要求。

3、对于安装在结构上的仪器或传感器,要求自重轻,体积小,不影响结构的工作。

特别要注意夹具安装的设计是否合理正确,不正确的夹具安装将使试验结果带有很大误差。

4、同一试验中选用的仪器种类应尽可能少,以便统一数据的精度,简化量测数据的整理工作和避免差错。

5、选用仪器时应考虑试验的环境条件。

选用仪器前,应先对被测值进行估算。

一般应使最大被测值控制在仪器的213量测范围附近,以防仪器超量程而损坏。

同时,为保证量测精度,应使仪器的最小刻度值不大于最大被测值的5%。

量测方法的分类?应变量测、位移量测、力值量测、裂缝观测、温度量测等等应变量测的方式机测引伸仪:1、手持式应变仪;2、千分表测应变装置。

电阻应变计的技术指标?1.标距L 2、电阻值R 3、灵敏系数K。

位移测量的方法有哪些?线位移传感器、角位移传感器、光纤位移传感器。

线位移量测仪器传感器有哪些?机械式百分表和千分表、张拉式位移传感器、电阻应变式位移传感器、滑动电阻式位移传感器、线性差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角位移传感器有哪些?水准式倾角仪、电子倾角仪力值。

有哪些?机械式力传感器、电阻应变式力传感器、震动弦式力传感器。

裂缝观测的方法?1.肉眼观测2.贴应变片3涂导电膜漆4超声波检测。

裂缝宽度测量仪器有哪些?读数显微镜、裂缝读数卡。

读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读数轮上标有刻度,旋动读数鼓轮,使镜内长线分别处于裂缝量测边缘并读出两次刻度值。

两次读数差即为裂缝宽度。

温度量测的方法有哪些?从测试元件与被测材料是否接触来分,分为接触式测温和非接触式测温两大类,接触式测温仪器有:水银温度计和热电偶温度计。

非接触式测温仪器有红外温度计振动参数测量设备有哪些?作用分别是什么?1.感受:感受部分通常称为拾震器,是将机械信号处理成电信号的2放大:放大器不仅将信号放大,还可将信号进行积分、微分和滤波等处理,可分别测量出振动参量中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3显示记录:显示自振频率、振型、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震动参量,记录这些震动参数随时间历程变化的全部数据。

测振仪器一般有哪些传感器?磁电式速度传感器、压电式加速传感器。

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有哪三个部分?作用分别是1.计算机的作用:数据后处理、打印输出、实时屏幕图像显示、存入文字、计算处理、从数据采集仪读入数据2.数据采集仪的作用:打印输出、存入磁盘、放入内存、系统换算、A/D换算、扫描采集3.传感器的作用:把物理量转变为电信号、感受各种物理量。

数据采集系统的分类大型专用系统;2、分散式系统;3、小型专用系统;4、组成式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的过程有哪些?单调静力荷载试验:它是指试验荷载逐渐单调增加到结构破坏或预定的状态目标,研究结构受力性能试验。

单调静力荷载试验加载制度:它是指试验实施过程中荷载的施加程度或步骤,从试验实施的进程来看,加载制度也可以认为是施加的荷载与时间的关系。

试验加载程序是指试验进行期间荷载与时间的关系。

三个阶段:预载、正常使用荷载、极限荷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