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标准

合集下载

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标准

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标准

图1图2 图38.3.2支辊式弯曲装置8.3.2.1 支辊长度和弯曲压头的宽度应大于试样宽度或直径(见图1).弯曲压头的直径由产品标准规定。

支辊和弯曲压头应具有足够的硬度。

8.3.2.2除非中有规定,支辊间距离L应按照式(1)确定:L=(D+3a)± a/2 (1)注:此距离在试验期间应保持不变。

8.3.3 V型模具式弯曲装置模具的V形槽其角度应为(180°-a)(见图2),弯曲角度a应在相关产品零件图中规定。

模具的支承棱边应倒圆,其倒圆半径应为(1~10)倍试样厚度。

模具和弯曲压头宽度应大于试样宽度或直径并具有足够的硬度。

8.3.4 虎钳式弯曲装置装置由虎钳及有足够硬度的弯曲压头组成(见图3),可以配置加力杠杆。

弯曲压头直径应按照产品标准要求,弯曲压头宽度应大于试样宽度或直径。

8.4. 试样8.4.1 一般要求试验使用圆形、方形、矩形或多边形模截面的试样。

样坯的切取位置和方向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

8.4.2 试样的宽度试样宽度应按照应相关标准产品要求8.4.3 试样的厚度试样厚度应按照应相关标准产品要求8.4.4试样的长度试样厚度应按照应相关试验装置(设备)要求的长度。

8.5 试验程序特别提示:试验过程应采取足够的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

8.5.1试验一般在10℃~35℃的室温围进行8.5.2按照相关产品的规定,试样在给定的条件和力的作用下弯曲至规定的弯曲角度(见图1、图2和图3)8.5.3试样弯曲至规定弯曲角度的试验,应将试样放于两支辊(见图1)或V形模具(见图2)上,试样轴线应与弯曲压头轴线垂直,弯曲压头在两支座之间的中点处对试样连续施加力使其弯曲,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方法进行弯曲试验。

试样一端固定,绕弯曲压头进行弯曲,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弯曲试验时,应当缓慢地施加弯曲力,以使材料能够自由地进行塑性变形。

弯曲时,试验速率应为(1±0.2)mm/s.当使用上述方法如不能直接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可将试样置于两平行压板之间(见图4),连续施加力压其两端使进一步弯曲,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方案

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方案

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方案一、引言铝合金材料具有轻质、可塑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良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建筑等各个领域。

为保证铝合金材料的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试验。

本方案旨在制定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二、检验项目1.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化学成分分析仪,对铝合金材料进行成分检验,确保其满足相关标准。

2.机械性能测试:包括拉伸试验、硬度测试、冲击试验等,通过对铝合金材料的机械性能进行测试,评估其力学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金相组织检验:通过金相显微镜对铝合金材料进行观察和分析,检验其金相组织情况,确认是否存在缺陷、夹杂物等问题。

4.腐蚀性能测试:通过盐雾试验、浸泡试验等方式,评估铝合金材料的耐腐蚀性能,确认其适用于特定的工作环境。

5.表面质量检验:通过目视检查、光学显微镜等方式,检验铝合金材料的表面状态、氧化膜、划痕等问题。

三、检验仪器设备1.化学成分分析仪:用于进行铝合金材料的化学成分检验。

2.材料试验机:用于进行拉伸试验、硬度测试等机械性能测试。

3.金相显微镜:用于观察铝合金材料的金相组织情况。

4.盐雾试验箱:用于进行铝合金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测试。

5.光学显微镜:用于检查铝合金材料的表面质量。

四、检验流程1.采集样品:根据实际需要,采集铝合金材料的样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2.化学成分分析:将样品送入化学成分分析仪,进行成分分析,比较检验结果与相关标准的要求。

3.机械性能测试:根据需要进行拉伸试验、硬度测试、冲击试验等,测量相关参数,与标准进行对比。

4.金相组织检验:将样品镶嵌、研磨、抛光,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样品的金相组织情况。

5.腐蚀性能测试:根据需要进行盐雾试验、浸泡试验等,评估铝合金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6.表面质量检验:对样品进行目视检查和光学显微镜观察,检查表面质量、氧化膜、划痕等问题。

五、记录和报告每一项检验项目完成后,要详细记录测试结果,包括样品编号、测试方法、测试数据及结论等。

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标准

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标准

轴线保持在垂直于弯曲轴的平面内。

8.3 试验设备8.3.1一般要求弯曲试验应在配备下列弯曲装置之一的试验机或压力机上完成:a)配有两支辊和一个弯曲压头的支辊式弯曲装置,见图1b)配有一个V型器具和一个弯曲压头的V型模具式弯曲装置,见图2c)虎钳式弯曲装置,见图3图1图2 图38.3.2支辊式弯曲装置8.3.2.1 支辊长度和弯曲压头的宽度应大于试样宽度或直径(见图1).弯曲压头的直径由产品标准规定。

支辊和弯曲压头应具有足够的硬度。

8.3.2.2除非中有规定,支辊间距离L应按照式(1)确定:L=(D+3a)±a/2 (1)8.5.3试样弯曲至规定弯曲角度的试验,应将试样放于两支辊(见图1)或V形模具(见图2)上,试样轴线应与弯曲压头轴线垂直,弯曲压头在两支座之间的中点处对试样连续施加力使其弯曲,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方法进行弯曲试验。

试样一端固定,绕弯曲压头进行弯曲,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弯曲试验时,应当缓慢地施加弯曲力,以使材料能够自由地进行塑性变形。

弯曲时,试验速率应为(1±0.2)mm/s.当使用上述方法如不能直接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可将试样置于两平行压板之间(见图4),连续施加力压其两端使进一步弯曲,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图4 FF8.6. 试验结果的评定:L 试样长度mm9.3原理垂直于金属管纵轴线方向对规定长度的试样或金属管端部施加力进行压扁,直至在力的作用下两压板之间的距离达到相关产品标准所规定的值(见图5a和图5b)。

如为闭合压扁,试样内表面接触的宽度应至少为标准试样压扁后其内宽度b的1/2(见图5c)图59.4试验设备9.4.1试验机(可采用是冲床或钳工虎钳台)应能将试样压扁至规定的两平行压板之间的距离。

压板应具有足够的刚度。

压板的宽度应超过压扁后试样宽度,即至少为1.6D。

压板的长度应不小于试样的长度。

9.5 试样9.5.1 试样长度应不小于10mm,但不超过100mm。

【铝合金工艺】铝型材6061-T6检验规范

【铝合金工艺】铝型材6061-T6检验规范

铝型材6061-T6检验规范
1铝型材的采购要求
1.1铝型材的材质为6061-T6。

1.2铝型材的各项指标(化学成分、机械性能、技术标准等)应符合铝合金国家规定标准。

1.3供应商应根据图面要求提供1、合金成份分析2、抗弯曲试验3、尺寸偏差检验4、硬度
试验5、机械性能试验6、氧化膜(涂层)厚度试验7、封孔质量试验8、颜色色泽试验9、氧化膜耐腐蚀性试验10、氧化膜耐候性试验11、氧化膜耐磨性试验12、涂层压痕硬度试验
13、耐湿热试验。

14、涂层耐冲击试验15、涂层杯突试验16、耐化学稳定性试验17、外
观质量检验。

等材质合格报告。

2铝型材的技术要求
2.1铝型材的技术要求除非在技术工程部提供的图文技术资料中有特殊要求,否则尺寸允许偏差
按表1执行(铝型材开口尺寸除外)。

表1
1
铝型材的长度尺寸按供需双方在订单合同中的技术要求约定执行。

3铝型材的检验方法
3.1铝型材坯料或表面氧化处理后表面检验在适应的自然光线下目测,目测距离为45±5cm。

抛光
后的表面质量检验在规定的灯光下按抛光表面质量检验标准检验
铝型材表面氧化处理后,其色泽与光亮均匀一致,无脏污。

如果有缺陷,按表2要求检验。

表2
2
3.2铝型材坯料,表面色泽一致,无脏污。

如果有缺陷,按表3要求检验。

表3
3。

铝型材标准gb5237-2004

铝型材标准gb5237-2004

铝及铝合金检验标准1、目的发现、控制不合格品,采取相应措施处置,以防不合格品误用。

2、范围适用于外协制品、成品及顾客退货各过程中涉及到的工序名称。

3、定义(无)4、职责4.1 品质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标识及隔离,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4.2 制造部参与不合格品的处理。

4.3 供应部负责进料中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4.4 管理者代表负责不合格品处理的批准。

5.氧化类型:B3-002 胚料B3-003 黑色阳极氧化B3-004 银白阳极氧化B3-005 雾银阳极氧化B3-006 磨砂阳极氧化B3-007 古铜阳极氧化B3-008 金黄色阳极氧化B3-009 香槟色阳极氧化B3-010 光亮阳极氧化B3-011 黑色化学氧化B3-012 银白化学氧化B3-013 雾银化学氧化B3-014 磨砂化学氧化B3-015 古铜化学氧化B3-016 金黄色化学氧化B3-017 香槟色化学氧化B3-018 光亮化学氧化5、检验5.1抽检标准检验员按照按照《GB/T 2828。

1-2003/ISO 259-1:1999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对来料进行抽检。

抽检水平一般为Ⅱ级,AQL=1.5。

检验合格,真写检验记录并在验收单上签字;检验不合格,填写《填写检验不合格通知单》,交主管进行判定。

5.2检验内容:5.2.1检验来料包装是否符合要求。

出厂标识是否清楚、完整。

5.2.2 对照验收单检验来料的材料、型号、代码是否符合要求。

5.2.4表面外观检验:表面如要求拉丝则要求纹路粗细均匀,表面清洁,不得有明显的划痕、磕碰伤、斑点及污疵等缺陷;要求膜层均匀、连续、完整,不允许有膜层疏松;表面不得有挂灰; 表面不允许有由于5.2.8 电化学氧化(一般要求彩硫酸阳极氧化)检验:外观检验要求膜层不允许疏松粉化,用手擦时掉末;不允许零件表面带红色斑,或整个表面或局部发红; 不允许氧化膜局部表面被腐蚀.; 不允许零件表面易沾上手印、水印,膜层发白.尺寸检验同上.铝合金建筑型材国家标准GB 5237.1-2004第1部分基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237.1-2004代替GB/T 5237.1-2000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Wrought aluminium alloy extruded profiles for architecture—Part 1:Untreated profiles2004-11-01发布2005-03-01实施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前言本部分第5.3条、第5.4.1.5条、第5.5条是强制性的,表2、表3、表4、表10的部分内容是强制性的,其余条款是推荐性的。

铝合金拉伸试验标准

铝合金拉伸试验标准

铝是强度低、塑性好的金属,除应用部分纯铝外,为了提高强度或综合性能,配成合金。

铝中加入一种合金元素,就能使其组织结构和性能发生改变,适宜作各种加工材或铸造零件。

铝及铝合金具有轻质、高强度、加工性好、耐腐蚀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铝和铝合金可以制成窗户框架、门框、幕墙、屋顶、天沟、立柱等建筑构件。

这些构件由于其轻质并且不易生锈,因此在设计大型建筑时得到广泛应用。

铝及铝合金挤压型钢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化学成分: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应符合GB/T 20975或GB/T 7999的规定。

2.力学性能:型材的室温纵向拉伸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GB/T 16865的规定。

3.布氏硬度:型材的布氏硬度测试方法按照GB/T 231的规定进行。

4.超声波探伤性能:型材的超声波检验方法按GB/T 6519的规定进行。

5.电导率在拉伸试样的样胚上进行测试,测试方法按GB/T 12966规定进行。

6.厚度≥20mm的型材应力腐蚀试验按GB/T 22640规定进行检验,厚度<20mm的型材应力腐蚀试验按照GB/T 15970.7的规定进行。

7.剥落腐蚀性能试验按GB/T 22639进行。

8.低倍组织:型材的低倍组织检验方法要符合GB/T 3246.2的规定。

9.外观质量:未经表面处理的型材外观质量以目视检验,当缺陷深度难以确定时,可以打磨后测量。

表面处理的型材,外观质量检测方法按GB/T 8013.1~GB/T 8013.3的规定进行。

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验规范

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验规范

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验规范铝合金压铸件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制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领域。

为了确保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检验规范。

下面是一份针对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检验规范,包括材料检验、尺寸检验、表面质量检验等方面的内容。

一、材料检验1.铝合金材料的检验应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2.对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测试,确保合金成分符合要求;3.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如强度、硬度、延伸率等指标;4.检查材料的外观,包括气孔、夹杂物、裂纹等缺陷的情况;5.检验材料的金相组织,确保组织均匀、致密。

二、尺寸检验1.根据设计图纸,对铝合金压铸件的尺寸进行检验;2.检验件应符合设计要求的几何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等要求;3.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进行尺寸检验,包括千分尺、卡尺、量具等;4.尺寸检验应包括外观尺寸、内孔尺寸、孔距等方面的检验。

三、表面质量检验1.对铝合金压铸件的表面进行检查,包括表面光洁度、光泽度等指标;2.检查表面是否有划痕、氧化、气孔、砂眼等缺陷;3.对表面的涂层进行检验,如喷漆、镀层等。

四、力学性能检验1.对铝合金压铸件的强度、硬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进行检验;2.根据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相应的力学性能测试,如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

五、工艺性能检验1.对铝合金压铸件的可焊性、可加工性等工艺性能进行检验;2.根据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相应的工艺性能测试。

六、标识和包装1.对符合质量要求的铝合金压铸件进行标识,包括产品名称、型号、批次号、生产日期等;2.对铝合金压铸件进行适当的包装,确保其安全运输和质量保持。

七、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1.对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检验进行记录,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2.编制相应的检验报告,归档保存,以备查阅。

以上是一份关于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验的规范,目的是确保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符合要求,以提供优质的产品给客户。

这份规范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不同厂家和产品的特点和需求。

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标准

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标准

图1支辊式弯曲装置支辊长度和弯曲压头的宽度应大于试样宽度或直径(见图1).弯曲压头的直径由产品标准规定。

支辊和弯曲压头应具有足够的硬度。

除非中有规定,支辊间距离L应按照式(1)确定:L=(D+3a)±a/2 (1)注:此距离在试验期间应保持不变。

V型模具式弯曲装置模具的V形槽其角度应为(180°-a)(见图2),弯曲角度a应在相关产品零件图中规定。

模具的支承棱边应倒圆,其倒圆半径应为(1~10)倍试样厚度。

模具和弯曲压头宽度应大于试样宽度或直径并具有足够的硬度。

虎钳式弯曲装置装置由虎钳及有足够硬度的弯曲压头组成(见图3),可以配置加力杠杆。

弯曲压头直径应按照产品标准要求,弯曲压头宽度应大于试样宽度或直径。

. 试样一般要求试验使用圆形、方形、矩形或多边形模截面的试样。

样坯的切取位置和方向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

试样的宽度试样宽度应按照应相关标准产品要求试样的厚度试样厚度应按照应相关标准产品要求试样的长度试样厚度应按照应相关试验装置(设备)要求的长度。

试验程序特别提示:试验过程应采取足够的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

试验一般在10℃~35℃的室温范围内进行按照相关产品的规定,试样在给定的条件和力的作用下弯曲至规定的弯曲角度(见图1、图2和图3)试样弯曲至规定弯曲角度的试验,应将试样放于两支辊(见图1)或V形模具(见图2)上,试样轴线应与弯曲压头轴线垂直,弯曲压头在两支座之间的中点处对试样连续施加力使其弯曲,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方法进行弯曲试验。

试样一端固定,绕弯曲压头进行弯曲,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弯曲试验时,应当缓慢地施加弯曲力,以使材料能够自由地进行塑性变形。

弯曲时,试验速率应为(1±)mm/s.当使用上述方法如不能直接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可将试样置于两平行压板之间(见图4),连续施加力压其两端使进一步弯曲,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图4 FF. 试验结果的评定: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评定弯曲试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4材料特性要求
用料特性
制程工艺要求
硬度(韦氏HW)
机械加工用棒料
用于经过机械切削加工工艺成型的零配件
12°-14°
弯曲冲压用棒料
用于经过拉弯冲压扭曲工艺成型的零配件
6°-8°
成形管料
用于经过机加工成型的管类配件
8°-10°
5、铝合金型材表面质量要求
铝合金型材管材、棒材,板材和型材表面无破损、凹陷、沙孔、杂质等。如果有缺陷,
7.1 6063铝合金材料技术条件
7.1.1 化学成分%(GB/T 3190-1996):
表6 铝合金材料化学成分
6063成分含量(%)
Mg
Si
Cr
u
Mn
Fe
Zn
Ti
杂质
Al
0.45-0.90
0.20-0.60
≤0.10
≤0.10
≤0.10
≤0.35
≤0.10
≤0.10
≤0.15
余量
7.1.2 特性和用途:
2、在抛光完工后,以目力测试检验产品表面,表面的沙孔或杂质点等缺陷影响到外观装饰性的,这样的不良产品按退货处理。
6、 检验方法
6.1 铝合金型材的随机抽样检验按相关抽样规定。
6.2 铝合金型材的外形截面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长度尺寸用卷尺测量;圆弧面用R规测量。
6.3 铝合金型材的不圆度用游标卡尺对称测量管外径三处,以最大值和最小5
0.8
1.0
1.2
1.5
1.8
2.0
大于

壁厚允许偏差
3
15
±0.05
±0.10
±0.15
±0.17
±0.20
±0.22
±0.25
15
25
±0.10
±0.10
±0.15
±0.17
±0.20
±0.22
±0.25
25
50
±0.10
±0.15
±0.20
±0.22
±0.25
6.4 铝合金型材坯料表面质量的检验应在适应的自然光线下目测,目测距离为45±5cm。
6.5 铝合金型材抛光后的表面质量检验,按黄铜材的抛光表面质量检验标准执行。
6.6 铝合金型材在常温下,做冷弯试验,以检查铝合金型材材的抗裂性(抗弯测试)。
6.7铝合金型材在常温下,做压扁试验,以检查铝合金型材材的塑性(压扁测试)。
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
制 定 / 日 期
审 核 / 日 期
批 准 / 日 期
文 件 发 行 栏
□ 执行董事 □ 总经理 □ 财务总监 □ 生产副总 □ 财务部 □ 管理部
□ 计划物料部 □ 采购部 □ 出口部 □ 研发部 □ 技术部 □ 品保部
□ 前加工车间 □ 装配车间 □ 喷涂车间 □ 镜柜车间 □ 杭洲湾分部
6063铝合金材料具有加工性能极佳、优良的可焊接性、挤出性及电镀性、良好的抗腐蚀性、韧性,易于抛光、上色膜,阳极氧化效果优良,是典型的挤压合金。6063铝合金型材以其良好的塑性、适中的热处理强度、良好的焊接性能以及阳极氧化处理后,表面华丽的色泽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卫浴行业。
±0.27
±0.30
50
80
±0.10
±0.15
±0.20
±0.22
±0.25
±0.27
±0.30
80
100
±0.10
±0.15
±0.20
±0.22
±0.25
±0.27
±0.30
注:方管的外径系指为切圆直径或两平行面之间的距离。
4.2.1 铝型材管材制成品的规格尺寸按技术部门提供的图纸资料执行,允许偏差参考表1和表2。
每米允许的缺陷数≤2,缺陷数相距≥450 mm
3
以上各类缺陷总和
面积不超过黄铜材表面的%
≤3
4
裂缝
铝合金型材表面
不允许
5
局部凹痕
铝合金型材表面
不允许
6
杂质
铝合金型材表面
不允许
7
抗裂性
按照弯曲半径和角度弯曲后
目测弯曲位置不允许裂纹。
8
压扁试验
铝合金型材管压扁后的位置
目测压扁位置不允许裂纹。
注:1、铜材表面的拉伤、划痕检验,不包括车加工外圆表面的产品。
4.2.2 铝型材管材的不圆度和壁厚的不均匀,不超出外径和壁厚的允许偏差。
4.3 铝型材形状偏差:
表3 形状偏差
公称直径/mm
圆度/mm
每米弯曲度/mm
3-15
0.15
1.0
15-25
0.15
1.0
25-50
0.20
1.5
50-80
0.20
1.5
80-100
0.20
1.5
4.4 铝合金型材材料特性,硬度要求:
19
25
±0.25
1
2
±0.12
25
38
±0.30
2
3
±0.14
38
50
±0.36
3
4
±0.16
50
100
±0.61
4
6
±0.18
100
150
±0.86
6
12
±0.20
150
200
±1.12
12
19
±0.23
200
350
±1.37
注:铝型材的长度尺寸按供需双方在订单合同的技术要求约定执行。
表2 铝合金型材管壁厚允许偏差 mm
7、 常用铝合金化学成份:
公司产品零件常用铜材(6063,6061)化学成分检验及力学性能
1)黄铜材料及其制成品的化学成份符合GB/T 3190-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标准中相应牌号的规定,供货的每批产品需提供材质化验符合性报告。
2)化学成分以所购铜材生产厂家的质量保证文件(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等)作为验收依据,必要时也可由质检部抽样送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对其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方法按GB/T 20975进行)。
0.1 修 改 履 历
序号
章 节
版 次
修改内容
生效日期
1
全 部
A0
初次发行
2012-07-01
1、 目的:
为了保证铝合金(铝型材)材料的来料质量和满足制程中各项工艺技术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2、范围:
2.1本规范规定了铝合金(铝型材)材料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试验方法,检验标准。
2.2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外购的所有的铝合金型材材料。
0~300mm
0.02mm
千分卡尺
0~25mm
0.01mm
4.2铝合金型材截面尺寸:
技术要求中除技术部门提供的图纸资料中有特殊要求,否则按GB5237.1-2004执行 ,铝型材开口尺寸除外。(见表1、表2)。
表1 铝合金型材截面尺寸及允许偏差
截面尺寸/mm
公差
截面尺寸/mm
公差
大于

大于

0
1
±0.1
按表5要求检验
表5黄铜表面质量要求
序号
缺陷名称
检验范围
表面质量要求
1
拉伤划痕
铝合金型材表面
长≤30 mm深≤0.1mm宽≤0.1mm每米允许有2条,拉痕长度方向间距500mm,拉痕宽度方向间距半个周长
2
沙孔
铝合金型材表面
直径≤0.1mm深度≤0.1在25平方厘米范围内允许有2点,间距≥30 mm
以25平方厘米为单位的缺陷个数在表面上分布
2.3本规范规定的原材料外形尺寸和表面质量为正常检查项目,化学成分和力学分析为特殊检查项目。
3、职责:
3.1品质部:负责原材料来料检验;
3.2工程技术中心:负责新工艺、新材料的试验;
3.3采购部:负责联系与原材料供应商之间信息反馈及品质要求。
4、内容:
4.1、外形尺寸
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
型号
精度
游标卡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