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冀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案标题:冀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技能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学习和演唱一些简单的儿歌和歌曲。
3. 学习基本的节奏和节拍。
教学难点:1. 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技能和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冀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材。
2. 音乐播放设备和音乐录音。
3. 乐器(如小型打击乐器、手风琴等)。
4. 图片和图片卡片,用于辅助教学。
5.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术语1. 导入: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音乐的特点,引导学生提出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旋律、节奏、节拍等。
3. 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图片和图片卡片的展示,进一步讲解和巩固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第二课:学习和演唱儿歌和歌曲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音乐基本概念和术语。
2. 学习一首简单的儿歌或歌曲,教师先唱,学生跟唱。
3. 分组练习,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或歌曲,进行合唱练习。
4. 小组展示,学生轮流表演自己小组练习的歌曲。
第三课:学习基本的节奏和节拍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儿歌和歌曲。
2. 教师教授基本的节奏和节拍,通过敲打小型打击乐器或拍手等方式进行示范。
3. 学生模仿教师的节奏和节拍,进行练习。
4.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演奏,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进行演奏。
5. 小组展示,学生轮流表演自己小组的演奏。
第四课:音乐表演和合作精神培养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节奏和节拍。
2.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表演的准备,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表演。
3. 小组合作,分工合作,准备表演所需的音乐、舞蹈动作等。
4. 小组展示,学生轮流表演自己小组准备的音乐表演。
冀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冀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唱歌:细雨纷纷》 (3)第一单元《唱歌:嘀哩嘀哩》 (7)第一单元《欣赏:春雨蒙蒙地下电影《绿色钱包》插曲》 (11)第一单元《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管弦乐曲》 (15)第一单元《活动:雨的故事》 (25)第一单元《演奏:口琴的中音区》 (28)第一单元《音乐知识:十六分音符》 (30)第二单元《欣赏:鸭子拌嘴民间打击乐曲》 (33)第二单元《欣赏:老虎磨牙民间打击乐曲》 (37)第二单元《唱歌:拥军花鼓》 (42)第三单元《欣赏:大海啊,故乡》 (46)第三单元《欣赏:小螺号童声独唱》 (51)第三单元《唱歌:贝壳之歌》 (55)第三单元《唱歌:海鸥》 (59)第三单元《活动:海滩拾贝》 (61)第三单元《音乐知识:人声的分类(二)》 (63)第四单元《欣赏:Do—Re—Mi 美国电影《音乐之声》》 (66)第四单元《唱歌:音阶歌》 (70)第四单元《活动:圆舞曲》 (75)第五单元《唱歌:成长在祖国的怀抱里》 (78)第五单元《唱歌:小松树》 (81)第五单元《欣赏:步步高广东音乐》 (84)第六单元《欣赏:我的小鸡童声合唱》 (88)第六单元《唱歌:两只小鸟》 (90)第六单元《唱歌:小鸟的音乐会》 (94)第七单元《学唱:报灯名京剧《打龙袍》选段》 (98)第七单元《戏曲知识:京剧常识》 (101)第八单元《唱歌:摘星星》 (104)第八单元《唱歌:星星和灯光》 (109)第八单元《活动:乘坐飞船去探宝》 (113)第一单元《唱歌:细雨纷纷》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聆听《春雨蒙蒙地下》,感受歌曲通过力度等不同的音乐要素的运用。
2用轻巧、自然的声音演唱《细雨纷纷》,能用打击乐器准确恰当地为歌曲伴奏。
过程与方法: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欣赏、讨论等实践活动在感受春雨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欣赏与演唱,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春天的气息,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冀少版三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冀少版三年级下学期艺术·音乐教学工作计划一、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和感知能力。
他们对音乐充满热情,活泼好动,喜欢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这个阶段的学生在节奏感、音准和表现力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同时,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逐渐明显,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二、教材分析冀少版三年级下学期艺术·音乐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唱歌、欣赏、音乐知识等多个方面。
1.唱歌部分:教材选取了一些旋律优美、富有情感的歌曲,如《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让我们荡起双桨》等。
这些歌曲既适合学生演唱,又能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2.欣赏部分:包括了不同风格和时期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现代音乐等。
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感受不同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音乐知识部分:介绍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符、节拍、节奏、旋律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能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认识基本的音乐符号,如音符、节拍、节奏、旋律等,能够准确地识读乐谱。
了解不同风格和时期的音乐作品,能够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
参与音乐活动,培养节奏感、音准感和表现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唱歌、欣赏、音乐活动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采用示范、模仿、探究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知识和技能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设想与措施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资源、故事引入、游戏活动等方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音乐故事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注重唱歌教学教给学生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唱歌习惯。
冀少版音乐三年级下册《音阶歌》教学设计

冀少版音乐三年级下册《音阶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音阶歌》选自冀少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教材,歌曲内容丰富,旋律简单,易于学生掌握。
歌曲以自然小调为基础,包含了音阶、节奏、音符等基本音乐知识,有助于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简单的音乐知识,如五线谱、音符、节奏等,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实践能力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自然小调音阶,能唱准音阶并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
2.学会《音阶歌》这首歌曲,并能进行集体演唱。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自然小调音阶的唱准和记忆。
2.歌曲《音阶歌》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模仿榜样。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游戏法:将音乐知识融入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阶歌》的旋律、歌词、音阶图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演示。
3.教学音频:歌曲《音阶歌》及其他相关音乐素材。
4.教学视频:自然小调音阶的演示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首动听的旋律,引导学生跟着哼唱,感受音乐的魅力。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曲是什么调性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自然小调音阶。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自然小调音阶的图示和旋律,讲解音阶的构成和唱名。
同时,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唱音阶,感受音阶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音阶接龙游戏。
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准确地唱出自然小调音阶,并能顺利地接龙。
教师巡回指导,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
4.巩固(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音阶歌》,讲解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的接龙视唱。
4、学唱歌词。
在旋律与歌词都已熟悉的基础上,让学生跟着琴唱歌词,个别不够准确的地方在纠正。
二、听赏童声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1、认真聆听歌曲。
2、说一说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让学生画一画歌曲中“绿水映青山”、“绿叶捧红花”、“小鸟睡在绿树上”、“苗苗长在大地间”的景象。
4、在次听赏并轻声跟唱歌曲。
三、音乐活动:唱一唱v1、让学生说一说对“鱼”的种类和喜爱等。
2、引导学生掌握元音“v”的发声口型,要求声音集中、统一,逐步建立起高位置的歌唱意识。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明白了“祖国就象妈妈一样”的道理。
五、课后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很快就学会唱歌曲,并很自然地接受了“祖国就象妈妈一样”的道理。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吹竖笛,掌握“6、3、2”三个音的指法和伴奏练习。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吹奏“6、3、2”三个音教学难点熟练每个音的指法,并按好气孔,防止漏气造成变音。
教学过程一、复习吹奏“1、5”两个音二、指导学生吹奏“6、3、2”三个音1、听一听。
老师新吹了三个什么音?2、看一看。
每个音老师的手指按住了哪些孔?3、吹一吹。
学生试着吹这三个音。
4、说一说。
学生之间交流学吹这三个音的体会。
5、比一比。
分组进行比赛,看哪组音吹得最准,音色最好听。
6、课件游戏:一颗音乐苹果树,学生根据树上掉下的一个个音乐苹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学会演唱歌曲(春来了),感受牌子,舞曲的旋律特点。
过程与方法;能积极参与听,表歌曲;能用画的方式表春天的美。
情感价值观;在学会歌曲(春来了)同体会春天我来的快。
教学过程;一、找春天。
导入:给学生播放管弦乐《渴望春天》,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气氛,从而引出主题——春天。
通过欣赏教材中的“迎春花开”、“冰雪初融”、“南国春天”等摄影作品。
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引导学生寻找春天的足迹,描述一下歌曲中的春天。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音乐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1、从音乐学科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中。
2、正确处理知识的逻辑顺序,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教学内容,努力处理好内容的浓度和广度。
3、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欣赏作品使学生学会必学的歌曲并能有感情的演唱。
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修养,并且做到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达到学习音乐的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要求:1、抓纲靠本,使学生进一步认清音乐过程,理解音乐概念。
2、分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目的去培养、提高学生适应自己的教学思路。
3、培养创新能力、加强对知识的变通应用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全部掌握唱会必学的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学生能否提高欣赏水平,要求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搞好课堂纪律,在抓好特长生培养的同时保证好每个学生的音乐水平。
五、教学进度安排计划:第一周《春雨蒙蒙的下》《雷鸣电闪波尔卡》第二周《细雨纷纷》第三周《嘀哩嘀哩》《雨的故事》第四周《学吹口琴》《青蛙合唱队》第五周《花蛤蟆》《小青蛙》第六周《小青蛙的一天》《大海啊,故乡》第七周《小螺号》《贝壳之歌》第八周《海鸥》《海滩拾贝》第九周《学吹口琴》《挪威舞曲》第十周《木瓜恰恰恰》《芦笛》第十一周《接龙游戏》《我怎样长大》第十二周《步步高》《成长在祖国的怀抱里》第十三周《音乐伴我成长》《两只小鸟》第十四周《小鸟音乐会》《母鸡》第十五周《我的小鸡》《听辨节拍》第十六周《鸭子拌嘴》《老虎磨牙》第十七周《我们的演奏很棒》《我驾飞船上蓝天》第十八周《星空》《摘星星》第十九周《星星和灯光》《乘坐飞船去探险》第二十周期末复习并进行检测。
第一单元春雷细雨一、教学内容:听赏《春雨蒙蒙地下》,唱歌《细雨纷纷》《嘀哩嘀哩》听赏《雷鸣电闪波尔卡》活动“雨的故事”,学吹口琴。
冀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冀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唱出碧海青天和映山红这两首歌曲。
2. 能了解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概念。
3. 能模仿老师的节奏打击垃圾桶。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碧海青天》和《映山红》的教学。
2. 顺逆时针的概念。
3. 打击垃圾桶。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歌曲的唱法。
2. 顺逆时针的概念理解。
3. 打击垃圾桶的节奏感掌握。
四、教学过程1. 调动情绪,唱歌热身,儿歌《小兔子乖乖》。
2. 歌曲《碧海青天》的教学:* 首先,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旋律和内容。
* 其次,老师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每个字的发音和整个句子的顿号。
* 最后,学生分组练唱歌。
3. 歌曲《映山红》的教学:* 首先,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旋律和内容。
* 其次,老师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每个字的发音和整个句子的顿号。
* 最后,学生分组练唱歌。
4. 顺逆时针的概念教学:* 抬起右手,拇指尽量张开,四指弯曲。
认真观察,可以发现拇指指向上,其他四指弯曲向下呈顺时针方向;若拇指指向上,其他四指弯曲向下呈逆时针方向。
反复练,让学生掌握该概念。
5. 打击垃圾桶的教学:* 首先,让学生观察垃圾桶表面的花纹,点出相同的位置。
* 其次,老师示范,打出有节奏感的声响。
比如,按下去、抽回来分别用不同的力度敲击垃圾桶,形成不同的声响。
* 最后,学生跟随老师的节奏感,一起击打垃圾桶。
五、教学后记通过本次音乐课学习,让学生掌握了《碧海青天》和《映山红》这两首歌曲的唱法,了解了顺逆时针的概念,掌握了打击垃圾桶的节奏感,能够更好地欣赏和表现音乐。
音乐【冀少版】三年级下册《嘀哩嘀哩》教学设计4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嘀哩嘀哩》教学目标:多角度欣赏、体验自然界春天的美丽,并能用不同的方式赞美春天。
活动过程:一、感受自然界春天的美丽活动一:欣赏歌曲设疑入题1、师扮演小燕子边唱"小燕子"歌曲边做动作。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呀?你们知道我怎么会到这里来呢?2、学生交流。
3、是啊!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可是春天到底在那里呢?(板书:春天在哪里?)让我们到下面的录像里去找一找吧。
活动二:观看媒体寻找春天1、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谁能告诉大家春天在哪里呀?(师把桃花发到谁手里就由谁讲)活动三:交流展示分享成果1、其实,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老师让你们利用休息的时间去找了春天,你们也一定找到春天了吧?说给大家听听吧!(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
---月---日,柳枝长出了新芽。
)2、学生交流和展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春天,感受春天的美丽。
活动四:小组合作改编歌曲1、春天就是这样生机勃勃,让人心旷神怡,来!我们为她编首歌吧。
2、出示: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这里有()呀,这里有(),还有那()。
3、学生分组商量,根据自己看到的春天情景填词后交流。
4、师生一起唱自编的歌曲。
(师:小朋友们编得好极了,把春天的美丽,春天勃勃的生机表达得淋漓尽致,太让我激动了,我真想唱一首歌啊!出示:《春天在哪里》歌曲,会唱吗?让我们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二、赞美自然界美丽的春天活动一:讨论交流归纳总结1、我们找了半天的春天,小朋友们,春天到底是什么样的呀?2、让学生讨论总结。
活动二:实践操作赞美春天1、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式赞美春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郝佳丽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八个单元,教材对每一课,每一单元都尽可能地设置有意味的情境,这些内容都是有组织的联系在一起的,每个单元的内容由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这几部分组成的。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在听,唱,跳,画,玩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学会创作。
音乐表现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主要引导学生以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演唱时主要训练学生演唱技能,采用恰当的呼吸方法,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演唱。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这一部分内容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
音乐与相关文化是教学的关键,也是基础部分。
每节课的音乐知识是学生最难掌握的部分,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
让学生通过实践及各方面的兴趣教学,来调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音乐创造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器乐教学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普遍参与中发展自己的特长。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通过一、二年级两年的学习和训练,他们各方面的素质
已逐渐提高,对音乐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缤纷的世界充满幻想。
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音乐有了一定的感受力和鉴赏力。
在教学中,我将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差生也不歧视,让他们由易到难逐渐感受体会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发展,加强学生的表现力和感受力,对特长生加以培养,加紧转化后进生,争取学生全面提高,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教师要对学生付出加倍的耐心和细心,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审美力、创作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三、教学目标:(1)演唱做到声音自然而连贯、圆润而流畅、有弹性。
初步运用气息控制,做力度变化的练习。
(2)认识各种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名称及它们的名称和时值。
在教师帮助下视唱C 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
听辩二拍子、三拍子歌曲,标出小节或节拍。
(3)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
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四、教学成绩目标:
及格率达到100%,优秀率达到90%o
五、教学设想:
1、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有兴趣就容易接受外界新鲜的事物,形成开放系统,这样就能抗拒外界干扰,提高接受效率。
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音乐教学的内驱力,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音乐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因此,我要积极的, 创造性的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让课堂教学变成激发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变成激活学生想象力的及时雨。
2、在唱歌教学中,采用听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完整的欣赏乐曲,合理的安排范唱,首先根据歌曲的难易禮度决定范唱的次数和时机,在一般情况下,第一次范唱可以放在分析歌曲之后,这时学生对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有表情的为学生进行范唱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另外在处理歌曲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再范唱,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受到启发达到更好的学习歌曲的目的。
六、教学措施:
根据教材特点及教学目标要求,本学期的音乐教学在借鉴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有一些创新,主要集中在多媒体的运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上,主要措施如下:
1、经常向学生宣讲音乐家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中国音
乐,珍惜幸福生活的精神。
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采众家之长,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创造性的运用教案,提高课堂效率。
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科学的安排教材内容。
1、3、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实现教学方法上的四个转变,
在此基础上,写出心得。
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节有利可行的教案。
按课时计划进行课堂教学,认真备课、多听课,取人之长,补人之短。
课前准备好教具。
七、教学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