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与现代乐器的结合
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融合与创新

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融合与创新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不同的音乐类型代表了不同的文化与时代。
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作为两种音乐形式,它们的融合与创新代表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交融。
本文将探讨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融合与创新,并探讨其对音乐发展的影响。
传统音乐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音乐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它通常借助乐器与人声来表达情感与故事,其曲调和节奏都透露出独特的韵味。
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融合通过在传统音乐基础上引入现代元素,使得传统音乐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种经典的融合方式是将传统乐器与现代流行乐器结合在一起。
传统乐器如二胡、琵琶等具有独特的音色和魅力,将其与现代乐器如吉他、键盘等结合,可以创造出独特而新颖的声音效果。
例如,在流行歌曲中加入二胡的演奏,不仅增加了曲目的独特性,也打破了曲风的单一性,使听众能够享受到传统与现代的双重美。
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融合还可以体现在曲风和编曲上。
传统音乐通常以传统的和弦进行和曲式为基础,而现代流行音乐常以简单直接的和弦进行和自由的曲式为特点。
将这两种风格融合在一起,既能保留传统音乐的韵味,又能符合现代音乐的节奏与流行需求。
例如,将传统乐曲改编为流行舞曲,通过改变编曲和加入现代的节奏,既保持了传统曲目的原汁原味,又适应了现代听众对节奏感的追求。
除了融合,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的创新也是音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创新的音乐作品通常表现出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思路,引领音乐的潮流。
例如,中国民谣歌手李宗盛的创作,既保留了传统音乐的民谣基因,又采用了现代流行音乐的编曲方式,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
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喜爱,也在国际上获得了认可和赞赏。
这样的创新既推动了传统音乐的发展,也为现代流行音乐注入了新的元素。
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融合与创新对于音乐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它使传统音乐得以传承和发展,不被时代淘汰。
通过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融合,传统音乐获得了更多的受众和关注,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认可。
传统音乐教育与现代音乐教育的融合

传统音乐教育与现代音乐教育的融合音乐教育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音乐教育也在不断改变和更新。
传统音乐教育和现代音乐教育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但两者的融合可能会带来更丰富、更全面的音乐教育效果。
一、传统音乐教育的特点和优势传统音乐教育强调学习和传承经典的音乐作品和演奏技巧。
传统音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通过熟练的乐器演奏和严谨的音乐理论学习,使学生对音乐有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此外,传统音乐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耐心、毅力和纪律性,这些品质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现代音乐教育的特点和优势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现代音乐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现代音乐教育推崇多样性和个性化,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此外,现代音乐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现场演出技巧,这些对于学生未来从事音乐相关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传统音乐教育与现代音乐教育的融合传统音乐教育与现代音乐教育的融合可以使音乐教育更加全面和有趣。
教师可以在传授传统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表达。
例如,在教授乐器演奏技巧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进行即兴演奏。
这样既可以保留传统音乐的精髓,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此外,传统音乐教育和现代音乐教育的融合也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来实现。
例如,通过使用音乐制作软件和电子乐器,学生可以创作出更多元化和富有创意的音乐作品。
同时,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世界各地不同风格的音乐,从而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意识。
而且,传统音乐教育和现代音乐教育的融合也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来实现。
在传统音乐教育的基础上,加入一些现代音乐元素,如流行音乐、爵士乐等,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热爱程度。
同时,课程设置中也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出技巧和舞台表现力,从而使学生具备更多样化和综合化的音乐素养。
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与创新

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与创新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然而,在现代音乐的浪潮下,传统音乐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挑战。
如何将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相融合,实现创新发展,成为了当下音乐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篇文章将探讨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与创新之路。
1. 当代音乐风格中的传统元素现代音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音调和乐器,它融入了更多的元素,其中也包含了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要素。
比如,一些流行歌曲中使用了二胡、古琴等传统乐器的演奏,这样的尝试让中国传统音乐在年轻人中重新得到关注。
同时,一些现代作曲家也借鉴了传统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创作出独具特色的现代音乐作品。
2. 传统音乐与摇滚音乐的结合在中国,传统音乐与摇滚音乐的融合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的摇滚乐手们尝试着将传统乐器与摇滚乐器相结合,创作出独具个性的音乐作品。
这种尝试给中国摇滚音乐带来了新的声音和风格,也拓宽了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
今天,一些独立音乐人继续着传统音乐与摇滚音乐的融合尝试,挑战传统音乐和摇滚音乐的边界,创造出更加多元化的音乐风格。
3. 传统乐器与电子音乐的碰撞电子音乐作为现代音乐的一种重要流派,与中国传统乐器的结合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创新。
通过将传统乐器的音色与电子音乐的元素相结合,音乐家们创作出了一些引人注目的作品。
比如,填充了传统乐器音色的缤纷旋律与电子音乐的节奏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音乐体验。
这种融合将传统音乐的温暖和电子音乐的冷静相结合,形成了新的音乐表达形式。
4. 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随着流行音乐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流行歌手将传统音乐的元素引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一些歌曲中融入了传统音乐的音调、节奏和乐器演奏,使流行音乐更具中国特色。
这样的尝试不仅拓宽了传统音乐的受众群体,也使流行音乐更加多元化。
这种融合让传统音乐与现代时尚相互交融,为音乐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苗族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融合

苗族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各地的音乐也在不断演变。
苗族传统音乐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与现代音乐进行融合,成为了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苗族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形式、背后的意义以及挑战。
1. 融合形式苗族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察。
首先,融合可以是在曲调和乐器上的合并。
苗族传统音乐通常以竹、木、金属等材料制作的乐器为主,如筚篥、芦笙、竹笛等,而现代音乐则常见于钢琴、电吉他、电子合成器等。
融合时可以通过将传统乐器和现代乐器的音色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音乐效果。
其次,融合可以是在节奏和曲风上的调和。
传统苗族音乐的节奏多为宽松舒缓,强调对自然和生活的体验,而现代音乐则偏向于快节奏和强烈的节奏感。
通过将苗族传统音乐的节奏元素融入现代音乐中,可以创造出具有丰富层次和独特韵味的作品。
最后,融合也可以是在歌词和主题上的交融。
苗族传统音乐的歌词通常讲述自然、生活、乡土等主题,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溯。
而现代音乐的歌词则更加关注个人情感和社会话题。
将传统苗族音乐的歌词主题与现代音乐的歌词风格相融合,可以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情感传达。
2. 融合意义苗族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不仅仅是音乐形式的变化,更意味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首先,融合可以推动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苗族传统音乐作为苗族文化的瑰宝,融入现代音乐中后更能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和喜爱。
通过融合音乐的方式,年轻人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接触到苗族传统音乐,从而推动其传承和发展。
其次,融合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音乐具有普遍性和跨文化的特点,通过融合苗族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可以创造出具有苗族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音乐作品。
这样的音乐作品不仅可以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听到苗族音乐的声音,也可以通过音乐的渠道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最后,融合也可以为音乐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创新元素。
音乐表演中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音乐表演中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音乐表演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音乐的演奏和表达,传达出情感和思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与现代在音乐表演中开始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本文将探讨音乐表演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以及这种融合对音乐艺术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传统音乐表演的特点。
传统音乐表演通常依赖于传统的乐器和演奏技巧。
比如,古典音乐中常见的钢琴、小提琴等乐器,以及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古琴、二胡等乐器,都是传统音乐表演中经常使用的乐器。
传统音乐表演注重技巧和准确性,演奏者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和培训,才能达到高水平的演奏技巧。
此外,传统音乐表演还注重表达情感和传递思想,演奏者需要通过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音乐风格的多样化,传统音乐表演开始与现代元素融合。
现代音乐表演中,乐器的种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不仅有传统的乐器,还有电子乐器、合成器等。
这些新型乐器为音乐表演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
同时,现代音乐表演注重舞台效果和视觉冲击力,通过灯光、舞蹈和舞台布景等元素,为观众呈现出一场视听盛宴。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使得音乐表演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传统乐器与现代乐器的结合,既保留了传统音乐的韵味,又增添了现代音乐的时尚感。
比如,一些乐队在演奏中使用传统乐器和现代乐器的组合,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
同时,舞台效果的加入也使得音乐表演更具视觉冲击力,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使得音乐表演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式,而是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对音乐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扩大了音乐的受众群体。
传统音乐表演往往只吸引一部分特定的观众,而现代音乐表演则更具吸引力,能够吸引更多不同年龄和背景的观众。
这种融合使得音乐艺术能够更广泛地传播,推动了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促进了音乐表演的创新。
传统音乐表演往往受限于传统的形式和规范,难以有太大的突破和创新。
艺术学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与创新实践

艺术学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与创新实践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自古以来就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交汇之处,融合与创新的实践不断推动着音乐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与创新实践,并分析其对艺术学的影响。
一、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定义与特点传统音乐是指一种源自于某个民族、民间或文化的音乐形式。
它承载着民族文化、历史传统和社会价值,常常通过乐器演奏、口头传承等方式传播。
传统音乐注重对人情感、自然景观和历史故事的描绘,具有独特的韵律和旋律特点。
现代音乐则是指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音响技术、电子乐器等元素创造出的音乐形式。
现代音乐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和现代感,它突破了传统音乐的局限性,结合了多种音乐风格和元素。
二、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1. 传统乐器与现代编曲的结合传统乐器作为传统音乐的重要元素,经常被用于现代音乐中。
现代音乐家常常使用电子效果器、合成器等现代技术,将传统乐器的音色进行改编和扩展,从而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
2. 传统主题与现代表现手法的结合传统音乐中的主题和故事情节常常被运用于现代音乐中,但在语言和表达方式上有所变化。
现代音乐以更加直接的方式,通过歌词和音乐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追溯,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互交融。
3. 传统曲式与现代创新的结合传统音乐中的曲式如古筝曲、小提琴协奏曲等,经过现代音乐家的改编和发展,融入了现代音乐的编曲手法和创新元素。
这种融合既保留了传统曲式的特点,又赋予了音乐以现代化的特色。
三、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创新实践1. 融合不同地域的音乐元素许多现代音乐家将传统音乐中的元素与其他不同地域的音乐结合,创造出全新的音乐风格。
比如中国的古筝与非洲的鼓乐的结合,产生了跨文化的音乐体验。
2. 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音乐创新现代音乐受到科技的推动,通过电子音频处理、音频合成等方式进行创作。
这些科技手段不仅丰富了音乐表现形式,还扩大了音乐创作的边界,使音乐家们能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声音效果。
传统音乐与现代融合技巧

传统音乐与现代融合技巧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在风格、表现形式、乐器使用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音乐家开始尝试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相融合,创造出独特而富有艺术性的作品。
本文将探讨传统音乐与现代融合技巧,并探讨其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一、融合理念的引入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背后蕴含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有着巨大的差异。
传统音乐通常与特定的地域、民族文化紧密相连,通过乐曲和乐器的演奏传递情感和价值观。
而现代音乐则更加注重个人的表达和创作,追求音乐的独特性和时尚感。
在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相融合时,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理念,以确保整体音乐作品的连贯性和艺术性。
1.1 传统音乐的核心元素传统音乐的核心元素包括乐曲的结构、旋律、节奏和乐器。
在融合过程中,这些元素可以被保留下来,并与现代音乐的特点相结合。
例如,传统音乐中的某个旋律或乐器可以与现代音乐的和声、编曲进行对接,为整体作品增添独特的风味。
1.2 现代音乐的时尚感现代音乐注重时尚感和创新性,通过运用新的技术和流行元素来吸引听众。
在融合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时,可以借鉴现代音乐的编曲和制作技巧,以增加作品的现代感。
例如,运用电子音乐的处理技巧或者流行乐器的应用等,让传统音乐焕发新的魅力。
二、融合技巧的实践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需要音乐家具备广泛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融合技巧。
2.1 编曲与和声的融合编曲和和声在现代音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融合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的关键之一。
传统音乐通常以声部和旋律为主导,而现代音乐强调和声的丰富性和层次感。
在融合过程中,可以通过改编传统音乐的旋律,增加和声的层次,扩大乐曲的音域,以增加现代音乐的风格感。
2.2 乐曲结构的转化传统音乐的乐曲结构通常较为简单明了,常见的有AB、ABA等形式。
而现代音乐的乐曲结构更加多样化和复杂。
在融合中,可以通过扩展传统音乐的乐曲结构,引入现代音乐的变奏、反复和穿插等手法,使整个音乐作品更加充实而有趣。
中国古典乐器与现代音乐融合

中国古典乐器与现代音乐融合中国古典乐器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人们在弹奏这些乐器时能够感受到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
然而,在现代音乐的大潮中,乐器的融合与创新成为了一个新的趋势。
通过将中国古典乐器与现代音乐相结合,不仅可以延续传统文化,还能够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使得乐器在现代音乐中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一、历史背景中国古典乐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那时的乐器形式主要是以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并且在演奏技巧、制作工艺以及音乐理论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西方音乐以及其他外来音乐的影响逐渐增强,使得中国古典乐器的地位逐渐下降。
为了使中国古典乐器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尽快适应时代的需求,音乐家们开始尝试创新。
二、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在古典乐器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中,最先尝试的方式是将古典乐器融入到现代音乐的编曲中。
演奏者们通过改编传统曲目,加入现代乐器的伴奏或和弦,将传统音乐赋予了新的生命。
而且,一些作曲家也开始创作结合了古典乐器和现代音乐元素的原创作品,使得乐器在现代音乐中产生更为丰富的表现力。
三、古典乐器表现力的挖掘中国古典乐器的独特音色和表现力为现代音乐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一方面,传统古典乐器的音色优势能够使得现代音乐更具民族特色,为作品增添独特的韵味。
另一方面,现代音乐的节奏、和弦和和声等特征则可以丰富古典乐器的演奏技巧和艺术效果。
通过深入发掘古典乐器的表现力,融入现代音乐,能够使得乐器在音乐创作中展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古典乐器与跨界艺术合作除了在音乐创作中的融合,中国古典乐器也开始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合作,创造出更多新颖独特的艺术形式。
例如,古典乐器与舞蹈的结合,通过音符与舞姿的互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富有视觉和听觉盛宴的表演形式。
此外,古典乐器与戏曲、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通过与不同领域艺术相融合,中国古典乐器能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散发出新的魅力。
五、现代音乐教育中的改革与创新乐器的融合不仅体现在音乐创作中,也在音乐教育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音乐与现代乐器的结合
【内容摘要】电子琴是一种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键盘艺术为一体的新型电子键盘乐器,其最大特点是音色多样、音域宽广、伴奏丰富、表现力强。
怎样将这一款现代的电子键盘乐器与我国传统音乐相结合,是音乐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电子琴曲春江花月夜
电子琴曲《春江花月夜》根据同名钢琴曲改编,钢琴曲的改编取之于同名民族管弦乐合奏,民族管弦乐合奏曲又根据琵琶传统大套文曲《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浔阳琵琶》《浔阳月夜》《浔阳曲》)改编。
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1820年前)与吴畹卿(1875年)的手抄本;李芳园在1895年编《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时收入此曲,曲名《浔阳琵琶》;1929年沈浩初在编《养正轩琵琶谱》时,曲名叫《夕阳箫鼓》;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郑觐文将此曲改为丝竹合奏,同时根据《琵琶记》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更名为《春江花月夜》;中国古典吉他演奏家殷飚将此曲改为吉他独奏曲《浔阳夜月》;钢琴家黎海英则将其改编成钢琴独奏曲;中央音乐学院王枚贞教授将其改编为电子琴独奏曲。
电子琴独奏曲《春江花月夜》根据电子琴特有的节奏和音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赞颂了江南水乡优美的风姿。
《春江花月夜》原曲有10段,改编后的电子琴曲共分为6段:
第一段“江楼钟鼓”:
选用电子琴的颤音琴音色(颤音琴或称铝片琴,是打击乐器的一种,类似木琴,但琴键为金属,以琴棒敲打产生旋律,颤音琴附有踏板,可延长音符,琴内设有颤音器,使音色颤抖,因此得名),配合延音功能的使用,加上右手的轮指和双手交替弹奏同一音级,模仿古曲中的琵琶奏法,仿佛依稀听见轻微的钟鼓之声,双手波音的演奏和模仿竖琴的刮奏“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景色”。
①
接下来选用具有现代音乐风格的合成音色模仿我国最古老的民族边棱②气鸣乐器“箫”,演奏出舒缓优美、具有江南风格的主题音调,恬静安谧,令人陶醉,左手跨越的点缀使人想起漾漾清波,配合中速的8拍子(亦称8 beat,一种流行音乐节奏,特征是以八分音符为基础,节奏比较平稳,速度在每分钟80拍左右的四拍子或二拍子节奏)节奏描绘出一幅晚风轻拂的初暮景色。
第二段“月上东山”:
这一段选用颤音琴音色在高音区弹奏,给人明亮、透彻的感觉,此时关掉电子琴的自动节奏及和弦,主旋律从右手的弹奏轻轻飘逸出,左手的伴奏首先使用快速滚动的分解音型,之后使用落差较大的琶音,展示了键盘乐器的特点,使乐曲充满动感,体现出“月上东山”和“风回曲水”意境,犹如月亮缓缓上升,滟波荡漾千里。
第三段“水深云际”:
此段利用电子琴的伦巴节奏(伦巴的特点是重音在一拍、二拍的
后半拍和四拍上,形成晃动的感觉,非常活泼、轻松,是非洲民间舞蹈节奏)和自动和弦功能,采用“紧打慢弹”③的形式,给人活泼、欢快、喜庆的感觉,仿佛有众多的乐器在合奏,配合主旋律八度的跨动和颤音的演奏,以及双手交叉弹奏方法的使用,表现了水天一色的景象。
第四段“渔歌唱晚”:
这一段展现的是一曲渔歌的旋律,选用柔和优美的竖琴音色,如同悠扬的渔歌自远处的江水中飞来。
乐句间左手跨越的弹奏体现出渔人的喜悦,自动节奏波萨诺瓦(bossa nova是葡萄牙文,bossa 是一种拉丁双人舞节奏,nova则是“新”的意思,结合起来,就是指一种融合巴西桑巴舞曲和美国酷派爵士的“新派爵士音乐”,波萨诺瓦的音乐和节奏都很优美,十分迷人,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波萨诺瓦成为国际性的音乐时尚)密集的伴奏型,表现了渔民们悠然自得的形象,这一段旋律后部分的速度由慢至快,气氛逐渐热烈,表达了渔人满载而归的欢喜之情。
第五段“欸乃归舟”:
这一段在古曲中是一段合奏曲,描写的是渔人们摇橹的场景,在电子琴上演奏时,关掉自动节奏及和弦,采用钢琴的弹奏方法,选用明亮的颤音琴音色,将主旋律用双手快速演奏的和弦分解的方式来表现,充分发挥了键盘乐器的特点,表现出流水速度的由慢而快、力度的由弱至强,展示了波浪层涌、橹声由远渐近的意境。
之后的铜管音色部分将全曲推向了高潮,急促的16步(16 beat,
是一种用十六分音符铺垫的流行节奏)自动节奏和有力的管乐音色,配合主旋律移高八度弹奏,描绘了群舟竞归、浪花飞溅的情景。
第六段“尾声”:
主题音乐以左手八度的方式再现,右手以快速的琶音演奏给予呼应,给人一种辽阔的遐想,随后,乐曲节奏开始舒缓,选用合成音色和颤音琴交替演奏,表现了渔船渐渐远去、江天一片宁静的夜色。
真可谓“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④
电子琴曲《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改编很成功的独奏曲,其将中国的传统音乐与现代的电子键盘乐器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生命力和现代电子乐器的功能。
注释:
①音乐欣赏手册编辑部.音乐欣赏手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②边棱:边棱音是气流冲击窄缝遇到正对着的棱边时所发出的声音,是吹奏乐极富特征的音。
③紧打慢弹:是我国民族音乐尤其是戏曲音乐中常用的手法(旋律慢弹,节奏速度快一倍)。
④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作品《春江花月夜》。
参考文献:
[1]音乐欣赏手册编辑部.音乐欣赏手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2]夏世亮,贺其辉.新编电子琴系列教程[m]武汉:湖北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2.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作者单位:湖北艺术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高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