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保护技术学教程
《档案保护技术学》讲义

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保护技术学是根据档案制成材料损坏规律,采取科学保护档案的技术方法的一门学科。
档案保护的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
档案保护技术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档案制成材料损坏规律;二是保护档案的技术方法。
一、档案保护技术的基本指导思想在档案保护技术工作中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指导思想。
其中防的目的是防止或减少外界不利环境条件对档案制成材料的破坏,保证档案完好无损。
治的目的是对已经遭到损坏的档案制成材料进行人为的修复,使它尽可能地恢复原貌,不再损坏下去。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基本指导思想的原因:第一,目前档案部门保存的档案大量没有损坏,所以怎样减缓其损坏是重点,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减少治理工作的任务,这是档案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
如果只重视治理工作而忽视预防工作,就会造成治不胜治的现象。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不仅内容,而且各种标记都是历史痕迹,一旦遭到损坏,很难使其恢复原貌。
这就要求档案保护部门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减缓档案制成材料的损坏速度,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
第二,档案保护部门在档案保护工作中强调以防为主,并不是说治理工作就不重要了。
档案制成材料是物质材料,是在不断变化之的,总有一天会损坏的。
档案制成材料如果遭到损坏,不及时采取治理措施就会使损坏继续蔓延,一些珍贵的档案无法挽救。
因此,治理工作的任务在档案保护技术中是永远存在的。
“防”和“治”是档案保护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必须贯彻执行。
二、常见字迹的耐久性字迹材料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耐久性也不尽相同。
但不论是哪种字迹材料,其耐久性都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字迹的色素成分,二是字迹色素成分与纸张的结合方式。
(一)最耐久的字迹材料有:墨、墨汁、碳素墨水等。
(二)比较耐久的字迹材料有:蓝黑墨水、印泥、科技蓝图铁盐线条等。
(三)不耐久的字迹材料有:铅笔、红蓝墨水、圆珠笔、复写纸、科技蓝图重氮盐线条等。
(四)影响字迹材料耐久性的环境因素字迹材料的耐久性除了由本身特性决定以外,还与外界因素有关,各种有害因素会从各方面加速字迹材料的损坏,影响其耐久性。
档案保护技术实验教程——第五章

7
档案保护技术实验教程
实验一 磁存储载体 三、载体类型
(一)硬盘 ▪ 1.硬盘结构 硬盘是一个集机、电和磁于一体的高精 系统。 ▪ 2.硬盘的分类 硬盘可分为SCSI硬盘、活动硬盘、台式 机硬盘、笔记本硬盘和磁盘阵列等。
档案保护技术实验教程
实验一 磁存储载体 三、载体类型
(二)软盘 ▪ 1.软盘驱动器结构 软盘驱动器是驱动软盘旋转并同时向 软盘写入数据或从软盘读出数据的设 备,它由机械结构和控制电路两部分组 成。 ▪ 2.软盘结构 从外观上看,软盘上有用户标签、检索 孔、中心环、磁头读/写窗口和写保护 缺口等结构。
档案保护技术实验教程
▪ 通过本篇的学习,可认识信息存储载体的结构和特性,了解它们的数 据结构和文件系统,熟知各种存储载体信息的写入和读出原理,掌握 数据丢失的原因和数据恢复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熟练使用常 用的数据恢复软件。
▪ 本篇主要包括数字存储载体与硬盘数据结构,常用数据恢复软件,磁 盘检测与管理,磁盘数据恢复技术,光盘数据恢复技术和U盘、移动 硬盘和数码存储设备数据恢复技术等六个部分。
档案保护技术实验教程
第二章 档案有害微生物防治实验技术
2
档案保护技术实验教程
第五章 数字存储载体与硬盘数据结构
2
档构 ▪ 硬盘数据结构
档案保护技术实验教程
第二章 档案有害微生物防治实验技术
2
档案保护技术实验教程 实验一 磁存储载体 背景知识
▪ 目前计算机中广泛使用的磁存储载体主要有硬盘、软盘和磁带三种形式。
信息写入示意图 5
档案保护技术实验教程
实验一 磁存储载体 二、磁盘记录原理
▪ (二)信息读出 当写入脉冲电流消失时,由于磁头是软磁材料,导磁体立即回到未磁化状态, 而介质采用硬磁材料,即使漏磁场消失,介质的饱和磁化状态仍保持不变。 磁头写入线圈通入不同方向的电流,漏磁场方向则不同,介质形成磁化位元 的饱和磁化状态也不同,两种不同的剩磁状态可分别代表“1”和“0”。因 此,当介质运动离开磁头极尖区后,介质上的不同磁化位元即完成信息的存 储,信息读出如图5所示。
郭莉珠主编. 档案保护技术学教程

郭莉珠主编. 档案保护技术学教程
《档案保护技术学教程》是由郭莉珠主编的一本教材,主要介绍档案保护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该教程包括以下内容:
1. 档案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档案保护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以及档案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档案保护的法律法规:介绍档案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档案法、保密法等,以及档案保护的法律责任和处罚。
3. 档案保护的技术手段:介绍档案保护的各种技术手段,包括数字化保护、防火防水防震、环境控制等,以及档案保护的设备和工具。
4. 档案保护的管理方法:介绍档案保护的管理方法,包括档案保护计划的制定、档案保护措施的实施和监督等,以及档案保护的评估和改进。
5. 档案保护的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介绍档案保护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以及档案保护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该教程适用于档案保护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和从业人员,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
通过学习该教程,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档案保护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
高档案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档案保护技术学第九章第一节档案修复的基本原则及准备工作

第九章档案修复技术
第一节档案修复的基本原则及准备工作
一、修复的概念
档案在保管和利用过程中,由于理化因素和有害生物的影响,使档案制成材料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需采取一定的物理和化学技术对受损档案进行技术处理,加以修正和恢复,去除不利于耐久性的因素,提高强度,使档案恢复原来的面貌,提高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
二、修复的内容
纸质档案去污、去酸技术;纸质档案加固和修裱技术;纸质档案字迹的恢复显示技术;声像档案修复技术;灾后档案修复技术等
三、修复的基本原则
(一)有利于档案制成材料耐久性,所应用的修复技术不仅在短期内能改善档案制成材料的情况,而且要长期有利于制成材料的耐久性;所应用的修复材料对档案不能有丝毫损害。
(二)尽量保持档案原貌,所应用的修复技术不能损害信息的历史痕迹的真实性和凭证性,不能丢掉片纸只字,不能任意涂改填写。
(三)应用的修复方法需经过多次科学实验,确有把握才能进行修复。
四、修复前准备工作
(一)接受登记
(二)检查档案损坏的性质和程度,详细登记。
1.检查字迹水溶性
2.检查纸张性能
3.检查纸张酸碱度
(三)储存消毒
(四)制定修复方案
修复方法包括:修复原理、所用化学药剂和修复材料、修复步骤、修复程度、注意事项
思考题:
1. 为什么要进行档案修复?档案修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 档案修复前有哪几项必要的准备工作?
名词解释和基本概念:
档案修复技术档案原貌档案制成材料耐久性。
09档案保护技术实验教程——第九章[30页]
![09档案保护技术实验教程——第九章[30页]](https://img.taocdn.com/s3/m/bcebd82cf705cc1754270908.png)
一、实验目的
▪ 对于不能正常读取的光盘,采用专 用软件来恢复光盘中的数据。
二、实验设备
▪ 电脑1台、光驱1台、待恢复的光 盘若干张、BadCopy Pro和 CDRoller软件。
3
档案保护技术实验教程
实验三 光盘数据恢复 三、实验步骤
(一)用BadCopy Pro软件恢复数据 BadCopy Pro可以恢复软盘、光盘、数码存储卡及其他连接在计算机上的存 储介质中的数据文件。 ▪ (1)选择“Recovery Source”(恢复来源)中的光盘驱动器. Mode1和Mode2
件夹/文件)下拉列表框中指定待检查的目录或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4)确认设置无误,单击“Continue”(继续)按钮开始进行比较操作。
10
档案保护技术实验教程
实验二 用CDCheck检测光盘 二、实验步骤
(二)恢复光盘中的数据 ▪ (1)在CDCheck程序界面中按下快捷键(Alt+V),或者单击“Recovery”(恢复)
从“File”(文件)菜单中选择“Attribute”(属性)选项,
按钮,打开“Recovery set”(恢复设置)对话框。 ▪ (2)在“Sources Folders/Files to Recovery”(要恢复的来源文件夹/文件)
下拉列表框中指定需要进行恢复文件的源路径,然后在“Output Direction”(输出文件)下拉列表框中指定恢复文件的输出路径,其余选项使 用默认值即可。 ▪ (3)确认上述设置无误后,单击“Continue”(继续)按钮,CDCheck就会开始扫 描,恢复数据。
二、实验设备
▪ 电脑1台、光驱1台、待恢复的光 盘若干张、BadCopy Pro和 CDRoller软件。
档案保护技术学 第二章

二、 比较 耐久 的字 迹材 料
鞣酸+硫酸亚铁===鞣酸亚铁+硫酸 无色(或浅色) 没食子酸+硫酸亚铁==没食子酸亚铁+硫酸 无色(或浅色)
主要在墨水中变化
鞣酸亚铁+氧气===鞣酸铁 (黑度低,耐水) 没食子酸亚铁+氧气===没食子酸铁 (黑度高,耐光)
蓝黑墨水 变黑过程
主要在纸张上变化
2013-5-16 18
三、 不耐 久的 字迹 材料 -1
(一)纯蓝墨水和红墨水 纯蓝墨水和红墨水又称染料墨 水,它们的色素成分分别由酸性墨水蓝、直接湖蓝、酸 性大红G等染料组成,虽然色彩鲜艳,溶于水,不易产生 沉淀。但耐久性不如蓝黑墨水,日久易消退。纯蓝墨水 和红墨水都以水为溶剂,书写后能被纸张纤维吸收而固 定在纸上。但由于其色素成分是染料,耐久性差,因此 属于不耐久的字迹材料。 (二)圆珠笔 圆珠笔是用特殊的油墨利用笔尖的圆珠滚 动来书写的一种文具。圆珠笔油墨主要成分由色料、溶 剂、树脂及助剂组成。圆珠笔的色料多数是染料,因而 属于不耐久的字迹材料 (三)复写纸 复写纸是一种在薄韧的原纸上涂有一层色 层浆料,供复制用的纸张。复写纸字迹的耐久性主要决 定于色层浆料的质量。复写纸色层浆料主要由色素、蜡、 油等成分组成。色素是以油溶性的染料为主,当库房温 度过高时,易产生油渗扩散现象,因此复写纸不适合用 来作为档案字迹材料。
2013-5-16
16
什么金属能抗拒腐蚀呢?黄金、铱和不锈钢。黄金是耐腐蚀 的金属,人们想到用它来制造钢笔尖,不过,纯粹的黄金太软, 不能直接用来造笔尖。我们平常说的金笔,笔尖都是合金。比较 好的金笔的笔尖上标有14K的字样,表示含黄金58%,另外还有白 银和紫铜:标有12K的,表示含黄金50%。这样,不但提高了硬 度,弹性还特别好。金笔尖上的那个银白色的小圆粒,叫铱金粒。 它是一种合金,以铱为主,还有其他稀有金属,特别耐磨。因为 写字的时候全靠它在纸上划过,它的一生往往要“行万里路”。 由于它耐磨,算得上钢笔上的摧不垮的“尖兵”。铱金笔尖 是用不锈钢做成的,幸好,铱金笔尖上的小圆粒与金笔上的完全 相同。因此,铱金笔的使用效果与金笔差不多,价钱却便宜得多。 所以价廉物美的铱金笔十分受欢迎。普通的蘸水笔和钢笔,它们 的笔尖上没有镶嵌铱粒.使用寿命就短多了。
档案保护技术学-第七章

黑白胶片是在光作用下由乳剂层内中感光 卤化银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极细小 金属银微粒,固定在胶片明胶上而形成的。 银的化学稳定性决定着胶片档案黑白影像 耐久性—比较耐久的。
2019/8/4
5
二、胶片档案的变化
胶片档案由于材料自身的老化,以及使 用与保存环境因素的影响,常常出现变质情 况,影响胶片档案的检读,破坏胶片档案的 稳定性。胶片档案耐久性下降主要是由胶片 档案片基和乳剂层材料的变化引起的。
2019/8/4
6
(一)片基材料的变化
1.老化。 片基老化是指片基 高分子材料性能变劣的过程, 在外观上表现为变色、龟裂, 在物理性能上表现为发脆、易 断或变软发粘,溶解性增大, 透光性与吸湿性下降等。
2019/8/4
3.形变 片基形变主要表
现为几何尺寸的收 缩与伸展。致使片 基形变的因素较多。
2.脆化 片基脆化指由物理 因素引起的片基弹性减小、脆 性增大而导致片基断裂的现象, 产生的物理因素是增塑剂失效 及水保留率下降。
12
三、胶 片档案 的保护
(五)阳光照射的防护
阳光含有大量的紫外线,若 直接照射在胶片上,会引发胶片 材料物理与化学变化,使胶片变 色、脆裂,因此,保存胶片档案 时要防止阳光照射。胶片库房最 好选用无窗库房,库房有窗时, 应加设外遮阳和内遮阳设施,也 可以把窗户密封起来,防止阳光 直接照进库内。
2019/8/4
(三)保存胶片档案的正确操作
不同类型的胶片·不能混放在同一容器内或绕在同 一轴上,防止不同材料胶片散发的气体(如硝酸片的 氮氧化物,微泡片的酸性气体,重氮片氨碱性气体) 间相互作用,此外,不同材料的胶片应分开存放,其 存放区的通风管道不能相互连接.胶片存放时,平片 应立放,卷片应平放,禁止压摞存放,更不能使胶片 承受过重压力,防止胶片在外力下相互粘连和变形. 在流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技术规程。取拿胶片 应戴上棉织或尼龙手套,只可接触胶片边缘部分;取 拿胶卷不能抓得过紧,更不能手握胶卷一端向外抽拉, 以防乳剂层因相互间磨擦而遭到机械损伤。胶片从片 库取出时,使用与保存环境的温差不能太大,防止胶 片出现水珠凝聚的结露现象。
档案保护技术学教程(第二版)PPT 第十二章 声像档案修复技术

四、恢复退色黑白影像
(一)卤化再显影法 (1)预坚膜。 (2)漂白。 (3)清洁。 (4)再显影。
(二)硫脲自射线照相采用硫脲—S35
(1)预处理。 (2)转化处理。 (3)拍照。
第二节 磁性载体档案修复技术
一、去除磁带上的污斑 二、磁带的剪接 三、减弱、消除磁带的复印效应
【思考题】
第十二章 声像档案修复技术
第一节 胶片档案修复技术
在保管、利用过程中,胶片档案受到 不同程度的损坏。最常见的有:胶片硬化、 变形、韧性降低;画面变黄、退色;沾上手印、 油斑等各种污斑。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 相应的方法进行修复。
一、去尘方法
第一,用羊毫笔或其他软笔扫下胶片上的尘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用棉花球蘸酒精轻擦。但要注意不能用
1.如何去除胶片上的油脂斑和蓝墨水斑? 2.在去除胶片上的霉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如何消除胶片乳剂膜上的划痕? 4.有哪些方法可以恢复胶片上的黑白影像? 5.去除磁带上污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6.磁带一旦断裂,应如何剪接? 7.如果磁带产生复印效应,怎样消除?
棉花干擦,否则尘土会划伤胶 片上的乳剂膜。 第三,用流动清水将胶片冲洗干净后再晾干。
二、去污方法
(一)去指纹及其他油脂斑 (二)去红、蓝墨水斑 (三)去霉斑 1.擦除法 2.冲洗法 (四)去黑斑点
三、消除划伤、折痕的方法
(一)消除划伤痕迹 (1)将胶片放入清水内浸透,再放入流动清水中
水洗5分钟,然后晾干。乳剂膜经过水浸膨胀、干 燥收缩过程,划伤痕迹即可被消除。 (2)将胶片放入清水内浸湿,再放入干酪素乳液 中约一分钟,取出晾干后,胶片表面会增加一层 无色透明的保护膜 (二)消除折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档案保护技术学教程》复习纲要目录第一章纸张的耐久性 (1)第二章字迹的耐久性 (2)第三章胶片的耐久性 (4)第四章磁性载体档案的耐久性 (5)第五章光盘档案的耐久性 (6)第六章档案库房建筑与设备 (6)第七章档案库房温湿度的调控 (7)第八章光、空气污染的防治 (8)第九章档案霉菌防治 (9)第十章档案害虫防治 (10)第十一章纸质档案修复技术 (12)考试事宜 (13)第一章纸张的耐久性一、纤维素的性质P15(PPT63)1.物理性质——溶解性:常温下,纤维素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如乙醇、苯、丙酮和乙醚等。
2.化学性质——纤维素水解、氧化、光解:▲水解:1)概念:是指纤维素加水分解断链以后,生成比原来纤维素分子链短的一群物质的总称。
2)条件:水、酸、酶、温度。
3)结果:纤维素一旦发生水解,氧桥断裂,分子间范德华力及氢键减少,纸张强度下降,寿命缩短。
▲纤维素氧化:(1)概念:纤维素可以与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
(2)过程:纤维氧化反应发生在纤维素分子的氢氧基上。
(3)条件:氧化剂的种类和数量;光;空气湿度或纸张含水量;温度。
(4)结果:氢氧基变为、醛基(—CHO)、羧基(—COOH)或酮基(—CO),这样就形成了与原来纤维素结构不同的物质。
纤维素的化学性质可以用下面的分子式来表示:纤维素虽然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和氧化两大破坏反应,但比起半纤维素、木素来说,其性质还是稳定的。
二、半纤维的作用P19(PPT68)第一,半纤维素具有吸水润涨性,保留适当的半纤维素便于打浆,易使纤维分裂变细;同时能保护纤维,使之不易被横向切断;还能节省打浆时间,并提高得浆率。
第二,纸浆中含有适量的半纤维素可提高纸张强度。
三、木素(了解)(一)结构:网状的空间结构,由碳、氢、氧元素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二)性质1.不溶于水,常温下不溶于稀碱、稀酸溶液,高温下,某种浓度的酸碱可与木素作用,造纸工艺中就是利用这种性质将木素去掉;2.木素易氧化,尤其在光照条件下,氧化更快。
四、机械纸P20(了解)机械纸的生产过程包括:(一)制浆(二)漂白(三)打浆(四)施胶(五)加填五、手工纸P231.手工纸的生产工序为: (1)选料。
(2)水浸。
(3)发酵。
(4)蒸煮。
(5)洗浆。
(6)堆晒。
(7)碾浆。
(8)抄帘。
(9)压榨、烘干、成纸。
2.手工纸耐久的原因(1)原料质量好。
(2)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因而对纤维损伤小。
(3)生产手工纸时,一般使用流动水,而且生产地一般都在没有污染的山区农村,因而水质好。
(4)手工纸的生产工具多以竹、木制作,很少使用金属材料。
(5)手工纸的抄造技艺好,纤维在纵横方向交织均匀。
六、总结:造纸过程与纸张老化的原因流程制浆漂白打浆施胶加填作用分离出纤维去除有色物处理悬浮水中的提高抗水能力,纸张表面平整光与纸机械法易发黄,还原性纸张提高纸张耐折度,增加纸张酸度,降低纸张物理强▲纸张老化的概念:是指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纸张的主要化学成分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变化,从而使纸张性能下降的过程。
▲纸张老化的原因1.老化的内部原因:(1)主要成分的化学变化。
(2)纸张内部的有害物质。
2.老化的外部原因:老化的外部原因即外界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温湿度、光线、酸、氧化剂和微生物等因素。
第二章字迹的耐久性一、色素成分P331.含义:字迹能呈现各种不同的色彩是由每种字迹的显色成分决定的。
这些成分在字迹材料中通常就称为色素成分。
大多数档案字迹的色素成分,可将其归纳为:炭黑、颜料和染料三种类型。
▲炭黑的物理化学性质很稳定,是最耐久的一种,代表字迹有:墨盒墨汁、黑色油墨、碳素墨水、静电复印件等。
▲颜料可分为有机和无机。
无机颜料具有耐光、耐化学等性能,但色调没有有机颜料鲜艳;有机颜料颜色鲜艳、性能较好,但其耐久性不如无机颜料。
▲染料是一种有色的有机化学合物,字迹材料中常见的合成染料按应用大致有四类:酸性染料、碱性染料、直接染料、冰染染料。
二、字迹与纸张结合方式P361.字迹与纸张的结合方式:是指字迹材料以何种方式转移固定在纸上,转移固定的方式不同,字迹与纸张结合的牢固度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结合方式也直接决定着字迹的耐久性。
2.结合方式有三种:结膜、吸收和粘附。
▲结膜方式指有些字迹写在纸张上之后,不仅会渗透到纸张的孔隙内,而且还能在纸张表面形成一层膜,从仅而把字迹材料固定在纸法上。
如墨与墨汁、油墨、印泥等皆为此类。
▲吸收方式指有些字迹材料书写在纸张上之后,能被纸张纤维吸收而固定在纸张上。
如墨水、圆珠笔、复写纸、印台油、铁盐和重氮盐蓝图线条等皆为此类结合方式。
▲填充或粘附方式指有些字迹书写在纸张上之后,既不能为纸张纤维吸收,也不能在纤维表面形成结膜,仅仅是填充或粘附在纸张表面的孔隙内。
如铅笔类字迹就属这类。
三、字迹耐久性综合评价四、复印图线条P51(一)重氮盐复印图1. 含义:重氮盐复印图是目前科技图纸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图纸,这是由于重氮盐具有感光速度快、显影迅速、色调鲜艳等优点,所以逐渐取代了铁盐。
现在我国科技部门主要用重氮盐晒图。
2.性质:光敏性和偶联性。
3. 重氮盐线条形成过程:(1)曝光(2)显影(二)铁盐复印图1. 铁盐线条形成原理一是利用高价铁盐的感光性,即高价铁盐受光照后可形成低价铁盐;二是利用高价和低价铁盐可与某些化学药品作用显色来形成图形的。
2 .铁盐线条形成过程(具体描述见老版教材)(1)蓝底白线条。
又称负相图。
晒图纸上涂有高价铁盐(它是感光剂,常用柠檬酸铁铵或草酸铁铵)和赤血盐(铁氰化钾,其为显影剂)。
(2)白底蓝线条。
又称正像图。
晒图纸上仅涂布高价铁盐(它是感光剂,常用柠檬酸铁胺和三氯化铁的混合物)。
(3)白底黑线条。
要想得到白底黑线条的图纸,晒图纸的感光层上须涂布氯化铁等感光物质。
五、印泥P49古时印泥的主要色素成分为朱砂(硫化汞),属于无机颜料,其性能稳定,不会退变,可长期保存。
还加进蓖麻油、艾绒和冰片,称之为朱砂印泥。
现代使用的印泥,多为仿朱砂印泥,其主要成分如下:1.色素成分一般由红粉和黄粉组成。
红粉是组成印泥的主要色素成分,色泽好,着色力强,耐光、耐晒,也耐酸但微溶于碱,稍有水渗、油渗现象。
由于红粉颜色太红,为使红粉颜色接近朱砂,在红粉中加入适量的黄粉,能使红粉的颜色泛黄,形成接近朱砂颜色,起调色作用。
2.油印泥中使用的油有蓖麻油、牛油,它们起调和、悬浮和转移色素的作用。
3.填料印泥的填料主要是陶土。
陶土是一种白色填料,它既能提高红粉印迹的遮盖力,又可使红粉的颜色调配得更鲜亮,也可降低印泥的成本。
4.防腐剂印泥中使用的防腐剂有石炭酸和乙萘酚,它们可防止艾绒发霉。
第三章胶片的耐久性一、胶片结构与组成P67(一)黑白胶片的结构组成各种银盐型黑白胶片虽然用途各有不同,但其结构却基本相似,一般都是由保护层、乳剂层、防光晕层、底层、片基、背涂层等几个部分组成。
示意图见P67。
掌握卤化银和明胶。
▲卤化银。
卤化银是卤素和金属银生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它包括氟化银、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几种卤化物。
除氟化银外,其余三种卤化银是制造胶片的重要原料。
在这三种卤化银中,溴化银对光的作用最敏感,氯化银次之,碘化银对光的感受能力最低。
在乳剂层中很少存在单一的卤化银,通常都是复合性的卤化银。
卤化银难溶于水,在光线照射下会分解析出银,逐渐变黑。
卤化银是以微晶体的形式均匀分布于明胶中的。
微晶体颗粒的大小与感光速度、画面清晰度及反差密切相关。
卤化银颗粒大,感光速度快,但画面清晰度低、反差小;卤化银颗粒小,尽管感光速度较慢,却能得到反差强且清晰的画面。
因此,卤化银晶体颗粒很微小的胶片,最适宜拍摄文件。
▲明胶。
明胶是银盐胶片乳剂层中用量最大、性能最复杂的一种原料。
卤化银以微晶体的形式悬浮在明胶中,明胶在乳剂中起着均匀分散卤化银微粒,使卤化银颗粒悬浮而不沉淀聚积的作用。
此外,明胶还有增强卤化银感光性、稳定潜影、保护胶片和粘合剂的作用。
(二)彩色胶片的结构组成尽管彩色胶片的品种较多,但其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它们均由保护层、感蓝层、感绿层、感红层、底层、片基和防光晕层构成。
图见P68二、胶片档案耐久性胶片档案主要是由乳剂层和片基构成,而乳剂层主要由记录介质银、染料和起分散、固定作用的明胶所构成。
因此胶片档案的老化变质与影像记录介质、明胶材料及片基材料性能改变密切相关。
(一)影像变色1.黑白影像黑白胶片档案的影像是由一些极细小的银微粒所构成的。
银易溶于硝酸、硫酸和盐酸,遇硫化氢、硫和臭氧变色。
在胶片的长期保管过程中,片基的构成物质硝酸纤维素酯在室温下会缓慢发生自发性分解释放出硝酸。
空气中的含硫物质,如硫化氢等,也会与金属银发生作用而使影像变黄。
影像冲洗过程中,如果水洗不充分,残留的硫代硫酸钠会使影像变黄、褪色。
国际标准规定:长期保存胶片的硫代酸钠残留量应小于0.7ug/平方厘米,永久保存的应小于0.1ug/平方厘米。
2.彩色影像(掌握明退和暗退)彩色影像的退色分暗退和明退两种不同的类型。
(1)暗退:是由构成彩色影像的染料分子本身的不稳定性所致。
虽然受热或潮湿会加速退色,但即使把彩色影像贮藏在最完美的暗处,也同样发生退色,因而得名“暗退”。
(2)明退:是由于光照而引起的。
因为彩色影像是由染料构成的,而所有的染料几乎都是从碳环或杂环芳香族化合物衍生而来的,即是由苯及其同系物衍生而来的,苯及其同系物都是不饱和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能吸收光谱中的紫外线部分,所以光谱中的短波部分,特别是紫外线,是造成明退的重要原因。
(二)明胶的变性P75(具体查看教材)明胶变性的主要方式有:明胶的酶解;明胶的化学分解;生成银胶络合物;熔点、凝固点低,变形性大;明胶可以产生坚膜作用。
三、胶片档案的管理P82-84(一)装具装具材料用于制作装具的材料主要有纸张、塑料和金属三类。
装具类型根据密封程度,胶片装具有开放式、密闭式和密封式三类。
(二)库房管理1.库房管理方面具体要求:控制温湿度;防止阳关照射;保持库内清洁;库内空气净化;注意预防火灾;加强检查。
2.温湿度标准:档案局1987年《档案库房技术管理暂行规定》,保存一般胶片适宜的温度为14-24°,相对湿度为45%-60%;保存母片适宜温度13-15°,相对湿度为35%-45%。
第四章磁性载体档案的耐久性一、磁介质术语P94-951.居里温度:居里温度亦可称为“居里点”。
因法国物理学家居里而得名。
居里温度是磁介质的转变温度,即铁磁质转变为顺磁质时的温度。
铁磁质在温度高于居里点时,便失去铁磁性,而呈顺磁性。
2.磁滞:在磁化和去磁过程中,磁介质的磁化强度不仅依赖于外磁场强度,而且依赖于它的原先磁化程度的现象称为磁滞。
二、复印效应P1081.含义:复印效应是磁带记录的一种特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