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自救与互救方法
应急自救互救知识培训

应急自救互救知识培训随着灾害和意外事故的频繁发生,应急自救和互救的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
掌握这些知识不仅可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还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帮助他人。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应急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紧急情况下的自救1. 火灾逃生:在火灾中,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
首先要迅速判断火势,并找到最近的安全出口。
如果无法逃生,应选择封闭空间,用湿毛巾堵住门缝,避免烟气进入。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保持低姿势,避免吸入有毒烟气。
2. 地震避险:地震发生时,要尽量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等,选择开阔地带或桌子底下等相对安全的地方,保护头部和颈部。
在地震过后,要注意避免进入破损的建筑物,防止余震和坍塌。
3. 溺水自救:若不擅长游泳或被水淹没,应尽量保持镇静,避免慌乱挣扎。
尽量保持头部露出水面,采取狗刨式或蛙泳等简单的浮水姿势,以减少体力消耗。
在有人救援时,要配合救援人员的指示。
二、互相帮助的应急互救1. 意外事故:在意外事故中,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
如果有人受伤,要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尽量避免移动伤者,以免加重伤势。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如止血、人工呼吸等。
2. 紧急救护:在紧急情况下,如遇到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及时提供急救措施可以挽救生命。
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术、止血法、人工呼吸等,能够在关键时刻给予伤者及时的救助。
3. 群众疏散:在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群众疏散是非常重要的。
应及时向周围人员传递紧急情况信息,并引导大家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点。
在疏散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队伍的整齐和稳定,以免引发踩踏事故。
三、应急自救互救的注意事项1. 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应急自救互救知识是关键,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高自身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技能。
2. 平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
3. 建立应急预案和逃生路线图,家庭成员要共同熟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有效地行动。
常用自救互救方法

上臂出血
手掌出血
一、六种有效的止血方法
方法: 脉。 6)足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 的颈后动脉。
2、指压止血法
5)大腿出血:在腹股沟中稍下方,用双手拇指向后用力压股动
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健肢 固定法),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 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骨折的急救方法
• 必要止痛
骨折急救五原则
严重外伤后,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 给予必要的止痛药。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剂, 如吗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但有脑、胸部损伤者不 可注射吗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 安全转运 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 医院救治。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坏 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适当的活动。
蜂蜇的急救方法
• 定义 蜂蛰伤是被蜂(蜜蜂,大黄蜂,胡蜂)蜇伤后出现局部 和系统中毒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常可危及生命。
表现:
轻度:
轻度蜂蛰伤后仅表现为蛰伤局部红肿、疼痛、瘙痒 、少数有水疱或皮肤坏死。一般来说,数小时后症状 即可消失、自愈。
重度:
蛰伤重者可迅速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有发热、头痛 、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以至肌肉痉挛、昏 迷,甚至休克、肺水肿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后可因 心脏、呼吸麻痹而死亡。
冷却。烫伤与衣服相连时,不要强行脱下衣服,应连衣服用水冷
却。伤越重越觉口渴,因此要补充水分,多休息。
三、触电的急救方法
触电的表现症状
有哪些有效的自救互救技能

有哪些有效的自救互救技能在我们的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突发疾病等。
在这些紧急时刻,掌握一些有效的自救互救技能往往能够挽救生命,减少伤害。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且实用的自救互救技能。
一、地震中的自救互救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您在室内,要迅速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用坐垫、枕头等柔软物品保护好头部,直到震动停止。
千万不要慌张地往户外跑,因为地震时建筑物可能会倒塌,容易被掉落的物体砸伤。
如果在户外,应远离建筑物、电线杆、大树等可能倒塌的物体,选择开阔的地方蹲下或趴下。
地震过后,如果被埋在废墟下,要保持冷静,尽量节省体力。
首先,清除口鼻中的灰尘,保持呼吸通畅。
然后,通过敲击身边的物体,如管道、墙壁等,发出求救信号,以便救援人员能够发现您的位置。
在救援人员到来之前,不要盲目呼喊,尽量寻找身边的水和食物,维持生命。
如果有同伴一起被埋,要相互鼓励,共同等待救援。
二、火灾中的自救互救火灾是常见的意外事故之一。
当发现火灾时,要迅速判断火势和逃生路线。
如果火势较小,可以用灭火器、湿布等工具进行灭火。
如果火势较大,应立即逃生。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避免吸入浓烟。
如果房间门已经发烫,不要贸然开门,应先用湿布堵塞门缝,防止浓烟进入,然后向窗外呼救,等待救援。
如果被困在房间内,要寻找窗户等可能的逃生通道。
可以用床单、窗帘等结成绳索,从窗户逃生。
但在没有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不要轻易跳楼。
在逃生过程中,要遵循安全指示标志,不要乘坐电梯,要选择楼梯逃生。
如果身上着火,不要奔跑,应就地打滚灭火。
三、溺水时的自救互救溺水是夏季常见的意外事故。
如果自己不慎落水,不要惊慌,要保持冷静。
尽量让头部后仰,将口鼻露出水面,保持呼吸。
如果不会游泳,不要拼命挣扎,应放松身体,尝试仰卧在水面上,等待救援。
如果发现有人溺水,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施救。
可以向溺水者抛投救生圈、绳索等物品,如果距离较近,可以从其背后接近,将其拖带上岸。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知识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知识自救互救急救方法是指在遇到意外事故或突发状况时,通过简单的急救措施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不仅能够自救,还能为他人提供有效的互救和急救帮助,以减少伤害和死亡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知识。
首先是自救。
在遇到紧急状况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恐慌。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自救措施。
如果突然发生火灾,应迅速逃离火源,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低姿态爬行,寻找安全出口。
遇到地震时,要迅速躲到坚固的桌子下或墙角,保护头部,避免被物体砸伤。
如果不慎落水,应尽快脱离沉重的物体,保持冷静,用手臂划水,寻找浮物,等待救援。
其次是互救。
在意外事故中,有时候不仅要保护自己,还要帮助其他人摆脱危险。
在遇到人员伤害时,应首先判断伤者是否有生命危险。
如果伤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心跳停止等情况,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保证伤者的呼吸和血液循环。
同时,可以寻找其他人的帮助,共同进行急救措施。
如果伤者出现大量出血或骨折等情况,可以用衣物包扎伤口,稳定骨折部位,并送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最后是急救方法知识。
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方法,能够在关键时刻提供有效的紧急救援。
例如,在遇到突然晕倒的人时,应首先判断是否有生命危险,然后将其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保持通畅呼吸,定时观察状况。
在遇到意外中毒时,应尽快将受害者从有毒环境中移出,并进行紧急处理,如用大量清水冲洗受毒部位。
对于烧伤者,要迅速将伤者拉出火场,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并覆盖干净的湿纱布,尽快送医院救治。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可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和意外的发生。
如学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注意用电安全,遵守交通规则等。
此外,每个人都应该定期参加相关急救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水平。
总之,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冷静判断,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不仅可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还能有效地提供互救和急救帮助。
4、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四、自救互救命、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1、对皮肤接触强酸、强碱者如何救护:首先脱掉污染衣服,并用大量清水冲洗。
接触强酸者可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复冲洗,接触强碱者可用2%的醋酸溶液湿敷。
皮肤损伤时按烧伤处理。
2、救火、灭火方式:溶剂泄漏后如遇火源,可燃物一旦达到着火点,就会燃烧或持续燃烧。
对于可燃物,如果是酒精类溶性的在一楼可以用水扑灭、基本上都用干粉灭火器扑灭,如果太严重的火势,赶紧逃离现场,并报告。
3、逃生途径、疏散方式:
(合成区从远离火源按逃生箭头逃离到大门口)
洁净区从最近的门口逃离,必要时使用专用玻璃锤打碎玻璃逃生门逃离现场。
报告方式: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事故情况。
如何在自然灾害中自救和互救

如何在自然灾害中自救和互救自然灾害是我们所无法避免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对我们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如何在自然灾害中自救和互救,是我们必须掌握和了解的技能。
本文将就如何在自然灾害中自救和互救进行详细探讨。
一、自救技能1.地震灾害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地震时很多人会情绪慌乱,无法冷静处理应对事宜。
在地震时,我们应该抱头蹲下,并在身旁寻找掩护之物,如桌子、柜子、墙角等。
若身旁没有掩护物时,我们可以用手遮住头部,以保护脑部和面部。
地震时我们需要迅速疏散到安全地点,严禁使用电梯或跑到露天场地中间,因为电梯可能停在任意楼层,场地中间可能会有落入深坑的危险。
在疏散过程中,应该注意躲避玻璃、墙角和装饰品等可能落下的破片,以及与疏散方向相反的危险区域,如楼梯间、电源设备等区域。
2.洪水灾害洪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发生时会给周围环境和人们的生命带来极大的危害。
在洪水来临之前,我们应该及时收拾室内杂物,并将易受水浸的物品提高至较高的位置。
如果遇到被淹没的情况,应该将电器等设备关闭,并尽快撤离房屋,转移到高处以免被淹没。
对于在洪水中遇到水流过大,无法移动时,我们应该保持镇静,不要过于慌乱,尽可能借助周围的物品抓住固定的物品,等待救援。
如果周围没有固定的物品,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游泳并寻找安全的场所。
3.火灾灾害火灾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自然灾害,如何自救是每个人应该掌握的技能。
在发生火灾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和决策正确。
如果身处室内,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将门、窗关闭,使用湿毛巾掩盖口鼻,并沿着避火通道逃离火灾区域。
逃离时,应该选择转角处、安全出口,并尽量保持站立。
如果无法逃离,应该寻找安全的地方藏身,并及时向救援人员发出求救信号。
二、互救技能1.相互帮助在任何自然灾害中,相互帮助都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利用周围的资源来帮助我们在自然灾害中生存下来。
在地震灾害中,如果没有地震中心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先保护自己,并帮助周围的人,特别是老年人、小孩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
自救互救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

自救互救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自救互救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一、自救互救1. 自救互救的概念:自救互救是紧急情况下,为保护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以积极体育手段,自行或相互协助,实施救护及求助的行为活动。
2. 自救互救的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在自救互救前,必须确保自身与他人的安全。
(2)优先救护原则:有限的资源,应先优先救护重要或认为有效的受害人,而不是最亲近的人。
(3)规范组织原则:自救互救活动要有清楚的组织规范,如采用分专业工作或者协作工作等。
(4)节约资源原则:自救互救过程中,应节约资源,不要虚耗物力,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最有效的位置。
3. 自救互救的内容:(1)火灾自救互救:火灾是一种常见的危及人身安全的灾害,火灾及时发现、自救互救和疏散是预防火灾及减少损失的重要任务。
(2)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突发事件可分为自然灾害与人祸,自救互救要掌握突发事件发生时的紧急状态和恰当处置步骤,及时采取有效的自救互救措施,使自己和他人能够安全疏散。
(3)医疗救助:医疗救助是指及时给受伤的人提供紧急急救,缓解受伤后的痛苦,并且避免伤情发生进一步变化的活动。
4. 自救互救的方法:(1)及时发现:在自救互救过程中,首先要及时发现危险情况,及时性是自救互救的重要组成部分。
(2)正确处置:要正确处置危险情况,应该根据危险程度,按照有效的自救互救流程处置,使自己及他人安全疏散。
(3)疏散规范:在疏散时,要按照各种消防安全疏散规范,正确的离开危险区域。
二、应急救护1. 应急救护的概念:应急救护是指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合理的措施挽救受害人生命的行动。
2. 应急救护的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在救护前,要确保自己及受援人的安全。
(2)优先急救原则:要优先救护重伤、病情危急、生命危险的受害者,优先限制伤情发展,以求尽量减少死亡和伤亡。
(3)及时救护原则:要及时给受害者进行救护,以减少危害。
(4)地方性救护原则: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和民情,采取有利的救护措施,保证救护效果。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报告及应急措施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报告及应急措施入场培训目录一、急救知识与技术 (3)二、事故报告制度 (5)三、事故调查和事故处理 (6)四、火灾发生后的疏散 (6)五、坍塌救援 (7)六、高处坠落救援 (7)七、触电事故应急救援 (7)八、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8)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报告及应急措施一、急救知识与技术紧急工作组成员必须熟练掌握: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与技术等。
(1)止血包扎:压迫伤部以上动脉至骨骼。
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
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h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1)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是: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
①一般伤口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②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③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以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
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
每隔25~4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min。
2)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2)骨折固定。
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迅速送医院救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救自救与互救方法1运动过程中扭伤的处理方法?扭伤的主要原因是:身体素质差,动作不正确,协调性差,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运动前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状态佳。
运动损伤中急性多于慢性,急性损伤治疗不当、不及时等原因可转化为慢性损伤。
运动损伤的处理有个“大米原则(RICE)”,是专门针对运动损伤的处理。
如果伤势不严重,可自行参照这个原则处理如仍然无法痊愈,则一定要看医生。
“大米原则”包括下面四个步骤:RICE的第一个字母R代表Rest(休息),要求运动员停止受伤部位的运动,好好休息可以促进较快的复原;第二个字母I代表冰敷,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冰敷袋置于受伤部位,受伤后48小时内,每隔2~3小时冰敷20~30分钟,冰敷时皮肤的感觉有四个阶段:冷→疼痛→灼热→麻木,当变成麻木时就可以移开冰敷袋;第三个字母C代表压迫,压迫使受伤区域的肿胀减小,可以用弹性绷带包扎于受伤部位,如足、踝、膝、大腿等部位,来减少内部出血,同时千万不能按摩,按摩会使内部出血增加,加重肿胀;第四个字母E代表抬高,抬高伤部加上冰敷与压迫,减少血液循环至伤部,避免肿胀。
伤处应高于心脏部位,且尽可能在伤后24小时内一直抬高伤部。
当怀疑有骨折时,应先固定在夹板后再抬高。
一旦出现运动型的拉伤扭伤,可以使用万特力凝胶,专利的渗透技术,快速起效;创新冷感配方,替代冰敷效果;能够形成凝胶薄胶,持久作用;无需按摩,解决了急性疼痛不能够按摩的问题。
每天使用1-4次,取适量涂抹于患处,保持一定厚度,无需按摩。
2 3天户外徒步旅行的必备品?十种必备品额外的衣物,额外的食物,太阳镜,小刀,点火材料,置于密闭防水容器中的火柴(或打火机),急救用品箱,手电筒,地图,罗盘(或指南针)。
3溺水是互救办法与处理?互救办法:抢救者如果水性不高,切不可从正面去拉溺水者,否则溺水者会牢牢抓住你的手臂,或搂住你的颈部而使你动弹不得,两人会同归于尽。
正确的方法是递给溺水者一截木棍或树枝,溺水者会死命抓住不放,抢救者拉住另一端,尽快游泳将其拖带至岸边再行抢救。
如果溺水者已昏迷不再乱抓,抢救者可拽住其两侧腋下,使其口鼻露出水面,采用仰泳方法拖带;或在其背后用一臂夹持其腋下,采用侧泳方法将其拖带至岸边或打捞到船上再行抢救。
4地震时逃生办法?首先,保持冷静.其次,估计震级大小,以及自己所处的环境.如果可以迅速冲出建筑物,则立即冲出,如果不能,就找个墙角蹲下,最好有水源的地方.三,被埋后,要注意节省体力,注意外边的声响,并用手机等尽力联系外边.可以敲打石块等代替喊叫.希望对你有帮助5游泳时小腿抽筋处理方法?1、浅水中解除法。
小腿抽筋,可用单足站立在水中,双手紧握住抽筋的前脚掌,伸直膝关节,用力屈曲足背,牵引两三次。
然后,屈曲膝关节。
再用双手在小腿后面用力按压、揉捏、抖动等。
同时,按压小腿后面的承山穴。
屈拇肌、屈趾肌抽筋,可用力使足和足趾背伸,同时按压足底的涌泉穴,促使痉挛缓解。
2、深水中解除法。
发生抽筋后,要沉着、冷静、千万不要紧经,可用蛙式慢慢游向池边,待上岸后,再用上法解除。
小腿或脚趾抽筋:用抽筋小腿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小腿的膝盖上,帮助小腿伸直。
大腿抽筋:射曲抽筋的大腿与身体成直角并弯曲膝关节,然后用两手抱着小腿,用力使它贴在大腿上并做振颤动作,随即向前伸直。
6高楼火灾发生时的处理方法与自救措施?在火灾中,被困人员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镇静,不要惊慌,不盲目地行动,从而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
必须注意的是,火灾现场的温度是十分惊人的,而且烟雾会挡住你的视线。
当我们在电影和电视里看到火的场面时,一切都非常清晰,那是在火场上的浓烟以外拍摄的。
当处于火灾现场时,能见度非常低,甚至在你长期居住的房间里也搞不清楚窗户和门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保持镇静,不能惊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逃生方法:有些救生器材的具体使用方法后面还要作详细的介绍,这里就只顺便提一下。
1.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设施逃生利用建筑物内已有的设施进行逃生,是争取逃生时间,提高逃生率的重要办法。
(1)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但着火时普通电梯千万不能乘坐;(2)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逃生;(3)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4)利用观光楼梯避难逃生;(5)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6)利用房间床单等物连接起来进行逃生。
2.不同部位、不同条件下人员的逃生方法(1)当某一楼层某一部位起火,且火势已经开始发展时,应注意听广播通知,广播会告诉着火的搂层,以及安全疏散的路线、方法等。
不要一听有火警就惊慌失措盲目行动。
(2)当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可另寻其它通道。
如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通道疏散。
(3)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首先应该用手背去接触房门,试一试房门是否已变热,如果是热的,门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是可能的。
离开房间以后,一定要随手关好身后的门,以防火势蔓延。
如在搂梯间或过道上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也不要躲藏到顶楼或壁橱等地方,应选择别人易发现的地方,向消防队员求救。
(4)当某一防火区着火,如楼房中的某一单元着火,楼层的大火已将楼梯问封住,致使着火层以上楼层的人员无法从楼梯间向下疏散时,被困人员可先疏散到屋顶,再从相邻未着火的楼梯间往地面疏散。
(5)当着火层的走廊、搂梯被烟火封锁时,被困人员要尽量靠近当街窗口或阳台等容易被入看到的地方,向救援人员发出求救信号,如呼唤,向楼下抛掷一些小物品,用手电筒往下照等,以便让救援人员及时发现,采取救援措施。
(6)在充满烟雾的房间和走廊内时,由于烟和热气上升的道理,在离地板近的地方,烟雾相对少一点,呼吸可少吸些烟。
逃离时最好弯腰使头部尽量接近地板,必要时应匍匐前进。
(7)如果处于楼层较低(三层以下)的被困位置,当人势危及生命又无其它方法可自救时,可将室内席梦思,被子等软物抛到楼底,人从窗口跳至软物上逃生。
3.自救、互救逃生(1)利用各楼层的消防器材,如干粉、泡沫灭火器或水枪扑灭初期火灾是积极的逃生方法。
(2)互相帮助,共同逃生,对老、弱、病、残、孕妇、儿童及不熟悉环境的人要引导疏散,帮助逃生。
(3)自救逃生。
发生火灾时,要积极行动,不能坐以待毙。
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利于逃生的东西,如把床单、窗帘、地毯等接成绳,进行滑绳自救,,或将洗手间的水淋湿墙壁和门阻止火势蔓延等。
4.火灾逃生时的注意事项(1)不能因为惊慌而忘记报警。
进入高层建筑后应注意通道,警铃、灭火器位置,一旦火灾发生,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
延缓报警是很危险的。
(2)不能一见低层起火就往下跑,低楼层发生火灾后,如果上层的人都往下跑,反而会给救援增加困难。
正确的做法是应更上一层楼。
(3)不能因清理行李和贵重物品而延误时间,起火后,如果发现通道被阻,则应关好房门,打开窗户,设法逃生。
(4)不能盲目从窗口往下跳,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
(5)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
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疏散失败。
(6)不能在浓烟弥漫时直立行走。
大火伴着浓烟腾起后,应在地上爬行,避免呛烟和中毒。
7烫伤与冻伤的简易处理方法?烫伤处理方法:1、食盐治烫伤烫伤后应立即打开自来水龙头,以中等流量水冲患处片刻,然后将细盐撒于患处(如果是手指烫伤,也可将手指在盐罐中蘸一下),过15~20分钟,再用凉水把盐冲掉。
用此法可防止起泡、溃破。
2、抹油治烫伤被轻度烫伤后,可在伤处创面抹些洁净的花生油或芝麻油,然后用纱布包冻伤冻伤处理方法:1对局部冻伤的急救要领是一点一点地、慢慢地用与体温一样的温水浸泡患部使之升温。
如果仅仅是手冻伤,可以把手放在自己的腋下升温。
然后用干净纱布包裹患部,并去医院治疗。
2全身冻伤,体温降到20度以下就很危险。
此时一定不要睡觉,强打精神并活动是很重要的。
3当全身冻伤者出现脉搏、呼吸变慢的话,就要保证呼吸道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要渐渐使身体恢复温度,然后速去医院。
对局部冻伤的急救目的是使冷结的体液恢复正常。
因此,若能使患部周围变温暖,很快可以治愈。
禁止把患部直接泡人热水中或用火烤患部,这样会使冻伤加重。
由于按摩能引起感染,最好也不要做按摩。
用茄子秸或辣椒秸煮水,洗冻伤的部位,或用生姜涂擦局部皮肤,有预防冻伤的作用。
8触电的处理办法?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关闭开关、切断电源。
同时,用木棒,皮带、橡胶制品等绝缘物品挑开触电者身,卜的带电物品。
应立即拨打120医疗求助电话。
>>>解开妨碍触电者呼吸的紧身衣服,检查触电者的口腔,清理口腔粘液。
如有假牙,则应取下。
>>>立即就地进行抢救,如呼吸停止,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法进行急救,绝不能无故中断,直到救援人员到来。
9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法的具体步骤?胸外心脏按压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如为软床,身下应放一木板,以保证按压有效,但不要为了找木版而延误抢救时间2抢救者体位:抢救者应紧靠患者胸部一侧,为保证按压时力量垂直作用于胸骨,抢救者可根据患者所处位置的高低采用跪式或用脚凳等不同体位;3确定按压部位:正确的按压部位是胸骨中、下1/3。
正确有效的按压技术要求:1抢救者的上半身前倾,两肩要位于双手的正上方,两臂伸直,两肘关节不可弯曲。
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不可偏向一侧或左右摇摆;2按压应平稳,用力要均匀,有规律地按压,不能间断;3每次按压后,要全部放松,使胸部恢复正常位,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放松时注意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
判断按压是否有效,如有两名抢救者,在一人按压时,另一人应能触及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
人工呼吸法:1手以拇指及示指捏住患者鼻孔,使其闭塞。
2然后口对口密切接触。
3向模拟人口内吹气,以见胸起伏为度4吹气频率、力度掌握正确结合胸外心脏按压(80-100次/分),按压与吹气之比为15:3.单人操作时胸胺压5次,吹气1次。
10遭遇紧急事件的处理步骤?第一;保持冷静,以清醒的头脑处理此事。
要控制事态发展,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第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紧急情况下可求助他人,或打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