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轴器校正

合集下载

维修作业标准说明书(联轴器校正)

维修作业标准说明书(联轴器校正)

维修作业标准说明书设备名称:水泵设备编码:作业名称:水泵联轴器校正施工器具:专用扳手、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手锤、铜棒木块、吊装带、百分表、专用垫片、记号笔作业条件:停车、停电保护用具:劳保、安全带作业人员:钳工作业时间:总工时:总体作业网络图:测量前的准备→测量过程→分析与计算→调整时的允许误差作业工序及技术要点详解1.测量前的准备2.作业内容:根据联轴器的不同形式,利用塞尺或百分表直接测量圆周间隙α和端面间隙b。

在测量过程中还应注意:1)找正前应将两联轴器用找中心专用螺栓连接好。

若是固定式联轴器,应将二者插好。

2)测量过程中,转子的轴向位置应始终不变,以免因盘动转子时前后窜动引起误差。

3)测量前应将地脚螺栓都正常拧紧。

4)找正时一定要在冷态下进行,热态时不能找中心。

3.测量过程作业内容:将两联轴器做上记号并对准,有记号处置于零位(垂直或水平位置)。

装上专用工具架或百分表,沿转子回转方向自零位起依次旋转90°、180°、270°,同时测量每个位置时的圆周间隙α和端面间隙b,并把所测出的数据记录在如图一所示的图内。

根据测量结果,将两端面内的各点数值取平均数,按照图二所示记好。

图 1 联轴器a、b 间隙的测量(用百分表)1-对轮;2-可调螺栓;3-桥尺;4-百分表图 2 a、b 间隙记录图3.分析与计算1)联轴器端面彼此不平行,两转子的中心线虽不在一条直线上,但两个联轴器的中心却恰好相合,如图所示。

调整时可将3、4 号轴承分别移动δ1和δ2值,使两个转子中心线连成一条直线且联轴器端面平行。

δ1、δ2值计算公式可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推导得出,即图 3 联轴器同心、不平行式中,Δb=b1-b2;D 是联轴器直径;L1是被调整联轴器至3 号轴承的距离;L2是3、4 号轴承之间的距离。

2)两个联轴器的端面互相平行,但中心不重合,如图4所示。

调整时可分别将3、4 号轴承同移'1 d ,则两个转子同心共线。

大型机组联轴器的三表法对中找正

大型机组联轴器的三表法对中找正

标示执行。

调整驱动电机联轴器端面与压缩机联轴器端面找正间隙,两端面找正间隙量为联轴器调整垫片厚度(20mm),确定电机端面与压缩机端面间隙时,必须先将电机转子磁力中心位置固定好。

2 联轴器对中找正2.1 找正程序将专用找正工具固定在压缩机主轴侧联轴器上、再将一个径向C表、两个轴向表A表与B表装在表架上,表架在全负荷下检查校正合格(图2),保证表针所测的轴向与径向面光洁度,径向测点的轴向面应与主轴轴心保持平行,对中找正前,将百分表调零,沿轴向拨动主轴使百分表在轴向串动,径向表值不得有变化,否则将导致径向百分表得数的偏差。

图2 全负荷下检查校正合格的表架径向百分表(C表)垂直指在电机联轴器轴向面上,百分表转在上面0°时,表针调整为零,将电机联轴器旋转180°,观测表针变化。

轴向双表(A/B表)垂直指在驱动电机联轴器径向面上,当轴向两表与联轴器表面垂直时,将上下表两同时调整为零,将电机联轴器同步旋转180°,观测表针变化。

找正时轻轻盘动压缩机主轴联轴器,通过一同时横穿两半联轴器螺栓孔的短圆柱棒去带动电机联轴器,每旋转一个90°,记录出径向和轴向表数据,根据正负数据进行机组对中偏差调整。

2.2 偏差值计算方法百分表上下相减为垂直差,左右相减为水平差,所减差值确定为对中偏差值。

如图3所示,径向C表顺时针每90°读取数据分别为C1、C2、C3、C4,轴向A/B表顺时针每90°读取数据分别为A1、A2、A3、A4/B1、B2、B3、B4,径向/轴向偏差(角偏差)值计算方法:径向偏差:垂直偏差=C1-C3/C3-C1;0 引言联轴器在安装时必须精确地找正、对中,否则设备运行过程中将会在联轴器上引起很大的应力,将严重地影响轴、轴承和轴上其他相关零部件的正常工作,甚至引起整台机器设备和基础的振动或损坏等。

因此,机组、泵和驱动机联轴器的对中找正是安装和检修过程中很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

联轴器找正的计算方法和调整步骤

联轴器找正的计算方法和调整步骤

联轴器找正的计算方法和调整步骤1前言联轴器是机械设备中的重要部件,在汽轮机组、水泵、风机等转动机械的联接中普遍使用。

为了避免联轴器不同心而使设备产生较大的振动、损坏,要求转动设备中的联轴器必须保证较高的同轴度。

因此,联轴器的找正是一项非常重要、精度要求很高的工作。

2联轴器找正的质量标准联轴器找正的质量标准因设备的转速和联轴器的型式而异,水泵、风机等通用机械的联轴器允许偏差值如表1所示。

3联轴器找正的原理3.1 对联轴器中心偏移情况的分析联轴器中心偏移不外乎以下2种情况:Q)联轴器端面张口方向与中心偏移方向相反(上张口时中心低,下张口时中心高;左张口时中心偏右,右张口时中心偏左);(2)联轴器端面张口方向与中心偏移方向相同(与⑴描述相反)。

3.2 理论上联轴器找正的计算与调整就联轴器中心偏移第1种情况中:上张口(数值为δ),中心低(数值为4 h),如图1所示为例。

为保证同轴度需进行如下调整(一般调整电机等易移动的设备),计算的原则是〃先消张口后消圆周〃:Q)消除联轴器张口,可在前支座A及后支座B下分别增加不同厚度的垫片。

垫片的厚度经过如下计算:利用图2中三角形AFGH∖^ECA及^EDB的相似关系和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定律,可得出如下关系:AC∕GH=AE∕FH ,进而有AC=(AE / FH)χGH式中GH——上张口值δ ;AE ——前支座到联轴器端面的距离;FH——联轴器直径。

同理,后支座加垫片的数值BD=(BE / FH)×GH o(2)消除联轴器高差,电机轴应向上垫起Ah (如图2所示)。

这时,电机前、后座应同时加垫Ah厚。

综合以上两步骤,总调整量:电机前支座A加垫片厚度Xl=Δh+AC (1)电机后支座B加垫片厚度X2=∆h + BD⑵假定上(右)张口时,AC、BD取正值,下(左)张口时,AC、BD则取负值;电机中心低(偏左)时,加取正值;电机中心高(偏右)时,Ah则取负值,当X为正数时加垫片(或右移),X为负值时减垫片(或左移)。

联轴器的分类与校正

联轴器的分类与校正

联轴器的分类与校正孙荣俊联轴器是联接两轴使其一同回转并传递运动和转矩的机械装置。

我公司很多设备传动都是通过联轴器来进行传动,下面简单谈谈联轴器的种类、使用以及安装校正方法。

1. 联轴器的分类目前联轴器可以分为三大类:刚性联轴器、挠性联轴器、安全联轴器。

1.1刚性联轴器该类联轴器无补偿两轴间相对偏移能力,它要求被联接两轴的轴线严格对中,理论上没有相对偏移。

被联两轴的相对偏移常用的刚性联轴器有凸缘联轴器、套筒联轴器、夹壳联轴器等,其中最常用的是凸缘联轴器。

凸缘联轴器是由两个带凸缘的半联轴器和联接螺栓所组成,它有两种对中方式:一种是通过半联轴器上的凸台和凹槽的嵌合来保证对中,用普通螺栓联接预紧,其对中精度高,工作时靠两个半联轴器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转矩;另外一种是采用铰制孔用螺栓联接来传递转矩和保证对中。

后者拆卸时轴不需作轴向移动,只需拆卸螺栓即可,故装拆较方便。

制造凸缘联轴器的材料可以使用35,45钢,当外缘圆周速度V<30m/s也可以采用HT200。

凸缘联轴器凸缘联轴器不具有补偿两轴轴线相对偏移的能力,也不具有缓冲减震的性能。

但结构简单。

价格便宜,传递扭矩的能力也较大,故常用于载荷平稳、速度稳定,被联接两轴间相对偏移极小的场合。

1.2挠性联轴器该类联轴器允许并能补偿被联接两轴间的相对偏移,并根据联轴器自身的结构和材料,又可分为有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和无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

1.2.1无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无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的承载能力大,但不具备缓冲减振的性能,在高速或转速不稳定或正反转时,有冲击和噪声,主要适用于低速、重载、转速平稳的场合。

常用的无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有十字滑块联轴器和滑块联轴器、齿式联轴器、滚子链联轴器和十字轴万向联轴器。

1.2.1.1十字滑块联轴器和滑块联轴器十字滑块联轴器是由两个端面上开有凹槽的半联轴器和一个两面带有凸牙的中间盘所组成。

安装时中间盘两面的凸牙分别嵌入两半联轴器的凹槽,靠凹槽与凸牙的相互嵌合传递转矩。

联轴器同心度校正方法

联轴器同心度校正方法

联轴器同心度检查及校正粗调整:(首先确认检测或所调整的泵组是否完全切断电源)*泵组安装就位后、开机前必须检查并校正同心度.*联轴器找正时.1. 粗找正测量工具-刀口尺.2.将联轴器找正面清理干净后,将刀口尺以一边放平找正另一边.泵端高则将电机垫高,反之则将泵端垫高,先找等高.3.用刀口尺在联轴器90℃夹角上测出泵及电机左右偏差和高低偏差.4.调整联轴器等高时采用厚薄不等的金属片垫入电机端或泵端地脚和底座结合面之间.5.在紧固螺母之前,须确认所垫的金属片已经垫实后再紧固螺母,分别紧固螺母时要注意表的指针不能有移动.精调整(检查粗调整后的精度)1.量程为5-10mm的百分表及磁性表座。

2.盘车联轴器360 ℃,表指针摆动范围内的读数即为跳动值。

用百分表测得圆周上最大跳动值:≤0.20mm最终检查:所有地脚紧固后,确认和复检圆周最大跳动值是否在≤0.20mm范围之内。

*运行后在一段时间内检测轴承端的温升变化,如果温升急剧上升无稳定且有超标现象并接近极限温度,此时必须停机检查。

*运行后的泵组,必须注意轴承温度变化,如果与前一次记录有升高现象,此时就必须停机再次对联轴器同心度进行检查。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最高允许温升(周围环境温度为+40℃)GISO同心度不符合要求产生的故障现象:1.噪声。

(叶轮环口与泵壳口环摩擦,轴承受力不均)2.轴承温升快。

3.轴承温度高。

4.泵组振动,抖动。

5.轴承位置有油渗出。

6.严重时弹性体磨损及掉屑和受挤压有熔化现象。

同心度跳动值超标的危害:1.轴承在运转时受力不均产生高温。

使润滑脂稀释流出使轴承球道内润滑不足。

2.弹性体磨损后致使联轴器结合部无缓冲,联轴器金属部分相互撞击而损坏。

3.轴承损坏,轴承座损坏(因润滑不畅,高温膨胀和轴承钢圈受力不均致使轴承外钢圈跑外圆和内钢圈抱死或跑内圆)4.叶轮环口与泵壳口环磨损(不锈钢易咬死)使泵效率下降.(采购轴承时请认准SKF,NSK专卖店)-曲线爪型联轴器同心度圆周上跳动不大于0.20mm.-弹性膜片联轴器同心度圆周上跳动不大于0.10mm.联轴器同心度检测及调整售后服务部(安装.调试.维修人员用)。

泵的联轴器怎么校正,看完这个你就会了

 泵的联轴器怎么校正,看完这个你就会了

泵的联轴器怎么校正,看完这个你就会了
一般的泵(水泵、小油泵)可以用平尺或塞尺进行粗测,但是对大多数设备都需要精测,用百分表进行测量。

一般机泵的水平度已找好,以机泵的对轮为基准,测定与调整电机对轮,来保证电机与机泵两轴对中。

注:a1、a2、a3、a4表示径向间隙,S1、S2、S3、S4表示轴向间隙测量时先测出百分表在0时的径向间隙a1和轴向间隙S1,然后分别测出90、180、270的径向与轴向间隙,并分别记录于上图所示的圆内与圆外。

测量回到0时,必须与原始读数一致,否则要查找原因,一般由轴窜动或地脚螺栓松动所致。

最后测量数据还须符合以下条件,才表示计算正确。

把百分表架到泵端,将百分表对零,将对轮旋转一圈,每90度得到一个数值,最后百分表转回其始位时必须回零,左右读数相加应该等于上下数值相加之和。

然后根据读数分析出两轴的相对空间位置状况,根据偏差值作出适当调整。

首先调整联轴器的左右偏差到允许值,然后调整高低至标准之内。

找正公式:
S1= (对轮轴向差值(张口绝对值)支脚1到测点距离)测点直径圆周径向插(差)值/2;
S2= (对轮轴向差值支脚2到测点距离)测点直径圆周径向插(差)值/2。

第一个:如果对轮是上张口,取+号;如果是下张口,则取-号可理解为从上往下盘;第二个:电机低时取+;电机高时取- 可理解为从上往下盘表是正写正是负写负。

S1是正的话(上张口且电机偏低),说明应该垫垫片,S1数即是要垫的垫片厚度。

另:测点直径为测表点旋转直径,而不是联轴器直径。

调整左右与之类似。

膜片联轴器校正方法

膜片联轴器校正方法

膜片联轴器校正方法膜片联轴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装置,它广泛应用于各种传动系统中,用于连接两个旋转轴并传递扭矩。

然而,在工作过程中,膜片联轴器可能存在一些误差,导致传动系统的性能下降。

因此,需要进行校正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膜片联轴器的校正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检查联轴器的安装位置。

膜片联轴器需要正确安装在两个旋转轴上,并保持轴心线的一致。

如果安装不正确,会导致联轴器产生振动和噪音,影响传动效果。

因此,在校正之前,需要检查联轴器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需要重新调整。

第二步,检查膜片联轴器的轴向间隙。

轴向间隙是指联轴器在轴向方向上的间隙。

一般来说,轴向间隙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联轴器的传动效果。

因此,在校正之前,需要检查膜片联轴器的轴向间隙,如果超过规定范围,需要进行调整。

第三步,检查膜片联轴器的径向间隙。

径向间隙是指联轴器在径向方向上的间隙。

与轴向间隙类似,径向间隙的大小也会影响联轴器的传动效果。

因此,在校正之前,需要检查膜片联轴器的径向间隙,如果超过规定范围,需要进行调整。

第四步,进行动平衡校正。

动平衡校正是指通过增加或减少质量来平衡膜片联轴器的质量分布,以减少振动和噪音。

在校正之前,需要先进行动平衡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直到达到要求的平衡状态。

第五步,进行静态校正。

静态校正是指通过调整联轴器的位置来消除不平衡力矩,以减少振动和噪音。

在校正之前,需要先进行静态平衡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直到达到要求的平衡状态。

第六步,进行扭矩校正。

扭矩校正是指通过增加或减少膜片联轴器的弹性变形来调整扭矩传递的精度。

在校正之前,需要先进行扭矩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直到达到要求的扭矩传递精度。

总结起来,膜片联轴器的校正方法包括安装位置的校正、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的调整、动平衡校正、静态校正和扭矩校正。

通过这些校正方法,可以保证膜片联轴器的正常运行,提高传动系统的性能。

联轴器的安装及校正

联轴器的安装及校正

1、泵对中的重要性如何进行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对中泵和电机的联轴器所连接的两根轴的旋转中心应严格的同心,联轴器在安装时必须精确地找正、对中,否则将会在联轴器上引起很大的应力,并将严重地影响轴、轴承和轴上其他零件的正常工作,甚至引起整台机器和基础的振动或损坏等。

因此,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是安装和检修过程中很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

2、联轴器找正是偏移情况的分析在安装新泵时,对于联轴器端面与轴线之间的垂直度可以不作检查,但安装旧泵时,一定要仔细地检查,发现不垂直时要调整垂直后再进行找正。

一般情况下,可能遇到的有以下四种情形。

1)S1=S2 ,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是处于既平行又同心的正确位置,这时两轴线必须位于一条直线上。

2)S1=S2 ,a1 ≠a2两半靠背轮端面平行但轴线不同心,这时两轴线之间有平行的径向位移e=(a2-a1)/2 。

3)S1 ≠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虽然同心但不平行,两轴线之间有角向位移α。

4)S1 ≠S2 ,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既不同心又不平行,两轴线之间既有径向位移 e 又有角向位移α。

联轴器处于第一种情况是我们在找正中致力达到的状态,而第二、三、四种状态都不正确,需要我们进行调整,使其达到第一种情况。

在安装设备时,首先把从动机(泵)安装好,使其轴线处于水平位置,然后再安装主动机(电机),所以找正时只需要调整主动机,即在主动机(电机)的支脚下面加调整垫面的方法来调节。

3、找正时测量调节方法下面主要介绍在检修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测量调整方法,根据测量工具不同可分为:1)利用刀形尺和塞尺测量联轴器的不同心和利用楔形间隙轨或塞尺测量联轴器端面的不平行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弹性联接的低转速、精度要求不高的设备。

2)利用百分表及表架或专用找正工具测量两联轴器的不同心及不平行情况,这种方法适用于转速较高、刚性联接和精度要求高的转动设备。

注意:1)在用塞尺和刀形尺找正时,联轴器径向端面的表面上都应该平整、光滑、无锈、无毛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轴器对中调整
一、联轴器装配的技术要求
联轴器装配的主要技术要求是保证两轴线的同轴度。

过大的同轴度误差将使联轴器、传动轴及其轴承产生附加载荷,其结果会引起机器的振动、轴承的过早磨损、机械密封的失效,甚至发生疲劳断裂事故。

二、联轴器在装配中偏差情况分析
1、两半联轴器及平行又同心
2、两半联轴器及平行,但不同心
3、两半联轴器虽然同心,但不平行
4、两半联轴器既不同心,也不平行
联轴器处于第一种情况是正确的,不需要调整。

后三种情况是不正确的,均需要调整。

实际装配中常遇到的是第四种情况。

三、联轴器找正的方法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直尺塞规法
利用直尺测量联轴器的同轴度误差,利用塞规测量联轴器的平行度误差。

这种方法简单,但误差大。

一般用于转速较低、精度要求不高的机器。

2、外圆、端面双表法
用两个千分表分别测量联轴器轮毂的外圆和端面上的数值,对测得的数值进行计算分析,确定两轴在空间的位置,最后得出调整量和调整方向。

这种方法应用比较广泛。

其主要缺点是对于有轴向窜动的机器,在盘车时端面测量读数会产生误
差。

它一般用于采用滚动轴承、轴向窜动较小的中小型机器。

3、外圆、端面三表法
此法是在端面上用两个千分表,两个千分表与轴中心等距离对称设置,以消除轴向窜动对端面测量读数的影响,这种方法的精度很高,适用于需要精确对中的精密机器和高速机器。

如:汽轮机、离心式压缩机等。

4、外圆双表法
用两个千分表测量外圆,其原理是通过相隔一定间距的两组外圆测量读数确定两轴的相对位置,以此得知调整量和调整方向,从而达到对中的目的。

此方法的缺点是计算较复杂。

5、单表法
此方法只测定轮毂的外圆读数,不需要测定端面读数。

此方法对中精度高,不但能用于轮毂直径小且轴端距比较大的机器轴找正,而且又适用于多轴的大型机组(如高速轴、大功率的离心式压缩机组)的轴找正。

用这种方法进行轴找正还可以消除轴向窜动对找正精度的影响。

四、 联轴器装配误差的测量和求解调整量
使用不同找正方法时的测量和求解调整量大体相同,下面以外圆、端面双表法为例,说明联轴器装配误差的测量和求解调整量的过程。

一般在安装机械设备时,先安装好从动机,再安装主动机,找正时只需调整主动机。

主动机调整是通过对两轴心线同轴度的测量结果分析计算而进行的。

1、装表时的注意事项:核对各位置的测量数值有无变动。

可用式
4231a a a a +=+;4231S S S S +=+检查测量结果是否正确。

一般误差控制在
≤0.02mm 。

2、实例
现以两半联轴器既不平行也不同心的情况为例,说明联轴器找正时的计算与调整方法。

水平方向找正的计算、调整与垂直方向相同。

因为水平方向找正不需要调整垫片,所以要先进行垂直方向找正。

如图:Ⅰ为从动机轴(基准轴),Ⅱ为主动机轴。

根据找正的测量结果,1a >3a ,
1S >3S 。

计算、调整步骤过程如下: 1、先使两半联轴器平行 由图可知,欲使两半联轴器平行,应在主动机轴的支点2下增加X(mm)厚的垫片,X 值可利用图中画有剖面线的两个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算出。

X=D
b L 式中 D —联轴器的直径(mm );
L —主动机轴两个支点的距离(mm );
b —在0°和180°两个位置上测得的轴向之间隙之差(mm ),b=1S -3S .
由于支点2垫高了,因此轴Ⅱ将以支点1为支点而转动,这时两半联轴器的端面虽然平行了,但轴Ⅱ上的半联轴器的中心却下降了y (mm ),面线的两个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算出。

y=L xl =D
bl 式中 l —支点1到半联轴器测量平面的距离。

2、再将两半联轴器同心
由于1a >3a ,原有径向位移量e=(1a -3a )/2,两半联轴器的同时位移量为e+y 。

为了使两半联轴器同心,应在轴Ⅱ的支点1和支点2下面同时增加厚度为e+v 的垫片。

由此可见,为了使轴Ⅰ、轴Ⅱ两半联轴器即平行又同心,则必须在轴Ⅱ支点1下面加厚度为e+y 的垫片,在支点2下面加厚度为x+e+y 的垫片。

总结公式:
垂直位移△1=231a a -+D
31s s -l =231a a -+
D b
l
△2=2
31a a -+
D 3
1s s -()L l +=2
31a a -+D b
()L l +
水平位移△1′=242a a -+
D
4
2s s -l
△2′=242a a -+
D
4
2s s -()L l +
实例:假设一联轴节,在安装时测得的数据如下
1a =0.04 2a =0.48 3a =0.44 4a =0.00 1s =0.10 2s =0.26 3s =0.42 4s =0.26
D=400 l =500 L=3000
1、验算检测数据的正确性
1
a+3a=0.04+0.44=0.48
2
a+4a=0.48+0.00=0.48 1
s+3s=0.10+0.42=0.52
2
s+4s=0.26+0.26=0.52
测量数据准确
2、垂直方向调整值计算
△1=
23
1a
a-
+
D 3
1s
s-l
=244 .0
04
.0-
+
40042 .0
10
.0-
×500 △1=-0.20+(-0.40)=-0.60
△2=
23
1a
a-
+
D 3
1s
s-
()L
l+=
244 .0
04
.0-
+
40042 .0
10
.0-()
3000
500+
△2=-0.20+(-2.80)=-3.00
以上计算结果为负数,即在轴承1、2底部分别减去0.60mm和3.00mm 垫片
3、水平方向调整值计算
测量数据2s =4s =0.26mm ,说明联轴节在水平位置无角度位移,所以只需计算径向位移。

△1′=△2′=242a a -=2
00
.048.0-=0.24
计算结果为正值,即轴承座1、2应向2a 方向平移0.24mm.
对轮的安装
用温差法装配时,零件的装配温度,可由以下公式推算:
012t k t ad
δδ+=+
式中1δ——过盈量,mm
2δ——热装需间隙mm ,取(
500
1
~10001)D 或(1~2)1δ K ——为转配时缩小系数取 1.35~1.5 d ——轴径
0t ——环境温度
a ——热膨胀系数;钢a=61210-⨯;生铁a=610.510-⨯;青铜 a=61710-⨯ 实例:φ100的钢调质处理轴
1δ=D-d=0.05mm
2δ=
1
1001000
⨯=0.1mm
6
0.050.1 1.35301210100
t -+=+⨯⨯ t=198.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