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轴器对中调整方法

合集下载

第7课百分表测量联轴器对中的操作方法

第7课百分表测量联轴器对中的操作方法

第7课百分表测量联轴器对中的操作⽅法第三课百分表测量联轴器对中的操作⽅法⼀、联轴器找正常见误区及正确⽅法1、找正打表时只使⽤⼀个或两个百分表使⽤⼀个百分表只能作⽤在联轴器的圆周⽅向上,或在端⾯上也打⼀只表测联轴器的张⼝,考虑到机泵类在盘车过程中会出现轴向窜动的现象,由于窜动量不均匀导致端⾯⼀个百分表在旋转⼀周的过程中数据差别较⼤,测得的数据易失真。

正确的做法:需要在联轴器端⾯⽅向上需要⽤两个成180 °的百分表,⽤于抵消各个位置窜动量不⼀致的情况,因此联轴器找正打表时⼀般情况下需要⽤3块表,即圆周1块表,端⾯2块表(在联轴器端⾯上呈180°)。

2、找正时未将地脚螺栓拧紧就打表地脚螺栓未紧固或紧固不彻底就打表,此时机泵地脚螺栓的状态和实际运⾏状态差别较⼤,导致测量数据存在较⼤偏差,测得的数据为虚假数据。

正确的⽅法:打表之前将机泵的地脚螺栓进⾏紧固,紧固程度和机泵在运⾏时的状态⼀样,这样打表时测得的数据才是真实数据。

3、两联轴器未联到⼀块就打表由于未将两联轴器穿到⼀块,使得打表过程中出现两联轴器⼀端旋转,另⼀端静⽌。

这样做的导致的情况是由于联轴器在制造过程中存在偏差,联轴器的端⾯不是完全平整,圆周也不是⼗分圆,造成测量数据有⼀定的偏差。

正确的⽅法:打表前将联轴器⽤⼀螺栓或柱销串联,注意要保证螺栓或柱销能在两联轴器的螺栓孔中轴向和径向都有⼀定的活动量,这样才能将数据测量精确。

4、按测量数据增减垫⽚后,再测量数据还是偏差很⼤找正时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按照打表数据进⾏增减垫⽚,再打表找正时发现数据依然偏差很⼤。

这种现象在排除百分表故障的情况下⼀般是因为增减垫⽚的问题,⽤于现场增减的垫⽚通常都是⽤剪⼑裁剪,由于裁剪不整齐导致边⾓起皱,使得增减垫⽚的实际厚度与垫⽚的整体厚度存在偏差,造成测量数据不准确。

正确的⽅法:裁剪垫⽚时,对裁剪后的边⾓进⾏修整(可⽤砂轮机对边⾓进⾏打磨),保证垫⽚平整⽆起皱及卷边等现象,这样按照计算数据找正才能快速有效。

联轴器对中标准

联轴器对中标准

联轴器对中标准联轴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联轴器的对中问题是影响其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确的对中可以保证联轴器的传动效率和使用寿命,而错误的对中则会导致设备振动、噪音和损坏。

因此,对中是联轴器安装和维护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联轴器的对中标准主要包括轴线对中和轴心线对中两个方面。

轴线对中是指联轴器两端轴承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而轴心线对中是指联轴器两端轴承中心线与轴线成同一直角。

正确的对中应同时满足这两个标准。

在进行联轴器对中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对中方法。

常见的对中方法包括直尺对中法、拉线对中法和测量仪器对中法。

直尺对中法是最基本的对中方法,通过直尺测量轴承中心线的位置,从而实现对中。

拉线对中法则是利用拉线测量轴承中心线的位置,适用于长距离对中。

而测量仪器对中法则是利用专业的测量仪器进行对中,精度更高。

其次,在对中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步骤。

首先是准确测量轴承中心线的位置,需要使用精准的测量工具,并严格按照联轴器的安装说明进行操作。

其次是调整联轴器的位置,确保轴承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或成同一直角。

最后是固定联轴器,使用螺栓将联轴器连接到轴上,并适当拧紧螺栓,确保联轴器处于稳固的状态。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对中错误。

例如,对中不准确、对中不稳定、对中后轴承中心线偏移等问题都会影响联轴器的正常运行。

因此,在进行对中时,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确保对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总之,联轴器的对中是影响其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正确的对中可以保证传动效率和使用寿命,而错误的对中则会导致设备振动、噪音和损坏。

因此,在安装和维护联轴器时,对中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严格按照对中标准和方法进行操作,以确保联轴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十字万向联轴器对中方法

十字万向联轴器对中方法

十字万向联轴器是一种用于连接两个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但有一定角度偏差的机械装置。

要正确对中十字万向联轴器,以确保它正常工作并减少轴线间的不规则运动,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调整轴线角度:首先,确保将十字万向联轴器的两侧轴线角度调整到制造商规定的工作范围内。

通常,这可以通过旋转联轴器上的连接螺钉或其他调整装置来完成。

2. 使用测量工具:使用测量工具,如角度测量器或激光水平仪,来测量两个轴线的夹角。

这将帮助您确定实际的角度偏差。

3. 调整连接:根据测量结果,逐渐调整十字万向联轴器的连接,使其逐渐接近正确的角度。

这可能需要旋转一个或多个联轴器的连接部分。

4. 紧固螺钉:当您认为轴线已经准确对中时,请紧固联轴器上的螺钉或螺母,以确保连接牢固。

5. 进行测试:在完成对中过程后,进行一些测试以确保十字万向联轴器正常工作。

可以通过将机械设备运行起来并观察其性能来进行测试。

6. 定期维护:为了保持十字万向联轴器的正确对中,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非常重要。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轴线偏差或其他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修复。

请注意,不同类型的十字万向联轴器可能有不同的调整方法和要求。

在进行对中之前,务必仔细阅读制造商的操作手册和说明书,以确保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

此外,如果不确定如何正确对中十字万向联轴器,最好咨询专业技术人员或机械工程师的意见。

联轴器找正对中方法

联轴器找正对中方法
2)利用铁丝缠绕连轴器进行找正,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弹性联接的低转速、精度要求不高的设备。
将两段铁丝缠绕在两个靠背轮上,注意缠紧,使铁丝与轴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调整铁丝间的距离S为一定距离,不要靠紧也不要离的太远。并且记住这个初始距离。
同方向旋转(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两个轴一周,尽力使任何时候两轴转过的角度都一致。中间每隔90度停止一次,查看S的变化,这种办法可以检测端面的垂直度一致性,就是检查轴的水平度,还可以检查出两轴上下的不对中度,是比较直观的一种方法,缺点同传统方法一,目前不是很常用了.
3)利用百分表及表架或专用找正工具测量两联轴器的不同心及不平行情况,这种方法适用于转速较高、刚性联接和精度要求高的转动设备,但缺点有三:1.精度不高;2.费时费人力,不容易一次性做好,通常需要反复找正,如果遇到机台需要即可恢复生产,比较被动;3.对于大型设备及复杂现场,很难用此方法完成.先进精密激光对中方法
目前国内使用最广泛的轴对中方法为精密激光(雷射)找正法所使用仪器:激光对中仪产品型号:D450/D505/D525/630/650/D670
原产地:瑞典
激光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仪D450/D505
优势及 特点以联轴器连结的设备,即使采用挠性联轴器也要良好的对心才能避免联轴器、轴承、轴封等组件快速磨损,传统采用量表对心的方式需要经验丰富的保养师傅才能达到对心要求精度,否则不但耗时、耗人力,也不易达到标准;此雷射对心仪利用双雷射双量表法的原理,将二个雷射检测器分别安装于联轴器两侧的转轴上,以 9-12-3 点钟量测读值,就可以立即检查轴心是否对准,而且动态监控调整由主机计算出来调整尺寸,除联轴器对心精度高之外,更可以节省对心时间一半以上。此仪器所配备的雷射检测器内建精密角度仪,只要量测角度达40 度以上,就可以得到准确的对心结果。

5种对中方法

5种对中方法

常用五种联轴器对中方法联轴器对中是联轴器安装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联轴器对中不好,将会在联轴器上引起很大的应力,并将严重地影响轴、轴承和轴上其他零件的正常工作,甚至引起整台机器和基础的振动或损坏等。

从设计和指导角度来讲,联轴器对中的前提要保证联轴器的相关外圆、端面对安装孔的跳动误差,要符合相关标准,一般来说,联轴器对中有下列几种办法:1.用直尺和间隙进行对中如图4-1(a)所示,用直尺检查联轴器外圆各方向的对中情况,用间隙来测定联轴器两轮毂端面的距离,从而调整联轴器所联接的两轴对中,这种方法最简单,但误差较大,一般只用于转速较低且对中要求不高的机器。

2.外圆、端面双标法如图4-1(b)所示,用两个千分表检查联轴器轮毂的外圆和端面上的数值。

通过对测得的数值进行计算分析,确定两轴在空间的位置,最后得出调整量和调整方向,达到较为精确地轴对中。

测量数值时,应同时转动两轴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这种方法应用较为广泛,其主要缺点是,对于有轴向窜动的机器,在盘车时对端面的读数产生偏差。

它一般适宜于采用滚动轴承,轴向窜动比较小的中、小型机器。

3.外圆、端面三表法从图4-1(c)可知,三表法与上法不同之处是在端面上用两个千分表,两个千分表与轴中心等距离对称设置,以消除轴向窜动对端面读数测量的影响。

这种方法的精度很高,适用于需要精确对中的精密机器和高速机器,如汽轮机、离心式压缩机等,但是此法操作、计算均比较复杂。

4.外圆双表法图4-1(d)为外圆双标法,用两个千分表测量外圆,其原理是通过相隔一定距离的两组外圆读数,确定两轴的相对位置,以此得知调整量和调整方向,从而达到对中的目的。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计算较复杂。

5.单表法如图4-1(e)所示。

它是近年来国外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对中方法。

这种方法只测定轮毂的外圆读数,操作测定仅用一个千分表,故称单表法。

此法对中精度高,而且能适用于多轴的大型机组(如高转速,大功率的离心压缩机组)的轴对中。

大型机组联轴器的三表法对中找正

大型机组联轴器的三表法对中找正

标示执行。

调整驱动电机联轴器端面与压缩机联轴器端面找正间隙,两端面找正间隙量为联轴器调整垫片厚度(20mm),确定电机端面与压缩机端面间隙时,必须先将电机转子磁力中心位置固定好。

2 联轴器对中找正2.1 找正程序将专用找正工具固定在压缩机主轴侧联轴器上、再将一个径向C表、两个轴向表A表与B表装在表架上,表架在全负荷下检查校正合格(图2),保证表针所测的轴向与径向面光洁度,径向测点的轴向面应与主轴轴心保持平行,对中找正前,将百分表调零,沿轴向拨动主轴使百分表在轴向串动,径向表值不得有变化,否则将导致径向百分表得数的偏差。

图2 全负荷下检查校正合格的表架径向百分表(C表)垂直指在电机联轴器轴向面上,百分表转在上面0°时,表针调整为零,将电机联轴器旋转180°,观测表针变化。

轴向双表(A/B表)垂直指在驱动电机联轴器径向面上,当轴向两表与联轴器表面垂直时,将上下表两同时调整为零,将电机联轴器同步旋转180°,观测表针变化。

找正时轻轻盘动压缩机主轴联轴器,通过一同时横穿两半联轴器螺栓孔的短圆柱棒去带动电机联轴器,每旋转一个90°,记录出径向和轴向表数据,根据正负数据进行机组对中偏差调整。

2.2 偏差值计算方法百分表上下相减为垂直差,左右相减为水平差,所减差值确定为对中偏差值。

如图3所示,径向C表顺时针每90°读取数据分别为C1、C2、C3、C4,轴向A/B表顺时针每90°读取数据分别为A1、A2、A3、A4/B1、B2、B3、B4,径向/轴向偏差(角偏差)值计算方法:径向偏差:垂直偏差=C1-C3/C3-C1;0 引言联轴器在安装时必须精确地找正、对中,否则设备运行过程中将会在联轴器上引起很大的应力,将严重地影响轴、轴承和轴上其他相关零部件的正常工作,甚至引起整台机器设备和基础的振动或损坏等。

因此,机组、泵和驱动机联轴器的对中找正是安装和检修过程中很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

联轴器对中调整方法

联轴器对中调整方法

联轴器对中调整方法联轴器耦合对中的要点:1.确定参考轴对中两轴时,应确定一个参考轴,并以此为基础调整另一轴,以达到允许偏差。

2.爬轴为消除联轴器误差,应同时爬升两根轴,并在两联轴器上标出对中基线,每转一个角度,基线应该重合。

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接釉装置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好检查),只能爬一轴。

3.简化计算联轴器每次旋转都要测量两个轴向测量值(b1-bn)。

为了简化,一次只能确定一个轴向测量值,但控制联轴器不能有轴向串联运动。

4、注意量具自重因附件偏角对测量数据的影响。

5、在测量高转速弹性轴或有扬程要求的轴时,要注意轴的扬程、对中的影响以及载荷的合理分配。

6、对中时,调整轴向值,校正倾角,再调整径向偏差。

调整倾斜度时,会影响径向偏差值,经过计算,逐渐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联轴器测量1、在联轴器两半对应的两点P和Q上,安装专用工具,在联轴器外圆上做四分之一记号,百分表b1和b2测量相同直径两端的轴向游隙,百分表a测量径向游隙。

2、将P点与Q点对齐,使两半联轴器同向旋转(即P点与Q点之间不应有相对角位移,否则会影响测量精度),每转90次。

测量一次并记录测量值,包括起点0,即径向游隙值和轴向游隙值有5个位置,如图所示记录测量值。

3.查看测量值。

再次向前转动联轴器,检查各位置的测量值是否变化。

如果没有变化,可以用a1+a5和b1I-b1II=b5I-b5II这两个身份来判断,如果代入恒等式后实例值不相等,但有较大偏差(大于0.02mm),则可以确认测量值有误,误差原因需要发现,修正后重新测量,直到满足两个恒等式。

耦合对齐(1)首先校正轴的垂直倾斜,支撑2的移动量:1DbLx=式中,x——支座2的移动量,mmb——垂直方向的斜率值,mmb=b3-b4D——联轴器直径,mmL1——底边1和2之间的距离,mm(2)校正倾斜引起的釉耦合器端面y值:12LxLy=式中,L2——支座1到联轴器端面的距离。

(3)由于联轴器向上移动y值,联轴器的上下a位置变化如下a4(新值)=a4(旧值)-y要纠正偏移,轴应垂直移动t:t=-(a4(新值)+a3(新值))/2(4)1.2支撑的总调整(数值为正增加,负减少)支撑1应调整:t支撑2应调整:x+t支架的调整可以通过更换调整垫片来实现。

浅谈联轴器对中调节方法

浅谈联轴器对中调节方法

浅谈联轴器对中调节方法对中是将联结在一起的两台设备的运转中心线通过校对调整,使其成为一条直线。

以离心泵为例,泵轴与叶轮、轴套、轴承等转动部件形成离心泵的中心线,电机轴与转子、轴承等转动部件形成电机的中心线,在理想状态下,这两条中心线在通过联轴器联接后互为延续,形成一条直线。

在这种情况下,电机与泵所承受的额外负荷最小,是设备最理想的工作状态。

在某些大型离心式压缩机的出厂说书上,对联轴器的对中精度提出了要求,但大部分中小型离心泵对联轴器对中精度一般没有专门的规定。

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联轴器对中调节的方法,以供参阅。

标签:联轴器;对中;方法一、不对中的方式1、联轴器不对中的症状当泵轴与电机轴不对中运行时,设备会表现出一些典型症状:①设备的振动与噪音增大;②轴承、密封(盘根或机封)、联轴器、转轴提早损坏;③用振动仪测量时,轴承在轴向与径向产生一、二倍频的大振动;④轴承位置有高温甚至大量排出润滑油等现象;⑤基础螺丝有松脱现象;⑥联轴器间隙过大或破损;⑦联轴器有高温现象且橡塑料联轴器会有粉末排出;⑧电机运转电流偏高;⑨轴承损坏在轨道上有180度与内外对称磨损现象。

2、联轴器不对中的有哪些方式造成联轴器不对中的原因有两个:两条轴线在径向上的偏差和在角度上的偏差,一般这两种偏差同时存在。

表现在联轴器的形态上,有以下两种:两半联轴器上张口,或两半联轴器下张口。

其中两半联轴器上张口又分为电机侧联轴器高和电机侧联轴器低两种;两半联轴器下张口又分为电机侧联轴器高和电机侧联轴器低两种。

不对中的危害当联轴器处于不对中状态工作时,会在联轴器上产生很大的应力,严重影响轴、轴承和轴上其它零件的工作,对设备会造成以下伤害:1、设备振动增大;2、噪音增加;3、盘根或机械密封损坏;4、联轴器磨损或损坏;5、轴承损坏;6、效率降低,能耗增加;7、电机过热;8、设备寿命降低等。

甚至引起整臺机器和基础的振动和损坏。

因此,良好的对中可以减少生产损失,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缓轴承和密封失效,降低设备的振动,减少联轴节的磨损,降低维修成本,减少耗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轴器对中调整
一、联轴器装配的技术要求
联轴器装配的主要技术要求是保证两轴线的同轴度。

过大的同轴度误差将使联轴器、传动轴及其轴承产生附加载荷,其结果会引起机器的振动、轴承的过早磨损、机械密封的失效,甚至发生疲劳断裂事故。

二、联轴器在装配中偏差情况分析
1、两半联轴器及平行又同心
2、两半联轴器及平行,但不同心
3、两半联轴器虽然同心,但不平行
4、两半联轴器既不同心,也不平行
联轴器处于第一种情况是正确的,不需要调整。

后三种情况是不正确的,均需要调整。

实际装配中常遇到的是第四种情况。

三、联轴器找正的方法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直尺塞规法
利用直尺测量联轴器的同轴度误差,利用塞规测量联轴器的平行度误差。

这种方法简单,但误差大。

一般用于转速较低、精度要求不高的机器。

2、外圆、端面双表法
用两个千分表分别测量联轴器轮毂的外圆和端面上的数值,对测得的数值进行计算分析,确定两轴在空间的位置,最后得出调整量和调整方向。

这种方法应用比较广泛。

其主要缺点是对于有轴向窜动的机器,在盘车时端面测量读数会产生误
差。

它一般用于采用滚动轴承、轴向窜动较小的中小型机器。

3、外圆、端面三表法
此法是在端面上用两个千分表,两个千分表与轴中心等距离对称设置,以消除轴向窜动对端面测量读数的影响,这种方法的精度很高,适用于需要精确对中的精密机器和高速机器。

如:汽轮机、离心式压缩机等。

4、外圆双表法
用两个千分表测量外圆,其原理是通过相隔一定间距的两组外圆测量读数确定两轴的相对位置,以此得知调整量和调整方向,从而达到对中的目的。

此方法的缺点是计算较复杂。

5、单表法
此方法只测定轮毂的外圆读数,不需要测定端面读数。

此方法对中精度高,不但能用于轮毂直径小且轴端距比较大的机器轴找正,而且又适用于多轴的大型机组(如高速轴、大功率的离心式压缩机组)的轴找正。

用这种方法进行轴找正还可以消除轴向窜动对找正精度的影响。

四、 联轴器装配误差的测量和求解调整量
使用不同找正方法时的测量和求解调整量大体相同,下面以外圆、端面双表法为例,说明联轴器装配误差的测量和求解调整量的过程。

一般在安装机械设备时,先安装好从动机,再安装主动机,找正时只需调整主动机。

主动机调整是通过对两轴心线同轴度的测量结果分析计算而进行的。

1、装表时的注意事项:核对各位置的测量数值有无变动。

可用式
4231a a a a +=+;4231S S S S +=+检查测量结果是否正确。

一般误差控制在
≤0.02mm 。

2、实例
现以两半联轴器既不平行也不同心的情况为例,说明联轴器找正时的计算与调整方法。

水平方向找正的计算、调整与垂直方向相同。

因为水平方向找正不需要调整垫片,所以要先进行垂直方向找正。

如图:Ⅰ为从动机轴(基准轴),Ⅱ为主动机轴。

根据找正的测量结果,1a >3a ,
1S >3S 。

计算、调整步骤过程如下: 1、先使两半联轴器平行 由图可知,欲使两半联轴器平行,应在主动机轴的支点2下增加X(mm)厚的垫片,X 值可利用图中画有剖面线的两个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算出。

X=D
b L 式中 D —联轴器的直径(mm );
L —主动机轴两个支点的距离(mm );
b —在0°和180°两个位置上测得的轴向之间隙之差(mm ),b=1S -3S .
由于支点2垫高了,因此轴Ⅱ将以支点1为支点而转动,这时两半联轴器的端面虽然平行了,但轴Ⅱ上的半联轴器的中心却下降了y (mm ),面线的两个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算出。

y=L xl =D
bl 式中 l —支点1到半联轴器测量平面的距离。

2、再将两半联轴器同心
由于1a >3a ,原有径向位移量e=(1a -3a )/2,两半联轴器的同时位移量为e+y 。

为了使两半联轴器同心,应在轴Ⅱ的支点1和支点2下面同时增加厚度为e+v 的垫片。

由此可见,为了使轴Ⅰ、轴Ⅱ两半联轴器即平行又同心,则必须在轴Ⅱ支点1下面加厚度为e+y 的垫片,在支点2下面加厚度为x+e+y 的垫片。

总结公式:
垂直位移△1=231a a -+D
31s s -l =231a a -+
D b
l
△2=2
31a a -+
D 3
1s s -()L l +=2
31a a -+D b
()L l +
水平位移△1′=242a a -+
D
4
2s s -l
△2′=242a a -+
D
4
2s s -()L l +
实例:假设一联轴节,在安装时测得的数据如下
1a =0.04 2a =0.48 3a =0.44 4a =0.00 1s =0.10 2s =0.26 3s =0.42 4s =0.26
D=400 l =500 L=3000
1、验算检测数据的正确性
1
a+3a=0.04+0.44=0.48
2
a+4a=0.48+0.00=0.48 1
s+3s=0.10+0.42=0.52
2
s+4s=0.26+0.26=0.52
测量数据准确
2、垂直方向调整值计算
△1=
23
1a
a-
+
D 3
1s
s-l
=244 .0
04
.0-
+
40042 .0
10
.0-
×500 △1=-0.20+(-0.40)=-0.60
△2=
23
1a
a-
+
D 3
1s
s-
()L
l+=
244 .0
04
.0-
+
40042 .0
10
.0-()
3000
500+
△2=-0.20+(-2.80)=-3.00
以上计算结果为负数,即在轴承1、2底部分别减去0.60mm和3.00mm 垫片
3、水平方向调整值计算
测量数据2s =4s =0.26mm ,说明联轴节在水平位置无角度位移,所以只需计算径向位移。

△1′=△2′=
242a a -=2
00
.048.0-=0.24
计算结果为正值,即轴承座1、2应向2a 方向平移0.24mm.
对轮的安装
用温差法装配时,零件的装配温度,可由以下公式推算:
012t k t ad
δδ+=+
式中1δ——过盈量,mm
2δ——热装需间隙mm ,取(
500
1
~10001)D 或(1~2)1δ K ——为转配时缩小系数取 1.35~1.5 d ——轴径
0t ——环境温度
a ——热膨胀系数;钢a=61210-⨯;生铁a=610.510-⨯;青铜 a=61710-⨯ 实例:φ100的钢调质处理轴
1δ=D-d=0.05mm
2δ=
1
1001000
⨯=0.1mm
6
0.050.1 1.35301210100
t -+=+⨯⨯ t=198.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