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期末复习题
知识产权期末考试题目

知识产权期末考试题目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知识产权的类型?A. 专利权B. 商标权C. 人格权D. 著作权2. 以下哪个机构负责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A. 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B. WTO(世界贸易组织)C. 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D. ICC(国际商会)3.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属于以下哪种侵权行为?A. 买卖侵权产品B. 盗用他人创意C. 擅自复制他人品牌D. 违反合同约定4.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为:A. 10年B. 20年C. 50年D. 70年5. 以下哪个行为可以构成专利侵权?A. 使用已过期的专利技术B. 擅自制造和销售带有专利标识的产品C. 在专利权所有人授权下使用专利技术D. 对专利技术进行科学研究和改进二、填空题1. 知识产权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创造者的_________________。
2. 商标的有效期为_______________。
3. 版权法主要保护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
5. 专利保护通过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下什么是知识产权,以及它的重要性。
2. 请列举三种可以被商标保护的标识。
3. 侵犯著作权与侵犯商业秘密有何不同?4. 请简要说明专利权如何保护发明人的权益。
5.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你认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是什么?四、论述题请以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与前景" 为题,撰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题

1.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是【A】A. 客体的无形性B. 权利本身的无形性C. 专有性D. 时间性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任何知识产权都是自动产生的B.任何知识产权都必须经国家行政机关批准才能产生C.商标权必须经国务院商标行政部门审批才能产生D.专利权实行自动取得原则3.不属于知识产权范围的有【A】A.债权B.地理标记权C.植物新品种权D.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4.根据我国法律,在以下哪一情况下,引用他人作品不构成侵权?【D】A. 引用目的在于填补引用人作品在某些方面的空白B. 所引用部分构成引用作品的主要部分或实质部分C. 引用时未注明出处,足以使读者误以为引用部分是引用者的见解D. 引用目的是为了介绍该作品,但引用数量达到了被引用作品的四分之一5.一部作者身份不明的文学作品。
依照法律规定,对其使用权和获得报酬的保护期为【A】A. 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B. 作者终生及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月1日。
C. 50年,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第5D年的12月31日。
D. 50年,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不予保护。
6.以下诸权利中,保护期受限制的有【C】A. 署名权B. 修改权C. 发表权D. 保护作品完整权7.署名权的保护期限是【D】A. 为50年B. 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C. 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D. 不受限制8.我国专利申请新颖性的时间标准是【C】A. 以公告日为标准B. 以发明日为标准C. 以申请日为标准D. 以申请时刻为标准9.说明书是详细记载发明和实用新型的文件【B】A、实施方式B、技术内容C、权利要求D、发明过程10.我国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审批实行【C】A、登记制B、延迟审查制C、形式审查制D、实质审查制11.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随时提出的请求,对其申请进行实质审查【D】A、1 年B、1 年半C、2 年D、3 年12.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经审查授予专利权的发明,专利权自之日起生效【A】A、公告B、公开C、申请D、发明13.专利申请人自收到驳回通知之日起内,可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D】A、15 日B、30 日C、2 个月D、3 个月14.专利申请人对复审决定不服的,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C】A 1 个月B 2 个月C 3 个月D 6 个月15.我国专利法规定,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限为【B】A、5 年B、10 年C、15 年D、20 年16.专利权人与被许可方签定一份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在该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专利权人不得再许可任何第三人以此相同的方法实施该项专利,但专利权人却可以自己实施,则该项许可证是【A】A. 独家许可证B. 独占许可证C. 普通许可证D. 分许可证17.转让专利权的,当事人必须【B】后,转让才能生效。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l分;共16分1.我国商标法规定;国家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必须申请 ;未经的;不得在市场销售..2.注册商标使用许可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和'3.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4.发明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特点作出——贡献的人..5.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分为和两种6.作者着作权中的署名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7.巴黎公约的基本原则包括、、..8.着作权人行使着作权不得违反;不得损害..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被选答案中..有1个或l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我国商标法规定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标志有 ..A.同我国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标志性建筑的名称、图形相同的 B.同外国各州省行政区划名称相同的 C.同“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相近的 D.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的2.我国商标法规定;不得作为商品注册的标志有 ..A.带有民族歧视性的B.仅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的C.与表示商品的主要原料、功能、用途无关的文字、图形 D.缺乏显着特征的3.李某申请的商标经初步审定;自公告之日起内;任何人均可以提出异议..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4.甲公司申请取得外观设计专利;其保护范围以为准..A.说明书 B.权科要求书的权利要求C.表示在图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D.表示在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5.实用新型的保护期为 ..A.5年 B.10年C.15年 D.20年6.产品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态有 ..A.制造专利产品 B.外国运输工具运行中使用专利产品 C.许诺销售专利产品 D.进口专利产品7.我国着作权法规定合理使用作品的情形包括 ..A.为学校课堂教学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使用B.将我国公民已经发表的汉语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国内出版发行 C.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D.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8.我国着作权法规定;公民的作品的发表权的保护期为 ..A.不受限制 B.作品发表后50年C.作者终生及其死后50年 D.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法律不再保护9.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界定的知识产权范围包括 ..A.着作权 B.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C.商号权D.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 10.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 ..A.在商品上冒用认证标志 B.贬低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C.违反合同约定擅自允许他人使用别人的商业秘密的行为D.虚假宣传行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知识产权法2.驰名商标3.专利权4.信息网络传播权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申请对注册商标争议裁定的条件..2.简述着作权人享有哪些着作人身权利五、案例分析题24分案情介绍燕妫机械厂于2000.年8月12日取得一种“烧结机多辊布料器”实用新型专利权;2001年3月;专利权人变更为艾瑞机械厂..北京金都冶金机械厂未经许可;自2001年1月开始生产、销售烧结机多辊布料器产品;在其产品宣传材料中使用了该专利号;并变造专利证书欺骗客户;获取巨额利益..2003年燕妫机械厂、艾瑞机械厂认为北京金都冶金机械厂侵犯了其专利权;共同向法院提起诉讼..试分析北京金都冶金机械厂是否侵权其行为的性质及法律后果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填空题每空l分;共16分1.商标注册核准注册2.独占使用许可普通使用许可3.商标4.实质性创造性5.外国优先权本国优先权 6.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7.国民待遇原则优先权原则独立性原则8.宪法和法律公共利益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被选答案中..有1个或l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AC 2.ABD 3.B 4.CD 5.B6.A CD 7.ACD 8.CD 9.ACD l0.ABC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和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 3.专利权:是基于发明创造;由申请人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专利局依法审查核准后;向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 .4.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四、筒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申请对注册商标争议裁定的条件..申请对注册商标争议裁定的;应符合以下条件:1申请人必须是商标注册人;而且其商标核准注册日期必须先于被争议商标核准注册周期..2.5分2申请注册商标争议裁定的法定期限为5年;申请人必须自被争议的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5年内申请注册商标争议裁定..2.5分3争议中的两个注册商标;即被争议商标和提出争议所依据的商标须具有利害关系..2.5分4申请争议裁定的事实与理由;不得与被争议商标核准注册前提出异议并经裁定的事实理由相同..2.5分2.简述着作权人享有哪些着作人身权利1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2.5分2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2.5分3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2.5分4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2.5分五、分析论述题24分答:l.燕妫机械厂、艾瑞机械厂分别是烧结机多辊布料器实用新型专利的原专利权人和现专利权人;在专利权有效持有期间享有该专利权..北京金都冶金机械厂实施假冒专利的侵权行为已经侵害了两原告的专利权;被告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立即停止假冒实用新型专利权生产、销售烧结机多辊布料器产品的行为;赔偿经济损失..8分2.燕妫机械厂于2000年合法取得“烧结机多辊布料器”实用新型专利权;依法享有专利的专有使用权..2001年专利权人变更为艾瑞机械厂;也是合法权利人..他人未经许可不得使用..我国专利法第57条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北京金都冶金机械厂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生产、销售他人的专利产品;已构成了专利侵权行为..8分3.2001年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84条规定;“下列行为属于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技术;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北京金都冶金机械厂假冒他人专利号进行宣传和变造专利证书;已构成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我国专利法第58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与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8分。
知识产权期末复习题

知识产权期末复习题一、知识产权总论1、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创造成果和工商业领域的识别性标记与成果享有的法定权利。
2、专有性(排他性):指非经知识产权人许可或法律特别规定,他人不得实施受知识产权专有权利控制的行为。
3、知识产权的性质和特征:性质:1)是一种民事权利;2)是一种私权;3)是一种人权。
特征:1)客体具有非物质性;2)专有性(排他性);3)地域性;4)时间性。
4、知识产权与物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1)都属于私权,都属于民事权利,调整的都是平等主体间发生的财产关系;2)都是法定权利,义务主体都是不特定的多数人,属于绝对权。
不同点:1)权利的对象或标的。
知识产权,对象是不含物质实体的思想或情感的表现形式,是客观存在的,是非物质的;物权,对象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物理学意义上的“物”。
2)在独占性、专有性和排他性上,知识产权弱于物权。
3)权利实现方式。
知识产权,需要依靠法律的保障;物权,一般通过事实占有来实现。
4)当知识产权和物权发生冲突时,知识产权通常要让位给物权;当物权和知识产权分属于不同主体时,知识产权的实现受到物权的制约。
5)期限。
知识产权,法律明确规定了知识产权的存续期限,期限届满权利归于消灭;物权,发绿一般未规定物权的存续期间。
6)财产权价值。
知识产权,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和其对象被社会利用的范围和程度;物权,取决于人的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知识产权侵权救济的程序保障:1)诉前责令停止侵权;2)诉前证据保全;3)诉前财产保全。
二、着作权1、着作权:又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及其他着作权人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总称。
2、独创性:独创性,也称原创性,是指作者通过自己独立的构思,运用技巧和方法,创作出反映自己个性和特点的作品的一种属性。
衡量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首先要看该作品是否是作者独立创作完成的。
3、文字作品:指小说、诗词、散文、论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现的作品,也即以书面语言作为表达工具的作品。
知识产权期末复习资料整理版

单选题:10题,每题1分多选题:10题,每题2分简答题:5题,每题8分案例题:2题,每题15分选择题:课件里面的题目多选题:1、专利对象的考察;书本79页11点和12点11. 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构成这类合理使用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五个条件:第一,针对的是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
外国人,包括外籍华人的作品,均不包括在内。
对于合作作品,有一个作者不是中国人的,也不在此合理使用之列。
第二,针对的是已经发表的作品,未发表的作品不在此列。
第三,必须是用汉语言文字撰写的作品,如果具有中国国籍的人用外语创作的作品,也不在此范畴之内。
第四,必须是从汉语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翻译,不能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到汉语的翻译。
第五,翻译作品的出版发行只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
12.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此项规定体现了我国法律对身体残疾者的人文关怀。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上述12种合理使用或者对著作权的限制,亦适用于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邻接权。
2、职务发明书本1263、委托发明书本127简答题:1、作品的构成要件;(包含作品的概念)书本37页①概念: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
②构成要件主要有:(1)作品要有特定的思想内容;(2)作品是思想或感情的表现形式;(3)表现形式必须是作者的智力创作成果;(4)作品具有独创性;(5)作品能够以有形的形式复制;(6)作品是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的表达;(7)作品应当具有一定的客观表现形式;2、邻接权与著作权(版权)的联系与区别;邻接权与版权的区别;书本69页(1)联系:邻接权属于广义著作权的组成部分,同狭义著作权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二者都与作品相联系。
二者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如可以分地域取得和行使;有关著作权的一-些规定也适用于邻接权保护,如合理使用、权利质押等。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doc

《知识产权法》作业一、名词解释1、专利权2、职务发明创造3、联合商标4、驰名商标5、信息网络传播权6、国外优先权7、防御商标8、放映权9、作品10、知识产权11、专利标记权12、集体商标13、邻接权14、摄制权15、发明16、职务发明创造17、证明商标二、填空1、英国在1624年制定的_______________ 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专利法》。
2、专利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做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3、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________________ 。
4、按商标的信誉高低,商标可分为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o5、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十年,自_____________ 之日起计算。
6、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连续______________ 停止使用的,由商标局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其注册商标。
7、摄影作品的保护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8、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由____________________ 行使除署名权之外的著作权。
9、在著作权委托合同中,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____________ o10、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_________________ 是不可转让的,只能属于作者,而著作财产权是可以转让的。
11、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不必一也不必 ____________ 的制度。
12、作者只能是自然人,但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________________ 。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国人作品在中国境外首先出版后,在天内在中国境内岀版的,视为该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
《知识产权法学(8)》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知识产权法学(8)》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知识产权的定义,正确的是()A. 知识产权是一种具有财产权和人身权双重属性的权利B. 知识产权是一种仅具有财产权的权利C. 知识产权是一种仅具有人身权的权利D. 知识产权是一种具有财产权和人格权双重属性的权利答案:A2. 下列关于著作权的主体,错误的是()A. 作者是著作权的主体B. 作品是著作权的主体C. 出版社是著作权的主体D. 传播者是著作权的主体答案:C3. 专利法所称的新颖性,是指()A. 该发明或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B. 该发明或实用新型已公开C. 该发明或实用新型已被他人申请专利D. 该发明或实用新型在申请日前已被公开答案:A4. 商标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 保障消费者利益B. 促进企业竞争C. 维护商标所有人的权益D. 保证商品质量答案:B5. 知识产权的取得方式不包括()A. 注册取得B. 申请取得C. 创作取得D. 自动取得答案:B6. 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著作权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B. 专利权保护期限为10年C. 商标权保护期限为10年,可续展D. 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都是相同的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依法对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权利。
答案:专有2. 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
答案:自动3. 专利权的客体是()。
答案: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4. 商标是指用于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
答案:标志5. 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因权利类型而异,例如著作权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年。
答案:50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说明知识产权的特征。
答案: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等特征。
无形性指知识产权并非有形的物体,而是表现为一种权利;专有性指知识产权的享有者具有独占性,他人未经许可不得使用;地域性指知识产权在一定地域内有效;时间性指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是有限的。
高起专《知识产权法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知识产权法学》高起专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1.不属于著作人身权的有()。
A. 表演权
B.署名权
C.发表权
D.修改权
2.我国专利法规定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为自该专利申请之日起()年。
A.20年
B.15年
C.10年
D.5年
3.刘某于1994年5月3日创作完成了一部小说,该小说于1996年7月9日出版,刘某于1998年9月2日去世。
刘某对该小说的著作财产权截止于( )。
A.2046年7月9日
B.2046年12月31日
C.2048年9月2日
D.2048年12月31日
4.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的取得采用()原则。
A.注册取得
B.自动取得
C.登记取得
D.发表取得
5.甲在执行单位交给的任务的过程中完成的一项发明创造,就该项发明创造的专利权人是( )。
A.甲
B.甲的单位
C.甲和单位协商确定
D.甲和单位为专利权人
6.注册商标的专用权的保护范围( )。
A.依申请人的经营范围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知识产权总论1、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创造成果和工商业领域的识别性标记与成果享有的法定权利。
2、专有性(排他性):指非经知识产权人许可或法律特别规定,他人不得实施受知识产权专有权利控制的行为。
3、知识产权的性质和特征:性质:1)是一种民事权利;2)是一种私权;3)是一种人权。
特征:1)客体具有非物质性;2)专有性(排他性);3)地域性;4)时间性。
4、知识产权与物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1)都属于私权,都属于民事权利,调整的都是平等主体间发生的财产关系;2)都是法定权利,义务主体都是不特定的多数人,属于绝对权。
不同点:1)权利的对象或标的。
知识产权,对象是不含物质实体的思想或情感的表现形式,是客观存在的,是非物质的;物权,对象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物理学意义上的“物”。
2)在独占性、专有性和排他性上,知识产权弱于物权。
3)权利实现方式。
知识产权,需要依靠法律的保障;物权,一般通过事实占有来实现。
4)当知识产权和物权发生冲突时,知识产权通常要让位给物权;当物权和知识产权分属于不同主体时,知识产权的实现受到物权的制约。
5)期限。
知识产权,法律明确规定了知识产权的存续期限,期限届满权利归于消灭;物权,发绿一般未规定物权的存续期间。
6)财产权价值。
知识产权,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和其对象被社会利用的范围和程度;物权,取决于人的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知识产权侵权救济的程序保障:1)诉前责令停止侵权;2)诉前证据保全;3)诉前财产保全。
二、着作权1、着作权:又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及其他着作权人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总称。
2、独创性:独创性,也称原创性,是指作者通过自己独立的构思,运用技巧和方法,创作出反映自己个性和特点的作品的一种属性。
衡量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首先要看该作品是否是作者独立创作完成的。
3、文字作品:指小说、诗词、散文、论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现的作品,也即以书面语言作为表达工具的作品。
【文字作品不同于文学作品;文字作品还包括以数字、符号表示的作品】4、着作人身权:又称精神权利,是作者对作品中体现出的人格和精神享有的权利。
5、发行权:着作权人享有的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6、合作作品:又称合着作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创作的作品。
合作作品可以是自然人和自然人、可以是法人和法人合作,也可以是自然人与法人合作。
7、邻接权:不构成作品的特定文化产品的创造者对该文化产品所享有的排他性权利。
8、作品的概念: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
【1)必须是人类的智力成果;2)应当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3)作品应当具有独创性;4)应当具有可复制性。
】独创性的解读:1)不受着作权法保护的对象:1)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2)不适用于着作权法保护的对象【官方文件,时事新闻,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公式,其他公有领域的作品】;3)操作方法,技术方案和实用功能;4)事实及对事实无独创性的汇编;5)思想。
9、可以不经许可免费使用他人作品的情况:1)个人使用;2)适当引用;3)时事新闻报道中的使用;4)对事实性文章的适用;5)对公众集会上讲话的使用;6)在课堂教学和科研中使用;7)国家机关公务性使用;8)图书馆等对馆藏作品的特定复制和传播;9)免费表演;10)对室外艺术品的复制;11)制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版本;12)制作盲文版本。
10、领接权的概念:不构成作品的特定文化产品的创造者对该文化产品所享有的排他性权利。
邻接权内容:1)表演者权【表明表演者身份权,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权,现场直播权,首次固定权,复制、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2)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出租权,录像制作者还享有许可电视台播放权】;3)广播组织权【转播权,录制、复制权】;4)其他邻接权【版式设计权,对特定版本的邻接权,对照片的领接权,对无独创性数据库的领接权,其他类型的领接权】。
11、着作权侵权的种类:1)三、专利权1、专利权:法律赋予专利权人对其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在一定范围内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2、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3、发明:指为解决较为重大的技术问题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4、外观设计: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5、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6、许诺销售:指以做广告、在商店橱窗中陈列或者在展销会上展出等方式作出销售商品的意思表示。
7、获得专利权的实质性要件:发明和实用新型:1)新颖性;2)创造性;3)实用性。
外观设计:1)新颖性;2)区别性;3)不与他人在先合法权利相冲突。
8、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区别:1)对创造性的要求。
对申请发明专利的要求是,同申请日以前的已有技术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着进步;而对实用新型的要求是,与申请日以前的已有技术相比,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2)包含范围。
发明可以是产品发明,又可以是方法发明,还可以是改进发明,除专利法有特别规定以外,任何发明都可以依法获得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的范围要窄得多,它仅限于产品的形状、构成或者其组合所提出的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3)保护期期限。
自申请之日起,发明专利的保护期规定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为10年。
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比发明专利的保护期要短得多。
4)审批过程。
发明专利,则必须经过实质审查,无论是审查的手续和时间都要比实用新型复杂得多,长得多。
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专利法要求的,不再进行实质审查,即可公告,并通知申请人,发给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9、外观设计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的区别:1)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是产品外表的设计,不涉及产品本身的技术性能;而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范围既涉及产品的外形和外部结构,也涉及产品的内部构造。
2)外观设计的目的是利用美学原理达到美感效果,而不重视技术效果;但实用新型作为一种技术方案,旨在实现一定的技术效果。
3)外观设计把产品作为载体仅对其外表进行独特设计;而实用新型的创造性方案与产品本身溶为一体,体现于产品本身。
4)实用新型产品必须以固定的立体形态存在;而外观设计产品既可以是立体的,也可以是平面的。
10、我国专利法对专利权限制的规定: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1)专利权用尽后的特定实施行为;2)先用权人的特定实施行为;3)临时过境的外国运输工具对专利的使用;4)将专利作为科学研究和实验对象使用;5)为提供行政审批信息使用或提供专利药品或医疗器械【Bolar例外】。
强制许可:1)防止滥用的强制许可;2)根据公共利益需要的强制许可;3)制造并出口专利药品的强制许可;4)为实施从属专利需要的强制许可。
11、专利侵权的含义和种类:含义: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即侵犯其专利权。
种类:1)字面侵权:不折不扣的侵权。
2)等同侵权:又称依据等同理论的侵权,是指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中的一个或者几个技术特征虽然与权利要求书中的技术特征不一样,但是两者只有非实质性的区别。
3)帮助侵权:又叫协助侵权,是指第三人的行为虽然没有直接侵犯第一人的专利权,但是却诱导或促成了第二人对于第一人专利权的侵权,并因此而承担侵权责任。
12、职务发明创造的法定情形及其认定:法定情形:1)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做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质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2)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认定:1)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权和取得的专利权归发明人或设计人所在的单位;2)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3)发明人和设计人享有在专利申请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设计人并获得奖励和报酬的权利。
四、商标权1、商标权:指商标所有人依法对其使用的商标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是商标所有人对其商标所享有的一种排他性的权利。
【商标权人对其注册商标在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上进行专有使用的权利。
】2、商誉:企业由于有地理位置、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或经营有方等有利条件,而在经营上具有产生超常获利能力的潜在经济价值,即可望在同等条件下获得高于一般利润水平的能力。
【是指社会公众对特定的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能力、经营状况、资信状况、商品及服务质量等经营素质的客观评价。
】3、显着性:又称为区别性或者识别性,指用于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标志具有的,能够将这种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与其他同种或类似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加以区分的特性。
4、驰名商标:指经过长期使用或大量商业推广与宣传,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知名度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
5、商标与商誉的关系:6、商标显着性的获得与丧失:获得:又称为“第二含义”,指一个缺乏固有显着性的标志经过长期、连续使用而产生新的含义,在具备识别商品的能力时,该标志即被视为具备了显着特征,可以获准注册。
丧失:某种商标指代的商品在市场上过于成功,或者商标所有者对商标的使用或管理不当,导致人们习惯于用商标名称来代替商品名称,最终导致商标沦为一类商品的通用名称,丧失了在这类商品中区分来源的作用。
7、认定驰名商标的参考因素:1)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2)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3)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4)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5)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