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意义与对策

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意义与对策摘要: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怎样应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对策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社会,信息量剧增,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及需求速度,传统图书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世界图书馆情报事业发展迅速,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享,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积极意义1.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可使世界各地图书馆文献资源通过网络从有限到无限,极大地满足读者需求。
2.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
3.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过渡建设,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4.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可缩小各图书馆城乡、地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5.提高图书馆文献使用效率。
二、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对策1.加强网络建设使用新技术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最基本条件之一是网络化。
我国网络建设政府起主导作用,因此,国家应加强网络建设,标准要高,技术要新。
加强宏观调控,统一规划,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过渡建设和建设不当的问题,以有限资金,获取最大的利益。
向边远贫困地区政策倾斜,使大家共同享受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
各图书馆应积极普及使用信息处理技术、缩微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光盘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及计算机应用等新技术,引进适应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发展需求的现代技术设备及掌握该技术的人才,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
2.开展合作加强交流发挥各地方图书馆的优势,把图书馆事业的长远发展和读者及社会需求摆在显著位置,实行馆际间的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多馆联合,跨地区、跨系统,多视角、全方位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促进馆际间的工作和人员交流,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料的质量和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关于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研究

模 式 , 析 了 高校 图 书 馆 资 源 共 享 存 在 的 问 题 , 出 了今 后 高校 图 书 馆 资 源 共 享 的 发 分 提
展 建议
关键词 : 高校 图书 馆 ; 息 资 源 ; 享 模 式 信 共
中 图分 类号 : 2 8 G 5. 6 文 献 标 识 码 : A
随 着 知 识 信 息 时 代 的 来 临 , 书 刊 数 量 和 义献 经 费需 求 急 剧 增 长 ,而 各 罔 书 馆 孤 立 地 为 渎 者提 供 资 源 服 务 越 来 越 得 力不 从 心 ,图 书 馆 发 展 所 需 的 经 费 压 力 是 罔 书 馆 成 立 联 盟 并 进 行 资 源 共享 的强 大 动 力 。实 现 资 源 共 享 是 2 世 纪 同 书馆 资源 建 设 与 1 服 务 的必 然 趋 势 。图书 馆 作 为 资 源 共 享 的 重 要 环 节 , 方 面 促 进 一 了 资 源 共 享 发 展 ,另 一 方 面 图 书 馆 也 依 赖 于 资 源 共 享 而 得 以 迅 速发展。
me h d l[r a i g h b t,t sp p ra ay e h n u n eo u r n e d n h r ce itc ft e r a e si nie st t o sal e d n a is hi a e n lz st e i f e c fc re tr a i g c a a t rsi so e d r n u v riy ( l h
关 于 高 校 图 书 馆 资 源 共 享 的 研 究
王 应, 陈 强 , 杨 平
( 庆 科技 学 院 冈 书 馆 , 庆 ,0 3 1 重 重 4 13 )
摘
要 : 源共 享 是 图 书馆 的 必 然 发 展 趋 势 介 绍 了 目前 高 校 图 书 馆 资 源 共 享 的 几 种 资
实现资源共享 走图书馆创新发展之路——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携手服务探析

董 莲 玉
( 华市婺城区图书馆, 金 浙江 金华 3 10 ) 2 0 0
摘 要 : 身教 育 已经成 为我 国提 高国 民素质 的一 项基 本 国策 , 终 而作 为 国 民汲 取 知识 营 养 的基本 渠
道之 一的 社会 图 书馆 . 其发 展远 远 不能 满足社 会 发 展 的 需要 。全 文 在分 析 社 会 图书 馆 和 高校 图书 馆
现状 基础 上 , 探讨 了公共 图书馆 与 高校 图 书馆携 手发 展 的 问题 , 出两大 系统 图书馆 实现 资源 共 享 , 提
走 图书馆 创 新发 展之 路 的措施 。
关键 词 : 公共 图书馆 ; 高校 图书馆 ; 资源 共 享 ;
中图 分 类号 : 2 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G 5
文献 标 志码 : A
维普资讯
第2 8卷第 4期
V0 _ 8 No. l2 4
丽 水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LI HUIUNI S VERS T I Y
20 0 6年 8月
Au 2 0 g. 0 6
实现 资源共享 走 图书馆 创新 发展之路
Do a y ng Lin u
(ih aWuhn nd a Lba , ih aZ eag 2 0 0 J u c egMuipl i r Jn u hj n ,3 10 ) n ry i
Ab ta t Li l n d c t n h sb e a i a i n lp l y t m p o e t e p o l ’ u l y.As o e o h sr c : f o g e u a i a e n a b sc n t a o i o i r v h e pe S q a i e o o c t n ft e mo tb scc a n l t b o b k o e g ,t es ca b a y i f r r m e i g t es t f c i n o h cey i s a i h n es oa s r n wld e h il i r r a o me t h a i a t ft es it n o l s f n s o o t r f e eo me t e mso v l p n .Th s e s y d s u s s t e p o lm s o o t c iv e e p n a o r ia in b — d i s a ic s e h r b e n h w o a h e e d v l me t l o d n t e o c o t e u l i r re n n v r i n sa d p i t u me r lv n e s r s t r mo e c e t e d v lp we n p b i l a isa d u i e st o e n o n so ts c b y o ee a tm a u e o p o t r a i e eo — v m e to h ir r y g t ig t e r s u c ss a e . n ft e l a y b e t h e r e h r d b n o Ke r s p b i i r r y wo d : u l l a y;u ie st i r r r s u c ss a e c b n v riy l a g; e o r e h r d b
中学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的途径和措施

墅
桑 程 永
( 北 师 范大 学 附 属 中学 , 北 石 家 庄 河 河 000 5 0 0)
:
中 学 图 书 馆 实 现 资 源 共 享 的 途 径 和 措 施
摘 要 :信 息资 源 共 享是 中学 图 书馆 发展 的 必 然趋 势 。 是 中学 图书馆 更 好 地 发 挥 其教 学辅 助 作 用 的 必 然 手段 。本 文 对 实现 中学 图书馆 资 源 共享 的现 实意 义和 途 径进 行 阐 述 . 出促 提 进 中学 图 书馆 实现 资 源 共 享 的策 略 ,推 动 中学 图 书馆 资 源 共 享的 健康 发 辰 关 键 词 :中 学 图 书馆 资 源 共 享 现 实意 义 实 现途 径 具 体措 施
三 、 现 中学 图书 馆 资源 共 享 的途 径 实 ( ) 立 中 学图 书馆 联 盟 。 一 建 这 里所 说 的 图 书 馆联 盟 , 是指 以实 现 资 源 共 享 、 益 互惠 利 为 目的 , 共 同认 可 的 协议 和 合 同 制约 的联 合体 。自2 世 纪9 受 0 o 年 代 以来 , 国 、 国 、 国 、 大 利 亚 , 及 许 多 发 展 中 国家 美 英 德 澳 以 都 建立 了数 量 众 多 的 图书 馆联 盟 。 我 国 书馆 联 盟 建设 起 在 图 步 时 间较 晚 . 然 近 年来 发展 十分 迅 速 . 在 数 量 和 规模 方 面 虽 但 与 发达 国家 仍有 很 大 差距 。 就 中学 图 书馆 而 言 . 书馆 联 盟 的 建 立 , 要 是 指 中学 图 图 主 书馆 间建 立 的小 型 联 盟 。 所 以选 择 中 学 图书 馆 间建 立 合 作 , 之 主要 有 以下 几个 因素 。 1各 中学 图 书馆 服 务对 象 相 同 。 中学 图书 馆 主 要 服 务 对 . 象 为在 校 就读 的学 生 和任 课 老 师 。 2馆 藏 图书 有 针 对 性 , 如教 师备 课 用 书 , 对 中高 考 及 . 比 针 各 阶段 学 习 的习 题 册 , 教 科 书 相 对应 的课 外 辅 导 书 , 合 中 与 适 学 生 阅 读 的文 学 科普 图书 , 等 。 等 3便 于 管 理 。 由于 学校 教 育 的 特殊 性 . . 中学 图 书 馆联 盟 可 以 由教 育 主管 部 门 主管 或 者 协助 管 理 , 于 联 盟有 序 运 行 。 利 ( ) 快 数 字 图 书馆 建 设 , 二 加 实现教 学资 源 共 享 。 随着 网络 的 发 展 ,中学 教 学 手 段 也 由 以往 的书 本 讲 授 这 单一 途 径 扩展 为多 种 方 式 , 中 网络 教 学 以其 形 象 性 、 其 开放 性 、 动 性 等特 点 受 到广 大 师 生 的喜 爱 。 就 对 相应 的 数 字 图 互 这 书资 源 提 出 了更 高的 要求 。 四 、 现中 学 图 书馆 资 源 共享 的 具体 措 施 实
新编整理【未来图书馆的发展】 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建议

【未来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建议【摘要】21世纪图书馆将是从封闭式图书馆向开放式的,现代化图书馆过渡,实现资源共享,因而势必要引起图书馆管理思想及方式方法上的一系列转变,以适应新世纪图书馆的飞速发展。
【关键词】资源共享数字资源和谐社会立法研究网络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社会的逐渐临近,传统型的图书馆正在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型。
21世纪图书馆将是从封闭式图书馆向开放式的,现代化图书馆过渡,实现资源共享。
因而势必要引起图书馆管理思想及管理方式方法上的一系列转变,图书馆人员就是要不断的借鉴管理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寻求管理图书馆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以适应新世纪图书馆的飞速发展。
一、提高信息意识,形成新的定位,实现图书馆网络化。
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的根本目的是获取、共享信息资源,搞好信息服务。
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学和科研对信息的需求、多媒体技术的问世、计算机网络对于文献信息超地域传递和共享的促进等等,都要求高校图书馆各项传统式的业务工作必须与现代信息服务手段相融合,向文献信息一体化努力,即从管理书刊向管理信息转化。
这种转化意味着图书馆将从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向信息服务发展,以形成新的定位。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人们迫切需要高速实时的现代信息网络。
因为只有具备了这个平台才有可能加速传播和共享知识,大大降低知识传递的成本,使知识经济真正成为数字经济和网络经济。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信息载体的数字化以及信息传播的网络化发展趋势,使以书刊资料为主要收藏载体的传统图书馆面临巨大的挑战,逐渐难以适应数字时代的要求,因而图书馆的数字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基层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势在必行,也将成为21世纪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旋律。
什么叫数字图书馆呢?广义地来说数字图书馆是全球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资源的基本组织形式,这一形式满足了分布式面向对象的信息查询需要。
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整体建设的核心,其它环境的建立与完善都是围绕资源建设而进行的。
图书馆的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

图书馆的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作用不再局限于提供纸质图书,而是逐渐转变为提供全面的学术资源和知识服务的中心。
在这种背景下,图书馆的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的意义、目标、方式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一、意义和目标图书馆的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是指不同图书馆之间通过合作开展资源共享,以提高服务效能、丰富资源内容和满足用户需求。
这种合作可以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打破地域限制,提升图书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馆际合作的主要目标包括:1. 丰富资源内容:图书馆通过合作可以拥有更多的资源,如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等,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获取所需信息。
2. 提高服务效能:资源共享可以帮助图书馆节约购置成本,提高图书馆的采购能力,使更多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同时,通过共享,图书馆可以提供更快速、高质量的服务,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
3. 打破地域限制:合作可以帮助图书馆跨越地域的限制,将资源和服务辐射到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中,使更多的人能够受益。
二、合作方式图书馆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合作,主要包括馆际借阅、共享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等。
1. 馆际借阅:馆际借阅是指图书馆间互相借阅彼此馆藏的图书。
读者可以通过所在图书馆向合作图书馆借阅所需图书,借阅方式可以是线上申请,线下领取,也可以通过快递等方式将图书送达读者手中。
这种方式可以让读者快速获取图书馆所没有的资源,并且节省购买成本。
2. 共享图书馆:共享图书馆是一种更为深入的合作方式,多个图书馆可以形成一个网络,共享图书馆的馆藏资源。
读者在任何一个图书馆借阅图书后,可以在所有共享图书馆归还。
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满足读者的需求。
3. 电子资源共享:随着电子资源的发展,图书馆之间可以通过合作购买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等,共享这些资源。
读者可以在任何一个合作图书馆的电脑上访问这些资源,提高获取信息的便利性和效率。
图书馆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

图书馆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自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图书馆的合作与资源共享逐渐成为图书馆界的热门话题。
图书馆馆际合作是指图书馆之间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进行的协作与合作,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满足读者需求,并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本文将介绍图书馆馆际合作的重要性、发展形式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一、合作的重要性图书馆馆际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馆际合作可以使图书馆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开发。
通过与其他图书馆的合作,图书馆可以充分借鉴其他图书馆的优质资源,并将其应用到自身的服务中,从而提高读者的满意度。
其次,合作可以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与服务能力。
在馆际合作的框架下,图书馆可以通过与其他图书馆的协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并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服务项目。
这不仅能够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也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前来使用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
最后,合作有助于促进图书馆界的发展与进步。
馆际合作不仅可以促进资源的共享,还可以推动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图书馆的专业化水平与工作效率的提升。
合作可以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促使图书馆界更加积极地进行创新与改革。
二、合作的发展形式图书馆馆际合作的发展形式多种多样。
首先是合作项目的开展。
合作项目可以是共同的调研与研究项目,也可以是共同的数字化项目或展览项目。
通过开展这些项目,图书馆可以共同借鉴与发展自身的资源与服务,提升图书馆的整体实力。
其次是合作资源的共享。
图书馆通过馆际合作可以共享各自的图书、期刊、数据库等资源,让读者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取到所需的文献与信息。
这种合作模式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联合采购的方式来实现。
再次是合作机构的建立。
图书馆可以与其他相关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例如,图书馆可以与学校、社区、博物馆等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教育与文化活动,为读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与资源。
最后是人员培训与交流。
图书馆通过馆际合作可以开展人员的培训与交流活动,提高图书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工作能力。
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展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和挑战。
未来,图书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角色和职能将发生重大变化。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展望,以期帮助读者对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
一、数字化资源和开放知识共享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资源已经成为图书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未来,图书馆将继续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和开放,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数字化资源的优势在于其容量大、检索方便、永久保存等特点,使得用户可以更快速、便捷地获取到所需的知识。
开放知识共享是未来图书馆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通过开放知识共享,图书馆将不仅仅是一个信息的存储和传递中心,更是一个促进知识共享和合作的平台。
图书馆将加强与其他机构以及个人的合作,推动知识的开放与共享,为社会的创新和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二、学习空间的转型传统意义上,图书馆被认为是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用户可以在这里阅读书籍、学习知识。
然而,未来图书馆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习空间,而是转变为多功能的社交和学习空间。
图书馆将提供更加舒适和灵活的学习环境,为用户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和工具。
除了书籍和数字资源,图书馆还将提供创客空间、合作学习区、多媒体设施等,以鼓励用户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
此外,图书馆还将成为社交和文化活动的场所,举办各种讲座、展览、演出等活动,增加人们对图书馆的兴趣和参与度。
三、智能化服务和个性化推荐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将推出更加智能化的服务和个性化推荐系统。
未来,图书馆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用户的兴趣和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
通过智能化服务,图书馆将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服务。
无论是图书推荐、学习指导还是文献检索,都将通过智能系统来实现。
这将大大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使用体验,使图书馆成为用户不可或缺的知识资源中心。
四、社区参与和社会服务未来,图书馆将更加注重社区参与和社会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书馆以它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吸引着众多读者,为了满 足读者的需求,阅览室普遍采朋了开架借阅的管理方式,减少了 对读者的约束.方便了读者,使读者享受到更充分的自由,体现 了“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宗旨。但由于少数读者缺少社会 公德和道德素养,在自由取书刊时,有意无意地放纵了自己的行 为,随意地乱拿乱放、污损书刊,甚至撕书、窃书,破坏了文献资 料的完整性和形式的美观.影响了读者的借阅,也给图书馆的管 理带来很大困难。针对上述现象,结合实践经验,从心理学的角 度出发,分析了读者的违规心理,并就如何消除这类渎者的不良 心理,提出一些具体看法。
1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现状
1.1上海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是一个研究型公共陶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 研究所是一个综合型情报研究和文献服务单位,1995年lO月合 并成国内第一个省(市)级图书情报联合体。其馆藏丰富,倡导开 放型服务,为读者提供自助借阅服务,新馆环境整洁明亮,其人 员素质高,接待热情得体。 1.2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 宁波高教园区图书馆是宁波市教育局的直属单位,同时又 是宁波市第二图书馆和宁波市鄞州区图书馆,集3馆于一身。其 在国内首创将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两种属性集于一身,实
好形象,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用文明感染、感化 读者,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促进全社会的民主和谐。 我们呼唤现代图书馆精神回归,并且相信它能成为我国图 书馆事业,乃至国家进步、社会文明和谐的新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范并思.图书馆精神的历史缺失EJ].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 料工作,2005(1):12—13. (责任编辑:李敏) 第一作者简介:苏宪珍.女,1962年6月生,2003年毕业于 山西大学,馆员,山西省旅游职业学院图书馆。山西省太原市,
摘要:概述了我国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现状,介绍了一些先进图书馆的经验和做 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对策。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整合,资源共享,是顺应图书馆发 展趋势的选择。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更好地服务广大 市民,2008年5月济源市政府决定,将济源市图书馆和济源职业 技术学院图书馆合并。整合后的图书馆资源将更加丰富,服务功 能更加完善。两馆合并后,图书馆要承担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 馆的双重职能,读者群将发生很大变化,但是,公共图书馆怎样 更好地发挥它的职能,需要我们深思。
030031.
Talking about the Library Spirit
Su Xian-zhen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generation of library spirit and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library spirit in China. KEY
50
万户,甚至走向了全国。 2.2.5管理措施到位 宁波高教园区图书馆由于Ⅸ域内企业、高校众多,辖区面积 大,而图书馆地理位置不佳.他们就推出了流动书车,南专人管 理,对图书进行配送.定期深人到企业、校园和社区为市民提供 优质服务。同时,他们还为园区内的大学生提供了环境优美的 “文化沙龙”和“英语角”。宁波市图书馆已经在全市建立了200 个流动图书馆服务点,范围遍布社区、村落、学校、重点丁程建设 基地、部队、企事业单位等各行各业。上海图书馆在各个公共阅 览室设有便民服务箱,内有常用药物、针线、五金小工具等。当 然,其他几个图书馆也各有自己的便民服务方式,如延长开放时 问、开设馆内休闲Ⅸ、开通网上咨询等形式进行便民服务。 2.2.6创建环境幽雅的绿色图书馆 在“凑者第一”思想指导下,各图书馆都注意转变思维模式, 一切从凄者需要出发,把读者作为一切丁作的出发点,提出了全 方位专业服务的新理念。他们认为幽雅、整洁、富于变化的阅览 环境有助于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放大图书馆的服务成果,因此 在环境布置上很下工夫,根据区域功能和服务对象进行馆舍设 计,如少儿阅览室的设计强调活泼动感,古籍阅览室突出古香古 色等。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号:1005-6033(2009)26-0049-03
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
2009年第19卷第26期 收稿日期:2009—07一15
资源共享
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刘俊英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河南济源,454650)
现学术性与文化性并举,将传统图书馆与现代图书馆融为一体, 建设现代数字图书馆,是为宁波市民和高教园区内各校师生提 供教育、信息和文化休闲服务的社会公益性服务机构。 1.3宁波市图书馆 宁波市图书馆创建于1927年,是综合型公共图书馆,馆内 设图书外借室、报刊阅览室、图书阅览室、古籍地方文献艺术阅 览室、少儿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盲人阅览室等服务窗口,天天开 放。其藏书品种及收藏的地方报刊在浙东地区最为丰富和完整, 馆藏古籍图书近10万册。环境幽雅整洁。 1.4杭州图书馆 杭州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7月,已初步形成以文史哲、艺 术、法律、旅游、教育及电子为特色的藏书体系。其新馆建筑宏 大,号称平民图书馆、市民大书房,给人以“人在书中,书在人中” 的感觉。其技术先进,借阅系统采用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技术,读 者可自助借还图书。
图书馆工作研究
窗口、城市名片、城市的文化品牌和民心T程来建设,创新机制, 理顺体制.促进资源整合,推动资源共享,加大馆藏建设的投入, 健全了适应图书馆发展需要的组织机构,全方位地为图书馆的 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2.2彰显“读者第一”理念 图书馆以“读者第一”的思想统揽全局,制度设计上便民、亲 民、利民;服务手段现代化、网络化、自助化,传统服务项目都引 入了现代化技术;环境设计人性化、个性化、立体化,阅读休闲相 兼容;从文献提供、信息传递与集成向知识服务、文化传播拓展, 时刻都在实践着“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为了读者的一 切”的思想。 2.2.1实行通借通还 上海图书馆作为上海地区的中心馆,在各辖区内设立有分 馆、礼区图书馆等,各分馆与上海图书馆除业务隶属关系外,还 实行充分的资源互补与共享,全部实现了通借通还。目前,这样 的分馆在上海地区有1lO个。同样.杭州图书馆、宁波市图书馆、 宁波市高教同区图书馆也都采用了通借通还的服务方式。这种 方式以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打破了图书资源在地理上 的分布不均,方便了渎者就近获取图书,提高了图书资源的利用 率。 2.2.2重视馆藏品位 地方文献和古籍图书收藏工作各具特色,在满足大众文化 需求的基础上,各馆普遍重视提高馆藏品位.各馆均设有古籍和 地方文献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历史文献370万册,家谱、姓氏共计1.8万 余种,清末以来的文化名人信甬、日记、题词、图片、珍稀文献等5 万余件,专利文献、科技报告也十分丰富。 宁波市图书馆馆藏古籍图书近10万册,馆藏地方文献以方 志、专业志、年鉴、地网、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期刊、报纸作为收藏 重点,藏品已达2万多册,各类志书多达200种,各县市区方志 已全部收齐。古籍地方文献资料和本地家谱也有部分收藏。馆藏 的载体形式也由建立初期的单一印刷品,发展到如今的印刷品、 手写稿、音像制品、数据库等多种载体形式的地方文献资源库。 杭州图书馆收藏古籍善本4481册,以现代化技术手段为基 础,开设了专门的音乐网书馆,广泛收藏各类音乐类光盘、磁带, 播放时辅以灯光照明效果,让读者陶醉其中。宁波大学园区图书 馆也收藏有价值30万元的华宝斋古籍线装图书2 600册。 2.2.3注重网络图书馆建设 网络建设不仅是网络硬件的建设,还包括数字资源建设等 软件建设。宁波市高教园区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的 数字图书、期刊、报纸、专利、标准等数据库一应俱全,同时他们 对这些网络资源进行了很好的整合.采用了输入一个检索词,对 多个数据库进行跨库检索的先进检索方式,很好地揭示了馆藏 各类网络虚拟和实体资源。 2.2.4举办丰富多彩的专场讲座 上海图书馆的“城市教室,市民课堂”讲座,正成为新时期广 大群众学习的新方式,其内容涉及时政热点、文化艺术、法律社 会、科技教育、经济金融和健康生活等6个大类。宁波市图书馆 的天一讲堂以“搭交流平台,播智慧火花.扬宁波文化”为主旨, 从2006年4月推{Ij,共分为“名家论坛、廉政讲座、市民大讲堂” 3个栏目。由于其主题广泛,贴近百姓生活,正成为宁波市图书馆 为市民提供的别具一格的公益文化服务。杭州图书馆的文澜大 讲堂也别具风格。上海图书馆的讲座和宁波市图书馆的天一讲 堂均突破时空的限制,把服务的平台通过现代网络搭建在千家
万 方数据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号:1005—6033(2009)26—0051-03
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
2009年第19卷第26期 收稿日期:200907—15
消除读者违规心理之我见
刘
钫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江苏无锡,214028) 摘要:分析了图书馆开架借阅管理模式下读者容易产生的几种违规心理,提出了一 系列消除读者违规心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读者服务;违规心理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course
of historical evolution,this paper expounds the
WORDS:library
spirit;public library;harmonious society
49
万 方数据
刘俊英
资源共享——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刊E-mail:bjb@sxinfo.he!
2图书馆的服务特色
2.1政府全力支持图书馆建设 各地政府都全力支持图书馆事业,将图书馆作为城市文明
书馆在社会教育方面做得更好。 当前,美国的图书馆界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公共共享文献、 信息的机构,已成为了公众的大学,正像公共图书馆之父爱德华 兹追求的那样,依法建立、公费支持、为所有读者免费服务与无 区别服务。图书馆内的文献,被当作公共信息予以管理.其表现 出的图书馆精神,成为现代图书馆精神的典范。 我国的图书馆法正在制定当巾,不久的将来,图书馆就可以 逐渐地实现依法设立,图书馆的有效制度将会建立起来,图书馆 人在信息公平的理念支持下,不但爱馆敬业,而且能J{j最大的热 情给每一位读者以人文关怀,用自身的学识给读者以知识信息 的引导。这样的情操,一方面可以鼓励读者积极使用图书馆,广 泛接受知识信息,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凄者树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