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课件-常用视图画法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PPT优秀课件

转 体
圆柱
圆柱
圆柱面上取点
1′ 3′
1″ 3″
a
a
2′
4′
2″ 4″
A
1(2)
a
3(4)
利用投影 的积聚性
圆锥
圆锥
s
●
k
(n)
b′ d′
n s● b k d
圆锥面上取点
● s
●(n)
k b″
★辅助直线法
S O 如何在圆锥面
上作直线?
N●
过锥顶作一条
A O1
素线。
★辅助圆法
圆的半径?
圆球
圆球
任务三: 基本几何体
基本几何体
平面基 本体
常见的基 本几何体
曲面基 本体
棱柱
棱柱
棱柱投影:棱柱的顶面和底面是水 平面,棱柱的后棱面是正平面,其 余棱面均为铅垂面。
棱柱
六棱柱的两底面为水平面,前后两 侧棱面是正平面,其余四个侧棱面 是铅垂面。
棱柱
棱柱面上取点:若点所在的平面的投 影可见,点的投影也可见;若平面的 投影积聚成直线,点的投影也可见。
圆球面上取点
k
k
k
辅助圆法
圆的半径?
圆环
b’ a’
(c ) (a )
面上找点:
纬圆法
思考:
• 点B的位置, 另两个投影及可见性
a” • 点C的位置, 能否确定
主视图 俯视图 侧视图
可见 前半环 上半外环 左半外环
不可见 后半环
其余 其余
画出点画B出的A第点三的个三投面影投并影找到点B的位置
a (b) b
aaຫໍສະໝຸດ bA B棱锥
棱锥 棱锥投影:棱锥底面是水平面,前、 后棱面是侧垂面,左、右棱面正垂 面。
圆柱
圆柱
圆柱面上取点
1′ 3′
1″ 3″
a
a
2′
4′
2″ 4″
A
1(2)
a
3(4)
利用投影 的积聚性
圆锥
圆锥
s
●
k
(n)
b′ d′
n s● b k d
圆锥面上取点
● s
●(n)
k b″
★辅助直线法
S O 如何在圆锥面
上作直线?
N●
过锥顶作一条
A O1
素线。
★辅助圆法
圆的半径?
圆球
圆球
任务三: 基本几何体
基本几何体
平面基 本体
常见的基 本几何体
曲面基 本体
棱柱
棱柱
棱柱投影:棱柱的顶面和底面是水 平面,棱柱的后棱面是正平面,其 余棱面均为铅垂面。
棱柱
六棱柱的两底面为水平面,前后两 侧棱面是正平面,其余四个侧棱面 是铅垂面。
棱柱
棱柱面上取点:若点所在的平面的投 影可见,点的投影也可见;若平面的 投影积聚成直线,点的投影也可见。
圆球面上取点
k
k
k
辅助圆法
圆的半径?
圆环
b’ a’
(c ) (a )
面上找点:
纬圆法
思考:
• 点B的位置, 另两个投影及可见性
a” • 点C的位置, 能否确定
主视图 俯视图 侧视图
可见 前半环 上半外环 左半外环
不可见 后半环
其余 其余
画出点画B出的A第点三的个三投面影投并影找到点B的位置
a (b) b
aaຫໍສະໝຸດ bA B棱锥
棱锥 棱锥投影:棱锥底面是水平面,前、 后棱面是侧垂面,左、右棱面正垂 面。
机械制图-三视图 PPT课件

虚拟 圆锥
3.2 回转体及其表面上点的投影
上一页 下一页
5.圆台的三视图
圆台
俯
左
圆台
6. 球的三视图
球的正面投影是球面上平行V 面的轮廓素线圆的投影。
球的水平投影是球面上平行H 面的轮廓素线圆的投影。
球的侧面投影是球面上平行W 面的轮廓素线圆的投影。
虚拟 圆球
3.2 回转体及其表面上点的投影
上一页 下一页
3:简单组合体是由哪几个几何体构
成?,并注意它们的组合方式,特别是
它们交线的位置。
4 两形体表面相邻,不平齐画出分界线, 两形体表面相邻,平齐不画分界线
二、简单组合体
(1)拼接式
(2)综合式:
图1
三、简单叠加体的画图方法
例:1.画出所给叠加体的三视图。 ⑴ 分解形体,弄清它们的叠加方式。
立板
则就是三视图。
三视图三的视形图成的步形骤成
1、建立三投影面体系 2、放入形体,分面投影 3、将三面投影展开,摊平,去边框
正 俯 长 3cm 对 正
俯 侧 宽 4cm 相 等
练 习
5cm 正侧高平齐 4cm
正视图
5cm
侧视图
3cm
俯视图
3cm
5cm
4cm
由图我们得出:
画三视图的要求: 正视图、俯视图长对正; 正视图、侧视图高平齐; 俯视图、侧视图宽相等。
因此,三视图的画法规则可归结为: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一、基本几何体
柱、锥、台、球等几何体是组成机件的基本立体,简称基本体,如下图。 表面都是平面的立体,称为平面立体,如棱柱、棱锥。 表面是曲面或曲面和平面的立体,称为曲面立体。 曲面可分为规则曲面和不规则曲面两类。规则曲面可看作由一条线按一定的 规律运动所形成,运动的线称为母线,而曲面上任一位置的母线称为素线。 母线绕轴线旋转则形成回转面。常见的曲面立体是回转体如圆柱、圆锥、球、 圆环。
机械制图完整ppt课件

图纸分析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了解图纸分析在机械设计中的作用,掌握图纸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THANKS
建立绘图环境
设置图纸大小、图层、单位等基本参数 。
创建三维模型
通过拉伸、旋转、扫掠等操作,将二维 图形转化为三维模型。
绘制二维图形
使用线、圆、弧等基本绘图命令,构建 所需图形。
添加尺寸和标注
对图形和模型进行尺寸标注和注释,确 保准确性和可加工性。
CAD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实例
零件设计
使用CAD软件进行零件的三维建模,确保零件 的几何形状、尺寸和公差等符合设计要求。
熟悉标准件与常用件的图样表示方法 掌握标准件与常用件的简化画法
04
机械图样的识读
零件图的识读
零件图识读要点
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用途,明确零件的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熟悉零件的结构特点。
零件图识读步骤
先看标题栏,了解零件的基本信息;再分析视图,想象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 分析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明确零件的制造要求。
应用
剖视图常用于表达复杂物体的内部结 构,局部视图则常用于表达物体的某 一特定部分或细节。
03
机械图样的绘制
零件图的绘制
01
零件图绘制步骤
02
确定视图布局
03
绘制零件轮廓
零件图的绘制
正确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
零件图绘制要点
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
01
03 02
零件图的绘制
01
完整、清晰地标注尺寸
02
准确书写技术要求,包括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等内容
实践项目二:装配图的绘制与识读
装配图绘制要点
掌握装配图的视图布局、表达方法、标注要 求等,提高绘制装配图的能力。
了解图纸分析在机械设计中的作用,掌握图纸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THANKS
建立绘图环境
设置图纸大小、图层、单位等基本参数 。
创建三维模型
通过拉伸、旋转、扫掠等操作,将二维 图形转化为三维模型。
绘制二维图形
使用线、圆、弧等基本绘图命令,构建 所需图形。
添加尺寸和标注
对图形和模型进行尺寸标注和注释,确 保准确性和可加工性。
CAD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实例
零件设计
使用CAD软件进行零件的三维建模,确保零件 的几何形状、尺寸和公差等符合设计要求。
熟悉标准件与常用件的图样表示方法 掌握标准件与常用件的简化画法
04
机械图样的识读
零件图的识读
零件图识读要点
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用途,明确零件的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熟悉零件的结构特点。
零件图识读步骤
先看标题栏,了解零件的基本信息;再分析视图,想象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 分析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明确零件的制造要求。
应用
剖视图常用于表达复杂物体的内部结 构,局部视图则常用于表达物体的某 一特定部分或细节。
03
机械图样的绘制
零件图的绘制
01
零件图绘制步骤
02
确定视图布局
03
绘制零件轮廓
零件图的绘制
正确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
零件图绘制要点
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
01
03 02
零件图的绘制
01
完整、清晰地标注尺寸
02
准确书写技术要求,包括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等内容
实践项目二:装配图的绘制与识读
装配图绘制要点
掌握装配图的视图布局、表达方法、标注要 求等,提高绘制装配图的能力。
机械制图三视图PPT课件

作用
能够真实反映物体长、宽、高尺 寸的正投影工程图,是工程界一 种对物体几何形状约定俗成的抽 象表达方式。
投影法分类与特点
中心投影法
所有投射线从同一投影中心出 发的投影方法,物体投影的大 小与物体与投影中心间距离有
关。
平行投影法
所有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方 法,又分为正投影法和斜投影 法。
正投影法
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
03
俯视图绘制方法与技巧
俯视图观察方向和投影规律
观察方向
从上往下看,与水平面平行。
投影规律
正投影法,物体在投影面上的轮廓线即为俯视图 。
注意点
要考虑到零件的高度和宽度,避免在俯视图中产 生遮挡和重影。
典型零件俯视图示例分析
01
02
03
轴Hale Waihona Puke 零件主要展示轴线的位置和长 度,以及轴上的键槽、孔 等结构。
01
02
轴套类零件
以轴线水平放置作为主视图,并 采用全剖视图画出其内部结构。
03
叉架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形状不规则,结构比 较复杂,需要选择最能反映其形 状特征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 方向。
04
尺寸标注和公差要求说明
尺寸标注
主视图上应标注出零件的全部尺寸,包括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和总体尺寸。标 注尺寸时,应满足正确、完整、清晰和合理等要求。
组合体类型及结构特点分析
组合体类型
01
叠加型、切割型、综合型等
结构特点
02
分析组合体的构成部分及相对位置,了解各部分的几何形状和
尺寸
视图表达
03
根据组合体的结构特点,确定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等视图
表达方法
组合体三视图绘制步骤演示
能够真实反映物体长、宽、高尺 寸的正投影工程图,是工程界一 种对物体几何形状约定俗成的抽 象表达方式。
投影法分类与特点
中心投影法
所有投射线从同一投影中心出 发的投影方法,物体投影的大 小与物体与投影中心间距离有
关。
平行投影法
所有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方 法,又分为正投影法和斜投影 法。
正投影法
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
03
俯视图绘制方法与技巧
俯视图观察方向和投影规律
观察方向
从上往下看,与水平面平行。
投影规律
正投影法,物体在投影面上的轮廓线即为俯视图 。
注意点
要考虑到零件的高度和宽度,避免在俯视图中产 生遮挡和重影。
典型零件俯视图示例分析
01
02
03
轴Hale Waihona Puke 零件主要展示轴线的位置和长 度,以及轴上的键槽、孔 等结构。
01
02
轴套类零件
以轴线水平放置作为主视图,并 采用全剖视图画出其内部结构。
03
叉架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形状不规则,结构比 较复杂,需要选择最能反映其形 状特征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 方向。
04
尺寸标注和公差要求说明
尺寸标注
主视图上应标注出零件的全部尺寸,包括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和总体尺寸。标 注尺寸时,应满足正确、完整、清晰和合理等要求。
组合体类型及结构特点分析
组合体类型
01
叠加型、切割型、综合型等
结构特点
02
分析组合体的构成部分及相对位置,了解各部分的几何形状和
尺寸
视图表达
03
根据组合体的结构特点,确定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等视图
表达方法
组合体三视图绘制步骤演示
机械制图-三视图培训课件精选全文

形体之间一般有轮廓线分界
⒉ 回转体与平面体叠加
⒊ 平面体与平面体叠加
两体表面共面时,中间无分界线。
底板和立板右侧面共面叠加 肋板与底板和立板前后对称叠加
底板
立板
肋板
例:画出所给叠加体的三视图。
⑴ 分解形体,弄清它们的叠加方式。
二、简单叠加体的画图方法
①底板
⑵ 逐块画三视图并分析表面过渡关系。
圆柱面的俯视图积聚成一个圆,在另两个视图上分别以两个方向的轮廓素线的投影表示。
三、回转体的三视图
1.圆柱体
⑵ 圆柱体的三视图
圆柱面上与轴线平行的任一直线称为圆柱面的素线。
⑴ 圆柱体的组成
由圆柱面和两个底面组成。
圆柱面是由直线AA1绕与它平行的轴线OO1旋转而成。
直线AA1称为母线。
2.2 三视图
一般只用一个方向的投影来表达三维形体是不确定的,如下图所示。为了用平面图形准确表达一个三维形体的结构,需将三维形体向几个方向投影。工程上采用三视图来表达三维形体。
2.3.1三面投影体系及三视图的形成
一、三视图的形成
设立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平面,构成三面投影体系。这三个平面将空间分为八个分角,(GB4458.1–84)规定:采用第一角投影法,
( )
a c
c
重影点:
空间两点在某一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时,则称此两点为该投影面的重影点。
●
●
●
●
●
a
a
c
被挡住的投影加( )
A、C为H面的重影点
2)直线在三个投影面中的投影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将两点的投影用直线连接,就得到直线在该投影面中的投影。 直线的投影特性取决于直线与三个投影面间的相对位置
⒉ 回转体与平面体叠加
⒊ 平面体与平面体叠加
两体表面共面时,中间无分界线。
底板和立板右侧面共面叠加 肋板与底板和立板前后对称叠加
底板
立板
肋板
例:画出所给叠加体的三视图。
⑴ 分解形体,弄清它们的叠加方式。
二、简单叠加体的画图方法
①底板
⑵ 逐块画三视图并分析表面过渡关系。
圆柱面的俯视图积聚成一个圆,在另两个视图上分别以两个方向的轮廓素线的投影表示。
三、回转体的三视图
1.圆柱体
⑵ 圆柱体的三视图
圆柱面上与轴线平行的任一直线称为圆柱面的素线。
⑴ 圆柱体的组成
由圆柱面和两个底面组成。
圆柱面是由直线AA1绕与它平行的轴线OO1旋转而成。
直线AA1称为母线。
2.2 三视图
一般只用一个方向的投影来表达三维形体是不确定的,如下图所示。为了用平面图形准确表达一个三维形体的结构,需将三维形体向几个方向投影。工程上采用三视图来表达三维形体。
2.3.1三面投影体系及三视图的形成
一、三视图的形成
设立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平面,构成三面投影体系。这三个平面将空间分为八个分角,(GB4458.1–84)规定:采用第一角投影法,
( )
a c
c
重影点:
空间两点在某一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时,则称此两点为该投影面的重影点。
●
●
●
●
●
a
a
c
被挡住的投影加( )
A、C为H面的重影点
2)直线在三个投影面中的投影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将两点的投影用直线连接,就得到直线在该投影面中的投影。 直线的投影特性取决于直线与三个投影面间的相对位置
最全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ppt课件

细实线(尺寸线)
细实线(尺寸界线)
双点画线 (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
波浪线 (断裂处的边界线)
各种图线应用示例
PPT课件
17
2 图线宽度
所有线型的图线宽度(d)应按图样的类型
和尺寸大小在下列数系中选择。该数系的公比 为1:2(≈1:1.4):
0.13 , 0.18 , 0.25 ,0.35 , 0.5 ,
每张图纸上都必须画出标题栏。标题栏格式
和尺寸按GB10609.1-1989的规定。标题栏的位
置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看图方向与看标题栏
的方向一致。
在制图作业中可以简化,建议采用简化标题
栏。
(图 名)
比例 数量
(图 号)
制图
(日 期) 重量
材料
8
描图
(日 期)
(设备名称)
审核
(日 期)
12
40
65
12
30
方法,绘图时必须遵守。
PPT课件
23
一、基本规则
(1)机样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住的尺 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
度无关。 (2)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 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量单
位的代号或名称,如采用其它单位,则必须
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3) 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 示机件的最后完工的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L/mm m/kg 460r/min
220v 5MΩ 380KPa
PPT课件
14
1.1.4 图线(GB/T17450--1998)
1 线型 规定有15种基本线型 2 图线宽度 1:2(细线、粗线的比例)
《机械制图讲义》课件

等制造业领域。
机械制图对于产品设计和开发、生产制造、质量控制、维修维
03
护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机械制图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机械制图遵循“投影理论”和“ 图示方法”,使用正投影法将三
维物体转换为二维平面图形。
机械制图的标准包括图纸幅面与 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剖面 线等,这些标准确保图纸的可读
性和一致性。
05
机械制图的标注与符号
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的基本原则尺寸标注应准确、清晰、整,遵循国家标准和 行业规范。
尺寸标注的方法
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尺寸标注方法 ,如线性标注、角度标注、直径标注等。
ABCD
尺寸标注的组成
尺寸标注由尺寸线、尺寸界线、尺寸数字和箭头 等组成。
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
注意避免尺寸标注的矛盾和冲突,如不要封闭标 注,避免重复标注等。
透视投影法
定义
透视投影法是一种通过透视原理将三维物体转换为二维图形的方法 ,通过观察者和物体之间的距离和角度来计算透视效果。
特点
透视投影法能够表达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但投影面上的图形与 物体的真实形状存在较大的失真。
应用
透视投影法常用于绘画、摄影、电影等领域,创造出具有空间感的艺 术效果。
轴测投影法
机械制图的标准和规范是国际上通用 的,以确保图纸的可读性和互操作性 。
机械制图是工程界通用的技术语言, 是机械工程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 具。
机械制图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01
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领域中最重要的基础技能之一,是机械工 程师必备的技能。
02
机械制图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船舶、重型设备、电子产品
点
原点
机械制图基础(共100张PPT)全

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
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
一、常用的图线线型
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
二、尺寸的标注
1. 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a.正确:尺寸注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b.完整:齐全,不遗漏,不重复; c.清晰:整齐,清晰,便于读图; d.合理:符合加工要求。
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
国家标准中关于尺寸的标注的一些要点:
标注直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Ø”,标注半径时应 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R”,其尺寸线应通过圆心,尺寸线的终 端应画成箭头。标注球面的直径或半径时,应在符号“Ø”或 “R”前再加注符号“S”。
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
直径的标注方法
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
直径半径标注的界限是以圆弧的大小为准,超过一半 的圆弧,必须标注直径;小于一半的圆弧或半圆只能标注 半径。
Z
900
X
o
450
Y
轴测图的画法
p=q=1 r=1/2
X
Z
l
l
l /2
Y
实例:小书架效果图的绘制
根据书架整体结构,画一个长方体
对长方体进行分割,设计书架结构、功能分区
去掉部分无用线条
增加部分线条,增强结构层次感
进一步增加结构层次感
结构交界面处进行处理
交界面
进一步完善结构交界面
对局部进行适当修改
1:6
1 : 1.5 × 10n 1 : 2.5 × 10n 1 : 3 × 10n
1 : 4 × 10n
1 : 6 × 10n
三视图的绘制
•
(1) 为了在图样上直接获得实际机件大小的
真实概念,应尽量采用1:1的比例绘图。
(2) 如不宜采用1:1的比例时,可选择放大或缩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有些情况下可省略标注中的箭头或字母,配置在不同位 置上的断面图的标注方法见表4-1。
配置
对称的移出断面
不对称的移出断面
配置在剖切线或 剖切符号延长线上
a)不标字母和箭头
b)不标字母
按投影关系配置
c)不标箭头
d)不标箭头
配置在其他位置
e)不标箭头
f)剖切符号、箭头和字母
4、局部放大图
• 将机件的部分结构,用大于原图形所采用的比例画出的图形称为 局部放大图。 局部放大图可画成视图,也可画成剖视图、断面图,它与被放 大部分的表示方法无关(见图)。局部放大图应尽量配置在被放 大部位的附近。
型砂、填砂、粉末冶金
、砂轮、陶瓷刀片、硬
质合金刀
片等
玻璃及供观察用 的其它透明材料
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砖 格网
(筛网、过滤网等)
纵剖面 木
材
横剖面
液体
3. 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
① 剖切平面的选择:一般都选特 殊位置平面,如通过机件的对 称面、轴线或中心线;被剖切 到的实体其投影反映实形。
② 剖切是一种假想过程,其它视 图仍就完整画出。
剖;切面不应同轮廓线重合
不应在图中出现不完整的要素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A
A
(a)
(b)
(c)
如果两个要素在图形上具有公共对称 中心线或轴线时,可以各画一半,此时 应以中心线或轴线为界,如图C。
6. 复合剖
相交剖切平面与平行剖切平面的组合称为组合剖切平面 。用组合剖切平面剖开机件的剖切方法称为复合剖,如下 图。
• 绘制局部放大图时,应按下图用细实线圈出被放大的部位。
• 当同一机件上有几个被放大的部分时,应用罗马数字依次标明被 放大的部位,并在局部放大图的上方标注出相应的罗马数字和所 采用的比例(见图4-68)。
5、重复结构的简化画法
• 机件中成规律分布的圆孔,允许只绘制出其中一个或几个完整的 结构,并反映其分布情况,并注明总数。 —— 能够清晰表达圆孔位置的,应使用细点画线表示各圆心的位 置(见图)。
2、剖 视 图
为什么要做剖视图? 如何剖?
为了减少视图中的虚线,使图面清晰,可以采用剖视 的方法来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和形状。
一、剖视图的基本概念
1. 剖视图的形成 剖开 移除 投影
2. 剖视图的画法
A-A
A
A
(1) 确定剖切面的位置。 (2) 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
全部向投影面投射;不同的视图可以同时采用剖视。 (3) 在剖面区域内画上剖面符号;剖视图中的虚线一般可省略。
A
断面图
A A-A
剖视图
注意剖视图与 断面图的区别
1, 移出断面图
• 移出断面图的图形应画在视图之外,断面的轮 廓线用粗实线绘制。
• 在不至于引起误解时,允许将图形旋转配置,但必须标 注(图中的断面B-B和D-D)。
• 移出断面的图形对称时,也可画在视图的中断处(图 4-60)。
• 为便于读图,逐次剖切的多个断面图可按图4-63的形 式配置。
(4) 剖面符号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剖面符号,有关剖面符 号的规定见下表。在绘制机械图样时,用得最多的是金属 材料的剖面符号。
金属材料
(已 有 规 定 剖 面 符 号 者 除 外 )
胶合板
(不 分 层 数 )
线圈绕组元件
基础周围的混土
转子、电枢、变压器 和电抗器等的迭钢片
非金属材料
(已 有 规 定 剖 面 符 号 者 除 外
局部剖视图适用范围: ① 只需要表达机件上局部结构的内部形状,不必或
不宜采用全剖视。
② 实心杆上的孔、槽等结构,应采用局部剖视。
③ 当对称机件的轮廓线与中心线重合,不宜采用半剖 视时。
(a)
(b)
(c)
④ 某些不对称的机件,既需要表达其内部形状,又 需要保留其局部外形。
A-A
A-A旋转
A
A
B
B
B-B
注意:画局部剖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① 局部剖的波浪线不能与图上的轮廓线重合,也不允许和 图样上的其它图线重合。
错误
正确
② 波浪线表示机件断裂痕迹,因而波浪线应画在机件的实体 部分,不能超出轮廓线之外。
波浪线不能超出 视图轮廓线之外
波浪线不能在穿通 的槽中连接起来
波浪线不能与 轮廓线重合
波浪线不能在穿通 的孔中连接起来
1/2视图1/2全剖视对称线 = 半剖视
完整的半剖视图表达方案
耳板的孔也用范围:
内、外形状比较复 杂都需要表达,而机件 形状又基本对称时采用。
3. 局部剖视图
问题:图中的圆孔需要表达内 部结构怎么办?
可以采用 局部剖视图 来表达!
用剖切平面局部地 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 称为局部剖视图(简称 局部剖)
③ 剖切面后面的可见部分应该全部画出。
④ 在剖视图上已经表达清楚的结构, 其表示内部结构的虚 线省略不画。但没有表示清楚的结构,允许画少量虚线。
⑤ 剖面线为细实线,最好与主要轮廓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 成45°角;同一物体的剖面区域,其剖面线画法应一致。
二、剖视图的种类
1. 全剖视图
用剖切平面(一个或几个)完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剖 视图称为全剖视图
机械制图
--结构画法
1
2
一, 常用视图画法
1 斜视图画法 2 剖视图画法 3 断面图画法 4 局部视图画法 5 简化画法
3
1、斜视图
A
物体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 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旋转符号
A A
用波浪线表示断裂边界
标注 视图名称:“X” 标在视图上方
投射方向:“ ”及相同字母“X”
倒角和圆角的画法
• 工艺倒角和圆角可简化绘制和标注,但应遵守以下规定。
• a)45°的倒角可按下图的形式绘制和标注。
a)
b)
a)
b)
a)
b)
• 非45°的倒角应按此图的形式绘制和标注。
a)
b)
倒角和圆角尺寸集中注写的规定
当图样中全部或多个倒角或圆角尺寸相同时,可不在图中逐一注 写尺寸,而集中注写在技术要求中,如“全部倒角C2”、“全部圆角 R2”、“未注倒角C1”、“未注圆角R1-R3”等,但集中注写的倒角和 倒圆应在图样中全部画出,不得省略。
• 也可用双折线 • 或细双点画线绘制。
对称图形的简化画法
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对称机件的视图可以只画一半或四 分之一,并在中心线的两端画出两条与该中心线垂直的平 行细实线,如图。
平面画法
• 为了避免增加视图或剖视图,可用细实线绘出对角线表示平面
网状结构的画法
• 滚花、槽沟等网状结构可用粗实线完全或部分地表示出来,并标 注(见图4-87)。
A-A
A
A
A
A
A
A
注意:在画阶梯剖时应把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看作一个剖切平
面,因此在剖视图中各剖切平面的分界处(转折处)不必画出。
还应注意剖切符号不得与图形中的任何轮廓线重合,不应在图
形中出现不完整要素,有公共对称中心线或轴线时,可以各画
一半,如下图
A-A
A-A
A-A
动画演示
不应表示不同剖切位置的分界线
• ——易引起误解时,除应使用细点画线表示各圆心的位置外,还
应在每一个圆孔的十字中心线的交点,画出实心圆点,圆点的直 径在出图后应为2mm。
• ——圆周上均布的孔可按图画出并标注。
断裂画法
• 较长的机件(轴、杆、型材等)沿长度方向的形状一致或按一定规 律变化时,可断开绘制,其断裂边界可用波浪线绘制
4. 旋转剖
两相交剖切平面,其交线应垂直于某一基本投影面。用 两相交剖切平面剖开机件的剖切方法称为旋转剖
A
AA
A
A
采用这种方法画剖视图时,先假想按剖切位置剖开机 件,然后将被剖切平面剖开的倾斜部分结构及其有关部 分,绕回转中心(旋转轴)旋转到与选定的基本投影面 平行后再投影。
5. 阶梯剖
如果机件的内部结构较多,又不处于同一平面内,可用 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这种剖切方法称为阶梯剖 ,如图
2,重合断面图
• 重合断面图的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断面图形画在视图之内。
• 当视图中的轮廓线与重合断面的图形重叠时,视图中的轮廓线应 连续画出,不可间断(图4-64~图4-66)。
断面图的标注
• 一般应用大写的拉丁字母标注移出断面图的名称“×-×”,在 相应的视图上用剖切符号表示剖切位置和投射方向(用箭头表示), 并标注相同的字母。
剖视图适用范围:
全剖视图主要用于表
达内部形状复杂的不对称
零件或外形简单的对称零 件
A
A
2. 半剖视图
主视图若 采用全剖
问题:如果采用全剖, 就不能表达此机件的外 形,即前面的耳板没表 达清楚。 怎么办?
解决办法:主视图采用半剖视图
已表达清 楚的内形 虚线不画
画法:以对称线为界, 一半画视图,一半画剖 视。
A
A
A
AA
A-A
7. 斜剖
用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的剖切方法 称为斜剖,如下图
A-A A
A B
B-B
A-A旋转 B
斜剖视图一般应画在箭头所指的方向,并 保持投影关系,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允许将 倾斜图形旋转,但应在图形上方加注旋转符 号。
3、断面图
假想用剖切平面将机件的某处断开,仅画出断面的图形, 这种图称为断面图(简称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