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施工缝的留置方法
建筑施工缝留置形式、位置和处理措施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
施工缝并非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构造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以下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 1) 施工缝应留置在根抵的顶面、梁或者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 2) 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 20mm~30mm 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 3) 对于长宽比大于二比一的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同时施工缝应垂直留置,不能做成斜槎。
( 4)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 1/3 的围。
( 5) 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 1/3 围,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 6) 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 1/3 处。
楼梯的混凝土宜连续浇注。
假设为多层楼梯,且上一层为现浇楼板而又未浇注时,可留置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中间的 1/3 部位,但要注意接缝面应斜向垂直于楼梯轴线方向。
〔施工中存在争执原因是旧规规定了楼梯施工缝必须留置在中间 1/3 区段,传统施工留置在向上、下 3 步处,留置在梯段中间时,理论上是剪力较小,但施工时施工缝质量不好控制,二次支模时容易产生已浇筑部位形成短时“悬挑〞,反而不利于构件的质量控制。
〕( 7) 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外表 200mm~500mm 的竖壁上。
( 8) 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根抵、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构造,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1、施工规中规定的“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比拟片面,没有对混凝土构件作出统一规定,例如,混凝土楼梯如果说留水平缝或者垂直缝都是不适宜的。
应规定为:使施工缝接缝面与构造的纵向轴线垂直。
工程施工缝留置方法(3篇)

第1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缝是不可避免的。
施工缝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施工需要而暂时中断浇筑而形成的接缝。
合理留置施工缝,对保证结构质量、施工安全和工期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工程施工缝留置方法:一、施工缝位置的选择1. 柱子:施工缝宜留置在基础与柱子的交接处、框架梁的下面及上面(楼面处)、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等。
2. 梁与板:施工缝宜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3. 单向板:施工缝宜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同时施工缝应垂直留置,不能做成斜槎。
4. 双向板:施工缝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5. 墙:施工缝宜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6. 楼梯:楼梯施工缝宜留置在1/3跑的位置,也有的将楼梯施工缝留置在平台梁上。
7.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薄壳、蓄水池、多层钢架等,应按设计要求留置浇筑混凝土施工缝。
二、施工缝处理方法1. 清理: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施工缝处的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动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
2. 凿毛:用斩斧或钢杆将施工缝表面凿毛,清理松动石子,凿深20~30mm。
3. 湿润: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宜少于24小时,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予清除。
4. 浇筑: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混凝土,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
5. 振捣: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100cm处停止振捣,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
6. 钢筋处理:注意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的损坏。
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和浮锈等也应清除。
三、注意事项1. 施工缝位置应选择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2. 施工缝处理应保证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避免出现裂缝、渗漏等质量问题。
3. 施工缝处理过程中,应确保施工安全,防止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4. 施工缝处理方法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选择,确保施工质量。
楼梯施工缝留置规范

楼梯施工缝留置规范楼梯施工缝留置规范是对楼梯施工中缝留置的要求和规范,主要涉及楼梯缝留位置、缝留尺寸、缝留材料等方面的规定。
下面将详细介绍楼梯施工缝留置规范。
一、缝留位置楼梯缝留的位置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一般情况下,楼梯的缝留应置于两个踏步之间,即悬空梯面处。
对于直线楼梯,缝留应置于楼梯的中央位置;对于曲线楼梯,缝留应置于曲线的切点位置。
二、缝留尺寸1. 缝留宽度:楼梯缝留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情况下,楼梯缝留的宽度应不小于10mm,同时应保证缝留宽度一致。
2. 缝留深度:楼梯缝留的深度应根据楼梯的材料和使用环境进行确定。
对于砌体楼梯,缝留的深度应不小于10mm;对于混凝土楼梯,缝留的深度应不小于15mm。
3. 缝留间距:楼梯缝留的间距应根据楼梯的长度和使用情况进行确定。
一般情况下,楼梯缝留的间距应不大于1500mm。
三、缝留材料1. 缝留材料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常用的缝留材料有:水泥砂浆、聚合物修补材料、硅酮密封剂等。
2. 缝留材料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
缝留材料应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抗裂能力和耐久性。
3. 缝留材料的施工应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缝留材料的施工应保证材料的充实性和牢固性,避免漏填、脱落等现象的发生。
四、施工要求1. 在进行缝留施工前,应对楼梯的缝隙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无灰尘、油污等杂物的存在。
2. 缝留施工应使用相应的工具和设备,包括刮刀、填缝枪、平整刀等。
3. 缝留施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缝留材料和施工方法。
对于大面积的缝留,可以采用填缝枪进行施工,保证缝留的一致性和充实性。
4. 缝留施工完毕后,应进行养护,保证缝留材料的固化和硬化。
一般情况下,缝留材料的养护时间为24小时以上。
总结:楼梯施工缝留置规范是对楼梯缝留的要求和规范,涉及楼梯缝留位置、尺寸、材料以及施工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遵循规范进行楼梯施工缝留,能够保证楼梯的牢固性、美观性和使用寿命,提高楼梯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施工缝的留置原则及留置位置规范精

施工缝的留置原则及留置位置规范篇一:施工缝留置位置施工缝留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宜留置在基础、楼板、梁的顶面,梁和吊车梁牛腿、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2、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高超过1m),留置在底板面以下20-30咂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3、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位置;4、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5、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6、双向受力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穹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钢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mm 2; 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3、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可掺适量界面剂)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4、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篇二:施工缝留置形式、位置和处理措施施工缝留置位置、形式和处理措施1、什么叫施工缝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
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2、施工缝留设方法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1)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2)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 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3)对于长宽比大于二比一的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同时施工缝应垂直留置,不能做成斜槎。
(4)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的范围内。
施工缝的留置原则及留置位置规范

施工缝的留置原则及留置位置规范篇一:施工缝留置位置施工缝留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宜留置在基础、楼板、梁的顶面,梁和吊车梁牛腿、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2、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高超过1m),留置在底板面以下20-30㎜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3、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位置;4、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5、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6、双向受力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穹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钢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2;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3、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可掺适量界面剂)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4、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篇二:施工缝留置形式、位置和处理措施施工缝留置位置、形式和处理措施1、什么叫施工缝?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
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2、施工缝留设方法?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 1) 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 2) 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 3) 对于长宽比大于二比一的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同时施工缝应垂直留置,不能做成斜槎。
( 4)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 的范围内。
混凝土楼梯施工缝留置方法和处理技术

混凝土楼梯施工缝留置方法和处理技术摘要:楼梯的施工中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包括施工缝的处理,如果处理不当,会使结构发生问题,影响楼梯的质量,根据研究分析,建筑的楼梯施工中的施工缝处理作为重要的技术需要进行有效的施工,使楼梯的结构更加的稳定,包括上三步和下三步的预留方式等,这可以使建筑的结构更加的稳定,对建筑的质量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文章通过对混凝土楼梯的施工的处理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作为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楼梯;施工缝框剪结构的混凝土楼梯的施工中容易出现工程质量的忽略,所以施工中由于楼梯的特点无法将浇筑连续的完成,在各个层之间出现的施工缝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会使施工缝的结构变得较弱,受到力的作用可能会发生断裂问题,这使结构受到较大的危害,导致工程的安全性受到威胁。
将楼梯的施工技术提升可以使建筑质量增强,也可以避免施工缝的出现,导致质量出现问题,这是施工中需要处理的问题。
1 建筑工程楼梯施工缝留设不合理的分析1.1 不合理设置造成的危害现在一些建筑施工单位在楼梯施工中将施工缝设置在楼梯平台梁与上行梯段板交接的地方,整个地方比较隐蔽,然而楼梯施工不能联系浇筑施工,施工间隔上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已经开始凝结,后浇混凝土还没开始的情况下,浇筑后则会出现冷缝,会影响到交界处的粘结力,进而降低结构承载力和建筑结构整体受力情况。
根据 GB 50204—19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4.18条,施工缝应该设置在结构受剪力比较小,并且最利于施工的位置。
要想分析施工缝设置不当的危害,须先从受力的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前面的标准板式楼梯标准可以转变为两端支撑在楼梯梁上简之斜板计算,这种结构中楼段板中部受弯矩最大,两个支座受力最大。
此时,如果将楼梯施工缝设置在楼梯梁与上行梯段板位置,这个地方是楼梯的受剪力最大部位,不符合前面的标准和要求。
设置在此部位,楼梯施工缝会出现开裂、结构承载力下降,最终影响到楼梯结构安全。
施工缝的留置与处理方法

施工缝的留置与处理现浇板施工缝留置不当会有一定的结构危害性,因此,提出设计一种施工缝:首先,保证通过施工能达到现浇板结构计算力学假定,确保结构安全;其次,方便施工.现浇楼板施工缝的设置,应该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处理.如果其位置不当或处理不好,就会改变原设计的受力假设,从而引起质量事故,轻则开裂渗漏,影响建筑物的寿命;重则存在结构隐患,危及结构安全,直接影响使用.因此,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一、施工缝设置的时间界定大面积的楼层现浇板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施工技术和劳动力组织上的原因,或者是分段考虑流水施工,不能连续地将每层楼上的现浇板整体浇筑完成,当间歇时间预计超过规定的时间时,应预先选定适当的部位设置施工缝。
二、施工缝的设置位置探讨砖混结构的住宅楼、办公楼等楼房的楼层现浇板大多数是双向板,而施工缝的留置位置从调查情况来看,在设计的施工图纸中,大多数图纸并没有单独注明现浇板施工缝的设计要求。
现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留置方法:1.第一种留置方法:现浇板施工缝沿着横向设置在现浇板跨中1/3范围内,虽然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处,但是很难保证结构计算时的力学假定(即不能完全保证楼板的整体性),由于混凝土楼板的收缩或者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往往会在这种施工缝处产生裂缝,甚至会出现贯通缝,将地板砖拉裂,既影响美观,又会渗水,引起钢筋锈蚀。
重者影响结构安全,影响楼房使用寿命。
这种现浇楼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砖混结构楼房的砖墙刚度太大,限制着现浇板混凝土的自由收缩,(实质上是因为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与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相差太大引起的)。
当收缩达到一定程度时,首先在现浇板的施工缝处产生裂缝,因为这个截面上新旧混凝土粘结力差,结合不牢固。
这种非自由收缩不象框架结构楼房楼层现浇板那样自由,因为框架柱相对于砖墙来说柔性较大,刚度较小。
由同一种材料(钢筋混凝土)的柱、梁、板构成的框架结构.楼房整体基本上是各向同性的.因此,框架结构基本楼房现浇板的施工缝即使留设在跨中1/3范围内,只要按规范规定处理。
工程施工缝隙留置规定(3篇)

第1篇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缝的留置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施工缝是指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
为了确保施工缝的质量和防水性能,以下是对工程施工缝隙留置规定的详细介绍。
一、施工缝留置原则1. 施工缝应尽量减少,如必须留设,应避开应力集中处,置于应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2. 施工缝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防水性能。
3. 施工缝应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便于施工和检查的部位。
二、施工缝留置部位1. 柱:施工缝宜留置在基础、楼板、梁的顶面,梁和吊车梁牛腿、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2. 梁和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单向板可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3. 墙:施工缝宜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4. 楼梯:楼梯施工缝可留置在1/3跑的位置,也可将施工缝留置在平台梁上。
5.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薄壳、蓄水池、多层钢架等,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三、施工缝留置要求1.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确定,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柱:施工缝宜留置在基础、楼板、梁的顶面,梁和吊车梁牛腿、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2)梁和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单向板可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3)墙:施工缝宜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4)楼梯:楼梯施工缝可留置在1/3跑的位置,也可将施工缝留置在平台梁上。
(5)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薄壳、蓄水池、多层钢架等,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四、施工缝处理措施1. 施工缝处混凝土骨料集中、混凝土酥松、新旧混凝土接茬明显、沿缝隙处渗漏水等现象,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1)立缝表面凿毛法:砼终凝后,挡板拆除,用斩斧或钢杆将表面凿毛,清理松动石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楼梯施工缝的留置方法
GB50204-1992中明确过,按新规范4.4.18条“宜留置在构件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的规定是对的。
但构件受剪力较小应该在楼梯段的跨中三分之一的范围内,为了便于施工施工缝留设在构件的跨中三分之一处是可以的。
一般的住宅楼层高在3米内,双跑楼梯且楼梯段两端都有楼梯梁的话,楼梯段的步数一般不多于9步,留置在楼梯踏步的上三步或下三步的位置是可以的。
如果每个楼梯段的踏步数多于9步或者楼梯段两端不是都有楼梯梁,以及单跑楼梯等留置在上三步或下三步位置就是错误的。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