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压铸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压铸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求,以确保压铸作业的安全性、质量和效率。
本指导书适用于压铸工艺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准备、模具准备、压铸操作、铸件处理和设备维护等。
二、原料准备1. 原料选择根据铸件的要求和产品规格,选择合适的压铸原料。
常用的压铸原料包括铝合金、锌合金和镁合金等。
2. 原料检验对原料进行必要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等。
确保原料符合标准要求,并记录检验结果。
3. 原料储存将原料储存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和温度适宜的仓库中,避免与其他杂质接触。
三、模具准备1. 模具清洁清洁模具表面,确保无灰尘、油污和其他杂质。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进行清洁。
2. 模具涂层根据需要,在模具表面涂覆适当的涂层,以减少模具磨损和延长使用寿命。
3. 模具安装将模具安装到压铸机上,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固定。
确保模具安装牢固、稳定。
四、压铸操作1. 压铸机调试在正式生产之前,对压铸机进行调试和检验,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2. 压铸参数设定根据铸件要求和产品规格,设定合适的压铸参数,包括压力、温度、注射速度和保压时间等。
3. 压铸操作流程按照设定的压铸参数,进行压铸操作。
包括铸料熔化、注射、保压和冷却等步骤。
4. 压铸质量控制对每个铸件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尺寸、外观和物理性能等。
记录检验结果,并及时调整操作参数,以保证产品质量。
五、铸件处理1. 铸件清理将铸件从模具中取出,清除余料和浇口,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修整和打磨。
2. 铸件表面处理根据产品要求,对铸件表面进行处理,包括喷砂、抛光、涂装等。
3. 铸件检验对铸件进行全面的检验,包括尺寸、外观、材质和物理性能等。
记录检验结果,并进行必要的返工和修复。
六、设备维护1. 日常保养定期对压铸机和模具进行日常保养,包括清洁、润滑和紧固等。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2. 故障排除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包括检查、维修和更换部件等。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压铸作业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用于制造各种金属零件。
为了确保压铸作业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压铸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二、作业准备1. 设备准备:- 压铸机:确保压铸机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包括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 模具:检查模具的完整性和清洁度,确保模具的正确安装和调整;- 辅助设备:如自动送料机、自动取料机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2. 材料准备:- 金属合金: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合金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添加剂:根据需要添加合适的添加剂,如脱模剂、润滑剂等。
3. 工艺准备:- 工艺参数:根据产品要求和材料特性,设定合适的压铸工艺参数,如压力、温度、速度等;- 工艺流程: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包括模具安装、材料装填、压铸操作、冷却、脱模等步骤。
三、作业流程1. 模具安装:- 检查模具的完整性和清洁度,确保模具无损坏和污染;- 将模具正确安装到压铸机上,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包括模腔间隙、顶针位置等。
2. 材料装填:- 根据产品要求和模具设计,将金属合金材料装填到模腔中;- 注意材料的装填均匀性和充填度,避免产生缺陷。
3. 压铸操作:- 启动压铸机,根据设定的工艺参数进行压铸操作;- 注意观察压铸过程中的压力、温度等指标,及时调整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
4. 冷却:- 压铸完成后,将产品保持在模具中进行冷却;- 根据产品的尺寸和材料特性,确定冷却时间和方式。
5. 脱模:- 冷却完成后,将产品从模具中取出,注意避免损坏产品;- 如有需要,使用合适的脱模剂进行脱模操作。
6. 产品检验:- 对脱模后的产品进行检验,包括尺寸、外观、材质等方面;- 如有不合格品,及时进行修复或重新生产。
7. 清洁和维护:- 清洁模具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压铸机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2.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3. 严禁擅自调整或更改压铸机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方式;4. 注意压铸机的周围环境,保持通风良好,避免火灾和爆炸的发生;5. 如发现异常情况或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机并报告相关人员。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一、作业目的本指导书旨在规范压铸作业流程,确保压铸工艺的质量和安全。
二、作业范围本指导书适合于压铸工艺的操作人员。
三、作业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压铸工艺知识和技能,熟悉压铸设备的操作原理和安全规范。
2.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等。
3.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作业流程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更改或者省略任何步骤。
4. 操作人员必须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定期清理机器设备和工作台面。
5. 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压铸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a. 检查压铸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b. 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包括金属合金、润滑剂等。
c. 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2. 调整设备参数:a. 根据产品要求,调整压铸设备的压力、温度和速度等参数。
b. 检查模具的状况,确保模具表面平整、无损伤。
3. 开始压铸:a. 将金属合金加热至适宜的温度。
b. 将加热后的金属合金倒入压铸设备的料斗中。
c. 将模具放置在压铸设备上,并确保模具与设备的接触面充分涂抹润滑剂。
d. 启动压铸设备,将金属合金注入模具中,保持一定的压力和时间。
e. 压铸完成后,将模具从设备上取下,取出成品。
4. 检验成品:a. 对压铸件进行外观检查,确保表面无明显缺陷和变形。
b. 对压铸件进行尺寸检测,确保尺寸符合要求。
c. 对压铸件进行材质检测,确保材质合格。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专注,严禁随意打闹或者分心。
2. 操作人员必须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严禁超负荷使用设备。
3. 操作人员必须注意防火安全,禁止在作业区域内吸烟或者使用明火。
4. 操作人员必须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 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压铸作业区域的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
六、故障排除1. 如果压铸设备浮现故障或者异常情况,操作人员应即将住手操作,并及时报告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本指导书旨在提供压铸作业的详细指导,包括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二、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保压铸机设备完好无损,各部件正常运转。
b. 检查模具是否干净,并涂上适量的模具润滑剂。
c. 检查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包括合金成分、温度等。
d. 将原材料放入熔炉中进行熔化,确保温度适宜。
2. 调整设备a. 根据产品要求,调整压铸机的压力、速度等参数。
b. 确保喷嘴和模具的间隙适当,以避免过大或过小的压力。
c. 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调整模具的开合程度。
3. 开始压铸a. 将熔化的合金倒入压铸机的料斗中。
b. 启动压铸机,使其按照预设的参数进行工作。
c.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压铸机的运行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停机检查。
4. 完成压铸a. 压铸完成后,关闭压铸机,将压铸好的产品取出。
b. 对产品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没有缺陷或瑕疵。
c. 如有需要,对产品进行后续加工或处理。
三、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工作服、防护眼镜等。
2. 禁止在操作过程中戴手套,以免手套被卷入机器造成伤害。
3.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或其他物品伸入压铸机内部。
4. 压铸机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各部件的正常运转。
5. 在熔化合金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溅射或烫伤,必要时佩戴防热手套。
四、设备维护1. 每天开始工作前,检查压铸机设备的各项指标,确保正常运转。
2. 定期清洁压铸机的内部和外部,去除积尘和杂质。
3. 检查润滑系统,确保润滑油充足,滑动部件灵活。
4. 检查电气系统,确保电线连接良好,开关正常。
5. 定期检查压铸机的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确保准确可靠。
五、总结本指导书详细介绍了压铸作业的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和设备维护等内容。
在进行压铸作业时,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安全和质量。
同时,对压铸机设备的维护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设备正常运转才能保证作业的顺利进行。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1. 引言压铸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用于创造各种金属零件和产品。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压铸作业指导,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压铸作业。
2. 作业环境与设备要求2.1 作业环境要求- 作业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并且远离易燃物品。
- 应设置合适的照明设备,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工作区域。
- 应保持作业场所整洁,并及时清理产生的废料和金属屑。
2.2 设备要求- 压铸机:应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压铸机,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模具: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并确保模具完好无损。
- 熔炉:应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熔炉,并确保熔炉温度控制准确。
3. 作业前准备3.1 安全检查- 检查压铸机、模具和熔炉是否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 检查作业场所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如照明、通风等。
- 检查操作人员是否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护目镜、耳塞等。
3.2 材料准备- 准备所需的金属材料,并按照工艺要求进行预处理。
- 检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确保符合产品要求。
3.3 模具准备- 检查模具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或者更换。
- 涂抹模具表面的防粘剂,以确保铸件顺利取出。
4. 压铸作业步骤4.1 加热熔炉- 打开熔炉的电源,并设置合适的温度。
- 将预处理好的金属材料放入熔炉中,等待其彻底熔化。
4.2 准备压铸机- 打开压铸机的电源,并进行必要的预热。
- 安装合适的模具,并确保模具位置正确、稳定。
4.3 开始压铸- 将熔化的金属材料倒入压铸机的料斗中。
- 关闭压铸机的安全门,并按下启动按钮,开始压铸过程。
- 观察压铸过程中的压力、温度等参数,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
- 等待压铸完成后,打开压铸机的安全门,取出铸件。
4.4 完成后处理- 对铸件进行必要的修整、清理和抛光,以提高其外观和质量。
- 进行必要的测量和检验,确保铸件符合产品要求。
- 将合格的铸件进行包装和标识,以便后续使用和出售。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压铸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通过将熔融金属注入压铸机中的模具中,从而制造出各种形状复杂的金属制品。
在进行压铸作业时,操作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安全生产和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压铸作业指导书,以帮助您正确地进行压铸作业。
二、操作前准备1.清洁工作区域:在开始操作之前,必须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清除任何杂物和障碍物。
2.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压铸作业过程中会有较高温度和压力,因此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热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和耳塞等。
3.检查设备和工具:在开始操作之前,必须对压铸机、模具和其他相关设备进行检查,并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无损坏。
4.准备模具和材料:根据产品要求,选择适当的模具和材料,并将其准备好,在操作之前进行必要的清洁和加热处理。
三、操作步骤1.打开压铸机:确保压铸机电源已断开,在插头插座之前,必须按照标识标注的顺序打开压缩空气、液压系统和电源。
2.安装模具:根据产品要求,选择适当的模具,并正确安装在压铸机上。
3.调整参数:根据产品要求,在压铸机上调整合适的温度、压力和注射速度等参数。
遵守操作手册中的建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4.预热模具:启动压铸机的预热功能,并将模具预热至适当温度,以确保熔融金属可以均匀填充模具腔。
5.操作压铸机:将预热好的金属材料注入压铸机的料斗中,启动压铸机的注射功能,并注意控制注射速度,以避免产生气泡和冷隔。
6.等待冷却:完成注射之后,等待一段时间以确保铸件内部的金属可以充分冷却,并达到足够强度。
7.取出铸件:当铸件完全冷却之后,小心地开启模具,并使用合适的工具取出铸件。
8.进行后处理:对铸件进行必要的后处理,如去除余渣、打磨、喷涂、质检等。
根据产品要求,进行相应的后处理工艺。
四、注意事项1.注意安全:在进行压铸作业时,必须始终关注安全问题。
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安全。
2.定期维护:压铸机和模具等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压铸作业指导书是针对压铸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的一份详细指南,旨在确保压铸作业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质量。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压铸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正文内容:1. 压铸工艺流程1.1 模具准备1.1.1 确定模具的使用条件和要求1.1.2 清洁和维护模具1.1.3 做好模具的安装和调试工作1.2 材料准备1.2.1 选择合适的压铸材料1.2.2 进行材料的预处理和配比1.2.3 确保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1.3 设备准备1.3.1 检查和维护压铸设备1.3.2 调整设备参数,确保操作正常1.3.3 准备好辅助设备和工具2. 压铸操作规范2.1 安全操作2.1.1 熟悉压铸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事项2.1.2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2.1.3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防止事故发生2.2 模具安装和调试2.2.1 确保模具的正确安装和定位2.2.2 调试模具,确保压铸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2.2.3 检查模具的冷却系统,确保温度控制良好2.3 材料投入和熔化2.3.1 按照规定的投料方式和量进行材料投入2.3.2 控制熔炉温度和熔化时间,确保材料的熔化质量2.3.3 检查熔化材料的质量,确保无杂质和气泡3. 压铸质量控制3.1 注射系统控制3.1.1 控制注射速度和压力,确保注射过程的稳定性3.1.2 检查注射系统的密封性,防止材料泄漏3.1.3 调整注射压力和速度,以控制产品的质量3.2 压力保持和冷却3.2.1 控制保压时间和压力,确保产品的密实性3.2.2 确保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产品变形3.2.3 检查冷却时间和温度,以控制产品的硬度和尺寸稳定性3.3 产品脱模和后处理3.3.1 按照规定的脱模方式和工艺要求进行操作3.3.2 检查产品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3.3.3 进行产品的后处理工艺,如清洁、抛光等总结:综上所述,压铸作业指导书是一份重要的指南,涵盖了压铸工艺流程、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压铸作业提供详细的指导,包括作业前的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以及作业后的清理工作。
通过本指导书,操作人员可以准确、安全地进行压铸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产品质量。
二、准备工作1. 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经验,并已经接受过相关的培训。
2. 检查压铸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 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和模具,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清洁。
4. 检查压铸机的润滑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三、操作步骤1. 将模具安装到压铸机上,并确保模具的位置正确。
2. 调整压铸机的压力和温度,根据产品要求进行设定。
3. 将预热好的原材料放入压铸机的料斗中,并启动压铸机。
4. 观察压铸机的运行情况,确保产品的成型过程符合要求。
5. 在产品成型后,停止压铸机的运行,并将成品取出。
6. 对成品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7. 如有需要,对成品进行修整、抛光等后续处理。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擅自修改或忽略任何步骤。
2.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3. 操作人员应保持专注,并随时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状况,如设备运行状态、周边人员等。
4.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使用损坏或不合格的设备和工具。
5. 如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五、作业后的清理工作1. 停止压铸机的运行,并关闭相关的电源和气源。
2. 清理压铸机和作业区域,包括清除残留的原材料和废料,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3. 将模具进行清洁和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
六、总结通过本指导书的指导,操作人员可以准确、安全地进行压铸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自身安全和产品质量。
同时,作业后的清理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只有保持设备的清洁和维护,才能提高设备的寿命和工作效率。
希望本指导书能为压铸作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实现生产目标和质量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严格按照《压铸机作业指导书》操作。
7、操作设备时请注意安全,按规范操作设备。
8、作业员必须对产品及时抽检,需及时发现及时停机以免模具损耗。
9、新生产的产品首件与样品进行比对,确认合格后方可量产。
改定
日期
变更记录
作成
审阅
核准
A1
2013-6-17
新规作成
孙永涛
作业指导书
工序书编号:BT-SOP-084-01
工序名称
压铸084
第1工序/共1工序
模具编号
BT007、010、0194
本工序第1页/共1页
一、作业前准备
1、检查模具型号是否正确。
2、将模具拉到相应的机台上机装模,连接冷却水管,调试模具顶出装置,检查活动部位等装置是否OK。
操作目的:
压铸出满足要求的产品。
使用工具:
30T压铸机、钳子、风扇、勺子
注意事项及要点:
1、本工序为重要工序。
2、本工序书只适用于084压铸生产使用。
3、每班次开始生产前,请严格按照《压铸设备点检表》进行点检。
4、本工序按作业指示书标准操作压铸机时应穿带好劳保用品,拿取产品时佩戴手套,防止手烫伤、划伤。
3、检查物料及工具是否齐备。
4、调整压铸参数:慢压射0.3m/s,快压射3~4m/s,料温425~435℃,留模时间5~10s。第一模时压力调到3~4圈,不可设置太大。
二、操作流程
1、热模:按以上参数设置,压铸20~30模次。逐渐加大压力到5~8圈,至产品打亮,表面无流纹缺陷等。
2、产品打亮后,取首件三级确认(班组长-品质-工程),验证合格(签字)后方可量产。
3、产品压铸顶出机器手自动加紧产品并拿出,机器手将产品放入周转箱内。每小时停机检查模具的情况是否OK并及时更换周转箱。
4、每半个小时对产品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流纹、冷料、缺料、多料、变形、划伤、油污、折弯裂痕等不良现象,如发现产品异常情况请立即停机以免损伤磨具。
5、将更换下的周转箱放置到掰件区,并请填写产品跟踪单
三、注意事项
1、压铸出的产品必须每半个小时抽检一次,检查出模后产品渣包等是否有掉入模腔、粘膜现象情况。并更换周转箱。
2、每一小时必须停机,检查出模后产品渣包等是否有掉入模腔、粘膜现象、模具温度是否过高等现象。停机检查模具时并更换周转箱。
3、量产生产时每两个小时必须做首检并记录。禁止将不良品流入下一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