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压铸作业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用于制造各种金属零件。
为了确保压铸作业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压铸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二、作业准备1. 设备准备:- 压铸机:确保压铸机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包括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 模具:检查模具的完整性和清洁度,确保模具的正确安装和调整;- 辅助设备:如自动送料机、自动取料机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2. 材料准备:- 金属合金: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合金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添加剂:根据需要添加合适的添加剂,如脱模剂、润滑剂等。
3. 工艺准备:- 工艺参数:根据产品要求和材料特性,设定合适的压铸工艺参数,如压力、温度、速度等;- 工艺流程: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包括模具安装、材料装填、压铸操作、冷却、脱模等步骤。
三、作业流程1. 模具安装:- 检查模具的完整性和清洁度,确保模具无损坏和污染;- 将模具正确安装到压铸机上,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包括模腔间隙、顶针位置等。
2. 材料装填:- 根据产品要求和模具设计,将金属合金材料装填到模腔中;- 注意材料的装填均匀性和充填度,避免产生缺陷。
3. 压铸操作:- 启动压铸机,根据设定的工艺参数进行压铸操作;- 注意观察压铸过程中的压力、温度等指标,及时调整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
4. 冷却:- 压铸完成后,将产品保持在模具中进行冷却;- 根据产品的尺寸和材料特性,确定冷却时间和方式。
5. 脱模:- 冷却完成后,将产品从模具中取出,注意避免损坏产品;- 如有需要,使用合适的脱模剂进行脱模操作。
6. 产品检验:- 对脱模后的产品进行检验,包括尺寸、外观、材质等方面;- 如有不合格品,及时进行修复或重新生产。
7. 清洁和维护:- 清洁模具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压铸机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2.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3. 严禁擅自调整或更改压铸机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方式;4. 注意压铸机的周围环境,保持通风良好,避免火灾和爆炸的发生;5. 如发现异常情况或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机并报告相关人员。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压铸作业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通过将熔融金属注入铸模中进行形状成型,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行业。
为了确保压铸作业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份详细的压铸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二、作业环境要求1. 作业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温度适宜;2. 作业区域应设置明确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3. 作业设备应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4. 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
三、作业准备1. 根据生产计划和工艺要求,准备所需的铸模、金属材料、润滑剂等;2. 对铸模进行检查,确保其完整、无损;3. 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压铸机、测量工具等;4. 检查压铸机的操作台和控制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操作步骤1. 启动压铸机,调整好压铸机的参数,如温度、压力等;2. 将金属材料加热至熔点,并倒入预热好的铸模中;3. 关闭铸模,开始进行压铸操作;4. 观察压铸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参数,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5. 压铸完成后,打开铸模,取出成品;6. 对成品进行外观检查和尺寸测量,确保其符合要求;7. 如有需要,进行二次加工、表面处理等工序。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压铸机的操作规程;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部或其他身体部位靠近压铸机的运动部件;3. 禁止在压铸机运行时进行维修和保养;4.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并上报相关负责人;5. 严禁使用损坏的铸模进行压铸操作,以免造成事故。
六、质量控制1. 对压铸机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2. 对金属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要求;3. 对成品进行外观检查和尺寸测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4. 如有不合格品,应及时进行处理和记录,以便追溯和改进。
七、作业记录1. 每次压铸作业完成后,应及时记录作业时间、作业人员、作业参数、成品数量等;2. 对作业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质量问题等进行详细记录;3. 对作业中的改进措施和效果进行记录和总结,为后续作业提供参考。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一、作业目的本指导书旨在规范压铸作业流程,确保压铸工艺的质量和安全。
二、作业范围本指导书适合于压铸工艺的操作人员。
三、作业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压铸工艺知识和技能,熟悉压铸设备的操作原理和安全规范。
2.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等。
3.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作业流程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更改或者省略任何步骤。
4. 操作人员必须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定期清理机器设备和工作台面。
5. 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压铸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a. 检查压铸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b. 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包括金属合金、润滑剂等。
c. 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2. 调整设备参数:a. 根据产品要求,调整压铸设备的压力、温度和速度等参数。
b. 检查模具的状况,确保模具表面平整、无损伤。
3. 开始压铸:a. 将金属合金加热至适宜的温度。
b. 将加热后的金属合金倒入压铸设备的料斗中。
c. 将模具放置在压铸设备上,并确保模具与设备的接触面充分涂抹润滑剂。
d. 启动压铸设备,将金属合金注入模具中,保持一定的压力和时间。
e. 压铸完成后,将模具从设备上取下,取出成品。
4. 检验成品:a. 对压铸件进行外观检查,确保表面无明显缺陷和变形。
b. 对压铸件进行尺寸检测,确保尺寸符合要求。
c. 对压铸件进行材质检测,确保材质合格。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专注,严禁随意打闹或者分心。
2. 操作人员必须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严禁超负荷使用设备。
3. 操作人员必须注意防火安全,禁止在作业区域内吸烟或者使用明火。
4. 操作人员必须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 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压铸作业区域的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
六、故障排除1. 如果压铸设备浮现故障或者异常情况,操作人员应即将住手操作,并及时报告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本指导书旨在提供压铸作业的详细指导,包括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二、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保压铸机设备完好无损,各部件正常运转。
b. 检查模具是否干净,并涂上适量的模具润滑剂。
c. 检查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包括合金成分、温度等。
d. 将原材料放入熔炉中进行熔化,确保温度适宜。
2. 调整设备a. 根据产品要求,调整压铸机的压力、速度等参数。
b. 确保喷嘴和模具的间隙适当,以避免过大或过小的压力。
c. 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调整模具的开合程度。
3. 开始压铸a. 将熔化的合金倒入压铸机的料斗中。
b. 启动压铸机,使其按照预设的参数进行工作。
c.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压铸机的运行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停机检查。
4. 完成压铸a. 压铸完成后,关闭压铸机,将压铸好的产品取出。
b. 对产品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没有缺陷或瑕疵。
c. 如有需要,对产品进行后续加工或处理。
三、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工作服、防护眼镜等。
2. 禁止在操作过程中戴手套,以免手套被卷入机器造成伤害。
3.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或其他物品伸入压铸机内部。
4. 压铸机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各部件的正常运转。
5. 在熔化合金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溅射或烫伤,必要时佩戴防热手套。
四、设备维护1. 每天开始工作前,检查压铸机设备的各项指标,确保正常运转。
2. 定期清洁压铸机的内部和外部,去除积尘和杂质。
3. 检查润滑系统,确保润滑油充足,滑动部件灵活。
4. 检查电气系统,确保电线连接良好,开关正常。
5. 定期检查压铸机的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确保准确可靠。
五、总结本指导书详细介绍了压铸作业的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和设备维护等内容。
在进行压铸作业时,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安全和质量。
同时,对压铸机设备的维护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设备正常运转才能保证作业的顺利进行。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压铸作业指导书是针对压铸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的一份详细指南,旨在确保压铸作业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质量。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压铸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正文内容:1. 压铸工艺流程1.1 模具准备1.1.1 确定模具的使用条件和要求1.1.2 清洁和维护模具1.1.3 做好模具的安装和调试工作1.2 材料准备1.2.1 选择合适的压铸材料1.2.2 进行材料的预处理和配比1.2.3 确保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1.3 设备准备1.3.1 检查和维护压铸设备1.3.2 调整设备参数,确保操作正常1.3.3 准备好辅助设备和工具2. 压铸操作规范2.1 安全操作2.1.1 熟悉压铸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事项2.1.2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2.1.3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防止事故发生2.2 模具安装和调试2.2.1 确保模具的正确安装和定位2.2.2 调试模具,确保压铸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2.2.3 检查模具的冷却系统,确保温度控制良好2.3 材料投入和熔化2.3.1 按照规定的投料方式和量进行材料投入2.3.2 控制熔炉温度和熔化时间,确保材料的熔化质量2.3.3 检查熔化材料的质量,确保无杂质和气泡3. 压铸质量控制3.1 注射系统控制3.1.1 控制注射速度和压力,确保注射过程的稳定性3.1.2 检查注射系统的密封性,防止材料泄漏3.1.3 调整注射压力和速度,以控制产品的质量3.2 压力保持和冷却3.2.1 控制保压时间和压力,确保产品的密实性3.2.2 确保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产品变形3.2.3 检查冷却时间和温度,以控制产品的硬度和尺寸稳定性3.3 产品脱模和后处理3.3.1 按照规定的脱模方式和工艺要求进行操作3.3.2 检查产品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3.3.3 进行产品的后处理工艺,如清洁、抛光等总结:综上所述,压铸作业指导书是一份重要的指南,涵盖了压铸工艺流程、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压铸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压铸操作文件编号:JB/JJ-2006-010产品名称:锌合金芯子、外套、三眼等设备型号:压铸机材料:锌合金标准工时:根据工艺卡规定作业名称/编号:压铸操作图号:无设备名称:压铸机工模具编号:根据工艺卡规定辅助工具:无内容:1.开机准备将铝合金原材料搅拌均匀,加入料斗。
查看射嘴、材料温度及所有设定(压力、时间等)是否符合要求:材料温度:第一段42±5℃;第二段42±5℃;第三段42±5℃。
喷嘴180±5℃。
注射压力:80±5MPA;注射时间:3-6S 冷却时间:2-5S总时间:5-15S;模具温度:200±5℃;材料温度:42±5℃2.操作手动状态:拉合安全门,进行加料、合模、注射、保压、冷却、开模、顶出产品,上述动作重复3次。
在手动试生产正常的情况下,将选择开关设置于“半自动”,拉合安全门,按工艺卡规定的路线生产产品,待完成一个生产周期,拉开安全门,取出产品及浇口,进入下一次循环。
3.自检将生产20模后的产品交检验员检查,待合格后,投入正常生产。
产品表面无油迹、污垢等表面缺陷。
产品表面应无飞边、毛刺、不足等缺陷。
如有废品应在交接班记录上记录产品缺陷原因。
4.摆放运输将合格的产品依次摆放在包装箱内,放置在待检区,待检验员做最终检验,合格后封上箱口,用搬运车运到焊接车间。
5.现场在生产过程中,要保持机器设备及周围环境整洁卫生。
交接班时填写好交接班记录。
交接班时,接班人员应对设备加润滑油一次,并按照设备日常总检计划要求,对设备、工装的可靠性进行检查。
6.设备在更换模具、原料或中途停机后再开机的情况下,待首检合格后,正常运行。
机器或模具出现故障,应按紧急停机按钮,然后迅速通知车间主任或维修工。
反应计划:车间主任调配、车间主任调整、车间主任或维修工调试、检验员判断、车间主任或检验员检查、操作工或清洁工调整。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压铸作业提供详细的指导,包括作业前的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以及作业后的清理工作。
通过本指导书,操作人员可以准确、安全地进行压铸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产品质量。
二、准备工作1. 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经验,并已经接受过相关的培训。
2. 检查压铸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 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和模具,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清洁。
4. 检查压铸机的润滑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三、操作步骤1. 将模具安装到压铸机上,并确保模具的位置正确。
2. 调整压铸机的压力和温度,根据产品要求进行设定。
3. 将预热好的原材料放入压铸机的料斗中,并启动压铸机。
4. 观察压铸机的运行情况,确保产品的成型过程符合要求。
5. 在产品成型后,停止压铸机的运行,并将成品取出。
6. 对成品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7. 如有需要,对成品进行修整、抛光等后续处理。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擅自修改或忽略任何步骤。
2.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3. 操作人员应保持专注,并随时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状况,如设备运行状态、周边人员等。
4.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使用损坏或不合格的设备和工具。
5. 如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五、作业后的清理工作1. 停止压铸机的运行,并关闭相关的电源和气源。
2. 清理压铸机和作业区域,包括清除残留的原材料和废料,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3. 将模具进行清洁和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
六、总结通过本指导书的指导,操作人员可以准确、安全地进行压铸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自身安全和产品质量。
同时,作业后的清理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只有保持设备的清洁和维护,才能提高设备的寿命和工作效率。
希望本指导书能为压铸作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实现生产目标和质量要求。
压铸作业指导书

压铸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压铸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机械等行业。
为了保证压铸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压铸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压铸作业的步骤、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安全措施。
二、作业步骤1. 准备工作(1) 确认所需的压铸模具和材料;(2) 检查压铸机的运行状态,确保正常工作;(3)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
2. 模具安装(1) 将模具组装在压铸机上,确保模具的稳定和正确安装;(2) 调整模具的开合间距和压力,以适应所需产品的尺寸和要求。
3. 材料准备(1) 根据产品要求,准备合适的压铸材料;(2) 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充足。
4. 开始压铸(1) 打开压铸机电源,启动压铸机;(2) 将预热好的压铸材料放入炉中,等待熔化;(3) 当材料熔化达到要求温度时,开始注入模具;(4) 控制注入速度和压力,确保产品的成型质量;(5) 等待一定时间,直到产品冷却固化。
5. 取出产品(1) 打开压铸机模具,取出已成型的产品;(2) 检查产品的质量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6. 后续处理(1) 去除产品上的余料和毛刺;(2) 进行表面处理,如喷漆、电镀等;(3) 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达到客户要求。
三、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1. 操作要点(1) 操作人员应熟悉压铸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 操作人员应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流程;(3) 严格按照产品要求和工艺参数进行操作。
2. 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2) 注意机器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3) 确保操作区域的清洁和整洁,防止杂物进入模具;(4) 注意材料的储存和使用,避免造成浪费和污染。
四、安全措施1. 压铸机安全(1)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压铸机的操作和维护;(2) 定期检查和维护压铸机,确保其正常运行;(3) 遵循压铸机的安全操作规程,禁止擅自改变参数和操作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市鄞州骏捷气动工具厂压铸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JB/JJ-2006-010
产品名称锌合金芯子、外套、
三眼等
图号工序号
设备型号设备名称压铸机工序名称成型材料锌合金工模具编号周转方式包装箱标准工时辅助工具
作业名称/编号内容反应计划
1.开机准备
2.操作
3.自检
4.摆放运输
5.现场
6.设备将铝合金原材料搅拌均匀,加入料斗;
查看射嘴、材料温度及所有设定(压力、时间等)是否符合要求:
材料温度:第一段420±5℃;第二段420±5℃;第三段420±5℃。
喷嘴180±5℃。
注射压力:80±5MPA;注射时间:3-6S冷却时间:2-5S
总时间:5-15S;模具温度:200±5℃;材料温度:420±5℃
在更换模具、原料或中途停机后再开机的情况下,待首检合格后,正常运行.
手动状态:拉合安全门,进行加料、合模、注射、保压、冷却、开模、顶出
产品,上述动作重复3次.
在手动试生产正常的情况下,将选择开关设置于“半自动”,拉合安全门,按
工艺卡规定的路线生产产品,待完成一个生产周期,拉开安全门,取出产
品及浇口,进入下一次循环.
将生产20模后的产品交检验员检查,待合格后,投入正常生产.
产品表面无油迹、污垢等表面缺陷.
产品表面应无飞边、毛刺、不足等缺陷.
如有废品应在交接班记录上记录产品缺陷原因.
将合格的产品依次摆放在包装箱内,放置在待检区,待检验员做最终检验,合
格后封上箱口,用搬运车运到焊接车间.
在生产过程中,要保持机器设备及周围环境整洁卫生;
交接班时填写好交接班记录;
交接班时,接班人员应对设备加润滑油一次;并按照设备日常总检计划要
求,对设备、工装的可靠性进行检查。
机器或模具出现故障,应按紧急停机按钮,然后迅速通知车间主任或维修工.
车间主任调配
车间主任调整
车间主任或维修
工调试
车间主任或维修
工调试
车间主任或维修
工调试
检验员判断
检验员判断
检验员判断
车间主任或检验
员检查
操作工或清洁工
车间主任或维修
工调整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第1 页共1 页
宁波华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
HF/Q-475101-04(A/0)文件编号:07-0309002
产品名称燃油箱集油盘图号80 工序号25 设备型号HTK1500 设备名称注塑成型机工序名称底托注塑成型材料HD6070EA+LLDPE3224 工模具编号SY005 周转方式包装箱标准工时辅助工具修边刀
作业名称/编号内容反应计划
1.开机准备
2.操作
3.自检
4.摆放运输
5.现场
6.设备将90%的HD6070料与10%的LLDPE3224料搅拌均匀,加入料斗;
查看料嘴、料桶温度及所有设定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在更换模具、原料或中途停机后再开机的情况下,待首检合格后,正常运行.
手动状态:拉合安全门,进行合模、注塑、保压、预塑、冷却、开模、顶出
产品,上述动作重复3次.
在手动试生产正常的情况下,将选择开关设置于“半自动”,拉合安全门,按
工艺卡规定的路线生产产品,待完成一个生产周期,拉开安全门,取出产
品及浇口,进入下一次循环.
将生产20模后的产品交检验员检查,待首检合格后,投入正常生产.
产品表面无油迹、污垢等表面缺陷.
产品表面应无飞边、毛刺、不足等缺陷.
如有废品应在交接班记录上记录产品缺陷原因.
将合格的产品依次摆放在包装箱内,放置在待检区,待检验员做最终检验,合
格后封上箱口,用搬运车运到焊接车间.
在生产过程中,要保持机器设备及周围环境整洁卫生;
交接班时填写好交接班记录;
交接班时,接班人员应对设备加润滑油一次;并按照设备日常总检计划要
求,对设备、工装的可靠性进行检查。
机器或模具出现故障,应按紧急停机按钮,然后迅速通知车间主任或维修工.
车间主任调配
车间主任调整
车间主任或维修
工调试
车间主任或维修
工调试
车间主任或维修
工调试
检验员判断
检验员判断
检验员判断
车间主任或检验
员检查
操作工或清洁工
车间主任或维修
工调整
编制/日期陈科惠03/09/10 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宁波华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
HF/Q-475101-04(A/0)文件编号:07-0309003
产品名称燃油箱集油盘图号80 工序号30 设备型号设备名称悬臂式热板机工序名称总成焊接材料工模具编号SY005/6-R 周转方式包装箱标准工时辅助工具修边刀
作业名称/编号内容反应计划
1.开机准备
2.操作
3.自检
4.摆放运输
5.现场
6.设备
工艺路线首先检查靠模是否牢靠;
生产前打开设备电源开关,对照工艺卡检查设备的工艺参数是否符合要
求,并作好工艺记录。
试动状态:关上安全门,按动作按钮,进行吸底托、热烫、保压冷却、开模、
顶出产品,上述动作.
在试动生产正常的情况下,按工艺规定的路线生产产品,待完成一个生产周
期,取出产品,进入下一次循环.
将生产5只后的产品交检验员检查,待首检合格后,投入正常生产.
产品表面无油迹、污垢等表面缺陷.
产品表面应无飞边、毛刺、焊接不牢等缺陷.
如有废品应在交接班记录上记录产品缺陷原因.
将合格的产品依次摆放在包装箱内,放置在待检区,待下一工序,做水检验;
在生产过程中,要保持机器设备及周围环境整洁卫生;
交接班时填写好交接班记录;
交接班时,接班人员应对设备加润滑油一次;并按照设备日常总检计划要
求,对设备、工装的可靠性进行检查。
机器或模具出现故障,应按紧急停机按钮,然后迅速通知车间主任或维修工.
将上托放在下靠模将下底放入上靠模按按钮
吸集油盘底热烫保压冷却顶出取出产品
车间主任调配
车间主任调整
车间主任或维修
工调试
车间主任或维修
工调试
车间主任或维修
工调试
检验员判断
检验员判断
检验员判断
检验员判断
车间主任或检验
员检查
操作工或清洁工
车间主任或维修
工调整
编制/日期陈科惠03/09/10 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第 1 页共1 页
宁波华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
HF/Q-475101-04(A/0)文件编号:07-0309004
产品名称燃油箱集油盘图号80 工序号35 设备型号设备名称检测架工序名称渗漏检验材料工模具编号周转方式包装箱标准工时辅助工具水壶
作业名称/编号内容反应计划
1.检验准备
2.操作
3.自检
4.摆放运输
5.现场将检验用水搬至工位;
将检测架抹洗干净;
将焊接好的集油盘总成依次摆放在检测架上,一排10只;
用水壶将水依次倒入集油盘内;
将上一轮做好的产品,晾干水,盖上工号章,依次放入包装箱内;
依次检查每只产品,看有否渗漏现象;
将无渗漏且无污垢的产品,倒掉水,依次倒放在检测架上;
将有渗漏的产品, 倒掉水后,放入废品箱.
产品有无盖上工号章;
是否按包装规范要求,每箱放置了16只产品;
将废品数记录在检验簿上.
将合格的产品依次摆放在包装箱内,放置在待检区, 待检验员做最终检验,
合格后封上箱口,用搬运车运到仓库.
在生产过程中,要保持产品及周围环境整洁卫生;
检验员判断
检验员判断
检验员判断
操作工或清洁工
编制/日期陈科惠03/09/10 审核/日期批准/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