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崇明区 高三一模 古文翻译 解析

合集下载

上海高三2019一模翻译

上海高三2019一模翻译

2019上海高三翻译一模汇编崇明:1.科学家们惊叹于这些植物对城市环境的快速适应。

(adaption)2.我妹妹的课堂笔记一向一目了然,值得学习。

(enough)3.那些源自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角色在这个网络游戏里获得了新生。

(originate)4.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

(independent)松江1.这是他第一次一本正经的评价我的衣着。

(comment)2.住校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业中。

(enable)3.最让我担心的是这孩子除了在线游戏之外,似乎对周围的一切都视而不见。

(concern)4.正是因为没有抵制住金钱和名誉的诱惑,那位知名演员违反了法律,最终她不得不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fail)宝山1.交友时勿以貌取人。

(base)2.经历一场大病后,他明白了生命的代价。

(suffer)3.2018上海进口博览会展示的创新理念,促进了自由贸易。

(meanwhile)4.不管到哪里旅游,都应该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

这样才能成为一名文明的游客。

(nomatter )黄埔1.很多人对他们的潜能一无所知。

(ignorant)2.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该地区的经济衰退负有责任。

(extent)3.自古以来老百姓就希望天下太平,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

(long for )4.青少年问题的发展趋势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也值得整个会群策群力,共商对策。

(which)静安1.您可联系校办室了解更多信息。

(contact)2.玛丽迫不及待地想使用刚下载的软件。

(wait)3.维生素片能否替代食物为我们提供足够能量仍然未知。

(remain)4.尽管不同学科老师的教学风格不尽相同,他们都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

(vary)虹口1.他刚要关闭电脑,就在这时手机响了。

(when)2.他嗲表全班同学在新年晚会上向老师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on behalf of)3.我们付出的每一次努力未必都能成功,但是但凡值得我们做的事情都值得做好。

2019-2020学年上海崇明县东门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上海崇明县东门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上海崇明县东门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医药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核。

中医药还提倡“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固本培元、壮筋续骨”,更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从宏观、系统角度揭示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深深地融入民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健康文化和实践,成为人们治病祛疾、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

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

预防天花的种痘技术,在明清时代就传遍世界。

《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达尔文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抗疟药物“青蒿素”的发明,拯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摘编自《<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材料二:图1:2014—2018年中国药品流通行业中成药类销售总额数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图2:2014—2018年中国中药饮片进出口情况数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材料三:据介绍,中医在新冠肺炎救治过程中优势明显,尤其是对于轻症病人,能提高治愈率等,现已形成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和中西医结合的“中国方案”,筛选出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等有明显疗效的药方。

2019年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首次纳入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

今年2月,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对外宣布,通过对214名患者的临床救治,中医药的治愈率达90%以上。

中国对中医药的有效利用,使海外媒体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讨论热度显著提升。

法国新欧洲集团董事长陈翔介绍说,法国侨界通过“云诊所+中成药”解决了很多华人对病情的疑问,通过中药有效降低了轻症转重症的发生率,好几位患有轻症新冠肺炎的华人患者都痊愈了,中医成为法国华人新冠疫情防控的一大亮点,中医在海外抗疫中做出了贡献。

上海市崇明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上海市崇明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崇明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18.12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所在学校及班级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杜鹃声里斜阳暮。

(北宋·秦观《·郴州旅舍》)(2)吾师道也,?(唐·韩愈《师说》)(3)柳永《八声甘州》中“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一句,从对面着笔抒发情感。

杜甫《月夜》中同样采用这一手法的诗句是“,。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小周毕业多年后邂逅当年同窗好友,感慨地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B.吴先生面对争强好胜、惹是生非的小孙子,谆谆教诲道:“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C.郑老师深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道,因此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D.王助理的方案被领导否定,心情郁闷,同事安慰说:“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

”(2)下面是某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的讲话,以下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3分)A.男生寝室昨晚熄灯后聊天,希望你们既往不咎,改正错误。

B.本周艺术节大家群策群力取得年级第一好成绩,可喜可贺。

C.小刘同学尽管早晨迟到,但原因是他帮助邻居,值得见谅。

D.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问题尽管提出,我定会鼎力相助。

二、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审美救赎何以可能潘知常①对于审美救赎的思考,首先当然应该是审美救赎何谓。

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审美救赎何为。

审美救赎何谓,是对于审美救赎的本体属性的回答,审美救赎何为,则是对于审美救赎的审美功能的回答。

在这回答的背后,则是对于审美与艺术的生存权、审美与艺术的尊严的回答。

【推荐】崇明区2019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一模)学科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推荐】崇明区2019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一模)学科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崇明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所在学校及班级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杜鹃声里斜阳暮。

(北宋·秦观《·郴州旅舍》)(2)吾师道也,?(唐·韩愈《师说》)(3)柳永《八声甘州》中“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一句,从对面着笔抒发情感。

杜甫《月夜》中同样采用这一手法的诗句是“,。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小周毕业多年后邂逅当年同窗好友,感慨地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B.吴先生面对争强好胜、惹是生非的小孙子,谆谆教诲道:“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C.郑老师深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道,因此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D.王助理的方案被领导否定,心情郁闷,同事安慰说:“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

”(2)下面是某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的讲话,以下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3分)A.男生寝室昨晚熄灯后聊天,希望你们既往不咎,改正错误。

B.本周艺术节大家群策群力取得年级第一好成绩,可喜可贺。

C.小刘同学尽管早晨迟到,但原因是他帮助邻居,值得见谅。

D.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问题尽管提出,我定会鼎力相助。

二、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审美救赎何以可能潘知常①对于审美救赎的思考,首先当然应该是审美救赎何谓。

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审美救赎何为。

审美救赎何谓,是对于审美救赎的本体属性的回答,审美救赎何为,则是对于审美救赎的审美功能的回答。

在这回答的背后,则是对于审美与艺术的生存权、审美与艺术的尊严的回答。

2019年上海崇明区高考一模语文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19年上海崇明区高考一模语文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上海崇明区 2019 年高考一模语文试题卷一、累积应用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 ,杜鹃声里夕阳暮。

( 北宋·秦观《 ________·郴州旅舍》)(2)吾师道也 ,___________ ? ( 唐·韩愈《师说》 )(3)柳永《八声甘州》中“想佳丽妆楼颙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一句,从对面着笔抒发感情。

杜甫《月夜》中相同采用这一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按要求选择。

以下选项中,名句使用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A.小周毕业多年后相逢当年同窗挚友,感触地说:“以前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B.吴先生面对争强好胜、招惹是非的小孙子,谆谆教诲道:“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C.郑老师深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道,所以教课中十分着重指引学生自主思虑。

D.王助理的方案被领导否认,心情愁闷,同事宽慰说:“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

”3.下边是某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的发言, 以下表达最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A.男生卧室昨晚熄灯后聊天, 希望你们既往不咎, 更正错误。

B.本周艺术节大家集思广益获得年级第一好成绩, 可喜可贺。

C. 小刘同学只管清晨迟到, 但原由是他帮助街坊, 值得见谅。

D. 同学们在此后的学习中有问题只管提出, 我定会大力互助。

二、阅读阅读下文,达成各题。

审美救赎何以可能潘知常①对于审美救赎的思虑,第一自然应当是审美救赎何谓。

同时,还有此外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审美救赎何为。

审美救赎何谓,是对于审美救赎的本体属性的回答,审美救赎何为,则是对于审美救赎的审美功能的回答。

在这回答的背后,则是对于审美与艺术的生计权、审美与艺术的尊严的回答。

自然,这也与我们过去长远以来没有很好地思虑这个问题有关。

黑格尔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熟知非真知。

无疑,这句话用在这里也是特别适合的。

明显,对于审美救赎的审美功能的思虑,其实就是对审美与艺术的来源、审美与艺术之为审美与艺术的思虑。

上海2019年秋季高考文言文翻译+文中重点词汇解释

上海2019年秋季高考文言文翻译+文中重点词汇解释

【2019秋】文言文(一)项经传①公讳经,字诚之,号怡庵,襄毅公长子。

成化丁未成进士,明年,授南京福建道御史,奉命简阅内库。

内库向为豪贵人掌,公既至,循故实,稽录羨余①,无敢冒利者。

比又视南城,南城肃然。

为御史者七年,倔强有父风。

②升太平府知府。

至则叹曰:“嗟乎!太平,建康南屏也,实国家股肱郡,然民贫矣,不宽不可。

”于是身抚循之,流亡来归者万计。

③移治临江。

临江与袁、筠诸郡接壤也,土寇剽逸,出没其间,民无休居。

公至,悯然曰:“夫临江与太平异也,寇勿击,民勿宁。

”乃立捕诸豪贼百八十人置之法,一郡大治。

④逾年,临江饥,有司方请赈,公曰:“民饥甚矣,必请而赈,是坐以待毙也;赈而勿请,罪在太守。

宁以一身活数万人。

”于是发府库金五千有奇,建和籴之法,民赖以存治。

而监司督赋方急,公入争曰:“化理以民命为重,民惫矣,以杖驱之,是束羊加石而沉之渊,直速死耳。

民尽死,赋从何出?”继而岁大稔,民感德报称,赋入为诸郡先。

⑤时中官刘瑾用事,权擅天下,天下吏多赂瑾者。

其有司以上赂各有等,公勿赂,瑾怒。

或以告公。

公曰:“人各有志,彼乌怒?即怒,吾命耳。

”卒弗赂也。

居无何瑾诛诸赂者皆(节选自《檇李往哲列传》)【注】①羡余:赋税的盈余。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循.故实(2)比又视.南城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稽.录羡余()A.登记B.仔细 C核查 D.延迟(2)无敢冒.利者()A.侵犯B.贪占C.冒充D.盗窃17.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民饥甚矣,必请而赈,是坐以待毙也;赈而勿请,罪在太守。

宁以一身活数万人。

18.用“/”为第⑤段画线部分断句。

(3分)19.第②③段分别写项经治理太平府和临江府,采用了不同的策略,请分析其原因。

(3分)20.第④段写到“监司督赋方急”,项经与他论理,很有说服力,请加以分析。

(4分)参考答案15.(2分)(1)遵循(2)督查16.(2分)(1)C(2)B17.(5分)答案示例:百姓已经非常饥饿了,一定要请示后才能赈济,这就像坐着等死;赈济百姓却不请示,罪责就在太守。

2019年全国一卷文言文阅读解析译文

2019年全国一卷文言文阅读解析译文

2019年全国一卷文言文阅读解析译文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下面是一篇文言文,共有四道题目,完成题目后可以得到19分。

XXX是洛阳人,年仅十八岁,因为能够诵读诗歌并且写作能力突出,声名在郡中传开。

XXX是河南的守护官,听闻了XXX的才华,就召见他并且宠爱他。

XXX被召入门下,受到了很高的待遇。

当时汉朝的皇帝XXX登基继位,听闻河南守XXX治理国家平稳,于是与XXX一起前往研究。

之后,XXX征召XXX为廷尉。

廷尉认为XXX虽然年纪尚轻,但是已经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后来,XXX皇帝任命XXX为博士。

当时XXX年纪最小,但是每次诏令下来时,他总是能够与老一辈的博士一起商议。

XXX认为汉朝已经安定,应该改正朔、改变服色、制定制度和官名、振兴礼乐。

他起草了相关的仪式和法规,崇尚黄色,采用五行之说,改变秦朝的法律。

XXX即位后,他采纳了XXX的建议,修改了律令,将列侯都归国。

绛、灌、东阳侯、XXX之等人都嫉妒XXX,短他是年轻人,想独揽大权,使各种事情混乱。

XXX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不再采纳XXX的建议,但还是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

XXX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XXX。

为长沙XXX三年。

后岁余,XXX见。

XXX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XXX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XXX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XXX,自以为过之,今不及。

居顷之,拜XXX为XXX太傅。

”XXX,XXX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XXX。

XXX复封XXX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XXX,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XXX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XXX不听。

居数年,XXX骑,堕马而死,无后。

XXX自伤为XXX,哭泣岁余,亦死。

2019上海高三一模英语(崇明区)(2021年整理)

2019上海高三一模英语(崇明区)(2021年整理)

2019上海高三一模英语(崇明区)(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上海高三一模英语(崇明区)(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上海高三一模英语(崇明区)(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9上海高三一模英语(崇明区)(满分14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 2018。

12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Section ADirections: In Section A, you will hear ten short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said。

The conversations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you hear a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about it, read the four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answer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1.A. In a charity shop。

B。

In a laundry C。

In a dormitory。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崇明卷何铸字伯寿,余杭人。

登政和五年进士第,历官州县,入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秘书郎。

御史中丞廖刚荐铸操履劲正,可备拾遗补阙之选。

即命对。

铸首陈:“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

诚孝既至,则归梓宫于陵寝,奉两宫于魏阙,绍大业,复境土,又何难焉!”帝嘉纳之。

拜监察御史,寻迁殿中侍御史。

上疏论:“士大夫心术不正,徇虚以掠名,托名以规利。

言不由衷而首尾向背,行险自售而设意相倾者,为事君之失。

怀险巇之谋,行刻薄之政,轻儇不庄,慢易无礼者,为行己之失。

乞大明好恶,中饬中外,各务正其心术,毋或欺诞。

”盖有所指也。

先是,秦桧力主和议,大将岳飞有战功,金人所深忌,桧恶其异己,欲除之,胁飞故将王贵上变,逮飞系大理狱,先命铸鞫之。

铸引飞至庭,诘其反状。

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里。

既而阅实俱无验,铸察其冤,白之桧。

桧不悦曰:“此上意也。

”铸曰:“铸岂区区为一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

”桧语塞,改命万俟。

飞死狱中,子云斩于市。

桧衔铸。

时金遣萧毅、邢具瞻来议事,桧言:“先帝梓宫未反,太后銮舆尚迁朔方,非大臣不可祈请。

”乃以铸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为报谢使。

铸曰:“是行犹颜真卿使李希烈也,然君命不可辞。

”既返命,桧讽万俟使论铸私岳飞为不反,欲窜诸岭表,帝不从,止谪徽州。

时有使金者还,言金人问铸安在,曾用否。

于是复使知温州。

未几,以端明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召赴行在,力辞。

乃再遣使金,使事秘而不传。

既归报,帝复许以大用,除资政殿学士、知徽州。

居数月,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卒,年六十五。

(选自《宋史·何铸列传》,有删改) 参考译文:何铸,字伯寿,余杭人。

在北宋政和五年中了进士,做过多年州县的官,进入宫廷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秘书郎。

御史中丞廖刚认为何铸刚正不阿、操守严明,推荐何铸为谏官的候补人选。

于是皇上命令臣子阐述政见。

何铸首先说:“感动上天的德行没有比孝顺更大的,感化万物的方法没有比真诚更好的。

真诚和孝顺都做到了,那么使梓宫归于陵寝,恭敬地迎接两宫回朝,接续大业,收复失地,这又有什么难的呢!”皇帝称赞何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何铸被授予监察御史的官职,不久又升为殿中侍御史。

他给皇帝上疏说:“士大夫心术不正,弄虚作假来获得好名声,又假托好名声来获取私利。

说话言不由衷且前后相违背,他们行事险恶却自我标榜,假装友善却互相倾轧,这是他们侍奉君主的过失。

心藏险恶的阴谋,实施刻薄的政令,轻浮不庄重,轻慢无礼,这是他们个人品行上的过失。

希望您申明正义,分清好恶,告诫朝廷内外的官员,要求他们心地坦荡,不要以虚夸骗人。

”这可能是专指某些人的。

以前,秦桧大力主张议和,大将军岳飞有战功,被金人痛恨,秦桧恨岳飞反对自己,想要除掉岳飞,于是威胁岳飞的旧部王贵诬告岳飞叛变,逮捕了岳飞,关在大理寺监狱里,起初命令何铸审问他。

何铸把岳飞带到庭中,问他谋反的事情。

岳飞当庭露出背部,背上刺有“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深入到肌肤里面。

不久查证事实,都没有证据,何铸明白岳飞的冤屈,把情况报告给秦桧。

秦桧不高兴地说:“这是皇上的意思。

”何铸说:“我何铸难道仅仅是为了救一个岳飞吗?如今强大的敌人还没有被消灭,无缘无故杀死一名大将,会失去军心的,这不是国家的长远之计。

”秦桧说不出话来,就改让万俟处理此事。

岳飞死在了狱中,他的儿子岳云被处斩于集市。

秦桧对何铸怀恨在心。

当时正值金人派萧毅、邢具瞻来议事,秦桧说:“先帝的灵柩还没有回来,太后的銮车还在北方,除大臣外都不可祈请议事。

”于是让何铸以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的身份,作为报谢使出使金国。

何铸说:“这次出行犹如颜真卿出使劝降李希烈,但是君主的命令不能推辞。

”等到何铸回来复命,秦桧暗示万俟在皇上面前说何铸私自认为岳飞没有谋反,想把何铸流放到岭南,皇帝没有听从,只是把何铸贬到徽州。

当时有出使金国的大臣回来,说金人问何铸在哪里,是否曾被重用。

皇帝于是就命何铸掌管温州。

不久,被封为端明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皇上)下诏命令何铸立刻前往皇帝所在地,何铸极力推辞。

于是又派何铸出使金国,并命令秘密行事,不得外传。

等到何铸归来上报时,皇帝又重用何铸,授予他资政殿学士的职位,并掌管徽州。

过了几个月后,又把他提升为江州太平兴国宫。

后来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曾国藩《原才》【题解与导读】原,论说文体之一,盖推究事物本原之义以示人。

此体起于韩愈作五原,后人因之;其曲折抑扬,与论说相表里。

韩愈原道、黄宗羲原君,为“原”体之名篇。

本篇讨论人才培养问题,从强调人才的重要,讲到培养人才的方法,再论述陶铸人才之责无旁贷,而以收效将来作结,可谓原始要终,曲尽其义。

陶铸人才,以移风易俗,这是文正公一贯的主张,既见于奏疏,也见于日记,本篇论点,最见具体而微。

晚清政局,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为挽回颓势,曾氏主张从陶铸人才,转移风气入手;另一位激烈改革者龚自珍也关心人才,他讥切时政,以解放人才为诉求,龚自珍所作病梅记,可与原才比观并读。

【原文】风俗之厚薄奚自(1)乎?自乎一二人之心所向(2)而已。

民之生,庸弱者,戢戢(3)皆是也。

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4)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

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

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

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

(5)”风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

先王之治天下,使贤者皆当路在势,其风民(6)也皆以义,故道一而俗同。

世教既衰,所谓一二人者,不尽在位,彼其心之所向,势不能不腾(7)为口说,而播为声气(8)。

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9)为习尚。

于是乎徒党蔚起(10),而一时之人才出焉。

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有以功利倡者,其徒党亦死功利而不返。

“水流湿,火就燥(11)。

”无感不雠(12),所从来久矣。

今之君子之在势者,辄曰:“天下无才。

”彼自尸于高明之地(13),不克以己之所向,转移习俗,而陶铸(14)一世之人;而翻谢(15)曰:“无才。

”谓之不诬,可乎?否也!十室之邑(16),有好义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之尤者而材之。

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

然则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17)以上,皆与有责焉者也。

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18)之人;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19)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而坏风俗,而贼(20)人才。

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有一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21)。

【注释】(1) 厚薄奚自:淳厚朴实、浮薄衰弱。

奚自,何自、从那里产生。

(2) 向:同“向”,倾向。

(3) 戢戢:聚集众多的样子。

(4) 君之:尊敬他。

君,尊崇。

引申为拥戴。

(5) 挠万物者莫疾乎风:挠,摇动。

疾,急速、猛烈。

语出周易说卦传。

(6) 风民:教育感化人民。

(7) 腾:传播。

(8) 声气:声势、风气。

(9) 蒸:兴起、渐成。

(10) 蔚起:聚集起来。

(11) 水流湿火就燥:水向低洼湿润之处流动,火跟随干燥之物燃烧。

二句出周易干卦文言。

(12) 雠:应答、响应、应验。

(13) 自尸于高明之地:尸,主事、居位。

高明,地位显贵。

地,地位。

(14) 陶铸:培养造就。

(15) 翻谢:反而推辞。

翻,同“反”。

谢,推辞。

(16) 十室之邑:言邑之小者。

语见论语公冶长篇。

(17) 一命:官阶之最低者。

周制:任官自一命至九命,九命为最高。

(18) 天位:天子之位。

(19) 贼:伤害。

(20) 逆睹:预见。

逆,预先。

【翻译】社会风尚的淳厚和浮薄是从那里产生的呢?产生于一两个人的思想倾向罢了。

百姓们中间,平庸懦弱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有一两位贤能有智能的人,大家就会拥戴他们并听从他们的教导;特别贤能有智能的人,拥戴他的人就特别多。

这一两个人的心向于仁义,众人便和他一起追求仁义;这一二个人的心倾向名利,众人便和他一起奔竞名利。

众人所奔赴的,就形成大势所趋,即使有巨大的力量,也没有谁敢违背它,所以说:“摇撼天下万物的,没有比风来得迅速强劲了。

”社会风尚对于个人的思想影响来说,起初很微弱,最后将是不可抗拒的。

古代的帝王治理天下,使贤能智能的人都居要职、掌权势,他们教化人民也都用仁义道德,所以那时社会规范统一而风尚相同。

世道教化衰微后,前面所说的那一两个人并不全在重要的职位上,但他们的志向主张,势必不能不从口中极力宣扬出来、广为传播而造成声势。

那么众人也势必不能不听从他们的号召,渐渐形成习俗风尚。

这样,他们志同道合的跟随者就聚集增多,一时的人才就从这里产生出来了。

倡导仁义的人,他的追随者会为仁义而死,义无反顾;号召功利的人,他的追随者也会为功利而牺牲,决不回头。

(周易干卦文言说:)“水向潮湿的地方流,火接近干燥的东西烧。

”没有什么感召是得不到感应的,这种情况已经由来很久了。

现在掌握权势的君子,往往说:“天下没有人才”,他们身居高位显贵,不能用自己的理想去转变风尚、造就当代人才,却反而推辞说“没有人才”,认为这不是自欺欺人的话,行吗?不行的!十户人家的小城,其中如果有崇尚仁义的君子,他的智能足以改变十个人,就一定能选拔十人中的优异者栽培成材;他的智能能够改变一百个人,就一定能选拔一百人之中的优异者栽培成材。

那么,移风易俗和栽培造就一代人才,并非仅仅是身居显贵之人的事,凡是有一官半职的人,都有责任参与此事。

主宰国家行政的人采取我的主张,并且念兹在兹,就会谨慎选择能共同维护帝位的人才;士大夫采取我的主张,并且念兹在兹,就会戒慎恐惧谨慎自己的志向,担心想法偶有不当,因而败坏风尚和摧残人才。

照这方法去做,几十年以后,可能有收到成效的一天吧?这就不是我所能预见的了。

【深究与鉴赏】陶铸人才,移风易俗,是曾氏力挽晚清政局之颓势,所提出之救病良方。

对于人才之栽培与任用,曾氏早已身体力行。

弟子黎庶昌庸庵文编序曾称:道光末年,风气败坏颓放到了极点,“曾文正公始起而正之,以躬行为天下先,以讲求有用之学为僚友劝,士从而与之游,稍稍得闻往圣昔贤修己治人、平天下之大旨。

而其幕府辟召,皆极一时英隽,朝夕论思,久之窥其本末,推阐智虑,各自发摅,风气至为一变!”本篇文章之见解,曾氏早已躬行实践,试验有成,自与徒托空言,不切实际者有别。

曾氏为文,私淑方苞、姚鼐,深得桐城义法“雅洁不芜”的精髓。

本篇文章,在“端绪不繁”,“陈义不杂”方面,的确与桐城派标榜之“义法”一致。

就章法和修辞学来说,开篇运用“提叙”法,各段灵活使用层递、对衬之修辞技巧,且论事说理,有详有略,有主有宾,故能“雅洁不芜”。

其中有铺叙、有转折,有短句、有长句,句法变化,跌宕生情,值得品赏。

本篇以陶铸人才为主体,移风易俗则申其作用。

故篇首开宗明义即揭示论点大纲,道破一篇要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