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儿感冒的方法
中医治疗小儿感冒的处方小儿流鼻涕偏方

中医治疗小儿感冒的处方小儿流鼻涕偏方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医治疗小儿感冒的处方小儿流鼻涕偏方》的内容,具体内容:小儿感冒是最常见的外感性疾病之一。
多为外感时邪引起(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易于流行。
属于中医学"温热病"、"时行感冒"...小儿感冒是最常见的外感性疾病之一。
多为外感时邪引起(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易于流行。
属于中医学"温热病"、"时行感冒"的范畴,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节为多见。
在小儿易引起肺部感染,合并肺炎。
本文主要探讨治疗儿童感冒的中药处方。
中医治疗小儿感冒的处方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中医治疗小儿感冒的处方的资料,欢迎阅读。
中医治疗小儿感冒的处方症状1:只是一般感冒,没有发烧和嗓子疼。
处方:小儿解表颗粒。
小儿解表颗粒,由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黄芩、防风、紫苏叶组成,可以宣肺解表、清热解毒。
用于感冒初期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咳嗽、鼻塞流涕、咽喉痛痒。
开水冲服,1—2岁每次4克,1日2次;3—5岁每次4克,1日3次;6—14岁每次8克,1日2—3次。
症状2:感冒同时伴有发烧,但不严重,而且没有咽痛。
处方: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感冒颗粒,由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组成。
主要功能为清热解表,用于小儿感冒、流感、发烧。
1岁以内每次服6克,13岁每次服6—12克,4—7岁每次服12—18克,8—12岁每次服24克,均为每日2次。
中医治疗小儿感冒感冒的四大处方治疗小儿感冒的方症状3:感冒时发烧严重。
处方:小儿清解冲剂。
小儿清解冲剂,由金银花、连翘、地骨皮、青黛、白薇、地黄、广藿香、石膏组成,可以除瘟解毒、清热退烧。
用于小儿感冒引起的高烧不退、汗出热不解、烦躁口渴、咽喉肿痛、肢酸体倦。
1岁以内每次服5克;2—4岁每次服10克;5—7岁每次服15克;7岁以上酌增或遵医嘱,均为每日3次。
三根汤治疗儿童感冒咳嗽流涕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三根汤治疗儿童感冒咳嗽流涕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宝贝一家亲》老中医祝肇刚教授(2011-10-12 15:07:42)转载▼分类:宝贝成长录标签:育儿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宝贝一家亲》的节目,节目请的是北京一位很出名的老中医祝肇刚教授。
民间的三根汤:葱白根,萝卜根,白菜根大家可能都知道了,但是祝教授自己也配制了一副三根汤,号称”中药可乐汤”,哈哈,好像是他自己取的名字,对宝宝感冒咳嗽流涕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认识疾病:孩子在生长的过程中,总会有不平衡的时候。
阴阳是动态平衡的,当失去动态平衡,而且超过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时,就会生病。
用药调整一下,机体重新恢复平衡,自会恢复健康,所以老话儿“孩子病一次,聪明一点,病一次,长一次个儿”。
我还认为:病一次,身体就增加一种抗体,因此,家长不必太过紧张,只要认真对待,防止人为的误治,同时,控制好孩子的饮食及作息即可。
儿童常见病症:最常见的是着凉,咳嗽,发烧。
主要是因为内热和外边的凉不平衡,就导致着凉,着凉后引发感冒、发烧、咳嗽。
祝大夫的三根汤:组成:白茅根30g,葛根15g,芦根30g(1副药量,祝大夫说当水喝)治疗方子:1、三根汤取芦根、茅根、葛根,茅根清血热,芦根清气份热。
葛根通膀胱经,有解肌的作用。
当儿童开始有点小咳嗽,开始打点喷嚏、流鼻涕但还不到发烧程度时,三根汤管用,可将疾病扼杀在萌芽之中。
白茅根30g,葛根15g,芦根30g2、太和妙灵丸这个对一岁以下的孩子效果比较好。
一岁以下的孩子咳嗽了,把这个太和妙林丸碾碎,拿三根汤兑着给孩子喂进去。
一次一丸,一天一丸到两丸。
在病初起的时候,就是比喝三根汤时的咳嗽症状还要厉害点的时候,这个药效果很好。
症状解除就需要立刻停服三根汤。
误区:川贝。
川贝是非常好的一个药。
它在治疗,你比如像肺结核,老的肺病,痰特别干的情况时,效果非常好,但唯独一条就是感冒咳嗽千万不要用川贝,尤其对孩子而言。
因为川贝是个敛肺的补养的药,它会造成把病补在里头导致宣不出来,感冒咳嗽的人吃了川贝,会越咳越深,所以在一开始咳嗽的时候不能补养,一开始要宣肺,把痰宣出来。
中医儿科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

中医儿科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中医儿科是指运用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来预防、诊断和治疗儿童常见疾病的一门医学专业。
中医重视整体观念,强调“治未病”,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儿科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儿童感冒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表现为咳嗽、流鼻涕、发热等症状。
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类型。
对于风寒感冒,可服用草果薏苡仁汤。
草果具有发散风寒、解表的作用,薏苡仁则可清热降火。
对于风热感冒,可以服用连翘败毒散。
连翘败毒散具有清热解毒、解表的功效,适用于症状轻微的风热感冒。
二、儿童哮喘哮喘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喘和咳嗽。
中医认为,哮喘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治疗哮喘可采用桑菊石膏汤,该方药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作用。
另外,还可使用辛夷细辛散进行治疗,该方药具有温肺祛寒、行气止咳的功效。
三、儿童腹泻腹泻是儿童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表现为大便稀水、频繁排便等症状。
中医认为腹泻主要与脾胃湿热、寒湿积聚等因素有关。
治疗腹泻常用橘红承气汤,该方药有止泻、清热的作用。
另外,还可使用千金泻心汤进行治疗,该方药具有利水泻火、消炎的功效。
四、儿童湿疹湿疹是常见的皮肤病,常见于婴幼儿。
中医认为湿疹主要与体内湿热郁结、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治疗湿疹可采用黄连阿胶汤,该方药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作用。
另外,还可使用玉屏风散进行治疗,该方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的功效。
五、儿童多动症多动症是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疾病,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等症状。
中医认为多动症主要与心肝失调、脾胃功能紊乱有关。
治疗多动症可使用益气安神丸,该方药有安抚心神、镇静神经的作用。
另外,还可采用赖氏五子衍宝散进行治疗,该方药具有益气养血、安抚肝阳的功效。
总结起来,中医儿科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注重调理整体,通过中药的运用来达到平衡人体内部环境的目的。
然而,治疗儿童疾病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自行进行治疗。
儿童感冒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与疗效评估

儿童感冒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与疗效评估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由病毒感染引起。
传统中医和现代西医在儿童感冒的治疗中各有侧重,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介绍儿童感冒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
一、中医治疗方案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针对儿童感冒,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和中医针灸疗法。
1. 中药治疗中药以其独特的药性和较少的副作用受到广大儿童家长的喜爱。
在治疗儿童感冒时,中医常选用具有解表散寒、疏风解表和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药材。
常见的中药方剂包括葛根汤、银翘散、板蓝根等,这些方剂有助于舒缓儿童感冒引起的症状,促进病情康复。
2. 中医针灸疗法中医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体内的气血流通,改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儿童感冒的治愈率。
常用的针灸疗法包括温针、艾灸和耳穴贴压疗法等。
这些疗法具有疏风解表、祛湿解毒和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缩短儿童感冒的病程,同时减轻病情。
二、西医治疗方案西医治疗儿童感冒注重对症治疗,针对感冒症状进行药物干预。
常用的西医治疗方法包括常规药物治疗和病毒抑制剂治疗。
1. 常规药物治疗西医常用的感冒常用药物包括退烧药、抗感冒药和抗生素等。
这些药物能够缓解儿童感冒引起的症状,如发热、咳嗽、鼻塞等,并减轻不适感。
然而,对于病毒引起的感冒,抗生素并不起作用,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正确使用。
2. 病毒抑制剂治疗病毒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
常见的病毒抑制剂包括奥司他韦和达菲等。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缩短病程,并减轻感冒引起的症状。
然而,病毒抑制剂只适用于流感病毒感染,对其他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较差。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是一种综合利用中医和西医优势的治疗方法,其疗效值得评估和验证。
根据相关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感冒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首先,中医的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能够缓解儿童感冒的症状,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1. 引言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科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2. 儿童感冒
儿童感冒是儿科常见病之一,中医药治疗方面主要采用中药调理和针灸疗法。
中药调理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散寒、解表、祛风邪的中药,如羌活、薄荷等。
针灸疗法则可以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来促进病人体内的阳气运行,增强抵抗力。
3. 儿童腹泻
儿童腹泻是儿科中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治疗主要采用中药调理、贴敷和按摩疗法。
中药调理可以使用一些具有健脾、止泻、消炎作用的中药,如生姜、白术等。
贴敷疗法可以使用适宜的药物贴敷在腹部区域,促进患儿肠道功能的恢复。
按摩疗法则可以通过按摩腹部、腰部等穴位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腹泻症状。
4. 儿童哮喘
儿童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药治疗主要采用中药调理、穴位按摩和艾灸疗法。
中药调理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清热、润燥、止咳平喘作用的中药,如川贝、杏仁等。
穴位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呼吸系统功能,缓解哮喘发作。
艾灸疗法则可以通过将艾条点燃并熏热患者特定的穴位,以起到温通经络、行气止咳的作用。
5. 结论
中医药在儿科常见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然而,在使用中医药治疗时,应确保患儿的安全性和用药指导,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同时,中医药治疗应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以上是对中医儿科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的简要介绍,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中医理论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对儿童疾病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治疗经验。
中医儿科常见病包括感冒、咳嗽、发热、腹泻、食欲不振等。
下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医儿科常见病的诊疗规范。
一、感冒感冒是由多种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特征为发热、头痛、咳嗽、鼻塞、喉咙痛等。
中医认为感冒的病因主要是邪气入侵体内,致使气血失调。
感冒的治疗要根据病因来针对性治疗,一般治疗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理体质:以滋养肺脾为主要原则,用做法可见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橙子、菠菜等,增强机体免疫力。
2.辛凉解表:在感冒初期可用辛凉解表,如荆芥、薄荷、藿香等,缓解头痛、发热、咳嗽等症状。
3.清热解毒:感冒后期可用清热解毒的方法,如黄芪、三七、柴胡等,消除邪气,恢复机体正常功能。
4.根据症状加减方:根据感冒症状加减中药方剂,如感冒伴有流涕鼻塞、咳嗽等,可用麻黄汤加减等方剂。
二、咳嗽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主要特征是反复咳嗽,严重影响病人正常生活。
中医认为咳嗽的原因有风热、燥热、肺热等,调理方法常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热降火:咳嗽伴有发热症状时,可用清热降火的方法,根据体质加减用黄连、银翘、生石膏等中药配方。
2.益气润燥:咳嗽时喉咙不适,可用益气润燥的方法,如黄芪、麦冬、山药等,润肺益气,改善咳嗽症状。
3.理气和胃:咳嗽伴有胃痛、烧心等症状时,可用理气和胃的方法,如香附、柿子、茯苓等,缓解胃部不适,改善咳嗽症状。
三、发热发热是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是机体对外界致病因素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具体症状包括头痛、体温升高、出汗等。
中医认为发热的病因主要有外感热毒、气虚体弱、营卫失调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解表里透:针对口渴、头痛、发热等症状,可用解表里透的方法,如桑叶、板蓝根、金银花等药物来清除热毒。
2.益气固表:当发热伴有脾虚、胃弱症状时,可用益气固表的方法,如党参、茯苓、黄芪等,调养气血,提高人体免疫力。
儿童感冒发烧的中医辨证施治

儿童感冒发烧的中医辨证施治随着天气的变化,儿童感冒发烧的情况也逐渐增多。
传统的中医辨证施治在儿童感冒发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阐述儿童感冒发烧的中医辨证依据和相应的施治方法,探讨中医在儿童感冒发烧中的关键作用。
一、辨证依据在中医中,辨证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而儿童感冒发烧的中医辨证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热象儿童感冒发烧主要以高热为主要表现,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此外,还可以出现面色潮红、口渴、舌苔黄等热象表现。
2. 脉象儿童感冒发烧时,脉象多为浮数而有力,表明热邪较重。
3. 症状儿童感冒发烧还会伴随其他症状,如鼻塞、咳嗽、流涕、痰黄等。
二、辨证施治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儿童感冒发烧的治疗应当根据具体的辨证结果进行相应的施治。
1. 大青龙汤对于具有热象表现明显的儿童感冒发烧,可选用大青龙汤进行治疗。
该方由黄连、黄芩、黄芩、黄苓、半夏等药物组成,可以有效清热解毒,解热退烧。
2. 小柴胡汤对于伴随脉象浮数而有力的儿童感冒发烧,可选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
该方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等药物组成,可以升清卫表,解表退烧,调和气机。
3. 麻黄汤对于伴有流涕、咳嗽等症状的儿童感冒发烧,可选用麻黄汤进行治疗。
该方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等药物组成,可以宣肺、散寒、止咳平喘。
4. 少阳逆证对于具有面色潮红、口渴等症状的儿童感冒发烧,可选用少阳逆证进行治疗。
该方由黄连、柴胡、生姜等药物组成,可以辟凤散邪,解毒退烧。
5. 清热解毒方如果儿童感冒发烧伴有痰黄等症状,可选用清热解毒方进行治疗。
该方由金银花、连翘、野菊花等药物组成,可以清热解毒,凉血退烧。
三、注意事项在儿童感冒发烧的中医辨证施治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个体差异每个儿童感冒发烧的症状和辨证可能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施治,不能一概而论。
2. 适量用药在使用中药治疗儿童感冒发烧时,要注意用药剂量的合理调配,避免药物过量或过少,以免对儿童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中医治疗小儿感冒的处方小儿流鼻涕偏方

中医治疗小儿感冒的处方小儿流鼻涕偏方症状1:只是一般感冒,没有发烧和嗓子疼。
处方:小儿解表颗粒。
小儿解表颗粒,由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黄芩、防风、紫苏叶组成,可以宣肺解表、清热解毒。
用于感冒初期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咳嗽、鼻塞流涕、咽喉痛痒。
开水冲服,1—2岁每次4克,1日2次;3—5岁每次4克,1日3次;6—14岁每次8克,1日2—3次。
症状2:感冒同时伴有发烧,但不严重,而且没有咽痛。
处方: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感冒颗粒,由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组成。
主要功能为清热解表,用于小儿感冒、流感、发烧。
1岁以内每次服6克,13岁每次服6—12克,4—7岁每次服12—18克,8—12岁每次服24克,均为每日2次。
中医治疗小儿感冒感冒的四大处方治疗小儿感冒的方症状3:感冒时发烧严重。
处方:小儿清解冲剂。
小儿清解冲剂,由金银花、连翘、地骨皮、青黛、白薇、地黄、广藿香、石膏组成,可以除瘟解毒、清热退烧。
用于小儿感冒引起的高烧不退、汗出热不解、烦躁口渴、咽喉肿痛、肢酸体倦。
1岁以内每次服5克;2—4岁每次服10克;5—7岁每次服15克;7岁以上酌增或遵医嘱,均为每日3次。
症状4:感冒同时出现咽痛。
处方:小儿咽扁冲剂。
小儿咽扁冲剂,组成为金银花、射干、金果橄、桔梗、玄参、麦冬、牛黄、冰片。
可以清热利咽、解毒止痛。
适用于肺实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舌糜烂、咳嗽痰多、咽炎、喉炎、扁桃体炎。
l—2岁每次4克,一日2次;3—5岁每次4克,一日2—3次;6—14岁每次8克,一日2—3次。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脏腑娇嫩,病情变化快,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及肺炎等病。
如果用中成药治疗2—3天症状不减或反而加重者,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中医临床上以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为多见,风寒感冒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轻、怕冷、咽痒、咳嗽痰稀。
食疗原则宜辛温解表,疏风散寒。
风热感冒症见头痛、发热、恶风、微出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小儿感冒的方法
一、服用中成药治疗小儿感冒
1、风寒感冒:常表现为发热较轻,不出汗,畏寒怕冷,喜欢让
妈咪抱在怀里。
同时,宝宝流清水鼻涕、咳嗽阵阵、痰清稀易咳出、舌苔薄白。
可使用小儿感冒冲剂、午时茶、柴防冲剂等药物,剂量
遵从医嘱。
2、风热感冒:常常发热较高、汗多、口唇红、咽干痛,鼻塞有
黄鼻涕,咳嗽声音重浊,痰少不易咳出,舌苔黄腻。
可使用小儿清
热解毒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药物,剂量遵从医嘱。
提示:有的家庭备有“小药箱”,孩子感冒了不到医院看,拿家里储存的感冒药给孩子吃,或者自己到药店给孩子买药吃,这样做
很危险。
二、中医推拿治疗小儿感冒
儿童感冒可选用推攒竹、揉太阳、清天河水三种手法进行按摩治疗。
风寒感冒者加推三关;风热感冒者加推脊。
其中,清天河水可宣
肺清热;推攒竹、揉太阳可疏风解表,发散外邪;风寒者加推三关发
汗解表,驱散风寒;风热者加推脊柱以清热解表。
1、小儿患感冒以后,会使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并发
细菌性感染,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小儿肺炎,患儿多有高烧持续不退,咳嗽症状加重,很快出现青紫和呼吸困难症状,应引起家长的注意。
此外,患有其他疾病的小儿,如再得感冒,可加重病情。
2、小儿高烧不退,有些家长听说激素能降温,于是给孩子口服
激素,有些医院也采取这种方法。
这是错误的。
对于激素要慎重使用,因为激素可以使感染扩散,使病情加重。
我们可能采用物理降
温法或解热镇痛药物来降温。
3、小儿流鼻涕较多时,要用软毛巾或纱布轻轻擦拭,有较硬的
鼻痂不可用手挖,要用棉签涂上红霉素软膏,待鼻痂软化以后,用
棉签轻轻蘸出。
这样可防止感染。
4、室内要经常通风,空气新鲜。
孩子的被不要太厚,孩子用过
的器具要经常清洗消毒。
大人与孩子之间要有一定的隔离措施,防
止感冒在家庭中传染。
小儿感冒能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小儿感冒不能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因为它们的病原体不同。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在疾病早期也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具有流行性,在春冬季节常见,也可散发。
小儿感冒能引起麻疹?
因为两者的病原体不同,所以,感冒不能引起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有接触史,上呼吸道炎症症状要比感冒重,在口颊
粘膜上有柯氏斑,为白色斑点,直径约o.5一l厘米,有时有红晕
围绕。
小儿感冒能引起心肌炎?
小儿患了感冒,病原体侵入体内,不仅可引起呼吸道的炎症反应,同时也能出现心肌的炎症反应。
多在感冒时或感冒后13周,出现胸
闷/L,悸、乏力、心前区疼痛和心律不齐,严重者还可出现急性心
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治疗。
小儿感冒能引起肾炎?
通常所说的感冒即指急性鼻咽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等。
另外,在健康小儿的上呼
吸道内,亦有一些细菌如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存在。
在正
常情况下,这些细菌不引起疾病,但在感冒时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即可侵入体内,引起疾病,加肾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