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研究_王晓鸣

合集下载

中医适宜技术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中医适宜技术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中医适宜技术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适宜技术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取2021年11月~2022年3月我院保健的80例儿童,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常规保健对照组,中医适宜技术小儿推拿保研观察组,对比两组保健效果。

结果:观察组儿童身高、体重、头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儿童呼吸道疾病发生率和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家属对保健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医适宜技术小儿推拿保健,利于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降低呼吸道疾病发生率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家属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中医适宜技术;小儿推拿;儿童保健儿童身体免疫力较差,疾病预防能力有待增强,母胎时期营养不良或出生后养育方式不科学等,均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延迟儿童独立行走、说话时间,部分儿童身高显著矮于同龄人[1]。

儿童保健是对儿童生长发育、饮食营养、儿童心理保健、疾病预防等各方面实施健康合理的保健护理,利于增强儿童体质,促进生长发育[2]。

小儿推拿是遵循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理论指导,以各种手法刺激穴位、打通经络,促进气血流动,达到调整脏腑、治病保健的目的。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时间:2021年11月~2022年3月;对象:80例接受我院保健护理的儿童;方法: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常规保健对照组,观察组增加小儿推拿保健。

对照组:男女比例:21:19;年龄:1岁~7岁,平均(3.56±1.28)岁;观察组:男女比例:21:19;年龄:1岁~7岁,平均(3.68±1.25)岁;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可对比。

1.2方法对照组:常规保健。

包括:根据儿童年龄、身体发育情况、心理健康程度、疾病免疫力等具体情况,针对性为每位儿童制定健康饮食食谱,详细介绍各种饮食的具体做法和辅食添加比例。

指导家长掌握养育儿童的科学方法,为儿童制定适当运动锻炼和户外活动,用儿童能理解的童趣化语言为儿童做心理健康教育,确保每位儿童阳光乐观、健康快乐。

探究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临床价值评估

探究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临床价值评估

探究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临床价值评估【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小儿29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1480例。

参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对小儿进行保健,研究组采用中医小儿推拿方式进行保健,分析并比较两种方式的临床价值。

结果经过保健后,研究组小儿生长发育情况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同时,研究组的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4.44%和6.67%,参照组的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7.78%和22.22%,研究组显著优于参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中医推拿方式对小儿进行保健,有助于强健身体,促进生长发育,减少患病,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小儿推拿;儿童保健;临床价值前言小儿推拿是一种将祖国医学整体观念作为理论基础,将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作为指导原则,采用多种手法对体表腧穴进行刺激,使气血得以流通、经络得以通常的保健方式,不仅能达到扶正祛邪、调节脏腑气血的效果,还可以实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强健身体的目的,在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1]。

随着小儿推拿理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其在现代医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也越来越显著。

本文应用中医小儿推拿方式对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小儿进行保健,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小儿29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1480例。

研究组中,男性有735例,女性有745例;年龄最大为36个月,年龄最小为6个月,平均年龄(20.63±6.58)个月;体重最重为20kg,体重最轻为5.72kg,平均体重(12.86±2.04)kg。

参照组中,男性有737例,女性有742例;年龄最大为35个月,年龄最小为7个月,平均年龄(20.72±6.61)个月;体重最重为19kg,体重最轻为5.83kg,平均体重(12.33±2.15)kg。

分析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

分析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

分析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内来本院接受体检的儿童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办法分为两组,其中61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保健知识宣教及干预,剩余61例作为实验组接受小儿推拿,对比保健干预一年内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及营养不良发生率、呼吸道感染率。

结果:不同护理干预下,实验组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对比更好、营养不良发生率及呼吸道感染率对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儿童保健中实施小儿推拿能够通过刺激穴位等效果达到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提高抵抗及及营养吸收能力的目的,从而降低营养不良、呼吸道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小儿推拿临床效果良好,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儿童保健;小儿推拿;生长发育指标;营养不良;呼吸道感染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真正意义上形成完成儿童保健体系的时间较晚但是发展十分迅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保健进一步被进一步重视。

然而在中医中,关于儿童保健的理论早就存在,例如《五十二病方》中就提高使用推拿治疗儿科疾病的办法[1]。

本文讨论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可行性,分析小儿推拿对儿童生长发育及免疫、营养吸收能力的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内来本院接受体检的儿童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办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61例,男女比例35/26,年龄0.5-3岁,平均年龄(1.8±0.9)岁。

对照组61例,男女比例37/24,患者年龄0.5-3岁,平均年龄(1.7±0.8)岁。

组件比较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儿童家属知悉并同意本次实验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根据患儿情况制定科学饮食方案,并且制定运动方案,包括室内运动、室外运动等,由家长共同参与完成。

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价值

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价值

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价值摘要:小儿推拿在我国医学史上源远流长,《五十二病方》载:“婴儿瘛者……以匕周抿婴儿瘛所”,记载了应用推拿治疗儿科疾病的方法。

小儿推拿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经验为指导,在人体腧穴上进行操作,达到驱邪扶正、调理气血的功效,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中医适宜技术小儿推拿特定穴位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中医适宜技术;小儿推拿;儿童保健;临床应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6年—2017年来我院体检的儿童15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78例,对照组72例。

试验组儿童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6个月~36个月,平均年龄(20.4±9.6)个月;对照组儿童中男37例,女35例,年龄6个月~36个月,平均年龄(21.6±10.8)个月。

2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首先,对照组。

按照小儿常规保健方式进行保健,如根据小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饮食结构、进食量、辅食添加比例等)、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指导家长帮助小儿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等。

另外,试验组。

按照中医适宜技术小儿推拿的要求进行保健,具体方法为:在儿童6个月~12个月龄时,实行摩腹300次和捏脊10次,并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的方法;在18个月~24个月龄时,实行按揉迎香100次、足三里300次,并向家长传授按揉迎香穴和足三里的方法;在30个月~36个月龄时,实行按揉四神聪穴300次,向家长传授按揉四神聪的方法。

1周3次,以3个月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3个月后进行以下指标的评估对比:观察2组小儿生长发育情况,具体包括头围、体重、身高。

观察呼吸系统疾病和营养不良发生率。

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家属或儿童对保健措施的评价,具体包含家长接受度、学习掌握度、满意度、儿童推拿舒适度等项目[1],由家长完成调查问卷,若幼儿有一定认知能力,则需用简单易懂语言询问调查项目,由家长如实填写;若婴幼儿不具备足够的认知能力,则需询问家长及观察儿童推拿时情况后如实填写。

儿童保健中采用推拿的应用研究分析

儿童保健中采用推拿的应用研究分析

儿童保健中采用推拿的应用研究分析发表时间:2016-10-13T14:18:08.36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7期作者:赵艳红[导读] 儿童保健是近年来提出较多的话题,保健过程中采用推拿效果理想,能够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邵东县中医医院湖南邵阳 422800【摘要】目的:探讨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对来我院进行保健的80例儿童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健服务,实验组联合推拿保健服务,比较两组保健效果。

结果:实验组95%保健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保健疗效满意,高于对照组(65%)(P<0.05)。

结论:儿童保健是近年来提出较多的话题,保健过程中采用推拿效果理想,能够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预防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推拿;儿童保健;应用效果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人们对于儿童保健也越来越重视。

所谓儿童保健就是指小儿在无病情况下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而设计使用的一种保健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有助于儿童生长发育和健身。

目前,儿童保健方法较多,常规方法虽然能够帮助儿童保健,但是长期治疗效果不理想,儿童保健过程中弊端也比较多,有些保健方法甚至会适得其反。

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保健方法显得至关重要[1]。

近年来,推拿在儿童保健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

为了探讨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来我院进行保健的80例儿童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有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儿童年龄为出生--1岁,平均年龄为9.3±1.2个月;对照组有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龄为出生--1岁,平均年龄为8.7±0.8个月。

研究中,两组儿童家属对其保健方案等均完全知情权,实验均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儿童年龄、病情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临床应用

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临床应用

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对小儿推拿应用于儿童保健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

方法回顾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本院体检的72例儿童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

对照组行常规保健,研究组行小儿推拿保健,对比两组儿童身体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家属护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儿童头围、身高和体重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儿童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

结论小儿推拿应用于儿童保健效果明显,能够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小儿推拿;儿童保健;身体指标;并发症;护理满意度随着临床逐渐加深了对中医的研究,以推拿治疗方式为主的中医外治方案,在儿科疾病治疗中逐渐得到推广。

小儿推拿不属于有创治疗,患儿接受度较高,且符合中医对症下药,辨证施治的治疗思想。

本研究将以72例儿童为例,对小儿推拿应用于儿童保健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本院体检的72例儿童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20:16,年龄(3.69±0.58)岁;研究组男女比例22:14,年龄(3.79±0.45)岁。

两组儿童基线资料的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保健,加强对儿童及儿童家属的健康教育,并为儿童制定科学的膳食计划,同时提醒儿童家属,结合儿童特点,使儿童保持一定运动量[1]。

研究组行小儿推拿保健,首先,结合儿童体检情况,选择有效的推拿手法。

推拿之前,对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科学调整,避免儿童着凉或过热,冷热交替,增加感冒风险。

推拿师在做好手部清洁之后,在手上涂好滑石粉,依照顺序推拿儿童下肢、上肢、头面部等部位,力道应循序渐进,避免儿童不耐受[2]。

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价值

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价值

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摘要]小儿推拿在古代被称之为小儿按摩,其发展历程十分久远,在推拿学科中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其理论基础为中医理论,主要是运用手法在体表腧穴进行操作,能够使脏腑气血功能得以有效调整,对儿科疾病进行全面性、系统性、有效性的预防以及治疗。

正是由于小儿按摩经的创立,为小儿推拿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奠定了十分扎实的基准,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与分析,具备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医;小儿推拿;儿童保健儿童保健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和保护儿童健康生长,目前,我国儿保工作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提升发展。

小儿推拿历史悠久,在明朝就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其以祖国医学中的辨证理论为基础,通过穴位推拿达到舒筋活络,扶正祛邪,调节儿童气血的效果。

1小儿保健推拿的发展概述小儿保健推拿是在小儿无病的情况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而设计和采用的,是有助于小儿生长发育和健身的推拿方法。

隋代《诸病源候论》中就有了导引按摩防治疾病的记载。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丰富的儿童保育内容,用推拿防治小儿疾病的条目共计15条;提到“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避风寒”,这是应用按摩防治小儿疾病的最早文字记载。

到了明清时期小儿推拿已发展成独立体系,将中医学的整体观、脏腑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融入小儿推拿学科,奠定了小儿保健推拿的理论基础,期间小儿保健推拿方法亦在民间广为流传。

2小儿保健推拿的临床应用2.1促进生长发育2.1.1早产儿为早产儿提供科学的医疗保健方法的研究近年来有很大进展,小儿推拿是常用方法之一。

采用小儿推拿特定穴位加常规按摩方法,对31例早产儿进行穴位经络按摩,与对照组比较,按摩组在体质量增长、奶量摄入及热卡获取等方面优于对照组,能促进早产儿早期发育。

将小儿推拿与国外通用法结合,把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经络按摩加国外通用法组和抚触组对照研究,30d后经络按摩加国外通用法组在体质量、身长、头围增长、奶量摄入、中枢神经发育方面均优于抚触组,得出经络按摩加国外通用法能给早产儿以良性刺激,对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作用与效果

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作用与效果

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作用与效果小儿推拿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疗法,主要是通过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来调理儿童身体机能,达到预防疾病和保健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作用与效果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作用。

一、小儿推拿的作用1.增强儿童体质小儿推拿通过刺激儿童的穴位,调整疏通气血,增强身体机能,提高身体免疫力,使儿童身体更加健康。

2.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小儿推拿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调整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失调,使儿童身体更加健康稳定。

3.预防疾病小儿推拿可以刺激儿童的穴位,调理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预防因病而生的疾病。

4.改善儿童情绪小儿推拿可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舒畅身心,缓解紧张情绪,使儿童心情愉悦,维护心理健康。

二、小儿推拿的效果1.促进儿童消化吸收功能小儿推拿可以刺激脾胃经络,促进儿童肠胃蠕动,增强肠胃的吸收能力,改善儿童的消化道疾病。

2.缓解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小儿推拿可以刺激肺经,改善儿童的肺活量,加强肺功能,缓解哮喘、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疾病。

3.缓解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小儿推拿可以刺激神经系统,调整神经功能,缓解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如夜惊、多动症等。

4.改善儿童睡眠质量小儿推拿可以缓解儿童紧张情绪,舒畅身心,改善儿童睡眠质量,使儿童更加健康快乐。

5.强化肌肉骨骼系统小儿推拿可以增加儿童肌肉及韧带的弹性,促进儿童骨骼的生长发育,增强儿童身体素质。

总之,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作用和效果是多方面的,无论是消化吸收、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还是肌肉骨骼系统,都可以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对保健儿童、防止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家长们应该给孩子们多做小儿推拿,让孩子们更健康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几大小儿推拿流派在保健推拿运用方面均 有其自 身 特 色。推 拿 三 字 经 派[2] 学 术 上 重 视“纯 阳”,手法上以清见长,有取穴少、用独穴、推时长等 特点,如常以推六腑清理与调节肠胃,清天河水调理 肺卫,成为取穴特色。张汉臣推拿派[3]临证重视望 诊,强调小儿“稚阴稚阳”,取穴每从补肾着手,以顾 护正气为先,较早开展了补脾土手法的实验研究,并 证明补脾土手法能使胃酸度明显增加,对胃蠕动以 及对蛋白质的消化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名老中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保健 推拿以其经济简便,疗效好,没有不良反应,儿童、家 长乐于接受等特点,备受重视。近期出版的小儿推 拿专著中 均 将“小 儿 保 健 推 拿 ”内 容 列 入 其 中。 如 廖品东将小儿保健推拿的内容概括为保育、强健和 矫正 3 大类,总结其特点为手法轻、配穴少、穴位阴 阳寒热 不 偏、操 作 简 便、便 于 家 庭 习 用 等。 佘 建 华[5]认为小儿保健推拿在 5 岁以内的儿童保健中作 用最为显著,常用的小儿保健推拿方法有健脾和胃 保健法、安神保健法、健脾保肺推拿法和小儿眼保健 推拿法等,能使儿童增进食欲,精神饱满,增强抵抗 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2 小儿保健推拿的临床应用 2. 1 促进生长发育 2. 1. 1 早产儿 为早产儿提供科学的医疗保健方法 的研究近年来有很大进展,小儿推拿是常用方法之 一。杨弘伟 等[6] 采 用 小 儿 推 拿 特 定 穴 位 加 常 规 按 摩方法,对 31 例早产儿进行穴位经络按摩,与对照 组比较,按摩组在体质量增长、奶量摄入及热卡获取 等方面 优 于 对 照 组,能 促 进 早 产 儿 早 期 发 育。姜 惠[7]将小儿推拿与国外通用法结合,把 120 例早产 儿随机分为经络按摩加国外通用法组和抚触组对照 研究,30 d 后经络按摩加国外通用法组在体质量、 身长、头围增长、奶量摄入、中枢神经发育方面均优 于抚触组,得出经络按摩加国外通用法能给早产儿 以良性刺激,对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陆舞 英等[8]将 132 例早产儿随机分为 3 组,对照组仅给 早产儿常规护理方法,抚触组加用国际通用的手法 抚触,抚触配合穴位按摩组将穴位按摩手法融入标 准抚触方法进行按摩,疗程 10 d。结果: 抚触配合穴 位按摩组早产儿消化功能、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分别 与抚 触 组、对 照 组 比 较,差 异 有 统 计 意 义 ( P < 0. 05) ,提示抚触配合穴位按摩能有效减少早产儿喂 养不耐受的发生。
2. 1. 2 新生儿和婴儿 抚触是一种能促进婴儿生 长发育的医疗护理技术,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小儿推 拿结合标准抚触促进新生儿和婴儿的生长发育进行 了研究与总结。蔡红等[9]将 210 例足月新生儿随机 分为对照组、抚触组和穴位按摩抚触组 3 组,对照组 予以新生儿常规护理,抚触组除给予新生儿常规护 理外给予标准抚触,穴位按摩抚触组除给予新生儿 常规护理外,将穴位按摩手法融入标准抚触方法进 行按摩。结果: 出生后第 7 天,穴位按摩抚触组新生 儿的头围、胸围、身长和体质量增长情况分别与对照 组、抚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P < 0. 05 或 P < 0. 01) 。孙亚平等[10]将 120 例正常分娩的新生儿随 机分为 3 组,常规护理组按新生儿常规护理,单纯标 准抚触组在常规护理基础组上给予标准抚触方法, 综合护理组在单纯标准抚触组基础上配合小儿经络 按摩操。生后第 7 天,综合护理组体质量和身长优 于常规护理组和单纯标准抚触组,差异有统计意义 ( P < 0. 05) 。孙桂凤等[11]选择足月新生儿 180 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抚触组和抚触配合穴位按摩 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抚触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给予标准抚触法,抚触配合穴位按摩组将穴位按摩 手法融入标准抚触方法中进行按摩,观察从生后至 4 月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抚触配合穴位按摩组 婴儿身长、体质量、头围及睡眠、感染性疾病发生情 况分别与对照组、单纯抚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 P < 0. 05) 。说明抚触配合穴位按摩对婴儿生长发 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比单纯抚触效果更佳。李 琴[12]将 488 例 0 ~ 6 月正常婴儿随机分为 3 组( 游 泳 + 抚触 + 穴位按摩组、游泳 + 抚触组、对照组) , 分别于 1 月、3 月、6 月测量身高、体质量、头围情况, 结果 3 组之间差异有统计意义( P < 0. 05 或 P < 0. 01) ,以游泳 + 抚触 + 穴位按摩组效果最好。 2. 2 预防呼吸道疾病 2. 2. 1 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 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上、下呼吸道感 染反复发作超过规定次数而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陈喆[13]将 60 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 2 组,对照组予玉屏风颗粒口服,治疗组以疏风散寒、 健脾益肺推拿手法治疗,3 月为 1 个疗程。结果显 示,2 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P < 0. 05) ,提示 治疗组效果 优 于 对 照 组。 何 雁 玲[14] 将 小 儿 反 复 呼 吸道感染分为食积内热型和脾肺气虚型,采用辨证 取穴的推拿手法,结果总有效率达 91. 66% 。来继 强[15]运用推 拿 手 法 干 预 小 儿 气 虚 体 质 复 感 儿 30
第8卷 第3期 2012 年 5 月
中医儿科杂志 J. PEDIATRICS OF TCM
Vol. 8 No. 3 May 2012
·文献综述·
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研究
王晓鸣 ( 浙江省中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6)
[摘 要]概述了小儿保健推拿的发展过程,归纳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如小儿推 拿可促进早产儿、新生儿和婴儿生长发育,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治疗厌食症,预防新生儿高胆 红素血症,防治体弱儿等。认为小儿保健推拿虽起步较晚,但以其独特的优势和效果,在儿童保健领域中独 树一帜。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sage; children’s health care
小儿推拿古称小儿按摩,历史源远流长,是推拿 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小儿推拿是以中医理论和临 床实践为指导,以手法在体表腧穴进行操作,通过扶 正祛邪、调整脏腑气血功能,达到预防和治疗儿科疾 病的一门临床学科。从晋代葛洪的捏脊疗法开始, 小儿推拿 逐 步 发 展 起 来。 明 代《小 儿 按 摩 经 》创 立 了小儿推拿的理论体系,标志着小儿推拿走上了独 立发展的道路。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推 拿名称始见于小儿推拿著作中,“按摩”改称为“推 拿”已成 为 公 认。 新 中 国 成 立 后,小 儿 推 拿 得 到 了 迅速的发展,许多中医院开设了小儿推拿科,整理出 版了大量小儿推拿著作和教材,防治范围不断扩大, 对小儿推拿机制、手法、取穴的研究亦不断深入。小 儿推拿因其简、便、效、廉和自然疗法的优势,在临床 广泛应用,独具特色。笔者就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 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综述如下。 1 小儿保健推拿的发展概述
[关键词]中医; 小儿推拿; 儿童保健 中图分类号: R1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4297( 2012) 03 - 0050 - 04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pediatric massage in children’s health care Wang Xiaoming
小儿保健推拿是在小儿无病的情况下,根据小 儿的生理特点而设计和采用的,是有助于小儿生长
发育和健 身 的 推 拿 方 法[1]。 隋 代《诸 病 源 候 论 》中 就有了导引按摩防治疾病的记载。唐代著名医家孙 思邈在《备 急 千 金 要 方 》中 记 载 了 丰 富 的 儿 童 保 育 内容,用推拿防治小儿疾病的条目共计 15 条; 提到 “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避风 寒”,这是应用按摩防治小儿疾病的最早文字记载。 到了明清时期小儿推拿已发展成独立体系,将中医 学的整体观、脏腑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融入 小儿推拿学科,奠定了小儿保健推拿的理论基础,期 间小儿保健推拿方法亦在民间广为流传。
— 51 —
第8卷 第3期 2012 年 5 月
中医儿科杂志 J. PEDIATRICS OF TCM
Vol. 8 No. 3 May 2012
例,总有效率达 96. 67% ,提示捏脊配合穴位按摩可 以改善复感儿体质,减少发病次数。 2. 2. 2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 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易反复发作,影响儿童正常的 学习和生活。近年来,许多学者为控制和降低哮喘 患儿的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李金虎[16]对 100 例缓解期的哮喘患儿采用“三补” ( 补肺经、补脾经、补肾经) 手法,每天 1 次,10 d 为 1 个疗程,连续治疗 3 个疗程,并随访半年,结果疗 效优于对照组。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对其中 70 例患儿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随访监测,结果显 示: 推拿手法能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对防治哮 喘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罗玫等[17]将 147 例哮喘患 儿随机分为推拿组、药物治疗组和体能锻炼组进行 对比研究,结果: 推拿组与药物治疗组对降低哮喘复 发均有效,差异无统计意义; 推拿组与体能锻炼组比 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P < 0. 05) 。王丽英[18]根,以健脾益肺、补 肾固本为原则,对小儿哮喘缓解期施以推拿手法,分 别与药物治疗组和体能组比较,结果提示: 哮喘两年 复发率推拿组疗效优于体能组( P < 0. 05) ,而与药 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邵雪英等[19]用足 穴推拿防治小儿哮喘 38 例,与对照组 33 例比较,2 组差异有统计意义( P < 0. 05) ,提示治疗组总体疗 效和肺功能测定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 2. 3 治疗厌食症
( TCM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Hangzhou,Zhejiang,310006,China)
[Abstract]To overview pediatric health care massage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sum up pediatric massag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situation in children’s health care,such as massage in promoting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remature,neonatal infant,preventing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bronchial asthma,treating anorexia,preventing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weak children etc. Think that pediatric health care massage with its unique advantage and effect,despite a late start,become an independent banner in the children’s health care fiel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