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模拟答案3
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5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5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是A.李德B.马林C.加伦D.尼科尔斯基正确答案:A2.1911年,广州起义的直接领导人是A.孙中山B.黄兴C.黎元洪D.宋教仁正确答案:B3.重庆谈判中,“第三方面”是指A.共产党B.无党派人士C.民主党派D.国民党正确答案:C4.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A.北洋海军全军覆没B.民用企业大批亏损C.南洋海军全军覆没D.维新运动的兴起正确答案:A5.1945年9月19目,中共中央正式确定的战略方针是A.“向北发展,向南防御”B.“向南发展,向北防御”C.“向东发展,向西防御”D.“向西发展,向东防御”正确答案:A6.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成为扭转时局关键的事件是( )A.一二九运动B.瓦窑堡会议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D.七七事变正确答案:C7.维新变法期间,以下属于梁启超著书的是( )A.《新学伪经考》B.《孔子改制考》C.《变法通义》D.《进化与理论》正确答案:C解析:维新派通过著书立说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人类公理》等著作;梁启超写了《变法通义》;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翻译了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的前两篇,汉译名为《天演论》。
8.1970-1971年发生了______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事件。
A.江青反革命集团B.康生反革命集团C.林彪反革命集团D.姚文元反革命集团正确答案:C9.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自己的统治的标志是( )A.东北易帜B.宁汉合流C.七一五政变D.南京国民政府改组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27一1928年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建立起统治的基本史实。
2024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2024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考试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D.中华民国建立,五四运动2.在近代,通过战争向中国勒索赔款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B.俄国C.法国D.日本3.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志向和农民起义特色的文件是()。
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救亡决论》4.相识()是相识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
A.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B.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冲突C.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D.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5.标记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事务是()。
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1680年俄国彼得一世改革C.1789年法国大革命D.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6.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
A.黄花岗起义B.萍浏醴起义C.保路运动D.广州起义7.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到1919年时中国无产阶级人数约有()。
A.100万人B.200万人C.300万人D.400万人8.革命及现代化的关系是()。
A.革命及现代化水火不相容B.革命和现代化互为前提C.革命为现代化开拓道路D.现代化是革命后的必定结果9.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最根本缘由是()。
A.列强之间的冲突B.国际舆论的指责C.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D.清政府的妥协10.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体育事业,提出的指导方针是()。
A.“发展体育运动,扩大国际沟通”B.“发展体育运动,增加人民体质”C.“主动参及竞赛,增加人民体质”D.“友情第一,竞赛第二”11.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官僚张之洞反复强调封建的纲常伦理不可变的著述是()。
A.《劝学篇》B.《醒世恒言》C.《盛世危言》D.《天演论》12.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人在(B)成立了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
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附答案

16、发生在辛亥革命期间的起义有BC
A金田起义 B武昌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南昌起义
17.对辛亥革命的描述正确的有(ABCD )。
A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为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提供了条件
C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 D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E.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
27.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最低纲领是( ABC )。
A.打倒军阀 B.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C.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D. 走向社会主义 E. 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28.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这场斗争的有( ABC )。
11.下列活动与陈独秀无关的是( CE )
A.创办《新青年》
B.指导和推动五四运动
C.出席中共—大
D.1920年初开始考虑成立中国共产党
E 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2下列为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的有A BC
A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B洋务运动的刺激
E.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4.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政治特征是 ( AB )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B、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C、军事上的软弱性; D、具有革命的彻底性
25.下列属于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有( ABCD )。
A.爱国学生 B.工人阶级 C.商人 D.地主阶级 E.官僚资产阶级
29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解释为( CDE )。
A .反对封建主义 B.反对满族 C.民族主义 D.民权主义 E.民生主义
30.五四时期,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有( )ABC
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外国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的,有什么后果?正确答案:(1)军事侵略: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了中国领土,勒索巨额赔款,在战争中屠杀中国人民。
还公开抢劫中国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造成空前浩劫。
(2)政治控制: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还通过军事侵略和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内政和外交,把持中国海关,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3)经济掠夺:外国列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并逐渐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4)文化渗透:外国列强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和侵略活动,鼓吹侵略有功论、“种族优劣论”,为侵华制造舆论。
(5)资本一帝国主义在给中国带来某些新变化的同时,又为了控制和掠夺中国的目的而同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共同阻碍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
它们来到中国的主要目的,并非要把落后的中国变成先进的中国,而是要强迫中国永远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国。
涉及知识点: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2.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
清王朝是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辛亥革命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
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题及答案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题及答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题及答案为提高同学们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备考热情,yjbys为大家分享《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题及答案,欢迎参考!1.1926年3月,蒋制造的旨在打击共产党和工农革命力量的事件是( )CDA.;商团叛乱B.暗杀廖仲恺C,中山舰事件 D.整理党务案2.李大钊讴歌十月革命的著作是【】ABD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庶民的胜利》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D.《Bolshevism的胜利》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任务是反对【ABC 】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左倾教条主义4 .清末“新政”的内容包括( )ABCDA .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B .裁撤绿营,建立新军C .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D .颁布新的学制5.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AD )A .民主B .自由C .平等D .科学E .发展6.《临时约法》的内容包括( ABCE)A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 .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有弹劾权D .实行总统制,总统有行政、立法、司法权E .国民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等自由,选举与被选举权等民主权利7 .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表现为(ABC )A .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有效B .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C .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财产D .主体是资产阶级革命派E .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8 .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主要原因是(ACDE )A .帝国主义的支持B .国内封建势力的支持C .袁世凯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D .袁世凯假意赞成共和E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9 .各地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创办了的专门供工人阅读的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的刊物有(ABCE ) ABCEA .《劳动界》B .《劳动音》C .《工人月刊》D .《新青年》E .《济南劳动月刊》10. 20 世纪初,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主要人物有(ABE )A .章炳麟B .邹容C .康有为D .梁启超E .陈天华11 .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陆续成立的革命团体有(ABC )A .华兴会B .科学补习所C .光复会E .强国会12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有(AD )A .《新青年》杂志B .《时务报》C .《中外纪闻》D .北京大学E .清华大学13 .新文化运动中宣传十月革命的著作有(BCDE )A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B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C .《庶民的胜利》D .《 Bolshevism 的.胜利》E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4.1921 年7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有( ACDE)ABCDEA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B .提出了党的纲领C .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他们D .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E .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5 . 1922 年 7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有(B CD)ABCDA .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B .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C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D .当前阶段的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3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3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 A.鸦片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正确答案:A解析: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1885年,率领清军和当地民众在镇南关取得关键性胜利,完全扭转整个中法战局的是( )A.刘永福B.邓世昌C.冯子材D.左宝贵正确答案:C解析:中法战争期间,1885年3月,冯子材率领清军和当地民众在镇南关(今友谊关),取得关键性胜利,完全扭转了整个中法战局,史称镇南关大捷。
3.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是( )A.《十款天条》B.《资政新篇》C.《原道觉世训》D.《天朝田亩制度》正确答案:D解析:《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1853年冬,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4.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被概括为(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长技以制夷C.求强求富D.重农抑商正确答案:A解析: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护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学习西方发展一些近代企业,目的是要维持行将毁灭的清朝封建统治。
5.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 A.革命派与守旧派的论战B.洋务派与守旧派的争论C.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D.“问题与主义”之争正确答案:C解析: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6.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落到了________的手中。
( )A.黎元洪B.袁世凯C.段祺瑞D.张作霖正确答案:B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它没有改变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自学考试《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考试题和答案(1)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考试题及答案<1>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全国高等院校本科生的< >A.公选课B. 必选课C.任选课D.必修课正确答案:D2.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 >A.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B.1911年以来中国的历史C.1919年以来中国的历史D.1949年以来中国的历史正确答案:A3.在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已经出现早期文明社会要素的时间是< >A.约在四五千年以前B.约在五六千年以前C.约在六七千年以前D.约在七八千年以前正确答案:B4.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君主立宪制度C.民主XX制度D.酋长制度正确答案:A5.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 >A.平等制度B.封建宗法等级制度C.城市制度D.乡村制度正确答案:B6.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法家思想B.道家思想C.儒家思想D.杂家思想正确答案:C7.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事实是< >A.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1775年的美国资产阶级革命C.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D.1861年的俄国资产阶级革命正确答案:A8.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洋务运动D.中华民国建立正确答案:B9.英国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北京条约》B.《XX条约》C.《黄埔条约》D.《望厦条约》正确答案:B10.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 >A.封建社会B.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社会D.殖民地社会正确答案:A1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半殖民地社会B.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正确答案:C12.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自己的< >A.封建社会B.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D.殖民地正确答案:D13.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 >A.资产阶级B.地主阶级C.工人阶级D.农民阶级正确答案:C14. 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 >A.19世纪40至50年代B.19世纪50至60年代C.19世纪60至70年代D.19世纪70至80年代正确答案:A15.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正确答案:C16.鸦片战争前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主要指< >A.中国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B.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C.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D.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高峰迭起美不胜收正确答案:ABCD17.五六千年以前,在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已经出现早期文明社会要素,主要有< >A.城市B. 墓葬C.农业D.家畜饲养正确答案:ABCD18.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领域主要是< >A.天文学B. 数学C.农学D.医药学正确答案:ABCD19.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杰出科技成果四大发明是< >A.造纸术B. 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正确答案:ABCD20.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伟大壮举和动人佳话,包括< >A.汉代张骞班超通西域B.唐代玄奘西行印度取经C.鉴真东渡日本传经D.明代郑和下西洋正确答案:ABCD21.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许多杰出的< >A.政治家B.军事家C. 思想家D.教育家正确答案:ABCD22.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出现过一些"盛世",主要是< >A.汉代的"文景之治"B.唐代的"贞观之治"C.唐代的"开元之治"D.清代的"康雍乾盛世"正确答案:ABCD2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需要两大前提,即< >A.少数人积累大量的货币财富B.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C.思想上的启蒙运动D.世界市场的广泛开拓正确答案:AB24.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是< >A.英国资本主义扩张发展的客观要求B.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武装侵略政策C.中国人民禁烟斗争D.中国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正确答案:ABD25.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西方列强攫取中国大量侵略特权的条约有< >A.《XX条约》B.《虎门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正确答案:ABCD26.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有< >A.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B.封建势力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基础和支柱C.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仍然占主导地位D.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已产生,但发展缓慢,力量软弱正确答案:ABCD27.鸦片战争后中国新产生的阶级有< >A.工人阶级B.资产阶级C.农民阶级D.地主阶级正确答案:AB28.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来源主要是< >A.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B.城乡破产失业的手工业者C.城市贫民D.中小地主正确答案:ABC29.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正确答案:AC30.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实现共产主义B.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C.建设社会主义D.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正确答案:BD。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哪位思想家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A. 魏源B. 林则徐C. 康有为D. 梁启超2、戊戌变法失败后,哪位思想家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A. 谭嗣同B. 陈独秀C. 梁启超D. 康有为3、题干: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史的开创者”?A. 鲁迅B. 陈独秀C. 毛泽东D. 吕振中4、题干:在辛亥革命中,以下哪位是革命党人中的杰出代表?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孙中山D. 蔡元培5、题干: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爱国运动,该运动被称为:A. 五卅运动B. 五四运动C. 五七运动D. 五九运动6、题干:在近代中国,提出“民主与科学”作为新文化运动指导思想的人物是:A. 康有为B. 梁启超C. 陈独秀D. 胡适7、在近代中国,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开始?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8、中国近现代史上,以下哪位人物被称为“中国近代化第一人”?A、康有为B、梁启超C、孙中山D、曾国藩9、题干: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要概念?A. 毛泽东B. 刘少奇C. 邓小平D. 陈独秀 10、题干:以下哪次战争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束?A. 北伐战争B. 抗日战争C. 解放战争D. 抗美援朝战争11、题干: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毛泽东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中流砥柱”?A.孙中山B.陈独秀C.鲁迅D.周恩来12、题干: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五四运动B.国民大革命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1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始的事件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戊戌变法14、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以下哪一项不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A.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为中国民主革命开辟了道路C.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D. 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5、【题目】在辛亥革命中,哪位人物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A. 孙中山B. 康有为C. 袁世凯D. 黄兴16、【题目】在五四运动中,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是:A. 章太炎发表《新青年》B. 北京学生举行游行示威C. 上海工人罢工D. 中国共产党成立17、在戊戌变法中,以下哪位人物主张变法以实现国家富强?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慈禧太后18、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A. 鸦片战争B. 中法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以下哪位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先驱”?A. 鲁迅B. 康有为C. 梁启超D. 梁启超 20、在辛亥革命中,以下哪项是武昌起义的直接原因?A. 满清政府的腐败B. 袁世凯的专制统治C. 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D. 武昌新军士兵起义2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什么?A.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B. 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新道德C. 以上都是D. 以上都不是22、在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是谁?A. 陈独秀B. 李大钊C. 毛泽东D. 周恩来23、以下哪位思想家提出了“民主”、“科学”、“民生”三大主张?A. 梁启超B. 康有为C. 陈独秀D. 胡适24、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北伐战争D. 国共合作25、下列哪一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承担领导中国革命责任的开始,并创建了人民军队?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二、简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第一题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模拟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C
5.B
6.D
7.A
8.C
9.B10.C
11.A12.A13.A14.D15.B16.C17.A18.B19.C20.A
21.D22.A23.A24.B25.B26.B27.D28.B29.A30.A
4.[解析]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的资金全部或大郜由政府筹集,也吸收一部分商股,主要由政府派官员管理,有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几种形式。
其中,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
答案为C。
6.[解析]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封建君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
答案为D。
二多项选择题
31.ACD32.ABC33.AB34.ACD35.ABCD36.ABC37.ABCD38.ABD39.ABC40.BCD
32.[解析]《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
作为农民战争的领导人所提出的治理朝政纲领而忽略了这一点,这与洪仁玕长期没有参加农民革命斗争的实践有关。
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答案为ABC。
三、简答题
41.(1P14)简述中国资产阶级的双重特点和性格。
答: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大都拥有规模较大的企业,经济力量企业比较雄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联系比较密切;中下层所办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资金较少,经营状况远不如上层
所办的企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联系较少,且矛盾较大。
民族资产阶级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在斗争中保诗中立;另一方面因其力量薄弱,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时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斗争中缺乏彻底的革命生。
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重特点和双重性格,决定它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42.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局限。
答: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以革命手段****清王朝,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
但是,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封建君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民权主义的提出,为资产阶级革命提出了一套建国方案,在理论上解决了当时民主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革命目的问题。
但是,民权主义没有明确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也难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
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
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
但是,民生主义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难以成为发动群众的理论武器。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
它的提出,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43.简述八七会议的内容及意义。
答: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八七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为挽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44.简述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的主要内容。
答: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通过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
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
这一方案是引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而为实现国家富强开辟道路的科学的建国方案。
45.简述陈云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具体内容。
答:“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这个思想为中共八大所采纳,并写入决议,成为突破传统观念、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
四、论述题。
46.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夕,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
答:(1)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的迷梦,先进的中国人也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2)“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他除了坚决主张严禁鸦片,组织渔民等以抵御外国侵略以外,注意了解西方,赞
成正常的对外贸易。
魏源编纂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开创丁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建忠、王韬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某些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
他们一般都反对列强的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主张变革封建****制度,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对封建****的民主思想,对中国社会发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
(3)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
鸦片战争以后,民族觉醒意识还只限于少数人之中。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图谋瓜分中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
此后翻译了《天演论》。
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
1898年4月,康有为疾呼,中华民族面临着成为“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的危险,要求中国人要发愤自救。
当时有人绘制的一幅《时局图》,更是形象地表现了当时中国面临的瓜分危局。
(4)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
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一一一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近代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之下,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
47.试述抗日战争后的国际格局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答:(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出现了新的重大变化,它突出地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帝国主义受到削弱,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
在短时间内,国际帝国主义难以形成足够强大的力量来镇压或干涉各国人民革命。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全世界工人阶级和被压追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大的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路。
二是逐步打破了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形成了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分别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
(2)上述国际格局对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战后不久,美国拟定了一个准备称霸世界的所谓“全球战略计划”。
为实现此计划,美国在“遏制”苏联势力的旗号下积极向全球扩张,并把夺取中国,以巩固它在亚洲的地位作为重要的战略部署。
为此,美国继续采取自中国抗战后期就已确立的扶蒋****政策。
这一政策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形势对******不利时.力促国共两党进行和平谈判,以期用和平手段诱骗中共向******投降,使美圜不战而控制全中国;另一方面,从各方面大力加强******的力量,一旦和谈目的不能实现时,便帮助******与中共决战,以期用武力打败中共,使中国成为美国的附庸。
无论美国采取何种手法扶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都将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战的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