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模拟试题及答案3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模拟试题及答案3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模拟试题及答案3一、填空题(每空1分)1.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现代主义的倾向可以追溯到"文革"末期,--------------的出现可以看作是这一倾向从地下浮出水面的标志。

2.1959年,《--------------》以"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为题,组织了对《"锻炼锻炼"》的讨论。

3.1979年在成都复刊的诗刊《------------》在1957年曾因发表流沙河的散文组诗《草木篇》和白曰的短诗《吻》而被封杀。

4."样板戏"的创作大多采用移植的手段,只有极少数作品属于京剧原创,在最初的八个样板戏中,这部京剧是《--------------》。

5.舒婷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是《--------------》。

6.《小鲍庄》经淮北一个偏远山村为背景来审视传统文化,成为了--------------创作风格变化的一个标志性作品。

7.在"十七年"文学中,以革命历史斗争为题材的优秀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家是------------。

8.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的《无主题变奏》等带有"黑色幽默"特点的现代主义小说。

9.被批评家们称为"中国现代第一个田园小说家"的现代作家是--------------。

10.王安忆《长恨歌》中和王琦瑶与张爱玲笔下的许多女性都有类似之处,比如《倾城之恋》中的流苏、《--------------》中的长安。

11.小说《"锻炼锻炼"》的主人公不是老主任王聚海,而应该是年轻的副主任----------。

12.当代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大批庞杂驳乱的"读物型"作品,其中包括--------------的"顽主"系列小说,叶永烈的政治人物传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大文化散文"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模拟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B卷

中国现当代文学模拟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B卷

《中国现当代文学》模拟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B 卷) 课程名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 考试时量 90 分钟开卷 闭卷专业班级 命题教师 总分 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文学革命论 6、音乐美2、 在酒楼上 7、小说月报3、 尝试集 8、现代的情绪4、 超人 9、倾城之恋5、 子夜 10、中国诗歌会三、名词解释(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双簧信”——为了加强文学革命的反响,1918年3月,《新青年》第4卷第3号,在《文学革命之反响》的标题下发表了两封信,一封为王敬轩的《致“新青年”编者书》,一封为刘半农的《复王敬轩》。

王敬轩本无其人,此信乃钱玄同综合当时旧派文人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种种谬论写成的。

刘半农在复信中对这些谬论作了痛快淋漓的驳斥,由于这两封信均系新文化与新文学阵营的同人有意地自导、自演,故被称为“双簧信”。

2、湖畔诗人——1922年由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冯雪峰四人在杭州组成湖畔诗社。

他们“专心致志做情诗”,先后出版了《湖畔》、《春的歌》两部合集。

他们是五四大潮唤醒的年轻一代,作品大多行数不多,专咏爱情或写刹那间的感受。

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在上海成立。

它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它标志着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进入新的建设时期。

左联成立后,在艰苦的环境中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翻译了大量国外进步作家作品,在文坛上形成了左翼文艺运动的高潮。

但它也存在着许多缺陷不足,如在组织上有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现象,在行动上则存在冒险主义,在理论上存在着机械论、教条主义倾向,在创作上则存在着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等。

1936年春,由于国内政治形势变化,“左联”自动宣告解散。

4、“京派”——“京派”通常是指30年代活跃在北平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作家群。

中国现当代文学模拟试题3

中国现当代文学模拟试题3

《中国现当代文学》模拟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张爱玲小说的底色是()。

A、“悲哀”B、“苍凉”C、“无奈”D、“绝望”2、现代派诗歌因杂志()得名。

A、《现代派》B、《现代》C、《现代文学》D、《现代汉诗》3、( )以“大墙文学”享誉文坛。

A、刘绍棠B、蒋子龙C、从维熙D、张贤亮4、《红旗谱》的第二部是( )。

A、《种谷记》B、《播火记》C、《烽烟图》D、《铁水奔流》5、山药蛋派以山西省文联机关刊物()为阵地。

A、《山西文学》B、《火花》C、《芙蓉》D、《花城》6、()被称为“童话诗人”。

A、舒婷B、海子C、北岛D、顾城7、余华小说中常常体现出()意识。

A、市民B、小农C、苦难D、男权8、《围城》是()的作品。

A、郁达夫B、钱钟书C、蒋子龙D、冯骥才9、李劼人的历史小说被文学史称为()。

A、“大河小说”B、“诗体小说”C、“反思小说”D、“知青小说”10、( )创作了长篇三部曲《平凡的世界》。

A、格非B、路遥C、张承志D、贾平凹、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0分)1、高行健的剧作有( )。

A、《绝对信号》B、《车站》C、《野人》D、《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剖析》2、“朦胧诗”的代表人物有( )。

A、顾城B、舒婷C、北岛D、江河3、刘心武的小说包括( )。

A、《班主任》B、《姐姐的爱情》C、《醒来吧,弟弟》D、《钟鼓楼》4、《青春之歌》里的人物有()。

A、林道静B、高觉民C、朱自治D、余永泽5、()是余秋雨的散文集。

A、《干校六记》B、《文化苦旅》C、《霜冷长河》D、《千年一叹》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野草》的艺术特色。

2、简述周作人的散文理论3、简述郁达夫小说的艺术个性。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分析路遥的小说《人生》中高加林形象的时代意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

-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教师负责监视。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总分值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

[A]"孔乙己" [B] "狂人日记"[C]"在酒楼上" [D]"阿Q正传"2、"大荒集"是作家〔〕的散文集。

[A]朱自清[B] 冰心[C] 梁遇春[D] 林语堂3、巴金创作的"家"塑造了多种青年的典型形象,其中的〔〕是作者给青年“应该怎么做〞提供的“典范〞。

[A]觉新[B]觉慧[C] 觉民[D] 天保4、梁遇春散文的总体风格是〔〕的。

[A]沉着幽默[B] 一本正经[C] 尖酸刻薄[D] 峻急激愤5、小说"骆驼祥子"结尾处,祥子已经沦落成一个〔〕。

[A]破产的农民[B] 乞丐[C] 告密者[D] 土匪6、巴金的"家"是其〔〕中的第一部。

[A]"春秋三部曲" [B] "雷电三部曲"[C]"风雪三部曲" [D]"激流三部曲"7、穆旦诗歌中出现的上帝、〔〕等词,用来指人类无法抗拒的、控制着芸芸众生的力量。

[A]“圣人〞[B] “万有〞[C] “上苍〞[D] “天地〞8、闻一多的第一本诗集是〔〕。

[A]"红烛" [B] "死水" [C] "女神" [D] "野草"9、1976年“四五运动〞期间,北岛积极投身其中,并写下了著名的诗歌〔〕。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试题答案3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试题答案3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试题答案3名词解释:1.五十年代政治诗:广义地说,50到70年代的大多数诗歌,都可以称为”政治诗”:即题材、视角的政治化。

2.六十年代文革革命样板戏: 江青等人把当时一批文艺作品视为开无产阶级文艺新纪元的代表所赐的封号。

“样板戏”的创作,在文革期间,被描述为是与“旧文艺”决裂的产物,强调它们开创“文艺新纪元”的意义。

3.五六十年代红色经典“三红一创”:“三红”指吴强的《红日》;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梁斌的《红旗谱》。

“一创”指柳青的《创业史》。

4.第四种剧本:得名于剧作家刘川的评论文章——《第四种剧本——评〈布谷鸟又叫了〉》,是其对1956年前后出现在中国剧坛的一批戏剧的概括。

这些剧本突破了当时剧坛所流行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框框,而显示出某些特色。

最终能够尊重生活真实形态、让思想服从于生活而不是代替生活、弘扬现实主义传统的剧本都可以归纳为“第四种剧本”5.归来诗人:粉碎四人帮之后,由于政治等原因而辍笔的一批诗人重返诗坛。

他们被称为归来诗人或复出诗人。

6.胡风“七月派”:他先后主编《七月》、《希望》杂志和《七月诗丛》、《七月文丛》等,写下大量文艺理论、评论文章,推出和评介了大量国统区进步青年作家和解放区作家的作品,艾青、田间、邹荻帆、阿垅、路翎等一批青年作家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崛起于文坛,在他的带动下形成了著名的文学流派“七月派”,“七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历时甚长、富有探索精神、而又具有沉重的悲剧命运的进步文学流派”7.朦胧诗: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

朦胧诗所形成的朦胧文化被继承,发展成为21世纪的追梦文化。

8.第三代诗群(也称为“新生代诗群”,“新世代”等)是泛指朦胧诗派之后中国出现的一大批新诗诗人。

9.新生代诗:第三代诗群(也称为“新生代诗群”,“新世代”等)是泛指朦胧诗派之后中国出现的一大批新诗诗人。

[笔记]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笔记]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笔记]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鲁迅原名周树人, 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周氏兄弟”之一。

2(郭沫若与郁达夫等人创办的创造社,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

3(鲁迅给他的朋友许寿裳的信中说,他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尚是一个食人民族。

4(所谓三步的阅读法,即: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

而“文学史读法”往往偏重于名理分析。

5(爱姑是小说《离婚》中的主人公。

6(郭沫若的名诗《炉中煤》以恋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愿意为她掏出“火一样的心肠”。

(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离骚》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78(郭沫若在《晨安》一诗里,以“晨安”问候的外国人士,除了诗人外,还有政治家林肯和华盛顿。

9(小说《风波》以张勋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风波,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10(对郭沫若影响最大的美国诗人是惠特曼。

11(《呐喊》的最后一篇小说《社戏》是作者一段少年时代与农民朋友交往的美好回忆。

12(在40年代的郭沫若研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周扬发表于1941年11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上的文章《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13(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原是决心守寡的,她逃到鲁(四老爷)家为仆,就是为了逃避婆婆令她再嫁的逼迫。

14(195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楼栖的《论郭沫若的诗》,是一部力图用马列主义观点作家作品分析的专著,其中,最为关注的是郭沫若的“创作道路”和《女神》的“时代精神”等问题。

15(鲁迅笔下的阿Q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

16(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话剧《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即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

17(在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有一类属于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求功名的旧文人,除了《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外,还有《白光》中的陈士成等。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拟题三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拟题三
五、案例分析题 40、阅读何其芳的散文《货郎》,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评价文章。要求: (1)简要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 (2)简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3)观点鲜明,分析细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 (附何其芳《货郎》原文)货郎 何其芳 鼓在货郎手里响了起来。六月天,西斜的阳光照着白墙和墙外的槐树,层层的叶子绿得那样深; 金属的蝉鸣声突然停止;在这种静寂里,这座大宅第不知存在了若干年了,于旅行人却会是一 个惊奇的出现,这时门半掩着,像刚经过外出人的手轻轻一带。但这挑着黄木箱的货郎从草坡 走下来,拐弯,经过一所古墓,不待抬头已知道是柳家庄了,举起手里的小鼓,摇得绷绷地响
B《雨巷》 C《死水》 D《鼠曲草》 答案:C 解析:闻一多是我国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的诗人,他主张新的格律诗必须具有“音乐的美”(音 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死水》便是他这种 理论的最满意的试验。 11、“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诗句出 自() A《雨巷》 B《再别康桥》 C《纤夫》 D《力的前奏》 答案:B 12、对冰心的小诗创作影响最大的外国诗人是() A 英国诗人拜伦 B 俄罗斯诗人普希金 C 美国诗人惠特曼 D 印度诗人泰戈尔 答案:D 解析:冰心是“五四”时期“小诗派”的代表诗人,她的小诗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以短 小的诗歌形式来自由书写内心瞬间的感触,追求诗意的真纯和意境的清新隽永。 13、“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这诗句的作者是() A 鲁藜 B 臧克家 C 冰心 D 田间 答案:A 解析:这两句诗出自鲁藜的《泥土》。 14、茅盾所属的文学社团是() A 创造社 B 文学研究会 C 新月社 D 南国社
答案:C 解析:《春末闲谈》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杂文。 6、冯至《十四行集》的创作时期是() A 军阀混战时期 B 解放战争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答案:C 解析:《十四行集》是冯至的代表诗集,收有他 1941 年所写的 27 首十四行体新诗。 7、“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出自() A《雨巷》 B《大堰河——我的保姆》 C《我用残损的手掌》 D《山》 答案:C 8、下列属于书信体散文的是() A《包身工》 B《春末闲谈》 C《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D《灵魂的呼号》 答案:D 解析:《灵魂的呼号》以书信体的第一人称口吻,情感饱满激越,融记述、议论与独白于一体, 赤诚袒露,一气呵成,在文体风格上也体现了巴金散文的一贯特征。 9、《阿 Q 正传》中创造的典型环境在() A 狼子村 B 未庄 C 钱庄 D 鲁镇 答案:B 解析:《阿 Q 正传》中,阿 Q 是生活于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农村(未庄)的一个普通雇农, 未庄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缩影,是阿 Q 活动的典型环境。 10、下列哪一诗作是闻一多“新诗格律化”的满意之作() A《老马》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周氏兄弟”之一。

2.郭沫若与郁达夫等人创办的创造社,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

3.鲁迅给他的朋友许寿裳的信中说,他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尚是一个食人民族。

4.所谓三步的阅读法,即: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

而“文学史读法”往往偏重于名理分析。

5.爱姑是小说《离婚》中的主人公。

6.郭沫若的名诗《炉中煤》以恋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愿意为她掏出“火一样的心肠”。

7.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离骚》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8.郭沫若在《晨安》一诗里,以“晨安”问候的外国人士,除了诗人外,还有政治家林肯和华盛顿。

9.小说《风波》以张勋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风波,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10.对郭沫若影响最大的美国诗人是惠特曼。

11.《呐喊》的最后一篇小说《社戏》是作者一段少年时代与农民朋友交往的美好回忆。

12.在40年代的郭沫若研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周扬发表于1941年11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上的文章《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13.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原是决心守寡的,她逃到鲁(四老爷)家为仆,就是为了逃避婆婆令她再嫁的逼迫。

14.1959年上**艺出版社出版的楼栖的《论郭沫若的诗》,是一部力图用马列主义观点作家作品分析的专著,其中,最为关注的是郭沫若的“创作道路”和《女神》的“时代精神”等问题。

15.鲁迅笔下的阿Q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

16.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话剧《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即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

17.在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有一类属于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求功名的旧文人,除了《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外,还有《白光》中的陈士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文学》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1915年陈独秀
2、《呐喊》《彷徨》
3、柔石典妻
4、戴望舒《雨巷》
5、1938
6、鲁藜珍珠
7、《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韩常新
8、新诗潮探索文学
9、河南
二、单项选择题(每选对1题得1分,共10分)
1、D
2、C
3、A
4、B
5、D
6、C
7、B
8、C
9、A10、D
三、多项选择题(每全选对1组得1分,共8分)
1、ABCD
2、BC
3、ABC
4、ACE
5、ABCD
6、BCE
7、ABDE
8、BCDE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精神胜利法
“精神胜利法”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 的主要性格特征。

其具体表现是“自欺欺人”,即在长期的屈辱生活中,不能正视自己的奴隶地位,不寻求正确的反抗,再三用精神上的
虚幻胜利来掩盖失败,以求得精神上的自我安慰和陶醉。

鲁迅先生通过批判阿Q的“精神胜利法”,暴露了国民性的弱点,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2、“孤岛文学”
“孤岛文学”指抗战初期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期间,一部分进步作家在如同“孤岛”一般的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开展的爱国主义文艺运动。

其主要成就表现在出版进步作品和刊物、戏剧创作和演出、活跃的散文创作三方面。

3、“人像展览式”
“人像展览式”是老舍在话剧《茶馆》的中独创的一种戏剧结构形式,是老舍对话剧创作的贡献和创新。

这种戏剧结构以人物活动为结构要素; 让主要人物从中年到老年贯穿全剧,次要人物两代相承; 每个角色自说其事,在大背景下产生联系; 其他人物根据剧情需要来去自由。

4、陆文婷
陆文婷是作家谌容的代表作《人到中年》的主人公,是作家对新时期文学人物画廊的贡献,作家通过她的形象发出了关注中年知识分子命运的强烈呼声。

陆文婷是五六十年代在新中国理想主义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中年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她的身上体现出来的奉献、忠诚、正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平等待人的精神品格,是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基本品格。

陆文婷还具有外柔内刚、温和沉静、不卑不亢的性格特征,是一个不仅具有现代社会意识,同时具有传统女性心灵美的优
秀女性典型。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析《狂人日记》是怎样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有机交融的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先生采用的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有机相融的手法,首先表现在对狂人形象的塑道主要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细致而典型地描写了狂人的变态心理、混乱的逻辑、虚妄的错觉幻想、荒谬的揄判断、令人信用地表现出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特征。

同时,在对狂人的语言和心理描写上,则赋予他象征性的意义,表现他惊人的直觉和洞察力;另外,狂人的形象本身也是具有着巨大的象征意义。

2、简析《茶馆》中王利发的性格特征
《茶馆》中的王利发是个继承祖业的小业主。

其性格特征是既诚八本分,恭顺谨慎,又处世圆滑,精明强干。

他身上有买卖人的自私,也有下层人物的善良正义。

这种双重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在黑暗腐败的社会环境中不敢得罪权势,为自身生计只能想方设法进行改良,最终被逼上绝路。

1、结合作品论析《子夜》中吴荪甫形象及其悲剧性命运的典型意义
吴荪甫是茅盾塑造是非常成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他思想上是具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共有的两重性:即革命性和反动性; 性格上兼具坚毅和软弱。

在当时中国各种矛盾迅速激化的大环境下,他一方面与以赵伯韬为代表的买办资本家较量,一方面又对工人农民
进行镇压,始终处于内外交困的险恶境地,最终失败。

吴荪甫振兴民族工业理想的破灭和走向买办化的悲剧命运,高度概括了当时社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抗拒的历史命运。

2、以陈奂生形象的性格特征论析《陈奂生上城》对农村题材创作的重要贡献
陈奂生是一个处于传统小农意识向现代开放文明之间转移初期的农民,是一个过渡的、成长变化之中的形象。

其性格特征是勤劳善良,而又怯懦自私,同时还具有难以根除的“阿Q”气。

他长期因贫穷饱受屈辱,根本谈不了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在政策转变经济有所好转之后,他也产生了精神层面上的追求,虽然这个追求微不足道,但对他来说却是了不得的大事。

然而,在满足和实现这个愿望的过程中,陈奂生表现出了精神上的卑微与可笑。

因此,作者通过陈奂生形象的性格特征艺术地表现了刚进入新时期的农民精神上因袭重担和对新生活的渴求,他的这种令人感到可怜又可笑的性格,表现了新旧交替时期作为社会主人公的农民在精神上还未作好准备,从而传递出农民解放并提升精神世界的迫切性和艰巨性,从而对农村题材创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