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对郴州人的评价
走进郴州古城的说说

走进郴州古城的说说
1、郴州,是个落后而又崭新的城市,在郴州第一眼进入我眼帘中的那就是火红火红的房地产建筑业,基本上每一段路都有建筑队的影子。
2、郴州,是个美丽的城市。
特别是东江湖,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东江湖的水,清澈而略带神秘;东江湖的鱼,鲜美而独具特色;东江湖的人,热情而淳朴大方。
3、郴州悠久的历史留下无数历史文物古迹和革命纪念地,让人凭吊,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而秀丽的山河更是享有“山川秀丽甲湖南”的美誉。
4、走进福地郴州,处处能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神农文化、福地文化、寿佛文化、濂溪清廉文化、中国女排的拼搏文化、湘昆戏曲文化、湘南古民居建筑文化以及红色文化,数不胜数。
郴州十大文化符号

郴州十大文化符号一个汉字一座城。
“郴”字独属郴州,在汉字里面,“郴”属专有名词,单表郴州。
篆体“郴”由“林”“邑”二字组成,意谓“林中之城”。
《史记》记载(项羽)“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
从此,“郴”字赫然纸上。
“四面青山列翠屏,草色花香尽是春。
”郴州“北瞻衡岳之秀,南直五岭之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文人毓秀之所”,山奇水秀、人杰地灵。
2200多年的历史沉淀、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郴州别样的文化魅力:既与湖湘文化一脉相承,又同岭南文化交相辉映。
极大地增强了全市人民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是对全市文化资源的一次深入挖掘和全面梳理。
湖南日报12月30日讯(记者白培生李秉钧)2016年12月30日,“郴州十大文化符号”评选揭晓,东江湖、苏仙岭、湘昆、湘南起义、板梁古村、中国女排腾飞之地、汝城热水温泉、矿博会、第一军规、通天玉入选。
入选符号中,除旅游景点外,还有以湘昆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湘南起义、第一军规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中国女排腾飞之地为代表的体育文化,以“矿博会”、通天玉为代表的郴州特色矿物晶体文化,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较强的代表性。
此次活动共征集各类文化符号线索682个,近500万人次参与,极大地增强了全市人民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是对全市文化资源的一次深入挖掘和全面梳理。
湘昆,中国和湖南的戏曲文化代表作之一。
来自最古老的戏曲剧种昆腔,中国昆曲与古希腊悲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2001年5月,湘昆与苏昆、浙昆、京昆等一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5年又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湘昆湘昆,中国和湖南的戏曲文化代表作之一。
来自最古老的戏曲剧种昆腔,中国昆曲与古希腊悲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2001年5月,湘昆与苏昆、浙昆、京昆等一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5年又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湖南为什么不发展郴州

湖南为什么不发展郴州引言:郴州作为湖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与首府长沙相距不远,却始终未能迅速发展起来。
尽管郴州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历史文化,但在经济发展方面一直落后于其他同级市。
本文将从地理、政策、产业等多个角度探讨湖南为什么不发展郴州。
一、地理位置的限制郴州地处湖南省东南部,西南临邵阳,东临湘潭和衡阳,属于湘南地区。
虽然它在湘南地区处于中心位置,但与湖南省政治、经济中心长沙相比,地理位置并不具备优势。
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的首府,得到了更多的政府资源和投资,并成为了湖南省的经济中心。
郴州相对较远的位置使得它们在资源配置、投资引进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政策扶持不够政策扶持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郴州在政策扶持方面相对不够优惠。
相较于长沙市和其他发达地区,郴州在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等方面并未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
这使得企业的投资意愿相对较低,也导致了郴州经济的相对滞后。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合理的产业结构。
郴州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在过去主要以农业为主导,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薄弱。
随着农业机械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郴州农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需求。
然而,由于投资不足和技术力量不强,郴州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落后于其他地区。
此外,郴州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也相对滞后,没有形成产业升级的动力。
四、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基础设施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吸引投资的重要基础。
然而,郴州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尤其是交通运输方面,郴州与长沙之间缺乏高速公路和高铁等便捷交通工具,使得郴州与其他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此外,郴州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也相对不完善,限制了郴州发展的各个方面。
五、资源利用不充分郴州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矿、水电等,但是这些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郴州在资源利用上存在一定的浪费和不合理现象。
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改变资源利用不充分的状况,并且发展绿色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郴州风土人情

郴州风土人情郴州是个多民族地区,有汉、瑶、蒙、畲、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白、土家、哈尼、傣、黎、高山、水、东方、纳西、柯尔克孜、土、仫佬、仡佬等27个民族。
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郴州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艺术和传统风俗。
至今仍广为流传的戏剧有:昆剧、祁剧、京剧、越剧、花鼓戏、花灯戏、皮影戏及杂技等。
其中尤以今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剧最负盛名,拥有全国六大昆剧院团之一的湖南省昆剧团。
郴州传统习俗极为丰富,计有安仁赶分社、瑶族起春节、瑶族团圆节、瑶族盘王节、伴嫁哭嫁及遍布农村各地的赶圩场等。
──安仁赶分社,始于宋朝,是为纪念炎帝神农而流传下来的民间盛会,属全国独有的民俗节日。
每年农历春分节前后,四面八方的人们齐集安仁县城,进行祭祀炎帝和中草药材、谷种、农具、农副产品、竹木器等商品交易活动。
赶分社期间,草药市场上摆满从全国各地甚至东南亚各国采集而来,涉及数百科近千种的中草药。
近些年来,当地政府以“分社”搭台,经贸唱戏,“兴千年药市,招天下客商”,使赶分社这一传统习俗焕发了勃勃生机。
──瑶族起春节,是瑶族人民的春耕纪念节。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一日,瑶人手持绿叶青枝,敲锣打鼓,齐集盘王庙,举行祭春活动,祭祀山川大地,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瑶族团圆节,是为纪念瑶族先祖六男六女受封婚配,团圆成亲之日。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瑶人杀牲庆贺,喜气洋洋。
入夜,敲锣打鼓,到村外燃烧篝火,舞动火龙火狮,围堂歌舞,直到深夜甚至通霄达旦。
──瑶族盘王节是瑶族最隆重、最神圣的传统节日。
自农历十月十六日起,瑶人在盘王庙里举行“还盘王愿”的祭祀活动,历时7天7晚或5天5晚。
节日期间,既有庄严肃穆的祭祀活动,也有吟、唱、颂、歌、舞、表演、对白、说笑、与客人对唱等娱乐活动。
──伴嫁哭嫁,是旧时流行全市农村的一种历史悠久的婚礼习俗,伴嫁、哭嫁,嘉禾县称“坐歌堂”,桂阳县叫“坐花筵”,苏仙区谓“坐花园”。
湖南各地给别人的感受

湖南各地给别人的感受最干净:常德常德去了好几次,对常德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市容、市貌非常干净整洁。
后来好些人都说过,常德的城市环境,在全省是可以数一数二的。
还有个深刻的印象,就是常德的钵钵菜。
也许是因为处于洞庭湖平原,整个城市比较富庶,因此常德给人的感觉就是挺藏富于民的,市民也比较以常德为荣。
在没去常德之前,对常德的最深印象,其实是常德人。
刚来长沙时,有两个常德同事,说着一口改不了的常德话,比如把肚子说成“dou子”,又把豆笋说成“du笋”,感觉刚好反了过来。
常德话算是与普通话差距比较小的方言,因此很多常德人入乡也不随俗,顶着一口常德话走天下。
常德的底气,一是因为民营经济较为活跃,二则因为常德人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非常多,而且往往把持高位,比如早前的广电。
因此,常德人又有“湖南犹太人”之说。
最悠然:岳阳最早去岳阳,是在2010年左右,当时在那边做一个步行街附近的项目。
有次去开会迟到了,负责人开口就说:“你们别说堵车啊,岳阳是不像长沙这样堵车的。
”那时的岳阳,市区不大,10块钱核心区域基本都可以到。
一首《岳阳楼记》,让岳阳成为湖南最为外人熟知的城市之一。
整个城市的环境确实是得天独厚,出门就是湖,南湖、洞庭湖,有湖的地方,城市就多了几分柔情,还多了可以大快朵颐的各类湖鲜。
我有个同学在岳阳,每次去岳阳找他,都会安排各种全鱼宴、全虾宴。
所以有时还挺羡慕这种三、四线城市的事业单位人员,房价不高、城市不大,每天随口一邀就是聚着吃吃喝喝。
据他说,岳阳这边都这样,由于是湖南唯一的沿长江港口城市,经济还行,大家压力不大,生活节奏也不快,因此养成了悠悠然然的习惯。
不过,去年再去岳阳。
谈起七普数十万的人口流出,席间的人多多少少有点感慨。
说到房地产市场这块,岳阳似乎尤其难做——城市人口总量有限,但是各大头部开发商都来了,竞争激烈,尤其是恒大之类动不动价格战搅下局,内卷相当严重。
最活力:郴州郴州是笔者的故乡,但我不是市区的,加之学习、工作都在外地,以往对它的印象,只有从火车站到汽车站到一段路。
湖南郴州女人的评价

湖南郴州女人的评价
湖南郴州女人,她们是湖南大地上的一朵娇艳的花朵,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和坚韧的品质。
郴州女人,身上散发着湖南人的热情和豪爽。
她们直爽而真诚,待人友善,不拘小节。
无论是对待亲友还是陌生人,她们总是尽心尽力地去帮助和关心。
她们深知人情世故,善于把握人际关系,让人感受到温暖和舒适。
郴州女人,她们勤劳而坚韧。
在家庭和工作中,她们总是以无私的奉献精神默默付出。
无论是农田里的辛劳劳作,还是城市里的职场奋斗,她们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和韧劲不断追求进步。
她们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从不退缩,永远保持着一颗顽强的心。
郴州女人,她们智慧而坚毅。
她们深谙生活的智慧,能够在困境中找到出路。
她们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她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坚定的意志,不断超越自己,追求更好的生活和事业。
郴州女人,她们独立而自信。
她们拥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勇于为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去努力。
她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不受外界的干扰和束缚。
她们以自信的姿态面对生活的挑战,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郴州女人,她们温柔而坚强。
她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够保持一
颗温柔的心灵,给予家人和朋友无尽的爱和关怀。
她们知道如何用温暖的话语和细心的行动来安慰和鼓励身边的人,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湖南郴州女人,她们是湖南大地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她们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和坚韧的品质,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中,她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她们是湖南的骄傲,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女神。
郴州俗语的文化特征-最新年精选文档

郴州俗语的文化特征文献标识码:A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美国人类学家A?怀特说:“人类的全部文化(文明脓赖于符号。
正是由于符号能力的产生和运用才使得文化得以产生和存在,正是由于符号的使用,才使得文化有可能永存不朽。
没有符号,就没有文化,人就仅仅是动物而不是人类了。
”(常敬宇的《汉语词汇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引自《文化科学》第31―32页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从语言作为符号系统的角度来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蕴,任何民族语言都负荷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
王希杰先生在《修辞学通论》中说:“语言是信息的载体,语言本身就是信息,这信息就是民族文化积淀。
”郴州俗语作为郴州文化的载体,充分体现了郴州的文化内涵。
一、农耕文化特征郴州农业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境内山、丘、岗、平地相间,降水充沛,阳光充足,适合农业的发展。
《桂阳州志》引《衡湘稽古》的话说:“《管子》曰:神农种谷于淇田之阳”。
又云:“天降嘉谷,神农拾之,教耕于骑田岭之北,其地日禾仓,后以置县”。
历史典籍记载和故事传说充分证明,郴州的嘉禾县是炎帝神农氏发现“嘉谷”、教民耕种的神奇地方,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秦汉以后,郴州的农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逐渐形成了有特色的农耕文化。
“嘉禾嘉禾,天降嘉禾”、“勤耕得嘉谷”、“牛耕田,马吃谷”,郴州俗语作为郴州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淀下来的文化载体,自然透露出浓烈的农耕文化特征。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郴州人们总结出许多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俗语。
例如农业生产与天气变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人们十分关注天老爷的脸色,并依据它的变化来行事,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气象谚:立春,为春的开始,也是一年的开始。
郴州在秦之前,地属楚国荆州,受楚文化的影响多信鬼神,在立春那一天,要举行迎春礼仪期盼一年风调雨顺。
如果立春之日是晴天,大家便会欢欣鼓舞,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能预示农业大丰收,大家相信“立春晴一日,农夫不费力”。
区域文化调查:郴州方言大起底

区域文化调查:郴州方言大起底方言是一种历史形成的文化现象什么是方言?很多人心里对方言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如果让他具体解释的话,估计有点难度,一般的理解就是地方话。
规范地说,方言是一个民族语言的地方变体,是一个社会内某一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其语音、词汇、语法上有着其自身的特点。
一种语言的方言不论其区别有多大,总是有其共同特点。
一个方言区内部也可能有若干个次方言。
如,汉语中的北方方言可分为:华北、东北方言,江淮方言,西南方言,西北方言四个次方言。
我国主要有七大方言:(l)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
它在汉语方言中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70%以上。
北方方言又分四个次方言。
①狭义的北方方言,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
②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江苏两省的长江以北地区,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③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和湖北大部,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地。
④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2)吴方言分布在上海、江苏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和浙江省的大部分。
典型的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
(3)湘方言分布在湖南大部分地区,以长沙话为代表。
(4)赣方言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以南昌话为代表。
(5)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客家人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
(6)闽方言分布在福建、广东、海南和浙江的一部分地区。
它又分为闽南、闽东、闽北三个次方言。
(7)粤方言以广东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的东部等。
其实我们通常说的方言就是指某个地区的地方话,它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民族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
它的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结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充满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及当地的民情风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人对郴州人的评价
作为湖南省的一个辖地级市,郴州市位于华中地区,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带。
郴州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自古被誉为九仙二佛之地,是道教、佛教发展之福地。
郴州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被誉为中国丹霞地貌之都。
在湖南人眼中,郴州人有着优缺点之分。
一些湖南人认为郴州人搞矿的老板比较多,因此郴州的地理位置非常好,资源优势也很高。
另外,一些湖南人认为郴州的女孩灵气逼人、男孩帅气潇洒,大人财气逼人、车子牛气哄哄、房子客气洋洋。
但也有一些人对郴州人持批评态度,他们认为郴州人过于追求物质财富,缺乏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
总的来说,湖南人对郴州人的评价是复杂的,但多数情况下是持积极态度的。
郴州市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为郴州人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激发了郴州人的拼搏精神和追求财富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