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五章 成本论

第五章成本论

一、教学目的

本章通过研究生产成本与产量间的关系,明确厂商各种成本的变动特点与关系,厂商收益变动特点,并结合两方面研究,分析利润最大化问题。通过学习要能够掌握:从产量变动与成本变动的相互关系中认识各种成本的变动规律及相互关系,熟悉十种成本概念,各自曲线的形状,推导及关系。特别是MC和LMC曲线。

二、教学重点

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之间的关系,各种成本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LMC曲线的推导。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和讨论相结合

五、教学安排

本章计划安排5个学时。

六、教学步骤

(一)课程导入

在上一章生产论中涉及了成本方程,成本方程表示厂商的生产成本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之间的关系。本章的成本论将进一步考察厂商的生产成本与产量的关系。

(二)课堂教学设计

重点讨论各种成本曲线的求得,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尽可能采取先分后合的讲授方式。引导做部分练习。

提出:讨论如此多种成本概念意义何在?利润最大化原理在企业现实中直接运用的障碍是什么?

(三)教案内容

成本是企业、政府乃至消费者个人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因素。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理论也是以成本分析为基础的。本章将从厂商决策的角度讨论成本理论,并在成本的基础上结合收益分析研究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问题。

实际上这一章的成本分析是上一章的延伸和继续,又恰是上章生产函数分析的对称分析。即当生产要素价格既定时,与投入一定量的各生产要素对应的有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而与这些产量相对应的有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相对应有产品的边际成本递增规律。

第一节成本的概念

厂商的生产成本一般是指生产一定产量时在生产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很明显,厂商货币支出总额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产量Q和各种生产要素的

价格P。成本函数可记为:()P

=

C,

Q

f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经济学的成本概念与会计学上的成本概念是有区别的,不能将其混为一谈。

一、机会成本

所谓机会成本是指厂商将一定资源用做某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

中的最大收入,或者是将一定资源保持在这种用途上必须支付的成本。西方经济学从稀缺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研究生产一定数量某种产品所必须支付的代价。这意味着必须用机会成本概念来研究厂商的生产成本。西方经济学中生产成本概念与会计成本概念的区别在于后者不是从机会成本而是从各项直接费用的支出来统计成本的。例如:当一个厂商决定将一吨原油用作燃料时,就不能再用这一吨原油生产化纤等其他产品。假定原油价格为1000元,可发电1000度,可生产化纤500吨。假定化纤收入是各种产品中最高的,则用一吨原油发电的机会成本就是一吨原油所能生产的化纤。假定化纤价格为10元每吨,则用货币表示的每一度电的机会成本是5元,而会计成本仅为1元。

经济分析的目的在于考察资源的最优配置,采用机会成本能够促使各种要素用于最优的途径。需要注意的是机会成本并不是企业实际支付的成本,而是人们在决策中必须考虑到的一个重要概念,因而可以将这一概念推广到任何有关人类行为的决策过程中去。

利用机会成本概念进行经济分析的前提条件是:资源是稀缺的;资源具有多种用途;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资源可以自由流动。

二、显成本和隐成本

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

1.显成本(Explicit Cost)

显成本就是一般会计学上的成本概念,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这些支出是在会计帐目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帐上的各项费用支出。它包括厂商支付所雇佣的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工资、所借贷资金的利息、租借土地、厂房的租金以及用于购买原材料或机器设备、工具和支付交通能源费用等支出的总额,即厂商对投入要素的全部货币支付。从机会成本角度讲,这笔支出的总价格必须等于相同的生产要素用做其他用途时所能得到的最大收入,否则企业就不能购买或租用这些生产要素并保持对它们的使用权。

2.隐成本( Implicit Cost)

隐成本是对厂商自己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所应支付的费用。这些费用并没有在企业的会计帐目上反映出来,所以称为隐成本。例如厂商将自有的房屋建筑作为厂房,在会计账目上并无租金支出,不属于显成本。但西方经济认为既然租用他人的房屋需要支付租金,那么当使用厂商自有房屋时,也应支付这笔租金,所不同的是这时厂商是向自己支付租金。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隐成本必须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最佳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收入来支付,否则,厂商就会把自有生产要素转移到其他用途上,以获得更多的报酬。

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与会计学成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会计成本=显成本

生产成本=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隐成本+显成本

三、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

经济学中的利润概念是指经济利润,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成本的差额。而总成本既包括显成本也包括隐成本。因此,经济学中的利润概念与会计利润也不一样。

从前面的介绍已经知道,隐成本是指稀缺资源投入任一种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正常的收入,如果在某种用途上使用经济资源所得的收入还抵不上这种资源正常

的收入,该厂商就会将这部分资源转向其他用途以获得更高的报酬。因此,西方经济学中隐成本又被称为正常利润。将会计利润再减去隐成本,就是经济学中的利润概念,即经济利润。企业所追求的利润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可见正常利润相当于中等的或平均的利润,它是生产某种产品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因为如果生产某种产品连正常或平均的利润都得不到,资源就会转移到其他用途中去,该产品就不可能被生产出来。而经济利润相当于超额利润,亦即总收益超过机会成本的部分。

经济利润可以为正、负或零。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利润对资源配置和重新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某一行业存在着正的经济利润,这意味着该行业内企业的总收益超过了机会成本,生产资源的所有者将要把资源从其他行业转入这个行业中。因为他们在该行业中可能获得的收益,超过该资源的其他用途。反之,如果一个行业的经济利润为负,生产资源将要从该行业退出。经济利润是资源配置和重新配置的信号。正的经济利润是资源进入某一行业的信号;负的经济利润是资源从某一行业撤出的信号;只有经济利润为零时,企业才没有进入某一行业或从中退出的动机。

上述利润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会计利润=总收益—成本

正常利润=隐含成本

经济利润=总收益—机会成本=总收益—(显成本 + 正常利润)

[ 高鸿业主编的微观经济学中认为: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支付的报酬。正常利润是隐成本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

只能对部分要素进行调整,而不能对全部要素进行调整的时期内所发生的成本为短期成本。

对一切要素均可调整的时期内发生的成本称为长期成本。

第二节短期总产量与短期总成本生产和成本分别从实物量和价值量角度研究短期生产问题,因此,短期成本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前面已知短期生产函数可记为()K L f

=,这一函数表示在资本投入量一定的前提下,可变要素投入量L与产Q,

量之间的关系。假设要素市场上劳动的价格w和资本的价格r是固定的。短期中固定投入为资本,则:

TFC=

k r

短期中变动投入为L,L的投入量与产量Q有关,可写为()Q

L,则:

()Q

TVC⋅

=

w

L

所以短期中的总成本为:

()k r

+

=

w

TC⋅

Q

L

rk为常数,用b表示,w*L(Q)用φ(Q)表示。则得到短期总成本函数:STC(Q) =φ(Q)+ b

这里必须区分成本方程与成本函数:成本方程表示支出一定成本在一定条件下,不同要素的最大购买量。成本函数表示成本与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由TP 曲线可以推导出TC 曲线,在总产量曲线上,找到每一产量水平相对应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再用L 去乘已知的价格w ,便可得到每一产量上的可变成本,将产量与可变成本的对应关系描绘在产量与成本的平面图中,即可达到总可变成本曲线。由此加上固定成本,就得到TC 曲线。

二、短期总成本和扩展线的图形

第三节 厂商的短期成本

在短期中,由于生产要素分为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因此短期中的成本相应地区分为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变动成本、边际成本等七个成本概念。

一 短期总量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总成本

1. 固定成本(Fixed Cost )

是指那些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固定投入所带来的成本,这部分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包括厂房和资本设备的折旧费、地租、利息、财产税、广告费、保险费等项目支出。既使在企业停产的情况下,也必须支付这些费用。

当产量为0时,也须付出相同数量,产量增加这部分支出仍不变,因此曲线为一同水平线。如图。

2. 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 )

是指短期内可以改变的可变投入的成本,它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原材料、燃料、动力支出、雇佣工人的工资等。当产量为零时,变动成本也为零,产量越多,变动成本也越多。是从原点开始的不断向右上方上升的曲线。

变动规律:初期随着产量增加先递减上升,到一定阶段后转入递增上升。如图。

3. 总成本 ( Total Cost ) 指短期内生产一定产量所付出的全部成本,

是厂商总固定成本与总变动成本之和。由于TVC 是产量的函数,因此TC 也是产量的函数。用公

式表示为:

()()Q TVC TFC Q TC +=

由于TFC 值不变,所以TC 与TVC 任一点的

垂直距离始终等于TFC ,且变动规律与TVC 的变

动规律一致,只是不是从原点出发。如图。

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的曲线形

状及相互关系可以用图5—1说明。图中:TFC 是

一条水平线,表明TFC 与产量无关。TVC 与TC 曲线形状完全相同,都是先以递减的速度上升,再以递增的速度上升①。不同的是TVC 的起点是原点,而TC 的起点是TFC 与纵坐标的交点。这是因为总成本是由总固定成本和总变动成本加总而成的,而总固定成本是一常数,所以任一产量水平的TC 与TVC 之间的距离均为TFC 。

TC

TC TVC TFC Q O 图5—1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变动成本曲线

⒋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 )

是指厂商短期内平均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公式为: Q

TFC AFC = 从图中可以看到AFC 曲线随产量的增加一直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短期中总固定成本保持不变。由Q TFC AFC =

,可知随Q 增加,平均固定成本递减,但AFC 曲线不会与横坐标相交,这是因为短期中总固定成本不会为零。

⒌平均变动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 )

是指厂商短期内生产平均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总变动成本。公式为: Q TVC AVC =

变动规律:初期随着产量增加而不断下降,产量增加到一定量时,AVC 达到最低点,而后随着产量继续增加,开始上升。(先下降,后上升)

最低点的确定:从原点引一条射线与TVC 相切,切点的左边,总可变成本增长慢于产量增长,因此TVC/Q 的值是下降的。在切点的右边,总可变成本快于产量增长,因此TVC/Q 的值是上升的。在切点对应的产量上,平均可变成本达到最低点。

⒍ 平均成本(Average Total Cost )

是指厂商短期内平均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公式为: Q TC AC =

由TVC TFC TC +=得:

Q

TVC Q TFC Q TVC TFC Q TC AC +=+== 即AVC AFC AC +=

上式说明平均成本由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构成。

变动规律:初期,随着产量的增加,不断下降,产量增加到一定量时,ATC 达到最低点,而后随着产量的继续增加,ATC 开始上升。

最低点的确定:从原点引一条射线与TC 相切,切点的左边,总可变成本增长慢于产量增长,因此TC/Q 的值是下降的。在切点的右边,总可变成本快于产量增长,因此TC/Q 的值是上升的。在切点对应的产量上,平均总成本达到最低点。

这里ATC 与AVC 的变动规律相同,但两点不同须特别注意:

* ATC 一定在AVC 的上方,两者差别在于垂直距离永远AFC 。当Q 无穷大时,ATC 与AVC 无限接近,但永不重合,不相交。

* ATC 与AVC 最低点不在同一个产量上,而是ATC 最低点对应的产量较大。即AVC 已经达到最低点并开始上升时,ATC 仍在继续下降,原因在于AFC 是不断下降的。只要AVC 上升的数量小于AFC 下降的数量,ATC 就仍在下降。 ⒎ 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 )是指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公式为:

Q TC MC ∆∆=

当0→∆Q 时,

dQ dTC Q TC MC Q =∆∆=→∆0lim

从公式可知:MC 是TC 曲线上相应点的切线的斜率。

变动规律:MC 随着产量的增加,初期迅速下降,很快降至最低点,而后迅速上升,上升的速度快于AVC 、ATC 。MC 的最低点在ATC 由递减上升转入递增上升的拐点的产量上。

由于TC =TFC+TVC ,而TFC 始终不变,因此MC 的变动与TFC 无关,MC 实际上等于增加单位产量所增加的可变成本。即:

MC=dTC/dQ= dTVC/dQ (因为 dTC=dTVC+dTFC ,而dTFC=0)

以上四个成本概念的曲线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5—2所示。AC 、AVC 、MC 曲线都是"U"形。AC 曲线在AVC 曲线的上方,它们之间的距离

相当于AFC ,而且MC 曲线在AVC 曲线、AC 曲线

的最低点分别与之相交,即M 、E 点。 AC 曲线与MC 曲线、AVC 曲线之间的关系可

以用数学方法证明,原理同生产理论部分MP 与

AP 的关系。

二、短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图

C

C

M AFC C

MC AC AV O 图5—2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 Q E

0 Q

图5

三、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为什么短期成本具有以上所述的变动规律?原因恰在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中的一个基本规律。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短期成本分析。成本分析与生产函数分析不同的是成本分析中用的是价值量概念,而生产函数分析中用的是实物量概念。现在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来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短期成本分析中的体现。

1.关于MC 曲线的形状。

短期生产开始时,由于边际报酬递增的作用,增加一单位可变投入所生产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反过来,这一阶段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随着变动投入的增加,当超过一定界限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生作用,增加一单位可变投入所生产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反过来,这一阶段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因此,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MC 曲线随可变投入的增加先递减,然后增加,最终形成一条U 形的曲线。

2.关于TC 曲线和TVC 曲线的形状。

考虑到TC 曲线和TVC 曲线的形状完全相同,在此仅就TC 曲线的形状进行分析。MC 曲线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先降后升,而MC 又是TC 曲线上相应点的斜率,因此,TC 曲线的斜率也是先递减后递增的,即TC 曲线先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再以递增的速度增加。MC 曲线的最低点则对应TC 曲线上由递减向递增变化的拐点。这与图5—1中TC 曲线的形状完全相符。

3. 关于AC 、AVC 曲线的形状。

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MC 曲线呈U 形,随可变投入数量的增加,MC 先减小,后增加。根据边际量和平均量之间的关系,随可变投入数量的增加,MC 先减小,则相应的AC 也减小;随着可变投入数量的进一步增加,MC 开始增加,但小于AC 的数值,则AC 继续减少;当MC 继续增加,且MC >AC 时, AC 也开始增加。因此,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AC 曲线也呈U 型,但AC 曲线的最低点晚于MC 曲线的最低点出现。这是因为MC 曲线经过最低点开始上升时,由于MC

四、由总成本曲线到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

五、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⒈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

由MC 的定义得:

()()dQ k r Q L w d dQ dTC MC ⋅+⋅==()0+⋅=dQ

Q dL w 又因为: ()

Q dL dQ MP L = 所以: L MP w MC 1⋅=

MC 与MP L 成反比关系。二者的变动方向相反。由于MP L 曲线先上升,然后下降,所以MC 曲线先下降,然后上升;且MC 曲线的最低点对应MP L 曲线的顶点。

从上式中可看出,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存在对偶关系,可以由生产函数推导

出成本函数。结合MP 与MC 的关系可知:当TP L 曲线以递增的速度上升时,TC 曲线和TVC 曲线以递减的速度上升;当TP L 曲线以递减的速度上升时,TC 曲线和TVC 曲线以递增的速度上升;TP L 曲线上的拐点对应TC 曲线和TVC 曲线上的拐点。

⒉平均产量与平均可变成本 ()()

Q L Q w Q

Q L w Q TVC AVC 1⋅=⋅== 即:L AP w AVC 1⋅= 上式反映了平均产量与平均可变成本的关

系:

首先,AP L 与AVC 成反比。当AP L 递减时,AVC

递增;当AP L 递增时,AVC 递减;当AP L 达到最大

值时,AVC 最小。因此AP L 曲线的顶点对应AVC

曲线的最低点。如图5—3所示。

第二,MC 曲线与AVC 曲线相交于AVC 的最低点。由于产量曲线中MP L 曲线与AP L 曲线在AP L 曲

线的顶点相交,所以MC 曲线在AVC 曲线的最低点与其相交。如图5—3所示。 第四节 长期成本成本

讨论厂商长期成本,实际上是假定厂商有足够充足的时间,全部调整其生产要素,是考察厂

商从预计提供的产量出发,根据技术状况,可以

利用的各种规模的厂房、设备、投入。因此在长

期成本分析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没

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区别。这样,长期中用到的成本概念只有三个: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

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此外,为了区别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从本节开始,短期成本概念前加"S",以区别长期成本,如:短期总成本记为STC

以区别于长期总成本LTC 。

一、长期总成本(Long Total Cost )

长期总成本是指厂商长期中在各种产量水平上的最低总成本。LTC 曲线是STC 曲线的包络线。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动意味着规模的调整。长期中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意味着厂商可以任意调整生产规模。因此长期中厂商总是可以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长期总成本函数形式为:

()Q LTC LTC =

长期总成本曲线可以由短期总成本曲线或生产扩展线推导出。下面分别论述:

图5—3 短期生产成本和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Q

O

1. 由短期总成本曲线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如图5—4所示,假设长期中只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生产规模,分别由图中的三条STC 曲线表示。这三条STC 曲线都不是从原点出发,每条STC 曲线在纵坐标上的截距也不同。从图5—4中看,生产规模由小到大依次为STC 1、STC 2、STC 3。现在假定生产Q 2的产量。厂商

面临三种选择:第一种是在S TC 1曲线所代表的较小生产规模下进行生产,相应

的总成本在d 点;第二种是在STC 2曲线代表的中等生产规模下生产,相应的总

成本在b 点;第三种是在STC 3所代表的较大生产规模下,相应的总成本在e 点。长期中所有的要素都可以调整,因此厂商可以通过对要素的调整选择最优生产规模,以最低的总成本生产

每一产量水平。在d 、b 、e 三点中b

点代表的成本水平最低,所以长期中厂商在STC 2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生产Q 2产量,所以b 点在LTC 曲线上。

这里b 点是LTC 曲线与STC 曲线的切点,代表着生产Q 2产量的最优规模和

最低成本。通过对每一产量水平进行相同的分析,可以找出长期中厂商在每一产量水平上的最优生产规模和最低长期总成本,也就是可以找出无数个类似的b (如a 、c )点,连接这些点即可得到长期总成本曲线。

2. 从生产扩

展线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 说明长期总成本曲线如何从生产扩展线中推导出来的,对理解长期成

本概念很有帮助。如图5—5所示。 从前面的分析

中可知,生产扩展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最优生产要素组合,代表长期生产中某一产量的最低总成本投入组合,而且长期总成本又是指长期中各种产量水平上的最低总成本,因此可以从生产扩展线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

以图中E 1点为例进行分析。E 1点生产的产量水平为50单位,所应用的要素

组合为E 1点所代表的劳动与资本的组合,这一组合在总成本线A 1B 1上,所以其成本即为A 1B 1所表示的成本水平,假设劳动价格为w ,则E 1点的成本为1OB w 。将E 1点的产量和成本表示在图5—5(b )中,即可得到长期总成本曲线上的一点。

同样的道理,找出生产扩展线上每一个产量水平的最低总成本,并将其标在图5—5(b )中,连接这些点即可得到LTC 曲线。

由此可见,LTC 曲线表示厂商在长期内进行生产的最优生产规模和最低总成本。 B 2 B 1 B 3 0 Q E 1 E 2 E 3 Q 1=50

A 2 Q 1=100 Q 1=150 A 1 A 3 O K

R L C LTC w •OB 3=r •OA 3 w •OB 1=r •OA 1

100 50 图5—5 生产扩展线和长期总成本曲线 (b ) (a ) 150 w •OB 2=r •OA 2

O

C Q STC 1 d STC 2 STC 3 LTC Q 2 Q 1 Q 3 c

a b 图5—4 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和长期总成本曲线 e

基本点:

* LTC 相切于与某一产量对应的最小的STC 曲线,在切点之外,STC 都高于STC 。

* LTC 从原点开始,因不含固定成本。

* LTC 曲线先递减上升,到一定点后以递增增长率上升。

二 长期平均成本(LAC )

1.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推导

长期平均成本是指厂商在长期内按

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成本,LAC 曲线是无数条SAC 曲线的包络线。公式为:

Q LTC LAC 从上式可以看出LAC 是LTC 曲线连接相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因此,可以从

LTC 曲线推导出LAC 曲线。此外根据长期和短期的关系,也可由SAC 曲线推导出LAC

曲线。本书主要介绍后一种方法。

假设可供厂商选择的生产规模只有三种:SAC 1、SAC 2、SAC 3,如图5—6所示,

规模大小依次为SAC 3、SAC 2、SAC 1。现在来分析长期中厂商如何根据产量选择最

优生产规模。假定厂商生产Q 1的产量水平,厂商选择SAC 1进行生产。因此此时

的成本OC 1是生产Q 1产量的最低成本。如果生产Q 2产量,可供厂商选择的生产规

模是SAC 1和SAC 2,因为SAC 2的成本较低,所以厂商会选择SAC 2曲线进行生产,

其成本为OC 2。如果生产Q 3,则厂商会选择SAC 3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

有时某一种产出水平可以用两种生产规模中的任一种进行生产,而产生相同的平

均成本。例如生产Q 1′的产量水平,即可选用SAC 1曲线所代表的较小生产规模进

行生产,也可选用SAC 2曲线所代表的中等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两种生产规模产

生相同的生产成本。厂商究竟选哪一种生产规模进行生产,要看长期中产品的销售量是扩张还是收缩。如果产品销售量可能扩张,则应选用SAC 2所代表的生产

规模;如果产品销售量收缩,则应选用SAC 1所代表的生产规模。由此可以得出

只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生产规模时的LAC 曲

线,即图中SAC 曲线的实线部分。

在理论分析中,常假定存在无数个可供厂商选择的生产规模,从而有无数条SAC 曲线,于是便得到如图5—7所示的长期平均

成本曲线,LAC 曲线是无数条SAC 曲线的包

络线。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有一个LAC 与SAC 的切点,切点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生产相应产量水平的最低平均成本,SAC 曲线

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则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

生产规模。

基本点:

* LAC 曲线相切于与某一产量对应的最小的SAC 曲线,在切点之外,SAC 高于LAC 。

* LAC 曲线最低点与某一特定SAC 曲线最低点想切,其余之点,LAC 并不切图5—6 最优生产规模 SAC 1 SAC 2 SAC 3 C 1 C 2

C 3

Q 1 Q 2 Q 3 Q 2′ Q 1′ O C Q Q 1

O C Q SAC 1

SAC 2 SAC 3 SAC 4 SAC 5 SAC 6 SAC 7 图5—7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Q 2 LAC

11

于SAC 最低点。而是LAC 最低点左侧,相切于SAC 最低点左侧;LAC 最低点右侧,相切于SAC 最低点右侧。

从前述内容可知,短期内,生产规模不能变动,因而厂商要做到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使平均成本降到最低。而长期决策则要在相应的产量下使成本最低,如图5-7中的Q 2产量水平。虽然从短期看用小的生产规模达到了SAC 1的最低点,但是它们仍高于生产这一产出水平的长期平均成本。尽管用SAC 2生产这一产量的平均成本不是在SAC 2曲线的最低点,但这是生产Q 2产量水平的长期最低平均成本。这是因为短期内厂商仍然受到固定投入的限制,不可能使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调整到长期最低水平。只有在长期中,厂商才可能对所有投入要素进行调整,从而使它们的组合达到最优,从而达到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短期成本要高于长期成本。

* LAC 曲线先下降后上升。(分析同短期成本) 2. LAC 曲线U 形特征的原因

长期平均成本U 形特征是由长期生产中内在的规模经济与不经济所决定的。规模经济是指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此时产量增加倍数大于成本增加倍数。规模不经济是指厂商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使经济效益下降。此时,产量增加倍数小于成本增加倍数。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与生产理论中提到的规模报酬不同,二者区别在于前者表示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成本变化情况,而且各种要素投入数量增加的比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而后者表示在扩大生产规模时,产量变化情况,并假定多种要素投入数量增加的比例是相同的。但一般说来,规模报酬递增时,对应的是规模经济阶段,规模报酬递减时,对应的是规模不经济的阶段。往往在企业生产规模由小到大扩张过程中,先出现规模经济,产量增加倍数大于成本增加倍数,因而LAC 下降;然后再出现规模不经济,产量增加倍数小于成本增加倍数,LAC 上升。由于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作用,LAC 曲线呈U 形。

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移动

外在经济与不经济会影响LAC 曲线的位置(上、下)。 三 长期边际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是指长期中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最低总成本。公式为:

Q

LTC

LMC ∆∆=

当0→∆Q 时,

dQ

dLTC

Q LTC LMC Q =

∆∆=→∆0

lim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LMC 是LTC 曲线上相应点的斜率。因此可以从LTC 曲线推

导出LMC 曲线。也可根据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由短期边际成本SMC 曲线推导出长期边际成本,见图5—8所示。

关键点:

1. LMC 曲线上任一点是与某一特定SMC 曲线相交之点,该交点所代表的产量也是LAC 与SAC 相切之点对应的产量。在交点左边,SMC 位于LMC 的下面,或SMC <LMC ;在交点右边,

O

MC Q

LMC

SMC 1 SAC 1 SAC 2

SMC 2 SAC 3

SMC 3

LAC

P

C

B

Q 2

Q 1

Q 3

图5—8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

A

12

SMC 位于LMC 的上方,或SMC >LMC 。

假设长期中只有三种生产规模可供厂商选择,规模大小依次为SAC 3、SAC 2、SAC 1,相应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分别为SMC 3、SMC 2、SMC 1。由前述LAC 的特点可知,LAC 曲线与每条SAC 曲线只有一个切点,设切点分别为A 、B 、C 。在A 点

LAC=SAC ,对应的产量是1Q ,此时亦有LTC=STC 。根据边际成本的公式得:

dQ

dSTC dQ dLTC 1

=

即:LMC=SMC

即当LAC=SAC 时,LTC 与STC 的斜率相等,LMC 等于SMC 。从图形上看,Q 1

是LAC=SAC 时的产量水平,P 点是Q 1产量水平与SMC 曲线的交点,所以P 点表示的成本水平即是Q 1产量水平上的长期边际成本。

同样的道理找出B 、C 点的产量水平与SMC 曲线的交点,连接这些交点即得出LMC 曲线。在生产规模无限细分的情况下,即可得到无数个A 、B 、C 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一条光滑的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2. LAC 曲线与LMC 曲线的关系 从图中可看出LMC 与LAC 的关系:当LMCLAC 时,LAC 呈上升趋势;当LMC=LAC 时,LMC 曲线与LAC 曲线在LAC 的最低点相交,此时,LMC=LAC=SAC=SMC

四、长期成本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关系(扩充)

在前面的分析中,分别从STC 曲线、SAC 曲线和SMC 曲线推导出了LTC 曲线、LAC 曲线和LMC 曲线,由此可看出短期成本曲线与长期成本曲线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前面的推导过程中对这种关系也有说明。这里将短期成本曲线与长期成本之间的关系作一综合说明。

1.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情况下的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图5—9,是推导LTC 曲线、LAC 曲线、LMC 曲线的综合图形。在图中可以看出在Q 1产量水平上,LTC 与STC 1相切于a 点,LAC 与SAC 1切于b 点,LMC 与SMC 1相交于c 点,在其他产量水平上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这是因为: 如果:()()Q STC Q LTC =,则:

()()Q

Q STC Q Q LTC =

即: ()()dQ

Q dSTC dQ

Q dLTC =

即:当某一产量水平上的LTC 与STC 相等时,该产量水平的LAC 必等于SAC ,SMC 也必等于LMC 。

此外,图中LTC 曲线由递减速度增加转向递增速度增加的拐点d 点所表示的产量水平与LMC 曲线最低点e 点的产量水平相等。在LAC 曲线的最低点g 点,

图5—9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情况下的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

O C

Q

STC 1

d

STC 2

STC 3

LTC

Q 2

Q 1

Q 3

f

a

O

C

Q

Q 2

Q 1 Q 3

LMC

SMC 1

SAC 1

SMC 2

SAC 3

SMC 3

LAC

SAC 2 b

c e

g

13

LAC=SAC=SMC=LMC ,该点对应于LMC 曲线上的f 点。这是因为:LMC 曲线表示LTC 曲线上相应点的斜率;而在LAC 曲线的最低点,利用

0)

(=dQ

Q dLAC ,对()()Q

Q LTC Q LAC =

求导便得: ()()()()2Q

Q LTC dQ Q dLTC Q

Q Q LTC dQ d dQ Q dLAC -=⎪⎪⎭

⎝⎛=

()()⎪⎪⎭

⎫ ⎝⎛-=

Q Q LTC dQ Q dLTC Q 1 ()LAC LMC Q

-=

1

=0 即:LMC=LAC 上式说明在LAC 的最低点LMC=LAC 。

又因为在LAC 的最低点,LAC 与SAC 的最低点相切;SMC 经过SAC 的最低点,所以有LAC=LMC=SAC=SMC 。

2. 规模报酬不变情况下的短期成本和长

期成本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知LAC 曲线的形状是U

形的,但在实际中,不少行业的企业在由规模

经济转到规模不经济的情况时,要经历一个较

长的规模经济恒常的阶段,也就是说,LAC 曲线的最低点不是一个产量,而是一条直线,一个很大的产量范围。如图5—10所示。 LAC 曲线水平段的形状可以用规模报酬不

变来解释。当厂商达到LAC 的最低点以外时,规模经济恰到好处,此时,如果厂商想扩大产量,通常的做法不是继续原厂的规模,而是增设相同的工厂。这样,产量增加了,平均成本仍然维持在最低的平均水平上。因而厂商总的平均成本也仍然维持在最低长期平均水平上。

水平段的推导及图形特点如图5—11所示。

图中,在Q 1产量水平上,厂商拥

有一个最优生产规模的工厂,其成本曲

线用SAC 1和SMC 1表示,最低平均成本

为a ΄ Q 1,如果厂商的产量增加到Q 2时,

厂商可以增建一个相同规模的工厂,共

同生产Q 2的产量,这时厂商的成本曲线为SAC 2和SMC 2,仍然在最低平均成本处生产。类似的厂商可以建立第三

个、第四个分厂生产更大的产量。但厂

商一直在最低平均成本处生产。由此构成的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为一条经过最低成本处的直线。说明在所有的产量水平上,长期边际成本等于长

O

Q C LAC 图5—10 L 形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STC 1 STC 2 STC 3 LTC

a b

c

Q 1 Q 2 Q 3 SAC 1 SAC 2 SAC 3

SMC 1 SMC 2 SMC 3 Q 1 Q 2 Q 3 LAC=LM

C

á b́ ć

C

C

O Q

Q O 图5—11 规模报酬不变情况下的短期变动成本曲线

期平均成本。

[ 引起思考的问题:①你认为资本在函数中能否度量?如何度量?②在当今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替代原理还成立吗?③ U形特征的成本变动规律意义何在?从现实中,能否找到有代表性的行业证明或否定这一特点。]

七、作业布置:

一、解释概念

显成本与隐成本机会成本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边际成本二、计算题

1.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 8Q 3 -16Q 2 +100Q+50,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

2.假定一成本函数为TC=Q3 -10Q 2+17Q+66,写出相应的成本函数、TVC、AC、AVC、AFC、MC。

3.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04Q 3-0.8Q2+10Q +5,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及相应的边际成本值。

4.已知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Q3 -5Q 2+20Q +1,求Q=1时的短期边际成本值。

三、简答题

1.简要分析当MC下降时,要素(如劳动)投入是否在合理的区域内?

2.简述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的关系。

3.叙述ATC曲线、AVC曲线与MC曲线的关系。

14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五章 成本论

第五章成本论 一、教学目的 本章通过研究生产成本与产量间的关系,明确厂商各种成本的变动特点与关系,厂商收益变动特点,并结合两方面研究,分析利润最大化问题。通过学习要能够掌握:从产量变动与成本变动的相互关系中认识各种成本的变动规律及相互关系,熟悉十种成本概念,各自曲线的形状,推导及关系。特别是MC和LMC曲线。 二、教学重点 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之间的关系,各种成本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LMC曲线的推导。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和讨论相结合 五、教学安排 本章计划安排5个学时。 六、教学步骤 (一)课程导入 在上一章生产论中涉及了成本方程,成本方程表示厂商的生产成本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之间的关系。本章的成本论将进一步考察厂商的生产成本与产量的关系。 (二)课堂教学设计 重点讨论各种成本曲线的求得,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尽可能采取先分后合的讲授方式。引导做部分练习。 提出:讨论如此多种成本概念意义何在?利润最大化原理在企业现实中直接运用的障碍是什么? (三)教案内容 成本是企业、政府乃至消费者个人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因素。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理论也是以成本分析为基础的。本章将从厂商决策的角度讨论成本理论,并在成本的基础上结合收益分析研究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问题。 实际上这一章的成本分析是上一章的延伸和继续,又恰是上章生产函数分析的对称分析。即当生产要素价格既定时,与投入一定量的各生产要素对应的有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而与这些产量相对应的有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相对应有产品的边际成本递增规律。 第一节成本的概念 厂商的生产成本一般是指生产一定产量时在生产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很明显,厂商货币支出总额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产量Q和各种生产要素的 价格P。成本函数可记为:()P = C, Q f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经济学的成本概念与会计学上的成本概念是有区别的,不能将其混为一谈。 一、机会成本 所谓机会成本是指厂商将一定资源用做某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成本)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第5章 成 本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表5-1是一张关于短期生产函数() ,Q f L K =的产量表: 表5-1 短期生产的产量表 (1)在表中填空。 (2)根据(1),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L TP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L AP 曲线和MP L 曲线。(提示:为了便于作图与比较,L TP 曲线图的纵坐标的刻度单位大于L AP 曲线图和L MP 曲线图。) (3)根据(1),并假定劳动的价格200w =,完成下面的相应的短期成本表,即表5-2。 表5-2 短期生产的成本表 (4)根据表5-2,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VC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VC 曲线和 MC 曲线。 (提示:为了便于作图与比较,TVC 曲线图的纵坐标的单位刻度大于AVC 曲线和曲MC 线图。) (5)根据(2)、(4),说明短期生产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答:(1)短期生产的产量表如表5-3所示。 表5-3 短期生产的产量表

(2)根据(1)中的短期生产的产量表所绘制的L TP 曲线、L AP 曲线和L MP 曲线如图5-8所示。 图5-8 生产函数曲线 (3)当200w 时,相应的短期成本表如表5-4所示。 表5-4 短期生产的成本表 (4)根据(3)中的短期生产的成本表所绘制的TVC 曲线、AVC 曲线和MC 曲线如图5-9所示。

西方经济学-成本论

西方经济学-成本论 (总分:19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 (总题数:3,分数:30.00) 1.机会成本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更有利的用途时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从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 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上。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能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这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缘由。 因此,社会生产某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它不能生产另一些产品。所以,机会成本的含义是任何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一般都有多种不同的使用途径或机会,也就是说可以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但是当一定量的某种资源用于生产甲种产品时,就不能同时用于生产乙种产品。因此生产甲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不生产乙种产品的代价,或者是等于该种资源投放于别的产品生产上可能获得的最大报酬。) 解析: 2.隐性成本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隐性成本是相对于显性成本而言的,是指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隐性成本与厂商所使用的自有生产要素相联系,反映着这些要素在别处同样能被使用的事实。比如,某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会从劳动市场上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一定数量的贷款或租用一定数量的土地,而且有时还会动用自己的土地和资金,并亲自管理企业。当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时,也要向自己支付利息、地租和薪金,所以这笔价值也应该计入成本之中。由于这笔成本支出不如显性成本那么明显,故被称为隐性成本。) 解析: 3.经济利润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经济利润是指属于企业所有者的、超过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所有要素的机会成本的一种收益。企业的会计利润,是厂商的总收益与会计成本的差,也就是厂商在申报应缴纳所得税时的账面利润。但是,西方经济学中的利润概念并不仅仅是会计利润,必须进一步考虑企业自身投入要素的代价,其中包括自有资本应得利息、经营者自身的才能及风险的代价等。这部分代价的总和至少应与该资源投向其他行业所能带来的正常利润率相等,否则,厂商便会将这部分资源用于其他途径的投资而获取利润或收益。在西方经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成本论

2016年考研: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成本论 成本论 1.机会成本:当指单一资源有两种以上用途时,使用他的人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当指一项活动时,活动中所使用的所有资源的机会成本的和。 2.显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3.隐成本: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要素的总价格。例如,动用自有资金和土地,并妻子经营管理。 4.总成本:所有成本之和。公式: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 5.企业经济利润:企业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额。是一种超额利润。公式:经济利润=总收入-总成本 6.正常利润:厂商对自己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属于隐成本,不包括在经济利润中。 7.短期成本:在短期内,企业要达到目标产量,所需要的成本。短期内企业只能改变一部分要素投入而不能改变调整全部要素,所以短期成本划分为可变成本和不变成本。 8.长期成本:在长期一切要素投入量均可改变,所以长期成本指长期内企业为达到墓边产量所用的成本,都是可变成本。 9.规模经济:也称内部经济。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10.规模不经济:也称内在不经济。当生产扩大到一定规模以后,再继续扩大规模,会使经济效益下降。 11.外在经济: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以来的外界环境得到改善所引起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12.外在不经济: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以来的外界环境恶化所引起的经济效益的降低。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西方经济学--成本理论习题

成本理论 一、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 2、显形成本与隐含成本 3、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4、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关系 5、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关系 6、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 (二)难点 1、经济成本、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区别 2、固定成本与沉淀成本的区别 3、生产函数与成本方程的区别 4、短期成本曲线与长期成本曲线的区别 二、关键概念 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私人成本社会成本沉淀成本成本函数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长期成本 三、习题 (一)选择题 1、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A ) A.增加B.减少 C.不变D.先增后减 E.无法确定 2、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D ) A.1元B.19元 C.88元D.20元 E.无法确定 3、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 A ) A.外部经济问题B.内部经济问题 C.规模收益问题D.边际收益(报酬)问题

E.固定成本 4、关于长期平均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以下正确的是(D ) A.长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与短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某一点相对应 B.短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在长期平均成本线上 C.长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对应着某一条短期平均成本线的最低点 D 每一条短期平均成本线的最低点都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 E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假定两个职工一个工作日可以生产200公斤大饼,六个职工一个工作日可以生产400公斤大饼( A ) A.平均可变成本是下降的 B.平均可变成本是上升的 C.边际产量比平均产量高 D.劳动的边际产量是200公斤 E.以上说法全不准确 6.对于一个既定的产量,长期平均成本等于短期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比长期边际成本大. ( B ) A.长期平均成本在上涨 B.长期平均成本在下降 C.短期平均成本处于最小点 D..短期平均成本等于长期边际成本 E.只有C和D正确 7、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D ) A 固定成本 B 隐性成本 C 会计成本 D 生产成本 8、如果一个企业经历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则LAC曲线是( A ) A 上升的;B下降的; C 垂直的;D水平的 9、在从原点出发的直线与TC的切点上,AC( A ) A 是最小的; B 等于MC; C 等于AVC+AFC; D 上述都正确 10、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那么TFC为

A0200022西方经济学05成本论005

~~01|05|2|1|0 ^^若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成本大于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则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都有可能 ^^C ~~01|05|2|1|0 ^^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 A、时间长短 B、可否调整产量 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D ~~01|05|2|1|0 ^^下面哪种农场投入对农夫而言最可能是不变成本() A、财产的保险费 B、化肥 C、用于灌溉的水 D、种子 E、额外的帮手 ^^A ~~01|05|2|1|0 ^^下列正确的是()。 A、平均成本下降,则边际成本下降 B、平均成本下降,则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 C、边际成本上升,则平均成本上升 D、边际成本上升,则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 ^^B ~~01|05|1|1|0 ^^规模报酬不变阶段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 A、上升的 B、下降的 C、垂直的 D、水平的

^^D ~~01|05|3|1|0 ^^在短期内,一般MC的变动出现变化时,AC的变动趋势是()。 A、不确定 B、上升 C、下降 D、不变 ^^D ~~01|05|2|1|0 ^^MC与A VC的交点是()。 A、收支相抵点 B、停止营业点 C、厂商均衡点 D、平均成本最低点 ^^B ~~01|05|1|1|0 ^^()的说法是错误的。 A、既定成本约束下的产量最大化未必满足MR=MC要求 B、生产者均衡未考虑产品的市场销售 C、利润最大化并不要求要素投入的组合最优 D、生产者均衡的意义在于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来调整要素投入组合^^C ~~01|05|1|1|0 ^^以下正确的是()。 A、长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与短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某一点相对应 B、短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在长期平均成本线上 C、长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对应着不同短期平均成本线的最低点 D、每一条短期平均成本线的最低点都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 ^^A ~~01|05|2|1|0

西方经济学理论精要及主要公式

第一章导言 一、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有限资源的最佳配置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 研究对象:微观: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宏观:整个国民经济 解决的问题:微观:资源的配置 宏观:资源的充分利用 中心理论:微观:价格理论 宏观: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研究方法:微观:个量分析 宏观:总量分析 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主要区别: 实证:排斥一切价值判断 规范: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 第二章价格理论 一、需求曲线:Q=f(P),线性需求:P=a-bQ 需求量变动:由于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 需求变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由于其他原因引起

二、供给曲线:Q=f(P) 供给量变动:由于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 供给变动:由于其他原因变动引起 三、均衡价格的形成及变动 四、弹性理论 1、需求弹性: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点弹性:E d ==· = · 弧弹性:E d= · () E d =0 ( 完全无弹性) E d→∞(有无限弹性) E d =1(单位/单元弹性) E d >1 (富有弹性) E d<1 (缺乏弹性) 2、供给弹性:E s =· 3、交叉弹性:E xy =· 替代品:E xy > 0 互补品:E xy < 0 没有关系:E xy = 0

4、收入弹性:E y = · 5、特性汇总 需求价格弹性特性汇总表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理论) 一、边际效用分析法(基数效用) 1、总效用曲线与边际效用曲线 总效用:TU = TU(Q) 边际效用:MU == < 0 2、消费者均衡条件 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与支付的价格的比例正好相等,即 每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均衡方程:= = λ 约束方程:P X·X + P Y·Y = M(总收入) 3、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西方经济学(梁小民)第五章 生产理论

第五章生产理论 生产理论研究的是生产者的行为。 生产者也称为厂商,是指能作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位。 厂商分三类:个人企业、合伙企业、公司。 尽管它们所有制的形式不同,规模差别也很大,但在法律上都是独立的法人,在经济中都能够作出统一的决策。 在研究生产者行为时,我们假定生产者都是具有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他们生产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即在既定的产量之下实现成本最小,或者在既定的成本下达到产量最大。正是生产者的这种最大化行为,决定了供给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涉及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 第二,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第三,市场问题。 市场有各种结构,即竞争与垄断的程度不同。当厂商处于不同的市场上时,应该如何确定自己产品的产量与价格。 我们分三章来解决这三个问题。

第一节生产与生产函数 一、生产与生产要素 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可分为四类: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二、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的数量与组合与它所能生产出来的产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 生产函数正是表明一定技术水平之下,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某种组合和它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 注意:技术水平不变。 以Q代表总产量,L、K、N、E分别代表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生产要素投入量,则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Q=f(L、K、N、E) 在分析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时,一般把土地作为固定的,也可以归入资本。企业家才能难以估算。因此,生产函数通常写为: Q=f(L、K) 该函数表明,在劳动与资本的数量与组合为已知时,可以推算出最大产量。

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 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是研究资源利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成本的理论体系。它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解释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在西方经济学中,成本理论几经演变和发展,产生了多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本文将从历史回顾、主要理论观点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对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进行探讨。 一、历史回顾 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期。亚当·斯密被视为经济学成本理论的奠基人,他认为成本是资源的机会成本,即投入资源的最大牺牲。随后,进一步发展了边际成本概念的马歇尔对成本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在他的理论框架中,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指直接支付的费用,而隐性成本是指放弃其他最佳选择所产生的成本。此外,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总成本和边际成本理论,也为成本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主要理论观点 1. 奠基于亚当·斯密的机会成本理论 亚当·斯密将成本定义为投入资源与其他最佳选择之间的机会成本。他认为,如果投入资源用于某项活动,就无法在其他活动中使用,因此存在了机会成本与投入资源的利用相对收益的较低因素。 2. 边际成本和总成本的关系

马歇尔将成本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并引入了边际分析的概念。他认为,在理性的资源配置过程中,边际成本是决策的关键因素。总 成本是各个边际成本之和,通过边际成本与总成本的关系,可以得出 企业最佳资源配置的决策。 3. 机会成本与隐性成本的重要性 机会成本是衡量资源利用效率和决策优劣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资 源配置中牺牲的最佳选择。隐性成本则是指由于选择某项决策而放弃 其他可行选择所产生的成本。考虑机会成本和隐性成本对于正确分析 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际应用 成本理论在现实经济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首先,在企业经营决 策和成本管理中,合理计算和分析各种成本,特别是机会成本和隐性 成本,对于提高企业效益和盈利能力至关重要。其次,在市场竞争分 析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成本理论提供了理论框架和方法,用于分析企 业的竞争优势和相对成本差异,并提出相应的调整策略。此外,在国 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考虑成本理论可以更好地分析政策的成本和 效益,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优化配置。 总结起来,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是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成本的概念、分类和分析方法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 解释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成本理论可以指 导企业的决策制定和成本管理,为市场竞争分析和产业调整提供依据,

西方经济学成本论考点归纳总结

第5章成本论 5.1考点难点归纳 5.1.1提纲挈领 机会成本 成本的概念显成本与隐成本 利润 TC=TFC+TVC AFC=TFC/Q AVC=TVC/Q AC=STC/Q MC=dSTC/dQ AC递减时,AC>MC 第5章成本论 AC与MC的关系 AC递增时,AC<MC 短期成本理论 AC最低时,AC=MC SMC呈U形的原因:边际报酬先↓后↑ MP的关系 MC与 L AP的关系 AVC与 L 无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分 长期成本理论 LTC,LAC,LMC曲线的推导 LAC呈U形的原因: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5.1.2 内容提要 一、成本的概念 1.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该项资源用于其他用途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 2.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在经济学里,一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包含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指厂商为生产一定商品而在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所支付的实际费用。如给工人支付的工资,为购买原材料所支付的货币,向银行支付的利息。它们可以从企业的会计账簿上得到反映。隐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自身所拥有的那些生产要素的价值总额。如企业所有者自身的薪金,生产中使用自己所拥有的厂房、机器等。在经济学中考察生产成本时,应将隐性成本包含在内。 对于许多小规模工商企业而言,隐性成本所占的比重相当高。例如,自己投入劳动的工资,投入资金的利息,自己的用于经营的房屋的租金等。我国农民在进行生产决策安排的时候,通常都没有计算自己投入劳动的工资,如果考虑农民进行生产的隐性成本,就容易理解民工潮的兴起了。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第5章成本)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第5章 成本)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第5章成本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成本 1.关于成本的几个概念 总的来说,成本是指企业对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然而,在经济学的分析中,仅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成本概念是不够的。为此,经济学家提出了机会成本、显成本和隐成本等成本概念。 (1)机会成本 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机会成本的成因:稀缺性使得一个社会(或企业)用一定的资源生产某种或某几种产品时,这些资源就不能再被用于其他生产用途。 理解这一概念时要注意三个问题:①机会成本不等于实际成本,它不是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②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是用于其他选择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③机会成本并不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 在作出任何决策时,都要使收益大于或至少等于机会成本。如果机会成本大于收益,则这项决策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就是不合理的。

(2)显成本 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包括:雇佣工人、贷款、租用土地的费用等。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这笔支出的总价格必须等于这些相同的生产要素使用在其他用途时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3)隐成本 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是指企业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包括:亲自管理企业、使用自己的资金、使用自己的土地等的成本。 隐成本也必须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最佳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收入来支付,否则,企业会把自有生产要素转移出本企业,以获得更高的报酬。 (4)各种成本之间的关系 会计成本=显成本 生产成本=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隐成本+显成本 2.利润 (1)经济利润 企业的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也被称为超额 利润,企业追求的最大利润就是企业的经济利润)。其中,企业的总成本是企业的所有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 (2)正常利润 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支付的报酬。正常利润是隐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当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仍然得到了全部的正常利润。 (3)各种利润之间的关系 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成本 正常利润=隐成本

西方经济学第五章

一、填空题 1、技术效率是的关系。 正确答案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 2、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分为。 正确答案是: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3、生产函数是表明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某种组合和它所能生产出来的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正确答案是:最大产量 4、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可分为产量递增、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是:边际产量递减与产量绝对减少 5、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 正确答案是:技术水平不变 6、边际产量是指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正确答案是:增加一单位 7、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规律。 正确答案是:边际产量递减 8、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曲线的最高点。 正确答案是:平均产量 9、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 正确答案是:最高点 10、在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前,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在相交后,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正确答案是:大于小于 11、在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时,达到最大。 正确答案是:平均产量 12、经济效率是的关系。 正确答案是:成本与收益 13、当边际产量为零时,达到最大。 正确答案是:总产量 14、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时,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称为;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称为。 正确答案是: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递减 15、内在经济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增加。 正确答案是:产量 16、内在经济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正确答案是:扩大 17、如果一个企业由于本身生产规模扩大而引起产量或收益减少,被称为。 正确答案是:内在不经济 18、引起内在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第二,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的增加。 正确答案是:管理效率的降低 19、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达到最大。 正确答案是:收益递增 20、在确定适度规模时应该考虑到的因素主要是、市场条件。 正确答案是:本行业的技术特点 21、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是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既定的成本分配于两种生产要素的购买与生产上,以达到。 正确答案是:利润最大化 22、研究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时采用的是边际分析法和分析法。 正确答案是:等产量 23、在合伙制企业中。 正确答案是:每一位合伙者都要对企业承担全部责任

第五章成本论教案

第五章成本论

3.长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式结合PPT课件,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必要说明 教学内容备注 5.1 成本分析 (一)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 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引申:将现有的资源用于当前的选择而放弃的用于其他的选择所能获得的 最高收入。 注意:1)用收入定义成本;2)是“最高”收入 (二)理解机会成本: 1.举出一个会计师不算成本的机会成本的例子。为什么会计师不考虑这种成 本? 2.哪些成本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3.上课的机会成本又是什么呢? 4.不来上课的机会成本又是什么? 举例说明: 钢铁用于生 产汽车、自 行车、摩托 车等,说明 用于生产汽 车的机会成 本。 引导学生用

5.用机会成本分析自身的经济行为?如逛街 二、显成本与隐成本 课堂练习: 上大学的显性机会成本是什么? 上大学的隐性机会成本是什么? 三、利润WordsFromSlide 1.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 2.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正常利润属于隐成本的一部分; 3.经济利润不包含正常利润,经济利润=0,仍可获正常利润。 四、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 区分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依据——是否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或能调整生产 规模) 能——长期——不区分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生活中的例 子理解机会 成本的概念 注:正常利 润不是“利 润”,而是 “成本”。

否——短期——区分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5.2 短期成本理论 一、短期总产量与短期总成本 1、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 2、短期总成本与扩展线 (1)长期中,厂商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为扩展线上的每一个点,如图的F,G,H点。 (2)短期中,受资本不变的影响(如图),生产的均衡点分别为F’,G和H’点。 (3)除了G点既是短期最优组合点,也是长期最优组合点之外,其余各点厂商的短期成本均大于长期成本。

西方经济学课本整理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一节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的概念/ 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规律/ 影响需求的因素和需求函数/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的概念/ 供给表、供给曲线和供给规律/ 影响供给的因素和供给函数/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第三节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重要 弹性的概念/ 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 供给弹性/ 弹性理论与经济决策 【第四节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的决定/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第五节蛛网模型】选读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基数效用论 第二节序数效用论 第三节跨时期选择 第四节不确定情况下消费者行为

第四章企业和生产理论 第一节企业及其目标 第二节生产函数 第三节短期生产函数 第四节长期生产函数 第五节规模报酬 第五章成本理论 第一节成本和成本函数 第二节短期成本 第三节长期成本 第六章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第一节有关厂商行为的几个概念 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第三节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第七章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第一节垄断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第二节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第八章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第一节博弈论 第二节信息经济学 第九章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第一节生产要素的需求 第二节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价格决定第三节贫富差别 第十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第一节一般均衡 第二节帕累托最优 第三节福利经济学 第十一章微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垄断和反垄断政策 第二节外部影响 第三节公共物品 第四节公共选择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第五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五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节垄断 垄断意味着在整个市场上“只此一家”。由于垄断企业是市场上独一无二的生产者,故它生产的产量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为100%。 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垄断企业的短期均衡 在短期中,企业无法改变规模,只在既定规模的限制下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在给定的规模上成本过高,或者市场的需求过低时,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d低于平均成本AC。 垄断企业的全部收益: 三级价格歧视针对的是具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的消费群 体,并根据这些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对这些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第二节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的特点 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第三节寡头 古诺模型 价格领袖模型 斯威齐模型 如果寡头企业降低价格,其他企业也会同样降低价格,但是,如果寡头企业提高价格,其他企业却不会同样提高价格,而往往是维持原来的价格不变。

勾结和卡特尔 卡特尔的利润最大化 第四节博弈论和策略行为 博弈三要素:参与人、参与人的策略、参与人的支付

第五节不同市场的比较 静态效率的比较: 比较成本、比较价格、比较产量、比较利润、比较价格与长期边际成本的关系。动态因素的比较: 相对于完全竞争企业,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技术进步可能要更快一些,可以从创新的成本和收益方面说明。 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更快的技术进步可能会抵消掉静态的低效率,从而使它的综合的效率超过完全竞争企业。 竞争常常会引起资本的积累和集中,而资本的积累和集中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可能就会形成垄断。 在垄断企业达到均衡(即边际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时,相应的价格(它由需求曲线的高度决定)通常大于平均成本,从而可以得到超额的垄断利润。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为:MR=MC。 垄断厂商的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就是垄断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在进入价格之上,垄断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还可以再分为若干个部分,因为对于不同的潜在竞争者,存在不同的进入价格。即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会发生多次扭折

西方经济学第五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五章成本理论 一、关键概念 生产成本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社会成本私人成本成本函数短期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长期成本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收益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效益利润最大化原则 二、单项选择 1. 下面哪种农场投入对农夫而言最可能是不变成本:A 财产的保险费 B 化肥 C 用于灌溉的水 D 种子 2.对厂商决策者而言,最重要的成本是:A 边际成本 B 可变成本 C 不变成本 D 总成本 3.边际成本是:A 当增加一单位产量,不变成本的变化 B 平均不变成本的变化 C 当增加一单位产量,总成本的变化 D 边际产出的倒数 4。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厂商要回答的问题是:A 何时生产,如何生产 B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 C 生产什么,何时生产 D 生产什么,谁获得产品 5.对经营者而言,下面哪个投入最可能是一个企业的不变成本:A 电费 B 邮费 C 财产税 D 办公设备 6。当边际产量递减时,下面哪个有关边际成本的说法是正确的:A 开始递减,后来增加 B 递增 C 不变 D 递减 7.边际成本递增是___的结果.A 规模经济 B 规模不经济 C 收益递减 D 收益递增 8.当产量增加时,___经常是减少的。A 总成本 B 边际成本 C 平均成本能 D 平均不变成本 9。下面关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A 边际成本曲线交平均成本曲线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高点 B 边际成本曲线交平均成本曲线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 平均成本曲线交边际成本曲线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高点 D 平均成本曲线交边际成本曲线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10。由企业购买或雇用任何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是指:A 显成本 B 隐成本 C 固定成本 D 可变成本 11.如果劳动是唯一的可变投入,而且劳动的收益递减,总成本曲线:A 斜率为正,越来越陡 B 斜率为正,越来越缓 C 斜率为负,越来越陡 D 斜率为负,越来越缓 12.经济成本与净利润具有以下特征:A 前者比会计成本大,后者比会计利润小 B 前者比会计成本小,后者比会计利润大 C 两者都比相应的会计成本和会计利润小 D 两者都比相应的会计成本和会计利润大 13.厂商从销售其生产的产品中所获得的金额为:A 超额利润 B 经济利润 C 收益 D 边际收益 14.下面哪个最可能是厂商选择的短期调整:A 建立新工厂 B 扩大已存在的工厂规模 C 雇佣工人以加长工作时间 D 关闭生产设备 15.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将把产量定在:A 总收益等于总成本 B 总成本超过总收益最小量的地方 C 总成本超过总收益最大量的地方D总收益超过总成本最大量的地方16.下面有关短期和长期的说法中哪个是对的:A 在短期内,厂商不用付清所有的帐单,但在长期则必须付清 B 短期内,厂商只要支付可变投入,但长期内,他们还要支付不变成本C 短期内,成本是实际的,但长期内成本是假想的D短期内不变的投入在长期内是可以改变的 17.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产被视为: A 经济利润 B 会计成本 C 显成本 D 隐成本

西方经济学第五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市场结构——是指一个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的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 2.完全竞争市场——也称纯粹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完全、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3.收支相抵点——价格等于最低的短期平均成本的均衡点就叫做停止营业点。 4.停止营业点——价格等于最低的平均可变成本的均衡点就叫做停止营业点。 5.生产者剩余——是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价格及愿意接受的最小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6.完全垄断市场——或者称卖者垄断,一般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的一种市场结构。 7.价格歧视——指完全垄断厂商以不同的价格出售同一种产品。 8.一级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根据消费者购买每单位产品愿意且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来确定每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 9.二级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把这种需求曲线分为不同段,根据购买量的多少来确定不同的价格:在较少的购买量范围内索取较高的价格,超额购买部分则索取较低的价格。 10.三级价格歧视——指完全垄断厂商对不同的消费者规定不同的价格,但同一消费者不论购买多少数量,价格都是相同的。 11.博弈——在多决策主体之间行为具有相互作用时,各主体根据所掌握信息及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的一种行为。 12.纳什均衡——指在给定竞争对手的策略条件下,各局中人所选择的某一最优策略的组合。二、问答题 1.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及横轴平行的直线,而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解答: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对整个行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整个行业产品价格就由这种需求及供给决定。但对单个厂商来说情况就不同了。当市场价格确定之后,对单个厂商来说,这一价格就是既定的,无论它如何增加产量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因此,市场对单个厂商产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出发的水平线。 2.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是重叠的? 解答: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价格P是一常数,不随产量Q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收益函数分别为: 从上面的公式可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需求曲线,又是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三条线重合在一起。 3.为什么有时发生亏损的厂商会选择继续生产而不是关闭? 解答:当市场价格低于厂商的平均成本但高于平均可变成本,且厂商来不及调整所有的要素投入数量时,厂商此时虽然亏损,但会选择继续生产而不是关闭。如下图所示,当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的市场价格P0大于平均可变成本的最小值,但小于短期平均成本的最小值时,作为价格接受者的完全竞

第五章 西方经济学 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成本论 1. 表5—1(即教材第147页的表5—2)是一张关于短期生产函数Q=f(L, eq \o(K,\s\up6(-)) )的产量表: 表5— (2)根据(1),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P L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P L曲线和MP L曲线。(提示:为了便于作图与比较,TP L曲线图的纵坐标的刻度单位大于AP L曲线图和MP L 曲线图。) (3)根据(1),并假定劳动的价格w=200,完成下面相应的短期成本表,即表5—2(即教材第147页的表5—3)。 线和MC曲线。(提示:为了便于作图与比较,TVC曲线图的纵坐标的单位刻度大于A VC 曲线图和MC曲线图。) (5)根据(2)、(4),说明短期生产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解答:(1)经填空完成的短期生产的产量表如表5—3所示: L L L 所示。

图5—1 (3)令劳动的价格w=200,与(1)中的短期生产的产量表相对应的短期生产的成本表如表 5—4所示:

所示: 图5—2 (5)公式A VC= eq \f(w,AP L) 和MC= eq \f(w,MP L) 已经清楚表明:在w给定的条件下,A VC值和AP L值成相反方向的变化,MC值和MP L值也成相反方向的变化。换言之,与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先递增后递减的MP L值相对应的是先递减后递增的MC 值;与先递增后递减的AP L值相对应的是先递减后递增的A VC值。而且,AP L的最大值与A VC的最小值相对应;MP L的最大值与MC的最小值相对应。 以上关系在(2)中的图5—1和(4)中的图5—2中得到体现。在产量曲线图5—1中,MP L 曲线和AP L曲线都是先上升各自达到最高点以后再下降,且AP L曲线与MP L曲线相交于AP L 曲线的最高点。相应地,在成本曲线图5—2中,MC曲线和A VC曲线便都是先下降各自达到最低点以后再上升,且A VC曲线与MC曲线相交于A VC曲线的最低点。此外,在产量曲线图5—1中,用MP L曲线先上升后下降的特征所决定的TP L曲线的斜率是先递增,经拐点之后再递减。相对应地,在成本曲线图5—2中,由MC曲线先下降后上升的特征所决定的TVC曲线的斜率是先递减,经拐点之后再递增。1 总之,通过读者亲自动手编制产量表和相应的成本表,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产量曲线和相应的成本曲线,就能够更好地理解短期生产函数及其曲线与短期成本函数及其曲线之间的关系。 2. 图5—3(即教材第148页的图5—15)是某厂商的LAC曲线和LMC曲线图。 1由于图5—1和图5—2中的坐标点不是连续绘制的,所以,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数量关系在图中只能是一种近似的表示。

西方经济学第五章

第五章 成本论 在上一章生产论中涉及了成本方程,成本方程表示厂商的生产成本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之间的关系。本章的成本论将进一步考察厂商的生产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与上章一样,本章仍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给定的。 第一节成本的概念 企业的生产成本通常被看成是企业对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然而,西方经济学家指出,在经济学的分析中,仅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成本概念是不够的。为此,他们提出了机会成本的概念以及显成本与隐成本的概念。 一、机会成本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要研究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对稀缺的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问题。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方面。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由此,便产生了机会成本的概念。例如,当一个厂商决定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生产一辆汽车时,这就意味着该厂商不可能再利用相同的经济资源来生产200辆自行车。于是,可以说,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生产的200辆自行车。如果用货币数量来代替对实物商品数量的表述,且假定200辆自行车的价值为10万元,则可以说,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价值为10万元的其他商品。一般地,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在西方经济学中,企业的生产成本应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理解。 二、显成本与隐成本 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分为显成本与隐成本两个部分。 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例如,某厂商雇用了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了一定数量的贷款,并租用了一定数量的土地,为此,这个厂商就需要向工人支付工资,向银行支付利息,向土地出租者支付地租,这些支出便构成了该厂商的生产的显成本。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讲,这笔支出的总价格必须等于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相同的生产要素使用在其他用途时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否则,这个企业就不能购买或租用到这些生产要素,并保持对它们的使用权。 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例如,为了进行生产,一个厂商除了雇用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一定数量的贷款与租用一定数量的土地之外(这些均属于显成本支出),还动用了自己的资金与土地,并亲自管理企业。西方经济学家指出,既然借用了他人的资本需付利息,租用了他人的土地需付地租,聘用他人来管理企业需付薪金,那么,同样道理,在这个例子中,当厂商使用了自有生产要素时,也应该得到报酬。所不同的是,现在厂商是自己向自己支付利息、地租与薪金。所以,这笔价值就应该计人成本之中。由于这笔成本支出不如显成本那么明显,故被称为隐成本。隐成本也必须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来支付,否则,厂商会把自有生产要素转移出本企业,以获得更高的报酬。 三、利润 企业的所有显成本与隐成本之与构成总成本。企业的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