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

系统解剖学。
名词解释欢迎下载优质研究资料。
系统解剖学是一门生物科学中的形态学,主要阐述人体器官功能系统、正常器官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
它是医学科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
解剖学姿势是指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下肢并拢,手掌足尖向前的姿势。
骨膜是紧贴于骨的表面,除了关节面外,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致密而坚韧。
它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具有营养骨的作用。
同时,骨膜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感觉灵敏,内层含有成骨细胞,参与骨的生长和修复。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存在于骨髓腔内与骨松质间隙内,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血细胞,具有造血功能,是人体内主要的造血器官。
黄骨髓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仅存在于成人的骨髓腔内。
椎间孔是由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与椎下切迹彼此围成,内有脊神经和小血管通过。
椎孔由锥体和XXX围成,彼此连成椎管,容纳和保护骨髓。
胸骨角是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形成尾向前突的角,两侧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的标志。
翼点位于颅骨外侧面颞窝的前下部,由额、顶、颞、蝶四骨会合呈“H”形的缝,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此处骨质薄弱,骨折时易伤及该动脉。
椎间盘是连接相邻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构成,具有弹性,能缓冲震荡,保护脑和脊髓。
骨盆界线是由骶骨岬、骶骨与耻骨联合上缘及两侧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相连而成的环形线,是大、小骨盆的分界线。
咽峡是由腭垂下缘、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与咽的分界部位,是口腔通向咽的门户。
指肠悬肌由平滑肌与结缔组织构成,位于十二指肠空肠曲与隔脚之间,是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于腹后壁的结构,是空肠起始端的重要结构。
胸锁乳突肌是一种颈外侧肌,起自胸骨柄及锁骨的胸骨端,止于颞骨的乳突。
一侧收缩时使头向同侧屈,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时使头后仰。
一侧病变使该肌痉挛时,可引起斜颈。
硬膜外腔是指硬脊膜和椎管内面膜之间的一个窄腔,内含脂肪和椎内静脉丛,并且与颅腔不相通,腔内呈负压。
实地解剖学和系统解剖学

实地解剖学和系统解剖学实地解剖学和系统解剖学是解剖学的两个重要分支。
它们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体结构和组织,但在方法和研究内容上有所不同。
实地解剖学是指在解剖室中对尸体进行解剖和观察的研究方法。
它通过直接观察和操作人体组织,以揭示人体的内部结构和器官之间的关系。
实地解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尸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如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实地解剖学的方法,深入了解人体的结构、形态和功能。
系统解剖学是指以系统为单位,对人体结构进行整体和综合的研究。
它将人体的结构按照系统进行分类和研究,如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
系统解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各个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等。
通过系统解剖学的研究,可以全面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构造和功能,为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研究提供基础。
实地解剖学和系统解剖学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解剖学的发展。
实地解剖学通过对尸体的解剖,直观地展示了人体结构和器官之间的关系,为系统解剖学提供了直观的观察和学习材料。
而系统解剖学则将人体结构按照系统进行分类和研究,为解剖学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系统化的框架。
在实地解剖学和系统解剖学的研究中,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者应该尊重尸体的伦理和法律规定,进行合法和道德的解剖研究。
其次,研究者应该具备扎实的解剖知识和技能,确保解剖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此外,研究者还应该注重团队合作,通过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解剖学的研究和发展。
总的来说,实地解剖学和系统解剖学是解剖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角度,揭示了人体结构和器官之间的关系和功能。
实地解剖学通过对尸体的解剖,直观地展示了人体的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学通过系统化的分类和研究,全面了解了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这两个分支的研究相互补充,共同推动了解剖学的发展,为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系统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 是研究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特征、位置毗邻和生长发育规律的科学,属于形态学范畴,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人体解剖学可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感官系统九大系统)来描述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局部解剖学是按人体各个局部(如头部、颈部、胸部等)研究人体器官的层次结构、位置毗邻的科学。
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一、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骨骼肌组成,约占人体体重的60%。
在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对人体起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全身各骨由骨连结形成骨骼,构成人体的支架,形成人体的基本轮廓。
骨骼肌附着于骨,收缩时以骨连结为支点牵引骨改变位置,引起运动。
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骨连结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作为运动的动力器官。
因此骨骼肌是运动的主动部分,骨和骨连结是运动的被动部分。
骨学颅骨29块(含6块听小骨),躯干骨51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骨主要由骨组织构成,具有一定的形态和构造,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和神经,能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具有修复、再生和改建的能力。
成人骨共有206块,按所在部位不同,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一、按形态,骨科分为四类: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长骨分布于四肢,呈长管状,分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有容纳骨髓的髓腔,两端膨大称骺,具有光滑的关节面。
骨干与骺之间的部分称干骺端,幼年时干骺端为透明软骨,称骺软骨。
成年后骺软骨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期间遗留一骺线。
短骨形似立方形,多成群分布于承受重量且运动灵活的部位,如腕骨和跗骨。
扁骨呈板状,主要围成腔壁如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
颅盖骨保护脑,胸骨和肋骨参与构成胸廓保护心和肺。
系统解剖学(全套课件) PPT

systematic anatomy
绪论
一、系统解剖学的定义: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 能系统阐述人体正常器官 形态结构的科学。
二、解剖学的分科:
系统解剖学
(systematic— )
局部解剖学
(topographic— )
断面解剖学(sectional- —) 巨视解剖学 (matcro- —) 显微解剖学(micro- —)
(二)自由上肢骨 1、肱骨 (1)上端:肱骨 头,解剖颈,外 科颈、大结节, 小结节,大结节 脊、小结节脊、 结节间沟。 (2)体:三角肌 粗隆,桡神经沟。 (3)下端:肱骨 小头,内上髁、 外上髁,尺神经 沟,肱骨滑车, 鹰嘴窝。
2、面
(1)矢状面:将人体分 割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将人体分割 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3)水平面:将人体分割 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
运动系统
第一章 骨 学
运 动 系 统
组成:
骨:连结形成骨骼,构成人体支架,支持体重、
保护内脏,并参与运动,充当杠杆
关节:在运动中作为支点,起枢纽作用
25
(二)辅助结构 1、韧带
囊内韧带 囊外韧带
26
2、关节盘: 关节面间的纤维 软骨板。 3、关节唇: 关节窝周缘的纤 维软骨环。 4、滑膜襞,滑 膜囊。
27
28
(三)关节的运动
1、屈和伸:循冠状轴所作的运动。踝关节的屈 称跖屈,伸称背屈。 2、收和展:循矢状轴所作的运动。 3、旋转:在垂直轴上所作的运动。骨的前面转 向内侧称旋内,反之为旋外。前臂的旋内称 为旋前(手掌向后),相反的动作称为旋后。 4、环转:
29
(四)关节的分类
系统解剖学总结

系统解剖学总结1. 引言系统解剖学是医学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研究人体结构的组织、器官和系统。
通过系统解剖学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人体内部结构的组织成分、功能以及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为临床医学的实践提供基础知识和理论依据。
本文将对系统解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重要性进行总结。
2. 系统解剖学的基本概念系统解剖学是解剖学的一部分,强调对人体器官和系统的整体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它包括多个方面,如人体的组织结构、器官形态、器官功能以及器官系统之间的联系。
系统解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
3. 系统解剖学的研究内容系统解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3.1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人体内的输送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
通过研究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的分布和组织、血液的成分和功能,可以深入了解血液的运输和循环过程,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3.2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是人体获取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的重要系统,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器官。
通过研究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了解呼吸过程的生理机制,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知识。
3.3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是人体吸收和消化食物的重要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道和消化腺等。
通过研究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了解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3.4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是人体排除废物和维持体液平衡的重要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
通过研究泌尿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了解尿液的生成和排泄过程,为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知识。
3.5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信号传递和调控的中枢系统,包括大脑、脊髓、神经和神经传递介质等。
通过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了解神经信号的传递过程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为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翼点:在颅骨的侧面,额、颞、顶、蝶骨汇合处最为薄弱,常形成“H”形缝。
其内侧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胸骨角:胸骨柄和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为胸骨角。
两侧胸骨角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和他们之间的连结共同构成。
其主要功能为保护胸腔脏器,参与呼吸作用,并支持躯体。
胸廓前后扁平,由于胸骨向前凸,水平切面上呈肾形。
构成胸廓的主要关节有肋椎关节、胸肋关节。
肋弓:8~10肋软骨不直接与胸骨相连,而是依次与上一肋软骨相连,形成一对肋弓。
颅囟:新生儿的颅内有许多颅骨仍未发育完全,骨与骨之间的间隙很大,在一些部位这些间隙被结缔组织膜所封闭,称为颅囟。
椎间盘:为上下相邻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部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组成。
齿状线:为连接肛柱下端与各肛瓣边缘的锯齿状环形线。
齿状线上下血管、淋巴回流,神经分布皆不相同,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肝门:肝脏面的“H”形沟的横沟。
有肝固有动脉的左右支,肝左右管,肝门静脉的左右支及淋巴管和神经通过此出入。
肝蒂:出入肝门的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左右管,肝门静脉的左右支及淋巴管和神经和包绕这些的结缔组织共同构成一条索状结构,称为肝蒂。
咽峡:由腭垂,腭帆的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和舌根构成。
它是口腔和咽的狭窄,也是口腔和咽的分界。
肺根:主支气管,肺静脉,肺动脉及淋巴管和神经,这些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成束状称为肺根。
肺门:位于肺的纵隔面中部有一长圆形的凹陷,成为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及淋巴管和神经出入。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所有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上呼吸道:临床上,通常将鼻,咽,候称为上呼吸道。
胸膜腔:脏胸膜和壁胸膜之间潜在性的密闭的腔隙称为胸膜腔,左右各一,互不相通,腔内为负压,内有少量浆液。
肋隔隐窝:左右各一,由肋胸膜和隔胸膜折返形成,为各胸膜隐窝中位置最低,容量最大的部位。
胸膜腔内的积液,常首先积存在此。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解释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解释系统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个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科学。
它通过对人体结构的系统性研究,揭示了人体的内部构造、器官功能、组织关系等。
下面将重点解释系统解剖学中涉及的一些名词。
1. 组织学系统解剖学组织学是研究组成人体的细胞和组织的科学。
组织学系统解剖学侧重于研究不同组织的形态结构、胚胎学发育、生理功能等方面。
通过研究细胞和组织的形态学特征、结构和功能关系,可以深入理解组织在器官和系统中的作用。
2. 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最基本的支撑结构,由骨骼和关节组成。
骨骼系统不仅提供身体的形态支撑,还保护内脏器官并参与肌肉的运动。
通过系统解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骨骼系统中不同骨骼的名称、结构特点、生长发育、关节类型和运动范围等重要内容。
3. 肌肉系统肌肉系统由肌肉、肌腱和肌膜组成,是体内最重要的运动器官系统之一。
肌肉系统能够使骨骼实现各种形式的运动,维持体位姿势和稳定性。
系统解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肌肉的分类、命名、位置、起止点、功能等方面,以及肌肉的形态学特征和肌肉纤维的结构。
4.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的系统。
它起到输送氧气、养分、代谢产物等物质的作用,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系统解剖学研究的重点包括心脏的结构、心血管系统的分布、血管的类型及其分支分布、血液的组成和循环等方面。
5.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
它负责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持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系统解剖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呼吸系统的器官结构、位置、支气管树状分布、肺叶和肺段划分等。
6.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肠道以及消化辅助腺体组成。
它负责摄取、消化和吸收食物,并排出食物残渣。
系统解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消化器官的形态、分布、解剖学特点、消化腺体的结构和分泌物的作用等。
通过系统解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体的结构和组成。
它为医学的临床、病理学、药理学等学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知识,对进一步研究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系统解剖学完整版

系统解剖学完整版第一章:绪论系统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及其功能的一门学科。
它以形态学为基础,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等手段,揭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为医学、生物学、体育学等相关领域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系统解剖学的研究对象是正常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包括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等。
通过对这些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及其功能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系统解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解剖观察法、组织学观察法、影像学观察法、生理学实验法等。
解剖观察法是通过解剖尸体或活体,直接观察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等特征。
组织学观察法是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了解组织的微细结构。
影像学观察法是通过X光、CT、MRI等影像学技术,观察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等特征。
生理学实验法是通过实验手段,研究器官的功能和生理过程。
系统解剖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各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系统解剖学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医学、生物学、体育学等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系统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通过研究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及其功能,为医学、生物学、体育学等相关领域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系统解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章:运动系统运动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骨骼、肌肉和关节。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肌肉是骨骼运动的动力来源,关节则是连接骨骼的枢纽。
骨骼由骨头组成,骨头坚硬且有一定的弹性,能够承受外力的作用。
骨头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体的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