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药线点灸联合针刺对失眠患者血浆Orexin及HPA轴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临床研究针刺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临床研究针刺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临床研究针刺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在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方面的作用特点。

方法:将原发性失眠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

针刺组24例,采用针刺调神法,穴取百会、神庭、神门等为主,药物组22例,采用口服艾司唑仑治疗。

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

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3.3%,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2.7%,针刺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ICD-10)中关于非器质性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年龄20~70岁者;符合失眠诊断标准的中、重度病人;失眠病程超过4周者;未使用精神药物或已停药2周以上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排除标准孕期、哺乳期妇女;合并有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疾患者;患有严重心、脑、肾、肝脏疾患者;不能配合治疗者;病程少于4周者。

2治疗方法2.1针刺组取穴:百会、神庭、神门、四神聪、三阴交。

操作:选用0.30 mm×40~50 mm华佗牌针灸针。

百会、神庭、四神聪向后斜刺20~25 mm,神门直刺15 mm,三阴交直刺15 mm,针刺手法为平补平泻。

每日针刺1次,留针30分钟,5次后休息2天,10次为一疗程。

共观察30天。

2.2药物组口服艾司唑仑1 mg,睡前服用,隔日1次。

共观察30天。

3疗效观察3.1观察与评价指标表2显示,治疗30天后,针刺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得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O.05),药物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得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

2组在降低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方面,针刺组优于药物组(P<O.05);在延长睡。

采用PSQI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

PSQI量表由19个自我评定问题和5个由睡眠同伴评定的问题组成。

仅将19个自我评定问题计分。

19个自我评定问题构成由0~3分的7个因子,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失眠患者的疗效分析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失眠患者的疗效分析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失眠患者的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8-03-20T12:09:01.69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5期作者:岑曦[导读] 失眠属中医学不寐范畴,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证,其主要病因为机体阴阳不调、气血失和[1]。

(武警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昆明 650208)【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疗法对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和睡眠质量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8例失眠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观察组和镇静药物治疗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对照组50例。

治疗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相关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失眠患者在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失眠患者进行针灸联合中药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焦虑、抑郁程度,还可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针灸;失眠;焦虑;抑郁;睡眠质量【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5-0166-02 失眠属中医学不寐范畴,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证,其主要病因为机体阴阳不调、气血失和[1]。

根据相关报道统计,我国失眠人口已达到42.5%,此疾病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工作状态影响极大,更有甚者会出现自杀倾向[2]。

故如何提升治疗效果是目前临床上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探索不同治疗方式在失眠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具体见下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本次研究对象来自2015年7月10日至2017年8月10日期间收治的失眠患者,共有98例,根据患者选择的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

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关于失眠症的诊断,并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次研究将继发性失眠的患者排除。

观察组患者中25例为男性,23例为女性,其中年龄最大为65岁,年龄最小为20岁,平均年龄(42.16±6.55)岁,病程在3个月至2年之间,平均病程(1.05±0.57)年。

针刺对原发性失眠患者多导睡眠图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针刺对原发性失眠患者多导睡眠图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针刺对原发性失眠患者多导睡眠图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陆军;高跃强;马国良【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22(41)10【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神门、心俞和脾俞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多导睡眠图(PSG)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

方法纳入原发性失眠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

对照组予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神门、心俞和脾俞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多导睡眠图(PSG)指标和HPA轴相关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睡眠潜伏期缩短(P<0.05),觉醒次数较少(P<0.05),睡眠效率提高(P<0.05),总睡眠时间延长(P<0.05);且治疗组上述PSG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醇(CORT)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针刺神门、心俞和脾俞能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睡眠效率,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可能与抑制HPA轴过度活化有关。

【总页数】5页(P980-984)【作者】陆军;高跃强;马国良【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如皋医院(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6【相关文献】1.按经选穴针刺对失眠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相关激素的影响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检测对肝郁症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睡眠障碍的影响分析3.针刺申脉、照海对原发性失眠多导睡眠图的影响4.唑吡坦对慢性睡眠剥夺老年失眠大鼠神经递质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相关激素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壮医刺血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壮医刺血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5-HT 正 常 参 考 值 为 0.22~ 2.05 ̄mol/L,治 疗 后 血 浆 中 5一羟 色 胺 (5-HT)含 量 较 前 明 显 提 高 (P< 0.01),与 健康 人群 接 近 。
壮 医刺血 疗法 组 治疗 前后 血浆 NE与健 康组 的 NE 比较见 表 3。
表 3 壮 医刺 血 疗 法 组 治 疗 前 后 血 浆 NE 与 健 康 组 的 NE 比较 ( 士 s。pmol/L)
失 眠症 属 于 中医学“不 寐”范畴 ,中医学对 “不寐 ”的 治疗 主要按 辨证 论 治来 分 型 治 疗 ,主 要 分 实证 和 虚 证 , 实证 分为肝 郁 化火 、痰热 内扰 型 ,虚证 分 为 阴虚火 旺 、心 脾两 虚 、心 胆气 虚型 ,在治 疗上 以补 虚泄 实 、调 整 阴 阳为 原则 。民族 医药外 治法 的壮 医刺血 疗法 治疗 失眠 症 ,遵 循壮 医理论 “毒 虚致 百 病 ”的原理 ,治疗 原 则 以排 毒 泻 热 、宁心安 神 、调理 阴 阳为 主 。治疗 失 眠症 所 取 的 穴位 为督 脉 、足太 阳膀胱 经 等 头 、颈 、背 部 腧 穴 为 主 ,穴 位选 督脉 之百 会 、风府 、大椎 以疏 导头 部经气 养脑 髓 ;足少 阳 胆经 之 风池 、肩井 和手 少 阳小 肠经 之 天 宗 以活血 通 经 、 祛瘀 排 毒 ;足 太 阳膀胱 经 之 心俞 、肝俞 、脾 俞 和 任 脉 之 膻 中 以养 心 健 脾 ,疏 肝 解 郁 ,宁 心 安 神 ;反 应 点 为 瘀 毒 积 聚 的表 现 ,刺 络 放 血 反 应 点 可 起 排 瘀 解 毒 、活 血 泻 热 的作 用 j。通 过 上 述 调 理 达 到 阴 平 阳 秘 ,心 神 安 宁 ,酣 然 而寐 。
NE 正 常参 考 值 为 615.00~ 3240.O0 pmol/L,治 疗后 血浆 中去 甲 肾上 腺 素 (NE)的 含 量 较 前 明显 降 低

壮医穴位刺血疗法治疗实热型失眠症30例

壮医穴位刺血疗法治疗实热型失眠症30例

壮医穴位刺血疗法治疗实热型失眠症30例作者:陈红张婷婷吕春燕周捷蒋华民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年第01期摘要:目的观察壮医穴位刺血疗法治疗实热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将60例实热型失眠症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壮医穴位刺血疗法治疗组,针刺对照组,对比观察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积分和实验室检测血浆中与睡眠密切相关的中枢神经递质5-羟色胺(5- HT)、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变化指标。

结果壮医穴位刺血疗法对实热型失眠症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的改善优于针刺对照组(P0. 05)。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总分值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壮医穴位刺血疗法治疗组对睡眠的改善优于针刺对照组。

壮医穴位刺血疗法在明显提高血浆5-羟色胺(5 - HT)含量的同时,也明显降低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

结论壮医穴位刺血疗法治疗实热型失眠症疗效优于针刺对照组,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血浆5-羟色胺(5- 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代谢有关。

关键词:壮医穴位刺血疗法;实热型失眠症;血浆5-羟色胺(5- HT);去甲肾上腺素(NE)中图分类号:R256. 2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 - 2349(2015)01 - 0052 - 03失眠症是一类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睡眠质量差容易产生或加重心身症状,同时心身症状的加重又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使患者处于一个恶性循环状态,导致失眠症长期存在。

据统计,2001年我国失眠症患病人数已达120~240万[1]。

最新研究报告称,我国高达42.5%的人群已患有失眠症,成为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重要因素[2]。

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具有广西壮民族医药外治法特色的壮医穴位刺血疗法治疗实热型失眠症3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病例均来自广西中医药研究院门诊部的60例实热型失眠症患者,其中壮医穴位刺血疗法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30~ 60岁,平均(42.8岁±2.9)岁,病程2个月~1 a,平均7个月±0.6月;针刺疗法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8~ 59岁,平均(41.2±2.3)岁,病程3个月~1 a,平均6个月±0.8月。

督灸联合针刺治疗老年睡眠障碍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督灸联合针刺治疗老年睡眠障碍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督灸联合针刺治疗老年睡眠障碍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目的探讨督灸治疗老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60例老年非特异性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督灸疗法。

運用睡眠率观察患者睡眠时间的变化,运用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积分的变化。

2组均以1月为1疗程,治疗观察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睡眠率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2组患者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降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的80%(P<0.05)。

结论督灸联合针刺治疗老年睡眠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且安全性较好;同时,辨证施护得当是获得疗效的保证。

标签:老年;睡眠障碍;督灸;针刺;中医护理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及睡眠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如睡眠减少或睡眠过多,睡行症等,其中以失眠症最为常见[1]。

本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据调查:我国人群有42.2%存在睡眠障碍,其中老年人占57.6%,且有逐渐增高之势[2]。

它可影响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还能导致免疫功能的紊乱[3],增加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

由于采用西药治疗本病存在依赖性、耐药性及副作用等不足,因此以中为体,以西为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中医睡眠医学[4],探讨本病的中医治疗是必要的。

近年来,笔者运用督灸联合针刺治疗老年睡眠障碍患者30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昆明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共6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60~78岁,平均68.5岁;病程3月~20 a,平均8.5 a;中医辨证属心脾两虚19例,心虚胆怯11例。

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60~76岁,平均67岁;病程3月~20 a,平均7 a;中医辨证属心脾两虚17例,心虚胆怯13例。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针刺对失眠患者血浆Orexin及HPA轴的影响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针刺对失眠患者血浆Orexin及HPA轴的影响

Th e e f f e c t s o f Zh u a ng - me di c a l - t hr e a d mo x i b u s t i o n i n c o mb i n a t i o n wi t h a c u pu nc t u r e o n
第3 5卷
第 1期
右 江 民族 医Βιβλιοθήκη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Yo u j i a n g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f o r Na t i o n a l i t i e s
V0 1 . 3 5 No . i
复 下 丘脑 一垂 体 ~ 肾 上腺 轴 ( HP A轴) 的正 常 功 能 。
关 键 词 :药 线 点 灸 ; 失眠; 壮 医药; 针 刺疗法; Or e x i n
中图 分 类 号 : R2 4 6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1 —5 8 1 7 ( 2 0 1 3 ) 0 1 —0 0 0 9 —0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5 8 1 7 . 2 0 1 3 . 0 1 . 0 0 4
<O . 0 5 ) , c R H( O . 8 8 - _0 4 -. 1 3 ) n g / I Ac TH( 1 5 . 3 2 ±4 . 5 6 ) n g / L均 显著 升 高 ( P< O . 0 1 ) 。② 与本 组 治疗 前 比较 , 针 灸 组 治 疗后 血 浆 O r e x i n含 量 ( 6 2 . 0 1 ±6 . 2 2 ) p g / ml 降低 ( P<0 . 0 5 ) , C RH( 0 . 4 1 ±0 . 0 9 ) n g / L、 AC TH( 8 . 0 1 ±4 . 0 2 ) n g / L 均 显 著 降低 ( P< O . 0 1 ) 。 结 论 壮 医 药线 点 灸联 合 针 刺 治 疗 失 眠 的 起 效 环 节 在 于 抑制 O r e x i n 、 C R H、 AC T H 合 成 和分 泌 , 恢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

[ 摘 要] 目的:探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ꎮ 方法:选取 150 例带状疱疹患者ꎬ按患者入院 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ꎬ每组各 75 例ꎻ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ꎬ观察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刺络放血治疗ꎬ对 比两种治疗方法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ꎮ 结果:观察组的整体有效率为 97. 3 % ꎬ高于对照组的整体有效率 84. 0 % ( P < 0. 05) ꎻ观察组患者的皮肤修复时间、结痂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 P < 0. 05) ꎮ 结论:在带状疱疹的临 床治疗中采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刺络放血方案ꎬ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与缩短主要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ꎮ [关键词] 带状疱疹ꎻ壮医药线点灸ꎻ刺络放血 DOI:10. 16833 / j. cnki. jbmc. 2019. 05. 045
带状疱疹是一种多发性皮肤病ꎬ由水痘 - 带状疱 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ꎬ对此病毒无免疫力 的儿童被感染后会发生水痘ꎮ 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 带病毒者而无症状ꎮ 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ꎬ感染后 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ꎬ当抵 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ꎬ病毒可生长繁殖ꎬ并沿 神经纤维移至皮肤ꎬ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 的炎症ꎬ给患者带来强烈疼痛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质量与日常工作ꎮ 目前ꎬ带状疱疹的治疗多以西药治 疗为主[1] ꎮ 近年来ꎬ中医疗法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 多的认可ꎮ 为进一步明确中医药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 应用价值ꎬ本研究对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刺络放血治疗 带状疱疹的方式方法与效果进行探讨ꎬ现报告如下ꎮ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我院接 受治疗的 150 例带状疱疹患者ꎬ按患者入院的先后顺 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ꎬ每组各 75 例患者ꎮ 观察组中 男 44 例、女 31 例ꎬ年龄(39. 75 ± 3. 30) 岁ꎬ病程(9.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针刺对失眠患者血浆Orexin及HPA轴的
影响
窦锡彬;张红参;李克明;李晓华;林起庆;唐汉庆
【期刊名称】《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35)001
【摘要】目的观察失眠患者血浆Orexin、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的变化,讨论壮医药线点灸联合针刺治疗失眠的机制.方法 50例失眠患者为针灸组,5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针灸组予以壮医药线点灸足三里联合针刺百会、神门治疗,健康对照组予以指压按摩百会、神门、足三里.记录疗效,ELISA法检测血浆Orexin、CRH、ACTH的含量.结果①治疗前针灸组和对照
组比较,针灸组Orexin(112.02±8.95) pg/ml升高(P<0.05),CRH(0.88±0.13)ng/L、ACTH(15.32±4.56)ng/L均显著升高(P<0.01).②与本组治疗前比较,针灸组治疗后血浆Orexin含量(62.01±6.22) pg/m l降低(P<0.05),CRH(0.41±0.09) ng/L、ACTH (8.01±4.02) ng/L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壮医药线点灸联合针刺治疗失眠的起效环节在于抑制Orexin、CRH、ACTH合成和分泌,恢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正常功能.
【总页数】3页(P9-11)
【作者】窦锡彬;张红参;李克明;李晓华;林起庆;唐汉庆
【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1
【相关文献】
1.针刺联合壮医药线点灸对睡眠剥夺大鼠相关神经递质的影响* [J], 陈桦;唐汉庆;郑建宇;赵玉峰;莫小强;李克明;李晓华;窦锡彬;舒方义
2.针刺联合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症疗效及HPA轴功能的影响 [J], 郭爱松;李爱红;顾一煌;金宏柱
3.针刺配合药物对脑梗死后失眠症患者血清5-HT、BDNF及Orexin-A水平的影响 [J], 王焱平;张钦昌;王振焕
4.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浆Ghrelin的影响 [J], 郭召平;尚莹莹;杨伟;黄天生
5.活血解郁汤联合针刺四花穴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浆5-HT、DA和NE的影响 [J], 杨谦;陈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