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药线点灸教育研讨
壮医药线点灸最新临床进展

壮医药线点灸最新临床进展摘要:壮医药线点灸是以苎麻线进行点灸的一种疗法,具有广泛的适应症,且操作简单,疗效显著。
本文通过整理、分析近几年壮医药线点灸有关文献,对其临床应用的病症进行了分类及总结,以期为壮医药线点灸未来的研究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壮医药线点灸;临床进展壮医药线点灸是人类目前为止唯一的一套完整的内病外治体系,是采用一根提前用36种药物按一定比例特制的药水浸泡的苎麻线,通过“走火路”、“轻灸法”、“重灸法”等多种手法灼灸在体表的穴位或其他特定部位。
药线点灸作为灯草灸与针刺的结合,将人体作为一个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来进行治疗与养生,并能在人体内五脏六腑与各个器官之间,密切准确地定位到某个反应点,以此进行调理以此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药线点灸的适用范围广泛,因其有“简、便、廉、验、捷”的临床特点而运用于各科临床中。
笔者依据《医学主题词表》(MeSH)2018版来确定病名、疾病系统名,现将近几年壮医药线点灸最新临床进展情况综述如下,并对今后研究进行了展望[1]。
1临床研究1.1皮肤科病症壮医理论主张“毒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2]。
结合“百病之始,生于皮毛”,在大量检索相关论文数据时,笔者发现皮肤病在采用药线点灸法治疗效果研究中占比颇重。
首当其冲为带状疱疹,陈凤等[3]使用药线灸联合刺络拔罐及电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单纯采用刺络拔罐及电针治疗(即取穴进行电针,于疱疹密集、红肿疼痛处进行叩刺并拔罐)对比,结果显示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相较对照组的93.33%(p<0.01)显著优势。
自贡市中医医院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上应用药线点灸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症,观查即时疗效,并与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做对比,结果发现治疗组血清中PTH、P、β2-MG水平明显下降,且治疗组减轻患者皮肤瘙瘁优于对照组[4]。
石岩教授[5]归结湿疹病因为正气不足,复感外邪,运用药线灸辩证取穴对临床各型湿疹均有确切疗效,从血液循环、组织营养、皮肤新陈代谢三方面起效,同时调节疏通体内三道两路,从而达到通畅气血、增强正气、痊愈疾病的目的。
林辰教授运用壮医药线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经验

(总)广西中医药2020年12月第43卷第6期基金项目: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资助(〔2014〕7号)第一作者简介:黄子恩(1991—),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壮医针刺的临床应用研究通信作者:范小婷,女,讲师,研究方向:壮医教学及临床应用研究;E-mail:****************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 herpetic neuralgia ,PHN )是带状疱疹较严重的并发症,是现代医学难以治愈的顽痛之一[1],指急性带状疱疹治愈后,病损区域遗留持续性剧烈疼痛及感觉异常大于30天。
大量研究显示,年龄是其发病的高危因素[2],因老年人神经修复能力较年轻人差,故在发生带状疱疹时,容易发展成为后遗神经痛,且难以治愈,易于反复,发病时疼痛剧烈,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3]。
西医目前治疗主要以改善症状为主,周期较长,用药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及不良反应,且止痛药物有不同程度的依赖性,停药后也容易复发[4-5]。
本病中医称之为“蛇串疮愈后痛”[6],中医相关的治疗方法众多,包括内服中药、外治疗法及综合治疗,均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7]。
壮医虽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名的记载,但壮族民间有相类似病症的描述较多,称谓各异。
林辰教授是广西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二级教授,广西名中医,从事中医、壮医的教学、临床及科研30余载,潜心医疗实践,临床经验丰富,尤擅长以壮医诊疗方法诊治一些疑难杂症,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独到的见解和治疗经验。
林教授经过壮族民间的实地调研和临床经验总结,将本病病名在壮医学中定义为“呗啷登愣朵”,壮语为Baezlangh daengzlaengdot [8],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成熟、有效的运用壮医药线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案。
现本文将林辰教授用壮医药线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经验介绍如下。
1诊疗思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因病机复杂,西医普遍认为,疼痛主要由滞留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蚀、破坏病损区域的神经引起,是因带状疱疹未得到及时的治疗或治疗不当使得病毒清除不彻底,而遗留神经节发炎、坏死引起神经严重损伤导致的病理疼痛综合征,疼痛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呈间断性或持续性,可单一出现,也可为复合性疼痛[9]。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13.膀胱三穴
[位置]在下腹部。 [取法] 于因尿潴留而隆起的膀胱上缘取之,左、 中、右各一穴。 [作用]通利小便。 [主治] 癃闭。 [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
14.食背穴
[位置]在手掌背部。 [取法] 于食指本节关节的中点处取之。 [作用]健运脾胃。 [主治] 胃肠道疾病。 [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
5.痔顶穴
[位置]在外痔或肿大突出肛门口的内痔上。 [取法] 取外痔顶部或脱出肛门口外的痔顶部为 穴。若内痔不脱出肛门口外,此穴无法取到。 [作用] 活血消肿,消炎止血。 [主治] 痔疮。 [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
穴
6.长子穴
[位置]居在皮疹出现处。 [取法] 询问病人,以最早出现的疹子或最 大的疹子为穴。 [作用]祛风止痒。 [主治] 各种皮疹类疾病。 [点灸法]每天点灸1次或数次。
[作用]软坚散结,祛风上痒。
[主治]一切肿块性和皮损性疾病。 [点灸法]每天点灸1次或数次。
2.莲花穴
[位置] 在皮肤损害处。 [取法] 按照局部皮肤病损的形状和大小,沿其 周边病损部位选取一组穴位,呈莲花形分布。 [作用] 祛风止痒,软坚散结。 [主治] 癣症和皮疹类疾病。 [点灸法] 每天点灸1次或数次。
用于治疗失眠、紧张、焦虑、 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等均有 一定效果
10.强壮补益
各种虚弱患者,选择有强壮作用的穴位 定期施灸,可增强体质,防病保健。
六个显著特点
适应症范围广。 简、便、廉、验、捷。 没有毒副作用。 无污染。 能互相渗透。
容易学习,便于推广。
用穴规律
壮医药线点灸用穴规律与针刺疗法有联系, 又有区别。主要有以下情况: 1.直接使用中医穴位,主治病症相同; 2.所取穴位位置与中医相同,但主治病症 不同; 3.壮医自己使用的特殊穴位.
谈壮医药线点灸教学

设计 、 统计学 、 动物模型的制 作、 细胞学 、 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 知识。在课堂上 , 当引入一些研究案例 , 适 可以让学生更容 易 理解壮医药线点灸的作用机理和作用方式 ,为学生开启医学 科研的一 角 , 激发学生 的科研兴趣与积极性 , 为其以后的科研 生涯开个 头。例如介绍上世纪 8 O年代初 , 研究壮医药线点灸 对脾虚大 鼠的影响时 , 如何使用“ 劳倦致脾虚 ” “ 、苦寒泄下 致 脾虚 ” 等方式制作脾 虚大 鼠模 型 , 观察壮 医药线点灸对 “ 主 脾 运化” 的影响 , 观察什么项 目, 如何分析研究结 果、 如何运用研 究结果论证议题等 内容 以增加课 堂知识面 ,加深学生对壮医 药线点灸疗法 的认识 。
扼腕 叹息 。所 以,每次在讲授龙玉乾医师献出祖传 医技 的时 候, 笔者都让学生们换一种 角度考虑 , 假如他是龙玉乾 医师 ,
他会 怎么做 ?在授课过程中 , 融入感 恩、 奉献的人 文精神 。虽 然现代社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像龙玉乾医师一样毫无保 留的把秘方拿 出来的人很少 , 但是希望通 过授课影响 , 让学生
收稿 日期 :0 2 0 — 6 2 1— 6 2
作者简介 : 晶晶( 7 一 , , 李 1 8 )女 广西百色市人 , 9 讲师 , 主要从事壮 医药临床 、 科研 、 教学工作
人民如手足 , 民族 团结花更鲜” ]假如没有龙玉乾 医师的这 。
一
举 动, 这项技法就不可能走上大学讲 堂, 就不可能每年有千
定穴体或部位 , 以壮医药 线点灸痛不痛 、 留疤这些解释 所 是否 工作 、 操作 细节 , 是消除患者疑虑 , 提高临床疗效 , 获取患者信
任 的关 键 。
-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痤疮的研究概况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痤疮的研究概况作者:邓成海陈秋平黄子恩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20年第07期【摘要】壮医药线点灸是壮医的特色技法之一,临床应用广泛,其中壮医药线点灸对于痤疮病的治疗有着显著的疗效。
文章通过回顾及总结壮医药线点灸对痤疮病的认识及临床治疗,反映壮医药线点灸在治疗痤疮病过程中的研究概况,总结当前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优势和不足,为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壮医药线点灸;痤疮;研究概况【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3-0059-02Abstract:Zhuang medicine line point moxibustion is one of the special techniques of Zhuang medicine, which has a wide rang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s. Among them, Zhuang medicine line point moxibustion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acne. This article reviews and summarizes the knowledge and clinical treatment of acne disease in Zhuang Medicine Line Point Moxibustion, reflecting the research overview of Zhuang Medicine Line Point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disease. Advi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al moxibustion.Keywords:Zhuang Medicine Line Point Moxibustion; Acne; Research Overview痤疮,壮医病名为叻仇(壮文:Lwgcouz),壮医认为其产生多由于机体阳热偏亢、脾胃湿热或肺经蕴热,感受风湿热毒之邪,热痰瘀凝结于头面部,阻滞肌肤腠理,致三道两路阻滞而发病[1]。
壮医药线为主治疗眼病的特色与体会

5 3 0 0 2 3 )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 作 为一种 独特 的民 间疗 法而广 为流传 于广 西壮 族 自治区 。壮医药线 点灸疗 法 , 是 采用 经过药 物泡 制
行治疗 。配合耳尖放 血。治疗三次后 眼部红肿疼 痛消退 。
按语 : 麦 粒肿 是 由于 睫 毛 囊 、 皮 脂腺 或 睑板 腺 被 细 茵 感 染 所 引起的急性化脓 性 炎症 , 中医称为 “ 针 眼” 。中 医学认 为 , 本病 外感风热邪 气, 客 袭胞 睑 , 加之 学习紧张, 过食 辛辣 肥 甘 之 品 , 脾 胃积 热 , 上攻胞睑 , 营 卫 失调 , 气 血 凝 滞 。 在 辨 证 分 型 论 治 的 基 础上, 笔者配合壮 医药线点灸 , 通过局 部刺激 和经络 传导 . 调 整
人 体需要的 营养 物质 , 脾 失健 运导 致脂 类 不能 正常 的运化 . 从
而 沉 积 于组 织 , 发 为本 病 。 同 时 , 脂 类代谢 需要胆 汁的参 与 , 而
胆 汁为肝之余 气所化 , 故 其 分 泌 和 排 泄 均 受 肝 疏 泄 功 能 的 影
响, 导致 气滞痰凝 , 血 气不畅 。壮 医学认 为, 龙路、 火路 运行 受阻
按语 : 黄 色瘤是 由于含有 脂质 的组织 细胞和 巨噬 细胞 局 限 性聚集 于皮肤或肌腱 , 形成 黄 色斑 片、 丘疹或 结节 的一组疾 病 , 常伴有脂质代谢 的紊乱。 目前 西 医无特 殊疗 法, 皮损 较 少者一 般 以外治为主 , 如激 光 、 电灼、 手术 治疗 … , 临床 上部 分 患 者经 手术等 治疗复发 率较 高。中 医辨证 分析 , 人体 水谷精 微主要 指
1 黄 色瘤
王 ×, 女, 5 0岁 , 双眼上 睑长 黄 白色斑 片 5 a , 无 眼痒 , 黄 色 斑 片呈渐进性 扩大 , 影 响美 容外 观。否认 高血压 、 高血脂 等 疾 病 。局 部体征 : 双眼上 睑内侧各 见一黄 色斑 片 , 稍 突 出皮 肤 , 边 界清, 大小约 1 0 m m× 8 m m。诊断 : 双眼 睑黄 色瘤 。治疗 : 双 眼 睑壮医药线点灸 , 取坐 位或 卧位 , 将 点着 带 火星 线头 直接 点按 于黄色斑 片上 , 均 匀点 按黄 色斑 片表 面 , 点按 完 毕用 棉签 清扫 表 面灰渍 , 嘱 患者隔 1 周 再进行 1次治疗 。患者总共 治疗 3次 后眼 睑黄色瘤 消退 , 皮肤恢 复如其周 皮色 , 无瘢 痕遗 留 , 患者对
壮医药线点灸学

治疗疗程
强调做到三治:治早(及时治疗)、治小
(小病、轻病早治)、治了(彻底治疗,不 要中途而废)。 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病 种,确定应该治疗的时间,制定出疗程安排 计划。 疗程计划按以下原则确定: 1、疗程长短 2、疗程间隔时间
壮医药线点灸常用穴位
梅莲葵长脐鼻下止食中外背镇安里 花花花子周通关呕背魁劳八寒眠内 穴穴穴穴四穴元穴穴穴宫穴穴三庭 穴 穴 穴 穴穴
Thank you !
痤疮
痤疮又称粉刺,常见于青春期青年,主要表
现为面部出现粟粒样痤疮,有些融合成片, 红肿或有脓头。痤疮主要由于风热毒邪所致。 【处方】长子、手三里 【点灸方法】每天施灸1次,疗程视具体情况而 定
痛经
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 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 行腹痛。其主要病因有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 为害等,并与素体及经期、经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 有关。其主要病机为冲任瘀阻,不同则痛。 【处方】气海、中极、承山、三阴交 【随症配穴】实证取中极、次髎、地机;虚证命门、 肾俞、关元、足三里、大赫 【点灸方法】每天施灸1次,在下腹疼痛出现时开始 施灸,直至疼痛消失为主
2、必须严格掌握手法,切实做到“以轻 应轻,以重对重”。
(施灸时,火星接触穴位时间短,刺激量较小 者为轻手法;反之为重手法)
3、注意告诉患者不要用手抓破所灸穴位, 以免引起感染。 4、注意嘱咐病人自觉配合治疗。
5、必须注意禁忌:
(1)孕妇禁灸,特别是不能点灸下半身。 (2)眼球禁灸。 (3)男性外生殖器龟头部和女性小阴唇部禁灸。 (4)点灸眼区及面部靠近眼睛的穴位时,嘱患者闭眼, 以免不慎火花飘入眼内引起烧伤。 (5)病人情绪紧张或过度饥饿时慎用。 (6)各种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白癜 风患者等,在点灸治疗期间忌食生葱、牛肉、马肉、 母猪肉、海味、竹笋、韭菜、南瓜苗、公鸡、鲤鱼等 发物。 (7)点灸面部穴位时一律用轻法。 (8)黑痣不作点灸。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

n r pm w ta dwh 0 ̄ eotn M a he b plao f em t dt ehut ii e i e adg u a et t S" D cco . e w i , yapi tno t e o xasdsptQ df o s r ei u i n l ci h h o sa a e n d
I d io cnrl ru t el yr a s bi e . h vlo 一edrh c—E ) np m e esr nadtna ot o pwh h a t w et lhd T el e i og i h t a s a s s e s nop i j P i l aw r m aue n( s a e d
i e ua l ,t emo e go p f a i DSwe r p rd a d gv n tre df r n e t n n i e b v p rtl . r g l y h d l r u so t w t S r p e ae i e i ee tt a r r rs h e n e h r me t me t n a o e s aaey s od e
cnr r p R sl : Gop I hw des f eci l i ais tn ( o x ,d i l ao l u ot l o . eut og u s ru so e aeo he c n a m n et i s a r i in i t nt t kd et h t f ic l f ao n e a s c ni o a o m n l er es i des f eet m t s p s r d b o n iet na dda h a i oes o) f D t e t an s,ten s o x e ie , ot a i admi d t i r e t l s t 1 o Swh aw i r t h r i pn a l l a s n o n i r wh o o S i h r d r e f .% h小e n t t(8 3 teipoe t o 17 , i r a a 5 . %)i G u P<0 0 )adc s a (5 0 m v a 9 h t h n r pI o I( .5 n l et t t 9 .%)i ru I o oh nGopI 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壮医药线点灸教育研讨
本文
壮医药线点灸是龙玉乾医师祖传的一门医疗技法,一直保持着亲缘单线传承了百余年。
当初黄瑾明、黄鼎坚、黄汉儒三位教授提出要把他的祖传技法拿出来一起研究整理提高,让更多的人学习的时候,龙玉乾医师也曾犹豫过,但是最终决定把祖传技法毫无保留、毫无条件地贡献出来,让更多的人受益,用他的话来说是“药线灸治我奉献,振兴中华理当先,天下人民如手足,民族团结花更鲜”[2]。
假如没有龙玉乾医师的这一举动,这项技法就不可能走上大学讲堂,就不可能每年有千千万万的病患受益于此疗法。
龙玉乾医师这样的胸怀和气魄无论在上世纪80年代还是在当今,都是值得尊重和学习的。
中医院校的一部分学生的家庭是祖传行医,有自己的一些秘方,需要学生学医以承袭。
笔者从事多年的民族医药调研工作,了解到很多实用、效好的方法因为找不到传承人,或是没有很好地传承而消失殆尽,多年的医学探索经验被浪费,让人扼腕叹息。
所以,每次在讲授龙玉乾医师献出祖传医技的时候,笔者都让学生们换一种角度考虑,假如他是龙玉乾医师,他会怎么做?在授课过程中,融入感恩、奉献的人文精神。
虽然现代社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像龙玉乾医师一样毫无保留的把秘方拿出来的人很少,但是希望通过授课影响,让学生们在遇到祖传秘方秘法的时候,尽量地传承保存下来,以让更多的人受益,让中华医药存留更多的瑰宝。
培养医学生感恩奉献的精神是必需和必要的。
引入现代科研成果,提高学生科研兴趣
壮医药线点灸是从壮族民间挖掘整理出来的一门疗法,一门技法的挖
掘整理过程也是科学研究的过程,涉及到科研设计、统计学、动物模型的制作、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
在课堂上,适当引入一些研究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壮医药线点灸的作用机理和作用方式,为学生开启医学科研的一角,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与积极性,为其以后的科研生涯开个头。
例如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研究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大鼠的影响时,如何使用“劳倦致脾虚”、“苦寒泄下致脾虚”等方式制作脾虚大鼠模型,观察壮医药线点灸对“脾主运化”的影响,观察什么项目,如何分析研究结果、如何运用研究结果论证议题等内容以增加课堂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认识。
强调施治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
医疗是一个服务性行业,细节的作用尤为重要。
因为壮医药线点灸,是用苎麻线点燃在线端形成圆珠状炭火后,将此炭火迅速而敏捷地直接灼灸在人体体表一定穴体或部位,所以壮医药线点灸痛不痛、是否留疤这些解释工作、操作细节,是消除患者疑虑,提高临床疗效,获取患者信任的关键。
患者信任,是一剂良药。
患者患病,心情本不畅,若是慢性病患者,心情抑郁更是严重。
加之面对陌生的医者,疑虑、担心、紧张等不良情绪更是纷至沓来。
如果医者注重细节,让患者感到医生很关心他,并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会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能获得患者的信任,不用药而病祛一半矣。
所以授课时,特别注重细节的传授。
例如初次经历壮医药线点灸的患者,为缓解患者紧张怕痛的情绪,第一个穴位如何选择?其次再点哪儿?点到某个穴时,预先告诉患者点灸这穴较前更痛,是什么原因等,通过这些细节消除患者的紧张,关心患者的感受。
课堂上,还通过情景教学,让一些学生扮演医者和患者,余下的学生作为旁观者,
让学生们通过看、演,体会在点灸治疗过程中哪一种方式、细节更能获得患者的好感与信任。
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感受细节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分享病例教学
壮医药线点灸是一门临床技能课,课堂上除了运用常见的病例教学外,还运用分享病例教学。
该疗法搬上大学课堂近20年,未曾上过该课程的学生,有不少曾听过、看过或体验过壮医药线点灸。
且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简便易学,在教授过程中,便发现不少学生有自己操作壮医药线并验效的案例,所治疗病案甚至有些是教材上未列入的病种。
这些学生,报着试一试的心态用药线治疗疾病,没想到有效了,有些还治愈了。
这些未来的医生们,体验着亲自治愈疾病所带来的成就感,兴奋不已。
所以,在讲授壮医药线点灸临床运用病案举例的时候,适时的让有治疗经历的学生上台讲述其治疗经过。
例如治疗什么疾病,怎么考虑取穴,用什么穴位,施灸顺序,疗程,效果等。
让学生从课堂的被动参与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临床验效者,不再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而是初涉茅庐的同龄人,这也增强了学生动手实践的信心。
学生分享病案的同时,教师也从中拓宽自身的临床经验,共同学习收获。
壮医药线点灸,是一种壮族民间特色技法。
一种民间技法从挖掘、整理、研究提高,到走上大学课堂,需要经过许多民族医药工作者不懈的努力。
通过壮医药线点灸这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爱上壮医技法,爱上壮医,使其以后为壮医药事业添砖加瓦,为壮医药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