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技术指标
各类煤种技术指标详情

各类煤种技术指标详情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根据其热值、灰分、挥发分等技术指标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煤种。
下面是各类煤种常见技术指标的详细介绍。
1.焦炭:焦炭是从冶炼工业中所得到的一种煤炭产品。
它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固定碳、灰分、挥发分、硫含量。
焦炭的固定碳含量一般在80%以上,灰分含量低于15%,挥发分含量低于4%,硫含量低于0.8%。
这些指标直接影响焦炭的热值和燃烧情况。
2.炼焦煤:炼焦煤是一种用于冶金工业中的煤炭,可用于生产焦炭。
其主要技术指标包括灰分、挥发分、硫含量等。
炼焦煤的灰分含量一般在10%以下,挥发分含量在20-32%之间,硫含量低于1.5%。
同时,炼焦煤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结焦性能、透气性以及燃烧性能。
3.烟煤:烟煤是一种热值较高的煤种,适合于发电、加热和多种工业用途。
它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灰分、挥发分、硫含量和压实度等。
烟煤的灰分含量一般在12%以下,挥发分含量在15-40%之间,硫含量低于1%。
此外,烟煤的压实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影响煤炭的燃烧速率和热值。
4.褐煤:褐煤是一种含水量较高的煤种,热值较低。
其主要技术指标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等。
褐煤的水分含量一般在20-50%之间,灰分含量在15-45%之间,挥发分含量在30-45%之间。
褐煤的热值相对较低,不适合高温燃烧和需要高热值的工业用途。
5.无烟煤:无烟煤是一种烟煤的变种,可以作为高热值和低污染的燃料。
其主要技术指标同样包括灰分、挥发分、硫含量等。
无烟煤的灰分含量一般在12%以下,挥发分含量在15-40%之间,硫含量低于1%。
无烟煤燃烧时烟雾较少,不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
总的来说,不同类别的煤炭具有不同的技术指标,这些指标直接影响了煤炭的加工和利用方式。
了解各类煤种的技术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应用煤炭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煤炭五大常用指标

煤炭五大常用指标煤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对于煤炭的开采和利用,有一些常用的指标可以衡量其质量和应用价值。
下面将介绍煤炭的五大常用指标。
一、煤的灰分指标煤的灰分是指煤中固定不燃烧的无机物质的含量。
煤炭中的灰分含量越高,煤炭的热值越低,燃烧效率也越低。
灰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煤的燃烧过程以及煤的利用效率。
通常来说,灰分含量低的煤炭更适合作为能源进行燃烧,而高灰分的煤炭则更适用于工业和冶金等其他用途。
二、煤的挥发分指标煤的挥发分是指煤在加热过程中从煤中挥发出来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总量。
挥发分含量越高的煤炭,在燃烧过程中燃烧温度也越高,燃烧效果也更好。
同时,挥发分也会在煤炭燃烧时产生气体和液体的化学反应,形成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控制煤炭挥发分含量可以降低燃烧温度,减少污染物排放。
三、煤的热值指标热值指的是单位质量的煤所释放的热量。
煤的热值与其主要组分有关,主要包括碳、氢和氧。
煤的热值可以通过测定煤的固定碳、挥发分和灰分来计算。
煤的热值越高,煤的能量储备也越大,燃烧效果也越好。
因此,煤炭热值是衡量煤的能源价值的重要指标,也是选择煤炭用途的依据之一四、煤的硫含量指标煤炭中的硫含量是指煤中的硫元素的含量。
煤炭中的硫分主要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其在高温条件下燃烧时会释放出SO2等污染物,对空气造成污染。
同时,硫还会和水蒸气反应形成硫酸,导致酸雨的生成。
因此,煤炭中的硫含量是衡量煤炭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选择煤炭用途的重要参考。
五、煤的水份指标煤的水分是指煤中所含的水的含量。
煤炭中的水分影响着煤的燃烧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
水分过高会影响煤炭燃烧的效果,同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会增加煤的重量和体积。
因此,煤炭的水份含量是衡量煤炭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选择煤炭用途的参考。
综上所述,煤炭的五大常用指标包括灰分、挥发分、热值、硫含量和水分。
这些指标可以衡量煤炭的质量和应用价值,对于选择煤炭用途、控制煤炭燃烧过程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的质量标准

煤炭的质量标准
煤炭的质量标准是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它反映了煤炭的燃烧能力、热值、水分、灰分等多个方面的特征。
以下是对煤炭质量标准的详细介绍:
1.热值:热值是煤炭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煤炭的
燃烧能力。
热值越高,煤炭的燃烧效率就越高。
我国规定,热值在5500千卡/千克以上的煤炭为优质煤。
2.水分:水分是煤炭中的一种杂质,它会降低煤炭的热
值和燃烧效率。
我国规定,水分在10%以下的煤炭为优质
煤。
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Minh ),是由植物变
成煤时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Mf ),是在开采、运输等
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
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总和。
一般来讲,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
低。
褐煤、长焰煤内在水分普遍较高,贫煤、无烟煤内在水分较低。
3.灰分:灰分是煤炭中的另一种杂质,它会影响煤炭的
燃烧效率和环境污染。
我国规定,灰分在20%以下的煤炭为
优质煤。
除了上述三个指标外,煤炭质量标准还包括挥发分、含硫量、含矸率等指标。
挥发分是指煤炭在高温下加热时释放出来的气体量,它反映了煤炭的变质程度和加工处理程度。
含硫量是指煤炭中
硫元素的含量,它会影响煤炭的燃烧产物和环境污染。
含矸率是指煤炭中矸石的含量,它会影响煤炭的燃烧效率和热值。
总之,煤炭的质量标准是衡量煤炭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煤炭的燃烧能力、热值、水分、灰分等多个方面的特征。
在选购和使用煤炭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用途来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煤炭。
煤炭的各项指标

煤炭的各项指标1 煤炭的各项指标煤炭六项基本指标:第⼀个指标:⽔分。
煤中⽔分分为内在⽔分、外在⽔分、结晶⽔和分解⽔。
煤中⽔分过⼤是,不利于加⼯、运输等,燃烧时会影响热稳定性和热传导,炼焦时会降低焦产率和延长焦化周期。
现在我们常报的⽔份指标有:1、全⽔份(Mt),是煤中所有内在⽔份和外在⽔份的总和,也常⽤Mar表⽰。
通常规定在8%以下。
2、空⽓⼲燥基⽔份(Mad),指煤炭在空⽓⼲燥状态下所含的⽔份。
也可以认为是内在⽔份,⽼的国家标准上有称之为“分析基⽔份”的。
第⼆个指标:灰分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
不是煤中矿物质总和,⽽是这些矿物质在化学和分解后的残余物。
灰分⾼,说明煤中可燃成份较低。
发热量就低。
同时在精煤炼焦中,灰分⾼低决定焦炭的灰分。
能常的灰分指标有空⽓⼲燥基灰分(Aad)、⼲燥基灰分(Ad)等。
也有⽤收到基灰分的(Aar)。
第三指标:挥发份(全称为挥发份产率)V指煤中有机物和部分矿物质加热分解后的产物,不全是煤中固有成分,还有部分是热解产物,所以称挥发份产率。
挥发份⼤⼩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煤炭变质量程度越⾼,挥发份产率就越低。
在燃烧中,⽤来确定锅炉的型号;在炼焦中,⽤来确定配煤的⽐例;同时更是汽化和液化的重要指标。
常使⽤的有空⽓⼲燥基挥发份(Vad)、⼲燥基挥发份(Vd)、⼲燥⽆灰基挥发份(Vdaf)和收到基挥发份(Var)。
其中Vdaf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
第四个指标:固定碳不同于元素分析的碳,是根据⽔分、灰分和挥发份计算出来的。
FC+A+V+M=100相关公式如下:FCad=100-Mad-Aad-VadFCd=100-Ad-VdFCdaf=100-Vdaf第五个指标:全硫St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机硫。
1%以下才可⽤于燃料。
部分地区要求在0.6和0.8以下,现在常说的环保煤、绿⾊1956年伦敦第误解蒸汽性质国际会议上通过的国际蒸汽表卡的温度⽐15Ccal还低,其定义如下:1cal==4.1866J 从上看出,15Ccal中,每卡所含热能⽐20Ccal还⾼。
煤炭检测指标标准

煤炭检测指标标准是用于评估和监测煤炭质量的一系列指标和标准。这些指标和标准通常 由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制定,以确保煤炭的安全、环保和经济利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煤炭检测指标标准:
1. 灰分:表示煤炭中非可燃物质的含量,通常以质量百分比(%)表示。灰分的含量越高 ,煤炭的热值通常越低。
2. 水分:表示煤炭中含有的水分含量,通常以质量百分比(%)表示。水分的含量越高, 煤炭的热值通常越低。
煤炭检测指标标准
3. 挥发分:表示煤炭中可挥发物质的含量,通常以质量百分比(%)表示。挥发分的含量 越高,煤炭的易燃性通常越高。
4. 硫分:表示煤炭中硫的含量,通常以质量百分比(%)表示。硫分的含量越高,煤炭燃 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越多。
5. 热值:Biblioteka 示煤炭单位质量所释放的热量,通常以兆焦耳/千克(MJ/kg)或千卡/克( kcal/g)表示。热值越高,煤炭的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越高。
总的来说,煤炭检测指标标准是用于评估和监测煤炭质量的一系列指标和标准,旨在确保 煤炭的安全、环保和经济利用。通过遵循这些标准,可以有效管理和利用煤炭资源,减少环 境污染和健康风险。
煤炭检测指标标准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指标和标准,如灰熔点、发热量、粒度分布等,用于评估煤炭的燃烧 性能、环境影响和加工利用。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煤炭检测指标标准可能因国家、地区或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 煤炭采购、燃烧或加工利用时,通常需要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检测和评估,以确保煤 炭的质量和安全性。
煤炭指标详解

煤炭指标详解煤炭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更好地监管和管理煤炭产业,保障能源供应的安全和稳定,各种煤炭指标被提出和应用。
本文将对煤炭指标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指标。
一、煤质指标1. 热值热值是衡量煤炭能量含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表示单位质量的煤炭所蕴含的热能。
一般以兆焦耳/公斤(MJ/kg)或千卡/公斤(kcal/kg)作为热值的单位。
不同种类的煤炭热值差异较大,煤炭的热值一般与其含碳量和挥发分有关,高热值的煤炭在能源利用上更为有效。
2. 挥发分挥发分是指煤炭在加热过程中释放出的气体和液体。
这部分物质在燃烧时能够释放潜在热能,但也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
挥发分的含量对煤炭的燃烧特性、可燃性和燃烧温度等有重要影响。
3. 灰分灰分是指煤炭中非燃烧残留物的质量百分比。
灰分的含量通常与煤炭的纯净程度和燃烧后的废弃物处理相关。
高灰分的煤炭不仅不利于燃烧效果,还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
因此,控制煤炭中灰分的含量对保护环境非常重要。
4. 全硫分全硫分是煤炭中硫的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煤炭中的硫在燃烧过程中会生成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监测和控制煤炭中的全硫分含量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煤矿开采指标1. 产量煤炭产量是指煤矿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煤炭数量,通常以吨为单位。
它是衡量煤矿生产能力和矿井运营情况的重要指标。
高产量的煤矿通常具备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2. 开采率开采率是指煤矿从矿床中开采出的煤炭量与矿床中可采煤炭储量的比值。
它直接影响着煤矿资源的利用率和矿井的持续开采能力。
3. 回收率回收率是指矿石或矿炭从矿井中采出后经选矿等工艺处理后实际回收的百分比。
对于煤矿来说,回收率反映了开采和处理技术的水平,也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指标。
4. 安全生产指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确保安全生产是首要任务。
安全生产指标包括事故发生率、煤矿通风、瓦斯抽采、防尘处理等,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正常运行。
煤炭的各项指标

煤炭的各项指标1 煤炭的各项指标煤炭六项基本指标:第一个指标:水分。
煤中水分分为内在水分、外在水分、结晶水和分解水。
煤中水分过大是,不利于加工、运输等,燃烧时会影响热稳定性和热传导,炼焦时会降低焦产率和延长焦化周期。
现在我们常报的水份指标有:1、全水份(Mt),是煤中所有内在水份和外在水份的总和,也常用Mar表示。
通常规定在8%以下。
2、空气干燥基水份(Mad),指煤炭在空气干燥状态下所含的水份。
也可以认为是内在水份,老的国家标准上有称之为“分析基水份”的。
第二个指标:灰分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
不是煤中矿物质总和,而是这些矿物质在化学和分解后的残余物。
灰分高,说明煤中可燃成份较低。
发热量就低。
同时在精煤炼焦中,灰分高低决定焦炭的灰分。
能常的灰分指标有空气干燥基灰分(Aad)、干燥基灰分(Ad)等。
也有用收到基灰分的(Aar)。
第三指标:挥发份(全称为挥发份产率)V指煤中有机物和部分矿物质加热分解后的产物,不全是煤中固有成分,还有部分是热解产物,所以称挥发份产率。
挥发份大小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煤炭变质量程度越高,挥发份产率就越低。
在燃烧中,用来确定锅炉的型号;在炼焦中,用来确定配煤的比例;同时更是汽化和液化的重要指标。
常使用的有空气干燥基挥发份(Vad)、干燥基挥发份(Vd)、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和收到基挥发份(Var)。
其中Vdaf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四个指标:固定碳不同于元素分析的碳,是根据水分、灰分和挥发份计算出来的。
FC+A+V+M=100相关公式如下:FCad=100-Mad-Aad-VadFCd=100-Ad-VdFCdaf=100-Vdaf第五个指标:全硫St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无机硫。
1%以下才可用于燃料。
部分地区要求在0.6和0.8以下,现在常说的环保煤、绿色1956年伦敦第误解蒸汽性质国际会议上通过的国际蒸汽表卡的温度比15Ccal还低,其定义如下:1cal==4.1866J 从上看出,15Ccal中,每卡所含热能比20Ccal还高。
煤炭五大常用指标

煤炭五大常用指标:第一个指标:水分。
煤中水分分为内在水分、外在水分、结晶水和分解水。
煤中水分过大是,不利于加工、运输等,燃烧时会影响热稳定性和热传导,炼焦时会降低焦产率和延长焦化周期。
现在我们常报的水份指标有:1、全水份〔Mt〕,是煤中所有内在水份和外在水份的总和,也常用Mar表示。
通常规定在8%以下。
2、空气干燥基水份(Mad),指煤炭在空气干燥状态下所含的水份。
也可以认为是内在水份,老的国家标准上有称之为“分析基水份”的。
第二个指标:灰分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
不是煤中矿物质总和,而是这些矿物质在化学和分解后的残余物。
灰分高,说明煤中可燃成份较低。
发热量就低。
同时在精煤炼焦中,灰分高低决定焦炭的灰分。
能常的灰分指标有空气干燥基灰分〔Aad〕、干燥基灰分〔Ad〕等。
也有用收到基灰分的〔Aar〕。
第三指标:挥发份〔全称为挥发份产率〕V指煤中有机物和部分矿物质加热分解后的产物,不全是煤中固有成分,还有部分是热解产物,所以称挥发份产率。
挥发份大小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煤炭变质量程度越高,挥发份产率就越低。
在燃烧中,用来确定锅炉的型号;在炼焦中,用来确定配煤的比例;同时更是汽化和液化的重要指标。
常使用的有空气干燥基挥发份〔Vad〕、干燥基挥发份〔Vd〕、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和收到基挥发份〔Var〕。
其中Vdaf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四个指标:固定碳不同于元素分析的碳,是根据水分、灰分和挥发份计算出来的。
FC A V M=100相关公式如下:FCad=100-Mad-Aad-VadFCd=100-Ad-VdFCdaf=100-Vdaf第五个指标:全硫St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无机硫。
1%以下才可用于燃料。
部分地区要求在0.6和0.8以下,现在常说的环保煤、绿色能源均指硫份较低的煤。
常用指标有:空气干燥基全硫(St,ad〕、干燥基全硫(St.d)及收到基全硫(St,ar)。
参考自:中国煤炭信息网煤焦知识堂煤炭技术指标编辑词条低发热量定大卡数第一个指标:水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内容全水是煤炭中含有的水分,灰分是煤炭燃烧后剩余的灰分,挥发份是煤炭燃烧中可挥发成分,固定碳是指煤炭除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后的残留物,全硫是煤炭中所有硫元素含量(污染指标),热值是煤炭的发热量,它是确定煤炭质量用途的重要指标。
第一个指标:水分(M)煤中水分分为内在水分、外在水分、结晶水和分解水。
煤中水分过大是不利于加工、运输等,燃烧时会影响热稳定性和热传导,炼焦时会降低焦产率和延长焦化周期。
现在我们常报的水份指标有:1、全水份(Mt),是煤中所有内在水份和外在水份的总和,也常用Mar表示。
通常规定在8%以下。
2、空气干燥基水份(Mad),指煤炭在空气干燥状态下所含的水份。
也可以认为是内在水份,老的国家标准上有称之为“分析基水份”的。
煤中水分的赋存状态分为2大类。
一类是与矿物质相结合的水,称为化合水或结晶水。
如石膏(CaSO4。
2H2O)和高岭土(Al2O3。
2SiO2。
2H2O)中的结晶水就是以化合形式与矿物质相结合。
这部分水分通常要在2000C 以上的温度下才能分解析出。
如CaSO4。
2H2O中的2个分子结晶水要在5000C以上才能完全脱除,在1700C时能脱除其中1.5份结晶水。
工业分析中的水分则不包括这部分结晶水。
另一类水分是以物理状态与煤的有机物质相联系。
即水分以附着和吸附等形式存在于煤中,这部分水统称为游离水分。
这些游离水分在105-1100C的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的蒸发即可全部脱除。
游离水分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能表征煤炭的煤化程度深浅,也是决定媒质优劣的重要参数之一。
当煤的内部毛细孔吸附的水分达到饱和状态时,其所含的水分称为煤的最高内在水分。
煤内部毛细孔容积的大小,基本上能表征煤的煤化程度。
尤其是低煤化度煤,毛细孔的内表面积很大,其最高内在水分含量也高。
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合称为煤的全水分(Mt)。
由于煤的外在水分随煤矿地质条件、大气的湿度等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变化,所以煤炭的全水分含量也是经常发生变化的。
收到基水分就是指煤的全水分。
包含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
如果说空气干燥机水分,只是包含内在水分,不包含外在水分。
第二个指标:灰分A灰分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
不是煤中矿物质总和,而是这些矿物质在化学和分解后的残余物。
灰分高,说明煤中可燃成份较低。
发热量就低。
同时在精煤炼焦中,灰分高低决定焦炭的灰分。
能常的灰分指标有空气干燥基灰分(Aad)、干燥基灰分(Ad)等。
也有用收到基灰分的(Aar)。
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之一。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内在灰分。
外在灰分是来自顶底板和夹矸中的岩石碎块,它与采煤方法的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
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
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
灰分是有害物质。
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一般灰分每增加2%,发热量降低100kcz1/kg左右。
冶炼精煤中灰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炭强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灰分美增加1%,焦炭强度下降2%,高炉生产能力下降3%,石灰石用量增加4%。
第三指标:挥发份全称为挥发份产率V挥发份指煤中有机物和部分矿物质加热分解后的产物,不全是煤中固有成分,还有部分是热解产物,所以称挥发份产率。
挥发份大小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煤炭变质量程度越高,挥发份产率就越低。
在燃烧中,用来确定锅炉的型号;在炼焦中,用来确定配煤的比例;同时更是汽化和液化的重要指标。
常使用的有空气干燥基挥发份(Vad)、干燥基挥发份(Vd)、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和收到基挥发份(Var)。
其中Vdaf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对燃烧和对锅炉工作有何影响。
将煤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煤中的部分有机物和矿物质发生分解并逸出,逸出的气体(主要是H2,CmHn,CO,CO2等)产物称为煤的挥发分。
挥发分是煤在高温下受热分解的产物,数量将随加热温度的高低和加热时间的长短而变化。
通常所说的挥发分是指煤在特定条件下加热有机物及矿物质的气体产率。
即经干燥的煤在隔绝空气下加热至10℃,恒温7分钟所析出的气体占干燥无灰基成分的质量百分数,称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
挥发分是煤中氢、氧、氮、硫和一部分碳的气体产物,大部分是可燃气体。
挥分含量高,煤易于着火,燃烧稳定。
因此,挥发分是表征燃烧特性的重要指标,从而也对锅炉工作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如,需要根据挥发分大小考虑炉膛容积及形状;挥发分含量影响燃烧器的型式及配风方式的选用,影响磨煤机型式及制粉系统型式的选择。
同时,挥发分也是煤进行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煤样与空气隔绝,并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一定时间,从煤中有机物分解出来的液体(呈蒸汽状态)和气体的总和称为挥发分。
煤的挥发分主要是由水分、碳氢的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以CH4为主)组成,但煤中物理吸附水(包括外在水和内在水)和矿物质二氧化碳不在挥发分之列。
第四个指标:固定碳FC煤中去掉水分、灰分、挥发分,剩下的就是固定碳。
煤的固定碳与挥发分一样,也是表征煤的变质程度的一个指标,随变质程度的增高而增高。
煤经热解出挥发分之后,余下的是固定碳和灰分。
不同煤种,固定碳含量不同。
固定碳是参与气化反应的基本成分。
在煤炭工业中,指挥发物逸出后所剩余的可烯碳质。
在煤或焦炭中固定碳的含量用重量百分数表示,即由常样的重量中减去水分、挥发物和灰分的重量,或由于样的重量中减去挥发物和灰分的重量而得。
固定碳的含量是煤的分类以及煤和焦炭等的质量指标之一。
一般挥发物愈少,固定碳就愈多。
实验室中将样品粉末约>1克置于有盖的标准坩埚中,在850℃下加热7分钟,逐出水分和挥发物后,由剩余的重量中减去灰分而得。
在沥青工业中,指溶解于苯、甲苯或二硫化碳的成分。
又称化合碳,以区别于不溶解的游离碳。
固定碳含量是指煤炭除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后的残留物,它是确定煤炭质量用途的重要指标。
固定碳是煤的发热量的重要来源,所以有的国家以固定碳作为煤发热量计算的主要参数。
固定碳也是合成氨用煤的一个重要指标。
固定碳计算公式:(FC)ad=100-(Mad Aad Vad)当分析煤样中碳酸盐CO2含量为2-12%时:(FC)ad=100-(Mad-AadVad)-CO2,ad(煤)当分析煤样中碳酸盐CO2含量大于12%时:(FC)ad=100-(Mad AadVad)-[CO2,ad(煤)-CO2,ad(焦渣)]式中:(FC)ad——分析煤样的固定碳,%;Mad——分析煤样的水分,%;Aad——分析煤样的灰分,%;Vad——分析煤样的挥发分,%;CO2,ad(煤)——分析煤样中碳酸盐CO2含量,%;CO2,ad(焦渣)——焦渣中CO2占煤中的含量,%第五个指标:全硫St硫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无机硫。
1%以下才可用于燃料。
部分地区要求在0.6和0.8以下,现在常说的环保煤、绿色能源均指硫份较低的煤。
常用指标有:空气干燥基全硫(St,ad)、干燥基全硫(St.d)及收到基全硫(St,ar)。
煤炭中硫的含量.硫、磷、氟、氯和砷等是煤炭中的有害成分,其中以硫最为重要。
煤炭燃烧时绝大部分的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SO2),随烟气排放,污染大气,危害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腐蚀金属设备;当含硫多的煤用于冶金炼焦时,还影响焦炭和钢铁的质量。
“硫分”含量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六指标:发热量 Q发热量是指煤炭燃烧放热时发出的能量,测定煤炭发热量的仪器设备-热量仪/热量计,煤炭发热量的单位为大卡。
煤炭运销中长用的煤炭发热量有:空气干燥基发热量、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和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热量的单位为J〔焦(耳)〕。
1J〔焦(耳)〕=1N·m(牛顿·米)=107erg(尔格)。
我国过去惯用的热量单位为20℃卡,以下简称卡(cal)。
1cal(20℃)=4.1816J。
发热量测定结果以kJ/g(千焦/克)或MJ/kg(兆焦/千克)表示。
弹筒发热量:在氧弹中,在有过剩的氧的情况下〔氧气初始压力2.6~3.0MPa(26~30atm)〕,燃烧单位质量的试样所产生的热量称为弹筒发热量。
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硫酸、硝酸、呈液态的水和固态的灰。
注:任何物质(包括煤)的燃烧热,随燃烧产物的最终温度而改变,温度越高,燃烧热越低。
因此,一个严密的发热量定义,应对烧烧产物的温度有所规定。
但在实际测定发热量时,由于具体条件的限制,把终点温度限定在一个特定的温度或一个很窄的范围内都是不现实的。
温度每升高1K,煤和苯甲酸的燃烧热约降低0.4~1.3J/g。
当按规定在相近的温度下标定热容量和测定发热量时,温度对燃烧热的影响可近于完全抵销,而无需加以考虑。
恒容高位发热量:煤在工业装置的实际燃烧中,硫只生成二氧化硫,氮则成为游离氮,这是同氧弹中的情况不同的。
由弹筒发热量减掉稀硫酸生成热和二氧化硫生成热之差以及稀硝酸的生成热,得出的就是高位发热量。
因为弹筒发热量的测定是在恒定容积(即弹筒的容积)下进行的,由此算出的高位发热量也相应地称为恒容高位发热量,它比工业上的恒压(即大气压力)状态下的发热量约低8~16J/g,一般可忽略不计。
恒容低位发热量:工业燃烧与氧弹中燃烧的另一个不同的条件是:在前一情况下全部水(包括燃烧生成的水和煤中原有的水)呈蒸汽状态随燃烧废气排出,在后一情况下水蒸气凝结成液体。
由恒容高位发热量减掉水的蒸发热,得出的就是恒容低位发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