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公开课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优秀6篇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优秀6篇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优秀6篇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篇一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生物新教材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的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放在人体的营养一章之后讲述,呼吸是人生存的另一个基本生理活动。

学生本身知道只要人活着就必须进行呼吸作用,鼻子是用来呼吸的器官,但对呼吸时还有哪些器官参与,这些器官对吸人的气体有什么作用,了解的比较少。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可以明确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对吸人的气体所起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同时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组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

2.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提高分析问题。

归纳总结的能力。

3.认同人体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并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通过资料分析,归纳出呼吸道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呼吸道作用的分析与总结。

五、课前准备呼吸系统组成模式图、直尺、分组5~6人/组六、误时分配1课时七、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引言:为什么一个新生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一、呼吸系统的组成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二、呼吸道作用资料分析讨论题:1.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2.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3.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4.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5.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1)保证气体通畅(2)处理吸入的气体(但处理能力有限)分析题:1.吞咽与呼吸的关系2.声音的发出三、课后练习1.在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以前为什么要先清除口、鼻内的污物?2.由细菌、病毒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是怎样传播的?叙述这些致病的微生物从外界到达发病部位的“旅程”动脑思考问题,自由发言1.阅读课文中关于呼吸系统组成的信息2.观察图4-25呼吸系统的组成,并根据呼吸的常识,填出呼吸道组成的器官名称3.学生自由发言,说出各自观点,相互评价有的学生会问:“嘴也可以用来呼吸,用嘴呼吸和用鼻子呼吸有什么区别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资料分析,围绕讨论题进行分析,尝试解决问题各组选派代表对已经解决的问题发表意见,其他各组适当补充和修改,统一答案:对未解答的问题在教师的提示和启发下,再进行思考、分析,归纳出正确答案思考上面学生提出的问题,根据刚才对付论题的分析所掌握的知识,尝试解答问题,得出正确答案把分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观察“吃饭时大笑会呛着”的小漫画2.观察吞咽与呼吸关系图3.用尺测量吞咽与呼吸时会厌软骨位置的变化,分析问题4.谈体会及家长对此事的看法1.观察“声带拉紧和松开”的图示2.叙述声音的发出运用所学知识思考问题,举手回答,互相完善,认识到呼吸道各器官之间是有联系的引导发言,促使学生说出啼哭标志着呼吸作用的开始,引出课题1.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识图、填出呼吸道的组成的名称2.组织学生回答呼吸系统的组成,鼓励学生回答,表达各自观点,统一正确答案教师对这一问题不作解答,建议学生继续学习之后再作解答指导各组有效地进行分析在讨论之后,讨论题中的第1题采用抢答的方式回答,要协调好课堂纪律;其余的题组织各组选派学生代表回答在回答讨论题第2题之后提醒学生回答用嘴呼吸和用鼻子呼吸哪一个好讨论题中的第3题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并通过让学生举例分析,最终形成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关系的观念讨论题第5题注意提醒学生根据人体体温恒定和讨论题第2题中相关的知识来回答引导学生归纳呼吸道的作用,给以适当的鼓励和评价1.提问:为什么在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2.指导学生测量吞咽与呼吸时会厌软骨与食道之间距离的变化数值3.鼓励学生发言,谈体会指导看图鼓励发言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注意到如果支气管炎不及时治疗,会患上肺炎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习积极性利用教材中信息及呼吸作用的常识,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观察、思考等能力留有悬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促进主动学习以组为单位讨论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抢答的方式可以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马上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的欲望对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不直接说出答案,而是适当进行启发,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时总结,有助于学生加深印象,便于记忆明确边说边吃的危害,确立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测量、观察等技能,学会利用恰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观察、叙述的能力检测掌握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并同现实生活相联系,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篇二一、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章的第一节,是学生探究本章内容的基础,特别是呼吸系统的组成,这部分内容是贯穿本章的主体,同时对学生探究呼吸系统卫生保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呼吸道的作用这部分内容,教材安排的资料分析和讨论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进行探究,学生可以自主活动意识到生活中的卫生保健,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好素材,安排合理,能达到《课标》的标准要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上册】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概述呼吸道的作用。

能力目标: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通过分组实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人体呼吸道对空气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并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资料分析使学生能归纳总结出呼吸道的作用。

教学难点:呼吸道作用的归纳总结。

三、课前准备课件、学案、实验材料(解剖盘、镊子、剪刀、气管一段)。

四、教学策略分组实验探究、图文资料分析。

五、教学过程六、教学反思生物教学提倡生命化的教学理念,就是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的“教师说,学生背”的课堂模式。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这一节的教材呈现就与生命化的教学理念十分吻合。

先是结构,再到功能,结构与功能相联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需要学生去自主探究及归纳总结。

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我在本节课教学中主要采用“实例引入—合作探究、资料分析—交流表达”的模式展开教学。

一、要关注学生生活经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用憋气小游戏来引入教学,然后再尽可能多的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和资料图片,结合书中的插图、资料等,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二、还要重视教学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学会积极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想法可以交流。

在教学设计上,将知识点设计成众多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有目的地开展分析活动,让学生在问题的趋动下主动学习,使学生的思维环环相扣,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在重难点问题上,在课本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分组实验,以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很好的实现了重难点的突破。

比如会厌软骨作用以及鼻以及气管支气管的结构特点让学生亲自感触、探究,这种体验式的学习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结构的认识,从而利于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三篇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三篇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三篇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仔细观察呼吸系统结构图,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2)了解呼吸道结构特点,总结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

3)了解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是有限的。

2.过程与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概括呼吸道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同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并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应自觉地维护环境中空气中空气的清新;2)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不错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1.呼吸系统的组成。

2.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的作用。

【教学难点】呼吸道作用的分析与总结。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方法】利用启发、引导交流、讨论、观察、分析、体验综合等方法进行教学。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呼吸道疾病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拓展知识小故事。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查阅有关呼吸系统的疾病的知识、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景,激发导入1.出示问题: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学生:婴儿第一声啼哭表明要呼吸空气。

教师:如果哭不出来,可能是呼吸道不畅通,医生会拍婴儿的后背或小脚丫。

2.亲身体验(小活动):请同学们起立闭嘴,同时用手捏紧鼻子,看你能坚持多长时间?教师组织学生活动。

可见,呼吸是人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之一。

今天我们来认识人体的呼吸。

(板书课题:人体的呼吸--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环节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人体呼吸作用与生命活动的关系教师出示资料和讨论题1)长跑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不但四肢和全身肌肉骨骼在活动,而且胸腹起伏剧烈,嘴张开,呼吸急促。

2)一个人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测得体温37℃。

讨论:提供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能量从哪里来?学生阅读资料,讨论交流,归纳出结论:呼吸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起决定性作用。

2.呼吸系统的组成:学生自学课文中有关呼吸系统组成的信息。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案教学设计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案教学设计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呼吸道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呼吸道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引入呼吸系统的概念,包括呼吸道和肺。

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呼吸?呼吸道有什么作用?教学活动:1. 展示呼吸系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发表意见。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呼吸道的了解和经验。

3. 引导学生讨论呼吸道的重要性和作用。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思考过程。

记录学生的回答和讨论内容。

第二章:呼吸道的基本结构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呼吸道的基本结构。

2. 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呼吸道的各个部分。

教学内容:介绍呼吸道的各个部分,包括鼻腔、喉咙、气管和支气管。

解释每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1. 展示呼吸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各个部分。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呼吸道各个部分的了解。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并总结呼吸道的基本结构。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思考过程。

记录学生的回答和讨论内容。

第三章: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过程。

2. 学生能够描述呼吸道对空气的清洁、温暖和湿润作用。

教学内容:解释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过程,包括清洁、温暖和湿润。

介绍鼻腔内的毛细胞、黏膜和纤毛的作用。

教学活动:1. 进行实验或演示,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过程。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understanding 和感受。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并总结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机制。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思考过程。

记录学生的回答和讨论内容。

第四章:呼吸道疾病的认识1. 学生能够了解呼吸道常见疾病及其症状。

2. 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持呼吸道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介绍呼吸道常见疾病,如感冒、哮喘、肺炎等。

讨论这些疾病的症状和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或案例,让学生了解呼吸道疾病的症状。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或家人朋友的疾病经历。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

“3” (二)呼吸道的作用
合作 学生阅读课本 41-44 页内容,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探究, 1.呼吸道如何保证气流通畅?
实现 2.除保证气流的通畅外,呼吸道还有哪些作用?
突破 3.有了呼吸道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30 4.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
分钟) 5.北欧人的鼻子和赤道附近人的鼻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有这样的区
教学难点 总结呼吸道的作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法指导 情景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设备
希沃白板、习题、视频、教材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1” 一、情景导入
自主
新冠期间重症患者需要借助 ecmo 辅助呼吸,可见呼吸对我们来说
学习, 十分重要。那什么是呼吸呢?人体的呼吸需要借助呼吸系统来完成。
发现 二、自主感悟
别?
6.哮喘是哪个部位受感染或过敏引起的?
经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呼吸道的作用。从而理解结构与
问题引导 二次备课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1
功能相适应。 提问: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 影响吗?列举尘肺、哮喘、新冠肺炎得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 有限的。 (三)呼吸和吞咽关系的调节 链接生活: 1.“为什么吃饭时大声说笑容易呛着”,得出吞咽和呼吸不能同时进 行,明确会厌软骨的部位和作用。 2.“动动嘴巴我们就能说笑这是嘴巴的功劳吗?我们依靠什么结构发 出声音呢?”,明确声带的位置和对声音的影响,拓展变声期对声带 的保护。 四、拓展延伸 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 “1” 五、归纳小结 拓展 利用板书小结。 归纳, 六、练习巩固 呈现 效果 (8 分 钟)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案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案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2. 使学生掌握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呼吸道的组成、功能及对空气的处理过程。

2. 教学难点: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机制。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呼吸系统模型或挂图。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呼吸道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呼吸道的功能。

2. 新课导入:介绍呼吸道的组成,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

3. 呼吸道功能讲解:讲解呼吸道各部分的功能,如鼻腔的过滤、温暖和湿润空气的作用,气管和支气管的清洁作用等。

4.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过程:讲解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过程,包括过滤、温暖、湿润和清洁空气。

5. 小组讨论:分发讨论问题,如“呼吸道如何保证吸入的空气清洁?”、“呼吸道如何使空气温暖和湿润?”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8. 作业布置:9. 板书设计: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案呼吸道组成: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功能:过滤、温暖、湿润、清洁空气处理过程:过滤→温暖→湿润→清洁10. 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呼吸道组成和功能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和理解。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医学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呼吸道疾病的成因和预防。

2. 组织学生参观医学实验室,直观了解呼吸道研究的过程。

3. 开展课外阅读,推荐相关书籍,如《人体的呼吸系统》。

八、教学资源:1. 图片:呼吸道各部分的图片及功能示意图。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教案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教案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呼吸道对空气进行处理的作用。

2.了解呼吸道的构成和功能。

3.学会如何保护呼吸道的健康。

4.培养学生爱护健康的意识。

教学重点:1.呼吸道对空气进行处理的过程。

2.呼吸道的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1.学会如何保护呼吸道疾病的。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和投影仪。

2.示意图和实物模型。

3.讲述PPT的设计。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之前所学习的关于人体呼吸系统的知识,以此为切入点引出今天的主题。

Step 1:呼吸道的构成和功能(1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呼吸道的大致构成,并讲解其各部分的功能:1.鼻腔:过滤尘埃和微生物,加湿和加热空气。

2.喉咙:连接鼻腔和气管,发声和防止食物入侵气管。

3.气管:形成食管前壁,肺内气体的通道。

4.支气管:将气流分支,向肺部输送空气。

5.肺泡:气体交换的场所,将氧气吸入血液,排出二氧化碳。

Step 2: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过程(20分钟)介绍呼吸道对空气进行处理的过程,主要包括:1.过滤:鼻毛和黏膜中的粘液能够阻挡大部分的灰尘和微生物。

2.温湿处理:鼻腔和喉咙中的黏液能够加湿和加热空气,使其更适合进入肺部。

3.阻挡异物:声门和咽喉能够防止食物等异物进入气管。

Step 3:保护呼吸道的健康(3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呼吸道疾病的图片,并讲解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主要包括:1.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助于保护呼吸道的健康。

2.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烟尘。

3.戴口罩防止呼吸道感染。

4.经常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5.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

Step 4:总结与拓展(10分钟)让学生回答问题,总结学习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作业布置:请学生回家观察和体验呼吸道的处理过程,并总结自己对于保护呼吸道健康的方法。

教学反思:本次课着重介绍了呼吸道对空气进行处理的过程和方法,并提醒学生要保护好自己的呼吸道健康。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2.认识到空气对呼吸道的重要性。

3.了解呼吸系统如何处理空气。

4.培养学生正确的呼吸习惯。

二、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图片、幻灯片、视频等。

2.教学设备:投影仪、播放器等。

3.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呼吸道的结构图,让学生回顾呼吸道的结构,并让他们讨论呼吸道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作用。

2.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20分钟)通过幻灯片或视频介绍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包括鼻腔、喉部、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并解释它们各自的功能,如过滤空气、加湿空气、加热空气等。

3.空气对呼吸道的重要性(20分钟)通过讨论和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空气对呼吸道的重要性。

让学生思考问题:如果我们没有干净的空气呼吸,会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4.呼吸系统如何处理空气(30分钟)通过幻灯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呼吸系统如何处理空气。

包括鼻腔的功能(过滤空气、加湿空气、加热空气)、气管和支气管的功能(将空气传送到肺部)、肺部的功能(气体交换)等。

5.正确的呼吸习惯(20分钟)通过讨论和示范,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呼吸习惯。

让学生明白深呼吸的重要性,并教他们正确的呼吸方法(鼻子吸气,口鼻同时呼气)。

6.总结与延伸(10分钟)总结所学内容,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

鼓励学生多进行户外活动,并提醒他们保护呼吸道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

四、教学方法1.问答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

2.多媒体演示法:使用图片、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3.示范法:通过示范正确的呼吸方法,引导学生跟随练习。

五、教学评价1.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对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程度。

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呼吸方法。

3.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总结课上所学内容。

六、教学扩展1.组织学生进行呼吸系统模型制作比赛,鼓励学生探索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 炎
肺炎是一 种严重的疾病, 常表现为发烧、 胸部疼痛、咳 嗽、呼吸急促 等,是由细菌、 病毒等感染引 起的。
尘 肺
尘肺是长期在 粉尘比较多的场所 工作的人容易患的 一类职业病。这些 疾病发展到一定程 度时,患者会出现 胸闷、呼吸困难等 症状,目前还没有 令人满意的疗法。
当发生沙尘暴时,人们往往要戴口罩以 减少尘埃的吸入。在一些存在剧毒气体的
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主要是通过呼 吸、飞沫传播的。这些致病微生物达到 患者发病部位的“旅程”是:外界空气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炎则 是到达肺)。如果不及时治疗支气管炎, 支气管处的细菌、病毒等可以通过气管 和支气管扩散到肺部,引发肺炎。
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 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 菌和病毒的物质。
气管壁纵切
气管也有清洁和湿润 吸入的空气的作用
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 物质的危害吗?举例说明。
不能完全避免。因为呼吸道 处理空气的作用是有限的 。
Hale Waihona Puke 哮 喘哮喘是支气管 感染的一种疾病, 常由于吸入花粉、 灰尘、兽毛等物质 引起。患哮喘时, 由于气体进出肺的 通道变窄,病人呼 吸困难。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界牌中学 李艳
教学目标
1. 知识: ①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② 了解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 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2. 能力: 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 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 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自觉维护环境中空气的清新、清洁; ② 关注自身呼吸系统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 活习惯。
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是 如何实现的?
呼吸道都有骨和软骨作支架。
“C”状软骨

呼吸道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 道内的气流通畅。
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 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
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 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推测一下他们的鼻 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在患重感冒时,往往要用嘴呼吸。在这种情况下, 早上醒来时会觉得嗓子非常干,这说明了什么?为 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这说明口腔在湿润吸入的空气的过程 中,失去了大量的水分。用嘴呼吸不能对 吸入的空气起到充分的预热和清洁作用, 所以不如用鼻子呼吸好。
3、由细菌、病毒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是怎样 传播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容易患 肺炎,这是为什么?
课堂小练兵
3、边说笑边吃东西,食物容易误入气管,其原因是
A、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喉的入口
B、气流冲击,喉腔扩大
C、气流冲击,声门裂开大
D、环状软骨扩大
4、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按顺序排列应当是
A、鼻 咽 喉 支气管 气管 肺
B、鼻 喉 咽 气管 支气管 肺
C、鼻 口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D、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
鼻腔长一些,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
黏膜中分布的毛细血管还有预热空气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倡不要随地吐 痰。这是为什么?
气管和支气管的结构图如下图
气管和支气管树(部分)
气管下端分成左右支 气管,分别通向左右 肺。支气管在肺叶中 一再分支,成为各级 支气管,越分越细, 越分支气壁越薄。
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 摆动,把外来的尘粒、 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 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 外,这就是痰。
环境中,人们甚至要佩带防毒面具。
环境对呼吸系统有影响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 有限的,因此,保持环境中 的空气新鲜、清洁是非常重 要的。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哈……哈 ……
吃饭时大说大 笑会呛着!
你有没有吃饭或喝水时被呛到的 经历?为什么吃饭时大声说笑容易呛着?
动动嘴唇,张张口, 我们就能说、能笑, 这是嘴巴的功劳吗?
声带拉紧(左)和松开(右)
通过这节课的学 习,同学们有哪 些收获?
呼吸道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二、呼吸道的作用:
1.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2. 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使进入肺的空气
清洁、湿 润、温暖。
课堂小练兵
1、痰生成的部位是 A、鼻腔黏膜 B、喉腔侧壁 C、食道黏膜 D、气管和支气管黏膜 2.下例各项试图论述用鼻呼吸的优点 有一项不正确,应该是 A、 鼻粘膜内的嗅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 B、鼻粘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 入 的冷空气 C 鼻毛能阻挡吸人的空气里的尘埃 D、鼻粘膜分泌粘液可以清洁湿润吸入 体
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和肺
会厌 软骨

鼻 咽



气管 道
支气管
气体进
出肺

的通道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 的通道。那么,呼 吸道仅仅是一个通 道吗?还有没有其 他作用?
下面请同学阅读课本 P44的资料分析,验 证一下你们的推测。
1、第一段资料告诉我们哪些 内容? 2、第二段讲体温,这跟呼吸 有什么关系? 3、鼻有什么作用?鼻有哪些 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 4、第四段资料讲气管的结构 与功能,这说明了什么? 5、最后几段资料介绍了几种 呼吸系统的疾病,这说明了什 么?
5、吞咽食物和呼吸空气都必须经过的器官是
A 、口腔
B、鼻腔
C、咽
D、喉
1、在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以前,为什 么要先清除他口、鼻内的污物?
进行人工呼吸之前,清除溺水者 口、鼻内的污物,目的是使溺水者的 鼻、咽、喉部通畅,以利于空气进出 肺部。否则,空气容易进入胃内,回 气时可能带动胃内食物反出,出现呼 吸道堵塞,造成窒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