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史诗(13):美国电影《特洛伊》(TROY)

合集下载

特洛伊英文观后感

特洛伊英文观后感

特洛伊英文观后感特洛伊(Troy)是一部2004年上映的史诗战争电影,由沉浸在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战争为背景,讲述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从斯巴达国王之妻海伦身边将她带回特洛伊,导致特洛伊战争的故事。

整部电影采用英文对白,充满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和精彩的剧情转折,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以下是我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精彩的剧情特洛伊这部电影的剧情非常精彩,充满了激烈的战争场面和充满情感的人际关系。

电影通过讲述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展现了各个角色之间的复杂纠葛。

从帕里斯和海伦的私奔,到希腊军队对特洛伊城的围攻,再到最后的决战,每个场景都充满了紧张和悬疑。

观众会被剧情扣人心弦的发展所吸引,每个角色的命运都扣人心弦,让人无法预测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出色的演员表演电影中的演员表现非常出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布拉德·皮特饰演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展现了他的叛逆和勇敢,兼备了英雄和罪人的特点。

奥兰多·布鲁姆饰演的特洛伊英雄海克托耳塞斯则表现出他的忠诚和勇敢。

同时,特洛伊中的其他角色如斯巴达国王墨涅拉奥斯、特洛伊王普里阿摩斯、希腊军队的大将阿基里斯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的表演真实而感人,使得整个电影更加引人入胜。

刻画人性的对立特洛伊这部电影呈现了人性的善恶对立。

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的叛逆与斯巴达国王墨涅拉奥斯的荣誉与忠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特洛伊城的英雄们为了国家和家族荣耀而奋斗,而希腊军队的大将阿基里斯则更注重个人的荣誉和自我实现。

电影通过这些人物的对比,向观众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引发观众对于荣誉、自由和爱的思考。

逼真的战斗场面特洛伊这部电影中的战斗场面非常逼真,给观众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特洛伊城的围攻,到双方的陆战和海战,再到最后的决战,每个战斗场面都充满了紧张和刺激。

特效团队通过精确的剪辑和逼真的特效,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战争现场,感受到每一个冲锋和每一次利剑的交锋。

战斗场面的精彩和真实感是这部电影的亮点之一。

电影特洛伊《Troy》英文影评

电影特洛伊《Troy》英文影评

电影特洛伊《Troy》英文影评第一篇:电影特洛伊《Troy》英文影评My view about 《Troy》----The shining human nature When I was a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I knew something about Helen’s beauty and the war between Troy and Greece fought for her.Recently, I saw the movie--troy, and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completely and thoroughly knew about this war story.As is known to us all, this war is caused by Helen, the Spartan queen, she is so beautiful that Paris, the Trojan prince, fell deeply in love with her and persuaded her to run away with him to Troy.Then Helen’s husband, the king of Spata, decided to attack Troy and look for the help of his brother, the king of Mycenae, a selfish and brutal man, who just want to conquer troy and expand his power.In this movie, what impressed me most was not Helen’s beauty, but hector and Achilles’ brave and the good side of human nature the movie showed to us.First, I like hector most;he is a true hero in my mind.He desires peace and happiness, he love his country, his wife and his brother and he wants his son grow up with his care.Actually, he has won the peace for the country in the beginning, but his younger brother’s irresponsible behavior made him involved in the war again.He never complains and just takes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his country and his family.He bravely faced the challenge of Achil les after he killed Achilles’ cousin by mistake, even if he knew he would be killed by Achilles.Achilles is a romantic hero in his movie, he was born a skillful warrior and he never be controlled by anyone.Originally, he just fight for glory and immortality, but he changed his attitude toward the war and felt tired of the war and the fightwhen he fell in love with Briseis.That was the first time in his life that he found peace and quiet.It’s the love that changed him and he died for his love at last.At the end of this movie, troy was captured by the Greeks because of a wooden horse.The two heroes and the kings all died.So there is no winner in this war.maybe the only winner is the human nature.It’s the human nature that make hector his country and his family despite of losing his own life, and it’s the human nature that make Achilles give up chasing glory and then protect the girl he loved, and it’s the human nature that make the king of troy to plead for his son’s body at night.All of these are the shinines s of human nature.第二篇:《特洛伊》影评电影《特洛伊》影评简介剧情:公元前1193年,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和他俊美的二儿子王子帕里斯在希腊斯巴达王麦尼劳斯的宫中受到了盛情的款待。

好莱坞模式的移置与潜入-电影《特洛伊》对《荷马史诗》的改写

好莱坞模式的移置与潜入-电影《特洛伊》对《荷马史诗》的改写

第28卷第1期温州大学学报·社 会 科 学 版2015年1月V ol 28, No 1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Jan, 2015 好莱坞模式的移置与潜入—— 电影《特洛伊》对《荷马史诗》的改写张磊(齐鲁师范学院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3)摘要:电影《特洛伊》是对经典文本《荷马史诗》的重述,它的改写体现了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典型模式,在多个电影版本的比较视域下,其叙述策略更加清晰,这种策略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强调自由主义英雄,神彻底隐退;二是戏说爱情,以其浪漫唯美面目取悦大众;三是进行存在主义的现代阐释,减弱了史诗故事的历史感。

好莱坞模式已悄然移置和潜入经典之中,它不是历史电影,而是好莱坞电影工业制造出的虚假幻象。

关键词:《特洛伊》;《荷马史诗》;好莱坞模式;叙述策略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15)01-0105-06DOI:10.3875/j.issn.1674-3555.2014.01.017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获得古希腊时代的特洛伊战争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文学艺术的表现对象,到了荷马口中,荷马已通过他精妙的谋篇布局为我们呈现出浩荡的战争场面、跌宕的故事情节和动人心魄的人物形象,为我们剥离出经典的叙述结构,成为西方文学的经典,而这些特质也使它成为电影艺术的宠儿。

近二十年来,用镜头语言来叙述特洛伊的故事,在欧美国家出现了各种版本,如:1997年安德烈·康察洛夫斯基(Andrey Konchalovskiy)导演的《奥德赛》(The Odyssey),2003年约翰·肯特·哈里森(John Kent Harrison )导演的《特洛伊的海伦》(Helen of Troy,又译《新木马屠城记》),2004年由美国好莱坞华纳兄弟影业公司(Warner Bro. Pictures)出品的沃尔夫冈·彼得森(Wolfgang Petersen)导演的《特洛伊》(Troy),以及2008年泰瑞·英格莱姆(Terry Ingram)导演的《奥德赛与迷雾之岛》(Odyssey: The isles of Mists)。

荷马史诗(13):美国电影《特洛伊》(TROY)

荷马史诗(13):美国电影《特洛伊》(TROY)

荷马史诗(13):美国电影《特洛伊》(TROY)荷马史诗(1/3):美国电影《特洛伊》(TROY)2004年,美国电影《特洛伊》(Troy),根据《荷马史诗》等改编。

《特洛伊》主题歌荷马原著《伊利亚特》中的主要人物如下(电影《特洛伊》做了部分改编):希腊方面Achaeans 阿伽门农(Agamemnon):迈锡尼(Mycenae)的国王,联军统帅阿喀琉斯(Achilles):弥尔米冬人(Myrmidons,意思是凶悍勇士)的首领奥德修斯(Odysseus):伊萨卡Ithaca国王,最精明的将领大埃阿斯Aias(Ajax the Greater):萨拉米斯Salamis国王墨涅拉俄斯(Menelaus):斯巴达国王,海伦丈夫,阿伽门农的弟弟狄俄墨得斯(Diomedes):阿尔戈斯Argos国王,希腊重要将领小埃阿斯Aias(Ajax the Lesser):希腊猛将,大埃阿斯的朋友帕特罗克洛斯(Patroclus):希腊猛将,阿喀琉斯最好的朋友(改编:他在《特洛伊》中是阿喀琉斯的堂弟).内斯特(Nestor):皮洛斯(Pylos)国王,贤明的长老特洛伊方面Trojan men赫克托尔(Hector):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Priam)的王子,特洛伊第一勇士埃涅阿斯(Aeneas):Anchises与维纳斯生的王子,率领部分军民逃离特洛伊,建立了罗马帝国得伊福玻斯(Deiphobus):赫克托尔与帕里斯的兄弟,王子帕里斯(Paris):诱拐了海伦的特洛伊王子普里阿摩斯(Priam):年迈的特洛伊(Troy)国王波吕达玛斯(Polydamas):谨慎的指挥官,赫克托尔的朋友特洛伊妇女Trojan women赫库芭(Hecuba):普里阿摩斯(Priam)的王后,赫克托尔,卡珊德拉(Cassandra),帕里斯等的母亲海伦(Helen):斯巴达国王的王后,她跟从帕里斯Paris 而引发战争,后跟从Deiphobus安德洛玛刻(Andromache):赫克托尔的妻子,Astyanax的母亲卡珊德拉(Cassandra):特洛伊国王Priam的公主,阿波罗赠予她预言能力,曾预言特洛伊的灾难布里塞伊斯(Briseis):特洛伊女俘虏,阿喀琉斯的战争奖励(改编:布里塞伊斯在《特洛伊》中是赫克托尔和帕里斯的堂妹,阿喀琉斯的情人,最后阿喀琉斯死在她的怀里)从古至今,人类就不断发动战争:有时为了权利,有时为了荣誉,有时为了仇恨,有时为了爱情。

从美学角度赏析电影《特洛伊》

从美学角度赏析电影《特洛伊》

从美学角度赏析电影《特洛伊》-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浅论电影《特洛伊》的悲剧美西方的伟大哲人亚里士多德曾在他的《诗学》中对悲剧有着这样的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从而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成了人和命运的冲突。

”而电影《特洛伊》虽然是基于《荷马史诗》中《伊利亚特》关于对特洛伊战争的记叙,但是从表现手法上来看,却又和《荷马史诗》有着大相径庭的手法。

首先,是在电影的开端,观众的视角是从战争结束后随着一只狗而慢慢转移,随着狗在海滩的奔跑,我们看到整个持续十年特洛伊战争的带来的结果,整个特洛伊城都已被希腊联军烧杀抢掠一空,海滩上到处都是战死的战士的尸体。

唯一活着的生物也就只有这条曾经在特洛伊城生活的狗了。

随即,随着电影中视角的转换,场面回到了战争开始的前夕,即特洛伊城的老国王普里阿摩斯为了和希腊诸国的和平相处,派自己的两个王子去希腊的斯巴达同斯巴达国王议和。

而阿伽门农则是为了实现自己统帅全希腊的野心在征战。

在这里,我们第一次见识到了阿喀琉斯举世无的双勇武以及他桀骜不逊的性格。

面对比自己高大的对手萨色里英雄巴古力斯,阿喀琉斯仅用一招就程功将他击杀。

但面对萨色里国王的归附时,阿喀琉斯自傲地说道:“我不是他(阿伽门农)的战士,我只为自己的荣誉而战。

”而这样的勇武,和对荣誉的重视也注定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必定会为了建立属于自己永垂不朽的荣誉而展现自己的武艺。

而这,也是《特洛伊》中最为主要的一种悲剧性,即命运悲剧。

在《特洛伊》中,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命运悲剧,所以,海伦必定会被帕里斯带回特洛伊,而赫克托耳和阿喀琉斯也必定会在特洛伊的战场上死去。

所以当画面转到希腊诸国准备组成联军攻打特洛伊时,尽管阿喀琉斯知道自己的母亲海洋女神忒提斯对自己的未来的两个预言,也知道自己如果参加特洛伊战争是必死的结果时,他还是依旧选择的参战,因为对他而言,荣誉远比自己的生命重要。

[特洛伊战争电影]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只为争夺一个绝世美女-

[特洛伊战争电影]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只为争夺一个绝世美女-

[特洛伊战争电影]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只为争夺一个绝世美女?特洛伊战争简介指出此战发生的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193年到公元前1183年。

此战一共持续10年,这场战争在西方非常出名,在许多神话故事和历史典籍中都有记载。

但是关于它是否真的发生过,人们众说纷纭。

帕里斯、海伦画像根据相关资料的记载,这场战争的引发者是一个叫做海伦的女子。

据说她是古希腊时期最美的人。

特洛伊战争简介在正史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在希腊的神话故事中却有详细的描述。

在神话故事中海伦是上帝的女儿,来抢她的人是天神的儿子帕里斯。

当时海伦已经结婚,她的丈夫是当时斯巴达的君主,帕里斯趁着海伦的丈夫没有防备,抢走了其妻子,并且掠走了非常多的财宝。

回过神的斯巴达国王看到眼前一片狼藉,连他心爱的女人都被抢走了,非常的生气。

盛怒之下寻求兄长阿伽门侬的帮助。

阿伽门侬带领了很多斯巴达勇士围攻特洛伊,想抢回王后海伦。

这一场战争持续了10年,其中九年的时间都在围攻特洛伊城,一路上艰难险阻不断。

因为帕里斯是天神的儿子,他聪明智慧,牢牢的守住城门。

后来斯巴达人在英雄菲洛克的引领下,用了木马计赢得胜利。

特洛伊战争虽然是一场争夺女人的战争,但是它的重点不是美女,而是破城的战术和英雄们的勇敢无畏的精神。

这便是特洛伊战争简介中的主要内容。

特洛伊战争的起因特洛伊战争发生的地点是如今的地中海附近,发生的具体时间是公元前1911年,距今大约四千多年。

这场战役备受瞩目,在很多西方书籍中都有记载,它是否真的发生也曾极具争议。

特洛伊战争剧照在一般的神话故事中,特洛伊战争的起因是交战双方在争夺一个绝世美女。

在许多经过系统整理的历史书籍中,这场战争的起因是双方为了争夺财富。

神话故事中特洛伊是一个城市,天神的儿子帕里斯看上了当时的绝世美女,斯巴达王国的王后。

利用计谋,帕里斯成功的抢走王后。

斯巴达的君王知道心爱的妻子被抢走之后,非常生气,去他哥哥那里寻求帮助。

他的哥哥招募了很多英雄,为了抢回王后,帕里斯和斯巴达依据特洛伊这个城市开始十年之久的战争。

电影《特洛伊》对文学经典的重构_682

电影《特洛伊》对文学经典的重构_682

电影《特洛伊》对文学经典的重构电影《特洛伊》是德国著名的导演沃尔夫冈的一部经典作品,电影的内容以一段历史久远的古希腊神话传说为创作题材来对故事内容进行展开。

《特洛伊》是以《伊利亚特》为蓝本进行改编的,并在电影的拍摄中投入巨资从而达到真实的画面效果,而剧组又动用了很多人力进行特洛伊古城的重修,力求影片复古效果的完满,但是在影片上映后人们对影片却出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批评者认为《特洛伊》相对于原作进行了一些多于甚至在有些方面是失败的改动,比如说去掉了原作中神?们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性格特征。

还有一些支持者认为,影片在对文学经典的重构过程中,不仅注重其外在形象的表现,而且在精神上影片《特洛伊》对史诗《伊利亚特》的创新也是值得赞扬的。

每个人对于影片的评论会出现不同的观点和解读方式,而笔者认为重构的影片在视觉冲击、人性的表现以及语言的表达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影片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视觉冲击重构的效果在影片的开头部分,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只狗向散发着臭气的遍地的士兵尸体中跑去,还有几只乌鸦在咬噬着死去士兵的身体,周围还有苍蝇在嗡嗡地乱飞乱叫。

看到这样的场景让人有种想呕吐的感觉,也让人感觉到战争所带来的残酷景象和可怕氛围,接下来就是观众看到的由远及近的视觉效果所呈现出两支正在对阵的军队,士兵和马蹄的声音在战场中铮铮作响,给人一种世界即将灭亡的感受。

高大强壮的巴古利斯是塞萨里最为优秀的战士,而阿喀硫斯是阿伽门农军最为优秀的战士,而战争镜头最为突出的就是阿喀硫斯和巴古利斯之间的针锋相对的对决场面,巴古利斯的长矛速度飞快,而阿喀硫斯的两支飞矛也相当敏捷,最后的场景就是阿喀硫斯飞奔跳起将剑插入到巴古利斯的胸部,将巴古利斯重重地刺死在地,战争的最终结果是塞萨利王臣服于阿伽门农,而这时观众的内心已经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撼,在感叹阿喀硫斯勇猛无比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感受到了死亡来临的时候给人的一种压迫感。

特洛伊国王的两个儿子赫克托耳和帕里斯以谈判的目的来到了斯巴达,当来到斯巴达的时候他们得到了国王和王后的热情款待,裁判帕里斯却诱骗了海伦,从而又一次引起了战争的爆发。

落入世俗的《荷马史诗》——评电影《特洛伊=》

落入世俗的《荷马史诗》——评电影《特洛伊=》

落人世俗的《荷马史诗》——评电影《特洛伊:》冯国军(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学院)摘要:<荷马史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极具悲壮色彩的神话世界,成为影视改编的热点。

好莱坞电影《特洛伊>以<荷马史诗》为蓝本。

力求在银幕上重塑经典。

本文试在大众文化热潮的背景下,探求该片对于经典重构的失败之处。

关健词:‘荷马史诗);《特洛伊);影视改编;大众文化将历史故事搬上荧幕在好莱坞已是屡见不鲜之事.2004年夏季。

德国大导演沃尔夫岗-彼德森以1.8亿美元的巨资为全球观众献上了一部史诗电影——<特洛伊>。

<特洛伊>是根据荷马的不朽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改编的.讲述的是希腊盟军与特洛伊王国长达10年的伟大战争故事。

但令人遗憾的是。

由于该片脱离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而片面地追求形式美感和视觉冲击.影片缺失了古希腊文明的独特韵致,使《荷马史诗>走向世俗,成为空洞的记忆符号。

一、涤除神话:剽去神皮的“现代人话”在《荷马史诗>中。

整个特洛伊战争是和众神的旨意紧密相连的人与神、人与命运之间的悲剧性对抗与挑战.是其最动人的地方。

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文明中。

人神是混为一体的,神是希腊原始初民把自然和社会力量人格化的产物。

在人与神的对立中.一方面是主体意识逐步提高的人要获得属于自己的自由与尊严:另一方面则是神对人的摆布和操纵。

可以说,<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战争所展示的是“人类为认识神。

寻求生存意义和正义性质而进行的半仪式的绝望的奋斗”。

然而正是这种抗争精神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也正因为如此,《荷马史诗>才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薪火得以传承。

然而,在电影<特洛伊’中,这种神话品格不复存在。

它所表现的完全是战争中的。

人”.一个纯粹的“人类”悲剧。

好莱坞的编剧几乎抽掉了所有《荷马史诗>中的神话故事,影片中直接出场的神只有一位——阿喀琉斯的母亲、海洋女神忒提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马史诗(13):美国电影《特洛伊》(TROY)荷马史诗(1/3):美国电影《特洛伊》(TROY)2004年,美国电影《特洛伊》(Troy),根据《荷马史诗》等改编。

《特洛伊》主题歌荷马原著《伊利亚特》中的主要人物如下(电影《特洛伊》做了部分改编):希腊方面Achaeans 阿伽门农(Agamemnon):迈锡尼(Mycenae)的国王,联军统帅阿喀琉斯(Achilles):弥尔米冬人(Myrmidons,意思是凶悍勇士)的首领奥德修斯(Odysseus):伊萨卡Ithaca国王,最精明的将领大埃阿斯Aias(Ajax the Greater):萨拉米斯Salamis国王墨涅拉俄斯(Menelaus):斯巴达国王,海伦丈夫,阿伽门农的弟弟狄俄墨得斯(Diomedes):阿尔戈斯Argos国王,希腊重要将领小埃阿斯Aias(Ajax the Lesser):希腊猛将,大埃阿斯的朋友帕特罗克洛斯(Patroclus):希腊猛将,阿喀琉斯最好的朋友(改编:他在《特洛伊》中是阿喀琉斯的堂弟).内斯特(Nestor):皮洛斯(Pylos)国王,贤明的长老特洛伊方面Trojan men赫克托尔(Hector):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Priam)的王子,特洛伊第一勇士埃涅阿斯(Aeneas):Anchises与维纳斯生的王子,率领部分军民逃离特洛伊,建立了罗马帝国得伊福玻斯(Deiphobus):赫克托尔与帕里斯的兄弟,王子帕里斯(Paris):诱拐了海伦的特洛伊王子普里阿摩斯(Priam):年迈的特洛伊(Troy)国王波吕达玛斯(Polydamas):谨慎的指挥官,赫克托尔的朋友特洛伊妇女Trojan women赫库芭(Hecuba):普里阿摩斯(Priam)的王后,赫克托尔,卡珊德拉(Cassandra),帕里斯等的母亲海伦(Helen):斯巴达国王的王后,她跟从帕里斯Paris 而引发战争,后跟从Deiphobus安德洛玛刻(Andromache):赫克托尔的妻子,Astyanax的母亲卡珊德拉(Cassandra):特洛伊国王Priam的公主,阿波罗赠予她预言能力,曾预言特洛伊的灾难布里塞伊斯(Briseis):特洛伊女俘虏,阿喀琉斯的战争奖励(改编:布里塞伊斯在《特洛伊》中是赫克托尔和帕里斯的堂妹,阿喀琉斯的情人,最后阿喀琉斯死在她的怀里)从古至今,人类就不断发动战争:有时为了权利,有时为了荣誉,有时为了仇恨,有时为了爱情。

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就是特洛伊战争。

希腊历史上一对传奇式情人,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和斯巴达王后海伦之间的爱情,激起了一场毁灭特洛伊的战争:帕里斯将海伦从她丈夫,国王墨涅拉俄斯身边诱走,这是不可容忍的耻辱。

当时最强大的迈锡尼王国的国王阿伽门侬认为:自己弟弟墨涅拉俄斯所受的羞辱,就是自己的耻辱。

他很快联合起希腊众多城邦,以夺回海伦和保护兄弟的荣誉为理由,发起了特洛伊战争。

电影《特洛伊》中暗示:阿伽门侬早就想控制特洛伊城,巩固希腊人的霸权。

为了权利和荣誉,两个城邦国家集团,交战了。

为了荣誉,千万人赴汤蹈火;为了爱情,一个城邦国家将被彻底毁灭。

这部电影的制作地点是三个地方:美国,马耳他,墨西哥。

在马耳他首都瓦莱塔的市郊,雄伟的Ricasoli堡垒被改装成特洛伊城,17世纪时这里曾是军事要塞。

另外一部著名的美国电影《角斗士》,也曾以此作为外景地。

建筑工人用了5个月的时间搭建出例如海神庙这样的主要景观,还有被喻为特洛伊神话象征的近40英尺高的木马,“这是现代电影史上最大的布景,因为我们希望观众感受到逼真的效果”。

在伦敦Shepperton工作室,进行了两个星期内景戏拍摄后,剧组转战马耳他的Ricasoli堡垒。

在马耳他的Ricasoli堡垒,为期五个半月的拍摄后,《特洛伊》剧组又移师墨西哥:拍摄战争场景。

2004年,《特洛伊》(Troy)上演:投资1.75亿美元,收入4.98亿美元(其他后续收入不计)。

这部影片,获得了世界各国的很多奖项,包括多项奥斯卡奖。

这部影片,是最古老的希腊文字记载历史,《荷马史诗》改编的神话。

这部影片,也是现代考古学家挖掘的真实历史:在特洛伊遗址上,人们发现九层古城遗址。

也就是说,这座城市曾经九次重建:从公元前2500年至今,已经有至少4500年历史的古城。

发生十年特洛伊战争的时代,属于第六层:公元前1800-前1250年的一层,如上图所示。

其中,右边的第六层的放大示意图,显示了这座古城在特洛伊战争期间的情景:后世的想象图。

也就是说: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其他古代作者描述的特洛伊战争,不是传奇,而是真实的历史。

当然,这段历史的不同来源的记载,存在不同的说法和差异,但是都不重要:不影响这场战争的重大历史影响。

德国女演员Diane Krueger 是《特洛伊》中美女海伦的扮演者,她曾经是著名的时装模特儿。

海伦(Helen,由德国女演员Diane Krueger 扮演),斯巴达国王的王后,特洛伊战争的引发者。

希腊神话:宙斯扮作天鹅引诱丽达,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孩子,就是这位绝代美女海伦。

特洛伊的小王子帕里斯(Paris)原来是陪着哥哥赫克托尔,前往斯巴达商谈和平。

帕里斯性格风流,他对已为人妻的斯巴达王后海伦(Helen)投入了忠贞永恒的爱,不惜为海伦引发了战争,直至抛弃了自己的生命。

貌美如仙的海伦(Helen)同样是一个敢为爱情不顾一切的烈性女子。

她的一段台词:“我并不怕死,我只怕明天的到来,我只怕你将扬帆而去,不再回来”。

情到深处,促使帕里斯毅然决然带走了她。

战争与爱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海伦与帕里斯的爱情,在荷马的《伊利亚特》中是一条爱情主线。

阿喀琉斯与布里塞伊斯的爱情,在美国电影《特洛伊》中是一条爱情主线。

这两条爱情主线,使得《特洛伊》获得了无数的奖项。

这两条爱情主线,都来自荷马的原著。

区别在于:史诗《伊利亚特》和电影《特洛伊》的侧重角度不同。

这是电影《特洛伊》(Troy)海报中的奥德修斯(Odysseus):希腊联军方面最具有智慧的将领。

在荷马的另外一部史诗《奥德赛》中,奥德修斯是主角:他在特洛伊战争后,历经10年磨难回到故乡。

特洛伊战争爆发之前,奥德修斯根据贤明的长老内斯特(Nestor)的建议,前来邀请阿喀琉斯参战。

阿喀琉斯正和他的堂弟帕特罗克洛斯(Patroclus)进行武术训练。

他去咨询她的母亲西提斯(Thetis)。

西提斯是海上女神,她告诉阿喀琉斯:她早就知道这一天会来到,阿喀琉斯可以有两个选择。

一个选择:你不参加战争,娶妻生子,幸福一生,但是你的名字将被后世遗忘。

一个选择:你参加战争,获得至高无上的荣誉,你的名字流芳百世,但是你会死去。

阿喀琉斯选择了后者:流芳百世的荣誉和死亡。

从此,阿喀琉斯成为战神,阿喀琉斯成为英雄的代名词。

电影《特洛伊》中阿喀琉斯与布里塞伊斯的海报:阿喀琉斯的船队首先抵达特洛伊,率先发起了进攻。

高傲,叛逆,所向披靡的阿喀琉斯除了荣誉外,从不效忠于任何人。

对于建立不朽英名的无限渴望,促使他加入阿伽门侬的希腊联军攻打特洛伊。

但是,爱情将最终决定他的命运:他的第一个俘虏是阿波罗神庙的女祭司,他的主要敌手赫克托尔的堂妹布里塞伊斯(Briseis)。

两人迅速堕入爱河,成就了残酷战场上的一段浪漫爱情。

左图:希腊军队与特洛伊军队的对峙。

右图:特洛伊军民在宣誓保卫城邦。

特洛伊王子,赫克托尔和帕里斯。

在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Priam)的领导和王子赫克托尔的保卫下,特洛伊高筑的城墙坚不可破。

被侵略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是必然的。

特洛伊人不希望战争,也绝不害怕战争。

抵抗,整整持续了十年。

在特洛伊沦陷时,特洛伊国王和部分将领带领着剩余的部分士兵继续奋战,直到整个城市被全部毁灭。

特洛伊第一勇士,王子赫克托尔和他的妻子,安德洛玛刻(Andromache)。

历史记载:安德洛玛刻怀中的孩子叫作阿斯堤阿那克斯(Astyanax),在特洛伊城陷落之后,这个孩子被阿喀琉斯的儿子从城墙摔下而死去。

在这场战争中,安德洛玛刻失去了她的丈夫,儿子,父亲和八个兄弟(在电影《特洛伊》中,她安全地逃走了)。

特洛伊王子,赫克托尔是特洛伊的精神支柱和主要将领。

被围困的特洛伊方面,处处呈现出父子之爱和兄弟之爱。

例如,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Priam)对王子帕里斯(Paris)犯的严重错误给予理解和谅解,体现了伟大的父爱。

例如,在长子赫克托尔(Hector)被阿喀琉斯杀死后,年迈的国王半夜潜至希腊军营,放弃了国王的尊严,亲吻杀死自己儿子的敌人阿喀琉斯的双手,为的是要回长子赫克托尔的尸体,在儿子的眼睛上放两枚硬币,为儿子超度,再次体现了对儿子的伟大父爱。

例如,长子赫克托尔(Hector)对弟弟帕里斯(Paris)的风流视而不见,显示出哥哥对弟弟的溺爱。

例如,在希腊大军兵临城下,被诱拐了王后的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Menelaus)与帕里斯进行决斗,帕里斯决斗失败后,面对死亡的恐惧,抱住哥哥的腿,流露出渴望求助的眼神。

这时候,赫克托尔放弃了男人之间决斗必须遵守的规则,只说了一句:“他是我兄弟”(he’s my brother:这是这部影片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台词之一),然后毫不犹豫的拔剑刺向墨涅拉俄斯,救出了即将被杀死的弟弟帕里斯(右图)。

希腊方面,同样处处呈现出兄弟之情。

例如,在出征特洛伊之前,阿喀琉斯手把手的向堂弟帕特罗克洛斯(Patroclus)传授作战技巧,详细讲解其中的道理。

例如,堂弟帕特罗克洛斯(Patroclus)被赫克托尔杀死后,阿喀琉斯怒火冲天,重新披挂盔甲上阵专门挑战赫克托尔(Hector),在举世闻名的这场一对一的决斗中,杀死了特洛伊的第一勇士赫克托尔,为堂弟帕特罗克洛斯报了仇。

整部电影中,因为爱,仇恨也被一步又一步的激化。

澳大利亚女演员Rose Byrne,在《特洛伊》中扮演女主角,特洛伊美女布里塞伊斯(Briseis)。

荷马的《伊利亚特》是从“阿喀琉斯的狂怒”(Wrath of Achilles)开始的:十年特洛伊战争期间,希腊联军征讨了附近很多城邦,阿伽门农掠走了阿波罗神庙祭司克律塞斯(Chryses)的女儿克律塞伊斯(Chryseis)。

这场“阿喀琉斯的狂怒”的起因:克律塞斯已为女儿支付了赎金,但是阿伽门农拒绝释放克律塞伊斯,阿波罗因此在希腊军队中降下瘟疫。

希腊随军祭司卡尔克斯(Calchas)知道原因,不敢讲出来。

后来在阿喀琉斯发誓“保证他的生命”的前提下,卡尔克斯讲出了天降瘟疫的缘由,阿喀琉斯闻言大发雷霆,阿伽门农答应放人,但他的条件是用布里塞伊斯作为交换。

阿伽门农把布里塞伊斯从阿喀琉斯那里带走后,阿喀琉斯不愿作战,甚至准备撤回希腊。

因为他们两人早已坠入爱河,并一起生活了若干时间(详见荷马的原著和有关布里塞伊斯的其他历史记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