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汇总一、第一单元知识点(一)认识东、南、西、北1.认识东、南、西、北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2.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平面图一般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先选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

3.描述四个方向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首先要确定好自己的位置,以自己为中心,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来确定目标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行走的路线。

(二)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1.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东与北之间的方向是东北;东与南之间的方向是东南;西与南之间的方向是西南;西与北之间的方向是西北。

东北对西南,西北对东南。

2.描述八个方向的路线图以出发点为中心,先确定目的地所在的方向,看哪条路能到达目的地,然后按照先后顺序,用八个方位词来描述。

二、第二单元知识点(一)口算除法1.口算a.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在商的末尾补上被除数末尾的0b.想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2.估算估算时,除数不变,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二)笔算除法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如果有余数,落下来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除数,商写在个位上,即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从百位除起,如果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除数,商写在十位上,如果有余数,就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除数。

3.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a.被除数首位能整除一位数,被除数的中间是0或比除数小,商的中间是0b.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能整除一位数,末尾是0或比一位数小,商的末尾是04.除法的验算除法的验算: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三、第三单元知识点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1)找出原始数据的最大值是多少,最小值是多少,即确定原始数据的范围(2)根据原始数据的具体情况确定每组数据的大小,分成几组,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3)统计原始数据的个数,填入表中。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在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数学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为我们打下了扎实的数学基础。

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整数及其应用1. 整数的认识: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零的概念。

2. 整数的比较:利用数轴进行整数的比较,大于、小于、等于的表示方法。

3. 整数的加减法:同号相加减,异号相加减,利用数轴进行整数运算。

4. 整数的积与商:同号相乘除为正,异号相乘除为负。

5. 整数的应用:温度、海拔高度、资金的增减等。

二、分数的初步认识1. 分数的认识:分数的基本概念,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区分。

2. 分数的表达形式:分子和分母的含义,分数线的作用。

3. 分数的相等与不相等: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数的分级。

4. 分数的意义:常见的分数概念,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

5. 分数的简化与扩展:分数的约分和通分。

三、长度和面积1. 长度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利用尺子测量长度。

2. 面积的认识:平方厘米和平方米的认识,利用图形计算面积。

3. 长度的换算:厘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4.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利用长度和宽度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5. 长度和面积的应用:日常生活中的长度和面积的计算。

四、时间的认识和应用1. 时间的单位:年、月、日、时、分、秒的认识。

2. 时刻的表达:小时和分钟的表达。

3. 时间的运算:相邻时刻的计算,过去和未来时刻的计算。

4. 日历的使用:通过日历进行时间的查询和计算。

五、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数据的收集:观察和记录数据。

2. 数据的整理:整理数据,制表展示。

3. 极差的计算:通过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极差。

4. 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六、二位数的加减法1. 二位数的认识:十位和个位的概念。

2. 二位数的拆解与组成: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拆解与组成,十位数和个位数的交换。

3. 二位数的加减法:易位数的加法与减法,进位与退位的概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难点必考点汇总整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难点必考点汇总整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难点必考点汇总整理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 西北←→东南,东北←→西南2、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实际方向: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5、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6、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

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描述是要注意是选取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就有0。

4、笔算除法:(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高位除起,一位一位地除,哪一位上除得的商就写在哪一位上,每一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被除数最高位上不够商1,就退后一位写商;其它数位上不够商1,就用0来占位。

(2)0乘任何数都等于0。

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等于0。

0不能做除数(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百位够除时商是三位数,百位不够除时是两位数。

(4)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没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1、复式统计表就是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并在一个统计表里,它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2、根据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时,首先要看懂表头,然后找到相关内容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最后解决所求问题。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如下:
1. 加法与减法:
- 进位和退位
- 用数竖式进行加减法计算
- 用数轴进行加减法计算
- 利用加减法关系进行简便计算
2. 乘法与除法:
- 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 用数线进行乘法计算
- 利用乘法进行分配律的推理
- 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3. 数量比较和排序:
- 利用逻辑推理进行数量比较
- 利用循序和排列进行排序
4. 长度与时间:
- 线段的长度比较与推理
- 以厘米和毫米为单位进行长度的测量
- 用分钟和小时表示时间
5. 数据统计:
- 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 数据的图表表示和分析
- 概率的理解和判断
6. 几何形状:
- 图形的形状和属性
- 图形的旋转、平移和对称性
这些知识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将逐步建立起基础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技能。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1-8单元知识要点大纲,名师整理归纳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1-8单元知识要点大纲,名师整理归纳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括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一单元除法1、判断商的位数:①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商的位数跟被除数相同,如864÷4=(商是3位数),312÷3=(商是3位数)②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如246÷6=(商是2位数) 。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时,则添0,分为两种情况:3、计算时我们要养成除法的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必算出准确的结果,而是把一些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然后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就叫做估算。

除法估算举例:312÷3≈300÷3=100除法的验算:能除尽: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5、辨析容易混淆的文字题:例:(1)甲是176,乙是甲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甲”已知时,用“乘法”)乙:176×6(2)甲是1584,是乙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乙”未知时,用“除法”)乙:1584÷66、乘除法混合运算法则:(1)算式里只有乘除法,要依次计算。

(2)一个数连续除以另外两个数,相当于除以那两个数的乘积,例如:200÷2÷4=200÷(2×4)。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的两个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初步认识:(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复习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复习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复习总结三年级下册数学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加法和减法运算:可以进行二位数和一位数以及两个一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掌握进位和退位的方法。

2.三位数的认识:能够正确读、写、组合三位数,并能进行加减法运算。

3.数与式的认识:能正确读、写、比较和使用数和算式。

4.算术结构的认识:加法、减法的互逆关系,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加法和乘法的结合律。

5.乘法的认识和运算:了解乘法的概念、性质,掌握乘法口诀表,进行二位数和一位数的乘法计算。

6.除法的认识和运算:了解除法的概念、性质,进行二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整除运算。

7.面积和周长的认识:了解面积和周长的概念,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8.时间的认识和计算:认识日历、钟表的表示方法,能够判断和计算时间,掌握分钟和小时的换算。

9.货币的认识和计算:了解元、角和分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和换算。

10.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认识: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点和分类,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11.图形的认识和分拆:认识和分拆直角三角形、长方形,能够进行相应的面积计算。

以上为三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加法与减法1. 加法•加法的定义:把两个或更多的数相加得到一个和。

•加法的性质:–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零元素:a + 0 = a•加法的计算方法:–逐位相加法: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加,满十进一。

–分组相加法:将数按照位数分组相加,最后将各组的和相加即可。

2. 减法•减法的定义: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一个差。

•减法的性质:–减法的性质与加法相似,但没有交换律。

–减去零不变:a - 0 = a–减法变加法:a - b = a + (-b)•减法的计算方法:–相等差法:差的绝对值与被减数相等。

–逐位相减法:对应位数相减,不够减的向高位借,借一当十。

二、乘法与除法1. 乘法•乘法的定义:将两个或更多的数相乘得到一个积。

•乘法的性质:–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乘法逆元:a * (1/a) = 1•乘法的计算方法:–逐位相乘法:从个位开始逐位相乘,满十进一。

–分组相乘法:将数按照位数分组相乘,最后将各组的积相加。

2. 除法•除法的定义: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份,每份相等。

•除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与乘法相似,但没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除以自身为1:a / a = 1–除以1为自身:a / 1 = a•除法的计算方法:–整数除法:将被除数按照除数的位数分组,从左到右依次相除。

–余数法:除数与商的乘积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三、长度与重量1. 长度•长度的单位: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等。

•长度间的换算:– 1 m = 10 dm = 100 cm = 1000 mm– 1 dm = 0.1 m– 1 cm = 0.01 m– 1 mm = 0.001 m•长度的比较:可以使用尺、直尺等测量工具进行比较。

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一、加法与减法1. 口算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等。

2. 连加连减:通过连加或连减的方式求和或求差。

3. 集合运算:学习集合运算的概念并进行实际操作。

二、乘法与除法1. 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学习乘法与加法的运算规律。

2. 乘法口诀:熟记乘法口诀表,掌握乘法口诀的实际运用。

3. 除法:学习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除法口诀。

三、数的认识与运算1. 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数字的读法和写法,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等。

2. 位数与大小比较:学习数字的位数概念和大小比较方法。

3. 数轴的理解与应用:通过数轴表示数字的大小关系,进行数的比较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4. 实际问题运算:通过实际问题进行数的计算和运算,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分数的认识与运算1. 分数的概念:学习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分数的比较: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掌握分数的大小关系。

3. 分数的运算: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和乘除法运算。

4. 分数与整数的转化:学习分数和整数之间的转化方法。

五、长度、面积和体积1. 长度的认识:学习长度的概念和常用的长度单位。

2. 面积的认识:学习面积的概念和常用的面积单位。

3. 体积的认识:学习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

4.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换算:学习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六、图形的认识与运用1. 点、线、面的认识:学习点、线、面的基本特征和属性。

2. 常见图形的认识:学习熟悉几何图形的名称、特征和属性。

3. 图形的分类和比较:通过图形的形状和属性进行分类和比较。

4. 图形的位置关系:学习图形在平面内的位置关系,如在左侧、右侧、上方、下方等。

七、时间和日期1. 时钟的认识:学习读懂时钟上的时间、操作时钟进行时间加减运算。

2. 时间的计算:学习时间的加减法运算,计算时间的差值。

3. 日历的使用:认识日历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理解日期的表示方式。

八、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数据的收集:学习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量等方式收集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位置与方向1. 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按顺时针方向转:东T南T西T北。

2. 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 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指南针的一端永远指向北,另一端永远指向南4. 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5. 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6. 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

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描述是要注意是选取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口算除法1 . 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 1 )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注意:①71弋,把71看成72,用口诀估算。

②385为,把385看成400更接近准确数。

③应用题问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试卷中一般在填空题中会有一道估算题,一定注意审题)(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 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1 .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 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 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 ,商写0。

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3.除法的验算方法:(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 >除数=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商M除数+余数=被除数;4.关于0 的一些规定:( 1 ) 0 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

(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3)0除以任何不是0 的数都得0;0乘任何数都得0。

5.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如乘法估算:81 X 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十8~ 60就是把493估成480 (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

除法用乘法来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喺数二商被除数繇数=商,,余数商X除数二被除数商X除数+余数=被除数0 除以任何数( 0 除外)都等于0, 0 乘以任何数都得0, 0 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 都得任何数本身。

6、2、3、5 倍数的特点2 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 的数是2 的倍数。

5 的倍数:个位上是0 或5 的数是5 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462, 4+6+2=12, 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7、关于倍数问题:两数和三倍数和=1倍的数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 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1 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 倍的数。

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 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

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 倍是24 所以乙数为:24W=4,甲数为:4X5=20同样: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求甲乙两数?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 1 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

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4倍了,而它们的差是24。

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4倍是24。

所以乙数为:24^4=6,甲数为:6X5=308、和差问题:(两数和一两数差)吃二较小的数(两数和+两数差)吃二较大的数9、锯木头问题。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如图,锯成 4 段只用锯 3 次,也就是锯 3 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12^3=4 (分钟)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4X4=16 (分钟)10、加一份和减一份的余数问题。

例1:38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个,一共要几条船?38泊=9 (条),,2(人)余下的2人也要1 条船,9+1=10 条。

答:一共要10条船。

例2:做一件成人衣服要3 米布,现在有17 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仃七=5 (件),,2 (米)余下的2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答:能做5件成人衣服11、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6=6,,()求被除数最大是多少?求被除数最小是多少?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规则,余数最大应是7TT+…-- ?-- /-- /一"/—w 按,最小应是1。

再由公式:商X除数+余数二被除数,知道被除数最大应是6X8+7=55,最小应是6>8+1=49②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1个红,2个黄,3个绿排列着,请你猜一猜第89个是什么颜色红黄黄绿绿绿红黄黄绿绿绿红黄黄绿绿绿,,由图可知,彩灯一组为:1+2+3=6 (个),照这样下去,89吒=14 (组),,5(个)第89个已经有像上面的这样6个一组14组,还多余5个;这5个再照红黄黄绿绿绿排列下去,第5个就是绿色的了。

三复式统计表1、求平均数公式:总数速份数二平均数总数幷均数二总份数平均数X总分数=总数2、看统计表,横栏和竖栏一起看。

3、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及两个(或多个)数据变化的差异。

4、复式统计表由标题、制表日期、线条和表格等内容组成。

四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3、口算:150X200二?(方法: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几个0 没计算,就在乘积的末尾添几个0。

)4、估算:18乞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5、问题中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6、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五面积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背熟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二(长+宽)X2长方形的面积二长>宽长二周长吃-宽长二面积比宽二周长吃—长宽二面积*正方形的周长二边长X4正方形的面积二边长X&长正方形的边长二周长泊正方形的边长二面积他长4、背熟:(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反过来也要会说。

面积是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

)(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1米)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

(5)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 平方千米。

5、①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② 测量土地时常常用到较大的面积单位有:(公顷)、(平方千米)。

分清楚什么时候填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填面积单位,填土地面积单位时,比较小的土地面积(如:公园、体育场馆、超市、果园、广场)等一般情况下填公顷;(城市的占地、国家的面积、江河湖海的面积)等一般情况下填平方千米。

(教室、足球场、篮球场、操场)用平方米作单位。

③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④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

6 、面积单位换算:① 进率100 :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 100 公顷② 进率10000:1公顷= 10000平方米1平方米= 10000平方厘米③ 进率1000000:1 平方千米= 1000000 平方米7、注意:(1)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2)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的数X它们之间的进率低级单位聚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的数沱们之间的进率50平方米二( 5000 )平方分米400000 平方米=( 40)公顷(3)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判断:边长是4 分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

( X)六年、月、日(一) 年、月、日部分1.一年有12 个月;一年有4 个季度( 1、2、3月为第1 季度;4、5、6 月为第2季度,;7、8、9月为第3季度;10、11、12月为第4季度)。

2.记大小月的方法:1、3、5、7、8、10、腊,31天永不差;4、6、9、11都是30天,只有2月有变化。

7个大月,4个小月,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 天。

3.平年全年有365 天,平年2 月是28 天,平年的上半年有181天,下半年有184天。

平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1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月1日元旦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4.闰年全年有366天,闰年2月是29天,闰年的上半年有182天,下半年有184天。

闰年全年有52 个星期零2天。

5.公历年份是4 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 等是闰年。

6.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7.一个人今年20岁,但只过了5个生日,他是2月29日出生的。

8.计算周年的方法是用现在的年份减去原来的年份得的数就是周年。

如:到2008年10月1 日,是中国成立(59 )周年。

用2008-1949=59周年(二)24 时计时法部分1.年、月、日、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2.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

所以,经常采用从0 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