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废水和土壤中磷酸盐测定

合集下载

总磷分析仪检测需要多长时间?

总磷分析仪检测需要多长时间?

总磷分析仪检测需要多长时间?总磷分析仪是一种能够快速测量水体、废水、土壤等样品中总磷含量的仪器。

总磷是评估水体、废水、土壤中污染程度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环境监测站等单位中,总磷分析仪经常被用于对水体和土壤样品的监测和分析。

那么,总磷分析仪检测需要多长时间呢?答案是:取样到出结果一般需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不等的时间,具体取决于样品的特性、分析仪器的性能和实验流程的复杂程度。

怎样进行总磷的分析?在总磷分析前,需要进行样品前处理。

因为在水、废水或土壤等环境样品中,总磷通常以无机磷酸盐的形式存在,而有机磷占很小比例,因此要把无机磷酸盐从其他物质中分离出来。

通常,样品富集和前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样品:用样品瓶或其它采样器具采集需要测定的样品,如水、污水、废水、地下水或土壤等。

2.预处理:这个步骤是为了去除样品中对后续测定有干扰的物质,如有机物、杂质等。

通常包括漂白、向样品中加酸等处理。

3.抽滤:有些样品比较浑浊,需要使用滤纸、滤膜等进行过滤处理。

4.处理扰动物质:有些样品中含有其他干扰物质,比如Fe、Al、Cu等,也需要在样品中加入一些试剂进行处理。

做好样品富集和预处理后,通常使用色谱法或者分子荧光法分析。

针对不同的样品类型和应用场景,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多种总磷分析仪器,如分子荧光法仪器、紫外光谱法仪器、离子色谱仪器等。

总磷分析仪检测的时间和精度?对于一般的环境样品,使用总磷分析仪检测的时间一般只需要几分钟,但也有可能需要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与其他分析方法相比,总磷分析仪具有以下的优点:1.灵敏度高:总磷分析仪的灵敏度能达到ppb级别,能够检测到极小的总磷浓度。

2.分析速度快:总磷分析仪的分析速度很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样品的检测分析。

3.精度高:总磷分析仪的测量结果准确,具有较高的精度。

同时,样品前处理过程也能够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总磷分析仪作为现代化环境和水处理的检测仪器,不仅具有相对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度,同时,其使用流程简便、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多种样品的快速检测,为环境监测、水质评估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磷酸盐的离子色谱测定法

磷酸盐的离子色谱测定法

磷酸盐的离子色谱测定法【关键词】离子色谱;磷酸盐;地下水磷酸盐广泛存在于天然水和废水中,一般天然水中磷酸盐含量不高,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化肥、冶炼、合成洗涤剂等行业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排入河道,导致江河湖海中含有的磷酸盐大幅量增长,磷酸盐含量过高可造成藻类的大量繁殖,造成湖泊、河流透明度降低,含氧量减少,水质变坏,鱼虾大量死亡。

人体短时间内大量摄人可能会导致腹痛与腹泻,长期的影响会导致机体的钙磷比失衡,当钙磷代谢出现紊乱时,人体就会出现相应的疾病,如高血钙症、低血钙症以及佝偻病、骨质疏松等之类的代谢性骨骼疾病。

所以对地表水中的含磷量加强监测是非常必要的,环保部规定饮用水中磷酸盐浓度小于0.40mg/l,适宜浓度为0.02~0.4mg/l。

磷酸盐的测定方法有钼锑抗光度法、氯化亚锡还原钼蓝法、孔雀绿磷钼杂多酸法、罗丹明6g-荧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等。

各种分析方法各有其优势,比较而言,离子色谱法测定灵敏度更高,测定误差更小,适合在环境监测领域推广使用。

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th-980c离子色谱仪;0.45um滤膜过滤装置;微量注射器;kq-50b 超声仪;na2hpo4、na2c03、nahc03(均为优级纯);试剂用水为18.2 mω二次去离子水。

1.2 色谱条件nj-sa-4a阴离子分离柱(250mm×4.6mm,柱温33℃);流动相为0.35mmol.l-1na2c03+0.05mmol.l-1nahc03(流速1.5ml.min-);lkx-a1型阴离子抑制器;电导检测器(检测池温度40℃)。

1.3 样品处理方法水样采集后加硫酸酸化至ph<1,于2-5℃下保存,由于地表水中含有一部分有机物及重金属离子,这些物质通过色谱柱以后会对柱子造成很大的损害,所以需要对水样进行前处理,除去绝大部分的有机物及重金属离子后方可进样,于24h内尽快分析测定。

2 结果与讨论2.1 色谱条件的选择优化本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检测地表水中磷酸盐的含量,我们选择武汉天虹公司为测定水中的阴离子专门开发的低容量薄壳型离子交换树脂,在高压下填充制成,色谱柱型号nj-sa-4a,实验表明nj-sa-4a色谱柱对磷酸盐有很好的分离性能。

水质中磷酸盐测定的误差分析

水质中磷酸盐测定的误差分析

水质中磷酸盐测定的误差分析摘要:在自然水体及污水中,磷主要是以磷酸盐的形态存在与于水质中,主要包括正磷酸盐、缩合磷酸盐以及有机结合磷酸盐。

在自然水体中,磷酸盐的含量并不高。

化肥和化学工业产生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磷。

若水中磷的含量过高,则会引起藻类的过度繁殖,若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则形成富氧化,会引起湖泊、河流、海水的透明度下降,水质恶化,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

在水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

总磷含量的测定在锅炉用水、冷却水和污水的运行和排放监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总磷;磷酸盐;标准曲线;水处理锅炉水、冷却水中的磷,一般根据磷的赋存状态,主要是测定总磷、溶解全磷、溶解正磷。

总磷是通过消化(一般采用过硫酸钾消化方法)转变为正磷酸盐的水样品;可溶性全磷是将水样品经0.45微米滤膜过滤后,经消化后转变成正态全磷的结果;可溶磷酸根是通过滤膜直接过滤后得到的可溶磷酸根。

可以看出,无论测定何种形态的磷,正磷酸盐的测定都是磷测定的最后指标,其测定方法主要是离子色谱法和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1磷酸盐测定的误差来源在各种测量方法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一般可分为系统性误差、偶发误差和错误误差。

通常情况下,由于仪器的不稳定,测试环境的改变,以及操作者的习惯等原因而引起的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对仪器进行修正,对环境条件进行控制,并纠正不良的习惯来加以消除。

随机误差通常是一种不确定的、不易控制的误差。

但是,如果使用相同精度的仪器,在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测量的次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就会发现,偶然误差是符合统计学的,它的算术平均值会逐步趋近于零。

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可以采用多个测量的平均法来降低偶然性的误差。

另一种错误是过失错误,它完全是由人的原因引起的,例如,工作态度粗心,操作马马虎虎,过度疲劳等不良状态因素引起的。

克服错误错误的措施包括:增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完善操作规程、强化数据审计等。

为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准确,使分析结果的误差降到最低,已成为分析工作的首要任务。

废水中次磷酸盐的测定

废水中次磷酸盐的测定

废水中次磷酸盐的测定
次磷酸盐是一类有机物质的总称,它们的性质和含量是影响废水处理、污染物移除以及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次磷酸盐含量是确定废水中污染物活性指标的重要依据。

因此,测定次磷酸盐在废水中的含量是实现水污染控制和防治的关键步骤。

一般而言,次磷酸盐用氧化还原方法检测,即将废水中的次磷酸盐氧化,使其转化为过磷酸盐(H3PO4),再根据浓度利用EPA Colorimetric Method进行定量分析。

该分析方法的主要步骤是预处理、氧化还原、色谱测定:预处理步骤是添加相应的药品使废水样品满足进行去除无机氢和氧化还原的要求;氧化还原步骤是将次磷酸盐氧化,使之转变为过磷酸盐,以便进行色谱测定;最后,根据样品的色度值由色谱测定确定次磷酸盐的含量。

实际测定中,若样品的温度超出测定特性的有效温度范围,则可能对测定成果产生影响;若废水中有硫酸盐类、氰乙酸或其他有机物的存在,也会影响次磷酸盐的测定。

此外,随着时间、温度、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氧化还原方法的结果也有一定程度的偏差。

综上所述,次磷酸盐在废水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含量的测定是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关键指标。

一般情况下,采用氧化还原法可测定废水中次磷酸盐含量,受到样品温度、污染物种类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分析方法可能出现结果偏差。

因此,在进行废水次磷酸盐测定时,要控制好样品并加以干预,并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以准确获得测定结果。

废水中总磷的测定方法

废水中总磷的测定方法

概念:在天然水和废水中,磷几乎都以各种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如元素磷、正磷酸盐、缩合磷酸盐、集磷酸盐、偏磷酸盐和有机团结合的磷酸盐等。

步骤:总磷的监测分析一般必须有2个步骤,一是预处理即将水样中不同形态的磷转化为正磷酸盐,二是测定正磷酸盐。

①在中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或高氯酸-硝酸)使水样消解,将水样所含磷全
部氧化为正磷酸盐,然后在酸性条件下,使正磷酸盐与钼酸铵、酒石酸锑氧钾反应,生成磷钼杂多酸后,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的配合物,通常称磷钼蓝。

②取7支50ml的具塞磨口刻度管分别加入0.00,0.50,1.00,3.00,5.00,
10.00,15.00ml磷标准使用溶液加水稀释至25ml。

过硫酸钾消解:分别向上
述7个试样中各加4ml过硫酸钾,将具塞刻度管的盖塞紧后,用一小块纱布和线将玻璃塞扎紧,放在大烧杯中置于压力蒸汽消毒器加热,当压力达到
1.1~1.4kg/cm2时,温度为120℃~124℃保持40min后停止加热,待压力表
读数降至零后,取出放冷,用水稀释至标度。

向各个试样中各加1ml抗坏血酸,2ml钼酸盐,摇均。

放置15min后,用722型可见分光光度计在700nm 波长下,用光程10mm的比色皿,以水作参比,测量吸光度。

缺点:使用的比色管磨口不容易打开,并且还有可能弹出,这样就会使溶液外漏,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使用压力蒸汽消毒器,温度难以控制,稳定性比较差。

消解过程中时间比较长,并且吸光度不是很稳定。

消解不彻底,氧化剂分解不彻底。

水中磷酸盐含量的测定

水中磷酸盐含量的测定

水中磷酸盐含量的测定水中磷酸盐含量是评估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磷酸盐经常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水中磷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一、磷酸盐的来源以及危害磷酸盐是一种常见的营养元素,常用于农业生产等领域。

水中的磷酸盐来源包括农业、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

当水体中存在过量的磷酸盐时,会对生态系统、水质、动植物生长等产生危害。

二、水中磷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1. 直接测定法直接测定法是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水样中磷酸盐含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测定结果精确,但需要高精度的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以及有一定的化学实验基础和技术能力。

2. 光度计法光度计法是通过分析水中磷酸盐分子与某种特定试剂反应后的光吸收值进行测定。

这种方法比直接测定法更为简单易懂,不需要太高的化学实验技能,但是需要仪器的高精度和特定试剂。

3. 磷酸盐比色法磷酸盐比色法是一种基于比色法的分析方法,通过水样中的磷酸盐含量与化学试剂反应产生比色的色谱变化进行测定。

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一种便宜实用的方法。

三、测定水中磷酸盐含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 样品采集样品采集应在早晨或下午进行,因为这两个时段水中磷酸盐含量较为稳定。

采集时应避免水体沉积物、水草等杂质污染样品。

2. 样品处理处理水样前应先进行搅拌或混合,以确保样品的均匀性。

在样品中加入特定的化学试剂,使其与磷酸盐反应,产生比色反应。

3. 测定样品取特定方法的试剂,与样品进行反应后,通过读取色谱的吸收值来测定样品的磷酸盐含量。

最后需要进行测量结果的质量控制和数据分析,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

四、注意事项1. 实验室的操作要规范化和安全。

2. 仪器和化学试剂要严格保管,避免出现损坏变质等情况。

3. 在操作过程中应该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规定的方法操作。

4. 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物品要穿戴齐全,避免伤害自身身体健康。

5. 测定结果应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分类。

磷酸盐的离子色谱测定法

磷酸盐的离子色谱测定法

磷酸盐的离子色谱测定法【摘要】本文建立了用单柱阴离子色谱测定地表水中磷酸盐的方法。

采用NJ-SA-4A阴离子交换柱、0.35mmol/L NaCO3和0.05mmol/L NaHCO3混合溶液为流动相、电导检测器在12min内完成磷酸盐的测定。

磷酸盐浓度在0.1~4.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ΔS=1.15×10-4C+0.204,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为0.02 mg/L,加标回收率为98.6%~102.3%,方法简便实用,用于环境样品分析,所得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离子色谱;磷酸盐;地下水磷酸盐广泛存在于天然水和废水中,一般天然水中磷酸盐含量不高,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化肥、冶炼、合成洗涤剂等行业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排入河道,导致江河湖海中含有的磷酸盐大幅量增长,磷酸盐含量过高可造成藻类的大量繁殖,造成湖泊、河流透明度降低,含氧量减少,水质变坏,鱼虾大量死亡。

人体短时间内大量摄人可能会导致腹痛与腹泻,长期的影响会导致机体的钙磷比失衡,当钙磷代谢出现紊乱时,人体就会出现相应的疾病,如高血钙症、低血钙症以及佝偻病、骨质疏松等之类的代谢性骨骼疾病。

所以对地表水中的含磷量加强监测是非常必要的,环保部规定饮用水中磷酸盐浓度小于0.40mg/L,适宜浓度为0.02~0.4mg/L。

磷酸盐的测定方法有钼锑抗光度法、氯化亚锡还原钼蓝法、孔雀绿磷钼杂多酸法、罗丹明6G-荧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等。

各种分析方法各有其优势,比较而言,离子色谱法测定灵敏度更高,测定误差更小,适合在环境监测领域推广使用。

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TH-980C离子色谱仪;0.45um滤膜过滤装置;微量注射器;KQ-50B超声仪;Na2HPO4、Na2C03、NaHC03(均为优级纯);试剂用水为18.2 MΩ二次去离子水。

1.2 色谱条件NJ-SA-4A阴离子分离柱(250mm×4.6mm,柱温33℃);流动相为0.35mmol.l-1Na2C03+0.05mmol.l-1NaHC03(流速1.5ml.min-);LKX-A1型阴离子抑制器;电导检测器(检测池温度40℃)。

废水中磷酸盐排放标准

废水中磷酸盐排放标准

废水中磷酸盐排放标准
废水中磷酸盐排放标准是规定废水排放中磷酸盐浓度的限制值。

具体的排放标准因地区和国家的环境法规而不同。

以中国为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法规,对废水中磷酸盐的排放标准做出了规定。

按照中国国家标准,工业废水中磷酸盐的排放限值为以下数值:
- I 类水质地方:磷酸盐浓度不得超过0.12mg/L;
- II 类水质地方:磷酸盐浓度不得超过0.30mg/L;
- III 类水质地方:磷酸盐浓度不得超过1.0mg/L。

这些排放标准旨在保护水体环境,防止过量的磷酸盐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从而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对于特定的工业部门和特殊情况,还可能有更严格的磷酸盐排放要求。

“十三五”国家推动减量产业行动计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对磷酸盐等污染物的减排工作,对于相关行业的排放进行控制和监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废水和土壤中磷酸盐测定
一、所需药品:抗坏血酸;硫酸;钼酸铵;酒石酸锑钾;十二烷基硫酸钠
二、配置药品
1、酸
抗坏血酸----------15g
硫酸---------80mL
去离子水稀释至----------1000mL
小心地边搅拌边加入80mL硫酸至600mL水中。

冷却至室温后溶解15g抗坏血酸,并稀释至1升,混合均匀。

储存于棕色瓶中,冷藏。

每周更换。

2、钼酸铵
钼酸铵----------1.8g
酒石酸锑钾----------0.05g
去离子水稀释至----------1000mL
十二烷基硫酸钠----------2g
溶解1.8g钼酸胺和0.05g酒石酸锑钾至700 mL水中,加水稀释至1升。

加入2 G 十二烷基硫酸钠并混合均匀。

储存于棕色瓶中。

在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之前,该溶液稳定期为1个月。

溶液必须是无色的。

钼酸铵必须是很白,没有绿色。

如果要达到极佳的测试结果,超纯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是必需的。

3、稀释水和系统清洗液
十二烷基硫酸钠----------0.5g
去离子水----------250mL
将0.5g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50mL去离子水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