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土壤吸湿水的测定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三篇

⼟壤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三篇⼟壤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三篇篇⼀:⼟壤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壤含⽔量的测定(烘⼲法与酒精燃烧法)⼀、⽬的意义进⾏⼟壤含⽔量的测定有两个⽬的:⼀是为了解⽥间⼟壤的实际含⽔情况,以便及时进⾏播种、灌排、保墒措施,以保证作物的正常⽣长;或联系作物长相长势及耕作栽培措施,总结丰产的⽔肥条件。
⼆是风⼲⼟样⽔分的测定,是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壤含⽔量的测定⽅法很多,如烘⼲法、酒精燃烧法和中⼦测量法等,其中烘⼲法是⽬前国际上⼟壤⽔分测定的标准⽅法,虽然需要采集⼟样,并且⼲燥时间较长但是因为它⽐较准确,且便于⼤批测定,故为常⽤的⽅法。
⼆、⼟壤⾃然含⽔量的测定⼟壤⾃然含⽔量是指⽥间⼟壤中实际的含⽔量,它随时在变化之中,不是⼀个常数。
⼟壤⾃然含⽔量测定的⽅法,介绍烘⼲法和酒精燃烧法。
(⼀)烘⼲法1.⽅法原理将⼟壤样品放在105℃±2℃的烘箱中烘⾄恒重,求出⼟壤失⽔重量占烘⼲重量的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包括吸湿⽔(⼟粒表⾯从空⽓中吸取活动⼒强的⽔汽分⼦⽽成的⼀种⽔分)在内的所有⽔分烘掉,⽽⼀般⼟壤有机质不致分解。
2.操作步骤(1)将铝盒擦净,烘⼲冷却,在1/100天平上称重,并记下铝盒号码(A )。
(2)在⽥间取有代表性的⼟样(0~20cm)20g 左右,迅速装⼊铝盒中,盖好盒盖,带回室内(注意铝盒不可倒置,以免样品撒落),在天平上称重(B ),每个样品⾄少重复测3份。
(3)将打开盖⼦的铝盒(盖⼦放在铝盒旁侧或盖⼦平放在盒下),放⼈105℃±2℃的恒温箱中烘6~8⼩时。
(4)待烘箱温度下降⾄50℃左右时,盖好盖⼦,置铝盒于⼲燥器中30分钟左右,冷却⾄室温,称重(C ),如⽆⼲燥器,亦可将盖好的铝盒放在磁盘或⽊盘中,待⾄不烫⼿时称重。
(5)然后,启开盒盖,再烘4⼩时,冷却后称重,⼀直到前后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1%时为⽌(C )。
3.结果计算⼟壤含⽔量(%)=100ACC B ?--式中:A —铝盒重(g ) B —铝盒加湿⼟重(g ) C —铝盒加烘⼲⼟重(g ) 4.注意事项(1)烘箱温度以105℃±2℃为宜,温度过⾼,⼟壤有机质易碳化逸失。
土壤肥料学实验指导

《土壤肥料学》实验指导适用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农学专业园艺专业园林专业草业科学专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资环系目录实验一、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1)实验二、土壤吸湿水含量的测定(室内烘干法) (5)实验三、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丘林法) (7)实验四、土壤PH测定(电位法) (10)实验五、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实验室法) (12)实验六、土壤容重、比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 (14)实验七、土壤可溶性总盐量的测定(电导法) (17)实验八、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测定 (19)实验九、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扩散吸收法) (20)实验十、尿素中缩二脲含量的测定(铜盐比色法) (23)实验十一、尿素总氮含量的测定(硫酸消煮—甲醛法) (25)实验十二、土壤速效磷的测定 (27)实验十三、过磷酸钙中游离酸的测定 (33)实验十四、过磷酸钙中有效磷的测定 (35)实验十五、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37)实验十六、无机肥料的定性鉴定 (39)实验一、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样品的采集,是决定分析工作是否可靠的重要环节。
由于耕地土壤、肥料(尤其是有机肥料)、作物的不均一性,很容易造成采样误差,而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若干倍,既使室内分析结果再准确,也难以反映客观实际情况。
因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则是土壤农化分析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土壤是一个不均匀体,同一地块上这一点和那一点土壤有差异,垂直剖面上不同土层之间也有差异。
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气候、地形、母质、土壤中的生物活动、人们的生产活动等等。
对于农业土壤来说,各种农业技术措施(不同的施肥方式和耕作制度等)造成土壤的局部差异尤为显著。
因此耕地土壤的不均匀性远比未耕种土壤大。
要使分析结果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所采集的土壤样品就必须有代表性、均匀性和典型性。
1、划分采样区为使土壤样品真正具有代表性,采样前首先需要了解全区土壤类型、地形部位、作物布局、耕作施肥、历年产量等情况,然后根据土壤的差异划分若干采样区,每一个采样区的土壤尽可能均匀一致。
土壤学实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实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一、风干土样吸湿水的测定[1](烘干法)1、方法选择的依据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烘干法是目前国际上测定土壤水分的标准法,虽然需要采集土样,并且干燥时间较长,但是因为它比较准确,且便于大批测定,故为最常用的方法。
2、方法原理将土壤样品放在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定质量,则失去的质量为水质量,即可计算土壤水分含量。
在此温度下,自由水和吸湿水都被蒸发,而结构水不致破坏,一般土壤有机质也不致分解。
3、主要仪器编有号码的有盖称皿(铝盒);分析天平;恒温干燥箱;干燥器(内盛无水CaCl2或变色硅胶、骨匙。
4、操作步骤1.取有号码的盖称皿或铝盒,置于温度为105—110℃的烘箱内烘3—5小时,烘时把盖子斜放在皿侧(铝盒的盖子可平放在盒下)。
烘干后,从烘箱中取出,并盖好盖子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室问温,一般放置30分钟即可西取出在分析天平上称量(W)(注1) (注2)。
2.将风干样品(注3)拌匀,舀取5.0000g,均匀地平铺于称皿或铝盒中,加盖,在分析天平上称重(W 1),去盖放在加热至105—110℃烘箱中烘烤8小时(盖子斜放皿侧)。
取出加盖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300分钟后称量(W)。
2 3.再放回烘箱中(105—110℃)烘3—5小时,冷却后称量,以验证是否恒定,如此重复处理,直至前后二次称量之差不大于3毫克为止。
W1-W25、结果计算W1-W土壤含水量(g/kg) = ————×1000式中W1——称皿(铝盒)重(g);W2——称皿(铝盒)+ 风干样品(湿土样品)重(g);W3——称皿(铝盒)+ 烘干样品重(g).风干土壤样品这里质量换算成烘干土壤样品质量为烘干土壤样品质量=6、注释(1)样品在105℃±2℃烘6—8小时,能将土样中的自由水和吸湿水驱走,化合水和结晶水则一般不致排出,有机质也只有微量的氧化分解挥发损失。
对于腐殖质含量高(﹥8%)的土壤、泥炭土以及盐土,温度不应超过105℃;含有石膏的土壤只能加热到80℃,因为超过此温度时会造成结晶水的损失。
吸湿水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壤吸湿水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2. 掌握土壤吸湿水测定的实验原理和步骤。
3. 通过实验,学会使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吸湿水含量。
二、实验原理土壤吸湿水是指土壤在温度和大气压力一定的条件下,从大气中吸收的水分。
土壤吸湿水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土壤的保水性能、通气性能和微生物活动等。
本实验采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吸湿水含量。
将土壤样品在恒温条件下烘干,烘干后的土壤质量与烘干前土壤质量的差值即为土壤吸湿水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风干土样2. 实验仪器:烘箱、天平、温度计、称量纸、剪刀、镊子等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风干土样研磨,过筛,使土样均匀。
2. 称量:用天平称取一定量的土样(如10g),记录土样质量。
3. 样品处理:将土样放入称量纸中,用剪刀剪成小块,使土样分布均匀。
4. 烘干:将土样放入烘箱中,设定温度(如100℃)和烘干时间(如6小时),待土样烘干后取出。
5. 称量:用天平称取烘干后的土样质量,记录土样质量。
6. 计算吸湿水含量:吸湿水含量 = (烘干前土样质量 - 烘干后土样质量) / 烘干前土样质量× 100%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土样质量(g) | 烘干后土样质量(g) | 吸湿水含量(%) ||--------------|-------------------|----------------|| 10.0 | 9.5 | 5.0 |2. 结果分析本实验中,土壤吸湿水含量为5.0%,说明该土壤具有一定的吸湿能力。
吸湿水含量越高,土壤的保水性能越好,有利于植物生长。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土壤吸湿水测定的原理和步骤,学会了使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吸湿水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吸湿水含量对土壤的保水性能、通气性能和微生物活动等具有重要影响。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和烘干时间,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在称量土样时,要注意防止土样吸湿,影响实验结果。
土壤水分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课名称:实验项目名称:土壤水分测定
学生班级:学生姓名:一、实 Nhomakorabea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土壤水分的类型和动态,并通过计算了解各种不同质地土壤有效水,土壤水分含量。从而进一步摸清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肥力状况及田间水分状况等问题。
二、实验过程:
1土壤最大吸湿水的测定:首先在天平上称出干净铝盒的重量w,然后放入10毫克风干土,准确称重为w1,再将盒盖打开放入烘箱中,控制105度范围,连续烘干6--8小时,取出后迅速放入干燥器冷却半个小时,取出后称重w2检验是否恒重,在进行计算。
2土壤水是土壤形成的催化剂,植物成长所需要的水分,都是土壤供给,土壤水分在土壤形成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土壤水分才能被植物利用,提高土壤的保肥性,改善土壤,促进农作物生长。
教师评分教师签名日期
土壤最大吸湿水%=[(w1-w2)/(w2-w)]*100= 4 .35
分析:风干的土壤,都含有吸湿水,要排除吸湿水,必须对土壤进行吸热在105°~110°时吸湿水能重新成为气态而与土壤分离,而一般有机质不至于分解
六、实验作业:
1风干的土壤,都含有吸湿水,其中的含量根据大气的湿度和土壤的性质而异,为了使各个土样在一致的基础上比较其理化性质,使整个分析得到合理性的相对性值,所以在计算其他物理含量使要以烘干土作为基数
2土壤凋萎含水量的测定:用以上求出的最大吸湿水含量来计算土壤凋萎水含量即:土壤凋萎水含量%=土壤最大吸湿水%*2,此为经验方法。
三、实验材料:0.25g土
四、实验仪器及药品:烘箱,分析天平,铝盒,干燥箱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烘干前净重10.08g,烘干后净重9.66g,W1=35.88g w2=35.46g
实验二 土壤水吸力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

实验二土壤水吸力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地点:农业高效用水实验室)土壤水吸力是土壤水势指标,和土壤水的流动及对植物的有效性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土壤吸力愈大含水量愈小;土壤吸力愈小含水量愈多。
所以土壤负压计读数能大致反映出土壤的含水量状况。
负压计由陶土头、腔体、集气室、计量指标器等部件组成。
当忽略了重力势、温度势、溶质势后,负压计的水势为压力势,土壤的水势为基质势,非饱和土壤水的基质势抵于仪器里的压力势,土壤就透过陶土头向仪器吸水,直到平衡为止,土壤水的基质势便可由仪器所示的压力(差)来量度。
一、意义土壤负压计是测定土壤水分的一种仪器。
通过实验了解并掌握负压计的原理与使用方法,为灌溉、排水、作物生长提供必要的科学根据。
二、结构与指标负压计由陶土头、腔体、集气室、计Array量指示器等部件组成。
用真空表作计量指示装置的称为真空表型负压计(附图,重点考核)。
真空表型负压计(真空表的精度为2.5级):测量范围:0—85Kpa;精度:2.5Kpa;灵敏度:仪器的灵敏度决定于负压表的代换容量(单位水量变化引起负压值的变化)和陶土头的透水速度。
仪器的灵敏度直接影响着测定的平衡时间,当然平衡时间还取决于仪器的除气程度,土壤的湿度状况及土壤脱吸水分的过程等因素。
三、使用方法1、将自来水煮沸20分钟后,放置冷却备用。
2、开启集气管的盖子,并将仪器倾斜,用塑料瓶徐徐注入经煮沸后冷却的无气水,直到加满为止,仪器直立10—20分钟(不要加盖子),让水把陶土管湿润,并见水从陶土头表面滴出。
3、再将仪器注满无气水,加上塞子,加以密封,并将仪器直立,让陶土管在空气中蒸发,约二小时后,即可见真空表的指针指向40 Kpa或更高。
此时从陶土管真空表塑料管及集气管中会有埋藏的气泡逸出,同时,轻轻将仪器上下倒置,使气泡集中到集气管中。
4、将陶土管浸入无气水中,此时,可见真空表指针回零,打开盖子,重新注满无气水,加上盖子,再让陶土管在空气中蒸发。
土壤水吸力的测定

土壤水吸力的测定土壤水吸力是反映土壤水分能态的指标,它是在水分随一定土壤吸力状况下的水分能量状态,以土壤对水的吸力来表示。
植物从土壤中吸水,必须以更大的吸力来克服土壤对水的吸力,因此土壤水吸力可以直接反映土壤的供水能力以及土壤水分的运动,较之单纯用土壤含水量反映土壤水分状况更有实际意义。
测定土壤水吸力是控制土壤水分状况,调节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测定原理本实验采用土壤湿度计(又名张力计或负压计)测定土壤水吸力。
当充满水、密封的土壤湿度计插入水分不饱和的土壤后,由于土壤具有吸力,便通过湿度计的陶土管壁“吸”水。
陶土管是不透气的,故此时仪器内部便产生一定的真空,使负压表指示出负压力。
当仪器与土壤吸力达平衡时,此负压力即为土壤水吸力。
(二)土壤湿度计构造土壤湿度计由下列部件所组成:l、陶土管:是土壤湿度计的感应部件,它有许多细小而均匀的孔隙。
当陶土管完全被水浸润后,其孔隙间的水膜能让水或溶液通过而不让空气通过。
2、负压表:是土壤湿度计的指示部件,一般为汞柱负压表或弹簧管负压表。
3、集气管:为收集仪器里的空气之用。
(三)测定方法1、仪器的准备:在使用土壤湿度计之前,为使仪器达到最大灵敏度,必须把仪器内部的空气除尽,方法是:除去集气管的盖和橡皮塞,将仪器倾斜,注入经煮沸后冷却的无气水,注满后将仪器直立,让水将陶土管湿润。
并见有水从表面滴出。
在注水口塞入一个插有注射针的橡皮塞,进行抽气,此时可见真空表指针移至400毫来汞柱左右,并有气泡从真空表中逸出,逐渐聚集在集气管中。
拨出塞子则真空表指针返回原位。
继续将仪器注满无气水,同上抽气,重复3—4次,仪器系统中的空气便可除尽,盖好橡皮塞和集气管盖,仪器即可使用。
2、安装:在需测量的田块上选择好有代表性的地方,以钻孔器开孔到待测深度,将湿度计插入。
为了使陶土管与土壤接触紧密,开孔后可撤入少量碎土于孔底,然后插入仪器,再填入少量碎土,将仪器上下移动,使陶土管与周围土壤紧接。
土壤实验报告及方法模板

实用文档土壤试验分析技术实验报告姓名:学号:专业:授课教师: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制备及土壤水分的测定1. 意义分析森林土壤的目的是为森林土壤资源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样品的制备是对土壤进行分析测试前的前期处理工作。
田间或林地的土壤水分状况的好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测定吸湿水的意义,在于所有土壤分析的结果,都以无水烘干土重为基数来计算,通过吸湿水的测定还可以间接地了解土壤的某些物理性质,如机械组成、土壤结构等。
2. 土壤样品的制备2.1. 研磨过筛:取两个风干土样(A12和B3),挑去石块、根茎及各种新生的叶片,研磨使之全部通过2 mm (10目)筛。
2.2. 混合分样:用四分法,两个土样各取三分之一再进行研磨,使之全部通过0.25mm (60目)筛。
2.3. 用密封塑料袋保存土样。
(用记号笔标号:2mmA12、0.25mmA12、2mmB3、0.25mmB3) 3. 土壤吸湿水的测定在已知质量的铝盒中称过2mm 风干土样5g ,准确称至0.001g 放人烘箱内,在温度105℃ ±2℃下烘8h 后移至干燥器内冷却室温,立即称重.然后将铝盒置于烘箱中,如前温度烘 2—3h ,冷却、称至恒重(前后两次称重之差不大于0.003g )。
计算方法:吸湿水(%)=烘干土质量烘干土质量风干土质量 ×100表1 土壤吸湿水测定风干土质量/g 铝盒质量/g 铝盒+土(烘前)/g铝盒+土(烘后)/g 烘干土质量/g 失去水分/g 吸湿水/%A12-1 5.03 31.44 36.47 36.14 4.70 0.33 7.02 A12-2 5.01 18.80 23.81 23.44 4.64 0.37 7.97 B3-1 4.99 23.48 28.47 28.10 4.62 0.37 8.01 B3-25.0017.2522.2521.914.660.347.30由于7.97-7.02=0.95<1,8.01-7.30=0.71<1,满足“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误差不得大于1%”的要求,因此,通过取两次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的方法,求两个土样的吸湿水/%:对于土样A12:吸湿水=(7.02+7.97)/2*100%=7.50% 对于土样B3:吸湿水=(8.01+7.30)/2*100%=7.66% 土壤水分换算系数的计算: K 2=m/m 1,m —烘干土质量(g ),m 1—风干土质量(g ) 对于土样A12:K 2=(4.70+4.64)/(5.03+5.01)=0.9303 对于土样B3:K 2=(4.62+4.66)/(4.99+5.00)=0.9289 对于土样B3:K 2=(4.62+4.66)/(4.99+5.00)=0.9289 4. 注意事项4.1. 分析微量元素、避免用铜丝网筛,而应改用尼龙丝网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土壤吸湿水的测定
吸湿水是风干土样水分的含量。
在计算土壤各种成分时不包括水分,即不用风干土作为计算的基础,而用烘干土作为计算的基础。
但分析时一般都用风干土,故计算时就必须根据水分含量换算成烘干土。
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是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1、测定原理
把土样放在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则失去的质量为水分质量,在此温度下,风干土样的吸湿水在的烘箱中可被烘干,而土壤有机质不能被分解,不致影响测定结果。
从而可求出土壤失水重量占烘干后土重的百分数。
2、操作步骤
①取干燥铝盒称重为W0 (克)。
②加土样约5克于铝盒中称重为W1(克)。
③将加了土样的铝盒放入烘箱,在105±2℃下烘烤6小时,一般可达恒重,取出放人干燥器内,冷却20分钟可称重。
必要时,如前法再烘1小时,取出冷却后称重,两次称重之差不得超过0.05克,取最低一次W2计算。
注:质地较轻的土壤,烘烤时间可以缩短,即5—6小时。
3、结果计算
该土样吸湿水的含量(%) = (W1- W2)/(W2- WW0)×100%
W0——铝盒质量;
W1——铝盒及风干土样质量;
W2——铝盒及烘干土样质量
注意事项
(1)要控制好烘箱内的温度,使其保持在105±2℃,过高过低都将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干燥器内所放的干燥剂要在充分干燥的情况下方可放入烘干土样。
否则干燥剂要重新烘干或更换后方可放入干燥器中。
主要仪器
铝盒、分析天平(0.0001g)、角匙、烘箱、干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