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样品采集制备及含水量测定
土壤采集与土壤含水量测定实验报告(一)

土壤采集与土壤含水量测定实验报告(一)土壤采集与土壤含水量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土壤的组成及各组分含量•掌握采集土壤样品的方法及要点•学会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实验步骤1.选择适当的采样地点。
2.使用铁锹或钻头等工具采集土壤样品,并将样品放入干净的塑料袋或玻璃瓶中。
3.传送土样前,用筛网除去杂质并晾干土壤样品。
4.将土壤样品放入烤箱中,在105℃下烘干至恒重。
5.取出烘干后的土壤样品,将其重量记录为W1。
6.将烘干土壤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待土壤样品充分吸水后,将其过滤。
滤液称为土壤水分提取液。
7.将土壤水分提取液放入烧杯中,平放于加热板上加热,直至水分完全蒸发,烘干至恒重。
取出烘干后的土壤提取液重量,记录为W2。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土壤样品的含水量数据,结合采样地点、采样深度等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该地点土壤含水量的特点和变化趋势,这对于制定农田灌溉计划、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实验注意事项•选择采样地点时,应尽量避免边缘、污染源、有害物质区域等地方。
•采集土样时,应注意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纯度。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步骤操作,避免对实验数据产生影响。
•测定过程中需注意卫生和安全,如避免土样落入眼睛。
结语土壤采集与土壤含水量测定是环境工程、土地管理、农业种植等领域的基础实验。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会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推动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实验设备及材料•铁锹或钻头等采样工具•干净的塑料袋或玻璃瓶•筛网•烤箱、计时器•烧杯、加热板•蒸馏水•量筒•称量仪器实验原理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等组成的复杂体系,其中水分含量对于土壤活性、生物学活性、渗透性等诸多方面都有一定影响。
因此,测定土壤含水量对于评价土壤质量、制定农业计划等有重要意义。
02章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5)采样时间和频率 )
一般在晚秋或早春采样。 一般在晚秋或早春采样。 在同一时期所采土样的分析结果才能相互比较。 在同一时期所采土样的分析结果才能相互比较。
(6)避免特殊点: )避免特殊点:
避免田边、路边、特殊地形、堆放过肥料的地方。 避免田边、路边、特殊地形、堆放过肥料的地方。
(7)采样量 )
§ 2-1 土壤样品的采集 三、特殊土样的采集
2. 土壤盐分动态样品的采集 段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段取”
不必按照发生层次, 不必按照发生层次,人为地从地表 向下进行等段或不等段划分。 向下进行等段或不等段划分。同一 段中,自上而下整层地均匀采样。 段中,自上而下整层地均匀采样。 整层地均匀采样 可用于储盐量的计算。 可用于储盐量的计算。
代表性 典型性 对应性 适时性 防止污染
二、混合土样的采集
§ 2-1 土壤样品的采集 二、混合土样的采集
(1)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量均匀一致 )
调查土壤类型和土壤的差异情况 →把土壤划分成若干个采样单元 把土壤划分成若干个采样单元 →分别采集几个混合土样。 分别采集几个混合土样。 分别采集几个混合土样
§ 2-1 土壤样品的采集 二、混合土样的采集
按照一定的采样路线( 、 、 等形 随机布点。 等形) 按照一定的采样路线(S、N、W等形)随机布点。 每一点所采的厚度、深浅、宽窄应大体一致。 每一点所采的厚度、深浅、宽窄应大体一致。 一般采集耕层土壤( 耕层土壤 一般采集耕层土壤(0~15或0~20cm)。 或 )。
5. 结果计算: 结果计算:
水分 m1 − m 2 水分( %) = × 100% = × 100% 烘干土 m2 − m0
第二章
土壤样品采集、处理和检测要求

土壤样品采集、处理和检测要求土壤样品采集、处理和检测是土壤环境监管和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土壤样品采集、处理和检测的要求。
一、土壤样品采集要求1.选取代表性样点,避免采集样品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引起误差。
2.在采样前应先了解采样区域的地理环境、土地利用类型、历史背景及施肥情况等信息。
3.采样工具应使用干净、无污染、无铁质、无铜质的不锈钢工具。
4.采样深度一般在20cm左右,且应有标记。
5.在进行离子、有机物等分析时,要将地表层——下伏液态水层竖向采样并混合均匀后采集样品。
二、土壤样品处理要求1.土壤样品采集后,应进行混合均匀处理。
2.保持样品的湿度不变,并尽快送至检测单位或实验室。
3.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样品应在采集后尽快进行处理和检测,以防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
4.有机质含量高的土样应进行曲线稀释或重量划定以获得最佳测定结果。
三、土壤样品检测要求1.根据不同的物质成分进行不同的检验,如离子检测、有机物质检测等。
2.检测前应进行试验室的初始污染检测,避免由试验室污染影响样品检测结果。
3.选择权威、正规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4.检测结果应有报告,包括检测方法、结果、误差范围、检测标准等信息。
四、土壤样品采集、处理和检测注意事项1.避免污染土壤样品容易受到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的影响。
为避免污染,需要使用干净、无污染的采样工具,避免有色散、污染等情况。
此外,在采样前,应确认承重层的深度和类型。
2.避免干扰因素在采样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干扰因素的影响。
例如,避免挖掘工具及人员践踏采样点周围的土壤;避免零星采集等情况。
3.不同类型土壤样品的处理方法不同类型土壤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例如,对于含有机质的土壤样品,在采集后应尽快进行处理和检测,以防止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等情况。
对于聚苯乙烯、石棉等不透明样品,在处理之前应先将其浸泡在水中,或使用旋转分离器等方法,以分离样品和土壤颗粒。
4.注意样品处理的时间在处理之前,必须尽快进行,以避免样品质量的损失。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代表样点位置 图1 土壤采样点的方式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一个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它是关系到分析结果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特别是耕作土壤,由于差异较大,若采样不当,所产生的误差(采样误差)远比土壤称样分析发生的误差大,因此,要使所取的少量土壤能代表一定土地面积土壤的实际情况,就得按一定的规定采集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
如何采样?这要根据分析的目的,要求来决定采样的方法。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种类和注意事项:1.混合样品的采集由于土壤是一个不均匀的体系,为了要了解它的养分状况,物理性、化学性,我们不能把整块土都搬进实验室进行分析,因此,就必须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点子取样混合后成为混合样品,混合样品实际上就是一个平均样品,这个平均样品就要具有代表性. 要使样品真正有代表性,首先要正确划定采样区,找出采样点,划采样区(采样单元或采样单位)时是根据土壤类别、地形部位、排水情况、耕作措施、种植栽培情况、施肥等等的不同来决定的。
每一个采样区内,再根据田块面积的大小及被测成分的变异系数,来确定采样点的多少,当然,取的点子越多,代表性越强,那就越好,但它会造成工作量的增多,因此一般人为的定为5—10,10—20点或根据计算应取多少点。
(1)试验田土壤样品的采集:一般试验小区为一采样区。
(2)大田(旱地)土壤样品的采集:在进行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时,一般是根据土壤类别、地形、排水、耕作、施肥等不同来划分采样区;也有的是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按上、中、下来划分采样区。
(3)水田土壤样品的采集.它和大田土壤样品的采集基本一致(4)采样点的布置(参见P276-277) 在采集多点组成的混合样品时,采样点的分布,要尽量做到均匀和随机,均匀分布可以起到控制整个采样范围的作用:随机定点可以避免主观误差,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布点以锯齿形或蛇形(S 形)较好,直线布点或梅花形布点容易产生系统误差(图1),因为耕作,施肥等农业技术措施一般都是顺着一定方向进行的,如果土壤采样与农业操作的方向一致,则采样点落在同一条件的可能性很大,易使混合土样的代表性降低。
土的含水率试验

土的含水率试验1. 引言土壤的含水率是指土壤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干土重量之比,是评价土壤水分状况和土壤物理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土壤含水率的准确测量对于农业生产、土地规划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土的含水率试验方法。
2. 材料和设备•土样:需要采集土壤样品。
•秤:用于测量土样的重量。
•烘箱:用于控制温度,将土样干燥。
•干燥皿:用于称量和放置土样。
•玻璃容器:用于储存土样和加入试剂。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1.选择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并将其采集到玻璃容器中。
2.在烘箱中将土壤样品干燥,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3.2 测量土样的重量1.将一个干燥皿放在秤上,记录其质量为Mi。
2.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放入干燥皿中,并记录干土壤和干燥皿的总质量为Mf。
3.3 烘干土样1.将装有土样的干燥皿放入事先预热好的烘箱中。
2.控制烘箱温度保持在常温下,持续烘干土样,直到其质量保持不变。
此时记录质量为Ms。
3.4 计算土的含水率1.计算土样的干质量:Md = Mf - Mi。
2.计算土样的湿质量:Ms - Mi。
3.计算土样的含水率:含水率 = (Ms - Md) / Md * 100%。
4. 注意事项•在采样和实验过程中,尽量避免土样与外界降水接触,以免影响含水率测量的准确性。
•烘箱温度过高或烘烤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土样损失过多的水分,影响含水率测量结果。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操作安全,避免发生烧伤或其他事故。
5. 结论土壤的含水率是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重要的指标之一。
本文档介绍了一种常用的土的含水率试验方法,通过烘干土样并计算干质量和湿质量,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土样的含水率。
这种试验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土壤水分状况的快速测量和分析。
土壤学实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实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一、风干土样吸湿水的测定[1](烘干法)1、方法选择的依据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烘干法是目前国际上测定土壤水分的标准法,虽然需要采集土样,并且干燥时间较长,但是因为它比较准确,且便于大批测定,故为最常用的方法。
2、方法原理将土壤样品放在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定质量,则失去的质量为水质量,即可计算土壤水分含量。
在此温度下,自由水和吸湿水都被蒸发,而结构水不致破坏,一般土壤有机质也不致分解。
3、主要仪器编有号码的有盖称皿(铝盒);分析天平;恒温干燥箱;干燥器(内盛无水CaCl2或变色硅胶、骨匙。
4、操作步骤1.取有号码的盖称皿或铝盒,置于温度为105—110℃的烘箱内烘3—5小时,烘时把盖子斜放在皿侧(铝盒的盖子可平放在盒下)。
烘干后,从烘箱中取出,并盖好盖子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室问温,一般放置30分钟即可西取出在分析天平上称量(W)(注1) (注2)。
2.将风干样品(注3)拌匀,舀取5.0000g,均匀地平铺于称皿或铝盒中,加盖,在分析天平上称重(W 1),去盖放在加热至105—110℃烘箱中烘烤8小时(盖子斜放皿侧)。
取出加盖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300分钟后称量(W)。
2 3.再放回烘箱中(105—110℃)烘3—5小时,冷却后称量,以验证是否恒定,如此重复处理,直至前后二次称量之差不大于3毫克为止。
W1-W25、结果计算W1-W土壤含水量(g/kg) = ————×1000式中W1——称皿(铝盒)重(g);W2——称皿(铝盒)+ 风干样品(湿土样品)重(g);W3——称皿(铝盒)+ 烘干样品重(g).风干土壤样品这里质量换算成烘干土壤样品质量为烘干土壤样品质量=6、注释(1)样品在105℃±2℃烘6—8小时,能将土样中的自由水和吸湿水驱走,化合水和结晶水则一般不致排出,有机质也只有微量的氧化分解挥发损失。
对于腐殖质含量高(﹥8%)的土壤、泥炭土以及盐土,温度不应超过105℃;含有石膏的土壤只能加热到80℃,因为超过此温度时会造成结晶水的损失。
测定土含水量的方法

测定土含水量的方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一、引言土壤含水量是指在土壤中所含的水分的量,是土壤变干或变湿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确地测定土壤含水量可以帮助农民合理管理灌溉、施肥等农业生产活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
二、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传统的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干燥的土壤样品,并记录其质量。
2. 将土壤样品放入一个加热箱中加热,加热温度通常设定为105℃。
3. 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出土壤样品并立即将其放入一个密封容器中,以防止水分再次蒸发。
4. 将密封容器放入一个恒温器中,将温度调节为室温。
5. 定时取出密封容器并记录其质量,直到两次质量测量值相同为止。
6. 通过计算质量损失百分比,即可得到土壤样品中的含水量。
三、容积法容积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干燥的土壤样品,并记录其体积。
2. 将土壤样品放入一个密封容器中,将容器装满。
在容器上方留出一定的空间以防止溢出。
3. 在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充分混合土壤和水。
4. 等待一段时间,让土壤充分吸水。
5. 将容器放在一个有滤网的漏斗上,并打开底部的阀门,让多余的水分通过滤网流出。
6. 定期检查滤液是否不再有水流出,即可得到土壤样品中的含水量。
四、电阻法电阻法是一种基于土壤导电率与含水量相关的测定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干燥的土壤样品,并记录其质量。
2. 将土壤样品放入一个导电池中,并连接到一个电阻计上。
3. 测量土壤样品的电阻值,并记录下来。
4. 将一定量的水加入土壤样品中,并充分混合土壤和水。
5. 重复步骤3,再次测量土壤样品的电阻值,并记录下来。
6. 通过比较两次电阻值的差异,即可得到土壤样品中的含水量。
五、红外线法红外线法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辐射与土壤中水分的关系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干燥的土壤样品,并记录其体积。
土壤样品制备和土壤水分的测定实验方法

土壤样品制备和土壤水分的测定实验方法一、土壤样品的处理和制备野外采回来的样品,经登记编号后,还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一风干、磨细、过筛、保存等,才能用于各项分析。
1.样品的风干取回的样品除了某些项目(如自然含水量、硝态氮、镂态氮、亚铁等)的速测。
需用新鲜土样测定外,一般项目都用风干样品进行分析。
因潮湿的样品易发霉变质,不能长期保存。
样品的风干可挂于通风橱中或是干净的木盘上摊开,压好标签进行风干。
风干时应保持通风良好,无氨气、尘埃、酸蒸汽或其它化学气体的污染,应经常翻动样品以加速干燥,并用手捏碎土块土团,使其直径在ICIn以下,否则干后不易研磨。
另外,捏碎土块可及时剔除其中的动植物残体,避免日后碾碎混入土样中,而增加有机质等含量,并注意除去动、植物残体或新生体等物。
一般3~5天即可风干。
潮湿季节可适当延长。
2.样品的制备风干后的样品还需经过磨细,使其通过一定的筛孔。
因不同分析项目要求不同,而且称量样品很少或样品分解较困难,因此,必须经过磨细等处理。
将风干样用木棒碾碎,使其全部通过2mm筛孔。
凡经研磨都不能通过者,记为石砾须遗弃。
必要时应称重,计算石砾含量。
凡是通过2mm筛孔的样品,用四分法选取平均样品IOOg o贮于广口瓶中备用。
剩下的样品继续磨细,至全部通过In1nI孔筛,同上法取平均500g,贮于广口瓶中供一般化学分析,其余样品再研钵中磨细,使其全部通过0.25mm孔筛(使用研钵时不应敲击,以免损坏研体)。
通过O.25mm孔筛的土样,再用四分法选出200g,其中IOog进行精选,在放大镜下剔除草根与植物残体及其半分解产物,把精选的和未精选的分别装入广口瓶中,前者供腐殖质及全氨分析用,后者供矿质全量分析用。
3.样品的保存供生产和科研工作分析用的土样,通常要保存半年至一年,以备必要时查核,样品应放在磨砂广口瓶中,在避免日光、高温、潮湿和有酸碱气体等影响的环境中保存。
并贴上标签,注明样品编号、土壤名称、采集地点、采样深度、采样日期、采集人和过筛孔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土壤样品采集制备及含水量的测定 实验类型: 定量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实验材料与仪器(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 八、参考文献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学习并掌握土壤耕层样品的采集、制备方法;2. 学习并掌握风干样品的含水量的测定方法;3. 掌握准确分析土壤样品和表达测试结果。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一)土壤样品的采集1、混合土样的采集土壤是一个不均一体,影响它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
因此采集代表性土壤是了解土壤内在特性,为解决问题提供措施的依据。
2、采样误差土壤样品的代表性与采样误差的控制直接相关。
由于土壤的不均一性,采样误差比较难克服,一般在田间任意取著干点,组成混合样品,混合样品组成的点愈多。
其代表性越好。
3、采样原则混合样品是由很多点样品混合组成。
每个混合样品的采样点愈多,即每个样品所包含的个体数愈多,则样品的代表性就愈大。
(1)采样划分:根据土壤类型、地形、母质、管理情况,划分若干采样小区。
(2)采样点数:由于土壤的不均一性,采集样品须按照一定采样路线和“随机”多点混合曲原则。
每个采样单元的样点数,根据人为地决定5~10点或10—20点视土壤差异和面积大小而定,但不宜少于5点。
4、采样方法农田 → 小区划分 → S 形采集耕层土样1kg布点:各点都是随机决定,随机定点可以避兔主观误差,提高样品的代表性,一般按S 形线路布点。
(如图)混合土样一般采集耕层土壤(1~15cm 或0~20cm );有时为了了解各土种的肥力差异和自然肥力变化趋势,可适当的采集底土(15~30cm 或20~40cm )的混合样品。
(二)土壤样品的制备与保存基本步骤:土样→塑料袋→放入写有采样人、地点、时间、深度、土壤类型的标签→托盘中风干→去除树叶、草根、石子等非土壤物质→碾碎→全过18目筛→一部分装瓶、一部分研碎全过100目再装瓶→贴上写有采样人、地点、时间、深度、土壤类型的标签→备用。
称样误差主要取决于混合程度和样品的粗细。
一个混合均匀的土样,在称量过程中大小不同的土粒有分离现象。
而大小不同的土粒化学成分有不同,会给分析结果带来误差。
称样量越少,这种影响越大。
一般常根据称样量的多少来决定样品的细度。
(三)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概念:土壤中所含水分的数量。
一般是指土壤绝对含水量,即100g烘干土中含有若干克水分,也称土壤含水率原理:选取通过1mm筛有代表性的风干土壤样品,把土样放在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失去的质量为水分质量,即可计算土壤水分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土壤吸着水被蒸发而结构水不致破坏,土壤有机质也不致分解。
计算公式:水分(%)=(风干重-烘干重)/ 烘干重×100(%)三、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材料:土壤样本。
主要仪器:小土铲,管型土钻,塑料袋,碾土盘,分样筛,牛皮纸,镊子,广口瓶,标签纸,天平,电热恒温烘箱。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土壤的采集依照采样原则采取土壤样品,并做好标记,带回实验室。
2、土壤样品的制备和保存将采回的样品,放在碾土盘上,摊成薄薄的一层,置于室内通风阴干,并经常翻动,切忌阳光暴晒。
在土样半干时,须将大土块捏碎(尤其是黏性土壤),以免完全干后结成硬块,难以磨细。
样品风干后,应拣去动植物残体(如根、茎、叶、虫体等,以及石块和石灰、铁、锰等的结核)。
风干后的土样倒入土盘中,用木棍研细,使那些由土壤粘土矿物或腐殖质胶结起来的土壤团粒或结粒破碎。
使之全部通过18目的筛子。
充分混匀后用“四分法”分成两份,一份作为物理分析用,另一份进一步研细,全部通过100目的筛子,化学分析用。
“四分法”操作:四分法的做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干净的塑料薄膜上弄碎,混合均匀并铺成四方形,划分对角线,分成四份,成对角的两份并为一份。
将研细的样品用磨口塞广口瓶或塑料瓶保存,一般的样品保存半年至一年,以备必要时核查之用。
样品瓶上的标签须注明样号、采样地点、土类名称、试验区号、深度、采集人、采样日期、筛孔等项目。
3、土壤含水量的测定(1)取取经烘干、干净且有标号的铝盒称重为A。
(2)加入风干土样5—10g(精确到0.0001g)称重为B。
(3)铝盒盖斜盖在铝盒上放入烘箱,于105±2℃烘干。
(4)16小时后,土样至恒重,至干燥器冷却,称重为C。
(5)计算含水量计算公式:土壤含水量(%)= (湿土重-烘干土重) / 烘干土重×100%= [ (B-A) - (C-A)] / (C-A)×100% =(B-C) / (C-A) ×100%五、实验数据记录和结果1、样品基本信息采样时间:2015.3.25采样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油菜花田旁紫云英地采样深度:0~18cm初判:黏土(卡钦斯基制)筛孔:100目2、样品含水量分析A=14.2476gB=22.1800gC=21.8931g土壤含水量(%)=(B-C) / (C-A) ×100%=(22.1800-21.8931) / (21.8931-14.2476) ×100%=3.75%六、讨论、心得1、混合采样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每一点采取的土样厚度、深浅、宽狭应大体一致。
(2)各点都是随机决定。
(3)采样地点应避免田边、路边、沟边和特殊地形的部位以及堆过肥料的地方。
(4)一个混合样品是由均匀一致的许多点组成,各点的差异不能太大.不然就应根据土壤差异情况分别采集几个混合土样(5)一个混合样品重1公斤左右,如果重量超出很多,可以把各点所采集的土样放在一个木盆里或塑料布上用手握碎摊平,用四分法对角取两份混合放在布袋或塑料袋,其余可弃去,附立标签。
(6)标签用铅笔注明采样地点、土壤类型、采样深度、采样日期、采样人。
标签一式两份,一份放在袋内,一份扣在袋上。
2、新鲜样品VS风干样品为了样品的保存和工作的方便,从野外采回的土祥都先进行风干。
但是,在风干过程中,有些成分如低价铁、氨态氮、硝态氮等尝起很大的变化,这些成分的分析一般均用新鲜样品。
也有一些成分壤土壤pH、速效养分,特别是速效磷、钾也有较大的变化。
因此,土壤速效态钾的测定,用新鲜样品还是用风干样品就成了一个争论的问题。
但新鲜样品称样误差较大,工作又不方便。
因此,在实验室测定土壤速效磷、钾时,仍以风干土为宜。
3、制备土壤样品时的注意事项(1)研磨土样时只能用木棍滚压,不能用榔头等敲打。
硬性的敲打会破坏矿物晶粒,暴露出新的表面,使有效养分的溶解性增大。
全量分析不受此影响。
(2)筛孔直径(mm)=16/1英寸长度上的孔数。
每英寸长度上有多少个孔就称为多少目。
(3)管型土钻VS普通土钻管型土钻:下部——圆形开口钢管,上部——柄架。
砖取土速度快,少混杂,适用于大面积多点混合样品采取;不适用于砂性大的土壤或干硬的黏重土壤。
普通土钻:使用方便,一般适用于湿润土壤,同样不适用于砂性土壤。
普通土砖容易混杂。
4、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注意事项烘干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
但需注意:(1)采用合适感量的天平;(2)精确调控至恒温,防止温度过高,土壤有机质发生碳化而溢出;(3)一般样品烘干6h,含水量较多、质地黏重的土样需烘至8h;(4)从烘箱中取出的样品需盖严,放入干燥器中冷却约30min后立即称重。
5、误差分析(1)制备样品阶段a.在采土样时发现存在一些砖红色的物质,可能有从其他地方运来的建筑残渣,可能会影响实验样本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b.用土钻取土时,部分点的土钻没有垂直取土,或者在移动过程中有样品掉落,可能对土壤样本有影响。
c.后期的磨土和过筛环节,由于四分法分的不均匀导致用于物理分析的土样略少于化学分析土样,应该将土样尽量铺平成正方形再用四分法分开。
d.在磨土环节中,使用的是木制擀面杖,这可能会导致较细的土里嵌进木缝中,会对样品量有影响。
e.过筛环节中,筛子中可能有残留的其他样品,虽然已经清洗过,但肯定会有少数残留,应进行彻底的清洗。
(2)测定含水量阶段a.因为该样品已经放置了数月,期间也取出数次,其中可能有杂质及多余的水分;b.铝盒未完全烘干,有水分残余;c.称量时的读数误差及系统误差;d.烘干时间超过规定时间,导致不仅吸着水失去,结构水也失去少许;e.将土壤样品从烘箱中取出时,未盖紧铝盖,导致空气中的水分影响实验数据;f.试验中没有进行平行测定,数据有一定偶然性。
6、思考题(1)为什么要过不同孔径的筛,目的何在?在本次实验中,制得的土样有两种:18目和100目。
所谓目数,是指物料的粒度或粗细度,一般定义是指在1英寸×1英寸的面积内有多少个网孔数,即筛网的网孔数,物料能通过该网孔即定义为多少目数。
目数越大,说明物料粒度越细,目数越小,说明物料粒度越大。
根据筛孔尺寸与标准目数的对照表,可以得到如下数据:筛孔尺寸:0.150mm 标准目数:100目筛孔尺寸:1.00mm 标准目数:18目试验中要筛选两次的原因是,18目的土样适用于土壤的物理性质的分析,而100目的土样适用于土壤的化学性质的分析,这两者适用性不同,需通过不同孔径的筛子筛分。
(2)为什么要去除草根、树叶等非土壤物质?因为草根、树叶等不是土壤物质,它们的组成结构与土壤截然不同,这些物质的存在会影响实验结果。
(3)含水量测定为什么选择105±2℃?在此温度下土壤吸着水被蒸发而结构水不致破坏,土壤有机质也不致分解。
7、测量土壤含水量的方法(1)称重法也称烘干法,是本实验采用的方法,该法是唯一可以直接测量土壤水分的方法,也是目前国际上的标准方法。
称重法具有各种操作不便等缺点,但作为直接测量土壤水分含量的唯一方法,在测量精度上具有其它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它作为一种实验室测量方法并用于其它方法的标定将长期存在。
(2)张力计法张力计法的测量原理是:当陶土头插入被测土壤后,管内自由水通过多孔陶土壁与土壤水接触,经过交换后达到水势平衡,此时,从张力计读到的数值就是土壤水的吸力值,然后根据土壤含水率与基质势之间的关系(土壤水特征曲线)就可以确定出土壤的含水率。
张力计法由于其测量的直接对象为土壤基质势,因此在更大程度和其它土壤水分测量方法相结合用于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3)电阻法多孔介质的导电能力同它的含水量以及介电常数有关,如果忽略含盐的影响,水分含量和其电阻间是有确定关系的。
电阻法是将两个电极埋入土壤中,然后测出两个电极之间的电阻。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电极与土壤的接触电阻有可能比土壤的电阻大得多。
因此采用将电极嵌入多孔渗水介质(石膏、尼龙、玻璃纤维等)中形成电阻块以解决这个问题。
电阻法由于标定复杂,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标定结果将很快失效,而且由于测量范围有限,精度不高等一系列原因,已经基本上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