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三班级语文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熟悉本课"录、凡、距'等10个生字,理解"琢磨'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连续培育快速读文的力量,并能够了解文中昆虫好玩的隐秘,体会观看发觉的乐趣,从小培育观看自然、探究昆虫世界奥妙的爱好。
教学重点:知道课文中几种昆虫的隐秘。
教学难点:能够仿照课文的形式试着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教学预备:搜集关于汪曾祺的资料以及含有昆虫的成语;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件激趣,引出课题1、课件出示几幅昆虫的图片,引导同学观图并说说画面中动物的名字及其所属科目,老师归纳板书(昆虫),指导同学读准"昆'的读音。
2、过渡引入:有一位叫汪曾祺的老爷爷特别宠爱观看昆虫,为了让更多人也能通过他的观看发觉了解关于昆虫的隐秘,他还写了一篇好玩的文章(补充板书:备忘录)。
3、指导读题并说说对课题的理解,老师简洁补充(指能够关心记忆,简洁说明与昆虫有关的图片、文字或语音资料)。
二、成语比拼,引入话题师:同学们,在开头今日的学习之前,老师想跟大家玩一个"昆虫成语大比拼'嬉戏,你们敢比一比谁积累的含有昆虫的成语更多吗,老师先说金蝉脱壳。
生:螳螂捕蝉。
师:井底之蛙。
生:画蛇添足。
师:螳臂当车。
生:蜻蜓点水。
师:孩子们,你们积累的含有昆虫的成语可真不少哇~这说明你们平常就是个擅长积累的好同学。
说到昆虫,老师今日要带你们学习一篇好玩的文章(板书:昆虫备忘录,提示大家读准生字"昆',同时简洁沟通对课题的理解)。
简洁介绍文章汪曾祺,课件补充出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上颇有成就)。
三、自主读文,初识昆虫1、同学自主阅读课文,借助拼音搂准字音,读通句子,给不熟悉的字做上记号,可请教同学或者老师。
同时看看课文一共给我们介绍了几种昆虫,自己感爱好的昆虫介绍可以多读几遍。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阅历,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1一、接受学生自主识字,表达部编版教材的特点。
教师都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识字,然后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这大大激发了孩子识字的热情,学生们主动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不但提高了识字效率,学生们也学得快乐而轻松。
二、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本课教学,学生是学习和进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缺乏之处:应当敬重学生的主体体验,选择宠爱的片段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感悟,就更开放,效果会更好。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2《昆虫备忘录》这篇文章具体、深刻地描绘几种昆虫的特点:蜻蜓、瓢虫、花大姐等等。
他怀着对渺小生命的敬重与宠爱去描写,甚至歌颂,微缺乏道的昆虫。
这本书语言生动好玩,详略得当。
阅读它,读者确定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就像步入了童话世界,能充分领会昆虫世界的奇异。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把握昆虫的不同特点,体会细致的观看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敬重与宠爱之情。
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在预习中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擅长觉察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关怀学生对学问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舞学生与作品对话、与学生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对话,表达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2、新课的导入:如利用多媒体展示昆虫图片导入新课,用最直观地方式拓展学生获取学问的渠道,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探求学问的兴趣。
3、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的阅历、生活出发,留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有效性、表达层次性,接受反复诵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感知作品语言美的基础上,生发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小学三年级语文《昆虫备忘录》课件及教学反思【三篇】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昆虫备忘录》课件
设计说明
《昆虫备忘录》向我们介绍了几种熟悉的昆虫,勾起我们有趣的回忆。蜻蜓的复眼,让“我”一直琢磨它是怎么看东西的, 生活经验让我们知道“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披着光鲜外衣的“花大姐”,硬翅上的圆点可是有定数的,“花大姐”有 益虫、害虫之分。“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的,它的头部尖端顶着一只犀牛一样的角,它的力气很大。蚂蚱飞起来会咯咯 作响,尖头绿蚂蚱是画家的最爱。“土蚂蚱”被捉时会吐出褐色的口水,顶讨厌。在作者的笔下,一只只活灵活现的昆虫便出现 在我们眼前,即便不认得,看完好像也认得了。
四、探究交流,了解昆虫
1、指名学生展示说说自己最喜欢课文中哪一种昆虫,课件聚焦出示该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说说该昆虫具有怎样的特点(作 者义从它们身上发现了怎样有趣的秘密,教师根据学生的l可答适时引导。
2、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自己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自己的疑问,师生共同探究解决,教师补充关于“复眼”(甲壳 类、昆虫类等节肢动物的视觉器官,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构成,例如蚂蚁一个复眼由50个小眼构成。复眼能分辨物体的形 状、大小,电能分辨颜色)、“国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 笔、墨、国画颜料、寅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等知识。
(2)引导学生说说除了课文中提到的这儿类昆虫外,自己还喜欢其他什么昆虫,注意说出该昆虫的特点以及自己发现的秘 密。教师适时提醒他们注意把话说流畅、简洁、清楚。
(3)指导学生仿照课文巾对昆虫的介绍方式(为自己喜欢的昆虫写一篇备忘录,教师提醒他们注意结合表格写清楚昆虫的几 方面知识。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时,小组合作学习,扫清生字障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文章内容,找出自己感兴趣或喜欢的部分,与同学进行 分享,分享时结合具体的语句阐述理由,把读文与理解融为一体。教师以问题引领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四种昆虫的样子、特 点、有趣之处,借助画像、做备忘录、展示技能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昆虫的世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案与反思第【1】篇〗《昆虫备忘录》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理解“款款、讨厌”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并简单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3.具有对昆虫进行探究的欲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认识11个生字,理解“款款、讨厌”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并简单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教学难点:具有对昆虫进行探究的欲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一些,学生自由表达。
2.你认识这些昆虫吗?谈一谈,和同学交流一下。
3.花大姐、蜻蜓、蚂蚱、独角仙……这些有趣的昆虫你了解吗?你见过哪一种,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吧。
4.出示,了解作者——汪曾祺。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二、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找出问题和答案。
1.借助拼音朋友,快速默读课文,遇到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2.把你获得的信息画出来。
三、认识生字,读准字音1.同桌指读生字,检查注音。
2.大家看,这是本课的生字,你都认识吗?生读生字,注意正音。
录凡距款绸膜瞎益约蚂斑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讨论,交流识字的记忆方法。
(重点交流容易混淆的字音和难写字的字形)4.你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个最难学?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给每个汉字组词。
学生读词语。
5.出示云朵,学生读出云朵上的词语。
6.学习同音字:lù出示:陆地露水备忘录梅花鹿道路三、感知内容(一)课文导入。
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各具特色的小昆虫都藏着它们各自的小秘密,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5篇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5篇不管写什么类型的教学反思,都要认真思考自己的教学过程,作为教师不断写好教学反思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5篇,供大家参考。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篇1《昆虫备忘录》这篇文章详细、深刻地描绘几种昆虫的特点:蜻蜓、瓢虫、花大姐等等。
他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去描写,甚至歌颂,微不足道的昆虫。
这本书语言生动有趣,详略得当。
阅读它,读者绝对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就像步入了童话世界,能充分领略昆虫世界的神奇。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把握昆虫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与作品、与学生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体现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2、新课的导入:如利用多媒体展示昆虫图片导入新课,用最直观地方式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探求知识的兴趣。
3、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有效性、体现层次性,采用反复诵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感知作品语言美的基础上,生发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4、典型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与文本形成沟通和对话,在情感的交融中获得知识。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篇2在夏天的花坛里鲜花盛开,我们也能看见很多蜜蜂,幼儿都怕被蜜蜂,谁都不敢靠近,对蜜蜂了解都不太全面。
关于蜜蜂的谜语、儿歌、画画都学了很多,但对真正的蜜蜂了解的有点少,孩子看见蜜蜂都胆怯,我想让幼儿了解真蜜蜂,还不能用真蜜蜂观看了解,那样孩子们都会恐慌,也不可能学进去,我也害怕不小心,孩子要让蜜蜂伤到就不好了,让我有些犯愁。
前几天听见一首儿歌挺好,我就教幼儿了,幼儿们学习的都很高兴,想到这我发现可以用儿歌引入,先让幼儿在放松、愉快的心情唱歌跳舞,在引导幼儿到蜜蜂的话题,你说到认识蜜蜂,有的幼儿就反映到害怕,等我拿出图片时,有幼儿就说了一句不是真蜜蜂,我和孩子们都笑了,从看图片认识蜜蜂,幼儿们都说:蜜蜂原来是这样的啊!在图画和视频的教学里,这节课完成的还行。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2.感受大自然中生灵的可爱与有趣。
3.了解文中四种昆虫的显著特征,说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尝试制作表格式的备忘录。
02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学习字词1.出示昆虫,让学生猜名字。
2.揭示课题:这些昆虫都有不同的小秘密呢,你想了解它们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昆虫备忘录》。
(板书课题) 3.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检查是否能够做到字音正确。
(3)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字词,注意易错字的读音。
提示:“益”读第四声,不读第二声。
“蚂”是多音字,在“蚂蚱”这个词语中读第四声;另一个读音是mǎ,组词“蚂蚁”。
4.交流对字词义的理解,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提示:“凡是”“款款”“益虫”可用换同义词的方法理解,“黑绸”“衬裙”“膜翅”可借助帮助理解。
二、初读课文,梳理结构1.读读想想,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
2.读读说说。
(1)提问:这篇课文与我们平时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预设:文中有小标题,把课文分成了四个部分。
(2)追问:这些小标题有什么特点?预设1:复眼是蜻蜓、苍蝇等昆虫的特点。
预设2:花大姐是瓢虫的外号。
预设3:独角仙、蚂蚱是昆虫的名称。
总结:取小标题时既可以用昆虫名,又可以用昆虫的典型特点。
三、品读交流,梳理方法1.引导读文圈画:默读课文,把你觉得有意思的内容画出来,与同桌一起交流,再配上动作和表情读一读。
2.同桌交流圈画的内容并品读。
预设1:“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
那它怎么看东西呢?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品读:相连的三个疑问,作者的猜测真是既大胆,又有意思。
(板书:有意思的猜测)预设2: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品读:作者浮想联翩,想到人长了复眼的样子,真是有意思的想象。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1、《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昆虫备忘录》这篇文章详细、深刻地描绘几种昆虫的特点:蜻蜓、瓢虫、花大姐等等。
他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去描写,甚至歌颂,微不足道的昆虫。
这本书语言生动有趣,详略得当。
阅读它,读者绝对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就像步入了童话世界,能充分领略昆虫世界的神奇。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把握昆虫的不同特点,体会细致的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与作品对话、与学生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对话,体现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2. 新课的导入:如利用多媒体展示昆虫图片导入新课,用最直观地方式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探求知识的兴趣。
3.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有效性、体现层次性,采用反复诵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感知作品语言美的基础上,生发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4.典型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与文本形成沟通和对话,在情感的交融中获得知识。
老师的教学工作并不是我们看上去的那么简单,每一次的教学活动结束之后还要进行反思,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接下来我整理了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文章希望大家喜欢!《昆虫备忘录》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六册第一单元的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是对某些昆虫的某些特性描写,让学生认识昆虫的一些特性及作用。
备忘录意指任何一种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主题与相关事件的图片、文字或语音资料。
本节课通过引领学生学习备忘录,让学生了解备忘录的书写及作用,并学会书写备忘录。
利用备忘录来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本课在教学前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查阅了一些有关昆虫的资料,在上课时将自己查到的有关昆虫的资料在课上告诉其他同学,既增长了他们课外科学知识,又增强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最重要是让他们有了自信心。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整理了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文章希望大家喜欢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1 一、采用学生自主识字,体现部编版教材的特点。
教师都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识字,然后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这大大激发了孩子识字的热情,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不但提高了识字效率,学生们也学得愉快而轻松。
二、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本课教学,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足之处: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选择喜欢的片段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感悟,就更开放,效果会更好。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2 《昆虫备忘录》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六册第一单元的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是作者对某些昆虫的某些特性描写,让学生认识昆虫的一些特性及作用。
备忘录意指任何一种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主题与相关事件的图片、文字或语音资料。
本节课通过引领学生学习备忘录,让学生了解备忘录的书写及作用,并学会书写备忘录。
利用备忘录来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本课在教学前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查阅了一些有关昆虫的资料,在上课时将自己查到的有关昆虫的资料在课上告诉其他同学,既增长了他们课外科学知识,又增强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最重要是让他们有了自信心。
在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以此展示复眼的构造及作用,以及生有复眼的昆虫的看物体时的视频,让学生通过动人的画面感受复眼的强大作用,还有就是复眼在现实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这样学生们学习很感兴趣,同时也知道了备忘录也可以通过视频等形式进行记录。
在学习其他昆虫时,我同样借助了多媒体将“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等一些昆虫通过视频介绍的方式向同学展示它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独特的特征。
学生通过视频理解作者给这些昆虫起的好记的名字。
使学生对这些知识记忆更深刻,并及时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昆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
《昆虫备忘录》这篇文章详细、深刻地描绘几种昆虫的特点:蜻蜓、瓢虫、花大姐等等。
他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去描写,甚至歌颂,微不足道的昆虫。
这本书语言生动有趣,详略得当。
阅读它,读者绝对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就像步入了童话世界,能充分领略昆虫世界的神奇。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把握昆虫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与作品对话、与学生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体现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2.新课的导入:如利用多媒体展示昆虫图片导入新课,用最直观地方式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探求知识的兴趣。
3.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有效性、体现层次性,采用反复诵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感知作品语言美的基础上,生发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4.典型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与文本形成沟通和对话,在情感的交流中完成自己对法布尔人文精神的体验和感悟。
如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发情感、交流感悟的平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交流、表达,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现学生的情感触动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课前,我搜集了许多昆虫的图片,绚丽的色彩,那展翼飞翔的优美的舞姿,那斑斓的花纹条理,让学生们都沉浸在无尽的遐想中。
我让他们欣赏,相互议论,用心的看和感受,自由的站起来说所知道的昆虫的各种知识。
并模仿
一种你喜欢的昆虫的动作。
让他们了解千姿百态的昆虫形象,并来想象一下自己和小昆虫玩耍的感受,用自己的双手来画一画自己是如何与自己喜欢的小昆虫一起玩耍的情景。
三、不足之处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城镇,对于昆虫的认识有所欠缺,不可否认的是,这是生活条件的提高,生活环境中绿地、植被减少的客观因素。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学习课文之前,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出示课前搜集好的各种小昆虫的图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然后初读课文,出示:从文中认识到了哪些昆虫?它们都具有哪些特点?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探讨,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最后学习课文,体会作者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
学完课文后推荐好书:法布尔《昆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