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长沙房地产市场风险评估报告

长沙房地产市场2023风险评估一、整体市场(一)供求关系1、供应量——相比23年将大幅缩水,市场存量仍然巨大房地产投资开发周期依开发规模而定,一般中小型规模开发周期在2年之内,从获得施工许可证到预售上市一般需要六个月时间。
本次预测未来期间供应量以上六个月新动工面积为基数进行分析记录。
根据官方公布数据,23年商品住宅新动工建筑面积达1138万平方米,23年上六个月商品住宅新动工595万平方米;结合下六个月全市土地旳动工状况以及目前开发商对市场形势旳判断,估计23年下六个月商品住宅新动工面积为250万,23年上六个月为200万平方米;23年初至23年上六个月,估计合计新动工面积达2183万平方米;23年下六个月长沙全市纯商品住宅已供应面积为383.23万平方米,23年估计在940万平方米左右;23年起至23年上六个月尚有新动工建筑面积860余万平方米,考虑到部分项目六个月内无法实现上市,估计23年整年供应面积将达700万平方米。
图1- 1 长沙商品住宅市场23年季度供应量走势图数据来源:CRIC中国房地产决策征询系统23年楼市步入严冬已成公认事实,23年将继续处在楼市周期旳低谷。
预测23年供应量将展现低开高走,整体处在较低位运行旳局面。
第一季度:峰回路转,供应量锐减由于23年第四季度供应量集中“井喷”,市场去化缓慢,导致楼市存量大幅囤积,销售压力剧增。
同步,入冬以来,新动工项目工程建设进度放慢,从而导致本季度新增供应量锐减。
第二季度:顺势回升,变化不大春节长假过后,停建工程纷纷续建,加紧工程进度。
部分23年下六个月到达预售条件因楼市低迷而观望旳项目将在此阶段择时开盘,加之进入夏季以来,销售形势相对趋好,第二季度供应量将有所增长。
第三季度、第四季度:振荡中调整,难以恢复到年前峰值从23年土地市场来看,23年土地出让成交一度低迷,市场土地储备多为23年旺市期间囤积旳土地。
23年商品住宅供应量以之前土地开发为支撑。
2023年长沙写字楼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长沙写字楼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写字楼行业已成为城市商业房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是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其房地产市场也一直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
本次市场调研报告旨在了解长沙写字楼行业的发展状况、市场变化和市场竞争对手情况,为投资人提供可靠的市场分析与建议。
二、研究方法本次市场调研采取的是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共针对长沙市区范围内的20栋写字楼进行了调研,并对100名企业从业者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长沙市场的需求进行了分析。
三、研究结果1. 长沙市场的租赁需求根据本次调查结果,长沙的写字楼市场租赁需求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机关和行业组织:约有30%的企业租赁需要来自于政府机关和行业组织,这些单位主要需求的是划分明确、管理细致的写字楼,要求楼内有配备完善的物业管理、安全设施以及高速网络服务等。
(2)服务型企业:其中大量的服务型企业租赁需要涉及到办公环境的个性化定制,这种类型的企业要求写字楼环境优越、施工质量高,以及配套服务的个性化定制等,例如九龙军事地产,地处“九龙湖地带”商圈,周边环境远离市内拥堵以及喧嚣的交通繁华地段,给企业提供了一个安静、清新、舒适、高品质的办公空间以及绿色休闲环境。
(3)金融业和法律业:金融和法律两大行业也是当前写字楼市场的主要租客之一,因为它们需要专业、稳定、安全、高效的办公环境和服务设施等。
2. 长沙市场的供需状况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长沙市场的写字楼供需状况呈现出供过于求的状态。
虽然长沙市区内写字楼的数量相对较少,但由于供需状况不平衡,使得长沙市现有写字楼的租赁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
就职人群需求最多的不仅是价格合理的写字楼,而且是能提供便利的交通、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适宜的环境的高品质办公楼。
3. 长沙市场的竞争对手情况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长沙市场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富力地产:在长沙市内拥有多个写字楼物业。
2021年长沙市房地产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2021年长沙市房地产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一、长沙市地区生产总值长沙是湖南省的省会,也是湖南省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的中心。
据统计,2020年长沙市GDP为1.21万亿元,位居全国大陆城市第15位。
二、长沙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2014-2020年长沙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整体呈增长态势,截至2021年上半年长沙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1081.37亿元,同比增长29.1%。
三、长沙市商品房销售情况2021年上半年长沙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195.1万平方米,占比湖南省的27.2%,高于全省增速的9.7%;商品房销售额为1195.3亿元,同比增长49.6%。
2020年长沙市商品房销售均价为9107元/平方米,截至2021年上半年长沙市商品房销售均价增长至9976元/平方米,在30个直辖市、省会城市(除拉萨外)中排名第21位。
四、长沙市土地成交情况2021年以来长沙土地市场成交出让金为663亿元,成交均价为3618元/平米,溢价率为6%。
第二批集中供地长沙共推出29宗土地,成交地块10宗,成交均价4431元/平米,所有地块均底价成交。
相较第一批集中供地土地供应量减少7宗,成交量减少23宗,成交均价下降13%、溢价率下降8%。
注: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11月15日。
注: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11月15日。
2021年长沙第二批集中出让用地供应土地面积237.34万平方米,供应建筑面积716.55万平方米。
从供应土地面积、供应建筑面积来看,岳麓区均排在首位,占比22.33%、20.14%;天心区供应土地面积及供应建筑面积均排在末位。
长沙第二批集中供地拿地房企来看主要为国有企业,部分企业采取合作方式拿地,其中城发恒伟新增土储量位居第一,金茂、建工、龙湖都有斩获,大部分地块为本地开发商获取。
五、长沙市政府的调控对长沙房价的影响自2016年中央提出“房住不炒”的定位后,各地区都开始出台了相关政策,长沙也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出台了相比其他城市更严的楼市调控政策。
长沙房地产调查研究报告

长沙房地产调查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报告是体现对某一难题、某一事情或某层面状况调研研究室得到的成效的文章内容。
下边是我搜集整理的长沙房地产调查研究报告,以供大伙儿参照参考。
长沙市住户现阶段住得如何从调研所涉及到的范畴看,20个住户以定居房子为主导,87.7%的家中住宅为无电梯轿厢式房子,仅有3.7%的家中住在有电梯轿厢的商住楼里,也有8.2%住在农村平房,另有一小部分处在洗手间或餐厅厨房共享资源的同住情况。
因为房改办逐步推进,现阶段住户住宅民营化占比已达59.3%,超出过半数;18.2%向房管所租赁房子;11.5%租房子住企业的房屋。
居住面积大部分在40-80平米中间。
多少人提前准备购房据统计,五年内提前准备买房的人占调研大城市整体的21.9%,在其中以经济实用房和商住楼为主导,预订总面积在70-150平米中间,可承担价钱以每平米1000-2000元为行为主体,辅之以每平米500-一千元及2000-3000元的价钱。
买房资产将关键来自家中存款,政府部门及贷款银行也占有一定占比。
拥有产权房,还购房吗数据信息表明,调研整体中59.3%的家中有着住宅产权年限,居住面积在20-80平米不一,多见2、3或4口世家,在其中以住房面积在50-80平米所占占比为最大,20-50平米住房面积稳居次之。
也有小一部分家中或本人从企业或个人处租房子。
那麼,是否仅有这一小部分的租房子者才算是长沙房产预订目标呢?调研数据显示并相去甚远。
数据调查报告,在已有着产权房的家中中,23.3%预估在五年内买房,20.1%预估2020年买房,商住楼及经济实用房仍占预订主导性。
数据调查报告,无产权房家中关键期待选购80平米下列的房屋,属一期购置产业,为处理日常生活难题;罢了有着产权房的家中则期待选购更高的房屋,属二期购置产业,为改变现状品质。
有产权房家庭计划5年内买房的占比远远地高过方案一年或2年内买房的占比,尤其是对大规模住宅的选购。
此外,在商住楼预订人群中,有产权房的家中预订占比达55.6%,远远地高过别的住宅人群,预订总面积以81-100平米的要求为最大,达30.5%;而在100-150平米的预订人群中,有着产权房的家中预订占比达到62.3%,由此可见买房在这个人群中的市场前景十分丰厚。
2024年长沙房地产市场发展研究报告

标题:2024年长沙房地产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分析2024年长沙房地产市场的市场状况,调查房地产市场的供需情况,分析市场发展趋势,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一、引言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长沙作为一个新兴城市,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本报告将对2024年长沙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进行全面分析。
二、市场现状2024年长沙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供需平衡的格局。
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长沙市场的房价相对较低,吸引了不少购房者。
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与城市规模扩大的背景下,长沙的房地产市场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
三、市场供需情况1.供给方面:长沙市在2024年总计推出各类房地产项目600个,总计供应住房58万平方米。
其中,商品住房项目占比60%,政策性住房项目占比30%,保障性住房项目占比10%。
供应面积相对稳定,但政策性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需要加大投入。
2.需求方面:长沙人口持续增长,市民购房需求稳定。
除了本地市民的需求外,外来人口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购房需求。
尤其是政策性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需求量较大。
四、市场发展趋势1.住宅市场:长沙住宅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住房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政府对住房市场的调控力度也将加大,加快推进政策性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以满足市场需求。
2.商业地产市场:长沙商业地产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地产市场的需求较大。
商铺、写字楼等商业地产将成为投资热点。
3.房地产调控: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将逐渐加大力度,以避免房价过高,防范房地产泡沫。
长沙市也将加大住房供应的力度,引导市场秩序的健康发展。
五、建议1.增加政策性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供应,满足居民的购房需求。
2.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打击房地产市场的非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3.政府应加大对商业地产市场的扶持力度,引进更多商业项目。
二线城市房地产草根调研纪要——长沙

证券研究报告 | 调研纪要2020年10月28日房地产二线城市房地产草根调研纪要——长沙行业指数 %1m 6m 12m 绝对表现 -3.01 5.82 -1.37 相对表现 -4.16 -9.99 -10.58相关报告 1、《十月至今成交略显寒意,百城土地溢价率接近年内最低:周度高频数据跟踪W42》2020-10-21 2、《销售投资稳步恢复,土地市场热度延续:1-9月统计局数据点评》2020-10-21 3、《9月增速略有放缓,中小房企销售改善明显:克而瑞9月百强房企销售点评》2020-10-19分析师 董浩执业证号:BOI846852-****************************联系人 周卓君852-****************************纪要要点●长江中游中心城市。
2019年,长沙市常住人口839.45万人,城镇化率达79.56%;地区GDP 1.16万亿元,位居全国城市GDP 第15位,同比+8.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 分别为1.2%、43.6%、55.2%,二三产业发达。
此外,2019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724元,同比+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211元,同比+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29元,同比+8.8%。
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
●去库存、稳供给下,房地产市场呈现供不应求态势,年内在疫情影响下,市场韧性较弱,整体需求偏低。
在2015年开启的全国房地产市场去库存阶段内,长沙房地产市场持续呈现供不应求态势,其中,因2016年土地市场成交较少的情况下,2017年供应面积下降,并成为2015年来最低值。
此外,年内房地产市场受疫情影响,需求较少,仅5、6月总成交额单月同比正增长。
其中,6月因年中销售结点,地产商以价换量,使得成交价格有所下滑。
●土地市场供给充足,受结构性和房地产市场影响,土地价格缓步上升。
伴随房地产市场去库存,2015、2016年长沙土地市场供应维持历史低位;受楼市小高潮影响,土地市场供应逐渐放量,土地价格微升。
2023年长沙房地产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长沙房地产行业市场发展现状房地产市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也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长沙作为湖南省会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历史悠久,也经历了多次波动和调整。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政策环境、市场热点等方面,对长沙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长沙房地产市场的规模较为庞大,从商品房销售面积、成交金额、房价等方面皆居于全省前列。
据长沙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数据,2019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约为2978.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2%;成交金额达2947.19亿元,同比增长9.29%。
其中,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金额占比最大,达84.4%。
长沙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土地出让金不断攀升,拉动了整个市场的价格上涨。
近年来,长沙市土地出让金持续高企,直接导致了土地成本的大幅攀升,再加上买房者的购房需求不断上升,导致房价居高不下。
二、政策环境长沙市从去年开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多次严厉的调控政策,力求控制市场过热和价格泡沫。
主要措施包括:强化土地管理,严格执行土地出让制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应;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本约束;加强房地产市场价格监管。
此外,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市的人口规模、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市政府也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城市规划的需要,逐步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更加稳定的政策保障。
比如,2017年长沙市发布了《关于支持创业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扶持科技企业进驻长沙高新区等产业园区,引入创新产业人才等,这也推动了长沙楼市的进一步发展。
三、市场热点1. 长沙楼市供需关系相对稳定。
长沙大量的人口、不断增长的购房需求以及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使得供需关系维持在一定平衡状态,市场整体比较稳定。
2. 二手房市场价格居高不下。
当前长沙二手房居民价格在全国区域排名中居高不下,日益成为市场热点。
长沙的房价高居不下的一个原因是土地市场价格越来越高,土地成本增加直接导致房价水涨船高。
2014年长沙市住宅空置率调查报告

房产税、不动产统一登记预期的加强是否对长沙市空置住宅产生了影 响,我们通过对抽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长沙市住宅空置的 现状及成因。
二、 样本选择与调查分析方法 (一) 样本选取
1
调查样本以内六区已交房四年以内的普通商品住宅为主,样本的
空间位置尽量分布均匀,样本包括繁华地段与非繁华地段的住宅小区。
样本楼盘交房年限划分如表 1 所示,样本楼盘详细数据如附表 1 所示。
表1 交房时间 2010 年 4 月-2011 年 3 月 2011 年 4 月-2012 年 3 月 2012 年 4 月-2013 年 3 月 2013 年 4 月及以后
交房年限
未售率
未收房率 收房未入住率
3-4 年(含 4 年)
2.82%
含 3 年)
3.32%
6.58%
24.02%
1-2 年(含 2 年)
10.01%
12.05%
27.72%
1 年以内(含 1 年) 13.76%
15.01%
37.76%
空置率 33.43% 33.91% 49.78% 66.53%
下统计表和折线图可以看出,交房年限对住宅空置率的影响,基本满
足交房年限越长住宅空置率越低的规律,其中交房 1 年以内(含 1 年)
的住宅未售率、未收房率和收房未入住率均处于最高水平,交房 3-4
年(含 4 年)的住宅未售率和收房未入住率最低,交房 2-3 年(含 3
年)的住宅未收房率最低。
表 8 不同交房年限住宅空置情况分类统计表
2
小区已交房楼栋中至今未售出的住宅。 小区已交房楼栋中已售出但未办理收房手续的住宅。 小区已交房楼栋中已办理收房手续但未入住使用的住宅。(未入 住使用主要以累积用电量未超过 300 度为判定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房地产市场是从事房产、土地的出售、租赁、买卖、抵押等交易活动的场所或领域。
下面为大家带来的是长沙房地产市场调查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教育、住宅、汽车、通信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尤其是住宅消费更为民众首选。
近年来,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业,在住宅商品化新体制基本确立,房地产市场体系逐步建立,群众消费热情高涨的环境下,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头,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XX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736.4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7.9%,占gdp的7.6%。
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对几十个相关产业都有带动作用,与建筑业发展以及扩大社会就业更为密切相关。
房地产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城市建设、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县的房地产业从1998年开始,受住房体制改革的刺激,市场消费得到实质性的启动。
XX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旺盛的势头,XX年全县房地产投资2.037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7%,占当年固定资产投资的24.7%。
房地产业已成为推动我县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进一步促进我县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地发展,现对我县房地产市场现状、发展前景、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分析如下:一、房地产市场现状(一)房地产市场供给状况1、房地产开发企业蓬勃发展,民营企业迅速崛起。
由于我县的房地产市场启动较晚,发展较慢,加之房地产行业的平均利润较其它行业高,因此吸引了民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的大举进入。
XX年,全县只有6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其中国有企业2家,民营企业4家。
到了XX年底已发展成有17家开发企业,其中拥有三级开发资质企业2家,三级资质以下的企业15家;国有企业仅有1家,民营企业16家。
XX年,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开发投资额占开发总投资额的96%。
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县房地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
2、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我县的房地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尤其从XX年开始,受城建规模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快,旧城改造力度加大及房改房政策的刺激,市场容量大幅增长,房地产业取得了跳跃式发展。
XX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7757万元,是上年投资额的5倍,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4.5倍;XX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20376万元,同比增长1.6倍,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倍。
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也越来越大,XX年为3.32%,XX猛增至13.25%,XX年再创新高达为24.71%,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
应该说,这几年的投资扩张是市场释放性的增长,不存在投资过热引起的“泡沫”问题。
3、商业营业用房建设投资增幅较大,商品住宅建设投资主体地位突出。
“xx”末期,在国家把住宅建设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政策指引下,我县的房地产企业加大了普通住宅为主的开发建设力度,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据统计部门数据显示,XX年---XX年,住宅建设投资占当年房地产开发总投资的70%、67.6%、64.9%;商业营业用房3年来的投资分别占当年房地产开发总投资额的15.86%、29.2%、33.86%。
从比重上看,商业营业用房建设投资增幅呈递增趋势,住宅建设投资呈下降趋势,但其主体地位依然突出。
4、土地投放量逐年上升,开发规模越来越大。
近三年来,我县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势头迅猛,房地产交易异常火爆,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投放量逐年上升。
XX年全县总投放为16亩;XX年总投放为98亩,是上年的6倍;XX年总投放达236亩,同比增长2.2倍。
同时,土地投放由原来的单体地块出让逐渐向小区化、规模化、整体化出让转变。
XX年平均每宗房地产开发出让土地面积为1.36亩,XX年为10.59亩,XX年为21.83亩,房地产开发规模越来越大。
5、房地产开发水平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住宅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
受城乡二元格局的影响,一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主要以县城为主,县城区与各乡镇间的房地产开发水平差距十分明显。
XX年,县城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约占总投资额的72%,华埠镇约占总开发投资额的22%,其他乡镇约占6%。
因受近几年规划控制的影响,城镇和矿区私人建房投资额年逐年减少。
XX 年比XX下降69.06%,XX年比XX年下降22.55%。
私人建房投资的减少,有利于促进住宅商品化程度的逐渐提高。
6、房地产开发建设资金到位情况理想,定金、预付款占投资资金的比重上升。
近几年,一方面由于房地产销售市场状况比较理想,房地产资金回笼较快,另一方面也因为金融政策对房地产开发的支持。
我县房地产开发资金的到位情况比较理想,在各类投资中的资金保障程度最高。
在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中,自筹资金、国内贷款、定金及预付金是开发资金的全部来源,居于绝对主导地位。
从各类资金的动态情况看,国内贷款资金和定额预付金的增速较快,定金及预付金占年度资金来源的比重逐年上升。
XX 年至XX年分别为8.7%、22.37%和42.41%;同期国内货款所占比重分别为2.08%、31.88%、32.39%;而同期自有资金分别为61.95%、38.04%、25.01%。
(二)房地产市场需求状况1、房地产市场需求趋旺,呈现出“两头轻、中间重”的销售态势。
近年来,我县房地产市场有了很大发展,商品房销售态势良好,销售面积逐年增长,预售面积大幅攀升,市场需求趋旺。
XX年-XX年销售面积分别为32646m2、35362m2、80811m2,同期预售面积分别为31491.52m2、42594.99m2和95377.6m2,从XX年开始,预售面积超过了销售面积。
XX年底,空置一年以上的商品房面积仅1977m2。
在商品房住宅销售调查中,90-110m2户型住宅占销售总额的45.4%,110-130m2户型住宅占销售总面积的30.83%,90m2以下户型占12%,130平方米以上户型占11.74%,明显呈现出“两头轻、中间重”的销售态势。
2、个人消费成为市场需求的主体,县内需求占商品房销售的全部。
随着住房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福利分房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个人购房比重大幅上升。
XX年,全县个人购房面积达29672.2m2,占销售面积的83.9%;XX 年个人购房面积达80628m2,占总销售面积的99.77%,个人已成为市场消费的主体,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导因素。
目前,个人购买房屋的类型以住宅为主,XX年个人购买住宅面积达70941m2,占个人购房总面积的87.98%。
从购买对象和使用上来看,购房的全部是县内居民,基本以自用为主,因而,我县尚不存在房地产“泡沫”。
3、商品住宅价格上升较快,相对升幅较大。
因近年来商品房市场需求旺盛,商品房价格放开,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经济适用房启动较晚,土地实行市场竞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开发成本。
多种因素造成商品房住宅价格上升较快,升幅较大。
据最新调查资料统计,XX年商品住宅平均售价约987元/m2,比上年度上升14.76%,XX年平均售价约1140元/m2,同比上升15.5%。
而同期我县国内生产总值的升幅为6.48%、10.63%。
4、存量房交易活跃,房改房成为“生力军”。
自1999年房改房上市政策出台后,存量房交易活跃,交易面积逐年“放大”,XX年共成交184起,面积16396.17m2,XX年共成交243起,面积20405.54m2,XX年共成交225起,面积21300m2。
近三年的交易量中,住宅占总交易起数的96.62%,房改房约占住宅交易起数的62.2%,因而成为存量房交易市场的"生力军"。
房改房的上市,不仅增加了住房市场的供给量,给买房人更多的选择,而且创造了更大的住房需求,让更多的居民成为增量房的消费者。
二、当前我县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房地产市场缺少行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没有建立市场的预警、预报机制和城市规划、土地供应、金融信贷方面的宏观调控机制,房地产开发存在一定的无序化和较大的风险性。
(二)市场化运作不规范,政策性的土地协议出让,拖欠土地招标出让金等不公平竞争行为严重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秩序。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市场准入“门槛低”,开发企业数量多,规模普遍偏小,行业集中度低。
部分企业资金实力不足,主要依靠金融贷款和定金、预付金进行开发,加大了投资风险。
(四)房地产开发企业行为不规范,如未取得许可证擅自开工建设及预售、不兑现、面积缩水、虚假广告、延期交付、提高容积率等违法违规行为依然存在。
(五)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商品化程度不高,私人建房依然存在,弱化了房地产市场的高消费群体,给市场带来一定影响。
单体的开发仍然存在,清一色的商住楼布局不利于提高城市品位,不利于改善居住环境。
(六)市场配套体系不完善,物业管理和房地产中介服务滞后于房地产业的发展。
(七)住宅体系不完善,经济适用房投放少,廉租房建设尚未启动。
商品住宅价格提升过快,价格偏高。
(八)房地产开发结构不合理,住宅品种单一,难以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刺激消费的增长,商业营业用房比重偏高,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三、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一)行业趋于整合,结构面临调整,价格相对稳定。
1、房地产开发企业将趋于整合,行业集中度将明显提高。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按照生态城市化建设要求以及城市管理和房地产市场开发的现实需要,商品住宅开发将向小区化、规模化、物业化、品牌化的经营方向发展,这势必加剧企业间资金、规模、管理等各方面的竞争。
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中强调,要加强房地产货款监管和市场监管,这对我县房地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考验和挑战。
为谋求发展做大做强,我县企业将在政策严管和市场竞争中趋于规范整合,集中度将明显提高,并形成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
一批实力较强的大企业将脱颖而出,而一些小而散、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将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
2、房地产开发结构将面临调整,低价位商品住宅将成为开发主流。
随着人们居住消费观念的改变,个人住房需求将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
原先把住房作为固化资产而想方设法货借资金以求一次性到位的住房消费,将逐步向把住房作为可流通商品量力而行适时换房的观念转变。
我县房地产起步较晚,目前处于发展阶段,前几年住房开发项目针对的大多是收入相对较高的工薪、个私业主群体。
这一消费群体的经济相对宽裕,而且换房以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也十分迫切,因而对开发商而言,销售风险较小,且利润空间较大。
近年来的开发,已基本消耗了这一群体的购买力,对他们而言,住房消费是较长一段时间后的第二、三次换房。
而目前,尚未购房的和大部分房改房住户这些中低收入消费群体,因供需矛盾仍未能实现改善住房的愿望。
尚未购房的群体包括企业未参加房改的职工,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和退休的单职工,估计约有800户左右;全县房改房约有7000多套,1999年以来交易备案的约900套,加上拆迁房约近百套,需换房户按剩下的30%计,将有近XX套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