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

合集下载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发热、 服药史
WHO估计,2000年全球约有170万儿童死于疫苗 可预防疾病,其中77.7万(占46%)死于麻疹; 2002年全球麻疹发病 3 000万~4 000万例,死亡 87.5万例;占疫苗可预防疾病的44%; 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的第5位; 目前麻疹仍是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最主要的传 染病之一。
风疹
风疹病毒
发热半天至1天后出疹
幼儿 人疱疹病 急疹 毒6型
一般情况好,高热时可 有惊厥,耳后淋巴结可 肿大,常伴有轻度腹泻
高热,中毒症状重,咽 峡炎,杨梅舌,环口苍 白圈,扁桃体炎 发热、口咽痛、流涎、 拒食,疱疹性咽峡炎, 重症有脑炎、神经源性 肺水肿 原发病症状,
红色细小密集斑丘疹,头面部颈 及躯干多见,四肢少, 一天出 齐,次日开始消退
猩红热
对密切接触的易感人员应隔离7~12天
护理措施:急性期卧床休息,防止继发感染 供给充分的营养和水分,饮食宜以清 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为主
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清利咽喉为基本法则 如解肌透痧汤、凉营清气汤沙参麦 东汤等
风疹
小儿有与风疹病人密切接触者,可口服板蓝 根颗粒预防发病 护理措施:出疹期间不宜外出,防止交叉感 染 注意休息与保暖,避免复感外邪。 多饮开水,少食辛辣刺激之品。对体温较高 者可做物理降温 中医治疗:以疏风清热为基本 法则。如银翘散、透疹72小时内可肌注水痘—带状疱疹免疫 球蛋白,以预防本病
护理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且皮肤清洁 正在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儿,应 减量或停用。对伴发热的患儿,应避免使用水杨 酸制剂,以免发生瑞氏综合征 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化湿为基本法则。如银翘 散、清胃解毒汤、清瘟败毒饮、 黄栀花口服液等
手足口病
对于密切接触者应隔离观察7~10天 护理措施:宜给予清淡无刺激的流质或软食,多 饮开水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以 减轻食物对口腔的刺激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对皮肤疱疹切勿 抓挠以防溃破感染 中医护理:以清热祛湿解毒为原则 如甘露消毒丹、清热泻脾散、清瘟 败毒饮、痰热清注射液等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鉴别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鉴别
传染途径
呼吸道传染病。
易感人群
多见于婴幼儿。
6岁以上小儿发 病较多
疾病
水痘
川崎病
过敏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病因
病因不清楚
病因有感染、 食物过敏、药 物过敏、花 粉、昆虫咬伤 等所致的过 敏等,但过敏 原因往往难 以确定。
血小板减少的原 因可分为血小板 生成减少,破坏 过多和分布异 常。临床上常见 的是原发性血小 板减少性紫癜, 也称免疫性血小 板减少性紫癜。
“猩红热”。恢 复期体温下降,
皮疹消退,指(趾)端皮肤有脱 皮。肛门周围和 臀部亦有片状脱

颜色深浅不一, 可融合成片,一 般在数日内逐渐 消退,但可反复 发作;病人可有 胃肠道症状,如 腹部阵发性绞痛 或持续性钝痛 等;可有关节疼 痛;肾脏症状, 如蛋白尿、血尿 等
通常首先出现于 四肢特别是下 肢,分布不均
出疹特点
发热3~4天后体 温下降,周身出 现红色斑丘疹, 很快波及全身, 多呈分散性,亦 可融合一处,最 初出现于颈部 及躯干,很快波 及全身,于1—3日退尽,不留色 斑,也无脱屑。
发热1~2天后即 出皮疹,皮疹表 现为淡红斑丘 疹,较麻疹为小, 分散或融合,先 见于面部,迅速 及躯干和四肢, 手足心无皮疹。24小时内遍及全 身,第3—4日隐 退,无色素沉着, 伴有细小糠皮 屑。
哭闹不安。
显著特点
热退疹出
般在发热
3—4日后,
一般在发热 半日—1日 出现皮疹
一般在发热
2—5日机体 高热时出现
风疹块
热退时出现 皮疹;
皮疹;
并发症
无并发症。
怀孕早期的妇女 传染可引起胎儿 畸形
脑炎
病后几周有的孩 子可并发急性肾 炎或风湿热等

儿童出疹性疾病的鉴别ppt课件

儿童出疹性疾病的鉴别ppt课件

12
13
• 麻疹典型的皮疹首先在发际、颈侧和耳后开 始出现,然后大约在24小时内首先向面部、 颈部、上肢及上胸部蔓延,然后向躯干和下肢 蔓延,包括掌跖部,均可出现。此时患儿处于 本病的极期,有高热、咳嗽、呼吸急促、嗜睡 等表现。出疹后的第4天,皮下按照出疹的顺 序消退。 • 恢复期:病程后期可出现皮肤变为棕色以及脱 屑。整个病程大约持续10天。
3
4
5
水痘
1.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是 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以斑疹、丘疹、疱疹、 结痂为其主要特点。多发于冬季末期和早春, 5-9岁为高发年龄。 2.临床表现:水痘的潜伏期为10-21天,轻
者可无发热,皮疹稀少,症状轻微。典 型病例,有前驱期,约为24-48小时, 之后出现皮疹,一般伴有轻度到中等度 发热,持续2-4天。皮疹首先出现于头皮、 面部或躯干,最初的皮疹为强烈瘙痒性 的红色斑疹,然后发展为充满
11
• 临床表现: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极期或发 疹期及恢复期4个阶段。 • 潜伏期为9-14天,前驱期约为2-4天,有卡他 症状、结膜炎、流泪及发热,体温可高达40 摄氏度以上。可有口腔麻疹粘膜斑,易出现于 颊粘膜第二磨牙位置,一旦皮疹出现,麻疹粘 膜斑很快消失。整个口腔粘膜潮红、粗糙。( 应注意与鹅口疮相鉴别)
6
• 透明液体的水疱疹。24-48小时内疱内液体变 浑浊,且疱疹出现脐凹现象,结痂,结痂脱落 。不同时期的皮疹同时出现时水痘的特点。 • 传染期: • 治疗:抗病毒 • 并发症:继发细菌感染,神经系统,角膜炎。
7
水痘皮疹演变过程图片
8
9
10
麻疹
• 是由麻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具有高度传染 性的急性出疹性呼吸系统传染病。 • 流行病学: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从潜伏期末到出疹后5天内,病人的结膜 和呼吸道分泌物、尿和血液均有此病毒 ,合并肺炎的病人传染期会延长。主要 是通过直接接触和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 播。

常见出疹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常见出疹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常见出疹性疾病得诊断与鉴别诊断ﻩ概述; 特异性皮疹常常就是某种感染病得特征之一,近年来由于疫苗预防接种得普及,传统发疹性感染病明显减少,很少引起流行,临床上见到得发疹性感染病多就是散发病例,且皮疹常常不典型,对论断带来一定得难度。

ﻩ临床引起皮疹得疾病颇多。

常见于传染性疾病,如麻疹、猩红热、水痘、伤寒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亦可见于风疹、幼儿急疹、药疹等。

各种疾病得皮疹都具有一定得特点,这些特点对正确诊断与治疗均有重要意义、但就是,皮疹在每个患者身上因个体差异而表现又不尽相同,所以临床医师应该掌握发疹性疾病得时间、季节、规律与特点,才能作出正确得诊治。

现就围绕常见得各种感染病皮疹得形态特点、演变规律、形成机制、诊断思路、鉴别诊断、确诊方法进行进一步得学习。

一、皮疹得定义及感染病常见皮疹得种类、形态特点皮疹(rash)就是由病原体或其毒素直接或间接造成皮肤、粘膜得损害,使得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渗出或出血所致、见于体表得叫外疹(exanthem),见于体内如口腔粘膜得叫内疹(enanthem)、常见皮疹包括斑疹、丘疹、斑丘疹、玫瑰疹、淤点、淤斑、荨麻疹疱疹、红斑疹等。

—些感染性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常出现不同形态得皮疹,并具有一定得规律性。

因此,对皮疹得形态、大小、数目、分布及出疹顺序、演变、持续时间及退疹情况等全面得认识与了解,有助于疾病得诊断与鉴别诊断。

ﻩ1、斑疹; 表现为局限性得皮肤发红,压之退色,不隆起也不凹陷,可视见而不可触之,直径多在lcm以内。

常可演变为丘疹。

病理改变在表皮或皮乳头层,见于斑疹伤寒等。

ﻩ2。

五疹; 为局限性高出皮面得坚实隆起,大多有皮肤炎症引起,也可由于代谢异常或皮肤变性所致,可见于水痘与天花早期。

病理改变在表皮或真皮上层,粟粒大小,形状多呈圆锥形,也有扁平或多角形。

顶端有小水疱者称疱丘疹,顶端有小脓疱者称脓丘疹。

3.斑丘疹; 为斑疹向丘疹发展得移行状态,为小片状红色充血疹,中间稍隆起,压之可退色,常相互融合,可见于麻疹等。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PPT医学课件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PPT医学课件
8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
病例讨论
1
住院诊疗经过 :
(6)经治疗后,皮疹渐退,复查血常规渐降。 (7)但于3月30日再次出现发热伴皮疹,后行腰穿 术,结果示:有核细胞29*106/L,单核68%,多 核32%,生化示:糖2.3 mmol/L,蛋白0.7g/L, 氯化物120 mmol/L,脑脊液细菌培养(-)。 (8)换用头孢曲松、青霉素抗感染,并予甘露醇脱 水降颅压。 (9)于4月6日发现左手中指指端似有膜状脱皮。
9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
病例讨论
1
实验室检查 复查血常规 :
4月3日
WBC16.42*109/LL, PLT 795*109/L;
4月7日
WBC14.18*109/L,N 0.22,L 0.60,RBC 3. 68*1012/L, PLT 603*109/L,CRP 98.302mg/L;
4月9日
WBC16.42*109/L,N 0.18,L 0.65,RBC 3. 97*1012/L, PLT 826*109/L,CRP 15.3mg/L;
10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 【思考】
11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 病例讨论
1
4月6日复查心脏彩超示 :
左冠状动脉内径0.59cm,左前降支内径0.27cm, 左回旋支内径0.39cm,右冠状动脉内径0.51cm。 ----提示左右冠状动脉扩张,符合川崎病改变。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 病例讨论
1
随访
(一)
出院后一直 予阿司匹林 >> 3~5mg/kg. d)口服
(1)复查血常规:WBC15.81*109/L,N 0.26, L 0.61,RBC 4. 65*1012/L,PLT 890*109/L。 (2)CRP 15.3mg/L。 (3)无发热,无皮疹。于4月15日出院。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与处理PPT课件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与处理PPT课件
家长意愿与配合程度
与家长充分沟通,了解家长意愿和配 合程度,共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05
护理要点与康复期管理
皮肤护理和清洁卫生工作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定期给宝宝洗澡,使用温和的洗 浴用品,注意清洗褶皱部位,避
免继发感染。
避免搔抓
剪短宝宝指甲,必要时戴上手套 ,防止抓破皮疹导致感染。
穿着宽松舒适
选择棉质、柔软、透气的衣物, 避免摩擦和刺激皮肤。
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小儿出疹性疾病可分为感染性出疹和非感染性出疹两大 类。感染性出疹包括病毒疹、细菌疹等,非感染性出疹则包括过敏性皮疹、药 疹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药物因素等。其中,病毒感染是最 常见的病因,如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等均由病毒感染引起。
加强护理
在治疗期间,应加强患儿 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继发感染。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考虑因素
患儿年龄
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 应性不同,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考
虑患儿年龄因素。
既往治疗史
了解患儿既往治疗史,避免重复使用 无效药物或产生药物抵抗。
病情严重程度
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 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VS
重要性
预防小儿出疹性疾病对于保障儿童健康具 有重要意义。出疹性疾病不仅会影响患儿 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还可能引起严重 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家长和医 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小儿出疹性疾病的预防 工作,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02
常见小儿出疹性疾病介绍
麻疹
传染性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

儿童出疹性疾病的鉴别

儿童出疹性疾病的鉴别

儿童出疹性疾病的鉴别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 2020年第4期副教授苏新民(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莱州 265200)这几天天气忽冷忽热,莉莉出生才六个月的女儿好像得了感冒,突然发高烧。

看医生吃过药之后,昨天才退烧,但是身上却一下子长了好多疹子。

接诊的医生指出,从症状可判断孩子患的是幼儿急疹,其典型表现就是烧退疹出。

医生介绍说,幼儿急疹一般以6~12个月的幼儿多发。

刚开始就突发高烧,体温在39~40摄氏度;发热3~5天后逐渐退烧,然后全身出现粉玫瑰色的小斑点或斑丘疹。

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比如外擦炉甘石洗剂,起到止痒和收敛作用,或口服抗病毒口服液。

此病的预后很好,基本上一天就能出完疹子,也很少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如果高烧出现惊厥,则应该及时降温。

除此之外,不需要特殊治疗。

因此,莉莉不必太过担心。

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但儿科专家提醒,春天是个多“事”的季节。

天气转暖,各种细菌和病毒结束了蛰伏期,各类传染病也开始高发,尤其是一些好发于儿童的以皮肤出疹为主要表现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其病变经过大致相同,应根据各自的发病特点,以及特征性皮肤症状予以鉴别。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常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同时出现疹子。

疹子先见于躯干、头部,延及面部及四肢;一开始为红色斑点,后为丘疹,尔后发展为水疱,大小不等,伴瘙痒。

这时传染性最强,最后结痂脱落。

自起病到痂皮脱落,一般1~2周。

水痘多为自限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主要是加强护理,期间要做好隔离措施。

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防止感染。

做好孩子衣物、毛巾、被褥、玩具等用品的消毒。

另外,水痘患儿应避免使用激素类药物,以免造成病毒扩散。

给健康儿童接种减毒活水痘疫苗可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风疹出疹前可出现低热、头疼、倦怠、咽痛等感冒症状,时间短,程度轻,发疹后即消失。

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面部、颈部出现细点状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之后迅速扩展至躯干四肢,1天内布满全身,但手心足底大都无疹。

常见出疹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常见出疹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常见出疹性疾病得诊断与鉴别诊断概述;特异性皮疹常常就是某种感染病得特征之一,近年来由于疫苗预防接种得普及,传统发疹性感染病明显减少,很少引起流行,临床上见到得发疹性感染病多就是散发病例,且皮疹常常不典型,对论断带来一定得难度、ﻩ临床引起皮疹得疾病颇多、常见于传染性疾病,如麻疹、猩红热、水痘、伤寒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亦可见于风疹、幼儿急疹、药疹等。

各种疾病得皮疹都具有一定得特点,这些特点对正确诊断与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但就是,皮疹在每个患者身上因个体差异而表现又不尽相同,所以临床医师应该掌握发疹性疾病得时间、季节、规律与特点,才能作出正确得诊治。

现就围绕常见得各种感染病皮疹得形态特点、演变规律、形成机制、诊断思路、鉴别诊断、确诊方法进行进一步得学习。

一、皮疹得定义及感染病常见皮疹得种类、形态特点皮疹(rash)就是由病原体或其毒素直接或间接造成皮肤、粘膜得损害,使得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渗出或出血所致。

见于体表得叫外疹(exanthem),见于体内如口腔粘膜得叫内疹(en anthem)、常见皮疹包括斑疹、丘疹、斑丘疹、玫瑰疹、淤点、淤斑、荨麻疹疱疹、红斑疹等。

-些感染性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常出现不同形态得皮疹,并具有一定得规律性。

因此,对皮疹得形态、大小、数目、分布及出疹顺序、演变、持续时间及退疹情况等全面得认识与了解,有助于疾病得诊断与鉴别诊断。

ﻩ1。

斑疹; 表现为局限性得皮肤发红,压之退色,不隆起也不凹陷,可视见而不可触之,直径多在lcm以内。

常可演变为丘疹。

病理改变在表皮或皮乳头层,见于斑疹伤寒等、2。

五疹; 为局限性高出皮面得坚实隆起,大多有皮肤炎症引起,也可由于代谢异常或皮肤变性所致,可见于水痘与天花早期、病理改变在表皮或真皮上层,粟粒大小,形状多呈圆锥形,也有扁平或多角形、顶端有小水疱者称疱丘疹,顶端有小脓疱者称脓丘疹。

ﻩ3.斑丘疹; 为斑疹向丘疹发展得移行状态,为小片状红色充血疹,中间稍隆起,压之可退色,常相互融合,可见于麻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二:出血斑:毛细血管破裂后红细胞外渗 出所致,压之不褪色,小于2mm为瘀点,大 于2mm为瘀斑。
斑疹:
图三:柳叶斑:见于结节性硬化 患儿身上的白色斑片
图四:白癜风患者皮肤色 素脱失形成的典型白斑
斑疹
• 图五:花斑糠疹(pityriasisversicolor),旧称花斑癣,俗称汗斑, 是由马拉色菌感染表皮角质层引起的一 种浅表真菌病。损害特征为散在或融合 的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上有糠秕状 的脱屑。
• 患儿应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一般不少于两 周。与水痘患者接触过的儿童,应隔离观察3周。
• 有时病毒以静止状态存留于神经节,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 现带状疱
水痘皮疹特点
• 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 发生在胸、腹、背,四肢 很少
• 皮疹四世同堂(斑疹→丘 疹→疱疹→痂疹)
• 脱痂后不留瘢痕 • 水疱期痛痒明显 • 黏膜亦常受累,多见于口腔、
丘疹
图九:左图为斑丘疹(maculopapule),即介于斑疹和丘疹之间 的稍隆起的皮损;中图为丘疱疹(papulovesicle),丘疹顶部有 小水疱者;右图为丘脓疱疹(papulopustule),丘疹顶部有小脓 疱。
三、斑块(plaque rash)
斑块(plaque rash)为丘疹扩大或较多丘疹融合而成,直径大于 1cm的隆起性扁平皮损,中央可有凹陷。见于银屑病等。
• 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 窝、腹股沟处,皮疹密 集并常伴有皮下出血形 成紫红色线状,称“帕 氏线”。
猩红热典型皮疹
• 出疹3-5天后,皮疹 按照出疹先后的顺 序开始蜕皮、脱屑。
• 脱皮的程度与皮疹 的轻重呈正比。轻 者为细屑样、糠屑 样,重者可片状。
• 手掌、脚底常为大 片状,有时甚至呈 手套、袜套状。
一、斑疹(Macule)
斑疹是指皮肤黏膜的局 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 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 陷,大小不一,大小一 般小于1cm。可归纳为: 视之有形状,抚之不碍 手。
图一:牛奶咖啡斑:单个见于胎记,健康 人可有;多发,且逐渐变大见于神经纤维 瘤;合并性早熟、骨骼畸形者,见于 McCune-Albright综合征(MAS)。
CVA6 感染---大疱样皮疹
CVA6 感染---大疱样皮疹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六、水 痘(Vericella)
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 临床特点: • 冬春多发,传染力强 • 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
痂疹为特征,
• 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留瘢痕,如合并细菌感染会留瘢痕, 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风团(wheal),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呈红色 或苍白色,周围常有红晕,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
图十二:荨麻疹可见典型的 风团皮损,发生快,此起彼 伏,消退后多不留痕迹,伴 奇痒。
六、水疱(vvesicle)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直径一 般小于1cm,直径大于1cm称为大疱;内含有脓液的为脓疱,可由细菌或
• 皮损的特点
• 诊断皮肤病的关键,特别是要准确识别和区分各种原发性皮损 特点,尤其是要注意有无水疱和脓疱出现,以及脱屑、皮肤颜色 的变化,因为这四种皮损可以将疾病归到不同的形态学大类别中, 对诊断及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 原发性皮损,是指由皮肤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皮肤损害。 • 常见的原发性皮损包括斑疹、丘疹、斑块、结节、风团、水疱、 大疱和囊肿等。
图十:斑块(plaque),丘疹扩大或较多丘疹融合而成,直径 >1cm。
四、结节(module)
结节(module),为局限性、实质性、深在性皮损,可隆起或布隆起于 皮面,触诊有一定硬度和浸润感。
图十一:结节(mod,可由真皮或 皮下组织的炎性浸润或ule)代谢 产物沉积引起。
五、风团(wheal)
通过图文解析简要介绍了儿童常见皮损特点,如能熟练掌握,相 信对临床准确描述儿童皮损特点有所帮助,对进一步认识和诊断 儿童常见皮肤病也奠定一定基础。
• 皮疹的病因:
1.外因 – 物理因素 – 化学性物质 – 生物性因素
2.内因 – 饮食(VitA缺乏皮疹、食物过敏)、 – 代谢障碍(皮肤黄色瘤)、 – 内分泌紊乱(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致痤疮)、神经精神因素(慢 性荨麻疹)、 – 内脏病变及病灶感染(感染诱发湿疹、荨麻疹及多形红斑;糖尿 病伴发疖肿等) – 遗传(鱼鳞病等)。
风疹皮疹特点:
• 发热一日疹全身; • 面部躯干四肢分; • 手足无疹耳枕大; • 四日疹去无色沉。 • 出疹快,病程短,又称为“三
日麻疹”。
三.幼儿急疹(Roseola)
• 病因:主要为人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 • 临床表现:全身症状轻:精神、食欲好;体征轻:咽/扁桃体轻充血 • 好发年龄:小于2岁的婴幼儿,高峰7月-1岁 • 辅助检查:可伴有WBC和(或)粒细胞减少 • 不典型者:发热无皮疹或仅有皮疹 • 并发症:热性惊厥,偶见脑炎、脑膜脑炎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出疹顺序: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 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 • 注意:口腔麻疹粘膜斑 • 警惕并发症:肺炎、脑炎、心肌炎等 • 隔离:出疹后,传染性最强,隔离至少在出疹后5天
麻疹口腔柯氏斑:
图1:口腔柯氏斑 时间:出疹前1-2
天出现,出疹后1-2 天迅速消失。
二、丘疹(Plapule)
丘疹(Plapule)为一种高出 皮肤表面,边界清晰,直径 ≤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可 图六:丘疹(Plapule):左侧为典型丘疹,右侧 归纳为:视之有形,抚之有状。 为扁平疣平疣
图七:黄色瘤(xanthoma)是一种遗传性脂质 沉积病,不是肿瘤。
图八:湿疹患儿皮疹为炎症细胞浸润引 起,表现为丘疹或斑丘疹。
幼儿急疹特点:
• 典型皮疹特点:热退疹出(高热35日,骤然退热,随之出疹)。
• 出疹顺序:皮疹从颈部和(或)躯 干开始,蔓延到面部和四肢,可在 24小时内出全。
• 皮疹表现:呈红色斑疹或斑丘疹, 压之可褪色,有时可呈水疱状。
• 持续时间:皮疹一般不痛不痒,通 常持续1-2日,少数在2-4小时内短 暂出现后旋即消失,无脱屑及色素 沉着
四.猩红热(Scarlet Fever)
病因:由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 临床特点: •一 年 四 季 都 有 发 生 , 冬 春 为 多 ; 空 气 飞 沫 传 播 ; 无 交 叉 免 疫 , 可 再 感 染 •多 见 于 小 儿 , 5 — 1 5 岁 居 多 •潜 伏 期 : 2 ~ 5 天 , 也 可 少 至 1 日 , 多 至 7 日 。 发 病 前 1 日 至 出 疹 期 传 染 性 最强
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 的鉴别
丽水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内容:
1.儿童皮肤损害特点 2.皮疹的病因 3.皮疹的识别 4.常见皮疹类型 5.常见出疹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
困扰
• 作为儿科医生,常常困扰于如何正确用皮肤病学术语 描述看到的皮肤损害及如何准确识别常见皮肤病。
• 皮损特点是诊断皮肤病的关键,因此儿科医生应该学 会熟悉地识别和描述皮肤特点。
脱屑可能会持续1周,之后就完全
恢复为正常的皮肤。
麻 疹 与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的 鉴 别 :
病因 季节性 传染性 接触史 潜伏期 高烧 瘙痒 畏光
麻疹 麻疹病毒 冬春季 + + 10-12天 可达40℃ +/+
麻疹样药疹 药物 无 7天 低烧 +++ -
麻疹与麻疹样药疹鉴别:
眼结膜 卡他症状 全身症状 发疹顺序 Koolik斑 血WBC 淋巴分类 激素治疗 IgM抗体
• 皮疹的识别
1.部位:不同疾病好发部位不同 2.分布及排列:局限/全身,对称与否,散在/密布,条状/环状 或不规则 3.数目:单个、少数/多数 4.边缘:清楚/不清、整齐、隆起 5.皮疹本身特点:大小、颜色、形状、表面、硬度及基底等 6.浅感觉及伴随症状:痛觉、痒感等
• 常见皮疹类型
1. 斑丘疹 斑疹:幼儿急疹;猩红热;川崎病 丘疹:婴儿湿疹;组织细胞增生症X 斑丘疹:麻疹;风疹;药物性皮疹
感染性炎症引起。
图十三:左图为水疱(vesicle);中图为脓疱(Pustule);右 图为大疱(Bulla)
七、囊肿(Cyst)
囊肿为内含有液体或粘稠物及细胞成分的囊性皮损,一般位于真皮或更 深的位置,外观呈现球形或椭圆形,囊性感,大小不等。
图十四:囊肿,见于皮脂腺囊肿、毛鞘囊肿、表皮囊肿
小结:
五、手足口病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病因:多由CoxA16、EV71、CoxA6、CoxA10等感染引起 临床特点: •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飞沫传播;经水传播
• 普通病例: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 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可伴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 典型的皮疹:全身皮肤 充血发红,散布着针帽 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 状充血性红疹,手压全 部消退,去压后复现。
• 有时可伴“鸡皮样”丘 疹,偶有带小脓头的“粟 粒疹”
• 严重者可见出血性皮疹
• 皮肤常有瘙痒感
猩红热典型皮疹
• 面部充血潮红,可有少 量点疹,口鼻周围相形
之下显得苍白,称“口 周苍白圈”。
2. 疱疹:水痘;手足口病;SSSS综合征 3. 其他
风团样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结节:风湿热
• 常见出疹性疾病
• 麻疹 • 风疹 • 幼儿急疹 • 猩红热 • 水痘 • 手足口病 • 其他发热伴发疹性的疾

• 荨麻疹 • 传染性软疣 • 婴儿湿疹
一.麻 疹(Measles)
• 病因:麻疹病毒(RNA病毒)感染 •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 • 好发年龄:多见于6月--5岁儿童 • 临床特点:发热、咽痛、结膜炎,高温三日疹即现; 疹出热更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