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理论方面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国家标准对机械图样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2:能够进行二维图样与三维立体间的互相转化;熟练掌握三等关系、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掌握视图的基本表达方法教学目标3:掌握视图的基本表达方法;掌握零件图和装配图包含内容;准确识读常用件和标准件代号。
(二)技术技能方面教学目标1:具备简单形体、正等测画法、点、线、面的投影规律以及三视图的形成过程达到绘制中等复杂零件的能力。
教学目标2:标准件和常用件画法的规定、装配图的表达方法以及尺寸标准和技术要求达到识读中等复杂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三、课程学时分配四、课程教学内容、要求、重难点及设计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6学时)【教学内容】1.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2.几何作图。
3.平面图形尺寸标注。
【教学要求】1.了解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
2.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熟练地使用绘图工具绘制几何作图。
3.正确地分析平面图形,掌握平面图形尺寸类型和正确的标注平面图形尺寸【重点难点】1.重点: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一般规定;2.难点:“圆弧连接”、“斜度与锥度”的画法。
【教学方法】主要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教学。
第二章点、线面投影(10学时)【教学内容】1.绪论: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2.点的投影3.直线的投影4.平面的投影5.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6.投影变换【教学要求】1.掌握正投影法的投影原理,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规律。
2.掌握各类直线及其投影特性,直线上的点,两直线的相对位置,一边平行于投影面的直角的投影;熟练掌握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规律。
3.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特别是投影面平行面和投影垂直面的投影特性。
4.掌握平面上的直线与点,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相交交点和交线的作图方法。
5.掌握换面法投影变换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正投影法,特殊位置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交的作图。
《机械制图》试卷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机械制图试卷一、单选题(共15题,合计30分)1.420错误297为()的图幅尺寸。
A.A4B.A3C.A2D.A12.正投影法是投射线与投影面()的平行投影法。
A.平行B.垂直C.相交D.不平行3.用剖切平面局部地剖开机件所得到的剖视图称为。
A.全剖视图B.半剖视图C.局部剖视图D.斜剖视图4.表示将部件安装到机器上或将整个机器安装到基座上所需的尺寸是。
A.规格(性能)尺寸B.装配尺寸C.安装尺寸D.外形尺寸5.机件长30mm画成120mm时,其比例是()。
A.2:1B.1:2C.3:1D.4:16.线性尺寸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
A.上方或右方B.上方或左方C.下方或上方D.中间7.倾斜于轴测投影面的正方形,其轴测投影是()。
A.正方形B.菱形C.圆形的类似形D.平行四边形8.GB/T4458.3和GB/T14692中均推荐了常用的轴测图是()。
A.正等轴测、正二轴测和斜二轴测B.正等轴测和斜二轴测C正等轴测D.斜二轴测9.啮合的圆柱齿轮,在啮合区内,将一个齿轮的轮齿用粗实线绘制,另一个齿轮的轮齿被遮挡的部分用绘制。
A.粗实线B.细实线C.细点画线D.细虚线10.在螺纹的五个结构要素中,牙型、公称直径和都作了规定,凡是这三个要素都符合标准的称为标准螺纹。
A.螺距B.旋向C.线数D.导程11." "符号在尺寸标注中表示。
A.沉孔或锪平孔B.锥孔C.埋头孔D.盲孔12."12"表示()。
A.手工电弧焊B.点焊C.电渣焊D.埋弧焊13.槽钢的标记是()。
A.I B.H C.Z D.U14.是可以移位配置的视图。
A.基本视图B.向视图C.局部视图D.斜视图15.平面平行于圆锥轴线相交产生的交线是()。
A.椭圆B.圆C.双曲线D.抛物线二、填空题(共16题,合计32分)1.锥度是指正圆锥与圆锥的比值。
2.不论放大或缩小,标注尺寸时必须注出的尺寸。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中等职业学校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三年制)学生二、适用专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本课程是依据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面向机器人操作员、机器人维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机械基础》(课程编码),后续课程有《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与保养》、《机器人系统集成运维》(课程编码)。
四、课程目标总体目标本课程属于专业核心课,本课程主要介绍、讲述如何使用三维设计软件Solidworks 进行机械设计,主要涉及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三视图、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画法、零件图、装配图和solidworks操作基础、创建实体模型、编辑零件实体、装配体的应用,以及创建工程图和出详图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其中重点讲解创建实体模型、编辑零件实体、曲面造型、装配体的应用。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三维软件绘图习惯和对机械行业标准的理解力。
1.知识目标(1)了解装配准备前的劳保用品穿戴、工具等各项准备事宜;(2)熟悉安装过程的步骤,例如开展图纸识读、工艺解读、组件检查等;(3)掌握装配收尾时工具整理、资料文件整理和5S现场管理步骤;(4)掌握工作准备的工量具准备;(5)掌握任务解读的应用场景与技术要求和工作进度与质量要求;(6)掌握机械系统的异常处理。
2.技能目标(1)识图的能力:能正确识图并解读工单任务要求,理解应用各类场景与技术要求,能进行对应的各项技术资料准备工作;(2)动手能力:能用正确使用各种工具完成机械装配、安装、检验、调试工作;(3)排障能力:能识别故障特征,掌握排除故障的一般思路及方法;(4)信息处理能力:能采用信息化手段和相关办公软件完成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中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用“能/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来描述。
《机械制图》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机械制图》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在绘制零件的轮廓形状时,从一条直线(或圆弧)光滑过渡到另一条直线(或圆弧)的连接方式,称为()。
A、圆弧连接B、过渡连接C、光滑连接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2、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交线称为()A、截交线B、截平面C、截断面D、截切体正确答案:A3、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它们的()必须相等。
A、模数和齿数B、分度圆直径C、模数和压力角D、齿数正确答案:C4、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视图,一半画成剖视图,称为()。
A、半剖视图B、全剖视图C、局部放大图D、局部视图正确答案:A5、在三维坐标系中,Y 轴代表()方向尺寸A、厚度B、宽度C、高度D、长度正确答案:B6、用剖切平面局部地剖开机件,用波浪线将剖切部分与整体隔开,所得的剖视图称为()。
A、局部视图B、全剖视图C、局部放大图D、半剖视图正确答案:A7、在图纸上的图框必须用()画出。
A、粗实线B、细实线C、细虚线D、细点画线正确答案:A8、逆时针旋入的螺纹为()。
A、左旋B、右旋C、可能是左旋也可能是右旋D、无法确定正确答案:A9、将机件的局部结构用大于原图形所采用的比例画出,所得到的图形称为()。
A、局部放大图B、全剖视图C、局部视图D、半剖视图正确答案:A10、当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时,可省略()。
A、名称B、箭头C、剖面符号D、标注正确答案:B11、俯、左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为:()。
A、宽相等B、长对正C、高平齐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12、内螺纹在规定画法中大径用()绘制。
A、粗实线B、细实线C、点画线D、虚线正确答案:B13、将视图放大或缩小时最适宜的工具为( )。
A、分度器B、直角规C、点圆规D、比例分规正确答案:D14、利用三角板配合丁字尺可画()之斜线。
A、15°B、40°C、35°D、25°正确答案:A15、基本偏差是指()。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适用专业: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课程代码:Z102开设时间:第2学期学时数:28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研究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一门课程,是高等职业学院工科类专业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等专门人才的一门实践较强的工程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手工绘图技能。
二、教学目标根据3年制高职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本课程应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3)掌握点、线、面、基本体的投影、组合体组合方式及视图;(4)了解轴测图的形成及画法;(5)了解常见零件的种类及画法;(6)了解标准件及常用件的画法;(7)了解装配图的画法。
2.能力目标(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及平面图形的画法;(2)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3)能够正确地使用常用的绘图工具,具有绘制草图的基本技能;(4)初步具备根据零件图的视图想象零件实际结构形状的能力;(5)能够根据零件图正确的判断常用件和标准件的类型;(6)能够根据装配图判断各零件的装配关系。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三、相关课程的联系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立体几何》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概念,建立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2.与后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电气CAD》等课程试图打下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五、教材的选用1.教材的选用原则涉及的基本理论、概念的讲解要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并配有较多的正确、清晰、规范的图例,以帮助学生的空间想象。
教材中、图例中引用的国标要尽可能采用最新国家标准。
尽量选用带有与教材配套的、难易层次递进的习题集,能够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识图、绘图的技能技巧。
《机械制图》含答案

《机械制图》含答案单选综合题根据图1所示AB、CD直线和P、Q平面,选择回答如下题:省略...1、AB、CD直线的侧面投影应标记为()。
正确选项1.a”b”、c”d”(V)2、AB、CD直线的水平投影应标记为()。
正确选项1.ab、cd(V)3、AB、CD直线的正面投影应标记为()。
正确选项1.正面投影(V)4、P、Q平面的侧面投影应标记为()。
正确选项1.p”、q”(V)5、P、Q平面的水平投影应标记为()。
正确选项1.p、q(V)6、P、Q平面的正面投影应标记为()。
7、平面P在侧面投影面上的投影具有积聚性,因此称之为()。
正确选项1.侧垂面(V)8、平面Q在()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因此称之为侧平面。
正确选项1.侧面投影(V)9、直线AB的水平投影具有积聚性,因此称之为()。
正确选项1.铅垂线(V)10、直线CD在侧面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因此称之为()。
正确选项1.侧平线(V)根据图1所示AB、CD直线和P、Q平面,选择回答如下题:省略...1、AB、CD直线的侧面投影应标记为()。
正确选项1.a”b”、c”d”(V)2、AB、CD直线的水平投影应标记为()。
3、AB、CD直线的正面投影应标记为()。
正确选项1.铅垂面(V)4、P、Q平面的侧面投影应标记为()。
正确选项1.p”、q”(V)5、P、Q平面的水平投影应标记为()。
正确选项1.p、q(V)6、P、Q平面的正面投影应标记为()。
正确选项1.p’、q’(V)7、平面P在()面上的投影具有积聚性,因此称之为正垂面。
正确选项1.正面投影(V)8、平面Q的正面投影反映实形,因此称之为()。
正确选项1.正平面(V)9、直线AB的正面投影反映实长,因此称之为()。
正确选项1.正平线(V)10、直线CD的正面投影具有积聚性,因此称之为()。
正确选项1.正垂线(V)根据图1所示AB、CD直线和P、Q平面,选择回答如下题:省略...1、AB、CD直线的侧面投影应标记为()。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机械制图》课程是高职装备大类(46)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同步课程有《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后续课程有《机械设计》、《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本课程培养学生严格按照规范国家制图标准,运用正投影法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点线面、基本体、切割体、相贯体、组合体的投影),机件形状的常用表达方法,能够进行标准件的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部件的图样绘制,为今后从事机械产品设计、数控编程、工艺编制、夹具设计、设备维修及技术改造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1.素质目标(1)养成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2)养成严谨踏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3)养成安全第一、注重规范的职业习惯和素养;(4)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5)养成自主学习、协作探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识目标(1)了解国家制图标准和投影法的一些基本概念;(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3)掌握点线面、基本体、切割体、相贯体、组合体的投影绘制方法;(4)掌握机件形状的常用表达方法;(5)掌握标准件的绘制;(6)掌握绘制(含零部件测绘)和阅读机械图样方法,学会标注尺寸,确定技术要求,初步具备中等复杂程度零部件的绘图能力。
3.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制图知识;(2)培养学生能够熟练的看懂基本的三视图,分析空间构型;(3)培养学生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4)培养学生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5)培养学生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意识,及运用和贯彻国家标准的初步能力;(6)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一)教学载体针对“机械产品图样识读和绘制”的学习任务,课题组共同研究后确认以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为载体,以典型零件、数控加工零件和模具作为辅助。
该载体的零部件具有典型性,普遍性的特点。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程划分为7个项目,共64学时。
《机械制图》测试题(附答案)

《机械制图》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重合断面的轮廓用()画出。
A、波浪线B、点划线C、细实线D、粗实线正确答案:C2、当轴的公差带完全在孔的公差带之上时,属于()配合。
A、过盈配合B、间隙配合C、不明确性质D、过渡配合正确答案:A3、两圆柱齿轮轴线之间的最短距离称为()。
A、分度圆B、中心距C、齿距D、全齿高正确答案:B4、空间两直线相交,交点为K,则点kk,的连线必须的连线符合()。
A、垂直于ox轴B、垂直于oz轴C、垂直于oy轴D、倾斜于三个投影轴正确答案:A5、已知空间点 A(10,15,20),B(8,5,10)则 B 点相对 A点在()A、右后下方B、左后下方C、右前上方D、右前下方正确答案:A6、当组合体一端为回转面时,该方向的总体尺寸一般不注,只标注()A、轴线B、总长C、总宽D、总高正确答案:A7、产品用放大一倍的比例绘图,在标题栏比例项中应填()。
A、1:2B、1×2C、放大一倍D、2:1正确答案:D8、当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交时,属于( )A、不明确性质B、过渡配合C、间隙配合D、过盈配合正确答案:B9、对于半剖视图,视图与剖视图的分界线是()。
A、虚线B、点画线C、粗实线D、细实线正确答案:B10、下列比例当中表示缩小比例的是()。
A、1:1B、1:2C、2:1D、1正确答案:B11、中国国家标准之简称为( )。
A、CNSB、NCSC、SCN正确答案:A12、确定平面图形的尺寸位置的几何元素称为()。
A、定位尺寸B、基本尺寸C、尺寸基准D、定形尺寸正确答案:C13、画断面图时,若由两个或多个相交剖切平面剖切得出的移出断面,中间应用()断开为两个图形。
A、粗实线B、虚线C、波浪线D、点画线正确答案:C14、共处于同一条投射线上的两点,必在相应的投影面上具有重合的投影。
这两个点被称为对该投影面的一对( )。
A、平行点B、垂直点C、重合点D、重影点正确答案:D15、机械制图的线条规范中,看不见的轮廓线用()绘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图》
【课题名称】视图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熟悉基本视图的形成、名称及配置关系;掌握向视图画法和标注。
二、能力目标
能较恰当地综合应用各种视图表达机械零件。
三、素质目标
在理解和掌握各种视图的同时,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绘图的能力;从而为读绘零件图、装配图奠定较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基本视图和向视图的画法与标注。
【难点分析】1、画六面基本视图时,方向和位置的变化;
2、各种视图的应用
【解决措施】主要采用演示法,运用直观教具及多媒体课件,启发学生的思维,
通过教师的分析讲授,板书作图,让学生较快的获取知识,掌握技能。
【分析学生】
1.具有学习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的知识水平;
2.具有学习画和标注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的能力;
3.掌握国家标准对三视图以外其他图样基本表示法的规定,以便完整、清晰、简便地表达物体的各部分形状。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模型、圆规、三角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将介绍以下几种常用的表达方法:
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外形。
剖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内形。
剖面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断面形状。
其他表达方法——如局部放大,简化画法等。
本次课主要介绍视图的表达方法。
视图
视图是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定,用正投影法所绘制出机件的
图形,主要是用来表达机件外部结构和形状。
一般只画出机件
的可见部分。
视图种类通常有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
斜视图四种。
一、基本视图(约20min)
什么是基本视图?(就是在原有三个投影面的基础上,再
增设三个投影面,组成一个正六面体,请同学们看我手上的方
盒,它由六个平面构成,相似于空间互相垂直的六个投影面。
将空间的物体放入其中,分别向六个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
1、定义:机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2、名称及投射方向
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影所得的视图
俯视图——由上向下投影所得的视图
左视图——由左向右投影所得的视图
右视图——由右向左投影所得的视图
仰视图——由下向上投影所得的视图
后视图——由后向前投影所得的视图
(挂图讲述)
3、基本视图标注及配置
标注:各视图若按投影关系配置可不标注名称。
板书
讲述
板书
讲述
【模板演示】
将模板展
示给学生看,引
起学生的兴趣
板书
用多媒体课件
演示投影及展
开方法
出示教学挂图
配置:以主视为基准,其它视图的配置如下。
仰视
右视主视左视后视
俯视
4、投影关系及方位关系
“三等”投影关系,即:主、俯、仰、后,长对正;
主、左、右、后,高平齐;
俯、左、仰、右,宽相等。
“六向”方位关系
总结出:“远离主视图是前面,靠近主视图是后面。
”
二、向视图(约15min)
在实际设计绘图中,有时图幅有限,视图不能放在同一张图纸上,如何识别读图呢?可以将视图任意配置吗?【板图作图并讲述】
(得出)
1、定义:向视图是基本视图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或者说,它是移位配置的基本视图。
2、标注:【强调两点:】
①、投影方向必须是正射,用箭头表示。
板书
演示展开后视图的配置关系
板书
挂图讲解分析投影关系、分析方位关系
板书
讲述
引入问题
学生思考
老师作图
作图后,边分析投影方向边标注。